试题分析报告(二)试题命制及依据
- 格式:docx
- 大小:366.64 KB
- 文档页数:4
第三阶段作业:(一)试题分析报告(二)试题命制及依据
作业一:一道试题分析报告
试题(2019年遵义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10分)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文化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走近汉服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有一项内容是举办汉服展演会。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主持准备。(5分)
(1)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两句最适合展演会主持人介绍汉服的句子。(2分)
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②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③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④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我选择:_____ ( 只填序号)
(2)从下列四种图案中任选一种,作为绣在展演会主持人白色汉服上的纹饰并从图案的形状或寓意的角度说明理由。(3 分)
我选择:_____ ( 只填序号),理由
2.宣传准备。(5分)
右边是学生会宣传委员张子涵与学生会主席李燕6月25日的QQ对话,请你根据对话,帮张子涵完成
以下任务。
(1)拟写宣传标语。(2分)
(2)拟写一则海报。(3分)
2019年遵义市中考语文之“综合性学习”试题分析报告
赤水市育才学校王永文
2019年遵义中考,“综合性学习”在秉承过去大语文教学观之上又有亮点,现简作如下分析。
先来看解析:
【涉及考点】理解诗句、图案内涵,拟写标语和海报。
【答题方法】①理解诗句。②结合语境运拟写标语。③掌握海报的写法、格式。
【解析】1.(1)“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襦裙是汉服的一种种类。“染作江南春水色”体现了汉族的染的杰出工艺。故选①③句。
(2)仔细观察四钟图案,任选一种,作为绣在展演会主持人白色汉服上的纹饰,并从图案的形状或寓意的角度说明理由。如选祥云纹,理由:祥云纹造型独特,婉转优美。古人出于对云的敬畏,在纹饰上变化出各种和云有关的图案,运用于器物、服饰、建筑等,特别是在宗教中大量使用。祥云,代表有好的预兆。通常,裙褂上面的祥云是五色的,五彩祥云,喻意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2.(1)拟写宣传语的要求:①须紧扣主题。②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20字以内③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④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写法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来写标语。如,华夏复兴,衣冠先行。
(2)要求学生拟写宣传海报。此题海报的内容、邀请的嘉宾有了,补充活动举办的地点、时间、主办方即可。
【答案】示例: 1. (1)①③ (2)示例:④,理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莲花最好的美誉。莲花是佛教标志之一,缠枝的枝蔓连绵不绝,是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称赞的对象,它还象征纯洁、生生不息。又称青莲,寓意“清廉”、清正廉明。;
(1)示例:汉服,汉符;着我汉家衣裳,兴我礼仪之邦。
(2)①地点:学校大礼堂;②时间:6月27日下午2点;③主办 :文化中学学生会
试题分析报告
一、紧扣新课标要求
1.综合性学习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运用语文知识来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语文能力综合,将听说读写能力运用于生活实践,把语文基础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3.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沟通、整合;
4.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设计学习活动、确定研究主题、制定研究计划、写出研究结论、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实践活动。
二、遵义市中考实施意见中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内容近六年考查内容变化的分析。
不变考查内容:
1.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2.语文能力的综合。将读、写、听、说能力运用于生活实践。
3.语文与其他学科的综合。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沟通。
变化考查内容:
2013年、2014年第4个考查内容为“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研究计划,设计学习活动”,从2015年开始变化为“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解决活动中的问题。”
三、综合性学习考点
1.活动类(活动主题、活动目的、活动标语、活动形式、活动步骤、活动方案、活动内容等)
2.谈观点、提建议,口语交际运用(邀请语、祝福语、劝说语、安慰语、开场白、总结、手机短信、微信等)
3.常用应用文写作(请假条、通知、申请书、留言条、借条、请柬、收条、书信、海报、表扬信、证明信、计划、感谢信、启事、合同、民事起诉状、介绍信、慰问信、总结等)
4.新闻采访
5.传统文化知识实际运用
四、对“综合性学习”理解和认识
中考中对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内容是丰富的、开放的,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重在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综合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平常活动的记录与积累,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形成语文综合素质。
在考试中综合性学习试题往往会给出相关的情境、材料、背景资料,在平常的训练中就要求学生要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整理、归纳,从而解答题目设定的问题。
五、应对方法及建议:
1.要打好学生传统文化的底色,素材关注文化传承,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汉服”即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俗的综合体现,生活与传统诗词结合,除了理解诗句,结合现场主持人主持的主题与身份要相符。所以这里的第1.2题就确实考查学生扎实语文诗词功底,还考查学生现实生活的应变运用能力。
2.注重活动实践探究,关注思维过程和深度,考查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品质。根据“走近汉服文化”为展演会主持人选句子并说明理由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 写海报设置真实情境与问题,,既贴近时代和现实生活,又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实践能力。
4.汉服选图示,兼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用和文化价值。
5.建议:适当归类,储备知识(应用文、传统文化习俗等);关注热点,丰富信息。如关注热点时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文明城市、抗击新冠肺炎……;关注读书学习,《朗读者?《见字如面》等;关注民俗节日,清明祭祖、端午节等;关注文化传承,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诗词大会等;关注人物风采,如美德少年、遵义历史文人名人、抗疫平凡英雄等;关注校园活动,文明进校园、空中网课、毕业班的全封闭学习抗疫同进行等;关注传统文化,中华书法、中国对联、戏剧进校园、地方特色进校园等;关注红色文化,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病毒等。
作业二:命制一道试题(注明命题依据)
古诗词阅读(6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双袖龙钟泪不干”中的“龙种”是什么意思?在这里有何表达效果?(3分)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第一句写的是自己想象的景象,“路”既“漫漫”,无法望见,只能向东想象长安及自己在长安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