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心理学中的爱情

社会心理学中的爱情

社会心理学中的爱情
社会心理学中的爱情

社会心理学中的爱情

爱情(1ove)是人际吸引的强烈形式和最高形式,也是西方社会心理学家的经典研究课题。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爱情是指存在于各种亲近关系中的爱,意味着人际关系中的接近、悦纳、共存的需要及持续和深刻的同情,共鸣的亲密感情。狭义的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以下我们介绍的内容专指这种狭义的爱情。

(一)爱情的主要特点

(1)一般来说爱情是在异性之间产生的。

(2)爱情是在个体生理发展到相对成熟时产生的。

(3)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4)爱情有其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之恋。

(5)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它是衡量一个人对某异性有无爱情以及强度如何的重要指标。

(二)爱情与喜欢的关系

关于爱情与喜欢的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鲁宾(Z.Rubin)曾作过专门研究,指出爱情与喜欢有质的不同。他还编制了测量喜欢和爱情的量表。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爱情与喜欢有四点不同:(1)爱情有较多的幻想,喜欢则不是由对他人的幻想唤起,而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2)喜欢是一种单纯的情感体验且比较平稳、宁静,而爱情则比较狂热、激烈且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系;(3)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而喜欢则不涉及这方面的需要;(4)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而喜欢则不如此。

虽然爱情与喜欢是不同的,但喜欢是爱情的基础。研究表明,影响喜欢的因素也影响爱情。前面所讲的影响喜欢的因素,如能力、外貌、报酬、相似与互补、邻近与熟悉等因素也是决定一个人最终选择什么样的人做恋人或伴侣的重要条件。

(三)爱情的类型

20世纪70年代有的西方社会心理学者把爱情分为六种类型:

1.冲动爱情

这种爱情又称浪漫爱情,受到对方直接而强烈的身体吸引,总是想到对方,总想尽可能多地与对方在一起,对对方的判断往往是不客观的。它产生的条件是:有一定的文化背景为个体提供真实的或虚构的爱恋对方的模式;有一个爱恋的对象;有自己情感的激发,而且理

解这种情感是由爱恋对象所引起。对于这种爱情是否能长期保持,研究者的看法不甚一致。

2.自我中心爱情

这种爱情的特点是爱情的个体并不希望被爱恋对象束缚,也不希望爱恋对象被自己束缚,把爱情看成是一系列挑战和解决难题,避免因承诺而造成负担。

3.依赖爱情

具有这种爱情的人常表现得焦虑不安、寝食不佳、妒忌心强烈,结局多为悲剧性。

4.实用性爱情

爱恋者寻找在个性、宗教信仰、兴趣、背景等条件方面相配的爱恋对象,希望一旦找到合适的爱恋对象,双方的感情能进一步发展。在由父母安排的婚姻中,这种爱情形式较为多见。

5.结伴爱情

这类爱情不像冲动爱情或依赖爱情那样激动人心,双方开始时是朋友,具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在一起工作,逐渐发展产生爱情。具有这种爱情关系的双方,即使后来分手了,可能仍然保持朋友关系。

6.利他爱情

这种爱情基于典型的基督教爱情观念,带有忍耐性和仁爱色彩,不要求得到回报。这种爱情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难以做到。

(四)斯滕伯格的爱情三角形理论

曾提出了著名的“三重智力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R.J.Sternberg)在进行了大量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的三角形理论(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这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爱情本质的最新阐述。

1.爱情三角形的基本原理

斯滕伯格认为,人类爱情包括三种成分:亲密(intimacy)、激情(passion)、决定/忠守(decision/commitment),它们组成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1)亲密。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促进亲近、连属、结合等体验的情感,即能引起温暖体验。这一成分也广泛地存在于较深的友谊关系之中。

(2)激情。也称“情欲成分”,指的是爱情中的驱力。这些驱力能引起浪漫恋爱、体态吸引、性完美及爱情关系中其他的有关现象。在爱情关系中,性的需要是引起这种激情体验的主导形式,除此之外,自尊、养育、亲合、支配、服从以及自我实现等需要也是产生激情的来源。

(3)决定/忠守。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在短期方面,指一个人作出了爱另外一个人的决定;第二,在长期方面,指那些为了维持爱情关系而作出的承诺或担保。但是,这两个方面不一定同时具备,爱的决定并不一定意味着对爱的对象的忠守;同样,忠守也不一定意味着作出决定。现实中,许多人心理上承担了对另一个人的爱,却未必承认,更不用说作出什么决定了。然而,无论是在时间上,还是在逻辑上,大多数的情况都是决定成分优先于忠守成分。

斯滕伯格还对以上三种成分的特性进行了比较,见表10-5

表10-5爱情成分的特性比较

特性维度爱情成分

亲密激情决定/忠守稳定性稍高低稍高

有意控制程度适中低高

体验的明显度变化不定高变化不定

在短期关系中的重要性适中高低

在长期关系中的重要性高适中高

在各种喜爱关系中的普遍性高低适中

心理生理卷入适中高低

对意识察觉的易感性稍低高稍高斯腾伯格认为,亲密、激情、决定/忠守这三种成分在爱情中并非平均存在,而是有多寡之分。根据三种成分在爱情中存在的情况,可以把人类的爱情关系区分为八种类型(见表10-6),其中正号代表成分的存在,负号代表成分的缺乏。

表10-6 爱情的类型

爱情类型爱情成分

亲密激情决定/忠守

无爱---

喜爱 + --

痴迷的爱- + -

空洞的爱-- +

浪漫的爱+ + -

伴侣的爱 + - +

愚昧的爱- + +

完美的爱 + + +

代表不同爱情的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不同,面积表示爱情的多少,形状表示爱情的三种成分之间的相对关系。如等边三角形表示平衡的爱情,因为代表各个成分的顶点到三角形重心的距离相等;不等边三角形代表不平衡的爱情,各顶点到三角形重心的距离是不等长的,距离长表明该成分是主导成分,距离短表明该成分不足或缺少(图10-7)。

亲密

(喜爱:只有亲密成分)

浪漫的爱 伴侣的爱

(亲密成分+激情成分) (亲密成分+决定/忠守成分)

完美的爱

(包含三种成分)

激情 决定/忠守

(痴迷的爱:只有激情成分) 愚昧的爱 (空洞的爱:只有决定/忠守成分)

(激情成分+决定/忠守成分)

图10-7 爱情三角形的结构

斯腾伯格又指出,这种成分对于维持两性间爱情关系的作用是不同的,分别以三种成分为主导的爱情关系随时间的持续其变化的趋势也不同(图10-8)。

图10-8爱情的三种成分随时间而变化的趋势(1:决定/忠守。2:亲密;3:激情) 时间

2.爱情的多重三角形原理

斯腾伯格在爱情三角形原理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多重三角形原理。他认为在一个爱情关系中往往存在着多个不同的三角形,这些三角形在爱情关系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几个三角形对理解爱情的本质以及如何处理爱情中的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现实中的三角形和理想中的三角形。在两性关系中,不仅仅存在着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现实的爱情三角形,而且对其中每一个人来说,还存在着一个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对象,以及对其的爱情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不一定相同,如果现实中的三角形偏离理想中的三角形太远,爱情关系的发展就会遇到危机。

(2)自己的三角形和对方的三角形。爱情中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一个双向的作用过程,既有“己对人”的爱情三角形,又有“人对己”的爱情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如果不能很好匹配,会影响个人对爱情关系的满意度。

(3)自己知觉到的三角形和对方知觉到的三角形。一个人关于“人对己”感情的认识,相对于另一人来说,就不是自己知觉到的三角形,而变成了对方知觉到的三角形。现实中,一个人自我感觉对别人很好,别人则不以为然,就是这两个三角形不一致所导致的,这必然影响爱情关系的发展。

在斯腾伯格之前研究爱情的社会心理学家以鲁宾(Z.Rubin)为代表。他的主要贡献是对喜欢和爱情进行区分,并编制了量表,但没有形成理论。斯腾伯格所提出的爱情三角形理论弥补了先前研究的不足,为研究爱情这一人际吸引形式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理论模型。该理论所提出的亲密、激情、决定/忠守这三个维度使我们对爱情这一心理学概念加深了认识,依据这三个成分对爱情进行的分类学研究也比先前研究更为系全面、细致、严密。不仅如此,该理论还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有助于人们妥善处理自己生活中的爱情关系,也为心理咨询(尤其是人际关系、婚姻恋爱咨询)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理论基础。

但是我们也必须指出,斯腾伯格理论中的三个爱情成分的合理性并未得到充分的验证,他与同事在《爱情的本质》(1984)这一研究报告中虽然采用了系统聚类分析、因素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但结果得出的不是三个成分,而是得出了亲密成分的主要内容,这说明该理论尚有待进一步验证。此外,该理论对各种类型的爱情有无社会褒贬色彩,有无文化偏好这一问题没有作出回答;爱情关系究竟始于哪一种成分也未可知,等等。这一切正表明了开展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

讲课过程适当添加点例子第二节课播放相关的视频

结束语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论文 人都就是视觉动物,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可以为以后良好的人际关系做个铺垫。相反,如果您给人留下一个坏印象,那就是很难纠正过来的,有时候甚至一辈子都改不了,因为很多人根本不会给您修正错误的机会。如此交往,就是很难建立持久信赖关系的。我认为要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有一下几种方法。 第一印象的好坏决定于初见时的第一眼感觉,而人与人初次见面时,表情就就是决定印象好坏的最大因素,心理学认为“微笑”就就是“接纳、亲切”的标志,也就就是说当您微笑时,等于告诉对方“我不会害您、我对您并没有敌意存在”。第一次见面若没有笑容,会让对方感到紧张,以为您在拒绝她,难与您亲近。嘴角上扬,连眼神都在笑的表情就就是一种好感的表示。当您一直微笑着对对方时,就能消除对方的戒心。嘴角的表情与双眸都能流露笑意的话,就能给人好印象。 穿着适合相应场合的服装也就是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的方法之一,一般情况下,在哪个地方见什么人就是事先了解的,所以应该考虑到对方的喜好或者事见面场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服装,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对这次见面就是很放在心上的。其实,我认为,穿着类似的话还能拉近距离,差异太大则会形成距离。我们能在一瞬间就断定出这个人与那个人的差异,也能马上感受到谁与自己就是同类,谁与自己就是异类,而且从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大概可以知道这个人的个性如何。也许您觉得这样的断定太过于主观,但这就就是所谓的第一印象。 跟人家第一次见面,尤其就是跟异性见面,万万不可盯着人家不放,

否则人家很容易会对您产生误解,不论就是第一次见面,还就是第二次、第三次,与她人面对面交谈,应该用眼神平视对方,也就就是用眼神说话,这样会给人留下十分强大的印象。我碰到过这种情况,对方第一次见我,可就是说话的时候眼睛总就是朝向侧前方,一副不屑一顾的神态。如此跟人讲话,怎么可能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呢。 由姿势的开放度来决定开始交谈的时机,微笑首先能给人安心的感觉,再加上品味也一致的话,接着就就是要交谈了,能不能开口交谈,则取决于姿势。肯接受对方,自己也表现出接纳开放的态度,从见面到开始交谈的时间就会缩短。如果您以轻松的站姿,正面面向对方,感觉容易亲近,相反地,将手交握于后面或者就是双手交叉抱于胸前,都会让人有隔阂感。如果把包包或者其她物品放前面拿着,虽然没有交叉抱着,但还就是会让人有距离感。说话时谈吐要文雅,与人交谈,您要注视对方谈话,赞成就点头,有趣就微笑,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但可以询问表示您在用心听。切记不要小动作不断,诸如搔首弄姿,整理衣服,说明您对人家缺少起码的尊重。如果有紧急情况的,需要打电话或者发短信,可以告诉对方,说一声不好意思,一般人都会理解这一点的。 摆脱陌生人情结。面对陌生人不需要可以的装模作样,不过也要表现出您的诚意。其实每个人跟陌生人的交谈时都会内心不安一定要自己先放下陌生人情结。在谈话过程中,为了松弛紧张的气氛,必须努力制造亲切的感觉。如果人家问您问题,不要简单的回答“就是”或者“不就是”,也要问问对方,让话题能够继续下去。避免谈论会让人讨

社会心理学论文

论文编号:中国农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课程论文(设计) 课程名称:16社会心理学 论文题目:高房价“绑架”了人的心灵 学生姓名 专业 层次 批次 学号 2010年 3 月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1.房价 纵观市场,离谱的高房价把人们集体装入“过山车”,抛向云里雾中。其实,高房价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物质生活的质量,而且也影响人们的情感、人际关系甚至影响人的高级精神生活,妨碍人的自我实现…… 2.需求匮乏让痛苦管辖心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提出了一个著名的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需要是有高低不同层次的,最低层次的是生理的需要,即决定基本生存的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的需要,再往上是安全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整体的,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否则会引起疾病,而满足了需要则可治愈疾病。如果某一需要完全不能满足,就会成为匮乏的需要。这个需要就会影响人格,影响人性,这个人的整个心理状态就会被该需要所统辖。比如一个饥肠辘辘的人,饥饿的需要就会占据人格的核心,此人的人性就会被饥饿所规定,此人可以被称为具有饥饿人格的人,他整日所想所思的,渴求的和希望的就是吃饱,甚至在梦中也会联想到与吃东西有关的事物。在饥荒的时代,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吃东西。所以,现在人们还保留一个古老而善意的问候,见面时会问:“你吃了吗?” 3.低需求无果难生爱的能力 如果低一个层次的需要完全得不到满足的话,人们的人格和人性就会停留于此,不能向上升华。比如,一个人在安全需要一点也没有得到满足时,根本不可能发展出爱别人的能力,他整日担心自己生命是否安全,环境是否安全,此时他的整个注意力的核心是保护自我,便无机会再去发展起来爱别人的行为。一个缺少安全的人通常缺少主动性和慷慨,守护着自身的利益,不会关心别人。同样,一个人在爱的需要一点都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爱的人格,主宰他的精神生活的就是得到别人的爱或者去爱上一个人,他不是感到孤独就是感到对于他人过于依赖。此时,他的自尊和尊重他的需要就让他缺少发展的机会,他不会考虑个人的尊严和独立的问题。 根据上述原理,住房在人的需要的层次中属于非常低级的,应当属于生理需要,这意味着是必须满足的需要,住可以与吃一样相提并论,同属于最基本的温饱需要,正如古语所言,安居乐业。当人们因为高房价而没有住房时,整个人格都会被房子所拖累,其所想所思所欲都会与住房有关,无论是工作还是休息,住房都会成为一个关心的话题。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人们热看的电视剧竟然是与高房价生活有关的《蜗居》。

【社会心理学论文】3000字的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

导读:这篇论文是通过两点简单的社会心理学论文实验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的可用性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深入了解话题的其中精髓,讨论是围绕着实验方法用做于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进行展开讨论 一、实验社会心理学概念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和社会有关的心理学问题的学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门较为成熟的学科。作为一门科学,其创始人冯特提出了两种研究取向,即自然科学的取向或者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和文化科学的取向或者说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 实验社会心理学是以实验方法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支。实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现象不作玄学思辨或空洞理论的探讨,而是通过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实验社会心理学所运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在内的一切客观方法, 主要有:实验室实验、现场实验、系统观察、比较文化的研究、档案研究、测量法、统计法(包括相关法)、模拟法、访问法、问卷法等。每一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或采用上述一种方法,或同时采用几种方法,所得结果比较准确和可靠。 二、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特征 1、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是社会心理学研究最为鲜明的特征之一。持实证主义观点的人认为,科学的社会心理学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抽样调查收集各种经验数据。他们认为,唯有采取实证的方法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唯有可被这种方法接近的现象才是科学的兴趣所在,才能被纳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 实证主义直接衍化了社会心理学中的客观主义(主张数据及其收集过程应剔除偏见)、行为主义(主张只着眼于外显行为,坚决排斥直觉主义、心灵主义以及现象学)和操作主义(主张社会心理学使用的概念,其意义不能来自经验过程之外)。 2、实验主义 自20世纪20年“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F.奥尔波特那本全面介绍实验成果并系统阐述其个体主义立场的《社会心理学》发表,公认为是“实验社会心理学”(也叫“科学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他首次将社会变量系统引入实验室中以后,以实验作为自己的基本研究手段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家实际上成了社会心理学的主流。 受实证主义影响,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们在研究方法上极力向一些精密学科靠拢,重定量而轻定性研究,力图在控制得十分严格的实验室中通过对变量的操纵来确定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以致实验法,尤其是实验室实验基本成了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即实验社会心理学寻求答案问题的唯一方法。

社会心理学 论文

南阳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成绩 大学生侵犯心理成因与对策 姓名:苏辽望 学号: 1209624042

大学生侵犯心理成因与对策 【摘要】 近几年,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问题,大学生侵犯事件时有发生,大学校园暴力事件的不断发生与升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重点分析了产生大学生侵犯事件的心理动因,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阐述其侵犯心理的产生原因,并在最后提出预防和引导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侵犯心理引导大学生杀人挫折承受力影响因素 1.问题提出背景 侵犯行为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它是一种有侵犯意图并付诸于行动的攻击行为。任何行为都是受一定心理支配和控制的,因此侵犯心理即是指引起侵犯行为的动机和意图,它是侵犯行为产生的必要条件。据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侵犯事件的发生比例从上个世纪年代至今呈现出逐步递增的态势,尤其近几年更是时有发生,并为世人所关注。 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将同窗好友四人杀害并藏匿于宿舍衣柜中;同年,北外女生罗卡娜与同学因琐事争吵,之后用西瓜刀将其杀害; 2008 年10 月28 日晚,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手持菜刀冲入教室,将正在上课的教授程春明砍倒,致其不治身亡。 2013年4月,复旦大学投毒案,以及10年前悬而未决的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无不让我们对大学校园的侵犯行为感到恐怖,感到震惊。 这些案例无一例外地向人们提出了一个具有社会性意义的问题: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为何会实施侵犯行为从而走向犯罪的深渊? 2.大学生侵犯行为的诱因 有对人类的侵犯,也有对动物的侵犯;有对他人身体上的侵犯,也有对他人精神上的侵犯;有敌意性侵犯,也有报复性侵犯。总体而言,这些侵犯行为的产生是由其侵犯心理直接引起的,但导致侵犯心理产生的原因却并不单一。 2.1.直接诱发因素 直接诱发因素是指产生大学生侵犯心理的直接原因,而通过对诸多案例的分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

社会心理学结业论文题目:如何提高大学生利他行为 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

如何提高大学生利他行为 内容摘要: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大学生利他行为状况与理想预期相距甚远。利他行为的弱化,不仅松懈社会凝聚力和民族凝聚力,而且减弱政治系统的有效性,还影响社会的价值系统和评判机制,最终将会减缓中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脚步。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利他行为并使其成为一种习惯,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关键词:大学生、利他行为、奉献精神、价值观 一、利他行为概述 利他行为最广泛的定义是提供时间,资源,能力以帮助他人的行为.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利他行为是一种不期望日后报答而出于自愿的助人行为.这里的不期望报答的利他行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利他主义的行为,即以助人为行为的目的;一是报答性行为,即因为曾受到过他人帮助而认为自己应该帮助人.总之,利他行为是一种处于自觉自愿的行为,以有益于他人为目的,不附有任何期望他人日后的报答.利他者本身有所损失.利他的表现诸如同情,慈善,捐款,救难,自我牺牲等. 后一些学者研究发现,利他行为还是有不同动机的,有些是有明显的利己主义,例如为了获得奖励;有些是有微妙的利己主义,例如获得心理安慰;有些是纯粹意义上的利他主义,即为他人的幸福而帮助他人。 巴特森指出,利他行为一般不图日后他人的报答,助人者看到他人处于困难的情境时,会产生一种专注于自我内心焦虑或专著于他人的同情情绪。由此产生两种取向的利他行为。一种是为了减轻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而采取的助人行为,这是自我服务性的,人们通过助人行为来减少自己的痛苦,使自己感到有力量,或体会到一种自我价值,此即自我利他主义取向;另一种受到外部动机所驱使,因他人的处境而产生移情,从而做出助人行为以减轻他人的痛苦,其目的是为了他人的幸福,此即纯利他主义取向。 二、利他行为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人格理论本身的发展和完善。首先,把“利他性”与“人格”结合起来,将为人格理论开拓一个社会学的新视角。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与整个社会的真实状况之间是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的。人格归根到底要在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中得到体现。其次,“利他性”为人格评价提供了一个终极尺度。人格作为个体人的责任意识,其本身是无影无形的,那么,如何来衡量一种人格水平呢?人格心理学理论创始人阿德勒指出:“健康人格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社会情感,即一种对自己同胞的兄弟般的感情。”交往能力是健康人格的核心。“高度创造性”视为衡量人格完善程度的重要尺度。 第二,有助于我们识别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些程度不同的人格偏差,并指明了实现人格完善的正确方向——“利他性人格”,实现人格完善的正确方向是增强个体的“利他性”。具体地说,就是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对同胞的爱心,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以强化利他意愿;学习和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积累工作经验,提高业务水平,以增强利他能力;克服惰性,树立工作热情,发扬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积极参与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以强化利他性行为;最后,凭借创造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答案

《社会心理学》考试试卷(A卷) 一、单现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5分)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B) A、荣格 B、弗洛伊德 C、阿德勒 D、霍妮 2、个体出生到成年社会化初步完成阶段指( D) A基本社会化 B预期社会化 C发展社会化 D基本和预期社会化 3、根据角色存在形式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A) A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 B先赋角色、后致角色 C正式角色、非正式角色、 D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 4、在人际关系的8种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小的是(D) A竞争型 B合作型 C竞争合作型 D无规则型 5、“望梅止渴”是体现暗示的绝好例子,这种暗示是(A) A直接暗示 B间接暗示 C自我暗示 D反暗示 6、时尚的极端形式是( C ) A时髦 B热 C时狂 D流行 7、从信息传递速度看,以下哪种沟通速度最快( A) A轴型 BY型 C链型 D圆型 8、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的第二阶段是( B ) A服从 B认同 C内化 D外化 9、在人际沟通中,沟通者只按照自己预先制定的计划,即按自己的意愿进行沟通,根本不顾及对方的反应,这种沟通称为( A ) A假相倚 B非对称相倚 C反应性相倚 D彼此相倚 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漂亮女孩会不由自主地赋予它们以各种美好的品质,这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为(C)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光环作用 D隐含人格 11、人们感到失败不可避免时积极地搜寻,乃至制造影响其成效的不利因素的过程称为( D) A缺陷补偿 B自我照顾归因 C选择性遗忘 D自我设障 12、米德认为,互动得以进行的基本条件是(D) A角色学习 B角色分析 C角色意识 D角色扮演 13、迁居到异国他乡生活,学习当地的语言,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这种社会化称为( c ) A发展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主动再社会化 D强制再社会化 14、在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 D) A动态无声的 B静态无声的 C有声的 D类语言 15、阿德勒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属于(A) A 精神分析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社会认知理论 D新精神分析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1、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有( ABCDE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 E档案研究法 2、社会影响的宏观表现有( ACD ) A时尚 B时狂 C流言 D集群行为 E群众行为 3、社会心理学关于犯罪原因的主要理论解释有( ABC ) A挫折—侵犯理论 B随异交往理论 C标签理论 D符号互动理论 E社会认知理论 4、有声的非语言符号称为类语言,它包括( ABCDE ) A笑声 B哭声 C叹气声 D呻吟声 E其他声音变调 5、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包括( AC ) A退化 B投射 C攻击 D抑制 E隔离 三、判断(每题1分,共计5分) 1、“望梅止渴”式的暗示是间接暗示。(×) 2、单向沟通比双向沟通速度快,双向沟通比单向沟通准确。(√) 3、女孩更多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男孩更多受到环境的影响。(×) 4、人们用来进行非语言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类是静态无声的非语言符号。(×) 5、实验室实验法比现实实验法的信度高,效度低。(×)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10分)

社会心理学论文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家庭教养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羞耻感的影响学院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 班级人力102班 学号2010521152 姓名 任课教师

家庭教养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羞耻感的影响摘要为了解父母的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羞耻感的影响以及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的羞耻感体验现状,对55名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施测了羞耻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量表。发现大学生羞耻倾向与家庭教养方式有显著相关关系,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羞耻水平有重要影响。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羞耻水平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羞耻感大学生家庭教养方式 引言 羞耻感是因为对自身的负面认识导致的痛苦、难堪的心理体验。易羞耻者往往害怕面对公共的社交场合以及难以面对自我。大学是人生中影响深远的时期,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体验着不一样的生活也经历着心理的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羞耻感。羞耻感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也可能会带来社交焦虑、人际交往敏感、自我效能降低等的心理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确定了本课题的主题为大学生羞耻感。通过开展研究了解到嘉兴学院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可以通过调查所得分析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努力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本研究希望能引导某些羞耻感水平过高的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调适,帮助他们克服羞耻感带来的社交焦虑,人际关系敏感等问题,促进身心健康。 一、相关文献回顾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嘉兴学院在校学生,所以本研究主要参考的是国内的相关文献,针对羞耻感的文献主要涉及羞耻感的概念、大学生羞耻感的特点、大学生羞耻感对心理的影响的方面;针对家庭教养方式的文献主要涉及教养方式类型及其与羞耻感的关系两方面。 (一)关于羞耻感概念的相关研究 羞耻感是一种对自我的负性的省察和评价,伴随着负性的情感体验,现象学评定上表现出“自我取向性”;由于对自己的强烈否定,及对外界评价的依赖,易羞耻者在体验到羞耻

《社会心理学》试题和答案

()1.个体的社会化有_________素质的基础 A性别B生物遗传C个性D能力 ()2.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______的过程 A截然相反B互不相关C辩证统一D互为矛盾 ()3.下面哪一项属于从横向的角度划分社会化 A性别角色社会化B发展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再社会化 ()4.下面哪一项属于预期社会化 A.语言学习 B.罪犯改造 C.成人教育 D.岗前培训 ()5.个体对________的知觉和认知被称作自我意识 A自己存在状态B自己健康状态C他人对自己评价D自己社会化状态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二个“吾”可以看作是 A自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7.社会化的特点包括___________ A.个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是辩证的统一过程 B.个体的社会化必须在学校进行 C.个体的社会化具有能动性 D.社会化是个终生的过程 ()8.自我意识包括______ A本我B主我C超我D客我 ()9.自我控制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 A.发动作用 B.创造作用 C.发展作用 D.制止作用 ()10.有关自我意识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婴儿一诞生就开始有自我意识 B.从小在狼群中成长的狼孩有样有自我意识 C.自我意识是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D.自我意识对个人的自我修养有影响 ()11.一个有经验的警察,可以一看就发现混在人群中的小偷,这是因为__________ A.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起认知结果 B.认知者过去的经验不同,其认知的结果也会有所不同 C.认知者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会影响其他认知结果 D.认知者的情绪会影响个体的认知结果 ()12.印象是认知者以()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 A自己过去经验B自己心理特征C自我感觉D自我标准 ()13.印象形成过程中,认知者要对认知对象三方面的信息进行选择,下面哪一项不属于所需要的 信息 A自然特性B心理特性C社会特性D行为特性 ()14.社会特征信息一般是指认知对象的____________和所属群体 A性别B人际关系C社会角色D智力特征 ()15.下面哪一项属于海德的朴素心理学所认为的行为发生原因 A情景归因B防御性归因C内在原因D外在原因 ()16.凯利的归因理论认为如果认知者与认知对象存在着亲密的利害相关关系,则认知者对他人行 为失败的原因往往倾向于做 A情境归因B内在归因C个人倾向原因D外在归因 ()17.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______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被

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2篇

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2篇 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范文一: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摘要: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热点。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透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因素,以及解决方法,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克服交往障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类型;心理障碍因素;对策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所发生的直接的、可感的心理关系,它是在社会关系的内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通俗地说,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学的范畴。社会学认为,传播和沟通对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无比深远的决定性的意义。人类的祖先通过它产生了群体、社会和生产力。换句话说,没有人的沟通和传播,即人际关系,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学术思想,技术和科学发明只有相互进行沟通和交流,社会才能进步。所以,交往、交际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渠道。可以说,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都必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生活。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展开的。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的形成,人生价值目标的确立和实现,也都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中实现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

人际关系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热点。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类型 人际关系网络,不仅是个体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大学生作为已“成年”但还未“成人”的一个特殊群体,人际关系中的主要问题也有特殊性,纵观国内外有关大学生交际的研究,我们认为可大致分以下几种。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第三类:与他人交往平淡;第四类:感到交往有困难;第五类:社交恐惧症;第六类:不想交往。此外,网络技术的兴起对人类的沟通的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面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由此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交往方式——网络交往。这种新型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和谐关系也有着重大的影响,过渡沉迷于网络交往的大学生容易患上网络综合症,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导致大学生自我情感的迷失,不喜欢与身边的人进行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使得大学生集体与社会归属感消失,心理幸福感降低,孤独感与抑郁感增加,在现实世界交往中产生人际关系的障碍,对现实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障碍因素 (一) 人格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不同的人格对人际交往能够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具体的生活道路不同,每一个大学生的性格会有不同的特征,性格不一对人际交往也有一定影响。有的人性情沉静,可能看不惯锋芒毕露的人;有的人果断泼辣,跟优柔寡断的人可能合不来。这种看不惯和合不来,虽说只是性情不投,可也

社会心理学考试答案

角色期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相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一定的期望,称之为角色期望。 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容易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期望,往往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这种由角色引起的冲突叫角色冲突。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归因:就是根据人的外部特征对其内部的心理状态或行为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推论。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印象管理: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依从: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奖励和避免惩罚而采取的与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为。 态度: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曝光效应:我们把这种只要经常出现就能增加喜欢程度的现象叫做曝光效应。 去个性化:指人们在群体中的自我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性水平降低的现象。 过度理由效应:指附合的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会取代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为外部控制的现象。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自我概念:即一个人对自身存在的体验。自尊:指个体对自己整体状况的满意程度。 责任分散:即由于有他人在场,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 攻击性行为: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

社会心理学期末论文

南阳理工学院《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成绩:根据助人行为对灾难情况下志愿者行为的分析

根据助人行为对灾难志愿者行为的分析 【摘要】志愿者(Vo-lunteer)联合国定义为“自愿进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不获取任何利益、金钱、名利的活动者”,具体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获取报酬,奉献个人时间和行动的人。本文根据社会心理学的助人行为理论,结合今年菲律宾台风时各国志愿者对其救助的现象,深入分析了解志愿者行为,指导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助人行为,帮助大家通过认识志愿者行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助人行为灾难志愿者行为紧急情景助人现象分析榜样学习 导语:台风“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袭击菲律宾之后,大批志愿者自发动员起来,日以继夜地加入到救灾工作中。其中既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民众志愿者他们虽然没有踏上灾区的土地,但通过分析卫星图片及其他数据制作地图,并将地图和来源于民众的珍贵信息提供给救援机构。还有很多志愿者投入到灾区一线进行救助。谈到志愿者,许多志愿者都是被乐于助人的那种纯纯的无私吸引而加入到这个团队中来。可是随着所担负的志愿工作增多,就渐渐产生了疲倦感,慢慢地就变得懒散起来,而这种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实际上是与志愿者本身对志愿工作的认知有着直接关系的。同时,根据助人行为理论可以得知,灾难时志愿者行为属于紧急情境的助人行为。 一、志愿者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

关于助人行为,不同学派心理学家有着不同的理论观点。根据理论观点,概括说来,在心理学历史上主要呈现出的本能论、社会交换论、公平论、社会规范论、道德发展论五种理论形态都可以成为志愿者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 二、动机分析 动机分析现在比较容易被接受的是马斯诺的五层需求层次模型,他将人的需求动机从低到高分为五层,分别是: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严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当然,现在人本心理学里提出的观点是还有更高一层,叫自我超越,不过由于涉及到最终实在等与宗教有关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这里暂时先不讨论),在底层需求不被满足时,人是不会去追求更高的需求的。 三、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特征 情急情境是不寻常的、少见的情境,人们缺乏经验,在这种特殊情境中,需要用特殊手段去帮助别人。因此紧急情境助人行为有可能有伤害施助者性命,使其财物受到威胁,有一定的危险性,付出的代价很大;而且这种助人行为是不能预见到的,无法事先制定计划,往往措手不及;紧急情境还会引起施助者生理上的应激状态。总体说来,紧急情境助人行为比非紧急情境助人行为难度更高、危险性更大、对施助者品质与能力的要求也更高。 四、紧急情境助人行为的决策模式对灾难情况志愿者行为的指导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在紧急情境下人们是否采取助人行为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决策过程,我们把这一决策的过程与模式称之为紧急情境

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参考

大学社会心理学论文参考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那一年,曾流行着这样一则笑话:一日去 世博会的会场,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排队,唯恐错过什 么能够进入其中主要展馆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发现大家原 来是排队上厕所,才不禁哑然失笑。这便是从众闹出的笑话。所谓 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 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用通俗的话说,从众就是“随大流”。可 以表现为在临时的特定情境中对占优势的行为方式的采纳,也可以 表现为长期性的对占优势的观念与行为方式的接受。 从众,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随大流”成为了大学生耳濡目染的学习的最 迅速的事,并且横跨学习生活涉及多种方面。主要突出的表现在学习、恋爱、消费、入党和择业方面。 个体因素。众多的观察表明,一个人情绪的稳定性、个人自信程度、性格特征、态度与价值观,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都会对其从众 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智力水平偏低者容易从众,情绪 不稳定者容易从众,缺乏自信心者容易从众。毕竟这是使自己与他 人看起来不那么与众不同的有效方法。 然后,学生群体内部的个体如果被迫的从众行为过多,可能会成为大的事故隐患,给集体造成重大损失,同时也可能导致组织风气 变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现象,好的越来越好,差的越来越差。 从众心理和行为的产生,是非常平常的事情,因此并不用觉得难堪或者羞耻。引导自己积极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整体的方面来说,首先,要鼓励积极向上、健康活泼、开拓进取的群体氛围。好的氛围更能使人积极向上,奋发图强。

社会心理学心理学(全文阅读)-第9节 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2章社会心理学 社会感染是一种较大范围内的信息与情绪的传递过程,即通过语言、表情、动作及其他方式引起众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其特点是: 1.双向性感染者与被感染者可相互转换,即你感染我,我感染你。 2.爆发性在较大群体内产生循环感染,反复振荡,反复循环,引发强烈的冲动性情绪爆发,导致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3.接受的迅速性在感染的氛围中,感染者发出的信息及情绪刺激为被感染者迅速接受。 (二)感染的分类 1.个体间的感染 式。 发生在个人之间或小群体成员间的感染。是社会感染中最常见的形 2.大众传媒的感染指电视、电影、广播、报刊、文艺作品及互联网等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体情绪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与进步,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大众传媒的感染日益突出,影响巨大、深远。 3.大型开放群体的感染发生在同一物理空间但其成员又不可能人人都能接触到的 大型群体内的感染。其重要特征是循环反应,个体的情绪可引发他人产生相同情绪,而 他人情绪又反过来加剧原有情绪。这种感染中情绪反复激荡,易于爆发,导致非理性行 为的发生。例如,球迷闹事,邪教的狂热以及战争与灾变情境中的惊慌失措都是此类社 会感染造成的结果。 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作为社会影响的三种形式属于大众社会心理现象。其性质取决·于这些现象的效果及社会评价。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的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反之则具有消极意义;介乎二者间也有中性意义的模仿、暗示和社会感染,它们既非有益,也谈不上有害。 爱情的概念 第九节爱情、婚姻与家庭 第一单元爱情 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其特点是: (一)爱情是在男人和女人之间产生的,狭义的爱情专指异性恋,将同性恋排除在外。 (二)爱情是在个体心理发展到相对成熟时产生的,幼儿没有这种爱情。 (三)爱情是一种高级情感,不是低级情绪。 (四)爱情有其生理基础,包括性爱因素,不是纯粹的精神之恋。 (五)爱情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对某异性有无爱情、强度如何,通过“是否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这个指标来衡量。 二、爱情发展的阶段 国家IE~ll,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 社会交换论者把求爱者视为理性主义者,他们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幸福的人作伴侣;而所有导致爱情的因素均可归结为利益和价值。两者既有物质的、经济的因素,也包括社会的、心理的因素。 据此理论,爱情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一)取样与评估互不相识的双方在某一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及其相抵消后的赢余。如果收益及赢余超过自己期待值,对方成为追求的目标。

社会心理学论文—人际关系

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摘要: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是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热点。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对大学生的发展和成才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透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寻找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因素,以及解决方法,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克服交往障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类型;心理障碍因素;对策 所谓人际关系,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活动中所发生的直接的、可感的心理关系,它是在社会关系的内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关系。通俗地说,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社会学的范畴。社会学认为,传播和沟通对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无比深远的决定性的意义。人类的祖先通过它产生了群体、社会和生产力。换句话说,没有人的沟通和传播,即人际关系,就没有人类的一切。学术思想,技术和科学发明只有相互进行沟通和交流,社会才能进步。所以,交往、交际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手段和渠道。可以说,每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都必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生活。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展开的。人生目的和人生理想的形成,人生价值目标的确立和实现,也都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中实现的。大学生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人际关系具有独特的特点。因此,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大研究热点。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类型 人际关系网络,不仅是个体正常学习,生活的保障,更是自我发展的深层需要。大学生作为已“成年”但还未“成人”的一个特殊群体,人际关系中的主要问题也有特殊性,纵观国内外有关大学生交际的研究,我们认为可大致分以下几种。第一类:缺少知心朋友;第二类:与个别人难以相交;第三类:与他人交往平淡;第四类:感到交往有困难;第五类:社交恐惧症;第六类:不想交往。此外,网络技术的兴起对人类的沟通的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全面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由此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交往方式——网络交往。这种新型的方式对大学生的人际和谐关系也有着重大的影响,过渡沉迷于网络交往的大学生容易患上网络综合症,从而引发各种心理障碍,导致大学生自我情感的迷失,不喜欢与身边的人进行交往,不参加集体活动,使得大学生集体与社会归属感消失,心理幸福感降低,孤独感与抑郁感增加,在现实世界交往中产生人际关系的障碍,对现实的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二.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心理障碍因素 (一) 人格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不同的人格对人际交往能够产生不同的影响 由于具体的生活道路不同,每一个大学生的性格会有不同的特征,性格不一对人际交往也有一定影响。有的人性情沉静,可能看不惯锋芒毕露的人;有的人果断泼辣,跟优柔寡断的人可能合不来。这种看不惯和合不来,虽说只是性情不投,可也不能忽视。许多事实说明,一个人能否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不仅会影响他的生活,还会影响他的事业。因此,大学生要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相处。诚

尔雅超星《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答案讲解.doc

尔雅超星《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 姓名:班级:成绩:98.0分1 苏联的社会心理学强调在()指导下研究1.0分 ?A、 马克思主义 ? ?B、 纳粹主义 ? ?C、 实验 ? ?D、 计划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2 1985年的五一九事件反映的是()影响1.0分 ?A、 观众效应

? ?B、 集群行为 ? ?C、 社会惰化 ? ?D、 去个性化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3 2010年幼儿园和小学出现的弑杀儿童的案件属于什么攻击行为1.0分 ?A、 反社会的攻击行为 ? ?B、 社会认可的攻击行为 ? ?C、 亲社会的攻击行为 ? ?D、

无意识行为 ? 正确答案:A 我的答案:A 4 根据角色扮演者他最终要达到的意图表现性的角色和() 1.0分 ?A、 成功者角色 ? ?B、 领悟性角色 ? ?C、 理想性角色 ? ?D、 功利性角色 ? 正确答案:D 我的答案:D 5 男女除了个性跟行为方面的差异之外,还有重要的一个方面是()1.0分 ?A、

体力 ? ?B、 智力 ? ?C、 情商 ? ?D、 速商 ? 正确答案:B 我的答案:B 6 根据埃里克森的观点,青春期的少年处在()的认知危机阶段1.0分 ?A、 勤奋对自卑 ? ?B、 角色认同对角色混乱 ? ?C、 亲密与孤独 ?

主动对内疚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7 恐怖主义和恐怖事件的关键就是一个()过程 1.0分 ?A、 认知 ? ?B、 行为 ? ?C、 群体 ? ?D、 决策 ? 正确答案:C 我的答案:C 8 《心理学原理》中首次提出自我意识概念的科学家是()1.0分

社会心理学论文内容集合

关于社会心理学论文内容集合

————————————————————————————————作者:————————————————————————————————日期: ?

二、论班杜拉的自我强化论的主要含义及其意义自我是人格的核心,它代表了一个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在我们 如何行动和如何统一我们的机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Will Jam James认为只有在理解了自我的背景下才能理解所有的心理过程。 1.强化与自我强化的概念,所谓自我强化(self-managed reinforcement)是指个人依据强化原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即给予自己一点物质的或精神的酬报,直到最终目标完成,自我强化时人们倾向于做出自我满意的行为,拒绝那些个人厌恶的东西。自我强化是较高水平的激励方式。不可能要求人人都达到这种水平。但通过教育、指导,也可以帮助人们逐步具备这种能力。在进行教育、指导时,主要应帮助人们确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让人们自己确定评价标准,使之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只要某人不受外部因素影响能够独立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并不断取得进步,就说明他具备了自我强化能力。 自我强化的现象举例自我效能的功能主要是调节和控制行为,并通过行为调控影响2.自我强化的现象举例如幼儿画画,画的不好,自己看看是不是光线不好,颜料没 有调好,或是没有仔细去画等等原因,这就是最简单的自我强化现象。 3.自我强化的实践意义自我强化是较高水平的激励方式。不可能要求人人都达到这种水平。但通过教育、指导,也可以帮助人们逐步具备这种能力。在进行教育、指导时,主要应帮助人们确定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让人们自己确定评价标准,使之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只要某人不受外部因素影响能够独立地安排自己的活动并不断取得进步,就说明他具备了自我强化能力。 三态度的形成过程 3.1 态度的形成和转变,实际上就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一个人出生时,仅是一个生物体,一个自然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他要学习知识、技能、各种社会行为规范,也就是要经过社会化的过程,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被社会接受。能很好适应社会环境的社会人。一个人也正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世界的各种态度,形成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观。人的一生中,所面临的社会环境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从家庭走向学校然后是工作岗位,甚至最后进入老年生活阶段,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要求人们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的知识。也就是说,人的一生都处于不断的社会化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要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态度,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对事物的态度也会发生相应的转变,以使自己成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 3.2 态度形成和转变受五个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社会群体的因素: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单位以及其它一些与人们有联系的群体,都影响到人们的态度形成。人们学心吸收大量的知识,经验日益丰富,交往的范围更加广阔。特别是学校,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而且它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这些都使人们不断修正自己的观

社会心理学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7年课程考试 《社会心理学》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有效期:2016年12月26日至2017年11月13日) 题目: 一、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写作提示: 1. 健康人格的概念; 2. 影响人格的因素; 3. 健康人格形成的条件。 参考文献: [1]郭永玉.人格心理学导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2]许燕.人格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罗伯特?斯宾雷等[M].人格与行为:管理心理学基础.李瑾译.北京:机械 工业出版社,2011 二、论班杜拉的自我强化论的主要含义及其意义。 写作提示: 1. 强化与自我强化的概念; 2. 自我强化的现象举例; 3. 自我强化的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三、结合具体实例,论述态度的形成过程。 写作提示: 态度的形成过程有三个解释: 1. 认为态度的形成是经验积累的过程; 2. 认为态度的形成是规范制约的过程; 3. 认为态度的形成是由服从到分化,再到内化的过程。 可就一种说法联系实际加以论述。 参考文献: [1]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2] 乐国安等.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3]孙时进.社会心理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

四、如何提高交往能力。 写作提示: 1. 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2. 影响交往能力的因素; 3. 提高交往能力的途径。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2]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3]曾仕强.人际关系与沟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五、论目前我国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写作提示: 1. 道德社会化的含义; 2. 道德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3. 道德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4. 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伟忠.当代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M].宁波: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6 [2]陈志霞.社会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3]朱启臻.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8 具体要求: 1.从以上五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要切中题目。 2.论文字数3000字以上。(专科2500字以上) 3.论文要有充分的实证资料,避免空对空,提倡使用本人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亦可适当用二手资料。 4.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课程内容,做到立论正确、主题明确、中心突出、论述有据。 5.论文要求规范化: 标题——内容提要(100—150字)——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6.论文要求结构严密,语言流畅,富有哲理,要体现学术性,不能用文学语言,也不能公文化。 7.引用资料要注明出处,文章最后列出参考文献,否则扣分。题目所给参考文献仅供参考,论文写作不限于这些参考文献。 8.不在上述选题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