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铃薯中还原糖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马铃薯中还原糖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马铃薯中还原糖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马铃薯中还原糖不同测定方法的比较

马铃薯种薯质量的田间检验操作规程

附件21 甘肃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种苗)病毒检测及安全性评价工程中心 马铃薯种薯质量的田间检验操作规程 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的目的是尽可能的将病源的数量减到最少,生产合格的种薯。马铃薯种薯质量田间检验以目测为主,比实验室操作简单,易于执行,比收获后和库房检测范围大,能够实时掌握种薯生产整体情况,对质量控制作用效果显著。影响种薯质量最重要的是病毒和细菌病害,它们在植株上引发一系列症状,应用这些症状进行质量诊断很实用也很方便,在大田种薯繁育中,检测的灵敏性要求不像检测母株时那么高,此时观察症状就成为除去感染植株最迅捷的方法。 1田检种类 狭义的田间检验指的是由第三方监督检测单位进行的监督检验。广义的田间 检验根据针对不同群体需要,分为以生产为目的的检测(自检)和以质量评价为目的的检测(监督检验),前者执行单位为马铃薯种薯生产单位,后者为马铃薯种薯质量监督单位,二者并重。自检与监督检验依据相同的标准“马铃薯种薯GB 18133-2012 ”,先自检后监督检验,生产单位通过自检降低田间病害比率,以达到所生产级别种薯的最低要求,然后检测或监督管理单位通过田检评价种薯生产是否达到相关标准。 不同目的的田检其检测技术细节有很大差异,自检具有及时、全面、细致的 特点,即在整个生长季节不问断执行全田检测,每一个有异常的植株需要对全株进行详细观察。监督检验具有客观、准确、高效的特点,即抽查检测要有代表性,在规定的时间段仅有的几次检测结果能真实反应全田基本质量状况。无论自检还 是监督检测的田检员,都要在检测前详细掌握被检田块的基本信息。 1.1检测内容 马铃薯对许多的病虫害非常敏感,这在所有马铃薯生长的地区都是一样。有些病虫害通过土壤传播的,也有的可以通过种薯传播。许多传播广泛的病害被视 为质量病害,例如晚疫病、疮痂病、丝核菌溃疡病、黑胫病、镰刀菌病害以及一些病毒性病害。这些质量病害在种薯中只能允许非常低的感染率。除了质量病害

试验2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实验2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食物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 一、高锰酸钾滴定法 1.原理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还原糖在碱性环境下将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加硫酸铁后,氧化亚铜被氧化为铜盐,以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亚铁盐,根据高锰酸钾消耗量计算氧化亚铜含量,再查表得还原糖量。 2.适用范围 GB5009.7-85,本法适用于所有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以及通过酸水解或酶水解转化成还原糖的非还原性糖类物质的测定。 3.仪器 (1) 滴定管 (2) 25ml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 (3) 真空泵 (4) 水浴锅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4.1 6 mol/L盐酸: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4.2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10mg甲基红,用100ml乙醇溶解。 4.3 5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4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g硫酸铜(CuSO4·5H2O),加适量水溶解,加0.5ml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 4.5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g酒石酸钾钠与50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4.6精制石棉:取石棉先用3mol/L盐酸浸泡2~3天,用水洗净,再加2.5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天,倾去溶液,再用热碱性酒石酸铜乙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再以3mol/L 盐酸浸泡数小时,以水洗至不呈酸性。然后加水振摇,使成微细的浆状软纤维,用水浸泡并贮存于玻璃瓶中,即可用做填充古氏坩埚用。 4.7 0.10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4.8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9 硫酸铁溶液:称取50g硫酸铁,加入200ml水溶解后,慢慢加入100ml硫酸,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L。 4.10 3mol/L盐酸:量取3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20ml。 5. 操作方法 5.1 样品处理: 5.1.1 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食品:称取约0.5~2 g固体样品(吸取2~10 ml液体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50ml水,摇匀。加入10 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 4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注:此步骤目的是沉淀蛋白) 5.1.2 酒精性饮料:吸取10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1/4后(注:如果蒸发时间过长,应注意保持溶液pH为中性),移入250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混匀。以下按5.1.1自"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起依法操

生化实验 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还原糖含量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量还原糖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制作标准曲线的方法来测量还原糖的含量. 2、学会使用721精密型分光光度计。 3、熟练容量瓶、移液管等简单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 1、还原糖是指含有醛基或者酮基的糖类,单糖都是还原糖,多糖中有乳糖和麦芽糖等是还原糖,而淀粉和蔗糖是非还原糖。DNS即3,5-二硝基水杨酸中含有的硝基使其有较强的氧化性,与醛基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色物质3-氨基-5硝基水杨酸。反应方程式如下: 2、不同浓度的还原糖液与DNS反应时,生成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的浓度不同,导致反应后液体颜色深浅不同。在分光光度计下测量标准梯度浓度的葡萄糖溶液与DNS反应后液体的OD540(波长为540nm条件下样液的光密度值),做出OD540——还原糖含量标准曲线,对于未知样品的测量,只需将OD540带入图像,找到相应的还原糖含量值即可。 3、本实验总糖的测量步骤中,因为样品(面粉)主要由淀粉构成不能与DNS直接反应,所以需要用酸水解法将淀粉降解为单糖进行测量。淀粉由单糖缩合产生,在降解过程中会引 入水分子,所以计算总糖的质量时,应除去水的质量。M葡萄糖=180,M水=18,由于淀粉的 =0.9倍。碳链极长,忽略链末端本身含有的一个水分子,则淀粉的质量为还原糖质量的180?18 180 三.试剂(配制方法) 提前配制试剂 DNS(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6.3g 3,5-二硝基水杨酸和262ml 2mol/L NaOH加到热酒石酸钾钠的热溶液中(182g酒石酸钾钠溶液溶于500蒸馏水中),再加5g重结晶酚和 5g亚硫酸氢钠于其中,搅拌溶解,冷却后定容到10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 碘化钾—碘试剂:称取5g碘10g碘化钾溶于100ml蒸馏水中。 酚酞试剂:0.1g酚酞溶于250ml 85%的乙醇中,棕色瓶储存。 6mol/L HCl 溶液 10% NaOH 溶液 面粉样品 0.5mg/mL葡萄糖溶液:精确称取105℃烘至恒重的葡萄糖0.5g,用水定容到1000ml。 四. 实验仪器 (一)每组配置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测定的一种方法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测定的一种方法 梅文泉,隋启君,佴 注,汪禄祥,刘家富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云南 昆明 650223〕 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因其品种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一般含量在0104%~210%。还原糖含量是决定马铃薯块茎是否适合加工的重要指标。油炸马铃薯薯片或薯条要求成金黄色,但马铃薯块茎中较高的还原糖含量会使油炸马铃薯薯片或薯条颜色变为褐色,甚至变为黑色,严重影响其商业价值。马铃薯块茎中理想的还原糖含量约为鲜重的012%以内,用于炸片的马铃薯块茎还原糖含量不应超过0133%,用于炸薯条的不应超过015%〔1〕。在同一品种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会随着其储藏温度、储藏时间长短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马铃薯块茎在10℃以下的低温储藏,其还原糖含量会明显增加。因此,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的测定,对于评价马铃薯加工品质、保障加工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前马铃薯中还原糖的测定主要采用国家标准G B6194—86〔2〕或砷钼酸比色法〔3〕。经笔者多次试验,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在015%以上时,采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可以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含量在012%~015%时,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得的结果误差较大;含量小于012%时,用国家标准方法不能检出。用砷钼酸比色法可以测定马铃薯块茎中小于012%的还原糖含量,但这种方法需多种试剂,而且操作过程极为烦琐。本方法参考有关文献〔4〕,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的还原糖含量。这种方法可测定马铃薯块茎中小于012%的低还原糖含量,而且测定范围宽、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简单、快速,可以满足测定马铃薯块茎中还原糖含量的需要。 1 实验方法 111 仪器 飞利浦HR2839型组织捣碎机;7230G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112 试剂 (1)乙酸锌溶液:219g/L水溶液。 收稿日期:2003-02-12 (2)亚铁氢化钾溶液:106g/L水溶液。 (3)葡萄糖标准液:110mg/ml,配前葡萄糖于98~100℃烘箱中烘至恒重。 (4)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615g3,5—二硝基水杨酸溶于少量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2m ol/L氢氧化钠溶液325ml,再加入45g 丙三醇,摇匀,定容。 113 测定步骤 (1)提取 样品洗干净,擦干,切碎,称取100g,加100m l 水,在组织捣碎机中捣碎,称取捣碎液100g(实际含样品50g),置250m l容量瓶中,加水至200m l左右, 80℃水浴中提取015小时,其间摇动数次。取出立即加入2m l乙酸锌溶液和2m l亚铁氢化钾溶液,摇匀,冷却,定容,过滤,滤液备用。 (2)绘制标准曲线 用移液管准确吸取0,1,2,3,4,5,6ml葡萄糖标准溶液分别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补充至10ml,加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215ml,摇匀,置沸水中煮5分钟,取出后以流水冷却,20分钟后比色,用试剂空白调零,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值。以吸光度值作纵坐标,葡萄糖标准溶液系列中葡萄糖含量(mg)作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3)样品测定 用移液管吸取样液5ml(样品中还原糖含量低时吸取715~10ml),用蒸馏水补充至10ml,以下同标准曲线。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11 标准曲线 标准溶液系列吸光度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标准溶液系列吸光度测定结果 葡萄糖量 (mg) 110210310410510610吸光度010600112801217012950136801450 32 2003年第3期 云南农业科技

马铃薯中淀粉含量的测定-精选.

ANY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马铃薯中淀粉含量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starch content in potato 系(院)名称: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07食品质量与安全1班 学生姓名:马天顺马帅 指导教师姓名:田萍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0年6月

录 …………………………………………………………………… 英文摘要、关键词…………………………………………………………………… 引言……………………………………………………………………………………… 第1章 ×××××××××××××………………………………………… 1.1 ×××××××××××××……………………………………………… 1.1.1 ××××××××××××× …………………………………………… 1.1.2 ××××××××××××× …………………………………………… 1.2 ××××××××××××× ……………………………………………… 1.3 ××××××××××××× ……………………………………………… 第2章 ××××××××××××××× ………………………………… 2.1 ×××××××××××××……………………………………………… 2.1.1×××××××××××××……………………………………………… 2.1.2×××××××××××××……………………………………………… 2.2 ××××××××××××× ……………………………………………… 2.3 ××××××××××××× ……………………………………………… 第3章××××××××××××……………………………………………… 3.1 ××××××××××××× ……………………………………………… 3.2 ××××××××××××× ……………………………………………… 第4章×××××××××××××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_国标.pdf

食物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 一、高锰酸钾滴定法 1.原理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还原糖在碱性环境下将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加硫酸铁后,氧化亚铜被氧 化为铜盐,以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亚铁盐,根据高锰酸钾消耗量计算氧化亚同含量,再查 表得还原糖量。 2.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所有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以及通过酸水解或酶水解转化成还原糖的非还原性糖类物质的 测定。 3.仪器 (1)滴定管 (2) 25ml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 (3)真空泵 (4)水浴锅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6 mol/L盐酸: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10mg甲基红,用100ml乙醇溶解。 5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硫酸铜(CuSO4·5H2O),加适量水溶解,加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g酒石酸钾钠与50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 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精制石棉:取石棉先用3mol/L盐酸浸泡2~3天,用水洗净,再加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天,倾去溶液,再用热碱性酒石酸铜已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再以3 mol/L 盐酸浸泡数小时,以水洗至不呈酸性。然后加水振摇,使成微细的浆状软县委,用水浸泡并贮存于玻璃瓶中,即可用做填充古氏坩埚用。 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硫酸铁溶液:称取50g硫酸铁,加入200ml水溶解后,慢慢加入100ml硫酸,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L。 3mol/L盐酸:量取3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20ml。 5. 操作方法 样品处理: 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食品:称取约~ 2 g固体样品(吸取2~10 ml液体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摇匀。加入10 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 4 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注:此步骤目的是沉淀蛋白) 酒精性饮料:吸取10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 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发至 原体积1/4后(注:如果蒸发时间过长,应注意保持溶液pH为中性),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 水,混匀。以下按自"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起依法操作。 含多量淀粉的食品:称取2~10 g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200 ml水,在45℃水浴中加热 1 h,并时时振摇。(注意:此步骤是使还原糖溶于水中,切忌温度过高,因为淀粉在高温条件下可糊化、水解, 影响检测结果。)冷却后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吸取200 ml上清液于另一250 ml容量瓶中,以下按自"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起依法操作。 含有脂肪的食品:称取2~10 g样品,先用乙醚或石油醚淋洗3次,去除醚层。加入50ml水混匀,以下按自"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起依法操作。 汽水等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吸取10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在水浴上除去二氧化碳后,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并用水洗涤蒸发皿,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备用。 样品测定: 吸取50ml处理后的样品溶液,于400ml烧杯中,加入25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25ml乙液,于烧杯上盖一表面皿,加热,控制在4min内沸腾,再准确煮沸2min,乘热用铺好石棉的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抽滤,并用60℃热水洗涤烧杯及沉淀,至洗液不成碱性为止。(注:还原糖与碱性酒石酸铜试剂的反应一定要在 沸腾状态下进行,沸腾时间需严格控制。煮沸的溶液应保持蓝色,如果蓝色消失,说明还原糖含量过高, 应将样品溶液稀释后重做。)将古氏坩埚或垂融坩埚放回原400ml烧杯中,加25 ml硫酸铁溶液及25ml水,用玻棒搅拌使氧化亚铜完全溶解,以L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50ml水,加与测样品时相同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硫酸铁溶液及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 白实验。 6. 计算: X1=(V-V0)×N×(1) 式中: X1--样品中还原糖质量相当于氧化亚铜的质量,mg;

实验一 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实验一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一.目的 1.掌握还原糖定量测定的基本原理; 2.学习比色定糖法的基本操作; 3.熟悉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 在碱性的条件下,还原糖与3,5-二硝基水杨酸共热,3,5-二硝基水杨酸被还原为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物质),还原糖的量与棕红色物质颜色深浅的程度成一定的比例关系,在540nm波长下测定棕红色物质的消光值,查对标准曲线并计算,便可分别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 三.仪器.试剂和材料 1.仪器: (1)25ml刻度试管(2)玻璃漏斗(3)三角瓶(4)100ml容量瓶3个(5)刻度吸管(1ml,2ml,3ml)(6)恒温水浴(7)沸水浴(8)电子天平(9)分光光度计2.试剂; (1)1mg/ml葡萄糖标准液(2)3,5-二硝基水杨酸试剂(3)碘碘化钾溶液(4)酚酞指示剂(5)6ml/L HCI (6)6ml/L NaOH 3.材料:食用面粉 四.操作步骤 将各管摇匀,在沸水中加热5min,取出后立即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冷却至室温,再以蒸馏水定容至25min,用试管塞塞住试管口,颠倒混匀。在540nm波长下,用0号试管调零,分别读取1~6号管的吸光度。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葡萄样毫克数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2.样品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测定 (1)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准确称取3g使用面粉,放在100ml三角瓶中,先以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然后加50ml蒸馏水,搅匀,置于50℃恒温水中保温20min,使还原糖浸出。过滤,用20ml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作为还原糖待测液。 (2)样品中总糖的水解和提取:准确称取1g使用面粉。放在100ml的三角瓶中,加入10ml 6mol/L HCI及15ml蒸馏水,置于水浴中加热水解30min。待三角瓶中水解液冷却后,加入1滴酚酞指示剂。以6mol/LNaOH中和至微红色,过滤,再用少量蒸馏水冲洗三角瓶及滤纸,将滤纸全部收集砸100ml的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混匀。精确吸取10ml 定容过的水解液,移入另一100ml的容量瓶中,以水稀释定容,混匀,作为总糖待测液。 六、结果处理 (1)由管○1、○2吸光度平均值在葡萄糖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还原糖毫克数为:0.167mg

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与主要影响因素

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与主要影响因素 日常食品检测中,还原糖是一个常规理化检验项目,涉及的样品种类很广,如乳制品、肉制品、发酵酒及果蔬制品叶等。目前还原糖的检测分二大类,一类是具体检测某一还原糖含量,如葡萄糖、果糖等;一类是测定还原糖总量,还原糖总量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化学滴定法,食品检测中最常用的是国标GB/T 中的第一法:直接滴定法。本文讨论的是后者。 检测原理 (1)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与乙液混合后,生成蓝色氢氧化铜沉淀,此沉淀立即与酒石酸钾钠反应生成深蓝色的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 (2)当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与还原糖共热时,酒石酸钾钠铜被还原生成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物,而还原糖的醛基或酮基则被氧化为羧基,生成还原糖酸。 (3)当还原糖将溶液中酒石酸钾钠铜耗尽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可将亚甲基蓝还原而呈无色,指示滴定终点的到来。 (4)为消除氧化亚铜沉淀对滴定终点观察的干扰,在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加入少量亚铁氰化钾,与红色的氧化亚

铜发生络合反应,生成可溶性无色络合物,利于终点的判定。 检测原理的补充性解释 酒石酸钾钠作用。既然实验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那么硫酸铜遇碱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后,不利于实验正常进行,必须使其(铜离子)在可溶状态下才行,酒石酸钾钠与铜离子络合物酒石酸钾钠铜是可溶的,从而达到了目的。 亚铁氰化钾作用。当样品中存在大量的如铁、锰、钴等金属离子,或样品处理时,沉淀剂乙酸锌过量了,都会消耗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的亚铁氰化钾,当亚铁氰化钾被过量消耗时,不能有效络合氧化亚铜,致使滴定终点不显无色而显暗红色。可另配制亚铁氰化钾溶液,滴定时往锥形瓶中适量添加,标准与样液添加量一样。 定量标准物质。碱性酒石酸铜甲液中的硫酸铜的铜离子(Cu2+)为此滴定反应的定量标准物质,碱性酒石酸铜乙液中氢氧化钠提供了强碱性环境,故国标GB/T 中:“吸取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的体积量取精度应改为“”,否t检测结果的有效位数达不到该标准的要求:“还原糖含量≥10g/100g时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还原糖被氧化反应式。还原糖与酒石酸钾钠铜的反应,以葡萄糖为例,常见的有下面3式,(6)式中,电子转移数为2,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7)式中,电子转移数为6,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二酸;(8)式中,电子转移数为6,

实验五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实验八食品(炼乳)中还原糖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 2、学习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的原理,并掌握其定糖方法。 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了解影响测定准确性的因素。 二、原理, 食品中的还原糖主要指具有还原性的葡萄糖、果糖、戊糖、乳糖、麦芽糖等,还原糖之所以具有还原性,是由于其分子中含有游离醛基(-CHO)或酮基(>C=O)。 测定还原糖的经典化学方法都是以其能被多种试剂氧化为基础的。在这些方法中,以各种根据碱性酒石酸铜溶液氧化作用改进方法的应用最广。本实验就是采用使用碱性酒石酸铜作为氧化剂的直接滴定法。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A、B二液等体积混合时生成的天蓝色Cu(OH)2沉淀后,立即与酒石酸钾钠起反应生成深蓝色的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此络合物与还原糖共热时,二价铜即被还原糖还原为一价的红色氧化亚铜沉淀,氧化亚铜沉淀与亚铁氰化钾反应,生成可溶性化合物,达到终点时,稍微过量的还原糖将蓝色的次甲基蓝还原成无色,溶液呈淡黄色而指示滴定终点,根据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相当于还原糖的质量,以及测定样品液所消耗的体积,计算还原糖含量。反应式如下: CuSO4+2NaOH→Cu(OH)2↓+Na2SO4 COOK COOK ││ CHOH CHO │+Cu(OH)2→│Cu+2H2O CHOH CHO ││ COONa COONa COOK COOK │CHO COOH │ CHO ││CHOH │Cu+(CHOH)4 →(CHOH)4 +│+Cu2O↓ CHO ││CHOH │CH2OH CH2OH │ COONa COONa 三、仪器与试剂 1、仪器 (1)容量瓶100 ml、250 ml (2)三角瓶250 ml (3)碱式滴定管50 ml或25 ml (4)烧杯100m1 (5)吸管5 ml、50 ml (6)分析天平 (7)电炉1KW可调 (8)恒温水浴锅 2、试剂 (1) 碱性酒石酸铜溶液A液:称取15.00 g硫酸铜(CuSO4·5H2O)(AR)及0.05g次甲基蓝,溶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000 ml。

不同生态环境下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分析

不同生态环境下马铃薯还原糖含量分析 张凤军1,张永成2*,田 丰1 (1.青海大学,青海 西宁 810016;2.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西宁 810016) 收稿日期:2006-10-20 基金项目:青海省“十一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6-N-129)作者简介:张凤军(197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铃薯遗传育种。 *通讯作者:E-mail:yongchengzhangzy@tom.com 随着西方快餐和休闲食品的悄然兴起,油炸薯条、油炸薯片正被中国人所接受,市场越来越好,马铃薯油炸食品加工业(主要是炸薯条、薯片)也应运迅速发展。这使得中国对马铃薯油炸食品加工的原料薯的需求量日趋增加[1-2]。油炸食品加工的马铃薯品种要求块茎还原糖含量低于0.4%。如果还原糖含量太高,在加工炸薯条、薯片时,还原糖在高油温下与α-氨基酸产生Maillard反应,容易使产品色泽变黑,味变苦[1-3]。 作为加工原料的块茎还原糖含量的高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品种、气候条件和成熟度等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还原糖含量[4]。本文拟对不同生态区马铃薯还原糖含量进行分析,以确定不同品种的适应栽培区域,从而为良种区域化、合理引种提供准确可靠的科学依据,并为马铃薯加工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参试材料 参试品种选用2005年国家马铃薯区域试验西 北组试验品种,分别为青97-1-38、90-2-10、 L9810-18、鄂95P3-3、中薯36和陇薯3号。 1.2试验方法 试验为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因素分别为品种 和地点。品种为6个,地点为7个,分别设在青海省的西宁、海南州,甘肃省的定西、天水,宁夏的固原、西吉、隆德7个试验点;试验设重复3次,小区面积21m2,5行区(行距为0.7m,株距0.3m,行长6m),每小区播种100株,同一试验方案在7个不同生态条件下同步进行。试验所用分析材料均为各试验点田间统一收获的块茎。除西宁外,其他各点的试验材料均由各地在收获后及时寄到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窖内贮藏,窖温保持在4 ̄10℃,等材料全部到齐后,在一周内测定完成。还原糖测定方法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5-6]。数据处理采用DPS(DataProcessingSystem)数据处理系统,平均数的多重比较采用新复极差法(SSR)[7]。 2 结果与分析 2.1 还原糖含量测定结果方差分析 对各参试品种在不同地区的还原糖含量进行测 定,其结果平均值列于表1。 由表1可以看出:还原糖含量在0.4% ̄0.6%之间的品种有青97-1-38、90-2-10、鄂95P3-3和中薯36,还原糖含量在0.7% ̄0.8%之间的有陇薯3号和L9810-18。经对各试点的还原糖含量进行统计,还原糖含量最低的试点为宁夏固原,其次是宁夏西吉,还原糖含量在0.8%~0.9%之间的有甘肃天水、宁夏隆德、青海西宁和甘肃定西,青海海南试点的还原糖含量最高,为0.913%。对表1的原始资料进行方差分析[8]结果列于表2。 摘要:对马铃薯参试品种在西北地区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还原糖含量变化进行方差分析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 明,试点间、品种间以及试点和品种的互作间都存在着极显著差异,6个品种平均还原糖含量为0.625%,鄂95P3-3最低,为0.458%,陇薯3号最高,为0.832%;7个地点平均还原糖含量为0.625%,宁夏固原最低,为0.433%,青海海南最高,为0.913%。鄂95P3-3和青97-1-38这两个品种的回归系数均<1,是稳定性较好的品种。 关键词:马铃薯;还原糖含量;生态环境;方差分析;稳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S5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635(2007)01-0015-04

还原糖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微量法

还原糖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微量法 注意:正式测定前务必取2-3个预期差异较大的样本做预测定。 货号:BC0235 规格:100T/48S 产品内容: 试剂一:液体100mL×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20mL×1瓶,4℃保存; 标准品:粉剂×1支,4℃保存,含10mg无水葡萄糖(干燥失重<0.2%),临用前加入1mL蒸馏水溶解备用,4℃可保存1周,或者用饱和苯甲酸溶液溶解,可保存更长时间。 标准品准备:将标准品用蒸馏水稀释至0.3、0.25、0.2、0.15、0.1、0.05mg/mL。 产品说明: 还原糖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培养细胞中。植物体内的还原糖主要包括葡萄糖、果糖和麦芽糖等,是最常见的单糖和双糖,其中葡萄糖和果糖不仅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底物,也是进一步合成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底物。 加热促进碱性溶液中3,5-二硝基水杨酸溶液与还原糖生成棕红色氨基化合物,在540nm有特征吸收峰;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还原糖含量与540nm吸光度成线性关系,根据标准曲线,即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的量。 试验中所需的仪器和试剂: 可见分光光度计/酶标仪、水浴锅、可调式移液器、微量玻璃比色皿/96孔板、研钵、蒸馏水。 操作步骤: 一、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 1、细菌或细胞的处理: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试 剂一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试剂一),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转移到有盖离心管中(防止加热

时水分散失),80℃水浴中40min并且振荡8~10次,8000g,25℃离心10min,取上清供测定用。 2、组织的处理:按照组织质量(g):试剂一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 试剂一),冰浴匀浆,转移到有盖离心管中(防止加热时水分散失),80℃水浴中40min并且振荡8~10次,8000g,25℃离心10min,取上清供测定用。 3、血清(浆)的处理:按照血清(浆)体积(mL):试剂一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取0.1mL血 清(浆)加入0.9mL试剂一),冰浴匀浆,转移到有盖离心管中(防止加热时水分散失),80℃水浴中40min并且振荡8~10次,8000g,25℃离心10min,取上清供测定用。 二、测定操作表: 1.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540nm,蒸馏水调零。 2.在EP管中加入下列试剂: 试剂(μL)对照管测定管标准管空白管样本175175-- 标准液--175 试剂二-125125125 蒸馏水125--175混均匀,在沸水浴中加热5min(盖紧,防止水分散失),取出后立即冷却至室温,混匀。取200μL至微量玻璃比色皿或96孔板中,540nm波长下读取标准管、对照管、测定管和空白管吸光值。计算ΔA=A测定-A对照。 根据标准管的浓度和吸光度(A标准管-A空白管)建立标准曲线,x为吸光值,y为标准品浓度(mg/mL)。注意: 1.每个测定管需设定一个对照管。 2.如果ΔA大于2,需要将样本用试剂一稀释,计算公式中乘以相应的稀释倍数。 还原糖含量计算: 1、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即将ΔA(A测定管-A对照管)带入x计算出y值。 2、按样本鲜重计算: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国标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1) 食物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 一、高锰酸钾滴定法 1.原理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还原糖在碱性环境下将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加硫酸铁后,氧化亚铜被氧化为铜盐,以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亚铁盐,根据高锰酸钾消耗量计算氧化亚同含量,再查表得还原糖量。 2.适用范围 GB5009.7-85,本法适用于所有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以及通过酸水解或酶水解转化成还原糖的非还原性糖类物质的测定。 3.仪器 (1)滴定管 (2)25ml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 (3)真空泵 (4)水浴锅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4.1 6 mol/L盐酸: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4.2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10mg甲基红,用100ml乙醇溶解。 4.3 5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4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g 硫酸铜(CuSO4·5H2O),加适量水溶解,加0.5ml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 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 4.5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g酒石酸钾钠与50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4.6 精制石棉:取石棉先用3mol/L盐酸浸泡2~3天,用水洗净,再加2.5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天,倾去溶液,再用热碱性酒石酸铜已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再以3 mol/L 盐酸浸泡数小时,以水洗至不呈酸性。然后加水振摇,使成微细的浆状软县委,用水浸泡并贮存于玻璃瓶中,即可用做填充古氏坩埚用。 4.7 0.10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4.8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9 硫酸铁溶液:称取50g硫酸铁,加入200ml水溶解后,慢慢加入100ml硫酸,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L。 4.10 3mol/L盐酸:量取3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20ml。 5. 操作方法 5.1 样品处理: 5.1.1 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食品:称取约0.5~2 g固体样品(吸取2~10 ml液体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摇匀。加入10 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4 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 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注:此步骤目的是沉淀蛋白) 5.1.2 酒精性饮料:吸取10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1/4后(注:如果蒸发时间过长,应注意保持溶液pH为中性),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混匀。以下按5.1.1自"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起依法操作。 5.1.3 含多量淀粉的食品:称取2~10 g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200 ml水,在45℃水浴中加热1 h,并时时振摇。(注意:此步骤是使还原糖溶于水中,切忌温度过高,因为淀粉在高温条件下可糊化、水解,影响检测结果。)冷却后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吸取200 ml上清液于另一250 ml容量瓶中,以下按5.1.1自"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起依法操作。 5.1.4 含有脂肪的食品:称取2~10 g样品,先用乙醚或石油醚淋洗3次,去除醚层。加入50ml水混匀,以下按5.1.1自"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起依法操作。 5.1.5 汽水等含有二氧化碳的饮料:吸取10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在水浴上除去二氧化碳后,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并用水洗涤蒸发皿,洗液并入容量瓶中,再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备用。 5.2 样品测定: 吸取50ml处理后的样品溶液,于400ml烧杯中,加入25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25ml乙液,于烧杯上盖一表面皿,加热,控制在4min内沸腾,再准确煮沸2min,乘热用铺好石棉的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抽滤,并用60℃热水洗涤烧杯及沉淀,至洗液不成碱性为止。(注:还原糖与碱性酒石酸铜试剂的反应一定要在沸腾状态下进行,沸腾时间需严格控制。煮沸的溶液应保持蓝色,如果蓝色消失,说明还原糖含量过高,应将样品溶液稀释后重做。)将古氏坩埚或垂融坩埚放回原400ml烧杯中,加25 ml硫酸铁溶液及25ml水,用玻棒搅拌使氧化亚铜完全溶解,以0.1mol/ L高锰酸钾标准液滴定至微红色为终点。 同时吸取50ml水,加与测样品时相同量的碱性酒石酸铜甲、乙液,硫酸铁溶液及水,按同一方法做试剂空白实验。 6. 计算: X1=(V-V0)×N×71.54 (1) 式中:X1--样品中还原糖质量相当于氧化亚铜的质量,mg;

DE测定(还原糖含量测定)

6.2.2 DE值 6.2.2.1 试剂 a) 次甲基蓝指示液10g/L:称取1.0 g次甲基蓝(C16H18ClN3S·2H2O),溶解于水并稀释至100ml; b) 葡萄糖标准溶液2g/L:称取于100±2℃烘干至恒重的无 水葡萄糖0.5000g,称准至0.0001g,加水溶解,洗入250 ml容量 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C)费林溶液:按GB603配制。 标定:预滴定时,先吸取费林试剂Ⅱ,再吸取费林试剂Ⅰ各5.0ml于150ml三角瓶中,加水20ml,加入玻璃珠3粒,用50ml 滴定管预先加入24ml葡萄糖标准溶液(b),摇匀,置于铺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加热,控制瓶中液体在120s±15s内沸腾,并保持微沸,加2滴次甲基蓝指示液(a),继续以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 直至蓝色刚好消失为其终点,整个滴定操作应在3min内完成。正式滴定时,预加入比上述滴定消耗的葡萄糖标准溶液少1ml,作平行试验,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取其算术平均值。 RP=m1×v1/250 式中:RP——斐林溶液Ⅱ、Ⅰ各5ml相当于葡萄糖的质量,g; m1——称取基准无水葡萄糖的量,g v1 ——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mL 250——配制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总体积,mL。 6.2.2.2 测定 a) 样液的制备 称取一定量的样品,称准至0.0001g(取样量以每100ml样液中含有还原糖量125-200mg为宜),置于50ml小烧杯中,加热水溶解后全部移入25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备用。 b) 预滴定 按标定费林溶液操作,先吸取费林试剂Ⅱ,再吸取费林试剂Ⅰ各5.0ml于150ml三角瓶中,加水20ml,加入玻璃珠3粒,用50ml滴定管预先加入一定量的样液(a),将锥形瓶置于铺有石棉网的电炉上加热至沸,控制在120s±15s内沸腾,并保持微沸,以样液继续滴定(滴加样液的速度约为每两秒1滴),至溶液蓝色即将消失时,加入2滴次甲基蓝指示液,再继续滴加样液直至蓝色刚好消失为其终点,记录消耗样液的总体积。

马铃薯蛋白质含量测定与比较1

马铃薯蛋白质含量测定与比较 要:通过试验测得马铃薯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还原糖的含量,并对实验误差进行了分析,试验方法进行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了简单比较,了解了马铃薯是营养丰富的食物。 1 9 7 2 年加拿大的K a ld y 研究表明: 蛋白质含量以大豆最高, 其次为玉米及马铃薯。马铃薯含有维生素种类多, 含量较为丰富。马铃薯块茎内含糖量较高, 一般为13.9%—21.9% , 其中淀粉约占85% 左右[1]。此试验测定了一种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还原糖的含量。初步了解了马铃薯的一些性状及含量特性。 2.马铃薯蛋白质含量测定---------G-250 法 2.1.试验材料马铃薯 2.2.试验方法 a.取新鲜马铃薯2g 放入研钵中,加入2ml 水匀浆,再用6ml 水分次洗涤研钵。 b.放置大约20min c.用离心机(4000rpm)离心20min。取上清液定容至10ml。 d.吸取提取液0.1ml(重复一次)加入5ml G-250,放置2min,在595nm 处比色,以H2O 做空白对照。

2.3.试验结果与分析 2.3.1.公式: 样品蛋白含量= A *离心后体积/样品重 结果: 样品蛋白含量= 2.3.2.结果比较与分析不同马铃薯蛋白质试验测定方法,不同马铃薯品种,马铃薯生产地等条件不同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可是同一品种在贮藏期间蛋白质含量变化差异不显[4] 著,而品种间蛋白质含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除了考马斯亮蓝G-250 法,还有紫外吸收法、Folin—酚法等。试验表明, 利用直接提取法所获得的马铃薯块茎蛋白质, 不仅含量最高(蛋白质干重5.54mg), 而且电泳后得到的蛋白条带数量最多(达到15条), 蛋白条带清晰可见[2]。经对各试点的蛋白质含量进行统计,各试点的平均蛋白质含量均介于1.8% ~3% 间。其中甘肃定西试点的平均蛋白[3] 质含量最高为2. 68%, 青海海南州试点的平均蛋白质含量最低1.86% 。我测定的马铃薯蛋白质含量仅为0.402% 。我分析试验结果过低的原因是我试验操作不熟练以及所选用的方法和试剂不够灵敏,以及分光光度计比色皿上有污渍使光透性变差。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实验器皿清洗干净引入了干扰此法测定的物质,例如去污剂和NaOH 等。此外标

马铃薯品质实验

马铃薯品质实验 一.不同施肥处理下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上述五个废肥料处理下的不同时期叶绿素的变化情况(从2011。6.20开始每隔十天测定一次) 二.光合作用与产量的相关性叶面积系数乳酸脱氢酶活力的测定是植物体内糖代谢酵解途径的关键酶之一,硝酸还原酶是植 物氮素同化的关键酶 光合作用是植物生产力最主要的构成因素.在影响马铃薯光合速率的几个重要因素中,光合强度与CO2浓度是需要首要考虑的因子[2,3].笔者研究不同光合强度和CO2浓度对马铃薯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旨在通过改进马铃薯栽培技术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2006年8月中旬在塑料大棚内用美国产的CI-301PS光合测定仪于早上9∶00开始至下午4∶00测定净光合速率、细胞间隙二氧化碳浓度、气孔导度。本试验定甘薯叶片叶位时,刚展开的叶片的叶位定为第1叶,先展开的叶片叶位依次定为第2, 3, 4, 5叶。测定时,每株从刚展开的第1叶开始,每个叶片都测定,每个品种随机重复3次。 ECA-PB0402光合测定仪测定光合作用的相关数据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孔道和控制蒸腾的结构,通过它的开闭,调控着植物的气体交换率和水分蒸腾率,所以气孔的形态特征和行为动态是植物光合生理和水分生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前人研究认为气孔密度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关系,马铃薯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说明马铃薯叶片气孔作为重要的植物学性状,

是观察和记载的光合生理指标之一。 三.植物学特性与产量的关系 测定植物的叶面积指数等等 四.根系活力与产量的相关性 马铃薯根系吸收活力越大,其相应的生物产量和块茎产量就越高。马铃薯的抗旱性表现为加性遗传的特性,并且根系拉力与块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马铃薯伤流液的数量和成分,可作为根系活动能力强弱的生理指标,其根系吸收活力是根的重量、数量和根系吸水、输水性能的综合表现,因此探讨不同品系马铃薯根系吸水活力之间的差异以及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对选育抗旱、高产、优质的马铃薯新品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五.花芽分化时间与产量的相关性 早花是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植株未达到该品种或当地栽培条件下应有的株高和叶片数时便加速完成生长发育进程而过早开花,是烟株生长与发育异常的结果。花芽分化是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的标志[1-3]。烟草是一种叶用作物,花芽分化起始的早晚,不仅影响到烟株的有效叶数和烟叶产量[4-9],而且会对烟叶品质产生重大影响[10-11]。通过对烟草花芽的解剖观察可以提早了解烟株的生长进程,对早花烟株的出现可采取 六.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与植物体中全氮全磷全钾及块茎中全氮全磷全钾的相关性

最新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还原糖的测定方法 食物中还原糖的测定方法: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 一、高锰酸钾滴定法 1.原理 样品经除去蛋白质后,其中还原糖在碱性环境下将铜盐还原为氧化亚铜,加硫酸铁后,氧化亚铜被氧化为铜盐,以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氧化作用后生成的亚铁盐,根据高锰酸钾消耗量计算氧化亚同含量,再查表得还原糖量。 2.适用范围 GB5009.7-85,本法适用于所有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以及通过酸水解或酶水解转化成还原糖的非还原性糖类物质的测定。 3.仪器 (1)滴定管 (2) 25ml古氏坩埚或G4垂融坩埚 (3)真空泵 (4)水浴锅 4.试剂 除特殊说明外,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为分析纯。 4.1 6 mol/L盐酸:量取5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00 ml。 4.2 甲基红指示剂:称取10mg甲基红,用100ml乙醇溶解。 4.3 5 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4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34.639g 硫酸铜(CuSO4·5H2O),加适量水溶解,加0.5ml硫酸,再加水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 4.5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173g酒石酸钾钠与50g氢氧化钠,加适量水溶解,并稀释至500ml,用精制石棉过滤,贮存于橡胶塞玻璃瓶中。 4.6 精制石棉:取石棉先用3mol/L盐酸浸泡2~3天,用水洗净,再加2.5mol/L氢氧化钠溶液浸泡2~3天,倾去溶液,再用热碱性酒石酸铜已液浸泡数小时,用水洗净。再以3 mol/L 盐酸浸泡数小时,以水洗至不呈酸性。然后加水振摇,使成微细的浆状软县委,用水浸泡并贮存于玻璃瓶中,即可用做填充古氏坩埚用。 4.7 0.1000mol/L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4.8 1mol/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4g 氢氧化钠,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4.9 硫酸铁溶液:称取50g硫酸铁,加入200ml水溶解后,慢慢加入100ml硫酸,冷却后加水稀释至1L。 4.10 3mol/L盐酸:量取30ml盐酸,加水稀释至120ml。 5. 操作方法 5.1 样品处理: 5.1.1 乳类、乳制品及含蛋白质的食品:称取约0.5~2 g固体样品(吸取2~10 ml液体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摇匀。加入10 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4 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加水至刻度,混匀。静置30min,用干燥滤纸过滤,弃去初滤液,滤液备用。(注:此步骤目的是沉淀蛋白) 5.1.2 酒精性饮料:吸取100 ml样品,置于蒸发皿中,用1 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水浴上蒸发至原体积1/4后(注:如果蒸发时间过长,应注意保持溶液pH为中性),移入250 ml容量瓶中。加50 ml水,混匀。以下按5.1.1自"加1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起依法操作。5.1.3 含多量淀粉的食品:称取2~10 g样品,置于250 ml容量瓶中,加200 ml水,在45℃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