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独招生考试大纲(语文)

单独招生考试大纲(语文)

单独招生考试大纲(语文)
单独招生考试大纲(语文)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

高考单独招生考试大纲(语文)

一、考试范围

以九年级所学内容为主(约占70%),兼顾高中内容(约占30%)。

二、试题结构及所占比例:语言文字运用(15%)、综合性学习(5%)、现代文阅读(25%)、文言文阅读(15%)、写作(40%)。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3500个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3)识记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4)阅读课本推荐的文学名著,了解作品基本内容,能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5)背诵默写规定范围内的古诗文名句。

2.表达应用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现代汉语中的虚词、实词和常用成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根据要求,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表达。

(5)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6)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

(7)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

Ⅰ.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或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Ⅱ.文学类文本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设计题目时只选择二者中的一类即可)

A.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1)分析作品结构,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2)分析作品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1)体会和推敲重要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作用,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2)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情境,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能联系文化背景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做出自己的评价。

B.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探究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三)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理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以、为、之、其、乃、与、而、于、且、何、焉、也、者。(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2.分析综合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四)写作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见应用文。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书写规范,标点正确

2.发展等级

(1)深刻

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五)古诗文背诵篇目

“古诗文背诵篇目”为名句名篇默写考查范围。(注:蓝色字体部分为高中课文)

文言文【22篇】

l.《论语》十则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鱼我所欲也《孟子》

4.逍遥游(北冥有鱼……圣人无名)《庄子》

5.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用心躁也)《荀子》

6.曹刿论战《左传》

7.出师表诸葛亮

8.桃花源陶潜

9.三峡郦道元

10.师说韩愈

11.陋室铭刘禹锡

12.阿房宫赋杜牧

13.岳阳楼记范仲淹

14.醉翁亭记欧阳修

15.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16.赤壁赋苏轼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2019-2020年高考生物全国统一考试大纲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 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 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1. 理解能力 (1)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 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 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 实验与探究能力 (1) 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等进行运用。 (2)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 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 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 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 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与生命科学相关的突出成就及热点问题。 4. 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Ⅱ.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 选考部分在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试题是考生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需要考生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 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 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Ⅱ: 理解所列知识和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 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生物知识内容表一 必考部分

湖北省普通高校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技能考试大纲

2016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考试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技能考试大纲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制定) 一、考试性质 2016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单独招生考试,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技能考试(含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考试),是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相关专业毕业生的选拔性考试,木材加工技术专业技能考试,应当具有一定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 二、考试依据 (一)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人社厅发﹝2009﹞66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2009年5月25日公布施行。 1. 职业(工种)名称:手工木工 (1)职业定义:在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进行木制品的制作、安装与维修。 (2)职业等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职业编码:6-15-03-01 (3)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还应具备制图与识图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形体知觉;具备对常用木工机具的操作与使用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2. 职业(工种)名称:精细木 (1)职业定义:从事木质模型加工制造、木制品精细加工的人员。 (2)职业等级: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职业编码:6-15-03-03; (3)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计算能力,有较强的空间感分析、推理判断能力,手指、手臂灵活。

(二)参照《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建筑技术等9门大类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教职成﹝2009﹞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9年5月4日。 1. 中等职业学校建筑技术教学大纲 2. 中等职业学校建筑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3. 中等职业学校木材加工与实训教学大纲 4. 中等职业学校木雕实训教学大纲 (三)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确定和最新颁布施行的木材加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三、考试方法 木材加工技术技能考试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考试、技能操作考试两个组成部分。 技能考试总分490 分,其中专业知识考试150 分,技能操作考试340 分,合计考试成绩294 分(含)以上为合格,293 分(含)以下为不合格。 用笔试进行专业知识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考生提交答卷、答题卡,抽调老师阅卷,评分登成绩。在实训场地进行技能操作考试,分为手工木工、精细木工2个不同工种,由考生报名时自主选择其中1个工种参加考试,考试时间150分钟。 四、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以形成的中职毕业生从业能力为立足点,实现技能考试内容与中职毕业生从业技能的需要相互兼容,在识记、理解、运用、综合运用各个层面,充分融合专业知识和技能操作的职业技能要素,合理运用专业知识考试、技能操作测量手段,将专业知识融入技能操作考试内容,将技能操作融入专业知识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专业知识考试内容与评分办法 一、木材加工技术专业理论知识 (一)基本知识 1. 标准

中职生对口升学全套考试大纲(旅游服务类)

公共基础--- 语文课程考试大纲 一、考试范围及基本要求 (一)基础知识 1.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的字音和字形。 2.正确规范地使用标点符号。 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 4.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累赘、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5.能辨析和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排比、夸张、对比、对偶、比拟、设问、反问)。 6.识记课本涉及到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涉及的文化常识。 7.识记记叙文(包括小说、报告文学、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的文体知识。 8.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盖、则、而、于、为、之、以、其、然、也、者)。 9.理解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 - 1 -

及其用法。 10.默写基本篇目中的名句名篇。 (二)阅读能力 1.阅读分析能力 ①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②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辨别和筛选文中的重要信息。 ③理解作者思路,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和表达方式。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⑤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辨析文意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⑥具备初步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人物形象、语言表达、表达技巧)。 2.阅读欣赏能力 ①以经典阅读为主要内容,掌握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式,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编文摘等阅读法。能领略到经典阅读的价值与意义。 ②经典文言文及古诗词阅读,要求大体理解其内容要义,摘出并识记其中的名言佳句,能提炼重点,感受形象,体验情感。 ③经典中外现当代诗歌散文阅读,要求理解关键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与作用,对文中形象、意蕴、情感等有比较准确 - 2 -

天津市高等院校“高职升本科”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基础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院校“高职升本科”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基础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天津市高等院校“高职升本科”招生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职高专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能力要求 语文基础考试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有关识记能力层次的术语,如记忆、背诵、了解等,指识别和记忆, 是语文能力最基本的层级。 B理解:有关理解能力层次的术语,如解释、掌握、归纳、概括、认知等,指领 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有关分析综合层次的术语,如辨识、识别、简要说明,指分解剖析 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 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 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 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 语文基础重点考核考生三个方面的内容:(一)语文基础知识;(二)阅读与分析;(三)常用文体的写作。 (一)语文基础知识 1.语言知识 理解教材文言文中文字、词汇、句式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义用法;了解古今通用的一般修辞方法。 (1)识别古今词义有所不同的词语;了解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现象;注意掌握 现代汉语仍然运用的文言词语;识别通假字和古今字并理解其含义。 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是”和“所以”、“是以”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语法现象和句式: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用作动词、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等,并能正确译成现代汉语。 (2)修辞知识

2017年湖南对口高考语文考纲

2017年湖南对口高考语文考纲

附件1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基本要求和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试要求 1、熟练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掌握基本的普通话知识。 2、能正确地遣词造句,联句成段,准确地表达意思,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3、了解应用文基本格式及语言特点,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基础知识,了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 4、能阅读并理解浅易的古代诗文。 (二)应用能力的考试要求 1、能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能进行分析,加以解决。 2、能对信息资料进行筛选、辨别、整合和运用。 3、能运用与学习、生活、就业相关的常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进行写作。 4、能根据特定情景用口语简明、准确地表情达意。 5、能借助文字、图表等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

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五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及相应层级如下: (一)语文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常用汉字的字音。 (2)识记常用汉字的字形。 2、表达应用 D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问)。 (7)掌握并运用朗读的一般技巧。 (8)掌握口语交际(介绍、交谈、复述、演讲、即席发言、接待、讲解、应聘等)的基本方

全国高中生物竞赛大纲

全国高中生物竞赛大纲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纲要 理论部分 全国竞赛理论考试应当注意那些适用于同一类群中大多数生物的生物学概念。考试不应包括特殊事实、例外或者需要特殊或地方经验的某地特有生物的知识。 大部分试题应当考查学生的理解力、科学工作技能以及他们生物学知识的应用。单纯考识记的试题应尽可能的少,不应超过总分的25%。 理论部分应按注明的比例包括以下7个部分: Ⅰ.细胞生物学 25%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化学成分 * 细胞器 * 细胞代谢 * 蛋白质合成 * 通过膜的转运 *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微生物学 生物工程学 Ⅱ.植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种子植物) 15%

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气体交换 * 水分、矿物质和同化物的运输 * 生长和发育 * 生殖(包括蕨类和苔藓) Ⅲ.动物解剖和生理(重点是脊椎动物) 15%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 消化和营养 * 呼吸作用 * 血液循环 * 排泄调节(神经的和激素的) * 生殖和发育 * 免疫 Ⅳ.动物行为学 5% * 行为的体系 * 行为的原因 * 争斗行为 * 习得性行为

Ⅴ.遗传学与进化 15% * 变异:突变和渐变 * 孟德尔遗传 * 多等位性、重组、伴性遗传 * 哈迪温伯格定律 * 演化的机理 Ⅵ.生态学 15% * 生态系统 * 食物关系 * 能流 * 生物地球化学系统 * 演替 * 种群结构和动态 * 生物圈和人 Ⅶ.生物系统学 10%结构和功能;主要类群中典型生物之间的演化和生态的关系 在上述各主题中均应包括有科学思维的原则和生物学方法的原理的题目。 全国竞赛考纲细目

2018年单独招生综合素质测试考试大纲

2018年单独招生综合 素质测试考试大纲 https://www.doczj.com/doc/ed5871198.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2018年单独招生综合素质测试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二、考试时间及分值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300分。 三、题型 选择、判断、书面表达题。 第二部分考试内容与要求 通过综合素质测试,考查考生日常学习中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命题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以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为主,注重对考生知识积累与素质和技能的考查。 一、考核的目标与要求 综合素质测试考核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搜集、分析、组织信息并进行概括、推理、判断等能力。

2.观察社会生活,分析、解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3.观察自然现象,解释、说明生活中的科学问题,运用科学方法探究自然规律的能力。 4.初步具备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的技术设计与应用能力。 5.基本的艺术感受、想象、比较、欣赏与评价能力。 6.现代基本礼仪常识及团队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 7.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基本的身心素质。 二、考核内容与要求 1、基本素质测试 主要考查: ①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思想、道德、法律、时事等。 ②科学文化素质:文学知识、艺术修养、科技常识等。 ③身心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安全意识等。 2、基本能力测试 主要考查:

①理解与交流能力:考察理解性阅读、信息表达与沟通、人际交往礼仪及团队合作等能力。 ②创新思维能力:考察运用逻辑推理来判定解决问题的建议、结论和方法的优缺点的能力。 ③应用分析能力:对事物进行观察、分辨、判断和剖析的能力。 ④审美能力:基本的艺术感受、想象、比较、欣赏与评价能力。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考试大纲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考试大纲 (征求意见稿)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考试大纲依据教育部2009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制定。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招语文考试以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语文》(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二版)1—4册为复习范围,重点测试考生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及其应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文学作品欣赏、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应用等方面的水平。从识记、理解、分析综合、欣赏评价和表达应用五个层级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基础知识 (一)汉语基础知识及其应用 1.文字 正确读写3500个常用汉字。 2.词语 正确理解和运用基本篇目中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 3.句子 正确辨析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和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常见的病句类型并能够改正。 4.修辞 正确判断及运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常见的修辞手法。 5.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判断并改正标点符号使用中的错误。 6.表达方式 正确判断及运用表达方式。 (二)文学常识1.了解和掌握基本篇目所涉及的中国重要作家的生活时代及代表作,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2.了解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的文体特点以及欣赏方法。 3.正确默写课本中的名句、名段。 二、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 1.理解重要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2.理解重要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3.能根据要求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并提取有关信息。 4.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分析文章。能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分析文章结构,理清写作思路,概括内容要点,归纳文章主旨,分析写作方法。

对口高职语文考试大纲(2014)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大纲 语文 (2014年版) 一、考试性质 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是合格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学科考试大纲,是按照教育部2009年1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结合我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际制订的,是四川省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语文学科命题依据。 语文学科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有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 二、考试范围 根据《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教育部审定的中等职业学校新一轮课程改革国家规划语文新教材为主要的命题范围,考查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考试形式 答卷方式:闭卷,笔试。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古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 四、考试能力要求 要求测试考生的识记、理解、综合分析、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次: 1.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语文能力最基础的层级。需要识记的主要内容有:字音、汉字、词语、句子、语言表达和文学常识等。 2.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主要考查正确领会词句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把握关键语句在文段中的作用的能力。 3. 综合分析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理解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主要考查从整体把握文段内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归纳要点,对文中的主要信息材料进行辨别、筛选、摘要和分类等能力。 4.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综合分析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5.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综合分析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主要考查初步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语言表达技巧,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2016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

江苏地区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英语考试大纲(草稿

附件3: 江苏省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英语考试大纲 本考纲主要依据2009年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研究制定。以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审定的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英语》(1-5册)为主要范围,主要考查考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重考查考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以及考生进入普通高校继续学习所必需的英语能力,推进中等职业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命题原则 (一)基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贴近教学实际,覆盖全面,突出重点,注重英语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考查。 (二)在考查考生基本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着重考查考生运用语言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总结、表达、评价等方面的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三)命题要体现新教材的基本理念和教学目标,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考试内容与要求 (一)语言知识 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基本英语语法知识,语法项目详见附录一;能够掌握约2200个英语单词和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详见《英语》(1-5册);能够掌握日常生活及通用职业场景下的基本交际用语,交际功能项目详见附录二。 (二)语言运用 1. 阅读 能阅读附录三“话题项目表”范围内常见题材的英语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材料包括与日常生活及职业场景相关的短文、公告、产品说明、信函等。考生应能:(1)理解一般文章的篇章结构;

(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 (3)理解作者的观点、意图和态度; (4)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猜测词义; (5)根据文中信息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 2. 书面表达 根据所给提示与要求完成一篇80—100词的作文,尤其注重应用文书写能力的考查,如申请、通知、活动安排、简介等。考生应能做到: (1)准确使用英语语法,选用恰当的词汇、句型; (2)清楚、连贯、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格式、行文正确,书写规范。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整体结构、题型、分值、时间分布等 注:有关命题说明详见典型题示例

职高对口升学模拟考试题(语文)

高三第四次(12月份)语文月考试题 时量 150分钟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包庇.(bì)羸.弱(léi)玷.污(diàn)游目骋.怀(chěng)B.天姥.(mǔ)笑靥.(yè)机械.(jiè)言简意赅.(gāi) C.亲.家(qìng)发酵.(jiào)酗.酒(xù)觥.筹交错(guāng) D.泯.灭(mǐn) 掰.开(bāi) 狙.击(zǔ ) 安土重.迁(zhò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翌日酣眠礼上往来枉费心机毛骨悚然 B.打烊赡养一愁莫展班门弄斧曲高合寡 C.喝采急燥破釜沉舟认识浮浅出类拔萃 D.提纲安详卑躬屈膝委曲求全口干舌燥 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由于摆脱了功利,山水田园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__的心境。 (2)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仙人掌最初的叶子如今已__成了针形。 (3)专业人士提醒留学者,不要等出了纠纷,权益受到__时才想起律师,应事先处理好有关事宜。 A.淡薄退化伤害 B.淡薄蜕化伤害 C.淡泊蜕化损害 D.淡泊退化损害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虽然是健全人,却要和一个手无寸铁 ....的残疾小姑娘抢火炬,真是太渺小了。 B.这篇文章未必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 C.为了人民的利益,她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若罔 ...闻.。 D.运动会上,他借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他决定背着妈妈去医院检查身体 B.难道你能否认勤奋不会造就天才吗? C.为了避免今后再出现类似的错误,我们及时召开了紧急会议,商讨改进的措施。 D.投资环境的好坏,是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成功的关键。

2019年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考试(语文)

2019年高职对口中职自主招生考试 考试科目:语文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掂轻怕重拢络谈笑风声揣摹 B.白壁微暇诠释踌躇满志廉节 C.融会贯通飘窃明辩是非安祥 D.水泄不通辉煌以逸待劳闪耀 2.不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C.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D.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 3.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她起来,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 A.跳搂 B.站抱 C.站搂 D.跳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他长期沉迷网络游戏,成绩成倍下降,家长束手无策。 B.今天的中学生能否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是关系到他们未来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大问题。 C.鉴于钱方、赵传二人擅自离开公司已达一月之久,现登报通告如下:限你二人见报三日内来公司上班,否则作除名处理。 D.国内多个机构进行了青少年体质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在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等多项素质上持续下滑,情况堪忧。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强越好,孔子一生“学而不倦,”就是看透了这个道理。 B.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C.(王熙凤)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6.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牤牛沉稳而悠然地漫步在被河水浸湿的草地,哞哞地叫出朦胧着淡紫色的暮霭,唤来

2020年全国新课标生物高考大纲

2020年全国新课标生物高考大纲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 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 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 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和部分选修内容,确 定为高考理工类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 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一、考试的能力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 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 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 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 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 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 行解释、分析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3.获取信息的能力 (1)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2)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 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4.综合运用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生物学科的考试范围包括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必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必修模块的范围内,选考部分在新课程标准选修模块1(生物 技术实践)和选修模块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的范围内。必考部分的 试题考生是必做的,选考部分的试题考生需要在规定的选考内容中 选择。 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以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Ⅰ和Ⅱ标出;实验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 则用文字说明。Ⅰ和Ⅱ的含义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点要知道其含义,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2020年单独招生财经商贸类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2020年单独招生财经商贸类职 业技能考试大纲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2018年单独招生财经商贸类职业技能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本职业技能考试是中等职业学校(含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财经商贸类专业毕业生报考我院单独招生的选拔性考试。 二、考试依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财经商贸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2.四川省教育厅公布的中等职业学校有关教材。 三、考试科目与考试方法 财经商贸类职业技能考试由专业知识(应知)考试和技能操作(应会)考试两部分组成。考试总分为350分,其中专业知识(应知)部分为200分,技能操作(应会)部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专业知识(应知)部分和技能操作(应会)部分均采取闭卷无纸化考试方式,专业知识(应知)部分考试内容为《基础会计》《市场营销知识》《经济法律法规》三门课程的基本知识;技能操作(应会)部分主要考核学生基础会计、市场营销基本专业技能。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第一部分专业知识(应知) (一)考试科目与分值比例 基础会计100分占50% 市场营销知识60分占30%

经济法律法规40分占20% (二)试卷结构与分值比例《基础会计》100分 单项选择题约占20% 多项选择题约占20% 判断题约占20% 综合题约占40% 《市场营销》60分 单项选择题约占17% 多项选择题约占17% 判断题约占16% 综合题约占50% 《经济法律法规》40分单项选择题约占35% 多项选择题约占25% 判断题约占25% 案例分析题约占15% 【基础会计】(100分) 1.概述 (1)理解会计的涵义; (2)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 (3)了解会计的特点; (4)掌握会计的对象;

2015年山西省对口升学考试大纲 语文

2015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 语文 本考试大纲依据教育部2009年1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2009年6月第1版)为参考教材,同时结合我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编写制定。 一、考试对象 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 二、考试主要内容 按照课文文体对教材进行归类、梳理,强化对课文的熟悉。考试主要内容的确定,原则上不兼容与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4册)相同的部分,以利于中等职业学校考生享有对口升学资源。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中“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职业模块是适应学生学习相关专业需要的限定选修内容,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继续学习需要的任意选修内容”的要求,确定所有专业共考基础模块、拓展模块教材所选必学篇目,分专业选考职业模块教材所选必学篇目。其比例是基础模块∶职业模块∶拓展模块=5∶2∶3。 共考内容(基础模块、拓展模块,共52篇): 记叙文部分:《我的母亲》、《好雪片片》、《卖白菜》、《我的空中楼阁》、《离太阳最近的树》、《像山那样思考》、《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合欢树》、《人生的境界》、《世间最美的坟墓》、《画里阴晴》、《胡同文化》、《废墟的召唤》、《过万重山漫想》、《内蒙访古》、《想北平》、《肖邦故园》、《古希腊的石头》18篇必学课文。 说明文部分:《南州六月荔枝丹》、《中国画与西洋画》2篇必学课文。 议论文部分:《读书人是幸福人》、《文艺随笔两篇》、《善良》、《科学是美丽的》、《文学的趣味》、《爱因斯坦与艺术世界》、《获得教养的途径》、《米洛的维纳斯》8篇必学篇目。 小说部分:《哦,香雪》、《项链》、《荷花淀》、《永远的蝴蝶》、《士兵突击》、《边城》、《春之声》、《一个人的遭遇》8篇必学篇目。 应用文部分:《便条》、《单据》、《书信》、《启事》、《通知》、《计划》、《总结》、《会议纪要》、《简报》9篇必学篇目。 诗词部分:《爱情诗两首》、《静女》、《我爱这土地》、《将进酒》、《国殇》5篇必学篇目。 文言文部分:《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六国论》2篇必学篇目。 分专业考内容(职业模块财经、商贸及服务类,共11篇): 记叙文部分:《我与地坛》、《一张诊断书》、《再塑生命的人》3篇必学篇目。 议论文部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1篇必学篇目。 小说部分:《列车上的偶然相遇》1篇必学篇目。 应用文部分:《会议记录》、《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6篇必学篇目。 分专业考内容(职业模块工科类,共10篇): 记叙文部分:《我很重要》、《依奇克里克》2篇必学篇目。 议论文部分:《科学人文和而不同》1篇必学篇目。 小说部分:《最后的常春藤叶》1篇必学篇目。 应用文部分:《调查报告》、《说明书》、《广告词》、《策划书》、《求职信》、《应聘书》6篇必学篇目。

2017年湖南对口高考语文考纲

附件1 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语文考试基本要求和考试大纲 一、考试基本要求 (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试要求 1、熟练认读3500个常用汉字,掌握基本的普通话知识。 2、能正确地遣词造句,联句成段,准确地表达意思,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3、了解应用文基本格式及语言特点,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基础知识,了解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点。 4、能阅读并理解浅易的古代诗文。 (二)应用能力的考试要求 1、能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能进行分析,加以解决。 2、能对信息资料进行筛选、辨别、整合和运用。 3、能运用与学习、生活、就业相关的常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进行写作。 4、能根据特定情景用口语简明、准确地表情达意。 5、能借助文字、图表等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6、书写规范,有一定速度。 (三)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的考试要求 1、注重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结合,突出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做到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就业,又有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 2、注重知识的适用性和应用性,根据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的基本需要考查口语交际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 3、结合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生活实际选取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材料,突出思想性、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 二、考试层级 测试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力。这五种能力表现为五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说明

2018年全国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将课程标准的必修内容及部分选修内容,确定为理工类高考生物学科的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1.理解能力 (1)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2)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3)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释: (1)要求考生不但能够概括出所学生物学知识的主要内容,还要能够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例如,考生不但能够分别说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还要知道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2)要求考生能够用生物学术语、图表、图解等表述生物学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例如,用文字表述生物学概念、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杂交过程,用系谱图表述遗传关系,画出细胞失水后状态的简图等。 (3)在理解能力中高一层次的要求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推理、判断或得出结论。题目可能是要求考生对某一现象进行解释和分析,如说明“放在窗台上的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等。 例1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 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 答案 ] C [ 说明 ] 本题以“DNA双链不能解开”为关键点,考查考生对“DNA的状态”和“DNA 复制、RNA转录、细胞周期以及癌细胞增殖等”相关性的理解。

2020年单独招生考试大纲《数学》篇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我院单独招生考试中《数学》科目的要求与范围,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及要求: 1、集合 (1)理解集合的概念;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空集。 (2)掌握集合的表示法、数集的概念及其相对应的符号。 (3)掌握集合间的关系(子集、真子集、相等)。 (4)理解集合的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5)了解充要条件。 2、不等式 (1)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掌握区间的基本概念。 (3)掌握利用二次函数图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方法。

(4)了解含绝对值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3、函数 (1)理解函数的概念。 (2)理解函数的三种表示法。 (3)理解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 (4)了解函数(含分段函数)的简单应用。 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 (1)了解实数指数幂;理解有理指数幂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 (2)了解幂函数的概念。 (3)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图像与性质。 (4)理解对数的概念(含常用对数、自然对数)。 (5)了解积、商、幂的对数运算法则;掌握利用计算器求对数值的方法。(6)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 (7)了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实际应用。

5、三角函数 (1)了解任意角的概念。 (2)理解弧度制概念及其与角度的换算。 (3)理解任意角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概念。(4)掌握利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的方法。 (5)理解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6)了解诱导公式的正弦、余弦及正切公式。 (7)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8)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9)了解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范围内的角。 (10)掌握利用计算器求指定区间内的角度的方法。 6、数列 (1)了解数列的概念。

对口升学 语文知识点一

对口升学语文知识点一 一、语文文学常识填空题 1、老舍原名_________,字舍予,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____________。 2、《好雪片片》是一片_________(体裁),作者是台湾作家_________。 3、《荷塘月色》作者是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 5、记叙文选材的途径一是来源于_______,一是来源于________。 6、《我的空中楼阁》是台湾作家__________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_________。 7、《窗前的树》是一篇优美的__________,作者是当代作家_____________。 8、四种文学体裁中,最自由的文体就是__________,它最大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 9、《项链》一文是以项链为线索展开情节,总结为三部分分别为_______、丢项链、_______。 10、《一碗清汤荞麦面》是_________(国籍)作家__________的一篇短篇小说。 11、《读书人是幸福人》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____________。 12、鲁迅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___。 13、《拿来主义》是作者在批判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14、《咬文嚼字》的作者是__________,咬文嚼字便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实际上是调整_________和情感。 15、《不求甚解》作者是____________原名_________。 16、通话者的词语内容、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直接影响通话效果,这三者一般被称作电话三要素。 17、《我愿意是急流》作者是________作家_________。 18、《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兼作家。 19、复述富有创造性,能把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三项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20、 _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总收入西周初期到____________约500年间诗歌305篇。 21、《雅》分为_________(31篇)和___________(74篇),是宫廷乐歌,共105篇。 22、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_____________,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___________ 24、《静女》选自________________,《采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 25、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 26、 ________________,载渴载饥。______________,莫知我哀。 27、____________,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诗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