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理论读书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15.39 KB
- 文档页数:8
中特理论读书笔记
【篇一:中特读书笔记】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读书笔记
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国际影响力
逐步提升,很多学者开始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道路进行研究,“中国模式”也越来越热。
对于中国模式的探讨,主要是因为中国在经济发展
中的巨大成就。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国经济模式是一
种混合模式,反映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
改革开放后,中
国开始引入和鼓励其他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包括民营、合资、
外资等。
中国一方面鼓励其他所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通过
改革原先僵硬的公有制来适应新的环境。
中国的混合型经济在应对
金融危机的时候显示了优势。
中国现在不是极端的公有化,也不是
极端的私有化,而是一种中庸的经济模式,在不同所有制之间找到
一个合理的平衡,通过他们之间的竞争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经济
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要求社会的
基本正义。
如果没有基本的社会正义,社会运作就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经济活动能够给基本社会正义创造经济条件,但经济会动对社
会正义的影响并不见得都是正面积极的。
如果经济发展的成果不能
被公平合理分配,社会正义就难以得到保障。
一旦社会缺少基本的
正义,那么社会不稳定甚至无秩序就会成为可能。
而现在中国已经
出现了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匀的现象,社会矛盾也渐渐凸显,这就需
要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减小两极分化。
当经济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后,人民就开始要求一定程度地参与政治,民主政治就被提上议事日程。
民主化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结构,发展中国家并不缺少民主化的经验,但是并不是所有民主化的经验
都是积极的。
民主可以带来正面的体验,也可以带来负面的体验。
民主并不能代替现代国家制度的全部,民主也并不见得有能力建设
各个方面的现代化国家制度。
经济发展需要秩序,但是民主政治并
不见得能够保证这样一个秩序。
在发展中国家,民主往往造成国家
经济秩序的过分政治化。
国家过分政治动员,造成政治空间过大,
经济空间过小,都不利于社会和谐。
经济程度低的地方可以发展民主,但是人民过于贫穷,就没有力量抵抗掌权者,无论这个掌权者
是选举产生还是以其他方式产生。
在中国,经济发展还处于早期,
穷人还很多,如何解决穷人的问题是中国领导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理想情况下,民主化应当是一个国家建设过程,通过民主化而使国
家转型为民主政体,但现实的情形并不是这样,民主化往往不能成
为国家建设的一个过程,反而是国家的毁灭过程。
民主化经常表现
为多民族国家的解体和消失。
提到民主,自然需提到政党。
在民主和政党的关系方面来说,在现
存民主国家,民主政治就是党派政治。
民主政治是通过选举制度实
现的,选举则是由政党组织的。
在发展中国家,政党往往充当新国
家的缔造者。
中国国内最近对民主化方面的问题有很大争论。
十七
大把民主政治提高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并且至少在
理论上确立了中国民主化的路线图,即用党内民主来推动社会民主
的发展。
民主政治之所以能够一波接一波地传播,主要是因为这些
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进步所需要。
任何一个国家的社
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就会产生政治变革的要求。
凡具有一定的
社会经济条件的国家和地区,民主政治就会有很大的成功机会。
市
场经济,民主和法治这些制度都是联系在一起的。
民主是一个国家
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
尽管中国的民主政治还面临很大的问题,在
理论层面,各方面也没有达成一定的共识,但是从经验层面来说,
中国民主发展模式已经基本形成。
此外,与民主经常出现的另一个词是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往往带有
较强的政治色彩。
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说,民族主义意味着爱国主义,人民应该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争取和保卫国家的主权利益和尊严。
西
方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两种主权,即民族主权和人民主权
的互动过程。
民族主义是近代的产物,在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人
民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政治角色,而是一个积极的主动参与者。
在传
统中国,人们强调的是基于共同的历史传统、共同的信仰之上的文
化主义,他与基于现代民族国家概念之上的民族主义是两个根本不
同的概念。
中国人的文化自秦汉以来就包含着一种政治上的民族优
越感和忠诚感,但中国人的基本认同感是针对中国文化的,中国人
没有独立的国家认同感和忠诚感,不能把文化和民族分开。
中国人
把最高的忠诚给了文化而不是国家。
文化主义强调的是中国文化的
优越性,而不是物质财富方面的进步。
到了近代,中国人才意识到
中国文化不能对付西方人的物质进步,于是,放弃文化主义而转向
民族主义。
20实际90年代中国种族主义崛起并不是因为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使中国有力量来改变现存国际秩序。
中国民族主义并不
是其经济力量的反应,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导致向外扩张型名族主义,
中国民族主义并不是一定是民主的对立面,中国民族主义是对外来
压力的一种反应。
中国的强大在于有一个统一的文化。
如果没有中
国人统一的文化意识,中国是否还有今天这样的统一国家就成了问题。
中国经济改革在过去三十年里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感受到
中国强大的同时,国外的很多人还是认为中国仍然存在着分裂的可
能性。
中国政治中存在着的这些怪现象是和中国的国家建设中存在
的一些基本为题紧密相广联的。
没有健全的政治规则,政治活动就
缺少了制度的依据,乱象就是不可避免的。
政治改革是解决这个问
题的一个方法,但是改革的方向,怎样保证稳定改革是需要解决的
问题。
但是在中国发展经济肯定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
的国家,不仅个民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个地区之间也存
在着巨大的差异。
想在这些差异中维持一个统一的政权,国家权力
必须起到很大的作用。
中国如果要避免出现像苏联一样的分裂,国
家权力必须随着民主的发生和发展而得到强化。
同时在全球化的时代,国家的各个方面正快速和国际社会整合,在很多方面依赖于外
在世界。
国际环境变化无常,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能否做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国家权力的强弱。
伴随着发张,中国遇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广泛存在于政治、经济、文化之中。
中国在很早就提出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国家,现代国
家从分散化的地方政体到民主集中政体的转型既有经济的因素也有
政治的因素。
现代国家形式取代前现代的各种国家形式,最主要的
因素在于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是一个集权的单一制国家,所有的
权力从原则上说都属于中央政府。
理论上讲,各级地方政府不过是
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但实际上地方政府并不是上级政府的派出机构。
目前中央和地方关系中最主要的莫过于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任命,除了这个以外,其他很多地方都存在着很严重的地方主义。
中央政
府通过人事任命的确控制了地方,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央能够对地方
进行有效地统治。
对人事任命制度的过分依赖正是中央处理与地方
关系的重要的误区。
中国模式虽然促使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但是也存在其不足之处,比
如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东西部经济水平差异明显,支撑经济发
展的高新技术不足,创新不足,对环境影响过大,资源消耗大,资
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也不断有政策出现,希望这些
政策可以对中国现有的发展模式进行优化,使中国经济继续发展。
【篇二:中特理论学习心得】
中特理论学习心得
尊敬的党支部:
今天,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学院举行的中特理论第三期的学习,学到
了很多,也有了很多感触,应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中的讲话,青
年对于国家的繁荣昌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青年兴则国家兴。
因此,对于青年的教育则显得极其重要。
经过这次的学习,我得到
以下几点:第一,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
中的一个方面,而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的和核心的内容,需要
从国家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去认识它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一些地方、
部门和学校对青年、特别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重视不够,办
法不多。
第二,对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的研究需要深入再深入,
增强实效性,将对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与青年的思想实际、时代特
征紧密结合,尽量避免理想信念教育在有关教材和教学内容上的滞
后性,加大吸引力和说服力。
第三,我国面临的国内、国际环境一
直十分复杂,特别是随着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担负着越来越重要的
角色,形势愈加严峻、多变,所以,对青年理想信念问题的追踪和
引导,一刻也不能松懈,并且需要全社会形成关心大学生理想信念
教育的合力。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也是青年中的一员。
也就是说,对于青年
的教于完完全全的也适用于我。
因此,明白了这些,我也对于自己
的学习方向,前进道路有了更为精确的认识和把握。
同时,21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草根化等激烈的社会变迁让
青年处于前所未有的活跃时期,青年的话语权不断增大,他们作为
独立先行者的地位和文化反哺作用得到了主流社会的更多认可。
但
随之而来也有生存压力的陡增和对文化震惊的不适等,使得青年问
题再次现实地构成了社会问题的一部分,青年研究重新获得十分强
劲的“内需”作为它的发展空间和动力。
而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当
前的青年研究面对的是一个转型社会中的全新的、多元的青年群体,青年研究自身也处于从问题导向研究转变到学科化研究的时期,青
年研究出现了远比第一阶段更加复杂的特点。
正是这些新的对象、
逻辑和特点将青年研究带人了新的历史时期。
我们必须准确的把握自己的能力和地位,使自己成为社会的一大助力,坚决的推动社会的进步,确保社会的团结友善。
经过这一次的学习,我又一次获得了进步,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结合我本身的努力,我一定能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为我的祖
国做出贡献。
此致
敬礼!
0955041027
预防医学二班何坤明
2012年2月26日
【篇三:毛中特读书笔记】
毛中特第3章读书笔记
张鑫 /kyzz001 2011-03-24 10:38:06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近代中国国情
①认请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认请国情
②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
③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
大众的矛盾
(2)时代特征:属于新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属于世界无产
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略)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1)总路线提出:①提出概念②完整表述(2)表述内容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
(1)对象:①包括帝/封/官②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帝③近代中国社会贫
困落后的总根源:帝④近代中国的社会基础:封建主义⑤官僚资本主义
是对象之一
(2)动力:①包括:工农小民②最基本的动力:工人阶级③中国社会的基
本问题:农民问题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⑤城
市小资产阶级的内涵⑥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和动摇性,是革
命的动力之一,但不是主要力量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1)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核心问题,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领导权问题
(2)中国无产阶级自身的特点和优点:①革命性最坚决②分布集中,便于团结战斗③便于组成工
农联盟
(3)无产阶级实现革命领导权的两个条件:①率领同盟者与敌斗争并取得胜利②给同盟者以利益并教育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时代特征不同//领导力量不同//指导思想不同//革命前途不同
②联系:革命对象和任务相同
(3)前途:社会主义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和联系
①区别:性质不同//目标不同
②联系:必要准备//必然趋势
(5)在中国革命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①一次革命论②二次革命论 5.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1)提出: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
(2)政治纲领:①内容②国体③政体
(3)经济纲领:①内容②土地革命路线③没收官僚资本的双重性质④保护民族工商业的原因: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决定的
(4)文化纲领:①内容②民族的含义③科学的含义④大众的含义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艰难探索
①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著作:中~井~
②以乡村为中心思想的著作:星~
③整体战略思想的形成:战~
(2)主要内容
①依据:国情//村情//敌情
②条件:5个//其中根本原因是:不平衡
③内容: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基本内容//主要形式//战略阵地]
(3)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典范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提出:发刊词//三大法宝是:~:之间关系是~/////论人民民主专政:对基本经验作了概括
(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
①必然性:阶级状况:两头大中间小//经济政治革命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
②可能性:众多矛盾交织
③内容:两个联盟:工农联盟//与资产阶级的联盟
④经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独立自主原则//策略方针
⑤形式:4个,根本经验:处理好与资产阶级的关系
(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①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②人民军队的建军原则:党指挥枪
③人民军队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④强调武装斗争,但不意味着忽视其他斗争形式
(3)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①背景:民主革命时期影响党的建设主要的是:小资产阶级思想
②经验:a.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思想建设的基础上,加强组织建设和作用建设//与政治路线结合起来b.三大传统作用:理论联系实际//批评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中国共产党区别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1)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2)建国,为中国的繁荣富强和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3)增强了世界人民争取和平的力量
毛中特第4章读书笔记
张鑫 /kyzz001 2011-03-25 10:03:16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1)性质:过渡性质的新民主主义社会
(2)特点:
①经济上: 五种经济成分并存:国营//合作//个体//私资//国资
领导地位的是:国营经济
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是:个体经济
②政治上: 阶级构成:工//农//小//民
土地改革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和基本内容
(1)提出:53(表述)
(2)基本内容:“一化三改”
(3)提出的必然性:①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②三大改造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客观要求
(4)提出的可能性:①国营经济已经建立②土地改革后农民有走合作道路的要求③已经具有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经验④有利的国际环境
二、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1.农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
(1)道路:合作化
(2)原则: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
(3)阶级政策:依靠//团结//限制
(4)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5)步骤:三个阶段①互②初③高
手工业:
(1)方针: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2)步骤:供销小组//供销合作//生产合作
2.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道路:和平赎买
必要性:①有利于私人工商业发挥作用②有利于争取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巩固发展统一战线③有利于发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作用
可能性:①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②统一战线合作的经验③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
(2)过渡形式:①初级: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②高级:公私合营
步骤:①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四马分肥)②个别企业公私合营③全行业公私合营(定息)
(3)对企业的改造与人的改造结合起来
3.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
(1)坚持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