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法规与“四有”好老师

高等教育法规与“四有”好老师

高等教育法规与“四有”好老师

摘要:立足于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践行好高等教育法规的指导职责,并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成为一个“四有”好老师,是每个高校教师的职责,也是教育部门的指导教育目标之一。因此,教师既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又要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更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高等教育;法规;“四有”好老师

引言

尤其对于性格特点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的学生来说,教育引导工作难度非常大,同时突发状况多。教师如果不能以理解和欣赏的态度对待每位学生,并在高等教育法规的指引下开展教育活动,就可能无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并以更加健康的状态快速成长。

1有理想信念,引导学生筑梦未来

新时代背景下,新教育制度下的高校教师应持续秉承教书育人的原则,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注重先武装自己的头脑,而后再辅助学生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意识,坚定信念,成为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的有志青年。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肩负起教好书育好人的重要职责,保证青少年能够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教书过程中还要坚定自己的共产主义理想,并将艰苦奋斗的精神与信念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也及时在心中树立出崇高的理想与信念,保证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对自己的未来有着较为清晰、明确的规划,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与此同时,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应明确认识到自身在青少年成长未来发展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必须履行好职责,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保证学生在如此关键的成长成熟期能够获得更为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同时,教师还要采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社会理想与人生理想,也要在这个过程中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坚决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在先进思想文化的传递过程中,还要注入更多的育人思想道德内容,保证自身的教师职责得到有效履行,更为负责、认真地开展教育活动,让学生可以以自己为标杆,学习专业技能与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在教师身上学到更多的待人接物、自我要求方面的准则。

2有道德情操,帮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人之初,性本善,虽然人在出生时本性是善良的,但是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外界不依靠教育对其进行塑造或引导,那么这种善良就可能无法扎实地融于孩子的性格中。而教

师便是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采用教育的方式让学生知晓立身处世的品德,拥有善良、宽容的品性的引路人。所以,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在实际教学工作落实过程中,除了通过适宜的方法培养学生拥有更高水平的专业技术知识与技能以外,还要具备宽容的心和坚强的品格。

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修身立德是高校教师所必备的职业操守,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够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并注重引导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基础不同,所以教师还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依据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因地制宜地配合教学方法与方式,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更为科学适宜的个性化培养。激发学生未来社会生活过程中的创造性、积极性,热爱生活、爱岗敬业。同时,能够在对抗挫折的过程中百折不挠,一心向上。

教师只有具备崇高的道德操守,才能够在落实教育活动时敬业、乐业、精业,而每一位学生也犹如教师的一件件精美的作品,经过教师用心的打造,才可成为国家、社会栋梁之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坚守自己的职业道德以外,还有养成终身学习的意识,迎合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在教书过程中给予学生最新的知识框架与理论体系。同时,还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的一举一动,保证能够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以良好的品德、扎实的学科素养感化、带动学生,让学生以己为范,在其梦想、价值实现过程中砥砺前行。

3有扎实学识,恪尽教书育人本分

教师之所以被称作为是教师,是因为其具备丰富的学识,良好的品德。同时,在教育方面掌握了一定技能,能够通过浅显的方式将深刻的道理传授给学生。所以,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同时又能够通过过硬的教育教学能力将自己的人生所学全部传授给学生,并对学生的未来成长起到较为强大的引导与塑造作用,这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基本素质。

教师在落实教学活动时,必须注重迎合时代发展,不断对自身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因为时代处在不断地变化中,如果知识体系得不到更新,教师的学识也不够丰富,那么就有可能在创业授道解惑的过程中无法满足学生在知识获取与学习上的需求。所以,教师首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能够与时俱进地不断更迭自身的专业知识体系。

其次,还要注重学习教育教学活动落实过程中的新方法、新手段,例如,进入到信息时代后,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工作中,教师必须及时掌握这些新技能,能够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让信息技术起到良好的传授、理解辅助作用,帮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第三,回归课堂。在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帮助学生构建出更为扎实认知结构,同时依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应适宜的教学方法与内容,保证学生可以得到个性化培养。激发学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个人优势。

最后,教师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每一次教学活动开展,认真备课,并做好教学记录,如此才能保证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也要及时学习新知识、新技术,辅助自己的教学活动以更加丰富的方式开展。还要秉承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给予教师的反馈思想与言论,并愿意俯下身来以平等的视角与学生共同探讨学术知识。如此,才能让学生更为尊重教师,同时认同教师的价值理念,感叹教师的丰富学识。教师也要在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秉承以小见大、化繁为简的原则,让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把高深的知识以更加浅显易懂的形式传递出来,如此,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与探究欲望,学生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一身轻松。

4有仁爱之心,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任何时候,只有仁心宅厚,才可让自己的事业有所成就。教师也不例外,拥有仁爱之心,才能够让学生成人成才。尤其对于教育事业来说,爱是教育的灵魂,而融入了爱的教学活动,才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这也是唤起学生对教师产生爱戴与尊重的不二法门。尤其是高等教育教学阶段,教师面对的每一位学生都已经即将跨出学校大门,成为社会人群中的一员。因此,在这个重要关卡,教师必须把好人才筛选关,以自己崇高的品与扎实的学识素养感染学生与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怀着更多的感激之情走向社会,并将在教师身上学习到的专业知识与良好品德融入到与工作中、与他人的交往中。所以,在学生还未踏出校门之前,教师必须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通过关爱与真情感化学生,并帮助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教师除了要平等尊重学生,以宽厚之心对待学生以外,还要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解决问题时,拥有独立的人格与思想,让学生可以在不断地试错中更为快速地成长成熟。尤其进入到高校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主动性更强,所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就必须学会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并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结语

结合高等教育法规,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独立发展的度非常难把控,要求教师首先要拥有博大的格局以及长远的眼光,能够通过适宜的方式引导并扶持学生,让学生在独自面对学习生活过程中的问题时,能够更加坚强,并知晓如何向他人求助。

参考文献

[1] 刘行峰.浅谈高校青年教师如何做一名“四有”好老师[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9(07)

[2] 颜慧琼,陈秀琼,林强.略谈高等教育法规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指导和践行[J]. 山东化工. 2018(21)

[3] 祝弘扬.关于高等教育法规在民办高等教育中实施的思考[J]. 内蒙古教育. 2018(10)

[4] 顾明.好教师“四有”之解读[J]. 教育科学论坛. 2017(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