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脐静脉穿刺

新生儿脐静脉穿刺

新生儿脐静脉穿刺

新生儿脐静脉穿刺考核评分标准姓名日期科室得分

项目标准

分值

质量标准

评分等级

A B C D

准备10分5

5

1.着装符合要求,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齐全,处于应激状态,放置合理

5

5

4

4

3

3

2

2

目的5分 5

新生儿对早期复苏步骤无反应而需要使用肾上腺素或其它

药物时。

5432

操作要点 60 分8

8

8

9

9

9

9

1.如需静脉给药时,立即请人帮助。至少2人协同作正压

人工通气和胸外按压,第3或第4人建立脐静脉通路。

2.延脐根部用线打一个松紧适宜的结。如切断脐带时出血

过多,可将此结拉紧,用抗菌药液清洁脐带。

3.将连接好三通的脐静脉导管用生理盐水冲管,然后与

2.5ml注射器接好,关闭三通,防止体液流失或空气进入。

4.采用无菌技术,出生时在皮肤线约1-2cm处用手术刀断

脐带,垂直切。

5.脐静脉通常在11-12点的位置,将导管插入脐静脉2-4cm

(早产儿更短),用血管钳固定,打开三通,轻轻抽吸注射

器,见回血即可。导管尖端进入脐静脉不可过深,以刚能抽

出回血为准。插入过深,造成肝脏损伤。

6.遵医嘱注入适当剂量的肾上腺素或扩容剂,再用0.5-1ml

生理盐水冲管,使药物完全流入患儿体内。

7.患儿完全复苏后,拔出导管,处理脐带,防止脐部断段

出血。一旦消毒区域被污染,禁止继续插入导管。

8

8

8

9

9

9

9

7

7

7

8

8

8

8

6

6

6

7

7

7

7

整理解释10分2

4

4

1.整理用物,将患儿置于适当体位。

2.解释得当,交代注意事项。

3.查对记录符合要求,妥善清理用物,洗手。

3

3

4

1

3

3

2

2

1

1

整体印象10分3

3

4

1.动作轻巧,技术熟练,符合操作规程。

2.患者舒适、无不良反应。

3.全程1min,超时1min扣2分。

3

3

4

2

2

3

1

1

2

1

提问5分5 1.新生儿肾上腺素推荐浓度是多少?

2.新生儿肾上腺素脐静脉给药推荐剂量是多少?

3.肾上腺素脐静脉给药是快速还是缓慢?

532

100

新生儿采血

附件1: 新生儿血片采集规范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采血质量直接影响实验室检测结果,因此必须按规范要求完成血片采集工作。 一、采血机构及人员要求 (一)采血机构: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并设有产科或儿科的医疗保健机构。 (二)采血人员: 1、具有中专以上学历,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上。 2、接受过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包括: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原则、方法及网络运行;滤纸干血片采集、保存、递送的相关知识;新生儿疾病筛查有关信息、结果登记和档案管理。 二、采血机构和人员职责 1、采血人员在实施血片采集前,应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项目、条件、方式、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应遵循知情选择的原则。 2、认真填写采血卡片,做到字迹清楚、登记完整。卡片内容包括:采血单位、母亲姓名、住院号、居住地址、联系电话、新生儿性别、孕周、出生体重、出生日期及采血日期等。 3、严格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采血技术程序,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干血片,并递送至筛查检测机构。 4、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者,应及时预约或追踪采集血片。 5、对可疑阳性病例应协助追访机构,及时通知复查,以便确诊或采取干预措施。 6、做好资料登记和存档保管工作,包括掌握活产数、筛查数、新生儿采血登记信息、反馈的检测结果及确诊病例等资料,保存时间至少10年,以备查。 三、血片采集步骤 1、采血人员清洗双手并佩带手套; 2、按摩或热敷新生儿足跟,并用75%酒精消毒皮肤;

3、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刺足跟内或外侧,深度小于3毫米,用干棉球拭去第一滴血,取第二滴血; 4、将滤纸片接触血滴,切勿触及足跟皮肤,使血自然渗透至滤纸背面,至少采集三个血斑; 5、手持消毒棉轻压取血部位使其止血; 6、将血片臵于清洁空气中,避免阳光直射,自然晾干呈深褐色,并登记造册; 7、将检查合格的滤纸干血片,臵于塑料袋内,保存在2-8℃冰箱中; 8、在规定时间内将滤纸干血片递送至新生儿疾病筛查实验室检测机构。 四、采血工作质量要求 1、采血滤纸应与试剂盒标准、质控血片用滤纸一致。 2、采血针必须一人一针。 3、采血时间为出生72小时后,7天之内,并充分哺乳;对于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提前出院者等)没有采血者,最迟不宜超过出生后二十天。 4、合格滤纸干血片应为: (1)每个血斑直径大于8毫米。 (2)血滴自然渗透,滤纸正反面血斑一致。 (3)血斑无污染。 5、滤纸干血片应在采集后5个工作日内递送,3天内必须到达筛查检测机构。 6、有完整的采血卡片及结果登记册。

第十六节 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

第十六节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 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pT。叫『舢一umbilical b100d saxapJ)ling)是在B型超声引导下经孕妇腹壁穿刺采集胎儿脐静脉血的新技术,对胎儿进行产前诊断和宫内治疗。此法能安全、有效地获得纯胎儿血标本,其诊断的准确性和敏感性,其它方法无法比拟。1983年Daffos等最先报道了此项技术。 (一)适应证 1.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某些先天畸形或生长发育迟缓可能与染色体异常有关。 2.诊断胎儿血液疾病异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3.评价胎儿宫内缺氧 4.诊断胎儿宫内感染虫等感染如血红蛋白病、血友病、溶血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或通过脐血可以查胎儿血红蛋白、pH值等。如风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弓形虫。 5.某些遗传代谢缺陷、基因异常的产前诊断。 6.用于胎儿宫内治疗如输血或药物治疗。 (二)操作步骤 1.排空膀胱,平仰卧位,用B型超声在孕妇腹壁先行胎盘及脐蒂(指脐带距胎盘2cm处)定位,脐蒂较固定,便于穿刺。

2.孕妇腹壁常规消毒铺巾。用0.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按下穿刺导键,使荧光屏上显示出45°穿刺引导区。 3.用消毒穿刺探头再次核实脐蒂部位,测准目标至体表距离,选好穿刺角度。将22号穿刺针插入穿刺槽内,穿刺针沿探头声束方向前进。为减少损伤,穿入腹壁、子宫前壁时进针应快而有力,针头接近脐蒂时,以“冲击式”手法插入脐蒂,此时有落空感,荧光屏上显示脐静脉内有一强回声点,证实针尖确已进入脐静脉。先抽取0.2~0.3ml证实为脐血后,抽血2~8ml。 4.进针途径有:①前壁胎盘经胎盘直接进入脐静脉。②宫底部胎盘经胎盘、羊膜腔再进入脐静脉。③后壁胎盘经羊膜腔进入脐静脉。 (三)术后处理 术后处理主要有:①拔除穿刺针后压迫穿刺点3~5分钟。 ②用B型超声继续Ⅷ&&#%*0自l^h☆}mm*Ⅻ№^№*m mn “自十E 1.m日m次进行B型超声检查未觅异常,术终。 (四)并发症 近期并发症主要有脐带或胎盘穿刺点出血、感染,胎血进入母体血循环。远期并发症有流产及死胎。Nicdaides等(1992)报道术后2周流产或死胎发生率为1%,术后4~20周死胎发生率为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总目录(最新整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知情同意书汇编》目录 主编:王杉黎晓新 公共告知部分 1、入院须知 2、入院宣教 3、授权委托书 4、病危病重通知书 5、输血/血液制品治疗知情同意书 6、使用自费药品和医用耗材告知同意书 7、拒绝或放弃医学治疗告知书 8、自动出院或转院告知书 9、劝阻住院患者外出告知书 10、尸体解剖告知书 第一章呼吸系统 第一节呼吸系统通用知情同意书 1、肺癌化疗知情同意书 第二节呼吸科 1、CT/B超引导下穿刺肺活检知情同意书 2、抗结核治疗知情同意书 3、内科胸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 第三节胸外科 1、胸腺切除手术知情同意书 2、纵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 3、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或肺大疱切除术知情同意书 4、胸腔镜肺切除或开胸肺切除手术知情同意书 5、食管切除手术知情同意书 6、手汗症、头汗症、长QT综合症手术知情同意书 7、硬质气管镜手术知情同意书 8、胸腔闭式引流术知情同意书 第二章循环系统 第一节心内科 1、心脏电生理介入诊疗知情同意书 2、心导管诊疗知情同意书 3、心包穿刺检查治疗知情同意书

第二节心外科 1、瓣膜心脏病手术知情同意书 2、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知情同意书 3、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知情同意书 4、心包疾患手术知情同意书 5、心脏异物探查知情同意书 6、心脏肿瘤手术知情同意书 第三节血管外科 1、肠系膜上动脉切开取栓和/或内膜剥脱术知情同意书 2、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知情同意书 3、大隐静脉激光治疗术知情同意书 4、腹主动脉瘤切除、腹主动脉-双侧髂或股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知情同意书 5、肱动脉/股动脉/腘动脉切开探查、取栓术知情同意书 6、股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术知情同意书 7、股动脉-腘动脉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术知情同意书 8、下肢截肢术知情同意书 9、颈动脉切开探查、硬化内膜剥脱术知情同意书 10、门静脉-腔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腔静脉或脾静脉-肾静脉分流术/人工血管转流 术知情同意书 11、脾切除、脾-肾静脉分流术(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知情同意书 12、人工血管切开探查、取栓术知情同意书 13、上肢动静脉内瘘术(或人工血管内瘘)知情同意书 14、升主动脉、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弓部分支动脉重建,备冠状 动脉重建、主动脉瓣置换术(体外循环下)知情同意书 15、体外循环辅助下布加综合征根治术知情同意书 16、下腔静脉肿物切除术(胸腹联合切口)知情同意书 17、胸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内脏动脉重建术知情同意书 18、血管瘤(静脉畸形)激光或硬化注射治疗术知情同意书 19、血管瘤(静脉畸形)切除术知情同意书 20、腋-腋动脉搭桥术知情同意书 第三章消化系统 第一节消化内科 1、胃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2、肠镜检查知情同意书 3、彩超引导下肝组织穿刺活检(肝囊肿酒精硬化治疗)知情同意书 4、内镜下扩张知情同意书 5、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介入治疗知情同意书 6、三腔二囊管置入术知情同意书 7、内镜下消化道息肉切除/EMR/ESD知情同意书 8、诊疗ERCP知情同意书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操作评分标准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操作评分标准 科室:姓名:主考人:考核日期: 项目分值评分细则 评分等级 扣分备注ⅠⅡⅢⅣ 操作前23 分操作者仪态 5 着装规范 3 2 1 0 洗手 2 1 0 0 核对医嘱 4 二人核对,且核对项目全面 4 3 2 1 评估 5 评估项目全面 5 3 1 0 告知 4 告知内容全面 4 3 2 1 用物准备 5 用物齐全,摆放整齐 5 3 1 0 操作过程63 分 配药 4 配药方法正确、规范 4 3 2 1 查对 6 二人查对,使用两种以上方法识别患儿身份 2 1 0 0 注意患儿安全 2 1 0 0 协助患儿取合适卧位 2 1 0 0 排气 6 消毒方法正确 3 2 1 0 一次排气成功,手法正确 3 2 1 0 选静脉 3 选择合适血管 3 2 1 0 消毒 4 消毒规范,方法正确 4 3 2 1 查对、进针 14 进针前查对 3 2 1 0 针头合适 3 2 1 0 再次排气 3 2 1 0 进针方法正确,一次穿刺成功 5 3 1 0 固定 3 固定方法正确 3 2 1 0 查对、调滴数7 查对 2 1 0 0 头皮针连接输液管方法正确 3 2 1 0 调速准确 2 1 0 0 核对 2 核对,签名清晰 2 1 0 0 交待 4 交待注意事项全面 4 3 2 1 整理10 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 2 1 0 0 整理床单位 2 1 0 0 用物分类放置,洗手 3 2 1 0 记录全面 3 2 1 0 评价14 分 态度沟通 4 态度认真 2 1 0 0 沟通技巧佳 2 1 0 0 整体性 计划性 时间15min 6 整体性佳 2 1 0 0 有计划性 2 1 0 0 规定时间内完成操作 2 1 0 0 相关知识 4 相关知识熟悉 4 3 2 1 总分100 实得分:

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的护理_叶彩眉

常的情绪反应及行为障碍[3]。进行认知干预,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消除了错误认识,减轻了焦虑、恐惧,并愿意接受腰椎穿刺术。本组干预前有20例缺乏腰椎穿刺的相关知识,12例担心腰椎穿刺后会变傻或发生瘫痪,其中20例拒绝腰椎穿刺术,经认知干预后能积极配合。 3.2 良好的心态是配合操作的前提 检查或手术作为一种负性生活事件常使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反应,它是个体面临潜在性威胁而产生的一种复杂、消极的心理应激反应,能引起机体的痛苦体验,并借一定的生物机制影响个体的生理平衡,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功能亢进,如心跳加快、呼吸加速、脉搏增快、面色苍白、烦躁、坐卧不安[4] 。本组40例在干预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心理,经过心理干预,35例情绪转稳定,5例焦虑、恐惧心理较干预前明显减轻,为腰椎穿刺术中的配合提供了有利条件,如1例女性患者害怕行腰椎穿刺时疼痛,担心操作过程有风险,当得知要做腰椎穿刺后即表现手脚发抖、打颤、小便频繁,护士主动与患者沟通,给予疏导、安慰和鼓励,让患者到治疗室熟悉环境,减轻其恐惧心理,腰椎 穿刺时护士在旁陪伴,及时询问其感觉,并给予心理疏导,使患者在整个穿刺过程情绪稳定,配合主动,顺利完成腰椎穿刺检查。 3.3 行为训练有利于提高腰椎穿刺成功 腰椎穿刺是一项创伤性操作,患者由于惧怕疼痛,在穿刺前和穿刺中可产生恐惧心理,致使穿刺时全身肌肉紧张,给操作造成困难[5] 。操作前给予行为训练,操作过程让患者进行握拳放松、深呼吸,转移了患者的注意力,从而降低肌肉紧张度,有利于操作的顺利进行。本组患者经行为干预后均能主动进行体位配合,穿刺成功率达到了100%。 参考文献: [1]王爱玲,赵青华,袁欣可.全程护理干预在患儿腰椎穿刺中的 应用[J ].护理学杂志,2005,20(5):35-36. [2]李瑞华.心理干预在门诊局麻手术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 志,2004,21(7):19. [3]曾文星,徐静.心理治疗:理论与分析[M ].北京:北京医科大 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4. [4]刘燕,吴兰笛,周红.急诊手术患者焦虑对生命体征的影响[J ]. 中华护理杂志,1998,33(11):661. [5]匡裕玖.经皮穿刺活检患儿配合程度分析和对策[J ].护理学杂 志,2004,19(7):29.  作者简介:叶彩眉(1963-),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收稿日期:2006-12-21  通讯作者:胡文胜,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的护理 叶彩眉,胡文胜,徐凌燕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浙江杭州 310006) 摘 要: 总结B 超引导下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的护理。认为脐静脉穿刺前做好孕妇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穿刺准备,穿刺后并发症观察,对提高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胎儿;脐静脉穿刺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875(2007)07-0461-02 胎儿脐静脉穿刺对快速胎儿染色体核型分 析、胎儿基因异常诊断、胎儿血液、免疫及内分泌系统疾病、遗传代谢缺陷、胎儿宫内感染(TORCH )等有着不可替代的诊断价值,是其他方法无法比拟 的[1] 。随着围产医学、超声影像学、分子细胞遗传学 等领域的不断发展,超声引导下经皮胎儿脐静脉穿刺术已成为产前诊断及宫内治疗的重要手段。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产科对87例孕妇实施胎儿脐静脉穿刺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7例孕妇,年龄21~39岁,孕龄17~38周。B 超发现可疑胎儿畸形48例,

脐静脉置管

脐静脉置管 作为新生儿科医生,接诊抢救早产儿,是日常临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在成功救治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的过程中,静脉通路的建立十分重要,也是一大难点。在VLBWI的治疗中,周围静脉通道很难长时间保留,反复穿刺有一定难度,在输注高渗液体时,容易外渗造成皮下坏死,因此,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开展了PICC技术,逐渐开展了脐静脉置管术(UVC),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临床操作。 在新生儿使用UVC技术,能有效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护理反复穿刺,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抢救成功率! 新生儿分娩后1-3天内,脐带未干,脐部血管清晰可见,管径相对较粗,可利用来做静脉置管。 以下将简单跟大家一起分享脐静脉置管术的操作要点,跟大家一起再次复习一次。 脐静脉置管术: 一、适应症:

1、中心静脉压力测定; 2、紧急静脉输液或给药; 3、交换输血或部分交换输血; 4、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长时间中心静脉输液 二、禁忌症: 脐膨出、脐炎、脐带畸形、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下肢或臀部有局部血供障碍时等。 三、器械准备: 脐静脉导管:(体重<1.5 kg,使用3.5Fr,≥1.5 kg,使用5.0Fr),新生儿脐动静脉置管包(包括:连接脐静脉插管和三通开关,5 ml注射器、眼科镊、弯头镊、有齿钳、无菌缝线、剪刀、手术刀、无菌巾等);新生儿穿刺护理包。

四、操作步骤: 1、确认可行脐静脉置管术的早产儿,生后保留脐带残端3-5 cm(部分资料提示可保留6-8 cm),脐带未干结,患儿放置辐射保温台,生后24小时内呼吸循环稳定的早产儿,跟家属沟通病情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2、选取合适型号的法国进口的脐静脉导管,由2名熟悉掌握脐静脉置管术的医师操作,计算置管深度: 公式一:体重×2+5 cm+脐残端长度(一般为0.5 cm); 公式二:体重×1.5+5.6 cm+脐残端长度; 公式三:肩缝到脐带距离×0.6; 计算深度参考范围: 3、置管过程中,患儿置于辐射台上保暖,仰卧位,适当制动患儿四肢,予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密切观察患儿相关监测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整个插管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暴露消毒术野皮肤,以脐部为中心直径10-15m,常规消毒脐部和周围皮肤,穿戴无菌手术衣和手套,铺单;

2011年10月自学考试妇产科护理学(03010)试题真题及答案-推荐下载

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妇产科护理学(二)试题及答案 课程代码:0301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妊娠合并心脏病孕妇最易发生心衰的时期是( ) A.孕16~18周 B.孕20~22周 C.孕28~30周 D.孕32~34周 2.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原因是( ) A.内分泌失调 B.输卵管慢性炎症 C.受精卵游走 D.精神神经功能紊乱 3.关于胎膜早破的护理措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立即做好剖宫产术前准备 B.破膜后24小时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C.孕龄>35周遵医嘱给予地塞米松 D.胎先露部未衔接的孕妇应绝对卧床休息 4.导致脐带缠绕胎儿的原因是( ) A.羊水过少 B.胎动减少 C.胎儿过小 D.前置胎盘 5.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扩散途径不包括( ) A.直接蔓延 B.淋巴转移 C.血行转移 D.上行转移 6.宫颈癌前期病变和早期宫颈癌的常用普查方法是( ) A.子宫内膜检查 B.宫颈活体组织检查 C.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D.子宫颈刮片检查 7.关于外阴瘙痒患者的健康教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注意经期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 B.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C.有感染时可用高锰酸钾液局部擦洗 D.避免用热水烫洗,忌用肥皂 1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妇产科护理学(二)试题

8.妇科肿瘤肺转移患者化疗时最好的给药方式是( ) A.口服给药 B.肌内注射 C.静脉给药 D.动脉插管 9.关于产后抑郁症,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治疗应从基础照顾开始 B.抑郁症状通常于产后1周内出现 C.中度抑郁患者无需服抗抑郁药物 D.心理因素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原因 10.产褥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是( ) A.病毒 B.真菌 C.厌氧菌 D.支原体 11.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坐浴治疗时应选择的溶液是( ) A.0.025%碘伏 B.1%碳酸氢钠 C.生理盐水 D.1%乳酸 12.某女士,65岁,子宫II度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术后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 A.术后3天可行盆浴 B.术后进少渣半流食,以控制首次排便时间 C.术后每日测生命体征2次至正常 D.术后平卧1天,次日起半卧位 13.导致子宫破裂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瘢痕子宫 B.胎盘早剥 C.潜伏期延长 D.羊水过少 14.巨大胎儿的定义是指胎儿出生体重大于或等于( ) A.3000g B.3500g C.4000g D.4500g 15.中骨盆平面狭窄的孕妇,最容易发生的异常是( ) A.胎头跨耻征阳性 B.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 C.胎膜早破 D.胎先露入盆受阻 16.关于尿瘘的预防措施,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为避免产伤,阴道分娩前必须导尿 B.防止第二产程延长和滞产 2全国2011年10月自学考试妇产科护理学(二)试题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详细步骤及注意要点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详细步骤及注意要点 一、目的 应用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输液、输血和静脉给药等治疗。 二、适应证 1.补充水分、电解质,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扩充血容量,改善血液循环。 3.输入药物,维持营养, 供给热量。 三、禁忌证 头部外伤或感染。 四、操作前准备 1-了解患儿病情诊断,评估患儿静脉输液的需求。 2.材料及器械准备:治疗盘、备皮刀、消毒用物、输液贴、输液 器、一次性头皮针4.5号或5号、快速手消毒剂、利器盒。 3.操作者准备 1)向患儿家长解释操作过程,取得家长的配合。 2)认真核对医嘱及患儿姓名、性别、年龄。 3)洗手、戴口 罩。 五、操作步骤 1.进行静脉穿刺前应再次核对上述内容。 注意:根据患儿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2.穿刺前,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取得患儿的配合。对不 合作者给予适当的约束,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3.体位:患儿仰卧位或侧卧位,助手站于患儿足端,固定 其肢体、头部,妥善约束患儿,必要时采用全身约束法。 4.穿刺静脉选择:选择适宜的静脉血管,常用的血管有额 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等,必要时剃净毛发,以 清晰暴露血管。注意辨别动、静脉,以免误穿动脉。 5.局部消毒:0.2%安尔碘常规消毒穿刺处皮肤。 6.穿刺:一次性头皮针与输液器连接,排气,关水止,去除头 皮针针套,以左手拇指、食指绷紧皮肤,右手持针柄在距静脉 最清晰点向后移 0.3cm 处,沿静脉走向,与皮肤成 150 —300 角进针,针尖进皮下后沿静脉向心方向穿刺,有落空 感同时有回血后再进针少许,松开水止,静脉通畅,输液贴固

定针头穿刺处,调节滴速。血管细小或充盈不全时常无回血,可 用注射器轻轻抽吸,见回血时,表示穿刺成功。 注意:误穿刺头皮动脉应立即拨针,按压穿刺处直至出血止。固定法:四条胶布固定法,首先用一条胶布固定针柄,第二 条胶布,粘贴棉球,固定针眼处,第三条胶布将头皮针盘旋后 固定,第四条胶布固定输液静脉通路。如用输液贴则只需l、3、 4 条胶布即可。 注意:超过 24 小时输液者,应更换输液装置,若超过 48 小时应更换注射部位。 7.穿刺结束后,将患儿置于合适卧位,必要时予以适当约 束。再次核对、整理用物。 六、并发症 1.静脉炎:立即停止该静脉输注,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如局部涂 抹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2.误人动脉:如误人动脉,则回血成冲击状,逆流不进, 颜色鲜红。一旦误入动脉,应立即拔针,停止输液,穿刺 点局部按压,防止血肿。 3.穿刺部位红肿、感染:停止该静脉输注,局部保持 干燥,可涂莫匹罗星软膏。七、相关知识 新生儿、婴幼儿头皮静脉表浅,皮下脂肪少,易于穿刺、固定和 观察,是输液、输血和给药最常用的途径。常用额上静脉(滑车 上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眶上静脉等。

100例新生儿股静脉穿刺的护理

100例新生儿股静脉穿刺的护理 在小儿疾病的治疗及护理中,常常需要采集血液标本以协助诊断和治疗。但由于新生儿静脉采血困难:需要的血量多,血管细,针头粗,家属期望值又高;需要采血的几率高: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于生后2—3天出现黄疸[1],常需采血化验肝功能。股静脉粗且固定,而且很容易抽取血液。我科于2011年1月-2012年1月对100例新生儿采用股静脉穿刺法采取血标本,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股静脉穿刺术是一种安全、可靠、成功率较高的操作方法。 1 临床资料 100例新生儿中:男40例,女60例,日龄2-10天,病种:早产儿5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0例,高危儿10例。股静脉穿刺成功94例,失败6例,成功率94%,无一例局部出血和感染。 2 操作方法 2.1 操作前准备 (1)选择年资高,经验丰富的2名护士进行操作。 (2)向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作好解释,消除家长的紧张心理,取得家长的配合。 (3)将患儿保暖,置于舒适体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 (4)观察患儿的面色,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5)使用专用的采血针头和负压管。 2.2 操作方法 准备好物品到床旁,患儿采取仰卧位,操作者站于穿刺侧,将患儿双腿分开,穿刺侧大腿外展与躯干呈45°角(蛙腿姿势),垫高穿刺处,使腹股沟展平,膝关节呈90°角,助手用浴巾约束患儿的上臂,双手固定好患儿的双侧膝关节,用清洁的尿布覆盖会阴,以免患儿排尿污染穿刺部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操作者触摸股动脉穿刺点,在腹股沟中1/3处可明显感到股动脉的搏动。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直径5×5cm,消毒操作者的左手食指,并以左手的食指摸准股动脉的搏动点,右手持针,自股动脉搏动点内侧垂直刺入,刺入深度大约在针体的1/2~2/3处(因患儿胖瘦而异),将采血针的另一端插入负压管中,然后向上慢慢提针,见流出血液时立即停止提针,固定针头至所需血量时拔出针头,无菌棉球压迫5~10分钟至不出血为止。 2.3 注意事项 (1)操作者应剪短指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消毒皮肤及食指,防止因操作不洁而感染。 (2)患儿哭闹时会影响穿刺成功率,可用棉签蘸水,放在嘴边给予安抚。 (3)穿刺部位皮肤无破损。 (4)体位准备时充分暴露穿刺部位,同时用浴巾盖住患儿胸部,操作侧小腿及对侧下肢,防止受凉感冒。

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的护理_柴立君

疗RES系统疾病中有重要意义。但大多数疾病并不在R ES 系统中,同时,由于载体系统输亚微在体内很快被吞噬细胞清除,缩短了在体内的半衰期。如何减少和避免载体系统输亚微在体内对吞噬细胞的趋向性,延长其在体内的循环时间成为近年的一个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直接降低RES系统的摄取活性。用聚苯乙烯纳米粒或葡聚糖硫酸盐溶液对R ES系统进行抑制,结果虽较明显,但经常对系统抑制会损害其正常功能。②高分子物质包裹纳米粒。常用高分子物质主要有聚乙二醇(P EG)、混合磷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血清成分等。主要目的是提高纳米粒的亲水性,降低纳米粒与条理素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用PEG包衣的纳米粒被肝、脾摄取减少,延长纳米粒在体内循环的效果明显。③体外磁导向。在纳米粒中加入磁物质,通过外加磁场将其导向靶位。这种方法对于浅表病灶且外加磁场容易触及的部位具有一定可行性,对于深部病灶则不适用。④抗体包衣纳米粒。如将单克隆抗体(M cAb)共价交或吸附到纳米粒表面。免疫活性纳米粒在体外有良好的避免吞噬细胞吞噬的作用,但在体内不能消除RES系统对其的快速摄取,因为M cAb中的Fc 易被RES系统识别。[4]上述各方法在延长体内循环时间方面有一定适用价值,但在制备上有一定难度。其他研究则集中在对胶体微粒物理化学性质的调整上,如使纳米粒表面呈电中性,粒径范围在70~200nm,增加表面亲水性,则有利于构建体内长循环纳米粒。 4 展望 纳米粒给药系统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靶向、缓释给药系统,但目前尚处于体外和动物体内实验阶段。纳米粒给药系统用于局部定位给药蛋白和基因载体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主要集中在纳米粒载体材料的筛选与组合,以获得适宜的释药速度;改善纳米粒子表面血液相溶性,延长在血液循环中的寿命;提高基因的转染和表达能力;提高纳米粒子与靶细胞的识别和结合能力等方面。 5 参考文献 1.Schroeder U,Sch roeder H,Sabel BA.Body distribtuion of3H-labelled dalargin bound to poly(bu tyl cyanoacryl ate)nano-particles after i.V.injections to mice[J].Life Sci,1999,66(6):495~502. 2.Fenart L,Casanova A,Deh ouck B,et al.Evaluation of effect of charge and lipid coating on ability of60-nm nanoparticles to cross an in vitro model of th e blood-brain barrier[J].J P h armacol Exp Ther,1999, 291(3):1017~1022. 3.Allemann E.,Guvny R,Doelker E.Drug-load ed nanoparticles-prepa- ration meth ods and d rug targeting issues[J].Eur J Pharm Biopharm, 1993,39(5):173~191. 4.马利民,张强,李玉珍.载多肽和蛋白质的纳米粒给药系统研究进 展.中国药学杂志,2000,35(7):437~440. (2002-12-08收稿) ·专科交流· 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的护理 柴立君 安丰玲 史德焕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50012) 经皮脐静脉穿刺取血术,是在B超引导下经孕妇腹壁穿刺采集胎儿脐静脉血的新技术,对胎儿进行产前何种诊断和宫内治疗。此方法能安全有效地获得纯胎儿血标本,其诊断准确性和敏感性,其它方法无法比拟。2001年7月~2002年5月,我科为收治的37例孕妇,采用此法进行产前诊断。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孕妇年龄24~41岁,孕周23~31周,身体健康,无妊娠合并症。37例中,异常孕产史23例,遗传性家族史5例,产前筛查中,21三体风险率明显高者6例,18三体风险率明显高者2例,孕妇患尖锐湿疣者1例。方法:在B超监测下经孕妇腹壁穿刺采集脐静脉血。我科多选用脐带游离部。优点:穿刺范围大,母血不易混入,但穿刺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结果:取血全部成功,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脐血检测结果,染色体异常2例,血友病1例。 护理:①心理护理:术前对孕妇及家属进行必要的解释工作,结合孕妇的实际情况,说明穿刺的目的及必要性。使孕妇了解该技术是目前创伤较小的新技术,对母亲、胎儿均较安全,产前诊断、治疗效果可靠,消除孕妇顾虑,取得积极配合。 ②术前准备:a.备皮:术前行子宫底至耻骨联合上方,两侧至腋中线的皮肤准备;b.术前用药:手术前日晚8时及术前30分钟各口服硫酸舒喘灵 4.8mg,安定5mg,使子宫平滑肌松弛,避免因精神紧张诱发宫缩。必要时母体肌注安定10mg,使母儿处于安静状态下便于取血;c.物品准备:用物准备内容应较完善。 术后护理:a.穿刺部位护理:术后穿刺点压迫3~5分钟,无菌纱布覆盖,B超下继续观察脐带、胎盘穿刺处有无出血,监测胎心、胎动15~20分钟。术后1小时再次行B超检查,未见异常者方可回病房;b.严密观察胎心、胎动及宫缩。 c.绝对卧床休息24小时,特别是术后3小时内,每30分钟监测1次胎心及宫缩,必要时给予持续胎儿监护,以观察胎心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d.术后保持大便通畅,预防腹泻及便秘,以免诱发宫缩; e.术后用药:术后常规口服硫酸舒喘灵1~2天,停药1天,观察胎心、胎动正常,无宫缩时方可出院。如有宫缩,一般给予10%葡萄糖注射液500m l、25%硫酸镁30ml或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安宝50mg静滴。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f.出院指导:告知孕妇出院后,注意休息,避免过多活动;禁止性生活;合理营养,多食蔬菜、水果,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继续观察胎动及宫缩,并定期门诊产前检查。 55 2003年第43卷第2期山东医药

医患沟通管理制度

医患沟通管理制度 为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让患者参与医疗活动,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1、医务人员与患者沟通,应本着主动、热情、耐心的原则,尊重患者及其亲属权益。沟通应力求使用表达贴切的通俗语言,避免使用引起歧义沟通语言。 2、任何医务人员对于患者及家属的关于诊疗方面疑问的咨询都负有沟通解释的义务,不清楚或不了解病人病情及治疗措施,应主动联系和协助患者的主管医生或上级医生向患者及家属沟通解释,不得拒绝患者及家属的合理要求。 3、关于有创检查和治疗的书面告知应由操作医生负责,介入手术等涉及多个科室的主管医生和操作医生不是同一人的有创检查治疗的知情告知应由主管医生和操作医生共同告知,履行相关的书面签字手续。所有知情告知书统一存入病历。 3、医务人员的告知原则上仅针对患者本人,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但如考虑因告知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利后果而告知患者家属或代理人时,务必有患者亲笔签署的授权委托书,注明委托人、被委托人以及委托时间等内容。 4、病人入院后,值班护士应主动介绍该病区的环境、人员,主管护士应及时向患者或家属自我介绍,说明自己职责,征求患者或家属意见,告知患者及家属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工作由主管护士和护士长负责,有何问题如何联系等。护理记录应有相应的告知记录。 5、病人入院后,主管医生应及时主动的向患者和家属自我介绍,

耐心、细致的向患者解释初步诊断及为确诊所要做的检查,告知患者目前的诊疗方案,如有多种诊疗方案,应详细告知各种治疗方案的利弊,和患者共同协商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如患者因风险、费用等原因拒绝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应在医疗文书中履行必要的签字手续。在告知诊疗行为的同时,告知患者可能需要的治疗费用。 6、治疗过程中,应主动与患者沟通患者的病情及实施的治疗措施、注意事项。病情发生变化时,应耐心的向患者和家属解释病因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及时消除患者或家属的顾虑。病情危重时,应及时签署“危重病人通知单”,给患者或家属一份,留病历一份。 7、使用自费药品、贵重药品和进行大型仪器检查前应告知其必要性,事先征求患者或其代理人意见。如患者或其代理人拒绝目前治疗方案,应将可能发生的后果告知患者或家属。同意与否均应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8、输血或使用输血制品前应将可能发生的输血反应、可能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等医疗风险告知患者或其代理人,患者或其代理人同意与否均需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9、放、化疗(第一次)前应告知患者放化疗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同意与否均应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10、任何手术(无论大小)操作之前,均应征得患者或其代理人的同意,由手术医生或第一助手向患者或其代理人详细说明术前、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并在病程记录中做好记录。同时将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医疗风险以及医务人员的防范措施告知患者,如因告知可能对患者造成不利后果而告知患者家属,必须告知患者授权委托人,征求患者或被委托人意见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护理心得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的护理心得 [关键词] 新生儿脐静脉置管护理 众所周知新生儿的头皮静脉又小又细,脆嫰易破,为了能够在治疗时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和避免反复穿刺,近年来,在各地新生儿科室广泛地开展脐静脉置管术,而我们科室在脐静脉置管输液给药的方面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1.1资料 2008-07-01至2009-07-29我科室共对44例新生儿进行脐静脉置管术,失败2例,成功率95.4%,其中早产儿39例,足月儿5例,保留时间最长16.5天,最短1天,平均7-14天,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 1.2适应症 中心静脉压监测、紧急情况下静脉输液的快速通道、换血或部分换血、极低出生体重儿长期中心静脉通路 1.3禁忌症 脐炎、坏死性小肠炎、腹膜炎、出血、脐彭出、下肢或臀部有血运障碍 2 方法 2.1 医护准备:医生下医嘱、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洗手戴口罩帽子、协助医生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2.2 患儿准备:辐射台保暖、患儿去仰卧位、固定四肢、镇静(口服水合氯醛)、心电监测 2.3 物品准备:脐静脉置管包、脐静脉导管( 3.5F或5F)、消毒用品、3M 贴膜、绢丝胶布、1ml或10ml注射器各一个、三通管、肝素帽、肝素液 2.4插管方法:消毒脐部及其周围部位(上界平剑突、下界平耻骨联合、左右平腋中线),剪断脐残端,评估导管插入深度(计算公式cm:体重×3+9÷2+1),10ml注射器充满肝素液(2.5U/ml肝素)预冲导管(连接三通、脐静脉导管、肝素液冲管、注意不能有气泡),暴露脐静脉(脐静脉位于脐带切面的11点——1

点处,是脐血管中最大者,蓝色,扁形,壁薄,腔大),插管,适当固定,X线确定导管位置,导管末端应在下腔静脉(隔上0.5-1cm处)荷包缝合脐带残端,胶布H形即搭桥固定导管,并记录置入的长度、导管的名称型号、穿刺日期、穿刺者姓名、固定状况、床边X线结果。 3 护理体会 3.1 保持导管通畅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脐静脉插管时损伤了脐静脉血管内膜,使血小板粘附或因置管时间较长患儿哭闹时腹压增高,造成血流返流至导管内,血流缓慢,致静脉血栓形成堵塞导管。因此,应提高脐静脉插管技术,避免反复穿刺,插管时动作要轻,治疗抽回血时,勿抽至三通处,以免血液凝固。每24小时要用肝素盐水正压脉冲导管一次。患儿外出检查停止输液时,用浓度为2.5U/ml的肝素液2ml正压封管。输脂肪乳剂时,每6小时用生理盐水2ml冲管一次,同时转动导管外露部分,防脂肪乳剂沉积在导管。 3.2预防感染 脐静脉置管可引起继发感染。脐静脉置管术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次接触患儿前后均要洗手,观察脐部及其周围组织有无渗血、渗液、红肿,脐部伤口保持纱布干燥,患儿采取擦浴的方式,不可淋浴,防止大小便浸湿或污染敷料,每日换药一次。与脐静脉导管连接的输液管、三通每24h更换一次。配置营养液时:紫外线消毒治疗室30分钟,操作台用0.05%含氯消毒擦拭,操作者认真洗手,衣帽口罩整齐,配置时严禁人员进入,避免空气污染。置管期间还要观察患儿的反应、体温、血常规、CRP等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拔管,拔管前常规做导管培养,如阳性,必须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药物治疗。 3.3预防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空气栓塞和肺水肿。根据医嘱用微量泵匀速用药,速度不可过快。严格遵守输液操作规程,输液时及更换注器、延长管前,要排尽气体。更换三通、输液管时要拧紧各接头,防止松动。一旦出现空气栓塞,立即将患儿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争取抢救的时机。 3.4插管失败及脱管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 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 邮编: ___________ ) 【关键词】新生儿;股静脉穿刺 股静脉穿刺采血是新生儿科在临床化验检查和做细菌培养协助诊断、治疗时一项必不可少的护理操作。若操作者采血技术欠佳或操作方法不正确,都会给患儿增加痛苦,延误诊断治疗,以及给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不便,笔者观察了2008年1至12月在银川市妇幼保健院NICU 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1 000例新生儿,分析了穿刺失败的原因,总结了一些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8年1至12月在NICU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的新生儿1 000例,其中高胆红素血症600例,红细胞增多症100 例,早产儿300例。 1.2方法常规备齐米血物品,将患儿喂饱奶,在安静状态下置于操作台上,仰卧位,定好穿刺部位,股静脉位于股三角区,在股动脉内侧0.5 cm处。也可用摸窝法即在腹股沟处有一食指腹大小的凹处,将患儿臀部垫高(穿刺侧)展平腹股沟,将大腿外展,一人协助按压,一人操作,常规皮肤消毒后,选取股动脉搏动内侧0.5 cm处垂

直进针。进入针长的2/3(肥胖儿针头全进去,早产儿进1/3),后边提拉边抽吸见回血后抽吸至所需血量,拔针后用棉签按压穿刺点5 min以上,即不出血为止,协作者还要注意患儿保暖及面色、呼吸情况。 2讨论 因为股静脉穿刺是新生儿常用的采血手段,但由于在NICU无家 属陪住,护士操作时无心理负担,故操作技术的提高对NICU的护士不会产生多大动力;因NICU患者多,护士少,在两名护士当班时,需要进行股静脉穿刺操作,另一名护士忙于其他工作,无人协作;体位安置不妥及患儿本身原因:如股静脉过于深或浅,本身疾病影响;哭闹厉害,这些因素都会导致穿刺不能一次成功,如标本所需血量不够, 位置没有完全扎对,抽血不顺时,造成标本溶血,影响检验结果,一人操作时患儿哭闹厉害导致针头脱出,按压不及时造成腹股沟血肿。 2.1患儿体位摆放不当引起的穿刺失败 2.1.1原因操作时,未将患儿放置于合适的操作台上,如辐射台上。护士有时为了方便,担心暖箱里的早产儿搬来搬去不利于病情,于是直接在暖箱里操作。患儿由于病情或饥饿哭闹很厉害,没有安抚好,不配合。 2.1.2护理对策将患儿放置到一个舒适及便于操作的操作台上,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从蓝光箱里抱出注意保暖及吃饱奶,处于安 静状态,早产儿从暖箱里抱出,同样注意保暖,吸氧和输液的患儿保证各种管路通畅,摆好体位,找准穿刺部位,开始操作。

超声报告模板

超声报告模板 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二、肝 肝切面形态大小正常,左叶长约mm,厚约,右叶斜径约mm,肝实质回声均匀,血管结构显示清晰,门静脉未见扩张,肝 cm/s,Vmin cm/s,RI 。肿块周边Vmax cm/s,Vmin cm/s,RI 肝脏:未见明显异常。。 肝稍饱满,左叶长约mm,厚约,右叶斜径约mm,肝实质光点致密,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肝静脉显示欠清,门静脉主干未见扩张。 脂肪肝。 肝形态大小尚正常,于右叶见一个液性暗区,大小约×mm,边清,透声好,后方回声增强。余肝实质光点尚均,肝静脉显示尚清,门静脉主干未见扩张。 肝液性占位,考虑肝囊肿。 肝形态大小尚正常,于右叶见一个实质性稍低回声区大小约×mm,边界清楚,内回声欠均,呈“网络样”变,内见血管穿通,余肝实质光点尚均,肝静脉显示尚清,门脉主干未见扩张。 肝实质性占位,考虑血管瘤。 肝切面形态正常,于肝左叶内见一个异常强回声光团,大小约×mm,后方伴声影,周围无液性暗区。余肝内实质回声稍增强,分布均匀,血管清晰。 肝左叶内异常强回声光团,考虑肝内钙化灶。 肝切面形态失常,肝包膜表面不光滑,左叶长mm,厚mm,右叶斜径mm。于肝左叶内见一个肿块图像,大小约×mm,边缘清楚,周围有声晕,形状呈不规则形,内部为

弱回声,分布不均质,并可见中心点状增强,可见卫星结节,肝内管道结构受压移位,后方回声轻度增强。肿块周边血管受压,余肝内回声增粗增强,肝静脉显示清mm,内见实质回声。矢状部内径mm,内见实质回声。晰。门静脉主干内径 1.肝弥漫性病变(考虑肝硬化) 2.肝左叶内实质性占位病变,性质待查,考虑原发性肝癌(块状型),其它疾患待排。 3.门静脉栓子(癌栓,)。 肝切面形态正常,于肝左叶内见一个异常强回声光斑,大小约×mm,似等号样,后方声影不清晰。余肝实质光点尚均,肝静脉显示尚清,门脉主干未见明显扩张。肝左叶内异常强回声光斑,考虑肝内管壁钙化。 肝切面形态大小正常,肝实质回声均匀,肝内未见明显肿块回声,管道结构显示清晰,门脉未见明显扩张。肝内胆管壁增厚,回声增强,呈“等号”征,未见明显扩张。 肝胃冠状静脉、胃左静脉、脾肾静脉迂曲扩张,腹腔 cm/s,Vmin cm/s,RI 。 肿块周边Vmax cm/s,Vmin cm/s,RI 。 弥漫性肝损害,考虑肝硬化超声改变。 肝切面形态正常,体积增大,肝下缘变钝,肝左叶长 mm,厚 mm,右叶斜径 mm,肝实质回声增强,均匀,肝静脉扩张,左、中、右静脉 cm/s,Vmin cm/s,RI 。肿块周边Vmax cm/s,Vmin cm/s,RI 。 弥漫性肝损害,考虑淤血肝超声改变。 二、胆 胆囊切面 cm/s,Vmin cm/s,RI 。肿块周边Vmax cm/s,Vmin cm/s,RI 。 胆囊:未见明显异常。

儿科静脉穿刺技巧

如何提高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以下是比较全面的小儿静脉穿刺技巧: (一)心理护理 1、小儿不同成年人,输液时往往不合作,这时护士应同其家长互相配合。 2、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一个孩子输液多名家长陪同。 3、有的家长要求护士必须做到一针见血,如果穿刺失败,则抱怨不停,甚至用不文明,不礼貌的语言伤害护士的自尊心。 4、因而护士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一旦穿刺失败应主动向家长道歉,尽量取得他们的理解、配合。 1、婴儿:重点是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操作时动作轻柔。 2、幼儿:情绪变化快容易产生反抗心理,应多鼓励、表扬。 3、儿童:询问患儿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 (二)小儿静脉穿刺时要合理的选择部位及静脉 根据年龄大小选择不同的穿刺部位。新生儿至2岁的患儿宜选用头皮静脉,大于2岁的患儿宜选择四肢静脉,对多次输液的患儿静脉宜从远心端选用。 小儿头皮静脉一般选择额前正中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为宜,选择静脉穿刺时必需与动脉相鉴别。 1、颞浅静脉:位于两侧颞部,收集颅顶头皮的血液,汇入面后静脉。 2、耳后静脉:起自颅顶后部的静脉丛,向下汇入颈外静脉,在耳廓后方与同名动脉伴行。 3、前额静脉(滑车上静脉):在冠状缝处起于静脉丛,向下沿额骨表面垂直下降汇入面前静脉。头皮静脉穿刺应沿静脉向心方向刺入。

(三)上肢的主要的浅静脉有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 1、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的桡腕关节上方,转至前臂屈面,沿前臂桡侧皮下上行,至肘窝处通过肘下中静脉与贵要静脉吻合,沿肱二头肌外侧沟上升,注入锁骨下静脉或腋静脉,收纳手和前臂桡侧掌、背面的浅静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