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拔高专题(一)--平行线中的规律探究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拔高专题(一)--平行线中的规律探究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拔高专题(一)--平行线中的规律探究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拔高专题(一)--平行线中的规律探究

人教版七年级下数学拔高专题(一)平行线中的规律探究

教学目标

1. 掌握平行线中从一般到特殊的较复杂图形问题中的规律.

2. 掌握平行线中的动点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模型构建

图①图②图③图④

思考上面四个图中,∠P,∠A,∠B的等量关系为:

①∠P=∠A+∠C ;②∠P=∠C-∠A;

∠P=∠A-∠C;④∠A+∠P+∠C=360°.

AP、CP分别为角

平分线,∠P的度数

是_90°.

3.∠BAP1:∠BAP2=

∠DCP1:∠DCP2=

m:n,求∠P1:∠P2. =

m:n.

二、拔高探究

探究点一:探究平行线中常见模型中的角度关系例1:1已知如图,AB∥CD,试解决下列问题:(1)∠1+∠2= ______;

(2)∠1+∠2+∠3= _____; (3)∠1+∠2+∠3+∠4= ______;

(4)试探究∠1+∠2+∠3+∠4+…+∠n= ______.

解析:(1)∵AB ∥CD ,∴∠1+∠2=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过点E 作一条直线EF 平行于AB ,∵AB ∥CD ,∵AB ∥EF ,CD ∥EF ,∴ ∠1+∠AEF=180°,∠FEC+∠3=180°,∴∠1+∠2+∠3=360°;

(3)过点E 、F 作EG 、FH 平行于AB ,∵AB ∥CD ,∵AB ∥EG ∥FH ∥CD , ∴∠1+∠AEG=180°,∠GEF+∠EFH=180°,∠HFC+∠4=180°;∴∠1+∠2+ ∠3+∠4=540°;

(4)中,根据上述规律,显然作(n-2)条辅助线,运用(n-1)次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即可得到n 个角的和是180°(n-1).

答案:(1)180°;(2)360°;(3)540°;180°(n-1).

【变式训练】1.(2015?汉阳区期中)已知:如图,AB ∥CD ,E ,F 分别是AB ,CD 之间的两点,且∠BAF=2∠EAF ,∠CDF=2∠EDF .

(1)判定∠BAE ,∠CDE 与∠AE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2)直接写出∠AFD 与∠AED 之间的数量关系.

解:(1)过点E 作EG ∥AB ,∵AB ∥CD ,∴AB ∥EG ∥CD ,∴∠AEG=∠BAE ,∠DEG=∠CDE ,∵∠AED=∠AEG+∠DEG ,∴∠AED=∠BAE+∠CDE ;

(2)同(1)可得∠AFD=∠BAF+∠CDF ,∵∠BAF=2∠EAF ,∠CDF=2∠EDF , ∴∠BAE+∠CDE=

23∠BAF+23∠CDF,∴∠AED=2

3

∠AFD. 【教师总结】无论平行线中的何种问题,都可转化到基本模型中去解决,把复杂的问题分解到简单模型中,问题便迎刃而解.

探究点二 探究动态中平行线中的角度关系

类型一 点分别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一侧判断角度之间的关系

例2:如图,已知直线l1∥l2,直线l3和直线l1、l2交于点C和D,在C、D之间有一点P,如果P点在C、D之间运动时,问∠PAC,∠APB,∠PBD之间的关系是否发生变化.若

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时(P点与点C、D不重合),试

探索∠PAC,∠APB,∠PBD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

解:如图①,当P点在C、D之间运动时,∠APB=∠PAC+∠PBD.

理由如下:过点P作PE∥l1,∵l1∥l2,∴PE∥l2∥l1,∴∠PAC=∠1,∠PBD=∠2,

∴∠APB=∠1+∠2=∠PAC+∠PBD;

如图②,当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且在l1上方时,∠PBD=∠PAC+∠APB.理由如下:∵l1∥l2,∴∠PEC=∠PBD,∵∠PEC=∠PAC+∠APB,∴∠PBD=∠PAC+∠APB.

如图③,当点P在C、D两点的外侧运动,且在l2下方时,∠PAC=∠PBD+∠APB.理由

如下:∵l1∥l2,∴∠PED=∠PAC,∵∠PED=∠PBD+∠APB,∴∠PAC=∠PBD+∠APB.

【教师总结】画出图形,点在两条直线之间、两侧,归根到基本模型一.

类型二点在平行线上移动

例3:如图,直线CB∥OA,∠C=∠OAB=100°,E、F在CB上,且满足∠FOB=∠AOB,OE平分∠COF. (1)求∠EOB的度数;

(2)若平行移动AB,那么∠OBC:∠OFC的值是否随之发生变化?若变化,找出变化规律或求出变化范围;若不变,求出这个比值.

(3)在平行移动AB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某种情况,使∠OEC=∠OBA?若存在,求出其度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解:(1)∵CB∥OA,∴∠AOC=180°-∠C=180°-100°=80°,∵OE平分∠COF,∴∠COE=∠EOF,∵∠FOB=∠AOB,∴∠EOB=∠EOF+∠FOB=1/2∠AOC=1/2×80°=40°;

(2)∵CB∥OA,∴∠AOB=∠OBC,∵∠FOB=∠AOB,∴∠FOB=∠OBC,

∴∠OFC=∠FOB+∠OBC=2∠OBC,∴∠OBC:∠OFC=1:2,是定值;

(3)存在.由(1)可知∠AOC=180°,∴∠AOC+∠OAB=180°,∴OC∥AB.∴∠OBA=∠COB.又BC∥OA,

∴∠OEC=∠EOA.∴要使∠OEC=∠OBA,只需

∠EOA=∠COB,∴∠COE=∠AOB=1/2(∠AOC -∠EOB)=20°.∴∠OBA=∠COB=∠COE+∠EOB=60°. 【教师点拨】遇到动点问题,先从简单开始,平行线中牢记基本图形,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不管点如何变动,要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解决.

【变式训练】2.(2015?宜春期末)如图1,CE 平分∠ACD ,AE 平分∠BAC ,∠EAC+∠ACE=90°. (1)请判断AB 与CD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当∠E=90°且AB 与CD 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移动直角顶点E ,使∠MCE= ∠ECD ,当直角顶点E 点移动时,问∠BAE 与∠MCD 否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解:(1)∵CE 平分∠ACD ,AE 平分∠BAC ,∴∠BAC=2∠EAC ,∠ACD=2∠ACE ,∵∠EAC+∠ACE=90°,∴∠BAC+∠ACD=180°,∴AB ∥CD ;

(2)∠BAE+1/2∠MCD=90°;过E 作EF ∥AB ,∵AB ∥CD , ∴EF ∥AB ∥CD ,∴∠BAE=∠AEF ,∠FEC=∠DCE ,∵∠E=90°,∴∠BAE+∠ECD=90°,∵∠MCE=∠ECD ,∴∠BAE+1/2∠MCD=90°. 【教师点拨】对于各模型中的逆命题依然成立,作辅助线的方法相同.

图2

图1

M E

E A

B

C

D

D

C B A

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

信达 5 4D 3E 21 C B A 2015年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考试 沾益县白水一中 姓名 班级 考号 (本卷三个大题,共27个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评卷人 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30在实数: 1 在实数 :3.14159,3 64,1.010010001…, ,π,722 中,无理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 2计算正确的是( ) A .113±= B . ()332 =- C .9.081.0=- D .39±= 3如图所示的图案分别是三菱、大众、奥迪、奔驰汽车的车标,其中可以看着是由“基 本图案”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 4.若点P 是第二象限内的点,且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4,到y 轴的距离是3,则点P 的坐标是( ) A 、(-4,3) B 、(4,-3) C 、(-3,4) D 、(3,-4) 5.如图,一把矩形直尺沿直线断开并错位,点E 、D 、B 、 F 在同一条直线上,若∠ADE =125°, 则∠DBC 的度数为 ( ) A .55° B .65° C .75° D .125° 6.下列抽样调查较科学的是( ) ①张涛为了知道烤箱中所烤的饼是否熟了,取出一块试吃; ②刘明为了了解初中三个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对初三年级一个班的学生做了调查; ③杨丽为了解云南省2015年的平均气温,上网查询了6月份30天的气温情况; ④李智为了解初中三个年级的课外作业完成情况,向三个年级各一个班的学生做了调查。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7.设“●”“▲”“■”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用天平称了两 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 的顺序排列为( ) A. ■●▲ B. ■▲● C. ▲●■ D. ▲■● 8.如右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1) ?=∠+∠180BCD B ;(2)21∠=∠; (3) 43∠=∠;(4) 5∠=∠B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点()12,1+-m m P 在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1 > m B .1

(完整)2018初一数学平行线及其判定练习题

2018平行线及其判定练习题 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B.同位角相等 C.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D.对顶角相等 2.下列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③相等的角是对顶角;④同位角相等.其中错误的有(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3.如图,如果?=∠+∠18021,那么( ). (A )?=∠+∠18042 (B )?=∠+∠18043 (C )?=∠+∠18031 (D )41∠=∠ 4.如图,∠1+∠B=180°,∠2=45°,则∠D 的度数是( ). 21 D C B A A .25° B .45° C .50° D .65° 6.(3分)直线a 、b 、c 、d 的位置如图所示,如果∠1=58°,∠2=58°,∠3=70°,那么∠4等于( )

A .58° B .70° C .110° D .116° 7.如图,下列条件中,能判定DE ∥AC 的是 ( ) A .∠EDC=∠EFC B .∠AFE=∠ACD C .∠1=∠2 D .∠3=∠4 8.如图,给出下列条件:①∠1=∠2;②∠3=∠4;③AD ∥BE ,且∠D=∠B ;其中,能推出AB ∥DC 的条件为(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以上都错 9.如图,直线a ,b 被直线e ,d 所截,若∠1=∠2,∠3=125°,则∠4的度数为( ). A. 55° B. 60° C.70° D. 75° 10.用反证法证明“若a ⊥c ,b ⊥c ,则a ∥b ”时,应假设( ) A .a 不垂直于c B .a ,b 都不垂直于c C .a 与b 相交 D .a ⊥b 11.如图,下列能判定AB ∥CD 的条件有( )个. (1)∠B+∠BCD=90°; (2)∠1=∠2; (3)∠3=∠4; (4) ∠B=∠5. A .1 B .2 C .3 D .4 d c b a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拔高练习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拔高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分)如图,直线AB,AF被BC所截,则∠2的同位角是() A.∠1B.∠2C.∠3D.∠4 2.(5分)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1和∠3是同旁内角B.∠2和∠3是内错角 C.∠2和∠4是同位角D.∠3和∠5是对顶角3.(5分)下列选项中∠1与∠2不是同位角的是() A.B. C.D. 4.(5分)如图:∠1和∠2是同位角的是()

A.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 5.(5分)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与∠EGC是同位角B.∠1与∠FGC是内错角 C.∠2与∠FGC是同旁内角D.∠A与∠FGC是同位角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6.(5分)如图所示,直线AB、CD被DE所截,则∠1的同位角是,内错角是,同旁内角是. 7.(5分)如图,图中,∠B的同旁内角除了∠A还有. 8.(5分)如图,能与∠1构成同位角的角有个. 9.(5分)如图,∠2的同旁内角是.

10.(5分)如图,∠1与∠2是同位角共有对.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1.(10分)如图所示,把一根筷子一端放在水里,一端露出水面,筷子变弯了,它真的弯了吗?其实没有,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1)请指出与∠1是同旁内角的有哪些角?请指出与∠2是内错角的有哪些角?(2)若∠1=115°,测得∠BOM=145°,从水面上看斜插入水中的筷子,水下部分向上折弯了多少度?请说明理由. 12.(10分)如图,直线DE经过点A. (1)写出∠B的内错角是,同旁内角是. (2)若∠EAC=∠C,AC平分∠BAE,∠B=44°,求∠C的度数. 13.(10分)如图所示,∠1与∠2是哪两条直线被另一条直线所截,构成的是什么角的关系?∠3与∠D呢? 14.(10分)如图,已知直线a,b被直线c,d所截,直线a,c,d相交于点O,按要求完成下列各小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题

期末考试试题1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的平方根是1 B 、1的算术平方根是1 C 、 2 是2的平方根 D 、-4是2)16(-的平方根 2. 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形中,∠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 1 2 12 1 2 1 2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3. 若点P 在x 轴的下方,y 轴的左方,到每条坐标轴的距离都是3,则点P 的坐标为( ) A 、()3,3 B 、()3,3- C 、()3,3-- D 、()3,3- 4. 不等式-2x+3<2的解集是( ) A.-2x<-1 B.x>2 C.x< 1/2 D.x> 1/2 5.下列各式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3x-2y=9 B.2x+y=6z C. Y2+2=3y D.x-3=4y2 6. 下列各数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A 、1 B 、2 C 、3 D 、4 1 0.101001723164 2 π -- -, , , , , 0, - 7.若x m-n -2y m+n-2=2007,是关于x,y 的二元一次方程,则m,n 的值分别是( ) A. m =1,n=0 B. m =0,n=1 C. m =2,n=1 D. m =2, n=3 8. 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 A 、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 、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 、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 、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9. 为保护生态环境,陕西省某县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将某一部分耕地改为林地,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共有18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是林地面积的25%,为求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各多少平方千米。设改变后耕地面积x 平方千米,林地地面积y 平方千米,根据题意,列出如下四个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 ) A 、?? ??==+%25180x y y x B 、????==+%25180y x y x C 、???=-=+%25180y x y x D 、???=-=+% 25180 x y y x 10.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x>-2 x 1??≤? 的解,其中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1. 81的算术平方根是 ,0的平方根是 ,1的平方根是 。 12.如图④,AB ∥CD ,∠BAE = 120o,∠DCE = 30o,则∠AEC = 度。 13.如左图,如果∠C = 70°,∠A = 30°,∠D = 110°,那么∠1+∠2=___ __度. 14.点(-3,6)到x 轴的距离是 ,到y 轴的距离是 。 15.阅读下列语句:①对顶角不相等;②今天天气很热;③同位角相等; ④画∠AOB 的平分线OC ;⑤这个角等于30°吗?在这些语句是,属于命题的是_____ (填写序号) 16. 如图,小亮解方程组 ? ??=-=+1222y x y x ● 的解为 ???==★y x 5,由于不小心,滴上了两滴墨水, 刚好遮住了两个数●和 ★,请你帮他找回★这个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专题》

有理数的概念总结 1. 有理数的分类 ⑴按有理数的意义分类 ⑵按正、负来分 正整数 正整数 整数 0 正有理数 负整数 正分数 有理数 有理数 0 (0不能忽视) 正分数 负整数 分数 负有理数 负分数 负分数 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 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 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 ④非负数(正数和零) 1、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中 ??+--+-12112111236100000307 22 82838.,,,,.,,,.,,π 正数集合{ …} 负数集合{ …} 自然数集合{ …} 非负有理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 …} 2、数轴 (1)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点的移动左减右加) 【试卷p24,3题】例1、在数轴上,一点从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2个单位,再向左移动3个单位后到达终点,这个终点表示的数是( ) 变式1、试卷P9 9,10题 变式2、 将数轴上的点A 先向左移2个单位 ,再向右移5,此时A 点位于原点,则A开始时表示的数是_______

(2)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B| = |a-b| (或大叔减小数) 例 2 数轴上表示数3.5与 – 1.5 的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 与数2的距离为3个单位的数是________, ①|x|的绝对值表示_______, | x-2 | 表示_______, | x + 2 | 表示______, ② 若 | x -2 | = 3 则 x =______ ③ 满足 | x – 2 | + | x+2 | = 4 的整数 x 有__________. ④ | x – 2 | + | x -2 | 的 最小值为_______ ⑤|x-3|+|x-1|+|x+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变式1、试卷p11 14(3)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0的相反数是0。 性质 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 (2).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0除外)在原点两旁,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例3 .若某点表示的数 a = -a , 这个点位于何处______ 例4.已知a,b 互为相反数,|a-b|=6,求b-1的值 (3).相反数的求法 ⑴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只要在它的前面添上负号“-” 如;5a+b 的相反数是 -(5a+b );a-b 的相反数等于_________ 5.多重符号的化简 “-”号的个数决定最后结果;即:个数是奇数,结果为负,个数是偶数时,结果为正。 例4. )2 1 3(-- )]5([--- )]}2([{+-+- 6绝对值 (1)绝对值的几何定义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a 的绝对值,记作|a|。 2.绝对值的代数定义 ⑴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⑵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⑶0的绝对值是0. 可归纳为①:|a|=a <═> a ≥0(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是非负数。) ② |a|=-a <═> a ≤0(绝对值等于其相反数的数是非正数。) 3.绝对值的性质 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即 |a|≥0。 绝对值相等的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即:|a|=|b|,则a=b 或a=-b ; 非负数的常用性质:若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这几个非负数同时为0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的有关证明及答案

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的证明 练习题 温故而知新: 1.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互补. 例1已知如图2-2,AB∥CD∥EF,点M,N,P分别在AB,CD,EF上,NQ平分∠MNP.(1)若∠AMN=60°,∠EPN=80°,分别求∠MNP,∠DNQ的度数; (2)探求∠DNQ与∠AMN,∠EPN的数量关系. 解析: 在我们完成涉及平行线性质的相关问题时,注意实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的角度转换,即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

例2如图,∠AGD=∠ACB,CD⊥AB,EF⊥AB,证明:∠1=∠2. 解析:在完成证明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由角的关系可以得到直线之间的关系,由直线之间的关系也可得到角的关系. 例3(1)已知:如图2-4①,直线AB∥ED,求证:∠ABC+∠CDE=∠BCD; (2)当点C位于如图2-4②所示时,∠ABC,∠CDE与∠BCD存在什么等量关系?并证明. 解析:在运用平行线性质时,有时需要作平行线,取到桥梁的作用,实现已知条件的转化.

例4 如图2-5,一条公路修到湖边时,需绕道,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120°,第二次拐的角∠B是150°,第三次拐的角是∠C,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那么∠C应为多少度? 解析:把关于角度的问题转化为平行线问题,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予以解答. 举一反三: 1.如图2-9,FG∥HI,则∠x的度数为( ) A.60° B. 72°C.90°D. 10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不等式及其解集》拔高练习

《不等式及其解集》拔高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1.(5分)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A.B. C.D. 2.(5分)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某不等式组的解集,那么这个不等式组可能是() A.B.C.D. 3.(5分)据天气预报2018年4月12日大田县的最高气温是32℃,最低气温是21℃,则当天大田县气温t(℃)的变化范围是() A.t>21B.t<32C.21<t<32D.21≤t≤32 4.(5分)若不等式组的解为x<m,则m的取值范围为()A.m≤1B.m=1C.m≥1D.m<1 5.(5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mx+1>0的解集是x<,则关于x的不等式(m ﹣1)x>﹣1﹣m的解集是() A.x B.x C.x D.x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5.0分) 6.(5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5a﹣2b)x>3b﹣a的解集是x<,则6ax>7b 的解集是. 7.(5分)不等式组的解集是3<x<a+2,若a是整数,则a等于. 8.(5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2m﹣n)x+3m﹣4n<0的解集是x>,则关于x 的不等式(m﹣4n)x+2m﹣3n<0的解集是.

9.(5分)若不等式组没有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 10.(5分)已知不等式式组无解,则a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11.(10分)定义新运算:对于任意有理数a,b,都有a*b=b(a﹣b)﹣b,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加法、减法及乘法运算,例如:2*5=5×(2﹣5)﹣5=﹣20.(1)求2*(﹣5)的值; (2)若x*(﹣2)的值大于﹣6且小于9,求x的取值范围,并在如图所示的所画的数轴上表示出来. 12.(10分)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 (1)x<﹣1 (2)﹣2<x≤3. 13.(10分)在数轴上表示下列不等式: (1)x>2 (2)﹣2<x≤1. 14.(10分)已知不等式≤. (1)求该不等式的解集; (2)该不等式的所有负整数解的和是关于y的方程2y﹣3a=6的解,求a的值.15.(10分)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是x≥,求m的值.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数学精品教学资料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卷首寄语: 亲爱的同学们,进入初中,第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在这学期中,你一定有许多收获,下面是检验我们学习效果的时候了,相信你会很棒! 本试卷一共五大题,23小题,总分15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一、精心挑选,小心有陷阱哟!(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3,4)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为了了解全校七年级3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骆老师从中抽查了5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针对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300名学生是总体 B .每名学生是个体 C .5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 D .这个样本容量是50 3.导火线的燃烧速度为0.8cm /s ,爆破员点燃后跑开的速度为5m /s ,为了点火后能够跑到150m 外的安全地带,导火线的长度至少是( ) A .22cm B .23cm C .24cm D .25cm 4.不等式组?? ?+-a x x x <<5 335的解集为4<x ,则a 满足的条件是( ) A .4<a B .4=a C .4≤a D .4≥a 5.下列四个命题:①对顶角相等;②内错角相等;③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6.下列运动属于平移的是( ) A .荡秋千 B .地球绕着太阳转 C .风筝在空中随风飘动 D .急刹车时,汽车在地面上的滑动 7.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5,估计它的边长大小在( ) A .2与3之间 B .3与4之间 C .4与5之间 D .5与6之间 8.已知实数x ,y 满足()0122=++-y x ,则y x -等于( ) A .3 B .-3 C . D .-1 9.如图是丁丁画的一张脸的示意图,如果用(0,2)表示左眼,用(2,2)表示右眼,那么嘴的位置可以表示成( ) A .(1,0) B .(-1,0) C .(-1,1) D .(1,-1) 10.根据以下对话,可以求得嫒嫒所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分别是( ) A .0.8元/支,2.6元/本 B .0.8元/支,3.6元/本 C .1.2元/支,2.6元/本 D .1.2元/支,3.6元/本 二、细心填空,看谁又对又快哟!(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a 、b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 <11 <b ,则=+b a . 嫒嫒,你上周买的笔和笔记本的价格是多少啊? 哦,…,我忘了!只记得先后买了两次,第一次买了5支笔和10本笔 记本共花了42元钱,第二次买了10支笔和5本笔记本共花了30元钱. 姓名 学号 班级

最新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期末拔高训练试题

E D C B A N M D G F C B E A D C B N M A 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拔高训练试题 一、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1、 2x+3 、9 。则x = 2.正方形的面积是2a 2+2a + 21(a >-2 1 )的一半,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3、 已知三点M 、N 、P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MN=4厘米,NP=3厘米,M 、P 两点间的 距离为x 厘米,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6.如图,ΔABC 中,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M 。若CM=3cm ,BC=4cm ,AM=5cm ,则ΔMBC 的周长=_____________cm 。. 5、如图,ABC ?沿DE 折叠后,点A 落在BC 边上的A '处,若点D 为AB 边的中点, 50=∠B ,则A BD '∠的度数为 . 9.如图2,有一个五角星的图案,那么图中的∠A +∠B +∠C +∠D +∠ E= ° 10.如图3,先将正方形ABCD 对折,折痕为EF ,将这个正方形展平后,再分别将A 、B 对折,使点A 、点B 都与折痕EF 上的点G 重合,则∠NCG 的度数是 度. 图2 图3 13、 如图,平面镜A 与B 之间夹角为ll00 ,光线经平面镜A 反射到平面镜B 上, 再反射出去,若∠1=∠2,则∠l 的度数为 . 14、已知:如图,矩形ABCD 的长和宽分别为2和1,以D 为圆心, AD 为半径作AE 弧,再以AB 的 中点F 为圆心,FB 长为半径作BE 弧,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二、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如图,向高为H 的圆柱形水杯中注水,已知水杯底面圆半径为 1,那 么注水量与水深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 14.如右上图所示,AB=AC ,∠A=40°,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AC 与D ,则∠DBC=( ) A 、30° B 、20° C 、15° D 、10° 18.若x 2 +mx+25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 )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数学老师将数学期末模拟考试的成绩整理后,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得分在70~80分的人数最多 B.该班的总人数为38 C.人数最少的分数段的频数为2 D.得分及格(≥60分)约有12人 2 . 下列各数为无理数的是() A.B. D. C. 3 . 点到轴上的距离为() A.3B.4C.5D.6 4 . 已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则代数式的值为()A.10B.2C.D. 5 . 如图,直线、被直线所截,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直线与平行的是()

A.B.C.D. 6 . 不等式的解集是() A.x>﹣1B.x>﹣3C.﹣1<x<3D.x<﹣3 二、填空题 7 . 不等式的非正整数解为_______. 8 . 某冷饮店一天售出各种口味雪糕数量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其中售出红豆口味的雪糕200支,那么售出 水果口味雪糕的数量是支 9 . 下列说法:①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③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60°; ④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⑤计算的结果为7;⑥函数y=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1;⑦的运算结果是无理数.其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即可) 10 . 如图,将正方形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是原点,若点坐标,则点的坐标是 __________. 11 . 如图,将一个直角三角板和一把直尺叠放在一起,如果∠α=43°,那么∠β是

_________ 12 . 若则______________(试用含的代数式表示y) 三、解答题 13 . 如图1,AB∥CD,点E是直线AB、CD之间的一点,连接EA、E A. (1)探究猜想: ①若∠A=20°,∠C=50°,则∠AEC=. ②若∠A=25°,∠C=40°,则∠AEC=. ③猜想图1中∠EAB、∠ECD、∠AEC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提示:作EF∥AB). (2)拓展应用: 如图2,AB∥CD,线段MN把ABCD这个封闭区域分为I、Ⅱ两部分(不含边界),点E是位于这两个区域内的任意一点,请直接写出∠EMB、∠END、∠MEN的关系. 14 . 建设中的大外环路是我市的一项重点民生工程.某工程公司承建的一段路基工程的施工土方量为120万立方,原计划由公司的甲、乙两个工程队从公路的两端同时相向施工150天完成.由于特殊情况需要,公司抽调甲队外援施工,由乙队先单独施工40天后甲队返回,两队又共同施工了110天,这时甲乙两队共完成土方量103.2万立方. (1)问甲、乙两队原计划平均每天的施工土方量分别为多少万立方? (2)在抽调甲队外援施工的情况下,为了保证150天完成任务,公司为乙队新购进了一批机械来提高效率,那么乙队平均每天的施工土方量至少要比原来提高多少万立方才能保证按时完成任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解题技巧专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解题技巧专题目录: 【专题一】平行线中作辅助线的方法 【专题二】相交线与平行线中的思想方法 【专题三】开方运算及无理数判断中的易错题 【专题四】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面积 【专题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变化规律 【专题六】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专题七】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学科内知识的综合 【专题八】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含字母系数的问题

【专题一】平行线中作辅助线的方法 ——形成思维定式,快速解题 ◆类型一含一个拐点的平行线问题 1.(2017·南充中考)如图,直线a∥b,将一个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8°,则∠2的度数为() A.30°B.32°C.42°D.58° 第1题图第2题图2.(2017·潍坊中考)如图,∠BCD=90°,AB∥DE,则∠α与∠β满足() A.∠α+∠β=180°B.∠β-∠α=90° C.∠β=3∠αD.∠α+∠β=90° 3.阅读下列解题过程,然后解答后面的问题. 如图①,已知AB∥CD,∠B=35°,∠D=32°,求∠BED的度数. 解:过E作EF∥AB.∵AB∥CD,∴CD∥EF.∵AB∥EF,∴∠1=∠B=35°.又∵CD∥EF,∴∠2=∠D=32°,∴∠BED=∠1+∠2=35°+32°=67°. 如图②、图③,是明明设计的智力拼图玩具的一部分,现在明明遇到两个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1)如图②,已知∠D=30°,∠ACD=65°,为了保证AB∥DE,∠A应多大? (2)如图③,要使GP∥HQ,则∠G,∠GFH,∠H之间有什么关系?

◆类型二含多个拐点的平行线问题 4.如图,已知AB∥DE,∠ABC=70°,∠CDE=140°,则∠BCD的大小为() A.20°B.30°C.40°D.70° 第4题图第5题图5.如图,直线l1∥l2,∠α=∠β,∠1=40°,则∠2的度数为________.6.如图,给出下列三个论断:①∠B+∠D=180°;②AB∥CD;③BC∥DE.请你以其中两个论断作为已知条件,填入“已知”栏中,以剩余一个论断作为结论,填入“结论”栏中,使之成为一道由已知可得到结论的题目,并解答该题. 已知: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 解: 7.如图①,AB∥CD,EOF是直线AB,CD间的一条折线. (1)试说明:∠EOF=∠BEO+∠DFO; (2)如果将折一次改为折两次,如图②,则∠BEO,∠EOP,∠OPF,∠PFC 之间会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测试题

4.8平行线(1)平行线 ◆随堂检测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相交或平行 D、垂直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有()个 (1)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 (2)经过直线外一点,能够画出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并且只能画出一条 (3)如果a//b,b//c,则a//c (4)两条不平行的射线,在同一平面内一定相交 A、0 B、1 C、2 D、3 3、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______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请举出一个生活中平行线的例子:。 5、如果a//b,b//c,则 a c,根据是。 ◆典例分析 例:如图,按要求画图:过P点作PQ//AB交AC与O,作PM//AC交AB于N。 A

P B C 解: 评析:画平行线的关键是:1、过哪个点画;2、画的线和哪条线平行。 ◆课下作业 ●拓展提高 1、在同一平面内,直线l和k,满足下列条件,写出对应的位置关系: l和k没有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l和k只有一个公共点,则l和k的关系是。 2、如果MN//AB,AC//MN,则点C在上。 3、直线n m、为空间内的两条直线,它们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 B、相交 C、异面 D、平行、相交或异面 4、在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如果要使其中两条且只有两条平行,那么它们() A、有三个交点 B、只有一个交点 C、有两个交点 D、没有交点

5、在同一平面内,直线n m、相交于点O,且n l//,则直线l和m的关系是() A、平行 B、相交 C、重合 D、以上都有可能 6、两条射线平行是指() A、两条射线都是水平的 B、两条射线都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同 C、两条射线方向相反 D、两条射线所在直线平行 7、作图:在梯形ABCD中,上底、下底分别为AD、BC,点M为AB中点, (1)过M点作MN//AD交CD于N; (2)MN和BC平行吗?为什么? (3)用适当的方法度量并比较NC和ND的大小关系。 B C ●体验中考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拔高题

三角形、多边形拔高题 一、填空题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1:3:5,则最大的内角是_____度 2、两根木棒的长分别为cm 3和cm 5,要选择第三根木棒,将它钉成一个三角形,若第三根木棒的长为偶数,则第三根木棒的长是._____cm 3、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0 135,则这个多边形是____边形,它的内角和等于____. 二、选择题 1、三角形三条高的交点一定在( ) A 、三角形的内部 B 、三角形的外部 C 、三角形的内部或外部. D 、三角形的内部、外部或顶点 2、适合条件C B A ∠= ∠=∠2 1 的?ABC 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3、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角平分线相交所成的角的度数是( ) A 、0 45 B 、0135 C 、045或0 135 D 、不能确定 三、解答题 1、已知?ABC 中,A ∠比2B ∠大0 40,B ∠比2C ∠少0 10,求各角的度数. 2、如图,0 90?=∠+∠+∠+∠+∠+∠n F E D C B A ,求n ; 3、如图,在六边形ABCDEF 中,AF//CD ,AB//DE ,且 0080120=∠=∠B A ,,求C ∠ 和D ∠的度数 4、已知?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c b a ,,,且05|2|2 =-++ -+)(c b a c b 求b 的取值范围. 二元一次方程组拔高题

一、填空题 1、已知24x y -=,则142______x y -+=. 2、若3321m n m n mx ny -+-=是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则 ______m n =. 3、消去方程组235342x t y t =-?? =+?中的t ,得___________. 4、当m =_______时,方程组24 48 x my x y +=?? +=?的解是正整数. 5、某学生在n 次考试中,其考试成绩满足条件:如果最后一次考试得97分,则平均为90分,如果最后一次考试得73分,则平均分为87分,则n =_______. 6、某商品售价a 元,利润为成本的20%,若把利润提高到30%,售价应提高到_______元. 二、选择题 1、已知方程组2342x y ax by -=?? +=?与356 4 x y bx ay -=??+=-?有相同的解,则a 、b 的值为( ) A .2 1a b =-?? =? B .1 2a b =?? =-? C .1 2a b =?? =? D .1 2a b =-?? =-? 2、若方程组()213 431 kx k y x y +-=???+=??的解x 和y 互为相反数,则k 的值为( ) A .2 B .-2 C .3 D .-3 3、如果关于x y 、的方程组24x y m x y m +=?? -=? 的解是二元一次方程3+214x y =的一个解,那么m 的值( ) A .1 B .-1 C .2 D .-2 4、6年前,A 的年龄是B 的3倍,现在A 的年龄是B 的2倍,A 现在年龄是( ) A .12 B .18 C .24 D .30 三、解答题 (1)534 113 4x y x y x y x y +-?-=???+-?+=?? (2) 3221 456 x y x y x y ++-+== 2、某车间有甲、乙两种硫酸的溶液,浓度分别为90%和70%,现将两种溶液混合配制成浓度为80%的硫酸溶液500千克,甲、乙两种溶液各需取多少克?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拔高题

初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及答案

7. 1. 2. 3. 4. 5. 6. 淮南市 2013—2014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数学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9 20 21 22 23 24 得分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 今天是展示你才能的时候了, 只要你仔细审题. 认真答题, 把平常的水平发挥出来,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放松一点,相信自己的实力 C A ? 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 在数- 3.14, , 0, , 0.1010010001 π, 2个 C .3个 D . 4 个 、选择题(本题共 10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30分) 下列图案可以通过一个“基本图形”平移得到的是 A . 1 个 B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5是25 的平方根 C .- 5 是(- 5)2 的算术平方根 下列图形中,由 AB ∥ CD 能得到∠ B .25 的平方根是 5 D .± 5是(- 5) 2 的算术平方根 1=∠2 的是 ( ) C ) D A B 如果 a > b ,那么下 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 a 3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数学期末拔高训练试题

N M D G F C B E A 七年级数学(下)期末拔高训练试题 一、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x+1、2x+3 、9。则x= 2.正方形的面积是2a2+2a+ 2 1 (a>- 2 1 )的一半,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 3、已知三点M、N、P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MN=4厘米,NP=3厘米,M、P两点间的 距离为x厘米,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6.如图,ΔABC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M。若CM=3cm,BC=4cm, AM=5cm,则ΔMBC的周长=_____________cm。. 5、如图,ABC ?沿DE折叠后,点A落在BC边上的A'处,若点D为AB边的中点, 50 = ∠B,则A BD' ∠的度数为 . 9.如图2,有一个五角星的图案,那么图中的∠A+∠B+∠C+∠D+∠E= ° 10.如图3,先将正方形ABCD对折,折痕为EF,将这个正方形展平后,再分别将A、 B对折,使点A、点B 都与折痕EF上的点G重合,则∠NCG的度数是度. 图2 图3 13、如图,平面镜A与B之间夹角为ll00,光线经平面镜A反射到平面镜B上, 再反射出去,若∠1=∠2,则∠l的度数为. 14、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长和宽分别为2和1,以D为圆心, AD为半径作AE弧,再以AB的 中点F为圆心,FB长为半径作BE弧,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二、相信你的选择(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如图,向高为H的圆柱形水杯中注水,已知水杯底面圆半径为 1,那 么注水量与水深的函数关系的图象是 ( ) 14.如右上图所示,AB=AC,∠A=40°,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与D,则∠DBC=( ) A、30° B、20° C、15° D、10° 18.若x2+mx+25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是() D A C B M

2017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

E D A 2017七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下面四个图形中,∠1与∠2为对顶角的图形是() A、B、C、D、 2、调查下面问题,应该进行抽样调查的是() A、调查我省中小学生的视力近视情况 B、调查某校七(2)班同学的体重情况 C、调查某校七(5)班同学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情况 D、调查某中学全体教师家庭的收入情况 3、点3 (- P,)2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如图是某机器零件的设计图纸, 在数轴上表示该零件长度(L)合格尺寸, 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A、同旁内角互补 B、对顶角相等 C、直角的补角仍然是直角 D、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下列各式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0 3= + -z y x B. 0 3= + -x y xy C. 0 3 2 2 1 = -y x D. 0 1 2 = - +y x 7、某班共有学生49人.一天,该班某男生因事请假,当天的男生人数恰为女生人数的一半. 若设该班男生人数为x,女生人数为y,则下列方程组中,能正确计算出x,y的是(). A、 ? ? ?x–y= 49 y=2(x+1)B、?? ?x+y= 49 y=2(x+1)C、?? ?x–y= 49 y=2(x–1)D、?? ?x+y= 49 y=2(x–1) 8、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小明得分要超过120分,他至少要答对多 少道题?如果设小明答对x道题,则他答错或不答的题数为20-x. 根据题意得:() A、10x-5(20-x)≥120 B、10x-5(20-x)≤120 C、10x-5(20-x)> 120 D、10x-5(20-x)<12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请把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案卷上. 9、电影票上“6排3号”,记作(6,3),则8排6号记作__________ . 10、 ? ? ? = - = + = 9 6 2 _________ y x y ax a时,方程组 ? ? ? - = = 1 8 y x 的解为. 11、如图,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要a∥b,需增加条件(填一个即可). 12、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对2008年6月1日起实施的“限塑令”是否知道,从该校全体学生1200 名中,随机抽查了8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2名学生“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对“限塑令”约 有名学生“不知道”. 13、甲地离学校4km,乙地离学校1km,记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km d,则d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4、解方程组 1 528 y x x y =- ? ? += ? . 15、解不等式 1 32 2 x x - ≥+,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6、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已知∠EAD=∠E=450,∠C=300, AE BC ∥,求AFD ∠的度数. 1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4cm.若其中一边长为4cm,求另外两边长. 9.9 10.1 9.9 10.1 L=10±0.1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

七年级数学平行线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3)在实践操作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2、数学思考 能在观察和想象两直线存在平行关系,并在实践、探索中获取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3、解决问题 能在观察、想像、实践、操作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初步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4、情感与态度目标 二、教材分析 “平行线”是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第二节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三个课时,这一课时是本节内容的第一课时,在这一课时里,通过 让学生观察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想象有转动的过程 中存在有相交的情况,从而得出概念及平行公理,那么本课时教学 内容的设计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在观察、想象两条线存在平行关系的 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两直线平行的有关性质,为今后学习平行线的 判定做好铺垫。本课设计的主要思路是通过让学生观察、实践、操 作等方式,使学生经历实践、分析、归纳等过程,从而获得相关结论。

学生在观察、实践、操作之前,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想象木条在转动过程中的位置变化情况;2、实际生活中,大 量存在的是平行线段,要把它们看成直线;3、强调画平行线时要使 用工具,不能徒手画,还注意不能只画横平或竖立的图形,要让学 生画出一些变式图形。 三、学校与学生情况分析 万宁市第二中学是万宁市一所普通中学,大部分的学生来自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一般。我校七年级的学生没有通过选拔考试,只是 按要求就近入学。因此,大部分学生的基础以及学习习惯较差。但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淡化了知识传授、 接受学习、模仿训练等传统的模式,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态度的 培养,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以及创新意识的培养,把课 堂真正还给学生。另外,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都具有 好动、好胜、好强的心理特点,现在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学生已 初步形成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风,学生之间 互相提问的生生互动的氛围已逐步形成。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演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的模型(如课本p13图5?2-1)让 学生观察,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直线a与b不相交的位置呢?这时,直线a与b的位置关系如何?在这种位置时,又有哪些性质? 揭示课题(板书):5.2.1平行线 (二)探讨“情境引入中的问题” 活动一: 活动内容: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两直线被第三直线所截的模型,进行转动操作实践(固定b与c,转动a)。 活动方式:每位同学都动手实践,同桌互相交流,并在班上反馈。 提出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