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相步进电机的新型驱动拓扑的开发3

五相步进电机的新型驱动拓扑的开发3

五相步进电机的新型驱动拓扑的开发3
五相步进电机的新型驱动拓扑的开发3

五相步进电机的新型驱动拓扑的开发

T.S. Weerakoon and L. Samaranayake

斯里兰卡德尼亚佩拉大学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系

摘要:本文将详细说明五相步进电机的新型驱动拓扑结构。现货供应,低成本,标准的步进电机驱动集成电路是利用一种新型的五相步进电机驱动拓扑结构制成的,这种结构使速度和位置闭环控制由内部电流控制回路提供动力成为可能。经证明这种新型的拓扑结构能够运用到任何奇数相的步进电机。

所设计的驱动由整步,半步,以及由速度和电流控制顺时针,逆时针的驱动模式组成。

I 介绍

在许多机器人技术及自动化工程设计中,各种各样的步进电机会被用来获取所需的机器运转的数据图表。由于它们不需要经常地维护,能够在许多恶劣的环境中正常工作,所以成为首选。对于电机及其驱动电路的选择取决于应用中所需的性能特色的运用。两相和四相步进电机是市场上最常见的类型。

但是对于那些需要更高精密度,低噪音,低震动的应用来说,就会使用五相步进电机。由于五相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小,它能提供更高的分辨率,加速度,制动。以及更低的震动。因此确定这些机动性能能否从设计好的新型拓扑结构中获得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五相步进电机在机器人技术应用中是很少用的类型,在加上它的构造非常复杂,专门为它造的驱动集成电路很难找因此可用的五相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非常昂贵。

利用现有的常见的类型如2和4相步进电机驱动控制集成电路以及以它们为雏形为其他步进电机制造新的驱动拓扑将是一个有效益的办法。

该L297集成电路集成了控制双核型和单极步进电机所需的所有控制电路,L298L双H 桥驱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微处理器到步进电机的接口。在这里,通过添加L297,L298L到微处理器和逻辑控制系统,对五相步进电机的新型驱动拓扑结构进行研究和的开发。本文也对完整的拓扑结构进行了描述。

第二节介绍了元件特性,第三节是关于控制逻辑电路设计的现象。该接口设计将在第四节和第五节给出。最后结论载于第六节。

II. 主要元件的特性分析

该L297集成电路可以和电机驱动应用中的H桥驱动集成电路一起使用,如图1所示。在这种设计H桥功能是从L298N或L293E实现。这可能改变电机的额定功率。控制L297的信号可以从微控制器或从外部开关接收到。单个IC可以驱动2相双极永磁电机,一个4相单极永磁电机或4相可变磁阻步电机。因为很少使用的电子元件少,IC L297具有许多优点:成本低,可靠性高,占地少。L297会产生相序三种模式,即半步模式,全模式和根据接收的输入信号变化的波段模式。

图1采用L297和L298N芯片驱动2相双极或四相单极步进电动机的电路图

A电流控制

小步进电机一般需要小型直流电源控制绕组电流,这些电源被绕组电阻所限制。另一方面,额定矩角值越大,绕组电阻就会越小。因此它们需要一个控制电流供应。

该L297以两脉冲宽度调制(PWM)的斩波电路的形式提供负载的电流控制,每个

斩波电路由一个比较器,触发器和一外部感应电阻器构成。

在此方法,当电机的电流增大的时候,控制系统应用电源电压到电机上。当电流达到最大值,控制系统试图通过改变占空比的电压供应维持所需的电流值,如图2所示。对于每一个斩波电路,电源电压提供给电机的占空比(D)被定义为:

D = Ton / (Ton + Toff),

在这里每吨和Toff的打开和关闭的持续时间

在的H桥上分别进行。

在斩波电路中,触发器是由每个来自振荡器的脉冲所固定的,这些脉冲,使电流能够输出并且增加它的负荷,电流负荷增加,经过电流灵敏电阻器的电压也会增加,当该电压达到Vref,触发器就会复位,直到下一个振荡脉冲到达,电流才能输出。在这个规律中Vref决定负载电流的峰值。

图。2。电路包含触发器,振荡器和一个用于电流控制的比测仪。

图3。控制电流的电压PWM操作图

图3显示了通过电机的电流如何被控制。当电动机电流超出设定值时,应用于电机末端的电压将被切断。因此,电流会衰减,最终电机电流可被控制。

该L298N是单片电路包含两个H桥,此外,较低晶体管的发射极连接被带到

外端接口,使外部感应电阻器的电流连接起来。

B.INHIBIT电路模式中的电流控制

斩波控制方式抑制电流和斩波控制相线的模式是最常见的,可用的两种控制电流的

技巧。在后一种方法中,当经过传感电阻的电压达到Vref的,只有低边开关才会关闭。因此,这种方法并不适合。而斩波控制方式抑制电流已被使用。所需的切换序列也

可以直接从L297上采取。

斩波控制方式抑制电流模式可以选择通过拉低L297输入信号的接地控制设备。然后,斩波器根据INH来控制电机线圈的电流。因此,由L297生成的INH信号的贡献对

创造L298N使能信号来说很重要。在以下案例中,当传感电阻两端的电压达到Vref的时候斩波触发器就会复位,INH信号也会被激活减弱,。然后电压就会关闭H桥的四个开关。该斩波频率是由L297的内部振荡器决定。在关闭所有的晶体管后,二极管为绕组的电流提供转移的路径。而H桥的开关根据下个振荡周期而制作。、

图4说明了在相位信号A高和B低的瞬间电流控制的现象。这些信号A和B供应给L298N两个连接到低高开关的闸门,从而产生和1NH1相同信号来控制负载电流。只有且仅当INH1高,这两个闸门输出地电流才会高。

图4当控制低时,抑制斩波的波形

三。逻辑电路设计

在任何形式的操作中,4个周期后L297的ABCD的相位波段模式就会重复,

如图5所示。转换十个周期后重复的相位波形对于获得五相步进电机的驱动拓扑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图6。五相励磁顺序

通过分析有关L297运行的三种模式,很显然,在正常的驱动模式下,应采用通常被称作两相驱动器模式来获得所需的五相步进电机的励磁顺序。如图6所示。

通过研究五相步进电机所需的励磁顺序以及L297的ABCD相位序列,已经设计好了所需要的逻辑电路的。下面是所提到的步骤。

(一)从五相励磁序列分离出每个相的高低压侧晶体管励磁序列模式,如图6所示。(二)从L297的A,B,C和D中选择合适的相产生高压侧励磁序列。

(三)用微控制器及端口闸门的ABCD输出信号生成到L298N的输入信号

(四)建立L298N的使能信号A和使能信号B

通过分配十步所需的相位模式到二十步所需的相位模式等同于L297四个时钟周期产生的输出波型

在图7说明高低压侧励磁序列所需的周期选择

通过选择L297合适的输出相位,可从L297中产生高压侧晶体管励磁序列。被选中的序列是L297模式的两相模式,如图8所示。微控制器的信号用来生成所需的高压侧脉冲模式。The DM74LS08Quad 2-Input端口闸门被用来终止微控制器信号和来自L297的信号。

如图9所示,输入信号和使能信号决定高低压侧的晶体管的开关模式。因此,使能信号由微控制器提供。但要实现电机的电流控制,INH信号必须与使能信号接合到L298N,正如电流控制部分所解释那样,。在图10中说明L298的EN信号是如何通过利用微控制器和

抑制来自L27的INH信号所需的使能信号产生的。一个关于输入和使能信号的AND操作会生成有关的L298N的EN信号

图7所需的高,低侧晶体管励磁序列

该L298N由H -桥构成,一个相位用到的一个输出信号和一个桥??、一个H桥的两个接收信号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单桥的输出信号是不能用的。要生产五相步进电机,需要三个L298N双路全桥驱动器集成电路。该L298N的输入与输出信号的选择都列在第四部分的图13上

图8L298N输入信号的产生

图9 拉高拉低L298N的运转

图10使能信号的产生

四。接口设计

用于生产L298N所需的输入信号的逻辑电路和微控制器控制信号在驱动电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图11显示了L297的接口,DM74LS08 Quad 2-Input 端口闸门集成电路和有microcontroller PIC16F877A的.L298N

L297电路配置可见图12。该控制信号必须接地以获得抑制控制模式来限制通过绕组电机的电流时钟信号由微控制器所提供,半/整步的插脚应该弄低点来支持完整模式(两相位)的运作。使能信号用来控制电机的运动。当它低的时候,所有的INH1,INH2,ABCD插脚都会跟着变低。。Vref的值规定了流过电机的电流。在这个配置中要用到两个L297集成电路,且让这两个电路同步是必须的。而采用L297的SYNC插脚就很容易使它们同步。

图11。系统的电路整合图

在图13中显示了L298N的输入和输出电极是如何使用的。通常用在地面上100nF的无感电容在Vs and Vc之间。电流感应电阻必须小到0.5Ω以避免在大电流下电压的大量下降。外部二极管桥在集成电路的输入信号被切断的时候提供电流环流通路径。通常肖特基二极管因为恢复快而用在这里。

五。结论

关于步进驱动电路设计方法的理论和逻辑分析表明,它是一个具有几种操作和控制模式的构造。

图12 L297的构造

图13,L298N的构造

该步进驱动电路性能从以下方面测试。如图14所示

1。速度控制能力

2。电流控制能力

在图15(a)及(b)显示在每个相极形成励磁波形。所有五相励磁序列显示他们正在根据以上规定运转。图15(b)显示了另外橙色和绿色相励磁序列来比较黑相与其他相的励磁序列。由于通过流经绕组电机的电流充电和放电电容,在每个励磁点中都有一些瞬变电流。

通过改变五相电极的励磁序列的频率已经实现了电机速度的控制。很显然在同一时间规模5ms/div下图16(一),(二)中该序列的电压脉冲宽度是图15(a)(b)中的两倍。据观察,在图15中与励磁序列相关的电机转速(速度1)是图16中的一半,因此,通过改变PIC单片机生成的励磁序列的脉冲频率可以改变电机的速度。

图14 有微控制器的驱动电路

图15 a在速度(一)下蓝,红,橙,绿相位的电压

图15b在速度(一)下橙,绿,黑相位的电压

图16 a在速度(二)下蓝,红,橙,绿相位的电压

图16 b速度(二)红,橙,绿,黑相位的电压

在图17(a)项,(b)项,(c)项中演示了电机驱动电路中电流的控制能力。为了示范只考虑了红色相位且图17(a)显示了在较高电压Vref(=为600mV)--- 比Vsense电压更高下的电流波,之后,INH信号不必拉下来以限制电机吸收电流。由于相电压从+与+与/ 2至0V变化,而且相位电流根据电压变化分别从正,负,零变化,每个相有正极和负极的电流分量。

通过切断到L298N的INH信号,电机电极的电压就会被限制从而控制通过每个绕组的电流。

图17b 在bat Vref = 200 mV时相位电流和INH信号的变化

图17 c在Vref = 120 mV下相位电流和INH信号的变化图。17(b)和(c)显示在两种不同的电压值200毫伏和120伏下电流的控制能力。六。结论

所推荐的5相步进电机新型驱动器与市场上可以以买到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相比更经济。由于驱动含有必须的控制程序所以它可用于五相步进电动机普遍应用。

这种结构简单,设计小巧的驱动能够提供另一个好处。就是该驱动程序可用于机器人应用,因为它所需空间小。该驱动程序可以被看作是一个低成本五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原型。而且这种驱动有其他的许多功能如电流控制,速度控制等,它可以作为一种低成本,小巧的

驱动电路引入市场。

参考文献

(1)N·Sedaghati莫卡塔里,“步进电机的微步驱动:案例

研究“,

http://ece.ut.ac.ir/silab/publications/pdf/sedaghati_iscee06.pdf.

(2)L297集成电路的数据表

https://www.doczj.com/doc/ff1316606.html,/datasheets_pdf/L/2/9/7/L297.shtml

L298N集成电路数据表

https://www.doczj.com/doc/ff1316606.html,/datasheets_pdf/L/2/9/8/L298N.shtml

托马斯L霍普金斯“步进电机驱动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必须考虑的因素“,https://www.doczj.com/doc/ff1316606.html,/InfoWeb/design_center/Appnotes_Archi

ve/1675.pdf

H。萨克斯,“步进电机驱动应用说明”

https://www.doczj.com/doc/ff1316606.html,/myfiles/data/1679.pdf

单片机基于80C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本科课程设计题目:基于80C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系别信息工程系 学生姓名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讲师 2014 年6 月11 日

摘要 本文研究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设计,该系统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终端接收,该系统以汇编语言为单片机的驱动程序语言,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主要任务是把二进制数变成脉冲序列,按相序输入脉冲以实现电机转动方向控制,利用单片机实现对步进电机的远距离实时监控,从而达到高效、节能的控制步进电机工作的目的,该系统具有成本低、控制方便的特点。使用单片机驱动四相步进电机,控制步进电机以四相八拍的方式运行,来实现步进电机正向/反向旋转,P1.0~P1.3分别控制步进电机;P1.5~P1.7分别控制步进电机的停止、正转、反转。 关键词:51单片机;步进电机;数据采集;汇编语言;

目录 摘要 0 1 设计目的 (1) 2设计内容与要求 (1) 3 总体设计方案 (1) 3.1整体方案 (1) 3.2具体方案实现 (1) 4系统硬件设计 (2) 4.1复位电路 (2) 4.2晶振电路 (2) 4.3按键电路 (3) 4.4指示灯电路 (3) 4.5驱动电路 (4) 4.6步进电机 (4) 5程序软件设计 (5) 5.1程序流程图 (5) 5.2源程序 (6) 6系统调试与仿真 (7) 7总结 (8)

1设计目的 1.掌握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硬件接口电路。 2.掌握步进电机驱动程序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3.熟悉步进电动机的工作特性。 2设计内容与要求 1.查阅资料,了解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通过单片机给定参数控制电机转动。 3.通过按钮控制正转、反转和停止。 3总体设计方案 3.1整体方案 本系统主要是由AT89C51,步进电机控制器ULN2004,步进电机,通过单片机编程,实现步进电机控制的脉冲分配,使电机实现正转,反转以及停止等功能 3.2具体实现方案 根据系统要求画出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控制框图,见下图。系统包括单片机、按键、驱动电路和步进电机。 键盘80c51单片机 步进电机 驱动电路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摘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步进电机是一种将数字信号直接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控制驱动元件, 具有快速起动和停止的特点。因为步进电动机组成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上能满足工业控制的基本要求,所以广泛地应用于手工业自动控制、数控机床、组合机床、机器人、计算机外围设备、照相机,投影仪、数码摄像机、大型望远镜、卫星天线定位系统、医疗器件以及各种可控机械工具等等。直流电机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围设备( 如硬盘、软盘和光盘存储器) 、家电产品、医疗器械和电动车上, 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都普遍使用永磁材料组成的磁钢, 并且在航空、航天、汽车、精密电子等行业也被广泛应用。在电工设备中的应用,除了直流电磁铁(直流继电器、直流接触器等)外,最重要的就是应用在直流旋转电机中。在发电厂里,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机、蓄电池的充电机等,都是直流发电机;锅炉给粉机的原动机是直流电动机。此外,在许多工业部门,例如大型轧钢设备、大型精密机床、矿井卷扬机、市内电车、电缆设备要求严格线速度一致的地方等,通常都采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来拖动工作机械的。直流发电机通常是作为直流电源,向负载输出电能;直流电动机则是作为原动机带动各种生产机械工作,向负载输出机械能。在控制系统中,直流电机还有其它的用途,例如测速电机、伺服电机等。他们都是利用电和磁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向机械能能的转换。 介绍了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原理及其驱动程序控制控制模块,通过AT89S52单片机及脉冲分配器(又称逻辑转换器) L298完成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各种运行方式的控制。实现步进电机的正反转速度控制并且显示数据。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可靠,通过按键控制,操作方便,节省成本。 关键词: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AT89S52,L297,L298目录

_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原理___驱动图

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器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在控制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把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并且可用作电磁制动轮、电磁差分器、或角位移发生器等。 有时从一些旧设备上拆下的步进电机(这种电机一般没有损坏)要改作它用,一般需自己设计驱动器。本文介绍的就是为从一日本产旧式打印机上拆下的步进电机而设计的驱动器。 本文先介绍该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然后介绍了其驱动器的软、硬件设计。 1. 该步进电机为一四相步进电机,采用单极性直流电源供电。只要对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按合适的时序通电,就能使步进电机步进转动。图1是该四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1 四相步进电机步进示意图 开始时,开关SB接通电源,SA、SC、SD断开,B相磁极和转子0、3号齿对齐,同时,转子的1、4号齿就和C、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D、A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 当开关SC接通电源,SB、SA、SD断开时,由于C相绕组的磁力线和1、4号齿之间磁力线的作用,使转子转动,1、4号齿和C相绕组的磁极对齐。而0、3号齿和A、B相绕组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A、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依次类推,A、B、C、D四相绕组轮流供电,则转子会沿着A、B、C、D方向转动。 四相步进电机按照通电顺序的不同,可分为单四拍、双四拍、八拍三种工作方式。单四拍与双四拍的步距角相等,但单四拍的转动力矩小。八拍工作方式的步距角是单四拍与双四拍的一半,因此,八拍工作方式既可以保持较高的转动力矩又可以提高控制精度。 单四拍、双四拍与八拍工作方式的电源通电时序与波形分别如图2.a、b、c所示: a. 单四拍 b. 双四拍 c八拍 图2.步进电机工作时序波形图 2.AT89C2051 步进电机驱动器系统电路原理如图3:

实用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图

实用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图) 概述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目前,对步进电机的控制主要有由分散器件组成的环形脉冲分配器、软件环形脉冲分配器、专用集成芯片环形脉冲分配器等。本设计选用第三种方案,用PMM8713三相或四相步进电机的脉冲分配器、SI-7300A 两相或四相功率驱动器,组成四相步进电机功率驱动电路,以提高集成度和可靠性,步进电机控制框图见图1。 图1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框图 硬件简介 ● PMM8713原理框图及功能 PMM8713是日本三洋电机公司生产的步进电机脉冲分配器,适用于控制三相或四相步进电机。控制三相或四相步进电机时都可以选择3种励磁方式,每相最小吸入与拉出电流为20mA,它不仅满足后级功率放大器的输入要求,而且在其所有输入端上均内嵌施密特触发电路,抗干扰能力强,其原理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PMM8713的原理框图 在PMM8713的内部电路中,时钟选通部分用于设定步进电机的正反转脉冲输入发。PMM8713有两种脉冲输入法:双脉冲输入法和单脉冲输入法。采用双脉冲输入法时,CP、CU两端分别输入步进电机正反转的控制脉冲。当采用单脉冲输入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方向由U/D的高、低电位决定。 激励方式控制电路用来选择采用何种励磁方式。激励方式判断电路用于输出检测;而可逆环形计数器则用于产生步进电机在选定的励磁方式下的各相通断时序信号。 ● SI-7300A的结构及功率驱动原理 SI-7300A是日本三青公司生产的高性能步进电机集成功率放大器,该器件为单极性四相驱动,采用SIP18封装。 步进电机功率驱动级电路可分为电压和电流两种驱动方式。电流驱动方式最常用的是PWM恒流斩波驱动电路,也是最常用的高性能驱动方式,其中一相的等效电路图如图3所示。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https://www.doczj.com/doc/ff1316606.html,/gykz/2010/0310/article_2772.html 引言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后,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首先,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其次,通过控制脉冲顿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涮速的目的。目前,步进电机具有惯量低、定位精度高、无累积误差、控制简单等特点,在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应用广泛,常用作定位控制和定速控制。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常用的芯片有l297和l298组合应用、3977、8435等,这些芯片一般单相驱动电流在2 a左右,无法驱动更大功率电机,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文基于东芝公司2008年推出的步进电机驱动芯片tb6560提出了一种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方案 1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1.1 tb6560简介 tb6560是东芝公司推出的低功耗、高集成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驱动芯片。其主要特点有:内部集成双全桥mosfet驱动;最高耐压40 v,单相输出最大电流3.5 a(峰值);具有整步、1/2、1/8、1/16细分方式;内置温度保护芯片,温度大于150℃时自动断开所有输出;具有过流保护;采用hzip25封装。tb6560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主要包括3部分电路:控制信号隔离电路、主电路和自动半流电路。 1.2步进电机控制信号隔离电路 步进电机控制信号隔离电路如图1所示,步进电机控制信号有3个(clk、cw、enable),分别控制电机的转角和速度、电机正反方向以及使能,均须用光耦隔离后与芯片连接。光耦的作用有两个:首先,防止电机干扰和损坏接口板电路;其次,对控制信号进行整形。对clk、cw信号,要选择中速或高速光耦,保证信号耦合后不会发生滞后和畸变而影响电机驱动,且驱动板能满足更高脉冲频率驱动要求。本设计中选择2片6n137高速光耦隔离clk、cw,其信号传输速率可达到10 mhz,1片tlp521普通光耦隔离enable信号。应用时注意:光耦的同向和反向输出接法;光耦的前向和后向电源应该是单独隔离电源,否则不能起到隔离干扰的作用。

步进电机驱动及控制专业技术解答

步进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解答 1.步进电机为什么要配步进电机驱动器才能工作? 步进电机作为一种控制精密位移及大范围调速专用的电机, 它的旋转是以自身固有的步距角角(转子与定子的机械结构所决定)一步一步运行的, 其特点是每旋转一步,步距角始终不变,能够保持精密准确的位置。所以无论旋转多少次,始终没有积累误差。由于控制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各种开环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行需要有脉冲分配的功率型电子装置进行驱动, 这就是步进电机驱动器。它接收控制系统发出的脉冲信号,按照步进电机的结构特点,顺序分配脉冲,实现控制角位移、旋转速度、旋转方向、制动加载状态、自由状态。控制系统每发一个脉冲信号, 通过驱动器就能够驱动步进电机旋转一个步距角。步进电机的转速与脉冲信号的频率成正比。角位移量与脉冲个数相关。步进电机停止旋转时,能够产生两种状态:制动加载能够产生最大或部分保持转矩(通常称为刹车保持,无需电磁制动或机械制动)及转子处于自由状态(能够被外部推力带动轻松旋转)。步进电机驱动器必须与步进电机的型号相匹配。否则将会损坏步进电机及驱动器。 2.什么是驱动器的细分?运行拍数与步距角是什么关系? “细分”是针对“步距角”而言的。没有细分状态,控制系统每发一个步进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按照整步旋转一个特定的角度。步进电机的参数,都会给出一个步距角的值。如110BYG250A型电机给出的值为0.9°/1.8°(表示半步工作时为0.9°、整步工作时为1.8°),这是步进电机固有步距角。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设置的细分状态,步进电机将会按照细分的步距角旋转位移角度,从而实现更为精密的定位。以110BYG250A电机为例,列表说明: 可以看出,细分数就是指电机运行时的真正步距角是固有步距角(整步)的几分指一。例如,驱动器工作在10细分状态时,其步距角只有步进电机固有步距角的十分之一。当驱动器工作在不细分的整步状态时,控制系统每发一个步进脉冲,步进电机旋转1.8°;而用细分驱动器工作在10细分状态时,电机只转动了0.18°。其实,细分就是步进电机按照微小的步距角旋转,也就是常说的微步距控制。当然,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控制要求。并不是说,驱动步进电机必须要求细分。有些步进电机的步距角设计为3.6°、7.5°、15°、36°、180°,就是为了加大步距角,以适应特殊的工况条件。细分功能,只由驱动器采用精确控制步进电机的相电流方法,与步进电机的步距角无关,而与步进电机实际工作状态相关。 运行拍数与驱动器细分的关系是:运行拍数指步进电机运行时每转一个齿距所需的脉冲数。例如:110BYG250A电机有50个齿,如果运行拍数设置为160,那么步进电机旋转

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设计(有程序)

目录 一前言 (1) 二总体方案设计 (1) 1工作原理 (1) 2方案选择 (1) 2.1时钟脉冲 (1) 2.2脉冲分配器 (1) 2.3驱动器 (1) 3 总的框架 (2) 三单元模块设计 (2) 1单片机模块 (2) 1.1复位控制 (3) 1.2单片机频率 (3) 2接口 (3) 3驱动器ULN2003 (4) 4按键模块 (5) 5步进电机 (5) 5.1工作原理 (5) 5.2 28BYJ48型四相八拍 (7) 四整机调试与技术指标测量 (8) 五设计总结 (8) 参考文献 (9) 附录1电路原理图 (10) 附录2 源程序 (11)

一、前言 步进电动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机械位移的机电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 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 二、总体方案设计 1、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通俗一点讲: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及步进角)。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您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2、方案选择 (1)时钟脉冲 通常有两种方法实现: 方案一直接有硬件组成如:多谐振荡器 LC 等。 方案二用软件的方式形成优点便于随时更改,调整。 为了方便我们选用软件方式有单片机实现。 (2)脉冲分配器 方案一硬件环形分配器:由计数器等数字电路组成的。有较好的响应速度,且具有直观、维护方便等优点。 方案二软件环分:由计算机接口电路和相应的软件组成的。受到微型计算机运算速度的限制,有时难以满足高速实时控制的要求。由软件完成脉冲分配工作,不仅使线路简化,成本下降,而且可根据应用系统的需要,灵活地改变步进电机的控制方案。 考虑到硬件设备的有限和对步进电机的控制我们选择软件环分可以有单片机实现。 (3)驱动器 方案一使用功率场效应管的单电压功放电路。

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信号接口说明

. .. 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信号接口说明 驱动器是把计算机控制系统提供的弱电信号放大为步进电机能够接受的强电流信号,控制系统提供给驱动器的信号主要有以下三路: 1.步进脉冲信号CP:这是最重要的一路信号,因为步进电机驱动器的原理就是要把控制系统发出的脉冲信号转化为步进电机的角位移, 或者说:驱动器每接受一个脉冲信号CP,就驱动步进电机旋转一步距角, CP的频率和步进电机的转速成正比, CP的脉冲个数决定了步进电机旋转的角度。这样,控制系统通过脉冲信号CP就可以达到电机调速和定位的目的。 2.方向电平信号 DIR:此信号决定电机的旋转方向。比如说,此信号为高电平时电机为顺时针旋转,此信号为低电平时电机则为反方 向逆时针旋转。此种换向方式,我们称之为单脉冲方式。另外,还有一种双脉冲换向方式:驱动器接受两路脉冲信号(标注为CW和CCW),当其中一路(如CW)有脉冲信号时,电机正向运行,当另一路(如CCW)有脉冲信号时,电机反向运行。用户使用何种方式,由拨位开关设定。 3.使能信号EN:此信号在不连接时默认为有效状态,这时驱动器正常工作。当此信号回路导通时,驱动器停止工作,这时电机处于无力矩状态(等同于本公司SH系列驱动器的FREE信号),此信号为选用信号。 为了使控制系统和驱动器能够正常的通信,避免相互干扰,我们在驱动器内部采用光耦器件对输入信号进行隔离,三路信号的内部接口电路相同,常用的连接方式为①共阳方式:把CP+、DIR+和EN+接在一起作为共阳端接外部系统的+5V,脉冲信号接入CP-端,方向信号接入DIR-端,使能信号接入EN-端;②共阴方式:把CP-、DIR-和EN-接在一起作为共阴端接外部系统的GND,脉冲信号接入CP+端,方向信号接入DIR+端,使能信号接入EN+端;③差动方式:直接连接。 驱动器输入信号内部接口示意图 如果驱动器输入信号为电压信号,要求:3.6V≤高电平≤5.5V; -5.5V≤低电平≤0.3V,最常用的为TTL电平。 如果驱动器输入信号为电流信号,要求:7mA≤高电流≤18mA; -18mA≤低电流≤0.2mA。 不管是电压信号还是电流信号,最终转化为光耦器件的输入电流以达到信号传输的目的(参考上图),如果电压信号的幅值超出以上要求的范围须在外部另加限流电阻R,保证给驱动器内部光耦提供7-18mA的驱动电流,参见下图和下表。 步进电机的运行是由脉冲信号控制的,步进电机在脉冲信号的有效沿到来的时刻移动一个步距角,本系列驱动器的有效沿是指:脉冲信号电流“由小到大”的时刻,或者说脉冲电平“由低到高”的时刻,或者说是驱动器内部光耦“由截止到打开”的时刻。 脉冲信号的频率要求不大于200KHz; 脉冲信号的宽度要求不小于2μS。 脉冲信号的驱动电流要求为7-18mA 电机换向时,一定要在电机降速停止后再换向。换向信号要求在前一个方向的最后一个脉冲有效沿结束至少5μS以上才能改变换向信号,且不滞后下一个脉冲信号的有效沿。 如果使用双脉冲CW/CCW方式,则要求下一个方向的第一个脉冲(如CCW)在前一个方向的最后一个脉冲(CW)有效沿后至少5μs才能有效。

五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开发(论文翻译)_图文(精)

一种新的五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开发 T.S. 维拉孔和 T. 萨马拉纳亚克 斯里兰卡,佩勒代尼耶大学工程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付自刚译 摘要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一种新的五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这种新的驱动电路是由商业上现成的,廉价的,标准的步进电机驱动 IC 搭建,它能实现由内部电流回路驱动的闭环速度和位置控制。经证明, 这种驱动电路能推广到任何更多相数的奇数相的步进电机。 这种驱动电路具有速度控制和方向控制,包括全步、半步、顺时针、逆时针控制模式。 一、概述 在大多数机器人和自动化工程设计中, 各种各样步进电机都被广泛应用来得到需要的运动姿态。步进电机倍受人们青睐是因为它不需要频繁的维护并能在苛刻的环境中运行。步进电机及其驱动器的选择要根据具体应用中需要的效果来决定。市场上最常见的是两相和四相步进电机。 可是,实际应用中要求高精度,低噪声和低震动,因此五相步进电机得以应用。因为步距角较小, 五相步进电机有较高的分辨率, 较低的震动和良好的加速与减速特性。因此, 确保设计的驱动电路能使步进电机充分发挥这些优点非常重要。 因为在机器人应用中是很少见得类型,而且结构很复杂,很难找到它们的驱动IC ,只能专门定做。结果导致五相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产品异常昂贵。用普通步进电机如二相与四相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 IC 来制作其它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L297继承了控制单极性和双极性步进电机所需要的所有控制电路系统。 L298N 双 H 桥驱动器形成了一个完善的步进电机微处理器接口。在这里,我们通过给 L297和 L298N 加上微处理器和逻辑控制系统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的五相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第二部分解释了元器件特性。第三部分介绍了控制逻辑电路设计。第四部分是接口设计,结果在第五部分。最后,第六部分加以总结。 二、主要元器件特性分析 如图一所示,集成块 L297可以与 H 桥集成电路一起使用作为步进电机驱动器。在该设计中, H 桥的功能用 L298N 或者 L293E 实现。这要根据步进电机的额定功率而定。输入 L297的控制信号可能来自为控制器或者外部开关。一个 IC 能驱动一个两相双极性永磁式步进电机, 一个四相单极性永磁式步进电机或者一个四相变磁阻式步进电机。因为用到的电子元器件非常少, 该设计好处颇多, 比如,花费少,可靠性高,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小。按照接收到的输入信号的不同, L297产生三种不同模式的相位序列,即半步模式,全步模式和波形模式。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驱动控制系统与选型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驱动控制系统与选型 一、感应子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一)反应式步进电机原理 由于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比较简单。下面先叙述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原理。 1、结构: 电机转子均匀分布着很多小齿,定子齿有三个励磁绕阻,其几何轴线依次分别与转子齿轴线错开。0、1/3て、2/3て,(相邻两转子齿轴线间的距离为齿距以て表示),即A与齿1相对齐,B与齿2向右错开1/3て,C与齿3向右错开2/3て,A'与齿5相对齐,(A'就是A,齿5就是齿1)下面是定转子的展开图: 2、旋转: 如A相通电,B,C相不通电时,由于磁场作用,齿1与A对齐,(转子不受任何力以下均同)。 如B相通电,A,C相不通电时,齿2应与B对齐,此时转子向右移过1/3て,此时齿3与C偏移为1/3て,齿4与A偏移(て-1/3て)=2/3て。 如C相通电,A,B相不通电,齿3应与C对齐,此时转子又向右移过1/3て,此时齿4与A偏移为1/3て对齐。 如A相通电,B,C相不通电,齿4与A对齐,转子又向右移过1/3て。 这样经过A、B、C、A分别通电状态,齿4(即齿1前一齿)移到A 相,电机转子向右转过一个齿距,如果不断地按A,B,C,A……通电,

电机就每步(每脉冲)1/3て,向右旋转。如按A,C,B,A……通电,电机就反转。 由此可见:电机的位置和速度由导电次数(脉冲数)和频率成一一对应关系。而方向由导电顺序决定。 不过,出于对力矩、平稳、噪音及减少角度等方面考虑。往往采用A-AB-B-BC-C-CA-A这种导电状态,这样将原来每步1/3て改变为1/6て。甚至于通过二相电流不同的组合,使其1/3て变为1/12て,1/24て,这就是电机细分驱动的基本理论依据。 不难推出:电机定子上有m相励磁绕阻,其轴线分别与转子齿轴线偏移1/m,2/m……(m-1)/m,1。并且导电按一定的相序电机就能正反转被控制——这是步进电机旋转的物理条件。只要符合这一条件我们理论上可以制造任何相的步进电机,出于成本等多方面考虑,市场上一般以二、三、四、五相为多。 3、力矩: 电机一旦通电,在定转子间将产生磁场(磁通量Ф)当转子与定子错开一定角度产生力 F与(dФ/dθ)成正比 其磁通量Ф=Br*S ;Br为磁密;S为导磁面积; F与L*D*Br成正比;L为铁芯有效长度;D为转子直径;Br=N·I/RN·I为励磁绕阻安匝数(电流乘匝数)R为磁阻。 力矩=力*半径力矩与电机有效体积*安匝数*磁密成正比(只考虑线性状态) 因此,电机有效体积越大,励磁安匝数越大,定转子间气隙越小,电机力矩越大,反之亦然。 (二)感应子式步进电机

DS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讲解 打印机的字车电机、走纸电机、头间隙控制电机大多采用步进电机。步进电机具有控制精度高,控制方便的特点。只要通过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步数,就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角度实现对纸张移动、字车移动定位、打印头间隙的精确控制。 步进电机的驱动主要有以下三点: 1)由cpu产生4相控制信号,这4个相位控制信号的相位顺序不同,将控制电机正向或反向转动。输出相位信号 脉冲的个数来控制步进电机转动的角度。 2)通过控制电机驱动电流的大小来控制转动力矩。 3)在打印间隙步进电机不转的时候需要一个比较小的电流来使电机产生一个静力矩。来保证字车,纸张的位置精 度不被破坏。 以上三条是要控制步进电机的必须具备的条件。其中第一项式打印机cpu通过程序运算来实现的,并且4个相位的控制信号也是从cup输出的。在电路图中只能看到有4条信号线从cup或者门阵输出到驱动电路,在这里我们就不做进一步的讨论了。我们在这里讲解的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将只解决后两项要求的问题,这是我们的重点和核心。(如何控制电机的工作电流包括:开启、稳定调整电流、锁定电流) 根据实现方法不同步进电机驱动电路主要分下列常见的是3种电路形式,这三种电路形式在不同型号的打印机里有被用于字车电机的驱动电路,也有被用于走纸电机的驱动电路。下面我们将逐一为大家进行介绍: 1高压驱动低压锁定电路 1.1 电路组成 1.2 工作原理 电机是一个4相步进电机,采用1—2相激励方式工作,当接收到一个驱动脉冲时,电机转过一定角

度,如图4-33、4-34分别是送纸电机驱动电路和1—2相激励方式产生的送纸电机控制信号图。 图4-34 送纸电机驱动信号 送纸电机电压使用情况如下: 状态电压作用 操作+35 V 电机驱动 准备+5V 保持偏压,锁定电机 通过设置门阵列的PCMN口为高或低电平,及三极管TR1和三极管阵列TA1的导通与截止,输入送纸电机的电压可被改变。当TA1被打开,+35V电压供给送纸电机,电机被驱动,进行送纸;当TA1被断开,+5V电压经二极管D1供给送纸电机,给送纸电机一个偏压,该偏压使步进电机产生静转矩阻止轴摆动,使字车锁定在该位置,以保证送纸精度,这就是所谓的“高压驱动、低压锁定”的驱动原理。 1.3 特点总结 这种电路的优点是比较简单,他没有单独的电流控信号,其工作电流的控制是通过控制公共通路三极管的导通与截止实现的,缺点是如果输出功率太大时,需要使用太多的大功率元器件成本较高。另外他的锁定电流是从5V 逻辑回路电源共给的,如果锁定电流过大的话会影响逻辑电路工作的稳定性。 以前的老型号打印机中使用的比较多,打印机中字车电机和走纸电机驱动电路使用的都是这种电路。在新型号打印机种主要用于小功率电机(例如走纸电机、打印头间隙电机等)的控制。 1.4 应用电路介绍 在DS1700打印机中,送纸电机是一个4相步进电机,采用1—2相激励方式工作,当接收到一个驱动脉冲时,电机转过一定角度,如图3-1是送纸电机驱动电路。

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设计.

实习名称:电子设计制作与工艺实习 学生姓名:周文生 学号:201216020134 专业班级:T-1201 指导教师:李文圣 完成时间: 2014年6月13日 报告成绩:

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设计 摘要: 本设计在根据已有模电、物电知识的基础上,用具有置位,清零功能的JK 触发器74LS76作为主要器件来设计环行分配器,来对555定时器产生的脉冲进行分配,通过功率放大电路来对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并且产生的脉冲的频率可以控制,从而来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环形分配器中具有复位的功能,在对于异常情况可以按复位键来重新工作。 关键字:555定时器脉冲源环行分配器功率放大电路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一)脉冲源的方案论证及选择: 方案一:采用555定时器产生脉冲,它工作频率易于改变从而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并且工作可靠,简单易行。 C2 10uF 图一 555定时器产生的方法 方案二:采用晶振电路来实现,晶振的频率较大,不利于电机的工作,易失步,我们可以利用分频的方法使晶振的频率变小,可以使电机工作稳定,但分频电路较复杂,并且晶振起振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好实现。

X1 1kohm 1kohm 图二晶振产生脉冲源电路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方案一来设计脉冲源。 (二)环形分配器的设计: 方案一:采用74ls194通过送入不同的初值来进行移位依此产生正确的值使步进电机进行转动。但此方案的操作较复杂,需要每次工作时都要进行置位,正反转的操作较复杂,这里很早的将此方案放弃。 方案二:使用单独的JK 触发器来分别实现单独的功能。 图三双三拍正转 图四单三拍正转

图五三相六拍正转 利用单独的做,电路图较简单,单具体操作时不方便,并且不利于工程设计。块分的较零散,无法统一。 方案三:利用JK触发器的自己运动时序特性设计,利用卡诺图来进行画简。 图六单,双三拍的电路图 单,双三拍的正,反转主要由键s1,s2的四种状态来决定四种情况的选择。

五相十拍步进电机

机电传动与控制综合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五相十拍(2/3)步进电机 控制程序设计 院系名称:机电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制F09 学生姓名:学号: 20094805 指导教师:王宗才 2012年12 月05 日

内容摘要 本文主要是介绍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 对五相十拍步进电机进行控制的设计原理及方法进行分析。其中步进电动机具有快速起停、精确步进和定位等特点,是一种控制精度极高的电机,常用作工业过程控制及仪器仪表的控制元件。可编程控制器是工业自动化设备的主导产品,具有控制功能强,可靠性高,适用于不同控制要求的各种控制对象等优点。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用PLC控制步进电机系统的原理,及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I/O地址分配、PIC外部接线图、控制流程图、主电路图、梯形图、元件清单以及语句表。本文设计过程中使用了十六位移位寄存器,大大简化了程序的设计,使程序更间凑,方便了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表明此设计是合理有效的。 关键词: PLC;梯形图;元件清单;五相十拍步进电机

目录 第1章引言 (1) 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2.1 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 (2) 2.2 五相步进电动机的控制要求 (2) 2.3 方案原理分析 (2) 第3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 (4) 3.1 设计流程分析 (4) 3.1.1 控制流程图 (4) 3.1.2电机工作过程图 (5) 3.2 I/O地址分配表 (5) 3.3 PLC外部接线图 (6) 3.4 主电路 (7) 3.5 元件清单 (8) 3.6 程序设计 (8) 3.6.1 步进控制设计 (8) 3.6.2 梯形图设计 (10) 3.7 调试说明 (11) 第4章设计总结 (12) 致谢 (13) 参考文献 (14) 附录 (15) 附录一程序梯形图 (15) 附录二程序语句表 (20) 1

步进电机 驱动器 控制器三者的关系

电机行业专业求职平台 1.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 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 虽然步进电机已被广泛地应用,但步进电机并不能象普通的直流电机、交流电机在常规下使用。步进电机必须由双环形脉冲信号、功率驱动电路等组成控制系统方可使用。它涉及到机械、电机、电子及计算机等许多专业知识。 提及此知识,希望能给予正在对电机选型的客户有所帮助。 2.力矩: 电机一旦通电,在定转子间将产生磁场(磁通量Ф)当转子与定子错开一定角度,则产生力 F与(dФ/dθ)成正比 S 其磁通量Ф=Br*S Br为磁密,S为导磁面积 F与L*D*Br成正比 L为铁芯有效长度,D为转子直径 Br=N·I/R N·I为励磁绕阻安匝数(电流乘匝数)R为磁阻。 力矩=力*半径 力矩与电机有效体积*安匝数*磁密成正比(只考虑线性状态) 因此,电机有效体积越大,励磁安匝数越大,定转子间气隙越小,电机力矩越大,反之亦然。 一、混合式步进电机

电机行业专业求职平台1、特点: 混合式(又称感应子式步进电机)与传统的反应式步进电机相比,结构上转子加有永磁体,以提供软磁材料的工作点,而定子激磁只需提供变化的磁场而不必提供磁材料工作点的耗能,因此该电机效率高,电流小,发热低。因永磁体的存在,该电机具有较强的反电势,其自身阻尼作用比较好,使其在运转过程中比较平稳、噪音低、低频振动小。 混合式步进电机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低速同步电机。一个四相电机可以作四相运行,也可以作二相运行。(必须采用双极电压驱动),而反应式电机则不能如此。例如:四相,八相运 行(A-AB-B-BC-C-CD-D-DA-A)完全可以采用二相八拍运行方式.不难发现其条件为C= A ,D=B . 一个二相电机的内部绕组与四相电机完全一致,小功率电机一般直接接为二相, 而功率大一点的电机,为了方便使用,灵活改变电机的动态特点,往往将其外部接线为八根引线(四相),这样使用时,既可以作四相电机使用,更可以作二相电机绕组串联或并联使用。 2、分类 混合式步进电机可分二相、三相、四相、五相等,我公司混合式步进电机以相数可分为:二相电机、三相电机: TEB20H,TEB28H,TEB35H,TEB39H,TEB42H,TEB57H,TEB86H,TEB110 H,TEC57H,TEC86H,TEC110H,TEC130H. 3、步进电机的静态指标术语 相数:产生不同对极N、S磁场的激磁线圈对数。常用m表示。 拍数:完成一个磁场周期性变化所需脉冲数或导电状态用n表示,或指电机转过一个齿距角所需脉冲数,以四相电机为例,有四相四拍运行方式即AB-BC-CD-DA-AB,四相八拍运行方式即A-AB-B-BC-C-CD-D-DA-A. 步距角:对应一个脉冲信号,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用θ表示。θ=360度(转子齿数J*运行拍数),以常规二、四相,转子齿为50齿电机为例。四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4)=1.8度(俗称整步),八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8)=0.9度(俗称半 步)。 定位转矩:电机在不通电状态下,电机转子自身的锁定力矩(由磁场齿形的谐波以及机械误差造成的)

舞蹈机器人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和程序设计

舞蹈机器人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和程序设计 摘要:介绍了舞蹈机器人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和程序设计。电路采用74373锁存,74LS244和ULN2003作电压和电流驱动,单片机AT89C52作工作脉冲序列信号发生器。程序设计基于中断服务和总线分时复用方式,实时更新各个电机的速度和方向。 关键词:单片机,中断服务,速度累加计数器,归一化速度 在机器人舞蹈时,我们用一个单片机控制多个步进电机指挥跳舞机器人的双肩、双肘和双脚伴着音乐做出各种协调舒缓充满感情的动作。电路采用74373锁存,74LS244和ULN2003作电压和电流驱动,单片机(Atc52)作脉冲序列信号发生器。程序设计基于中断服务和总线分时利用方式,实时更新各个电机的速度、方向。整个舞蹈由运动数据所决定的一截截动作无缝连接而成。 1 步进电机简介 步进电机根据内部线圈个数不同分为二相制、三相制、四相制等。本文以四相制为例介绍其内部结构。图1为四相五线制步进电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2 四相五线制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 电路主要由单片机工作外围电路、信号锁存和放大电路组成。我们利用了单片机的I/O端口,通过74373锁存,由74LS244驱动,ULN2003对信号进行放大。8个电机共用4bit I/O端口作为数据总线,向电机传送步进脉冲。每个电机分配1bit的I/O端口用作74373锁存信号,锁存步进电机四相脉冲,经ULN2003放大到12V驱动电机运转。

电路原理图(部分)如图2所示。 (1)Intel 8051系列单片机是一种8位的嵌入式控制器,可寻址64K字节,共有32个可编程双向I/O口,分别称为P0~P3。该系列单片机上集成8K的ROM,128字节RAM可供使用。 (2)74LS244为三态控制芯片,目的是使单片机足以驱动ULN2003。ULN2003是常用的达林顿管阵列,工作电压是12V,可以提供足够的电流以驱动步进电机。关于这些芯片的详细介绍可参见它们各自的数据手册。 (3)74373是电平控制锁存器,它可使多个步进电机共用一组数据总线。我们用P1.0~P1.7作为8个电机的锁存信号输出端,见表1。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驱动控制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驱动控制 一、步进电机概述 1.步进电机的定义 步进电机指的是以数字脉冲信号作为电机线或教位移的控制信号,并以数字脉冲频率对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的动力控制系统。 在负载正常范围的情况下,步进电机的运行状态只和数字脉冲发生器提供的信号的频率和脉冲占空比有关,一般情况下,电机的状态不受负载的影响。电机的运行角度只和每次所给予的脉冲信号强度有关,而电机的运行速度也只和脉冲信号的频率有直接关 系。这种采用弱点控制强电的控制方式使得步进电机在速度、位移等控制领域有着普通电机不能比拟的优势。 2.驱动控制系统框图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有着精确控制、运行稳定的特性,这一其他电机不能比拟的优势使得步进电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一般对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驱动必须要包含脉冲信 号发生部分,功放部分和驱动控制部分等几个模块电路,我们根据这些通过的模块电路,可将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通用框图绘制如下: 在上图的步进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方框图中,控制步进电机运行状态的脉冲信号一 般由集成芯片产生,可以是单片机、等智能芯片,也可以是一般的数字电路集成芯片。信号分配环节则要根据步进电机的型号来选择,如四相步进电机有四相四拍和四相 八拍种信号分配的方式;两相步进电机有两相四拍和八拍等脉冲加载形式。功放部分 在驱动环节上显得尤为重要。动态平均电流是步进电机转矩大小的决定因素,前提条件 是电机的速度。电机力矩与平均电流成正比,驱动系统对电机的反电势消弱越多,则平 均电流就越大。 我们一般可以用恒压和恒压串电阻的方法来驱动,或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高低压驱动、恒流和细分数等方法来驱动实际的应用过程种,多采用数字集成驱 动芯片作为步进电机的驱动手段。 二、现阶段国内外步进电机驱动的常用方式 1.变频器控制方式 使用变频器对步进电机进行驱动控制时,可以很好的解决步进电机在启动和停止时 容易失步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控制精度。但是变频器的应用成本较高,结构和操作也 比较复杂,无形中提高步进电机的控制难度。 2.PLC控制方式 使用ABB、西门子、欧姆龙等国际知名生产制造商研发的系列产品可以 实现对步进电机的理想化控制,但是基于核心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成本高昂,且 难以实现精确控制,在本系统中不太适合。 3.单片机控制方式 随着嵌入式系统在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以单片机特别是系列单片机 作为控制核心的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在生产生活领域得到了普及,单片机有着大规模数字

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设计

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电子设计制作与工艺实习 学生姓名:周文生 学号: 2 专业班级:T-1201 指导教师:李文圣 完成时间: 2014年6月13日 报告成绩: 评阅意见: 评阅教师日期

步进电机控制驱动电路设计 摘要: 本设计在根据已有模电、物电知识的基础上,用具有置位,清零功能的JK 触发器74LS76作为主要器件来设计环行分配器,来对555定时器产生的脉冲进行分配,通过功率放大电路来对步进电机进行驱动,并且产生的脉冲的频率可以控制,从而来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环形分配器中具有复位的功能,在对于异常情况可以按复位键来重新工作。 关键字:555定时器脉冲源环行分配器功率放大电路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一)脉冲源的方案论证及选择: 方案一:采用555定时器产生脉冲,它工作频率易于改变从而可以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并且工作可靠,简单易行。 C2 10uF 图一 555定时器产生的方法 方案二:采用晶振电路来实现,晶振的频率较大,不利于电机的工作,易失步,我们可以利用分频的方法使晶振的频率变小,可以使电机工作稳定,但分频电路较复杂,并且晶振起振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好实现。

X1 1k ohm 1k ohm 图二晶振产生脉冲源电路 综上所述,我们采用方案一来设计脉冲源。 (二)环形分配器的设计: 方案一:采用74ls194通过送入不同的初值来进行移位依此产生正确的值使步进电机进行转动。但此方案的操作较复杂,需要每次工作时都要进行置位,正反转的操作较复杂,这里很早的将此方案放弃。 方案二:使用单独的JK 触发器来分别实现单独的功能。 图三双三拍正转 图四单三拍正转

开题报告-五相十拍步进电机驱动器的研究与分析

2009 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二级学院:延陵学院班级:09电Y1 学生:尚严鑫学号:09120920 指导教师:张建生职称:教授 课题名称 课题类型 □毕业设计□毕业论文 起止时间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含课题来源及现状、设计要求、工作内容、设计方案、技术路线、预期目标、时间安排及参考文献等。字数为3000以上。) (毕业论文:含课题来源、研究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论文提纲,预期目标,时间安排及参考文献等。字数为3000以上。) 一.课题来源及研究价值 步进电动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化为机械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控制电机,它可以看作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运行方式的同步电机。步进电机是由专门的电源提供脉冲信号。当每输入一个电脉冲信号时,步进电机就会往前移动一小步,移动的角度大小叫做步距角,因此这种不同于普通的匀速旋转的电机被称为步进电动机。步进电动机是受走脉冲信号控制的,直线位移量、角位移量和电脉冲数的关系成正比例,所以电动机的线速度、转速也与脉冲频率构成正比关系。利用改变脉冲频率的高与低,可以在很大范围内调节电动机的转速,从而实现电机的快速启动、制动和反转控制。步进电机的优点是在不失步的情况下工作,步距误差不会积累。从而完全适用数字控制的开环系统中,并使整个系统运行可靠。是工业生产中性能优良的数字执行元件。随着单片机应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普及和深入,步进电机的的需求量愈来愈大。根据调查显示,全球步进电机的年产量在以13%以上的速度增加。同时国内对步进电机的要求也与日增加。对步进电机的研究,提高步进电机的系统性能,可以改善劳动条件、节约能源、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基于微型单片机的控制系统则通过软件控制步进电机,能够更好地发挥步进电机的潜力。因此,用微型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也符合数字化的时代发展需要。 步进电机作为数字式执行元件,具有成本低廉、容易控制、定位方便和步距误差不会长期累积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数控装置、绘图机、机械手、印刷和包装设备等工业、军事和医疗自动化领域中。在多种步进电机中,混合式步进电机集反应式和永磁式步进电机的优点于一身,应用更加普遍。但是步进电机在应用当中仍然存在一些制约性的因素,步进电机及其系

MSP430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设计

MSP430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驱动控制设计 单片机实现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具有成本低、使用灵活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机器人,定量进给、工业自动控制以及各种可控的有定位要求的机械工具等应用领域。步进电机是数字控制电机,将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非超载状态下,根据上述线性关系,再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误差而无累积误差,因此步进电机适用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通过输入脉冲信号进行控制,即电机的总转动角度由输入脉冲总数决定,而电机的转速由脉冲信号频率决定。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是根据单片机产生的控制信号进行工作。因此,单片机通过向步进电机驱动电路发送控制信号就能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 1 系统设计原理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主要由单片机、键盘LED、驱动/放大和PC上位机等4个模块组成,其中PC机模块是软件控制部分,该控制系统可实现的功能:1)通过键盘启动/暂停步进电机、设置步进电机的转速和改变步进电机的转向;2)通过LED管显示步进的转速和转向等工作状态;3)实现三相或四相步进电机的控制:4)通过PC上位机实现对步进电机的控制(启停、转速和转向等)。为保护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在单片机和步进电机之间增加过流保护电路。图l为步进电机控制系统框图。 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2.1 单片机模块 单片机模块主要由MSP430FG4618单片机及外围滤波、电源管理和晶振等电路组成。MSP430FG4618单片机内部的8 KB RAM和116 KB Flash满足控制系统的存储要求,P1和P2端口在步进电机工作过程中根据按键状态判断是否跳入中断服务程序来改变步进电机的工作状态,USART模块实现单片机和PC上位机之间的通信,实现PC机对步进电机控制。电源管理电路提供稳定的3.3 V和5 V电压,分别给单片机、晶振电路和驱动和功率放大电路供电。32 kHz晶振给单片机、键盘/显示接口器件8279和脉冲分配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