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

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

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
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

一、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统计检验

标准物质的特性应该是均匀的,即在规定的细分范围内其特性保持不变。为了检验样品是否均匀,通常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最小包装单元(可按随机数表所示方法抽样,采用精密度高的试验方法,对抽出的各样品在控制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测定,从而使各样品间的差异完全由样品的不均匀性反映出来。

方差分析法是用来统计检验均匀性的最常用方法。此法是通过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的比较来判断各组测量值之间有无系统性差异,如果二者的比小于统计检验的临界值,则认为样品是均匀的。

为检验样品均匀性,设抽取了m 个样品,用精密度高的实验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得m 组等精度测量数据如下:

1. x 11,x 12,……11n x ,平均值1x

2. x 21,x 22,……22n x ,平均值2x …………

m , 1m x , 2m x ,m mn x ……,平均值m x

设 1

=

m

i

i x

x m

=∑

1

m

i i N n ==∑

则 组间差方和

211()m

i i i Q n x x ==-∑

组内差方和

2211

()i

n m ij i i j Q x x ===-∑∑

记 ν1=m -1(组间自由度) ν2=N -m (组内自由度)

21

11

Q S ν=

, 2

2

22

Q S ν=

作统计量F; 2

122

S F S =

由此可见,该统计量是自由度(ν1,ν2)的F 分布变量。

根据自由度(ν1,ν2)及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可由F 表查得临界的F α值。若F

222

1222

1(1)()H m

i i N m S S S N n =-=

--∑

若各n i 均相同均为n 时,则上式变成:

2

22

121()....................... (1)H S S S n

=

- 例:下表中列出某土壤中铬的均匀性测量数据

单位:mg/kg

由表中数据可得:

21

11

1037.1

54.5919

Q S ν=

=

= 22

22

330.5

8.2640

Q S ν=

=

= 212254.59 6.618.26S F S ===

F α(ν1,ν2)=1.84

F > F α 表明样品之间存在差异。

2

54.598.26

15.443

H S -=

=

3.93/H S mg kg =

方法测量的标准偏差:

2 2.87 /S mg kg =

==

经过均匀性检验,可能得出三种结果:

(1)均匀性好,即同方法测量的标准偏差相比,物质的不均匀所引起的标准偏差可忽略不计(即S H <

(2)不均匀性所带来的标准偏差远远大于方法测量的标准偏差,即S H >>S 2 ,且在总的不确定度中是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标准物质需要重新混匀或该物质的定值必须逐个样品进行。

(3)不均匀性所产生的标准偏差与方法测量的标准偏差大小相近,这时作为总的不确定度必须把均匀性因素考虑进去。本例不均匀性所产生的标准偏差需要合成到定值最终不确定度中。

如果用来作为均匀性测定的方法重复性不够好,甚至造成22

12S S <,此时均匀性产生的标

准偏差可按下式计算:

H S =

例:对猪肾组织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检验,抽取20个安总瓿,在两天内每天分析三次。即m =20,n =6,方差分析的数据如下表:

2 1.76 1.63

0.02176

H S -=

=

0.147 IU/L H S ==

0.1470.22%67.78

H S x ==

但 2 1.28 IU/L S

2 1.28

1.9%67.78

S x == 此变异系数相对来说比较大,故按(2)式有:

0.196 IU/L H S =

= 0.1960.29%67.78

H S x == 用0.29%作为瓶间均匀性产生的相对变化的上限更好。

二、标准物质的稳定性统计检验

标准物质的稳定性包括长期稳定性和短期稳定性。

长期稳定性是指在规定贮存条件下标准物质特性的稳定性。

短期稳定性是指在运输条件下标准物质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对于某些临床、生物和环境标准物质,由于运输条件很难保持贮存条件,且这些物质可能由于温度的变化,例如上至70℃,下至-50℃,样品的特性值有可能发生变化甚至失效。因此进行2周左右的稳定性考察是必要的,一般短期稳定性研究进行3~4周已足够。

长期稳定性的研究是在不同的时间(例如以月为单位)积累特性值的测量数据。下表给出土壤中铬的稳定性测量数据。

将表中数据,以x 代表时间,以y 代表标准物质的特性值(铬的含量),拟合成一条直线,则有斜率b 1

1

12

1

()()

4.74

0.006583720

()n

i

i i n i

i X

X Y Y b X

X ==--=

=

=-∑∑ 式中:Y =99.7125 X =18 截距由下式计算:

0199.7125(0.00658318)99.594

b Y b X =-=-?=

直线的标准偏差可由下式计算:

2

121

()15.947

7.9732

2

n

i

i i Y b

b x s n =--=

=

=-∑ 取其平方根s =2.8237 mg/kg ,斜率的不确定度用下式计算:

1()0.105233s b =

== 自由度为n -2和p =0.95(95%置信水平)的学生分布t —因子等于4.30。 由于

10.95,21||()n b t s b -

故斜率是不显著的。因而未观测到不稳定性。

有效期t=36个月的长期稳定性的不确定度贡献即成为:

0.10523336 3.78 mg/kg t b s s t =?=?=

可以根据s t 的大小通过有效期来进行调整。

三、标准物质的定值示例

按照标准物质的定值方式,JJG1006-94已经将不同方式定值数据的统计处理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下面就ISO 指南35中多个方法和多个实验室联合定值方式举例如下:

由多个实验室采用重量法、容量法和量热法以及分光光度法在37℃下测量标准物质中γ-谷氨酰转移酶(GGT ),测量数据见下表。

指南35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

21

11

388.64

35.3311

Q S ν=

=

= 22

22

76.45

1.2760

Q S ν=

=

= 2

2

22135.33 1.27

6

5.68L

S S S n

-=

-=

= 114.12 IU/L x =

()C U x =其中:P ——实验室个数,P =12

n ——每一个实验测量次数 n =6 S r =S 2

代入上述数值有:

()0.70 IU/L c u x =

== 按照JJG1006-94标准物质技术规范,将12组数据视为等精度数据,则12个平均值构成一组新的数据,故

()0.70 IU/L c u x =

=

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采用加权平均统计处理的例子:

由16个实验室用不同方法对土壤中铬进行测定,测定数据见下表: 表中x i 为每个实验室测定的平均值。

u i 为该实验室所采用方法测定的标准不确定度。 假定各实验室之间方法为不等精度 则有权21

i i

u ω'=

记1

i i p

i i ωωω='

=

'

∑,其中P =16

按照加权平均值则有

1

1

1

121.9 mg/kg p

i i

p

i i i p

i i i x

x x ωωω==='?=

=?='

∑∑∑

加权平均值的标准不确定度

() 2.3 mg/kg

c u x =

=

=

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讲诉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和定值 一、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统计检验 标准物质的特性应该是均匀的,即在规定的细分范围内其特性保持不变。为了检验样品是否均匀,通常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最小包装单元(可按随机数表所示方法抽样,采用精密度高的试验方法,对抽出的各样品在控制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进行测定,从而使各样品间的差异完全由样品的不均匀性反映出来。 方差分析法是用来统计检验均匀性的最常用方法。此法是通过组间方差和组内方差的比较来判断各组测量值之间有无系统性差异,如果二者的比小于统计检验的临界值,则认为样品是均匀的。 为检验样品均匀性,设抽取了m 个样品,用精密度高的实验方法,在相同条件下得m 组等精度测量数据如下: 1. x 11,x 12,……11n x ,平均值1x 2. x 21,x 22,……22n x ,平均值2x ………… m , 1m x , 2m x ,m mn x ……,平均值m x 设 1 = m i i x x m =∑ 1 m i i N n ==∑ 则 组间差方和 211()m i i i Q n x x ==-∑ 组内差方和 2211 ()i n m ij i i j Q x x ===-∑∑ 记 ν1=m -1(组间自由度) ν2=N -m (组内自由度)

21 11 Q S ν= , 22 22 Q S ν= 作统计量F; 2 122 S F S = 由此可见,该统计量是自由度(ν1,ν2)的F 分布变量。 根据自由度(ν1,ν2)及给定的显著性水平α,可由F 表查得临界的F α值。若F

关于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方法

关于计量标准稳定性的考核方法 对于已建计量标准,每年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请问:n次是多少次?另外,稳定性考核记录中,试验人员要一个还是两个人员签名? n按照相应专业的检定规程上要求的测量次数就行,n一般取10,不小于6次,一个人就可以了 (1)对于新建计量标准,每隔一段时间(大于一个月),用该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的测量结果。共观测m组(m≥ 4)。取m个测量结果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作为新建计量标准在该时间段内的稳定性。 (2)对于已建计量标准,每年用被考核的计量标准对核查标准进行一组n次的重复测量,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以相邻两年的测量结果之差作为该时间段内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若计量标准在使用中采用标称值或示值(即不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计量标准的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如加修正值使用,则测得的稳定性应小于该修正值的扩展不确定度(U,k=2或U95)。在计量标准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人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一稳定的测量对象来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核查标准的选择大体上可以按下述几种情况分别处理:https://www.doczj.com/doc/1716046325.html, l)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一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 2)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实物量具通常可以直接用来检定或校准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并且实物量具的稳定性通常远优于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但需画出计量标准器所提供的标准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计量标准器稳定性曲线图。 (3)计量标准器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均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如果存在合

标物均匀性研究方案

标物均匀性研究方案 关键词:均匀性标准物质北京标准物质网 从均匀性的定义可以看出,不论制备过程中是否经过均匀性初检,凡成批制备并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的标准物质,必须进行均匀性检验。对于分级分装的标准物质,凡由大包装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时,都需要进行均匀性检验。对于每个单元样品都需要单个定值,且单元又是整体使用的标准物质,无需进行均匀性检验。检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瓶间及瓶内差异。 以溶液或是纯化合物制备的标准物质(如果定值的是纯度而不是杂质),在物理意义上被认为具有高度的均匀性。但是由于诸如密度梯度或金属中包含的气体等原因,这些物质也会显示出一些不均匀性。对这些材料进行均匀性检验的目的在于发现制备过程中未能发现的任何杂质、干扰或异常。粉末混合物、矿石、合金等材料本质上其组分是不均一的。由这些材料制备的标准物质应当进行检验,以评定其不均匀程度。 实际上,如果物质的单元间特性值的差异不能被某测量方法检测出,则该物质就该测量方法而言,其特性也可视为均匀。因此,实际上均匀性的概念不但表征物质本身专有特性,而且与选择的测量方法相关,其中包括检测取样量的大小。因此,均匀性研究通常需要考虑因素有:抽取单元数和重复测量次数、取样方式、最小取样量、均匀性检验方法、统计方式。 1 待测特性量的选择 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特性量,其特性量必须是均匀的。虽然一个物质的其他性质可能不均匀,但只要这种不均匀对待测特性量不产生可检测出的影响,则可以认为作为该待测特性的标准物质是均匀的。 原则上应对标准物质每一个待测特性都进行均匀性检验。对那些具有多种特性的标准物质,当难于做到对所有特性的均匀性都进行评估时,选择在化学和物理基础上有代表性的和不易均匀的特性做均匀性检验,但这种检验必须保证未检特性的均匀性处于同样的受控状态。在所有的情况下,对于均匀性实验中没有涉及的特性量,应当获取其均匀性有关的额外证据。例如,通过文献、稳定性研究或定值过程得到。获取到的证据应当保证可量化地将不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传递到该特性量,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均匀性引入的不确定度没有被低估。 2 抽取单元数和重复测量次数 抽取的单元分布对样品总体要有足够的代表性。抽取单元数取决于总体样品的单元数和对样品的均匀程度的了解。当总体样品的单元数较多时,抽取单元数也应相应增多。当已知总体样品均匀性良好时,抽取单元数可适当减少。抽取单元数以及每个样品的重复测量次数还应适合所采用的统计检验要求。 均匀性研究所需的最佳样品数量是通过统计学方法来设计的。这些方法通常会考虑无法检测的非均匀性问题,比如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此外,取样数量决定于批量生产的规模,整批样品的取样数量才具有良好的代表性。这个数量要求也要与测量方法的不确定度平衡(在重复条件下)它是重复测量的标准偏差和测量次数的函数。上述统计方法与取样数量和重复次数平衡考虑,从而保证选择最好的测试方法。 (1)若记总体单元数为N,当N≤200时,抽取单元数不少于11个;当2001000时,按3沥来计算出抽取样品数。对于均匀性好的样品,当N<500时,抽取单元数可不少于10个;当N>500时,抽取单元数可不少于15个。 (2)一般情况下,每个抽取单元应独立取样重复测量不少于两次。对于均匀性好的样品,可以对每个抽取单元只进行一次测量,得到单元间的方差,将其与同一单元内不少于10次重复取样、测量形成的单元内方差相比较,评价标准物质瓶间的均匀性。对于某些标准物质,

液相色谱对照品或者标准品溶液稳定性验证方案

GMP文件验证篇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有效期验证方案 方案编号: SOP-COD0400 年月

验证方案审批表 验证方案名称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有效期验证方案 验证方案编号SOP—COD0400 方案起草人起草日期 方案审核部门审核人审核日期审核意见化验室 质量部 批准意见 批准人 批准日期 执行日期

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有效期验证方案目录 1.目的 2.背景 3.稳定性研究 .标签 .对照品溶液配制 .贮存条件 .测试时间点 .分析方法和接受标准 4.参考文件 5.结果报告 6.附件

1.目的:确定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的有效期。 2.背景:因药典中没有规定对照品溶液的有效期,因此,对于没有规定有效期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进行4个月的研究,来观察其稳定性,并规定其内部使用有效期。本方案适用于常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3. 稳定性研究: .标签:用于对照品溶液效期研究的溶液瓶上需注明“用于对照品溶液效期研究”。 .对照品溶液配制: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中药成方制剂—黄连上清片的含量测定项下对照品溶液制备方法。 .贮存条件:按规定将配制好的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用封口膜封好,放在2~8℃的冰箱内贮存。注意:用于分析前需放置至室温。 .测试时间点:分别在0天、7天、14天、30天、2个月、3个月、4个月内测试。 .分析方法和接受标准: 3.5.1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L磷酸二氢钾溶液(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45nm,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对照品液的制备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1 ml含20ug的溶液。 分别制备两份盐酸小檗碱对照品溶液(贴上“用于对照品溶液效期研究”的贴签),在零时间点,对两份对照品溶液分析两次,互相复核含量。在零时间点以外的测试时间点,分别新鲜配制一份对照品溶液,并用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和用于研究效期的两份对照品溶液分析两次。用新鲜配制的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响应值,来重新计算用于研究效期的两份对照品溶液的含量值。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标准物质量值溯源与期间核查程序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标准物质量值溯源与期间核查程序 1 目的: 为使标准物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并保持完好,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2.2.1标准物质的采购与验收 2.2.2入库与保管 2.2.3验证与使用 2.2.4标识与档案管理 3 职责: 3.1检测组长: 3.1.1列出标准物质的使用目录及等级要求; 3.1.2提出标准物质的验收、保管、使用、降级、报废要求; 3.1.3组织标准物质的验收。 3.2检测员: 3.2.1按照标准物质的保管、使用的要求正确使用标准物质; 3.2.2做好标准物质使用记录。 3.3药品管理员: 3.3.1建立标准物质档案; 3.3.2粘贴管理标识; 3.3.3维护标准物质的贮存环境。 3.4技术负责人:

3.4.1批准标准物质的采购、使用、降级和报废; 3.4.2发现标准物质存在缺陷时组织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追溯。 3.5技术负责人应当维护本程序的有效性。 4 程序 4.1标准物质的采购与验收 4.1.1检测组长应列出检测所用标准物质的目录、数量及质量指标并据此提出采购 计划。制定的采购计划报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 4.1.2采购人员应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标准物质。质量保证的模式通常有: 4.1.2.1 获得国家标准物质生产许可证; 4.1.2.2 有计量部门出具证书证明其级别和不确定度; 4.1.2.3 出厂期不超过一年;(或保质期内的) 4.1.2.4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且附有质量合格证明的工程实物标准。 4.1.3到货的标准物质,检测组应组织逐一验收。验收可采用新购--在用标准物质的比对方式,若新购标准物质与在用标准物质的误差在规定范围之内,则新购标准物质可以被批准投入使用。验收人员应认真做好验收记录。 4.2标准物质的贮存与定值 4.2.1验收合格的标准物质应由药品管理员在包装容器上粘

关于计量标的稳定性的有关说明

关于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的有关说明 《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起草工作组 倪育才丁跃清邓芸珊苗瑜 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计量标准的主要计量特性之一,它是指计量标准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也就是说,计量标准的稳定性是表示计量标准所提供的标准量值的长期漂移的度量。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计量标准的稳定性用经过规定的时间间隔后计量标准提供的量值所发生的变化来表示,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与所考虑的时间段的长短有关。 计量标准通常由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组成,因此,计量标准的稳定性应包括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和配套设备的稳定性。同时,在稳定性的测量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为使这一影响尽可能地小,必须选择稳定的测量对象作为稳定性测量的核查标准。如果测量对象选择不当,被测对象对稳定性测量的影响还可能会远大于计量标准自身的稳定性,因此,稳定性测量的前提是必须存在可以作为核查标准的稳定的被测对象。当计量标准不存在量值稳定的核查标准时,是不可能进行稳定性考核的,因此,《规范》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进行稳定性考核。 可以说,稳定性考核的关键是必须存在量值稳定的可以作为核查标准的被测对象。为避免核查标准的性能发生变化,核查标准应该不作他用。 一、用于稳定性考核的核查标准的选择

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给出的测量仪器的定义是“单独地或连同辅助设备一起用以进行测量的器具”,而实物量具的定义是“使用时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的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由此可见,所有可以用来进行测量的器具都属于测量仪器,而实物量具是测量仪器中特定的一类。其特点是它们本身能提供一个或多个标准量值,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不能发生变化。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其形态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实物量具所提供的标准量值一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则不然,首先它们本身并不提供标准量值,实际上这类测量仪器的示值都是用实物量具通过校准得到的。此外,使用过程中这类仪器的形态一般会发生变化(例如指针的偏转、测头的移动等),这决定了它们的稳定性一般不如实物量具。在计量标准考核中是否存在量值稳定的核查标准,取决于计量标准中的标准器、主要配套设备,以及被测对象是不是量值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 由于计量标准种类繁多,因此,无法对核查标准的选择作统一的规定。在计量标准考核中,核查标准的选择大体上可以按下述几种情况分别处理: 1.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是实物量具 由于实物量具所提供的标准量值一般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性能比较稳定的实物量具作为核查标准。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进行稳定性考核。 2.计量标准仅由实物量具组成,而被检定或被校准的对象为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 由于实物量具通常可以直接用来检定或校准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并且实物量具的稳定性通常远优于非实物量具的测量仪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不必进行稳定性考核。但《规范》要求画出计量标准器所提供的标准量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即计量标准器的稳定性曲线图。

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

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 [ ] 量标证字第号 计量标准名称 计量标准代码 建标单位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计量标准负责人及电话 计量标准管理部门联系人及电话 年月日

说明 1. 申请新建计量标准考核,建标单位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1)《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原件一式两份和电子版一份; 2)《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原件一份; 3)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一套; 4)开展检定或校准项目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的模拟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两套; 5)检定或校准人员能力证明复印件一套; 6)可以证明计量标准具有相应测量能力的其他技术资料(如果适用)复印件一套。 2. 申请计量标准复查考核,建标单位应当提供以下资料; 1)《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原件一式两份和电子版一份; 2)《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原件一份; 3)《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原件一份; 4)《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的连续、有效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一套; 5)随即抽取该计量标准近期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原始记录及相应的检定或校准证书复印件两套; 6)《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连续的《检定或校准结果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复印件一套; 7)《计量标准考核证书》有效期内连续的《计量标准的稳定性考核记录》复印件一套; 8)检定或校准人员能力证明复印件一套; 9)计量标准更换申报表(如果适用)复印件一份; 10)计量标准封存(或撤销)申报表(如果适用)复印件一份;

11)可以证明计量标准具有相应测量能力的其他技术资料(如果适用)复印件一套。 3. 《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采用计算机打印,并使用A4纸。 注:新建计量标准申请考核时不必填写“计量标准考核证书号”。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及其检验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及其检验 作者:韩永志 作者单位: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北京,100013 刊名: 化学分析计量 英文刊名:CHEMICAL ANALYSIS AND METERAGE 年,卷(期):2001,10(3) 被引用次数:7次 参考文献(1条) 1.JJG 1006-1994.一级标准物质计量技术规范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韩永志标准物质的稳定性监测及评价[期刊论文]-化学分析计量2001,10(4) 2.韩永志标准物质讲座(第八讲)有证标准物质的使用[期刊论文]-化学分析计量2001,10(6) 3.靳京民.赵华.张辉.冯典英.李本涛.Jin Jingmin.Zhao Hua.Zhang Hui.Feng Dianying.Li Bentao标准物质定值方法优选方案[期刊论文]-化学分析计量2005,14(6) 4.韩永志标准物质讲座(第三讲)国外标准物质的现状[期刊论文]-化学分析计量2001,10(1) 5.韩永志标准物质的制备[期刊论文]-化学分析计量2001,10(2) 6.韩永志标准物质的现状及其进展[期刊论文]-化工标准·计量·质量2001(12) 7.韩永志标准物质的定值[期刊论文]-化学分析计量2001,10(5) 8.金献忠.郑曙昭.丘寅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的统计方法[期刊论文]-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03,11(4) 9.韩永志.韩冰标准物质量值的溯源性及不确定度[期刊论文]-化工标准·计量·质量2002(10) 10.杨雁华.彭明婷.艾承锦.李臣宾血沉质评物的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期刊论文]-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0(2) 引证文献(7条) 1.徐书荣.王毅民.潘静.江蓝关注地质分析文献,了解分析技术发展——地质分析技术应用类评述论文评介[期刊论文]-地质通报 2012(6) 2.王媛.李铁龙.刘大喜.鞠美庭.张川.姚勇.叶盛林.高占科氧化还原电位标准溶液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期刊论文] -中国计量学院学报 2012(2) 3.沈娟.吴建刚.李咏雪.赵鹏.马飞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物质丙三醇水溶液的研制[期刊论文]-医疗卫生装备 2011(9) 4.赵鹏.吴建刚.李咏雪.沈娟.马飞.武文君液相分析仪荧光检测器标准物质的研制[期刊论文]-中国医疗设备2010(10) 5.董兵.宋钰.范文嘉.朱英化妆品质控样品中砷的均匀性及稳定性检验[期刊论文]-卫生研究 2010(6) 6.马飞.吴建刚.李咏雪.沈娟生化分析仪杂散光标准溶液的研制[期刊论文]-计量技术 2009(11) 7.宋钰.董兵.范文嘉含铅、汞、砷的化妆品质控样品均匀性考察[期刊论文]-现代预防医学 2009(20)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1716046325.html,/Periodical_hxfxjl200103018.aspx

标准物质量值溯源体系

标准物质量值溯源体系 标准物质是实现准确一致的测量,保证量值有效传递的计量标准,在实际测量中,通过使用不同等级的标准物质,按准确度由低到高,逐级进行量值的追溯,直到国际基本单位,这一过程称为量值的“溯源过程”。相反的,从国际基本单位用不同等级的标准物质由高至低进行量值传递,最终至实际测量现场的过程,被称为量值的“传递过程”。由此,形成了化学测量的完整的溯源一量传体系。在整个溯源链中,标准物质起着复现量值、传递测量不确定度和实现测量准确一致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权威方法(Definitive Method)是能直接追溯到国际基本单位或基本常数,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严格的数学表达的方法。它的精密度、准确度、测量范围和稳定性已经过严谨地研究与验证,具有最高水平。目前国际公认的化学测量权威方法有精密库仑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重量法、容量法、凝固点下降法等。 标准方法(Reference Method)是指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稳定性的方法,其准确度已用权威方法或不同原理的其它方法核验,证明不存在可察觉的方向性系统误差,可估计出其测量结果的总不确定度。 一级标准物质(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简称CRMs)是指用权威方法或用二种以上不同原理的标准方法以及其他准确可靠方法定值,不确定度具有国内最高水平,均匀性、稳定性良好,它在溯源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许多二级标准物质是通过一级标准物质溯源至国家基准的。 二级标准物质(Working Reference Materials)是用与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的方法或一级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定值,其不稳定度和均匀性未达到一级标准物质水平,能满足一般测量的需要。二级标准物质是在日常分析检测中大量采用的一类标准物质,由于它们组成基体复杂,前处理方法各不相同,定值通常采用相对测量法,因此需要相应的一级标准物质来校准仪器,也可采用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如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内标法等进行比较测量,由此确定其量值不确定度的水平,保证测量的溯源性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 一、概述 计量标准是准确度低于计量基准,用于检定或校准其他计量标准或者工作计量器具的计量器具,它处于国家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计量标准在使用前必须依照JJF1033《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的要求,进行各项技术准备,使计量标准符合规范的要求并通过考核。下面主要介绍计量标准的重复性、稳定性考核的内容。 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即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重复测量同一被测量,计量标准提供相近示值的能力。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用测量结果的分散性来定量表示,即用单次测量结果y的实验标准差s(y i)来表示。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通常是检定或校准结果的一个不确定度来源。 新建计量标准应当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数据;已建计量标准,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 试验,测得的重复性应满足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要求。 在计量标准考核中,计量标准的重复性是指在重复性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测量程序、人员、仪器、环境等方面)下用该计量标准测量一常规的被测对象时,所得到的测量结果的一致性。为保证在尽量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重复性测量。 2.重复性的试验方法在重复性条件下,用计量标准对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对象进行 结果为y i(i=1,2,…,n),则其重复性s(y i)为式中:y —n次测量结果的 算术平均值; n—重复测量次数,n应尽可能大,一般应不少于10次。 重复性试验结果也会受被测对象不稳定的影响,所以在进行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时,选择的测量对象应为常规的被检定或被校准计量器具,而不是本身重复性和稳定性都是最佳的被检定或被校准计量器具,这样评定得到的不确定度可以用于大多数的检定或校准结果。 3?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考核对于新建计量标准,只要按照要求进行重复性试验,并提供试验的重复性数据即可;对于已建计量标准, 至少每年进行一次重复性试验,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不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则重复性符合要求;如果重复性试验结果大于新建计量标准时的重复性时,应按照新的重复性结果重新进行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并判断检定或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是否满足被检定或校准对象的需要。 4?《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及填写说明 (1)《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申请考核单位原则上应当按照本参考格式填写。如果本参考格式不适用,申请计量标准考核单位可 以自行设计《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格式,但是不应少于参考格式规定的内容。 《计量标准的重复性试验记录》参考格式: 的重复性试验记录 n次独立重复测量,若得到的测量 试验时间、、测量值()月日年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年 月日 试验条件 1 2

-标准物质管理规定

-标准物质管理规定

————————————————————————————————作者:————————————————————————————————日期:

1 目的 对实验室所用标准物质〔包括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基准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所有用于检测工作中质量控制、分析仪器校正、分析方法比对及评价、技术仲裁和实验室能力测试的标准物质。 3 职责 3.1质控室负责标准物质采购的申请实施工作,负责标准物质的验收、保管、发放。 3.2质控室责标准物质的采购工作。 3.3各相关部门负责对所领用的标准物质的保管及正确使用。 4 工作程序 4.1 标准物质的申购 4.1.1 各部门于每季度初上报本部所需标准物质的名称、浓度范围、数量,交质控室汇总。质控室编制标准物质采购申请表,上报质控室主任审核,由总经理批准。 4.1.2标准物质采购申请表的内容包括:序号、标准物质名称、浓度范围、介质、数量、申购部门(人)、申购日期。 4.2 标准物质的采购 标准物质季度采购计划经批准后,由质控室负责购买,购买的标准物质必须是有证并在有效期内。 4.3 标准物质的验收、管理 4.3.1 标准物质验收时应检查:外观、保质期及证书,标准物质名称、编号、技术特性(均匀性、稳定性、标准值及不确定度等)是否符合使用要求,最后填写《标准物质登记表》,内容包括:序号、标准物质名称及编号、型号规格、标准值及不确定度、数量、研制单位、有效期、验收情况及日期。 4.3.2标准溶液(包括标准气体及其他标准物质)主要用作实验室绘制校准曲线及校正分析仪器。对于标准溶液,需填写《标准溶液领用登记表》,内容包括:标准溶液名称及编号、介质、标准值及相对不确定度、数量、有效期、领用人、领用日期。 4.3.3 标准样品,按每年技术校核计划发放考核标准样品,刮掉原样品安瓿瓶上的标准样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注意事项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注意事项 《计量标准技术报告》是建立计量标准的技术性件如何正确撰写技术报告是计量工作者必须熟悉掌握的内容之一。它既是建标和考核工作的需要也是管理和检定工作的需要。近年来我们组织对军队百余家医学计量技术机构600多项计量标准进行了考核通过对大量《技术报告》的审核发现撰写中的不少问题下面仅在此剖析部分常见错误与大家交流。 依据国家军用标准GJB/J 2749-1996《建立计量标准技术报告的编写要求》和国家计量技术规JJF1033-20__《计量标准考核规》是正确撰写技术报告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掌握正确的编写方法才能准确的反应测量标准的不确定度。 1 常见概念性错误 不确定度是基于方差的正平方根所得它是一个可求的、定量的、不带正负号的量值而在《技术报告》中却经常出现正负号这是典型的概念错误;其二准确度是一个定性的概念不可能准确地确定其值就如同不可能知道被测量的真值一样只能用高、低或几等、几级来表述而有的《技术报告》出现了诸如“准确度为11%”“准确度<±0.1V”等错误。 2 不确定度的正确表示 计量标准性能主要是说明整套计量标准装置的主要技术指标:包括参数、测量围、测量不确定度等。该栏的编写争议的主

要问题:是以扩展不确定度表示还是以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表示?我们认为在报告基本常数、基本的计量学研究以及复现国际单位制单位的国际比时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在表示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应用扩展不确定度U。因此本栏应用扩展不确定度U表示。 3 计且标准器具及主要配套设备 撰写《建标报告》时普遍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准确度、最大允许误差极限和构成计量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等概念混淆。 测量准确度表示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程度是一个定性概念不能定量表示所以不能带“±”号。 测量器具的最大允许误差定义即技术规、规程中规定的测量器具的允许误差极限值又称为允许误差极限或允许误差限。它是人们规定的测量器具的技术指标是对某种型号产品规定的示值误差允许围。允许误差极限有上限和下限通常为对称限所以用量值表示时应有“±”号。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的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当不确定度定量表示时应说明是扩展不确定度还是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用U或uc区分。在单独定量给出不确定度时其数值前不应加“±”。因为测量不确定度是标准偏差或标准偏差的 倍数而标准偏差是没有正负号的。测量不确定度说明了置信水平区间的半宽度就此意义也不能带正负号。

标准物质特性

标准物质的特性 标准物质最主要的是三大基本特性:均匀性、稳定性、溯源性构成了标准物质三个基本要素,其具体特性有: 1.量具作用:标准物质可以作为标准计量的量具,进行化学计量的 量值传递。 2.特性量值的复现性:每一种标准物质都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或物 理特性,保存和复现这些特性量值与物理的性质有关,与物质的数量和形状无关。 3.自身的消耗性:标准物质不同于技术标准、计量器具,是实物标 准,在进行比对和量值传递过程中要逐渐消耗。 4.标准物质品种多:物质的多种性和化学测量过程中的复杂性决定 了标准物质品种多,就冶金标准物质就达几百种,同一种元素的组分就可跨越几个数量级。 5.比对性:标准物质大多采用绝对法比对标准值,常采用几个、十 几个实验室共同比对的方法来确定标准物质的标准值。高一级标准物质可以作为低一级标准物质的比对参照物,标准物质都是作为“比对参照物”发挥其标准的作用。 6.特定的管理要求:标准物质其种类不同,对储存、运输、保管和 使用都有不同的特点要求,才能保证标准物质的标准作用和标准值的准确度,否则就会降低和失去标准物质的标准作用。 7.可溯源性:其溯源性是通过具有规定的不确定度的连续比较链, 使得测量结果或标准的量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基准,通常是国家

基准或国际基准联系起来的特性,标准物质作为实现准确一致的测量标准,在实际测量中,用不同级别的标准物质,按准确度由低到高逐级进行量值追溯,直到国际基本单位,这一过程称为量值的“溯源过程”。反之,从国际基本单位逐级由高到低进行量值传递,至实际工作中的现场应用,这一过程称为量值的“传递过程”。通过标准物质进行量值的传递和追溯,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

标准物质量

标准物质量值的溯源性与基准物质的选用 徐建平 (武汉科技大学分析中心,武汉市!"##$%) 摘要提出了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性就是量值传递的不确定性的观点。讨论了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性与选用基准物质不确定度的关系。&#世纪’#年代以前,研制的钢铁标准物质(或标样)的量值的溯源性,即使当时定值分析使用了基准试剂或光谱纯试剂作为基准,它们的溯源性也是良好的。 关键词量值溯源性基准物质标准物质 标准物质的定值及鉴定都有技术规范。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规范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标准物质的理解和认识也在不断加深,矛盾也就由此开始产生。&#世纪’#年代以前标准物质定值分析选用的基准及工作标准并没有考虑量值的溯源性。光谱纯、高纯、优级纯试剂均可用于定值分析。溯源性的概念提出以后,再来考虑前期已定值的标准物质似乎存在着在基准试剂的选用上存在着断链的问题。果真如此,引出的问题更是严重,因为当时的这些标准物质一直用于标准方法及标准物质的研究。由此继续推论可导致许多标准体系崩溃。 前述的标准物质是否有溯源性,应该怎么样去认识这些标准物质是必须搞清的问题。本文根据量值溯源性的不确定度的概念讨论了这一问题。 一、量值的溯源性及溯源链 为了保证标准物质的特性量值的溯源性,在量值测定时,工作标准应选用哪种级别的试剂,已有人提出了一些观点。文献[%]在介绍化学成分量值溯源性框图时,指出:以比较法定值的一级标准物质的工作标准应选用基准物。文献[&!"]则认为目前市售的许多基准试剂,由于其成分量值是以%##(扣除主要杂质量所得,因此无法保证量值的溯源性。笔者认为对标准物质量值的溯源性问题的认识,应考虑量值传递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因为任何量值传递必须带有不确定度,无误差的量值传递是不存在的,所以标准物质量值溯源性就是量值传递的不确定性。如果全面地考虑量值的传递是应该考虑量值不确定度的传递的,需使用工作基(标)准物质(试 剂)的化学成分分析的化学成分量值溯源链如下:)*制单位(!%)……物理计量装置(!&)……基准物质(! " )……高精度比较法(! ! )……一级标准 物质(! + ) 标准物质定值的不确定度是量传链中各种不确定度的总和 ",#(!%&-!&&-!"&-……)%/& 式中"分别表示量值的不确定度。在标准物 质定值过程中,! % 、! & 很小,在使用比较法测量时往 往被包括在! ! 中,忽略它们的存在是合适的。关 于基(标)准物质(试剂)的不确定度! " 可以根据选用的基(标)准物质(试剂)的组成与生产过程来估计。&#世纪’#年代以前,关于基(标)准物质与基(标)准试剂并没有象现在这样区别开来,采用了一个笼统的定义["]为:"物质的组成与它的化学式完全相符;#试剂的纯度足够高,一般要求在’’.’$以上;$试剂在一般情况下很稳定。根据上述定义 可知! " 以相对标准偏差表示应小于#.%$。 二、准物质量值的溯源性及其带有估计 不确定度的量值传递方式 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或标样)的特性量值的确定比较复杂,其溯源链的建立必须要考虑或估计量值传递过程中的不确定度。这和很多计量系统不同,在那些系统中由于量值传递过程的不确定度事先知道或能精确计算出。化学成分量值的不确定度在很多量值传递过程中是估计的。尤其是&#世纪’#年代以前,化学成分量值的测定,并不像现在这样大力提倡使用基准物质,因此,量值传过程的不确定度更 ? % ! ? 计量管理 计量技术&##&/0%# 万方数据

标准物质管理制度

标准物质管理制度 1、标准物质的验收和验证 试验室对所获得的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的标准物质首先应当收:检查制造商的资质、证书的有效性、生产日期、有效期及不确定度等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外观、包装有无异常。采用试验室可能达到的方法对标准物质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如与已有的标准物质进行比对,测试已知结果的样品等。 2、标准物质的包装与贮存 (1)标准物质的包装应满足该标准特定的用途。 (2)标准物质的最小包装单元应贴有标准物质标签。标准物质标签上应附有《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 (3)标准物质的储存条件应适合该标准物质的要求和有利于特性量值的稳定。一般应贮存于干燥、阴凉、洁净的环境中。某些有特殊贮存要求的,应有特殊的贮存措施。 3、标准物质证书 “标准物质证书”是介绍标准物质的技术文件。是研制单位向用户提出的质量保证书和使用说明,必须随同标准物质提供给用户。 “标准物质证书”中应提供如下基本信息:标准物质编号、名称、标准物质定值日期、用途、制备方法、定值方法、标准值、总不确定度、均匀性及稳定性说明,最小取样量,使用中注意事项,贮存要求等。 4、标准物质的正确使用 正确使用标准物质是保证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在标准物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标准物质使用者应从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标准物质目标”中

选择与预期应用测量量值水平相适应的标准物质。一般所选标准物质的准确度应比被测仪器或检测方法的准确度高3~5倍。在普通工作场合可以选用二级标准物质,对实验上认证、方法评价、产品监督检验与仲裁等应选择一级标准物质。 (2)所选标准物质的基体组成与被测样品的基体组成一致或尽可能接近。所测量成分的含量也应尽可能相同或接近。同时还要注意标准物质的形态,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是测试片还是粉末,是方的还是圆的。 (3)使用者在使用标准物质前应全面、仔细地阅读标准物质证书,详细了解该标准物质的制备、性质、量值、用途、定值测量方法、定值日期以及最小取样量。这样可避免误用,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 (4)在实际操作中,标准物质与被测样品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同一种方法,并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中进行测量,以保证测量结果的一致性,避免系统误差。 (5)所选的标准物质稳定性和数量应满足试验检测的需要,已超过稳定期的标准物质不能使用。

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

标准物质均匀性和稳定性 ●标准物质特指用于化学量溯源和赋值的物质 ●均匀性和稳定性是标准物质的最重要的质量特性 ●标准物质特性量均匀性检验 ●均匀性初检 ●从加工均匀的候选物料随机选取n份试样, ●选择并确定均匀性检验的特性量(应最不易均匀的特性量) ●用可靠方法检测确定的均匀性检验的特性量 ●对检测结果进行F-检验,计算值小于等于临界值,认为候选物在统计意义上是均匀的; 否则,是不均匀的 ●均匀性检验 ●将候选物包装为最小包装并编号,按随机数表抽取N1/2最小包装 ●用可靠方法检测确定的均匀性检验的特性量 ●对检测结果进行F-检验,计算值小于等于临界值,认为各最小包装之间在统计意义上 是均匀的;否则,是不均匀的

i n ji j n x x i ∑= 1 (组内平均值) m x x m j ∑= 1 (总平均值) ()2 1 1x x n Q j m j -=∑(组间平方和) ()∑∑-=m j ji n ji x x n Q i 1 2 1 2(组内平方和) 11-=m υ(组间自由度) m N υ-=2(组内自由度) ∑∑=m n ji i n N 1 1 计算统计量F :

2 211υQ υQ F = ● 从F 表得自由度为1υ、2υ,给定的显著水平α的αF 临界值 ● αF F ≤,组内与组查间无显著差异,样品是均匀的 ● αF F >,组间存在显著差异,样品是不均匀的 ● 差异的方差为 ()???? ??---=∑221 11 2 21υQ υQ n N m N s m ji L 若各个j n 相同,均等于n ,则 ??? ? ??-= 22111υQ υQ n s L 58.3=x ,4 11036-?=Q ,4 21057-?=Q ,33.140 105719 10364 4=??=--F 从F 表,()84.119,4005.0=F , ()19,4005.0F F <,该标准物质样品是均匀的

标准物质管理规定

1 目的 对实验室所用标准物质〔包括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基准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 2 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所有用于检测工作中质量控制、分析仪器校正、分析方法比对及评价、技术仲裁和实验室能力测试的标准物质。 3 职责 3.1质控室负责标准物质采购的申请实施工作,负责标准物质的验收、保管、发放。 3.2质控室责标准物质的采购工作。 3.3各相关部门负责对所领用的标准物质的保管及正确使用。 4 工作程序 4.1 标准物质的申购 4.1.1 各部门于每季度初上报本部所需标准物质的名称、浓度范围、数量,交质控室汇总。质控室编制标准物质采购申请表,上报质控室主任审核,由总经理批准。 4.1.2标准物质采购申请表的内容包括:序号、标准物质名称、浓度范围、介质、数量、申购部门(人)、申购日期。 4.2 标准物质的采购 标准物质季度采购计划经批准后,由质控室负责购买,购买的标准物质必须是有证并在有效期内。 4.3 标准物质的验收、管理 4.3.1 标准物质验收时应检查:外观、保质期及证书,标准物质名称、编号、技术特性(均匀性、稳定性、标准值及不确定度等)是否符合使用要求,最后填写《标准物质登记表》,内容包括:序号、标准物质名称及编号、型号规格、标准值及不确定度、数量、研制单位、有效期、验收情况及日期。 4.3.2标准溶液(包括标准气体及其他标准物质)主要用作实验室绘制校准曲线及校正分析仪器。对于标准溶液,需填写《标准溶液领用登记表》,内容包括:标准溶液名称及编号、介质、标准值及相对不确定度、数量、有效期、领用人、领用日期。 4.3.3 标准样品,按每年技术校核计划发放考核标准样品,刮掉原样品安瓿瓶上的标准样

标准物质的制备、定值及数据处理_图文(精)

标准物质的制备、定值及数据处理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王根荣 ?标准物质的制备 标准物质重新制备的管理是根据国家级标准物质技术的要求,对用于化学成分、物理化学特性和工程技术特性等国家级标准物质的研制,标准物质的候选物、制备、均匀性检验、稳定性检验、定值、测量值、测量方法、统计处理、标准值与不确定度、贮存与包装等,可以参照如下技术规范执行。 1国家级标准物质如何选择候选物与制备 1.1候选物 (1候选物的选择应满足适用性、代表性以及容易复制的原则。 (2候选物的基体应和使用的要求相一致或尽可能接近。 (3候选物的均匀性、稳定性及待定特性量的量值范围应适合该标准物质的用途。 (4系列化标准物质特性量的量值分布梯度应满足使用要求,以较少品种复盖预期的范围。 (5候选物应有足够的数量,以满足在有效期间的需要。 1.2制备 (1根据候选物的性质,选择合理的制备程序、工艺,并防止污染及待定特性量的量值变化。 (2对待定特性量不易均匀的候选物,在制备过程中,除采取必要的均匀性措施外,还应进行均匀性初检工作。 (3候选物的待定特性量有不易稳定趋向时,在加工过程中注意研究影响稳定性的因素,采取必要的措施改善其稳定性,如辐照灭菌、添加稳定剂等, 选择合适的贮存环境。

(4当候选物制备量大,为便于保存可采取分级分装。最小包装单元应以适当方式编号,并注明制备日期。 (5最小包装单元中标准物质的实际质量或体积与标称的质量或体积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2国家级标准物质如何进行均匀性检验 2.1不论制备过程中是否经过均匀性初检,凡成批制备并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的标准物质必须进行均匀性检验。对于分级分装的标准物质,凡由大包装分装成最小包装单元时,都需要进行均匀性检验。 2.2抽取单元数 抽取单元数对样品总体要有足够的代表性。抽取单元数取决于总体样品的单元数和对样品的均匀程度的了解。当总体样品的单元数较多时,抽取单元也应相应增多。当已知总体样品均匀性良好时, 抽取样品单元数可适当减少。抽取单元数以及每个样品的重复测量次数还应适合所采用的统计检验要求。 (1当总体单元数少于500时,抽取单元数不少于15个,当总体单元数大于500时,抽取单元数不少于25个。 (2对于均匀性良好的样品,当总体单元数少于 500时,抽取单元数不少于10个,当总体单元数大于500时,抽取单元数不少于15个。 2.3取样方式 在均匀性检验取样时,应从待定特性量可能出现差异的部位抽取,取样点的分布对于总体样品有足够的代表性,例如对固体粉状物质应在不同部位取样;对园棒状材料可在两端和棒长的1/4、1/2、 3/4部位取样,在同一断面可沿直径取样。对溶液或气体可在分装的初始、中间和终结阶段取样。当引起待定特性量值的差异原因未知或认为不存在差异时,则进行随机取样。 2.4对具有多种待定特性量值的标准物质,应选择有代表性和不容易均匀的待测特性量值进行均匀性检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