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注临床试验文档(TMF)稽查-泰兰医药

关注临床试验文档(TMF)稽查-泰兰医药

关注临床试验文档(TMF)稽查-泰兰医药
关注临床试验文档(TMF)稽查-泰兰医药

药物临床试验构管理规定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指资格认定管理部门依照法定要求认定的,具有承担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机构。药物临床试验专业(简称“试验专业”)是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通过药物临床试验资格认定的专业。 第三条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简称“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的药物临床试验,须在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的机构中进行。 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资格认定、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定期评估和现场检查等。 第二章资格认定 第五条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简称“资格认定”)是指资格认定管理部门对申请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医疗机构所具备的药物临床试验条件,包括药物临床试验的组织管理、研究人员、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标准操作规程等进行系统评价,作出其是否具有承担药物临床试验资格决定的过

程。 第六条申请资格认定的医疗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已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 (二)具有与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相适应的诊疗技术能力; (三)具有急危重症诊疗的设施设备、人员配备与处置能力; (四)具有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 (五)具有与药物临床试验相适应的独立的办公场所、临床试验用药房、资料室及必要的设备设施; (六)具有与药物临床试验相适应的医技科室; (七)具有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 (八)具有防范和处理药物临床试验中突发事件的管理机制和措施; (九)具有经过药物临床试验技术与相关法规的培训、能够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 (十)申请资格认定的专业近三年按照GCP要求开展过上市后药品的临床研究,具有与承担药物临床试验相适应的床位数和受试者人数; (十一)具有能够承担药物临床试验伦理审查任务的伦理委员会。 第七条申请资格认定的医疗机构,应根据所具备的药物临床试验的条件和专业特长,结合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实

临床试验稽查概述

稽查 定义:指由不直接涉及试验的人员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性检查,以判定试验的实施、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是否与试验方案、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与法规要求相持。 对外是监查研究中心进行下列稽查(audit),包括I~IV期研究;和监查员执行的常规访视不同,这是由执行者工作以外的独立单位——临床品质保证负责执行。确定临床研究是依从当地法规和GCP、申办者特定的SOP进行,和临床研究一样,可以委托第三者,例如合同研究者进 行稽查工作。目的不是重复访视时的数据查证工作,而是抽样验证整个临床研究的执行是否有效和符合所有要求。 (1)随机稽查 ①在公司内随机挑选研究项目、研究者作稽查。 ②每一多中心研究,随机挑选一个/多个中心作稽查;或基于征集受试者数目(例如招收 很多受试者的中心)进行;或在研究开始早期,挑选一二个中心进行稽查(通常是第 一次合作的中心),以观察可能潜在的问题、困难和研究中心的一般工作状况。 ③寻因稽查基于问题的出现而进行,例如研究期间某一中心出现了特别多副反应或失 访、或出现某些特殊非预期反应、监查员进行访视后报告研究中心可能出现问题;或 准备研究者接受政府当局视察等。 当然,稽查的迫切性有先后次序,若是公司的重点研究或是数据将送呈新药上市注册等,瘵会获得优先处理。稽查内容包括:研究者负责的工作,申办者/监查咒的负责的工作、法规文件、原始资料转录CRF的准确性(随机抽查)、适当清点药物、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执行研究情况、详细报告。 研究开始前进行的稽查,一般应用于委托新研究中心进行和I 期临床研究。其他临床研究的 稽查,如果在研究者开始早期或进行中举行,稽查报告和建议可以帮助改善研究的进行,即是说,事情可能仍或挽救,因此,所有研究参与者(监查员、研究员、数据员等)均应该持合作态度,予以协助,监查员更应该视为在职培训的一部分,以期提高本身专业素质的水平。也有研究完结后,数据库冻结后或报告表前的品质确定。

临床试验常用术语解释说明

临床试验常用术语解释说明 临床试验 代表含义: 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 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Ⅰ临床研究 代表含义: 首次在人体进行研究药物的周密试验计划,受试对象是少量(开放20~30例)正常成年健康自愿者。目的是观察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 Ⅱ临床研究 代表含义: 在只患有确立的适应症的病患者(盲法不小于100 对)上进行的研究,目的是找出最佳的剂量范围和考虑治疗可行性 Ⅲ临床研究 代表含义: 确定研究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益和危害比率。(试验组不小于300 例。) Ⅳ临床研究 代表含义: 新药获准注册上市后的大型研究,检察普遍临床使用时的不良反应和毒性。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代表含义: 对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和执行,监查、稽查、记录、分析和报告的标准。该标准是数据和报告结果的可信和精确的保证; 也是受试者权益、公正 和隐私受保护的保证。 伦理委员会 代表含义: 是指一个由医学,科学专业人员及非医学,非科学人员共同组成的独立体,其职责是通过对试验方案、研究者资格、设备、以及获得并签署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的方法和资料进行审阅、批准或提出建议来确认临床试验所涉及的人类受试者的权益、安全性和健康受到保护,并对此保护提供公众保证。 申办者 代表含义: 发起一项临床试验,并对该试验的启动、管理、财务和监查负责的公司、机构或组织。 研究者 代表含义: 实施临床试验并对临床试验的质量及受试者安全和权益的负责者。研究者必须经过资格审查,具有临床试验的专业特长、资格和能力。 协调研究者

临床试验术语汇总

临床试验术语 临床试验 代表含义: 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Ⅰ临床研究 代表含义: 首次在人体进行研究药物的周密试验计划,受试对象是少量(开放20~30例)正常成年健康自愿者。目的是观察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 Ⅱ临床研究 代表含义: 在只患有确立的适应症的病患者(盲法不小于100对)上进行的研究,目的是找出最佳的剂量范围和考虑治疗可行性 Ⅲ临床研究 代表含义: 确定研究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益和危害比率。(试验组不小于300例。) Ⅳ临床研究 代表含义: 新药获准注册上市后的大型研究,检察普遍临床使用时的不良反应和毒性。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代表含义: 对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和执行,监查、稽查、记录、分析和报告的标准。该标准是数据和报告结果的可信和精确的保证;也是受试者权益、公正和隐私受保护的保证。 伦理委员会 代表含义: 是指一个由医学,科学专业人员及非医学,非科学人员共同组成的独立体,其职责是通过对试验方案、研究者资格、设备、以及获得并签署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的方法和资料进行审阅、批准或提出建议来确认临床试验所涉及的人类受试者的权益、安全性和健康受到保护,并对此保护提供公众保证。 申办者 代表含义: 发起一项临床试验,并对该试验的启动、管理、财务和监查负责的

公司、机构或组织。 研究者 代表含义: 实施临床试验并对临床试验的质量及受试者安全和权益的负责者。研究者必须经过资格审查,具有临床试验的专业特长、资格和能力。 协调研究者 代表含义: 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负责协调参加各中心研究者工作的一名研究者。 监查员 代表含义: 由申办者任命并对申办者负责的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员,其任务是监查和报告试验的进行情况和核实数据。 合同研究组织 代表含义: 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申办者可委托其执行临床试验中的某些工作和任务,此种委托必须作出书面规定。 研究中心 代表含义: 指实际实施试验相关活动的场所。 多中心研究 代表含义: 是由多位研究者按同一试验方案在不同地点和单位同时进行的临床试验。 安全性研究 代表含义: 观察评估药物副反应 有效性研究 代表含义: 观察评估药物有效性 预防研究 代表含义: 例如疫苗、抗生素 治疗研究 代表含义: 一般药物治疗研究、外科步骤 研究者手册 代表含义: 是有关试验药物在进行人体研究时已有的临床与非临床研究资料试验方案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技术指南的通告(2016年第112号)

附件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技术指南 一、概述 临床试验数据质量是评价临床试验结果的基础。为了确保临床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科学可信,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都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规定和指导原则,用以规范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整个流程。同时,现代新药临床试验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又为临床试验及其数据管理的规范化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也推动了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积极探索临床试验及数据管理新的规范化模式。 (一)国内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现状 我国的《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Practice,GCP)对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提出了一些原则要求,但关于具体的数据管理操作的法规和技术规定目前还处于空白。由于缺乏配套的技术指导原则,我国在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方面的规范化程度不高,临床试验数据管理质量良莠不齐,进而影响到新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客观科学评价。此外,国内临床试验中电子化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临床试验的数据管理模式大多基于纸质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CRF)的数据采集阶段,电子化数据采集与数据管理系统应用有待推广和普及。同时,由于缺乏国家数据标准,同类研究的数据库之间难以做到信息共享。

(二)国际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简介 国际上,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的药物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以下简称ICH E6 GCP)对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有着原则性要求。对开展临床试验的研究者、研制厂商的职责以及有关试验过程的记录、源数据、数据核查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原则性的规定,以保证临床试验中获得的各类数据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和可靠。 各国也颁布了相应的法规和指导原则,为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具体的依据和指导。如:美国21号联邦法规第11部分(21 CFR Part 11)对临床试验数据的电子记录和电子签名的规定(1997年),使得电子记录、电子签名与传统的手写记录与手写签名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从而使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能够接受电子化临床研究材料。据此,美国FDA 于2003年8月发布了相应的技术指导原则,对Part 11的规定作了具体阐释,并在计算机系统的验证、稽查轨迹,以及文件记录的复制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 2007年5月,美国FDA颁布的《临床试验中使用的计算机化系统的指导原则》(Guidance for Industry: Computerized Systems Used in Clinical Investigations)为临床试验中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和使用提供了基本的参照标准。 而且由国际上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学会(Society of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SCDM)还形成了一部《良好的临床数据管理规范》(Good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 Practice,GCDMP),该文件为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工作的每个关键环节都规

新药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新药临床试验过程中遵循科学和伦理道德的原则,使数据的采集、录入和报告做到及时、完整、准确和一致,使受试者的权益和健康得到保护,并保障其安全,保证临床试验遵循己批准的方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和有关法规,使试验结论科学、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赫尔辛基宣言》及ICH《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等相关法规文件精神,制定本标准操作程序。 第二条:药品临床试验依其流程、内容和进程不同,将其划分为临床试验前的准备、启动临床试验、临床试验过程、中期协调会和结束临床试验等五个阶段。 第三条:本标准操作规程是根据药品Ⅱ期临床试验设计要求确立,临床进行的Ⅲ、Ⅳ期临床试验包括部分生物等效性试验均参照本程序执行。 第二部分临床试验前的准备 第四条:申办者对临床试验中心的遴选。 ⑴申办者在上报药物的临床前研究资料后,根据所申请药物的性质、作用特点、功能主治以及疾病的流行病学、样本量的大小和药品临床试验基地的专业特长等,初步遴选临床试验参加单位和确定参加单位的数量。 ⑵对初选单位的专业特长、研究资质、人员组成结构、任职行医资格、相关临床试验检查和检测设备以及参研人员参加GCP培训等情况进行现场考察,确认其资质、资源、能力和承担任务量的大小。 ⑶根据现场考查结果,首先确定临床试验组长单位,经与之协商确立临床试验参加单位,并据此草拟临床试验的《多中心临床试验协调委员会联络表》和《临床试验参加单位初选报告》。 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文下达后,申办者根据批文精神,与临床试验组长单位一道最终确定临床试验参加单位。 第五条:申办者起草临床试验文件。 ⑴申办者与研究者共同商定起草并签署试验方案、CRF和知情同意书等临床试验文件。 ⑵申办者起草《研究者手册》,或其替代文件《供临床医师参考的临床前研究药效学、毒理学试验综述》。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CDMS现在国际领先产品有哪些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CDMS现在国际领先产品有哪些? 目前,国际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EDC系统。有的来自专业的软件公司,有的是制药公司或合同研究组织(CRO)自己开发的EDC系统。这些系统一般都具有电子数据采集的功能,也就是说满足了EDC系统的基本功能,但在使用的便利性,性能与安全性等方面,各种系统也常参差不齐。每年国际药物信息大会(DIA)上参展的CRO公司30余家,但是国际一致认可,功能完善,被临床试验行业的一些实力雄厚的制药企业和CRO公司广泛使用的EDC是以下三大系统:甲骨文公司的Oracle Clinical (OC)/RDC 系统,也是美国FDA目前使用的EDC系统;PhaseForward公司开发的InForm,目前已经被甲骨文公司收购;美国MediData的Rave系统。 其实EDC的核心是临床试验进行时对数据进行任何修改都能在其数据库留下痕迹(何时、谁、修改了什么等信息),就是美国FDA法规CFR 21 Part 11 规定的内容。而证明自己的软件符合法规必须经过专业的第三方验证公司对软件的开发、安装、使用、各个功能进行逐项的认证(validation)。这需要花大把银子和软件的改建。由于这些国产EDC软件尚没有令人信服的第三方验证的证据,多数跨国制药企业在临床试验中不敢采用他们的产品。应当注意,有些个别公司设计一个具有数据库功能的网页就声称是EDC了,其实与上述三家开发的真正EDC相去甚远。相信随着他们自身努力和验证的完善,一定会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 国内临床试验常用的EDC有哪些?

目前国内能够为客户开展临床试验和科学研究使用的EDC软件选择性并不多,下表列出截止到2016年12月国内可用的EDC系统以及提供EDC服务的公司。目前国内主流的EDC软件还是甲骨文OC/RDC,InForm和Medidata的Rave,其他软件公司尚未在中国立足,而国产的EDC软件目前还难以通过大企业的国际稽查。 目前国内大型临床试验和国家级的研究课题,主要使用的还是国际上一致接受的甲骨文OC/RDC。因为国内数个CRO公司购买了他们的永久使用版权,这样她在价格上就有了巨大优势。而InForm的Rave和Medidata因为只提供EDC服务和数据托管,即软件即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不卖软件,使得他们的使用费用极其高昂。基本上每一例患者的使用费在500-700USD之间。而且每一次修改方案、每增加一个新的研究者,每导出一次数据,临床试验每延期几天,都还会产生不菲的额外费用。因此即使是财大气粗的著名外商制药企业,他们在国内开展的临床试验也用不起这些软件即服务(SaaS)类型的EDC。 目前在中国能够有能力提供EDC服务的主要是几家有实力的CRO公司。

18-对临床试验中心的稽查

第十八讲 对临床试验中心的稽查 Ms. Barbara O’Neill 大家好,我叫Barbara O’Neill,是质量标准的高级经理。我的工作经历包括参加临床试验和代表制药公司进行稽查,今天讲课的内容是对临床试验单位的稽查。 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主要讲的内容是:稽查的定义,FDA 视察,申办者稽查以及视察和稽查中常见的问题。ICH-GCP对稽查的定义如下:稽查是对试验相关的活动和文件进行系统的、独立的检查,以确定这些试验相关的活动和数据的记录、分析和准确的报告是否与试验方案、申办者的标准操作规程、GCP以及相关的法规要求相符。 在这里我要对定义做更进一步的解释。“系统的检查”是指稽查员有一个稽查的计划,并且按照稽查计划进行稽查。“独立的检查”是指稽查员与负责临床试验的人员,即那些对临床试验产生的数据负有责任的人没有关系。“相关的法规要求”指对研究者的稽查和视察将以当地的法规为标准。 有两种类型的稽查方式。常规稽查:用以确证遵守了申办者的要求、国家和当地法规。这常常是申办者对临床试验预先计划的稽查活动的一部分,针对那些须提交给药政管理机构以支持其上市申请的临床试验,。申办者也可以进行“究因”稽查(for-cause audit),有时也可以称为指导性稽查。它们通常是在申办者有理由相信研究者没有遵守临床试验的要求并且担心该中心试验数据的质量时进行的。 谁来进行这些稽查呢?对于申办者而言,可以是来自于其法规管理部门、质量保证或质量标准部门的一个独立于临床试验的人。国际权威管理机构如美国FDA、日本厚生省或欧盟的药政管理机构也可以视察某一研究单位。你也可能受到当地管理机构的视察。 稽查可以在试验中或试验后进行。在试验中稽查的优点是,结果反馈给申办者,有利于了解试验进行的情况并与其他研究单位分享共同改进试验质量。如果稽查是在试验结束后进行的,申办者须要求研究者在指定的时间内保存所有的试验相关文件。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试验结束后的数年内都有可能进行稽查和视察。 下面两张幻灯显示的是在美国和美国以外所进行的对临床研究者的视察。这张从1992-1997年,可以看到视察次数有上升的趋势。下一张幻灯是对美国以外的视察情况,可以看到在美国以外进行的视察占视察数目的10%左右。美国FDA说过,如果临床试验是遵从ICH-GCP原则进行的,那么他们将同意接受这些国外的试验数据用以支持在美国的上市申请。上述要求中很重要的几点包括在试验中保护受试者的安全,即是这张幻灯片上的前两点,另一个是伦理学的原则以及遵照赫尔辛基宣言的原则。 试验必须是按照科学的原则有良好的设计,并且很好实施。必须是由有资格的临床研究者进行的。所谓有资格的,是指研究者须有该治疗领域的专业知识。试验应该得到独立的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研究者也必须同意,在需要时接受FDA的视察以证实该研究中心的数据。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信息平台操作手册及填报详情

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平台 系统操作手册 (版) 厦门市南方科宇科技有限公司 2019 年12 月

文档信息 版本记录

目录 第一章系统总体说明 (1) 1.系统功能综述 (1) 1.2系统角色划分 (1) 1.3系统主要流程 (2) 第二章注册与登录 (3) 注册 (3) 统一注册平台 (3) 新用户 (5) 老用户 (15) 登录 (20) 系统登录 (20) 首页 (25) 第三章机构注册管理 (27) 待核对 (27) 已核对 (29) 第四章药物机构备案管理 (31) 机构信息维护(机构填报人) (31) 基本信息 (32) 组织管理机构 (34) 备案专业 (36) 伦理委员会 (39) 年度总结 (40) 4.16接受境外药监部门检查情况报告表 (40) 4.17提交备案内部审核 (42) 第五章咨询单位联系方式 (44)

第一章系统总体说明 1.1系统功能综 述 本系统采用 JAVA 开发语言,使用 B/S 架构。为了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建议使用 Windows7 及以上版本的操作系统;及以上的浏览器,如使用 360 浏览器,请使用极速模式;屏幕分辨率建议设置为 1366*768 及以上。 表功能模块表 表角色划分表

角色角色说明 请。查询监督检查信息。 系统管理员拥有系统所有权限。 图系统主要流程图

第二章注册与登录 通过网址,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上办事大厅,至少完成法人账号 和一个个人账号的注册。 1.新用户:首次使用本系统的临床试验机构,账号注册成功后,需要在本系统中补充资料,并等待监管部门核对,补充资料核对通过后,才能登录系统。 2.老用户:之前已在本系统成功注册的临床试验机构,需要完成新注册的法人账号和一个个人账号,与本系统之前注册的内审和填报账户之间的绑定。 无论是新用户还是老用户,最终法人账号应绑定为系统的内审账户,个人账 号应绑定为系统的填报账户。 2019 年12 月1 日,随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的发布,“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系统”升级为“药物和医疗器械临 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系统”,开放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功能,原来已经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系统”中完成账号申请的,并且已经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上办事大厅完成账号绑定的,可直接选择子系统进行后续操作;如果 没有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上办事大厅完成账号绑定的,按照老用户进行后续操作。如果原来没有在“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备案管理信息系统” 中完成账号申请的,按照新用户进行后续操作。 2.1注册 2.1.1统一注册平台 A.机构用户点击网址,进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上办事大厅,至少完成一个机构法人账号和一个个人账号的注册,注册方法见网页右侧“帮助”—“注册”。如图和所示。

临床试验的电子数据采集技术指导原则

附件 临床试验的电子数据采集技术指导原则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数据采集技术在临床试验中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它与传统的基于纸质的采集方式不同,具有数据及时录入、实时发现数据错误、加快研究进度、提高数据质量等优势,因此各国药品监管部门都鼓励临床试验中采用电子数据采集技术以保证数据质量。 为了促进我国临床试验电子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可靠性符合《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和监管部门相应技术指南的原则要求,有必要对临床试验中应用电子数据采集技术的基本考虑和原则进行明确阐释,本指导原则通过对电子数据采集技术的概念和基本考虑,电子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技术要求以及在临床试验实施不同阶段的应用要求的详细阐述,旨在帮助和指导相关各方,包括申办者、合同研究组织(CRO)、临床研究者等在临床试验中规范合理地应用电子数据采集这一技术。 二、电子数据采集的定义 电子数据采集(Electronic Data Capture, EDC)是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用于临床试验数据采集的技术,通过软件、硬件、标准操作程序和人员配置的有机结合,以电子化的形式直接采集和传递临床数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子设备如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扫描仪等已具备作为EDC终端的条件,EDC系统已能将基于网 络的交互应答系统(IWRS)、药物警戒系统、数据分析和报告系统、试验药品管理系统等整合成一体;同时,国际公认的数据标 准(如CDISC)也正在EDC中得以应用。 三、应用电子数据采集技术的基本考虑 当今时代,临床试验的各个阶段(从准备到研究结束)都离 不开计算机化系统的辅助,而确保数据质量及其真实完整性是使 用EDC系统的根本要求。 (一)数据质量与真实完整性 数据质量和真实完整性是对整个临床试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正确评价的基础,是药品监管科学的核心要素。申办者在 进行电子化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的过程中应建立完善的基于风险 考虑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遵循数据质量的ALCOA+原则,即可归因性(Attributable)、易读性(Legible)、同时性(Contemporaneous)、原始性(Original)、准确性(Accurate)、完整性(Complete)、一致性(Consistent)、持久性(Enduring)和可获得性(Available When Needed)。 (二)系统的风险管理 电子化系统的风险管理对于保证临床试验的数据质量和真实完整性十分重要。风险管理的基本过程包括风险严重性的评估、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分析、实际风险的监测、风险的纠正和预防等 方面。

浅析临床试验原始文件(上)-泰兰医药

泰兰医药GCP大讲坛(九): 浅析临床试验原始文件(上) 在临床试验的工作中,我们经常提到原始文件,那么原始文件包括哪些资料呢?它在临床试验中又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又应该怎样进行原始文件管理呢?泰兰医药在既往临床试验培训或稽查中,通常发现CRA或CPM对原始文件概念模糊混淆,在试验过程中对于原始文件的管理存在纰漏。在此以微文形式和大家分享关于原始文件的内容。 首先了解3个相关的概念,“必需文件”,”原始文件”以及“原始和数据”,对这些概念有了清晰认识和区分后,有利于CRA和CPM在试验过程中原始文件的管理工作: 必需文件 Essential document ?可分别地和综合地对研究的执行情况及所产生的数据的质量进行评估的文件(ICH-GCP 1.23 )。 ?在ICH-GCP和中国GCP在附录中均有明确规定,哪些文件是试验过程中需要保存的必需文件。 原始文件Source documents ?原始文件是指原始的文件、数据和记录。如: -医院记录,实验室记录,受试者日记及供评估用核对表,发药记录,自动仪器记录的数据,影像学检查的图像文件 原始数据 Source data ?临床试验的原始记录及其核实过的复印件中的有关临床发现,观察和其他试验相关活动的全部信息,为重构和评估该试验所需。 ?原始数据来源于原始文件。

泰兰稽查官专业解析: ?原始数据非常容易定义,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一句话:Where you wrote it down first. ?在临床试验中,site staff由于工作便利,常常随手将受试者随访的一些数据记录在小纸条上,例如血压,身高等,然后再转抄在病历上。这种做法是错误,记录在小纸条上 ?经核实而视为准确副本的复印件也可视为原始文件,如作为支持入选标准评估依据的受试者既往病史的复印件等,这些复印件毕竟经过正确的核实确认才可 以作为原始文件。特别注意,临床试验中只有特殊情况才能采用这种方法,不 推荐使用复印件作为原始文件。 (待续) (声明:文章的所有权及其他一切相关权益归属署名作者,敬请尊重,禁止剽窃。)

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摘要临床试验是新药研究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对新药上市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管理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药物临床试验的数据信息化管理也在不断进步。本文通过探讨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药物临床试验中的应用,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要求,明确药物临床试验数据管理标准和原则,研究适用于局域网络环境下的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系统。 关键词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系统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电子化数据管理系统有甲骨文公司的Oracle Clinical(OC)、Medidata Solutions 公司的RA VE、赛仕软件公司的SAS? Clinical Data Integratio 和JMP/SAS Clinical、Study Builder 公司的Study Builder、Clinical,Phase Forward 公司的Clin Trial,Nextphase 公司的CT Series,Clinsource 公司的Trial XS等等。国内一些临床试验机构和企业开发并应用了相关的临床试验信息管理系统,如南京海泰公司的临床试验数据采集与管理系统、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评价中心研制的Clin Research、宏能软件公司开发的Magnsoft GL Padmin、博奥生物有限公司开发的GCP-DMS(Good Clinical Practice Data Man-agement System)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制的DataFax等[1]。 国外开发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虽然功能比较齐全,操作方便,但是价格却非常昂贵,且操作界面都为英文,对于国内用户而言却实用性不强。以甲骨文公司的产品为例,该公司的OracleClinical系统最初价格为200万至250万人民币,而且每年还需支付20%的使用费,即40万至50万人民币,一般国内企业无法承担这样的费用。国内的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开发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系统,一般都采用中文界面,但功能相对较少,在应用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而且稳定性不够,如数据的录入过程不方便、用户界面的美化程度不够、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不佳等。而且,目前国内科研机构引入EDC的不多,实际使用中价格不菲,需求分析过于烦琐,不适用我国临床研究的实际情况。 2 系统业务流程分析 2.1 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系统项目结构 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系统(简称系统)是一款基于网络操作的规范化、集成化的项目综合数据管理平台,为实现药监监管部门及药品临床试验研究机构对药品临床试验项目及数据的基于GCP的标准规定,建立全程性、安全性、时效性和权威性强的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管理信息平台来改进传统管理方式,从而提高监管信息传递的数量和质量,提高试验过程监管的水平与力度,而管理信息

临床试验术语

临床试验 代表含义: 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 Ⅰ临床研究 代表含义: 首次在人体进行研究药物的周密试验计划,受试对象是少量(开放20~30例)正常成年健康自愿者。目的是观察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 Ⅱ临床研究 代表含义: 在只患有确立的适应症的病患者(盲法不小于100对)上进行的研究,目的是找出最佳的剂量范围和考虑治疗可行性 Ⅲ临床研究 代表含义: 确定研究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受益和危害比率。(试验组不小于300例。) Ⅳ临床研究 代表含义: 新药获准注册上市后的大型研究,检察普遍临床使用时的不良反应和毒性。 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代表含义: 对临床试验的设计、实施和执行,监查、稽查、记录、分析和报告的标准。该标准是数据和报告结果的可信和精确的保证;也是受试者权益、公正和隐私受保护的保证。 伦理委员会 代表含义: 是指一个由医学,科学专业人员及非医学,非科学人员共同组成的独立体,其职责是通过对试验方案、研究者资格、设备、以及获得并签署受试者知情同意书的方法和资料进行审阅、批准或提出建议来确认临床试验所涉及的人类受试者的权益、安全性和健康受到保护,并对此保护提供公众保证。 申办者 代表含义: 发起一项临床试验,并对该试验的启动、管理、财务和监查负责的公司、机构或组织。 研究者

代表含义: 实施临床试验并对临床试验的质量及受试者安全和权益的负责者。研究者必须经过资格审查,具有临床试验的专业特长、资格和能力。 协调研究者 代表含义: 在多中心临床试验中负责协调参加各中心研究者工作的一名研究者。监查员 代表含义: 由申办者任命并对申办者负责的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员,其任务是监查和报告试验的进行情况和核实数据。 合同研究组织 代表含义: 一种学术性或商业性的科学机构。申办者可委托其执行临床试验中的某些工作和任务,此种委托必须作出书面规定。 研究中心 代表含义: 指实际实施试验相关活动的场所。 多中心研究 代表含义: 是由多位研究者按同一试验方案在不同地点和单位同时进行的临床试验。 安全性研究 代表含义: 观察评估药物副反应 有效性研究 代表含义: 观察评估药物有效性 预防研究 代表含义: 例如疫苗、抗生素 治疗研究 代表含义: 一般药物治疗研究、外科步骤 研究者手册 代表含义: 是有关试验药物在进行人体研究时已有的临床与非临床研究资料 试验方案 代表含义: 叙述试验的背景、理论基础和目的,试验设计、方法和组织,包括统计学考虑、试验执行和完成的条件。方案必须由参加试验的主要研究者、研究机构和申办者签章并注明日期。

临床试验稽查

临床试验稽查

————————————————————————————————作者:————————————————————————————————日期: ?

稽查 定义:指由不直接涉及试验的人员所进行的一种系统性检查,以判定试验的实施、数据的记录和分析是否与试验方案、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与法规要求相持。 对外是监查研究中心进行下列稽查(audit),包括I~IV期研究;和监查员执行的常规访视不同,这是由执行者工作以外的独立单位——临床品质保证负责执行。确定临床研究是依从当地法规和GCP、申办者特定的SOP进行,和临床研究一样,可以委托第三者,例如合同研究者进行 稽查工作。目的不是重复访视时的数据查证工作,而是抽样验证整个临床研究的执行是否有效和符合所有要求。 (1)随机稽查 ①在公司内随机挑选研究项目、研究者作稽查。 ②每一多中心研究,随机挑选一个/多个中心作稽查;或基于征集受试者数目(例如招收 很多受试者的中心)进行;或在研究开始早期,挑选一二个中心进行稽查(通常是第一次 合作的中心),以观察可能潜在的问题、困难和研究中心的一般工作状况。 ③寻因稽查基于问题的出现而进行,例如研究期间某一中心出现了特别多副反应或失 访、或出现某些特殊非预期反应、监查员进行访视后报告研究中心可能出现问题;或 准备研究者接受政府当局视察等。 当然,稽查的迫切性有先后次序,若是公司的重点研究或是数据将送呈新药上市注册等,瘵会获得优先处理。稽查内容包括:研究者负责的工作,申办者/监查咒的负责的工作、法规文件、原始资料转录CRF的准确性(随机抽查)、适当清点药物、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执行研究情况、详细报告。 研究开始前进行的稽查,一般应用于委托新研究中心进行和I 期临床研究。其他临床研究的稽查, 如果在研究者开始早期或进行中举行,稽查报告和建议可以帮助改善研究的进行,即是说,事情可能仍或挽救,因此,所有研究参与者(监查员、研究员、数据员等)均应该持合作态度,予以协助,监查员更应该视为在职培训的一部分,以期提高本身专业素质的水平。也有研究完结后,数据库冻结后或报告表前的品质确定。

临床试验GCP

第九章 一、数据管理的目的是什么? 答:把试验数据迅速、完整、无误的纳入报告,所有涉及数据管理的各种步骤均需记录在案,以便对数据质量及试验实施进行检查。 二、什么叫盲态审核? 答:盲态审核(blind review)是指在最后一份病例报告表输入数据库后,第一次揭盲之前对数据保持盲态的预分析审核,以便对统计分析计划作最后的决定。 三、什么叫质疑表?由谁传送?能不能通过电话传达质疑表的内容? 答:质疑表( query list,query form)是数据管理员再次检查病例报告表发现任何问题后,及时通知检查员,要求研究者作出回答的文件。检查员、研究者、数据管理员之间的各种疑问及解答的交换都由质疑表完成。质疑表应保存备查。质疑表必须由检查员亲自传送给研究者,不能通过电话传达。 四、什么叫结果锁定? 答:结果锁定指在盲态审核认为所建立的数据库正确无误后,由主要研究者、药物注册申请人、生物统计学专业人员和保存盲底的有关人员对数据库进行锁定。此后,对数据库的任何改动只有在以上几方人员同意(可书面形式)的情况下才能进行。 五、临床试验统计分析中常用那两种分析方法? 答:1.PP分析(合格病例分析)对完成治疗方案,且依从性好的病例分析。 2.ITT分析(意向性分析)对所有的病例进行分析,包括合格、脱落,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例的分析。 六、什么是ITT?什么是FAS? 答:ITT是Intention-To=Treat的缩写,即意向性。指所有经随机化分组,分配了随机号的全部病例,也称为愿意治疗人群。意向性分析时其中未能观察到全部治疗过程的病例资料,用最后一次观察数据接转到试验最终结果,对疗效和不良事件发生二进行意向性分析。ITT 的误差较大。 FAS是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et)指尽可能接近符合ITT原则的理想的受试者人群。它应包括几乎所有的随机化后的受试者。只有在导入期中被排除而未入组或者入组后没有任何的随访数据才能从FAS人群中排除。即只要服用了一次药,做了一次有效检测的受试者都应入FAS。 七、什么是PP? 答:PP是Pet-Protocol的缩写,即符合方案集。指所有符合试验方案、依从性好(如接受治疗、主要指标可以测定等)、试验期间未服禁止用药、完成CRF规定填写内容的病例,对其疗效统计分析。 八、ITT和PP有何关系? 答:在确证性试验中,对药物的有效性评价时,宜同时用ITT和PP进行统计分析。当以上两种数据集的分析结论一致时,可以

浅谈医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_肖律

·医院药事· 作者简介:肖律,本科,主管药师;研究方向:医院药学;Tel:(0799)6881723;E-mail:xiaolv34@163.com 浅谈医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 肖 律,林小小,黄乐松,陈 杰,童向霞 (江西萍乡市人民医院,萍乡 337055 )摘要: 目的介绍本院执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的工作经验,探讨医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方法总结了药物临床试验在知情同意、试验的实施及实验室检查方面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本院以GCP为指导原则,完善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三级质控”工作模式、强化GCP培训、加强机构内部的沟通协调、着力提升新药临床试验质量的具体做法和经验。结果与结论新药必须在人体进行临床试验才能最终确定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建立完善的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有利于为公众筛选安全、有效的药物,推动医药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关键词: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三级质控;沟通协调;GCP 中图分类号:R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777(2014)08-0892- 04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Clinical Drug  Trials in HospitalXiao Lv,Lin Xiaoxiao,Huang Lesong,Chen Jie and Tong Xiangxia(Pingxiang People′s Hospital,Pingxiang  337055)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experience of implementing GCP in our hospital,and explorethe construction of a quality control system of clinical drug  trials.Methods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practiceof informed consent,trial conduction and laboratory testing were summarized.The specific measuresguided by the GCP principles and experience in our hospital 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developing  thesystem and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establishing a"three-level quality control"mode,strengthening GCP training,improving internal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and focusing on qualityimprovement of clinical drug trials.R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drug efficacy and safety can only be eventuallydetermined after conducting clinical trials in humans.The institution for clinical drug  trials should establish afully-developed quality control system for clinical trials,which will be conducive to screen safe and effective drugsfor the public,and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 ment of the medical health care.KEY WORDS: clinical drug trial;quality control system;three-level quality control;communicationand  coordination;GCP 每一种新药上市前都必须进行临床试验,药物 临床试验的质量直接关系公众的用药安全与生命健康。如何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权益并保障其安全,是医药研发企业及政府医药监管部门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参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的工作体会,对医院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谈几点看法。 1 药物临床试验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知情同意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了GCP培训,但个别研究者对GCP的认识仍不够全面,出现诸如受试者未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未填写日期和研究者的联系方式、知情同意书签署的时间在筛选之后等问题;部分研究者没有向受试者告知试验的内容,或告知不够充 分[ 1] 。1.2 临床试验实施方面存在的问题 2 98中国药事2014年第28卷第8期 DOI:10.16153/j.1002-7777.2014.08.019

GCP检查现场提问复习试题集

GCP检查现场提问复习试题集 1、在临床试验中机构如何保证受试者安全(机构主任/副主任) 1)制定了《防范和处理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损害及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小组 2)成立了院内应急抢救专家组 3)各专业科室成立了抢救小组 4)在试验开始前要求研究者熟悉方案、相关抢救预案 5)在启动会时向全体研究者讲解方案、SOP 6)制定了SAE处理流程 2、如何保证临床试验项目的质量(机构主任/副主任) 1)内部制定了质量控制体系; 2)研究者严格执行试验方案; 3)研究者及时完成试验有关数据的记录; 4)对外接受监查员的监查、第三方(或申办方QA部门)的稽查及药监局、卫生部门等官方的视察。 3、我院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如何实施的(机构办主任) 参见质控制度 4、机构接到试验项目时考虑什么(机构主任/副主任)(机构办主任) 答;试验对于受试者的风险与受益; 医院有无相应设施保证试验进行 研究者有无相应资质,是否经过GCP及与试验有关培训 主要研究者有无时间和精力 5、机构的设施与条件应满足什么需要(机构主任/副主任)(专业负责人) 应当符合安全有效地进行临床试验的需要。 6、GCP英文全称与中文全称是什么(机构主任/副主任)(研究者) good clinical practice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7、GCP实施时间适用范围(机构主任/副主任)(研究者) 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适用于各期临床试验、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 8、我院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机构主任/副主任) 9、我院临床试验机构成立时间做了哪些筹建工作培训证书通过何种途径取得(机构主任/副主任) 10、1999年版和2003年版的GCP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原来叫“基地”现在改为“机构”(机构主任/副主任)(研究者) 1999年版GCP中文名称是《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2003年版GCP中文名称是《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2003年版:将药品改为了药物,强调了质量二字,强调受试者安全,因此要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而非原来的高等院校。 11、《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共多少章多少条几个附录分别是什么(机构主任/副主任)(研究者) 13章70条,2个附录,分别为世界医学大会赫尔辛基宣言、临床试验保存文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