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营养诊断

植物营养诊断

植物营养诊断
植物营养诊断

作物营养诊断

一、名词解释

1.最小养分律: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

养分。无视这个限制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

2.共质体运输途径:矿质营养元素首先经根质外体到达根细胞原生质膜吸收部位,然后通过主动吸收或被动吸收

跨膜进入细胞质,再经胞间连丝进行共质体运输,或通过质外体运输到达内皮层凯氏带处,再跨膜转运到细胞质中进行共质体运输。

3.根际根际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

4.有益元素为某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或对某些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元素

5.离子间的协同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

6.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差异导致土壤溶液中

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

7.植物养分最大效率期指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

8.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9.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差异导致土壤溶液中

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称为质流。

10.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种或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最敏感时期。

二、填空题

1.需硫元素较多的植物主要有(十字花)科和(百合)科

2.许多酶都含有微量元素,SOD酶含有铁、(铜)、(锰)、(锌)。

3.(钴)-有益元素对豆科植物有特殊作用,甜菜是需要有益元素(钠)的栽培植物。

4.根际微区养分分布的状态有(养分积累)、(养分亏缺)、(养分持平)。

5.钙主要分布在细胞的细胞器、液泡、(细胞质)和细胞壁的(中胶层和质膜外表面)

6.许多酶都含有微量元素,例如抗坏血酸氧化酶含有( 铜 ),硝酸还原酶含有( 钼 ),而碳酸酐酶却需要

(锌 )使之活化。

7.有益元素-(硅)对水稻有特殊作用和(硒)对绣球花的颜色变化起作用。

8.矿质养分在(木质部)的运输是单向的,而在(韧皮部)的运输是双向的。两部分之间的养分主要靠(蒸

腾作用)来沟通

三、简答题

1、石灰性土壤中有效性钙含量丰富,为什么有些植物仍会出现缺钙的症状?并举出3种典型植物典型缺钙症状?p57

植物由于生理性缺钙也会造成上述病症。由于钙在木质部的运输能力常常依赖于蒸腾强度的大小,因此,老叶中常有钙的富集,而植株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的蒸腾作用很弱,依靠蒸腾作用供应的钙就很少。同时,钙在韧皮部的运输能力很小,所以,老叶中富集的钙也难以运输到幼叶、根尖或新生长点中去,致使这些部位首先缺钙。

白菜出现叶焦病;西瓜出现脐腐病;苹果出现苦痘病和水心病。

2、钾为什么被称为品质元素? P48

答:钾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且是肥料三要素之一。许多植物需钾量都很大,它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钾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均有明显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植物适应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因此它有品质元素和抗逆元素之称。

3、什么是根分泌物? 说明根分泌物如何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p94 95

答:根分泌物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根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根分泌物与养分的有效性:

(1).增加土粒与根系的接触程度(2).对难溶性养分的活化作用:①还原作用;②螯溶作用。(3).增加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改善根际养分的缓冲性能。

此外,植物根表的酸性磷酸酶既可以活化根际有机态磷,促进有机态磷被有效吸收,又可以解吸土粒所吸附的一些无机态磷,提高无机态磷的有效性。

4、钾与植物主要抗性的关系?p51

答:钾有多方面的抗逆功能,它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高温、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等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忍耐能力。这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

5、缺锌造成“小叶病”的主要原因?p81

答:锌能促进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而色氨酸是生长素的前身,因此锌间接影响生长素的形成。缺锌时,作物体内吲哚乙酸(IAA)合成锐减,尤其是芽和茎中的含量明显下降,作物生长发育即出现停滞状态,其典型表现是叶片变小,节间缩短等症状,通常称为“小叶病”。

6、植物体内含磷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哪些?为什么油料作物中含磷较高?p43 42 46

答:植物体内含磷有机化合物有核酸、磷脂、核苷酸、三磷酸腺苷(ATP)等。

脂肪代谢与磷有关。脂肪合成过程中需要多种含磷化合物。此外,糖是合成脂肪的原料,而糖的合成,糖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中都需要磷。与脂肪代谢密切有关的辅酶A就是含磷的酶。实践证明,油料作物比其他种类的作物需要更多的磷。

四、论述题

1、某菜场以尿素作氮肥种植生菜,收获时采样测得生菜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为1500 mg/kg,请问生菜体内的硝态氮从何

而来?假设该含量已超出了食用安全标准,从植物营养学原理角度出发,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控制蔬菜中硝态氮含量?

2、石灰性土壤上哪些微量元素容易缺乏? 为什么? 其主要症状表现有哪些? P112

答:(一)缺铁

原因:土壤中无机态铁的溶解度受pH值控制,pH值每升高一个单位,铁的溶解度将降低1000倍。石灰性土壤中一般含有较高浓度的重碳酸盐,因而使土壤pH值处在8以上的较高范围内。石灰性土壤中水溶性铁的浓度很低,是导致植物缺铁的直接外界因素。

高浓度重碳酸盐还会抑制根系生长,减少根尖数量。植物吸收铁的部位是根尖,因此,根尖数减少自然会引起铁吸收总量的下降。

症状:作物最主要的营养失调症是缺铁失绿。

(二)缺磷

石灰性土壤对磷有强烈的固定作用,因而土壤溶液中的磷浓度很低,且移动性很小。磷的移动性与土壤含水量有密切关系。而石灰性土壤处于降水较少的干旱及半干旱区,磷向根表的扩散和根系的生长都因土壤含水量偏低而削弱。因此,干旱也是植物缺磷的原因之一。缺磷是我国大面积石灰性土壤多种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

(三)缺锌

土壤中锌的溶解度受pH值的影响,一般pH值升高一个单位,锌的溶解度下降100倍。石灰性土壤pH值高是造成植物缺锌的重要原因。其次,土壤溶液中高浓度HCO3-也会抑制根系生长,使植物摄取锌的总量下降。此外,高浓度HCO3-还影响植物体内锌向地上部的运输。

症状:植物缺锌引起“小叶病”。

(四)缺锰

旱地石灰性土壤上常发现某些植物如大麦缺锰。通气良好和高pH值都会促进Mn 2+被氧化,尤其是干旱条件下水分不足更限制了活性锰向根表的迁移及其在体内的运输,从而使植物缺锰。但在通常条件下,缺锰并不像缺铁和缺锌那样普遍。

(五)缺钾

石灰性土壤中钾的贮量比较多,交换钾含量也很丰富,植物缺钾的范围和程度远小于酸性土壤。但由于钾也是土壤中移动性较弱的养分元素,土壤水分含量对其移动性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干旱地区或干旱季节,很多作物也会出现缺钾现象。

3、试比较土壤中氮和钙向根表迁移的方式?它们在根际的分布各有何特点? 以及根系对它们的吸收、横向运输、纵向运

输、?再利用程度和缺素症出现的部位等方面各有何特点(可列表说明)。

答:氮钙

迁移方式:质流截获

吸收部位:氮主要在根毛区;钙主要在根尖;

横向运输:氮为共质体;钙为质外体;

纵向运输:氮既能在木质部也能在韧皮部运输;钙只在木质部运输;

再利用程度:氮再利用程度高;钙不能再利用;

缺素症部位:氮在老叶或者下部叶片钙首先在蒸腾作用小的部位出现;

4、硼是如何参与细胞壁合成和生殖器官建成的?举出5例典型植物的典型缺硼症状?p64---67

顺式二元醇构型的多羟基化合物才能与硼形成稳定的硼酸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在高等植物体内常结合在细胞壁中。质外体中硼的功能可能类似于钙,具有调节和稳定细胞壁和质膜结构的作用。

缺硼抑制了植物细胞壁的形成,细胞伸长不规则,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四分体分化,从而导致花粉粒发育不正常。硼能促进植物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减少花粉中糖的外渗。硼与受精作用关系十分密切。缺硼还会影响种子的形成和成熟。

甘蓝型油菜缺硼出现的“花而不实”;棉花缺硼出现的“蕾而不花”;花生缺硼出现的“有壳无仁”;春小麦缺硼出现的“穗而不实(不稔症)”;玉米缺硼时也明显抑制花粉发育,大多数缺硼植株雄蕊缺少造孢组织,使正常雄蕊不能产生花粉。

5、生长在同一块地中的花生和玉米,为什么会出现花生幼叶发黄而玉米叶片长势良好的现象,从不同植物产生不同适应

性反应的角度阐述其适应性机理p74

在缺铁环境中,植物往往产生某种适应性机理。根据植物对缺铁表现出的适应性反应,人们将植物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双子叶和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也称为机理I植物。缺铁时,这类植物的根系伸长受阻,根尖部分直径增加,并产生大量根毛,有些植物的根表皮细胞和皮层细胞会形成转移细胞;所表现出的生理反应包括受ATP酶控制的质子分泌增加,使根际pH值降低,以提高铁的有效性;向根外分泌酚类物质等螯合剂。此外,根皮层细胞原生质膜上诱导产生Fe3+还原酶,在膜外将Fe3+还原为Fe2+,然后在转移运载体的协同作用下,把Fe2+运到膜内,供植物利用。

另一类植物为禾本科单子叶植物,也称为机理II植物。缺铁时,机理II植物没有机理I植物的上述形态学和生理学变化,取而代之的是根系中非结构蛋白氨基酸即铁载体(phytosiderophore,简称PS)的合成和释放增加。这种释放遵循严格的昼夜变化,在重新供铁后,其释放会迅速受到抑制。分泌到根外的植物铁载体(如麦根酸)能够与Fe3+形成稳定性很高的复合物。在单子叶植物根细胞质膜上还有一种专一性极强的运输系统[运输载体(Tr)],它可将Fe3+-植物铁载体复合物运入细胞质中。在机理I植物中缺少这种运输系统。虽然植物铁载体也能与其他金属离子如锌、铜和锰形成复合物,但质膜上的运输系统与这些复合物的亲和力很低。

6、从植物营养的角度谈谈你对叶面施肥的认识或者看法p20

一般来讲,在植物的营养生长期间或是生殖生长的初期,叶片有吸收养分的能力,并且对某些矿质养分的吸收比根的吸收能力强。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根外追肥是补充营养物质的有效途径,能明显提高作物的产量和改善品质。

与根供应养分相比,通过叶片直接提供营养物质是一种见效快、效率高的施肥方式。这种方式可防止养分在土壤中被固定,特别是锌、铜、铁、锰等微量元素。此外,还有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赤霉素等可与肥料同时进行叶面喷施。如作物生长期间缺乏某种元素,可进行叶面喷施,以弥补根系吸收的不足。

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由于土壤有效水缺乏,不仅使土壤养分有效性降低,而且使施入土壤的肥料养分难以发挥作用,因此常因营养缺乏使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叶面施肥能满足作物对营养的需求,达到矫正养分缺乏的目的。植物的叶面营养虽然有上述特点,但也有其局限性。如叶面施肥的效果虽然快,但往往效果短暂;而且每次喷施的养分总量比较有限;又易从疏水表面流失或被雨水淋洗;此外,有些养分元素(如钙)从叶片的吸收部位向植物的其他部位转移相当困难,喷施的效果不一定很好。这些都说明植物的根外营养不能完全代替根部营养,仅是一种辅助的施肥方式。因此,根外追肥只能用于解决一些特殊的植物营养问题,并且要根据土壤环境条件、植物的生育时期及其根系活力等合理地加以应用。

植物营养与施肥》试题库[1]

《植物营养与施肥》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24分) 1.矿质营养学说、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报酬递减律 2.土壤的有效养分、截获、实际有效养分、潜在有效养分 3.保肥性、养分的供应强度、养分的缓冲容量、养分的供应容量 4.代换力、当量性、代换量、可逆性 5.植物营养临界期、有机态氮的矿化、最大肥效期、硝化作用 6.复合肥料、秸秆还田、腐植酸类、菌肥 7.因子综合作用律、正交互作用、养分平衡法、堆肥 8.生物固定、化学固定、肥料、质流 二、简答题(56分) 1.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是什么高等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种类是什么植物根系如何吸收无机养分影响叶面喷肥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2.养分测定时必须遵循什么原则影响养分有效性的土壤条件有哪些土壤胶体的基本性能有哪些肥料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3.基肥的施用方法及各自的特点、追肥的施用方法: 4.植物缺氮有何症状植物缺磷有何症状植物缺钾有何症状植物缺锰有何症状5.土壤氮素的转化包括哪些方面氮肥按所含氮素的形态大致可分为哪几类氮肥深施有何优点氮肥深施的方法有哪些 6.磷素的营养功能有哪些植物缺磷的症状是什么土壤中磷的转化包括哪些内容磷肥的制造方法是什么和有哪些类型如何改进磷肥的施肥方法 7.钾的生理功能是什么钾素营养失调的症状是什么土壤中钾的转化包括哪些

内容钙素营养失调的症状是什么 8.镁素营养失调的症状是什么硫素营养失调的症状是什么硼素营养失调的症状是什么影响土壤有效硼的因素有哪些 9.锌素营养失调的症状是什么影响土壤锌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缺铁的症状是什么影响铁有效性的因素有哪些 10.复合肥料有何优、缺点复合肥料的国内外发展是什么肥料混合的原则是什么哪些肥料不可混合 11.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是什么有机肥料的缺点是什么种植绿肥有何意义绿肥作物的种植方式有哪几种 12.适于华北地区种植的绿肥主要有哪几种如何合理利用绿肥影响堆肥腐熟的因子有哪些秸秆还田有何作用 13.腐植酸类的作用有哪些菌肥有哪些作用施肥的基本理论是什么肥料的合理分配原则是什么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复习题

植物诊断施肥与营养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根外营养:植物叶片(包括一部分茎)吸收养料并营养本身的现象。意义:只能作为根系营养的一种补充,而不能代替。 2根外追肥:对于微量营养元素的叶面施肥是一个很重要微量元素施肥方式。 3植物营养期;植物通过根系由土壤吸收养分的整个时期。 4植物营养阶段性:生长初期吸收的数量和强度都较低,随着生长期的推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逐渐增加,到成熟阶段又趋于减少。 5植物营养的临界期:是指营养元素过多或过少或营养元素间的不平衡,对于植物生长发育有着明显不良的那段时间。(P的营养临界期在幼苗期,N在幼苗阶段,比P稍晚)6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外界因素:1光照2温度3水分4通气5土壤溶液的ph 6养分浓度7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注:在酸性反应

中植物吸收的阴离子多余阳离子;而在碱性反应中又恰恰相反) 7同等重要率:必要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不论数量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8不可替代率:任何一种营养元素的特殊功能都不能被其他元素代替。 9最小养分率:是土壤缺少某种营养元素时,其他养分含量虽然较多,植物仍然不能良好的生长,而且植物的生物量在一定限度内随这个元素的增减而相对变化。 10吸收:营养物质由介质进入植物体内的过程,即养分离子向根部运动的迁移过程和养分离子由根部进入植物体内的吸收过程。 11截获:根系在土壤里伸展的过程吸收直接接触到的养分。 12 质留:因植物蒸腾作用引起的土壤养分随土壤水分流动的运动速度较快但是要求水分和离子浓度够大。 13植物营养最大效率: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还有一个时期,植物对养分的要求,不论是在绝对的数量上,还是吸收速率上,都是最高的,此时施肥所起的作用最大增效率显

植物营养研究进展

土壤酸化研究进展 资源与环境学院刘文祥 20081875 摘要:环境酸化是全球变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土壤酸化是环境酸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酸雨也是导致土壤酸化原因之一,同时农业措施也是一大主因综述了土壤酸化研究的进展, 主要有土壤酸化的概念、表示方法、研究方法、土壤酸化敏感性、土壤酸化与元素淋失的关系等方面。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并给出改良措施,为土壤酸化改良方面给予指导。 关键词:土壤酸化酸雨酸性改良 一、土壤酸化概念与现状 土壤退化是指人类对土壤的不合理利用而导致的土壤质量和生产力下降的过程。主要有侵蚀化、土壤酸化、污染退化、肥力退化和生物学退化。目前,随着人口、环境资源的矛盾日益突出,土壤退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问题,由酸沉降导致的土壤酸化是全球变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土壤酸化将加速土壤酸度的下降和元素的淋失,土壤贫瘠化;某些重金属元素的淋出则会毒害植物根系。土壤酸化作为土壤退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加速了土壤酸度的提高、大量营养元素的淋失,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严重影响作物的生长。由于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处于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的枢纽地位,研究土壤酸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尤为重要。 1、土壤酸度和土壤酸化的概念 根据土壤中H+的存在形态,可将土壤的酸度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活性酸,是土壤溶液中H+ 浓度的直接反映,其强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土壤的pH值愈小,表示土壤活性酸愈强;二是潜性酸,是由呈交换态的H+、Al3+ 等离子所决定。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态时,潜性酸不显示出来。当它们被交换入土壤溶液后,增加其H+ 的浓度,这才显示出酸性来。土壤中潜性酸的主要来源是由于交换性Al3+ 的存在,交换性Al3+ 的出现或增加, 不是土壤酸化的原因,而是土壤酸化的结果。土壤的潜性酸度和活性酸度可以相互转化,而前者要比后者大得多。然而, 只有盐基不饱和的土壤才有潜性酸。 用石灰位来表示土壤的酸性强度,由于钙是土壤中主要的盐基离子,除了某些碱化土壤外,一般占盐基离子的60%~80%,因此,土壤的酸性强度可以用氢离子和钙离子的相对比例的变化来代表,二者的关系可用数学式pH- 0.5pCa 表示,它代表与土壤固相处于平衡的溶液中氢离子的活度和钙离子的活度差,称为石灰位。强酸性土壤的pH 低至4.0~5.0,其石灰位可低至1.5;盐基饱和的土壤的pH 高至7.0~8.0,其石灰位可高达7.0,其它土壤的石灰位介于二者之间。关于土壤酸化,土壤酸化是指土壤内部产生和外部输入的氢离子引起土壤pH 值降低和盐基饱和度减小的过程,在湿润气候区,土壤形成和发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自然酸化的过程,大气污染所引起的干、湿酸沉降则大大加快自然土壤的酸化速率。 2、土壤酸化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两大地区,一是热带、亚热带地区,二是温带地区。北欧和北美的酸化问题主要发生在灰化土上,而我国的酸性土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和云贵川等地,面积约为2.04×108 hm2,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广西、海南,大部分土壤的pH 值小于5.5,其中很大一部分小于5.0,甚至是4.5,而且面积还在扩大,土壤酸度还在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期末复习题

园艺植物栽培学总论一、请根据描述选择相应的名词术语。 园艺学:研究园艺植物的种质资源、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栽培、育种、贮藏、加工、病虫以及造园等的科学。 园艺:是指种植蔬菜、果树、花卉等植物的生产技艺。 园艺植物:包括果树、蔬菜和观赏植物。 园艺植物栽培:是园艺学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园艺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以及原理,是园艺生产的主要理论基础。 年生长周期:植物在一年随着气候变化呈现出有一定规律性的生命活动过程称为年生长周期,也称为季节周期性。 物候期:在生长期植物生长发育有规律的形态变化与季节性气候变化相适应的时期称为物候期。 童期:实生繁殖的植物从种子播种后萌发开始到实生苗具有分化花芽潜力和开花结实能力为止所需要经历的这段时期。萌芽期:是指从芽开始膨大至第1片幼叶形成为止。 主根: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而形成的根称为主根。 不定根:植物的茎、叶或芽在一定条件下生长出根,这种根的发生部位不固定称为不定根。 顶端优势:活跃的顶端分生组织(顶芽或顶端的腋芽)抑制下部侧芽的发育。 生命周期:植物从生到死的生长发育全过程叫做生命周期。 生长期:是指植物各部分器官表现出显着的形态特征和生理功能的时期。 叶面积指数:指园艺植物叶面积总和与其所占土地面积的比值,即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面积。 花诱导:茎端分生组织部发生成花所必须的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变化,也称为生理分化。 花芽分化:从叶芽的生理与组织形态转变为花芽的生理和组织形态的过程。 果实的生长曲线:是用来描述果实生长发育过程的两维平面图,有果实累加生长曲线和生长速度曲线等。 受精:指雌、雄性细胞即精子与卵细胞相互融合的过程。 两性花:同一朵花中同时存在雌雄两性发育完全的性器官。 开花期:植物从第一朵花开放到最后一朵花开毕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开花期。 果实:是植物的花经传粉、受精后由子房或子房与花的其他部分参加而形成的具有果皮和种子的器官。 授粉:是指成熟的花粉从花药开裂散出花粉传到柱头上的过程,是开花植物有性生殖的一个必要过程。 单性结实:未经过受精而形成果实的现象,叫做单性结实。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一种发育完全的性器官,如黄瓜、核桃、板栗 生理落果:从开花到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落果,除了机械外力、病虫害、风害、高温、冷害等环境因素引起的落花落果外,由树体部养水分失衡或其它生理因素引起的落果称为生理落果。 有效积温:在一年中能保证园艺植物生物学有效温度的持续时期为生长期(或生长季),生长期中生物学有效温度的累积值即为(生物学)有效积温。 土壤化学性质:是指通过进行化学反应才会显示的土壤性质,以及对植物提供营养物质的能力,如土壤有机质和土壤酸碱度等。 春化作用:低温对植物开花的诱导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需水临界期:是指植物对水分供应不足最为敏感、最易受到伤害的时期,大多数园艺植物开花结果和叶面积增长最迅速时期,一般是最需要供水的时期。 适宜温度:植物体能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一定的温度围。 需冷量:果树通过或解除自然休眠所需的低温(≤℃)的总和即为需冷量,多以低于℃的小时数为标准。 千粒重:一千粒种子的重量(g/千粒)。 无性繁殖:又称营养器官繁殖,即利用植物营养体的再生能力,以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培育成独立的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种子含水量:是指种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即在100℃~105℃下所能消除的水分含量)与种子重量的百分比。 层积处理:是部分园艺植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完成后熟,解除休眠的一种方法。 芽接:凡是用一个芽作接穗的嫁接方法称芽接。 有性繁殖:又称种子繁殖或实生繁殖,是利用植物种子培育幼苗的一种繁殖方式。 繁殖:指植物以(一种或多种)自然的或人工的方法产生更多个体的现象。园艺植物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种子生活力:是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一般用发芽试验法来测定。 发芽势:指在规定时间供试样本种子中发芽种子的百分数。反映种子发芽速度和发芽整齐度的指标。 种子净度:又称种子纯度,指纯净种子的重量占供检种子总量的百分比。 亲和力:砧木和接穗经嫁接能够愈合、生长、发育的能力 嫩枝扦插:采用当年生的嫩枝或半木质化的枝条做插穗,常用此法繁殖园艺植物茶花、杜鹃、柑橘、虎刺梅等。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组织(如花药组织、形成层、胚珠、胚乳、皮层等)、细胞(体细胞和生殖细胞、花粉等)以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当的培养条件(含有营养物质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使其长成完整的植株,统称为植物组织培养。 扦插繁殖:利用植物营养器官(茎、叶、根)的再生能力或分生机能,将其从母体上切取,在适宜条件下,促使其发生不定芽和不定根,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就是把某些植物的蘖芽、球茎、块根、匍匐茎等生根后,或者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变态茎等),将其与母体切离成为独立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栽培制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在一定土地面积上所采用的作物种植结构、配置、熟制和种植方式的综合体系。 轮作:即在同一块土地上按照一定时间轮流种植不同种类的作物,轮作是克服连作弊端的最好方法。 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即一年中种植园整个面积上各种作物种植和收获的次数。 套作:又称套种,是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或畦间或架下栽植后季作物的一种种植方式。 间作:指在一块土地上有次序地种植两种或几种作物,其中以一种作物为主,其它为间作物。 带状定植:又称宽窄行定植。两行或三四行密植,为一带,带行距、株距小,带与带之间的带距较大,大于带行距,大于株距的定植方式。 计划定值:又称变化定植。为了充分利用土地面积,一些多年生果树,幼树时树冠还不大,栽植密度大,待树长大,果园出现郁闭情况时,有计划地疏除一些株(或行)。 正方形定值:行距、株距相等的定植方式。

植物营养与肥料本科

西昌学院成人本科《植物营养与肥料》辅导 1.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对于植物生长具有必需性、不可替代性和作用直接性的化学元素为植物必需营养元素。 2. 生理酸性肥料:化学肥料进入土壤后,如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阳离子比阴离子快时,土壤溶液中就有阴离子过剩, 生成相应酸性物质,久而久之就会引起土壤酸化。这类肥料称为生理酸性肥料。 3. 化学诊断:分析植物、土壤的元素含量,与预先拟订的含量标准比较,或就正常与异常标本进行直接的比较而作 出丰缺判断。 4. 分期效应:指某一个生育阶段中,水稻所吸收的单位重量养分(如氮、磷、钾)所能增加的稻谷产量,以PE(partial effeciency)表示。 5. 过磷酸钙的退化作用:过磷酸钙吸湿后会引起肥料中一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水溶性的磷酸一钙转变为难 溶性的磷酸铁、磷酸铝,从而降低过磷酸钙有效成分的含量。 6、下列哪种元素不属于高等植物所必需的17种营养元素。(钴) 7、番茄缺钾会得(筋腐果)。 8、下面哪种病症不是由于缺钙造成的。(苹果缩果病) 9、通过测定与呼吸有关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可以作为钾营养状况的诊断指标。 10、(叶柄(叶鞘) )常成为组织速测的十分适合的样本。 11、植物缺硼会造成下列何种病症。(油菜的“花而不实”) 12、蚕豆缺(铜)时,花的颜色由深红褐色变为白色 13、镍是(脲酶)的金属辅基。 14、苹果锰营养过剩时会造成(粗皮病)。 15、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水稻植株氮水平的穗肥诊断。(测定NH4—N含量) 16、(氮、磷、钾)素有“肥料三要素”之称。 17、水稻缺钾因其症状发生时期、斑点形式以及易发土壤条件都有些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褐斑型、胡麻 斑型、赤枯型)。 18、植株缺锌会造成下列哪些病症:(玉米白苗病、小叶病)。 19、营养诊断的一般方法有(形态诊断、化学诊断、施肥诊断、酶学诊断)。 20、小麦在缺乏下列哪几种元素时会出现“不稔症”。(硼、铜) 21、植物缺氮的主要外部症状是什么?答:植物缺氮有以下的外部症状:(1)作物缺氮的显著特征是植株下部叶 片首先褪绿黄化,然后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失绿均一。(2)禾本科作物表现为分蘖少,茎秆细长;双子叶作物则表现为分枝少。后期若继续缺氮,禾本科作物则表现为穗短小,穗粒数少,籽粒不饱满,并易出现早衰而导致产量下降。(3)花少,果稀,生育期缩短,产量低,品质差。 22、作物缺钾的一般症状有哪些?缺钾的植株为什么会出现褐色坏死组织?答:作物缺钾的一般症状有:植株生 长缓慢、矮化;植株下部老叶上出现失绿,然后变褐,焦枯;有些作物叶片呈青铜色,向下卷曲,叶表叶肉突起,叶脉下陷;根系生长不良,色泽黄褐;种子、果实小,产量低,品质差;早衰。 植株出现褐色坏死组织是因为植株供钾不足会使植物组织中原有的蛋白质分解,导致胺中毒,即在局部组织中出现大量异常的含氮化合物,如腐胺、鲱精胺。 23、硅元素对水稻的生长发育有哪些促进作用?答:(1)硅促进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2)提高根系活力, 减轻土壤中有害物的危害;(3)使土壤有效磷增加,促进水稻对磷的吸收;(4)增加防御病虫害的能力。 24、叶菜类蔬菜营养吸收特点?答:(1)在氮、磷、钾养分吸收中,主要以氮、钾为主,两者比例约为1:1。与 果菜类相比,氮的需要量明显增加。(2)叶菜类蔬菜多数属浅根型作物,根系入土较浅,抗旱、抗涝能力都比较低。(3)叶菜养分吸收速度的高峰是在生育的前期,结球叶菜吸收高峰是在结球初期,生育后期的养分吸收量与果菜相比,相对要少些。因此,叶菜类蔬菜前期的营养非常重要,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 25、缺锌、缺锰、缺铁和缺镁的主要症状都是叶脉间失绿,如何来辨识?答:辨别微量元素缺乏症状有三个着 眼点,就是叶片大小、失绿的部位相反差强弱,分析如下:(1)叶片大小和形状:缺锌的叶片小而窄,在枝条的顶端向上直立呈簇生状。缺乏其他微量元素时,叶片大小正常,没有小叶出现。(2)失绿的部位:缺锌、缺锰和缺镁的叶片,只有叶脉间失绿,叶脉本身和叶脉附近部位仍然保持绿色。而缺铁叶片,只有叶脉本身保持绿色,叶脉间和叶脉附近全部失绿,因而叶脉形成了细的网状。严重缺铁时,较细的侧脉也会失绿。缺镁的叶片,有时在叶尖和叶基部仍然保持绿色,这是与缺乏微量元素显著不同的。(3)反差:缺锌、缺镁时,失绿部分呈浅绿、黄绿以至于灰绿,中脉或叶脉附近仍保持原有的绿色。绿色部分与失绿部分相比较时,颜色深浅相差很大,这种情况叫作反差很强。缺铁时叶片几乎成灰白色,反差更强。而缺锰时反差很小,是深绿或浅绿色的差异,有时要迎着阳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与缺乏其他元素显著不同。

园艺植物病理学试题库与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症状:植物生病后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的状态。 2、致病性:是指病原物对寄主植物的致病和破坏能力。 3、无隔菌丝:菌丝体有分枝、无隔膜、为单细胞。 4、无性繁殖:是否经过性器和性细胞的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孢子。 5、游动孢子囊:菌丝顶端形成囊状结构,其内产生游动孢子。 6、分生孢子:菌丝分化具有一定形状的分生孢子梗,其顶端形成外生的孢子。 7、子囊果:着生子囊和子囊孢子的结构体。 8、质粒:在有些细菌中,独立于核质之外呈环状结构的遗传因子。 9、多分体病毒:病毒内几种大小或形状不同的粒体所组成,只有当这几种粒体同时存在时才能表现该病毒的全部性状。 10、全寄生性种子植物:无叶片或叶片退化或鳞生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它们完全依靠从寄主植物上吸取营养。 2、寄生性:指一种生物依附于其他生物而生存的能力。 3、菌核:由菌丝紧密交织而成的一种较坚硬的颗粒装物。 4、有性生殖:是通过性细胞或性器官结合而进行的一种繁殖方式。 5、卵孢子:由两个异型配子囊(藏卵器和雄器)结合而形成的有性孢子。 6、转主寄生:病原菌需要寄生两种不同植物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现象。 7、荚膜:细菌细胞外比较厚而稳定的粘质层。 8、交互保护作用:先侵染植物的病毒可以保护植物不受另一种病毒的侵染。 9、稀释限点:把病株组织的榨取液稀释,超过一定限度时便失去侵染力,这稀释限度即为稀释限点。 10、卫星病毒:有些RAN 病毒伴随有低分子量的小粒体病毒,这种小粒体病毒称卫星病毒。 1、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体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吸取营养而生存,寄主细胞亡便终止寄生关系。

2、初生菌丝: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的单核菌丝。 3、厚垣孢子:菌丝顶端或中间个别细胞膨大,原生质浓缩,细胞壁加厚形成休眠孢子。 4、准性生殖:菌丝形成异核体,通过核配,有丝分裂、染色体交换,最后形单倍体细胞核的过程。 5、同宗结合:单个菌株自行交配完成有性生殖。 6、分生孢子器:球形或瓶形有孔口的容器,其内着生分生孢子。 7、极鞭:着生在细菌菌体一端或两端的鞭毛。 8、持久性病毒:病毒在昆虫体内转移时间长,并能进行增殖,然后才能传毒。 9、卫星RNA:有些RNA 病毒伴随小分子星的RAN,它与辅助病毒RAN 无同源性单独不能侵染,要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和增殖。这些小分子量RAN 即为卫星RAN。 10、系统侵染:病原物侵入植株后沿生长点或维管束蔓延至主株的侵染方式。 1、非侵染性病害:由不适宜的环境因素引起的植物病害,这类病害不能传染。 2、子实体:真菌具有一定形状并着生孢子的结构体。 3、接合孢子:由两个同型配子囊结合而成的一种厚壁有性孢子。 4、吸器:菌丝在寄生细胞内长出侧枝形成球状、丝状、指状等形状用以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 5、次生菌丝:初生菌丝交配后形成的双核菌丝。 6、原核生物:遗体物质分散在细胞质中,没有固定的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7、非持久性病毒:介体昆虫得毒饲养时间短,能很快传毒,介体昆虫的传毒性也很快消失的一类病毒。 8、钝化温度:把病株组织的榨取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 分钟,使病毒失去传染力的处理温度。 9、侵染过程:病原物从侵入到引起发病的过程。 10、IPM:即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的缩写,含义为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1坏死是植物细胞和组织死亡,坏死的叶片上常表现为叶斑和叶枯。 2、真菌典型的营养体是菌丝体,繁殖体是孢子。

植物营养与肥料复习题

《土壤肥料学》肥料部分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植物营养学 2、养分归还学说 3、最小养分律 4、限制因子律 5、报酬递减律 6、同等重要律 7、不可代替律 8、截获 9、质流10、扩散11、自由空间12、长距离运输13、短距离运输14、根外营养15、拮抗作用16、协助作用17维茨效应18、植物营养期19、植物营养临界期20、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21、生理酸性肥料22、生理碱性肥料23、弱酸溶性磷肥24、难溶性磷肥25、复混肥料26、掺和肥料27、磷的退化作用28、有机肥料29、热性肥料30、冷性肥料31、堆肥32、厩肥33、沤肥34、绿肥 二、简述题 1、试将你知道的氮素化肥按其形态进行分类。 2、试将你知道的磷素化肥按其溶解性进行分类。 3、试述植物叶部营养的特性。 4、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有哪几种?各写出相应的一种肥料名称。 5、试述铵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6、简述硝态氮肥的共同特性。 7、养分的主动吸收可以说明哪三个方面的问题? 8、简述判断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 9、复合肥料的优缺点? 10、磷肥与有机肥料配合施用有何好处? 11、为什么提倡磷肥早施其原因是什么? 12、作物缺钾的症状如何? 13、简述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施用方法。 14、简述秸秆直接还田时的注意事项。 15、磷肥高效施用的原则及提高磷肥利用率的技术途径。 16、植物营养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7、复合肥料的发展方向趋势。 三、综合题 1、从化肥和有机肥料的特点方面谈谈两者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 2、化学肥料混合的原则。 3、试述铵态氮与硝态氮的营养特点。 4、试述氮磷肥配合施用的理论基础。 5、将你知道的有机肥料的种类、性质举例说明之。 6、试述土壤养分离子向根部迁移的途径。 7、试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措施。 8、论述外界环境条件对植物吸收养分的影响。 9、论述绿肥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10、你所在的地区在积制、贮存人畜粪尿方面有何经验?存在什么问题?今后如何改进?

植物研究进展论文

研究生课程论文 题目:PCR-DGGE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植物学科研究进展 专业年级植物学2014级 学号 20141069 姓名成斌 2015年 1月 20日

PCR-DGGE在真菌研究中的应用 成斌 (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在真菌研究中技术应用的主要步骤:从样品中直接提取真菌DNA,选取5′端含GC夹的特异性引物对18S rDNA或IST序列等的部分片段进行扩增,得到合适的目的DNA片段,并在变性梯度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中进行电泳,使不同来源的真菌DNA 片段有效分离,再进行各种分类分析。 关键词: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真菌;引物;DNA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MF)在自然界分布广泛,能够与80%以上的陆生植 物形成共生体[ 1 - 2 ]。它能够提高植物抗旱性、抗病性,促进生长,提高产量,改善作物矿质营养,被誉为“生物肥料”[ 3 ]。由于AM真菌至今仍然不能被纯培养,给菌种鉴定、遗传学以及群落生态学研究等带来不少难题[ 4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分子技术已被应用到AM真菌研究中。目前,国外已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而国内在该领域研究则进展缓慢[ 5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是在含有浓度线性递增变性剂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将具有不同碱基序列而长度相似的双链DNA分离[8]。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是由Fischer和Lerman于1979年最先提出的用于检测DNA突变的一种电泳技术[ 7 ]。后来,该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微生物生态学研究,并证实了这种技术在研究自然界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差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并且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出环境样品中优势种 群的动态变化规律[ 8 - 9 ]。目前,在原核生物生态学研究中DGGE技术已发展的较为成熟。然而,将其应用于真核生物生态学研究的报道,并不多见[ 5 ]。 1 样品DNA的提取 从样品中提取DNA 的产率,直接决定了DGGE 条带的代表性[14]。DNA产率低,其条带的代表性就差。真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为获得较高的DNA 提取产率,DNA 提取方法也需要根据样品的特性具体分析,寻找针对性较强的处理方法。 1.1 土壤样品中真菌DNA 的提取 对于土壤样品DNA的提取,通常会采用改良后的Bead-Beating 法[5]。具体方法是:称取10 g土样,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

植物营养诊断与施肥 一、名词解释 1.营养诊断:通过各种方法进行调查观察来判断作物的营养状况是处于缺乏、适当或过剩,为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依据,以达到不断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的目的。 2.营养诊断方法: 9.幼苗法(幼苗诊断):利用植株幼苗敏感期或敏感植物来反应土壤 的营养状况。 10.田间肥效实验法:在田间采取不同的施肥处理,观察长势、长相、 成熟期测产,比较土壤养分供应情况。 化学分析法: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或测速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含量进行判断。 3.形态诊断:通过外形观察或生物测定了解某种养分丰缺与否的一种手段 4.缺素症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因缺乏某种营养素而导致的一些生长异常的症状。 5.根系氧化力: 6.根系活力: 7.营养最大效率期: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作物对某种养分的需要量和吸收量都是最多的,这时期也是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 8.潜伏缺素期:生产上,植株外部形态尚未表现缺素症状,而植株内

的某种养分浓度少到足以抑制生长并引起减产的阶段。 二、知识点 1.基本施肥原则和规律 原则:1、提高化肥利用率,提高约10%;2、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节约10%左右;3、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等量肥料投入可增产10%左右;4、有利于农产品质量提高,正常发育、成熟完全。 ●最小养分律,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受最小因子的供给水平限制,产量常因该因 子的供给水平的增减而出现浮动。 ●限制因子律,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影响作物生长的因子很多,不仅限于养分, 把养分条件扩大为整个生态因子(光照、温度、水分、空气、养分和机械支持),作物和产量决定于这些因子,并要求它们之间有良好的配合。假如其中某一元素和其它元素的配合失去平衡,就会影响甚至完全阻碍作物生长,并最终必然会表现在产量上。 ●最适因子律,植物本身适应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当各项条件处于最适状态时 植物产量才能达到最高水平。 ●报酬递减律,作物的经济回报不是随施肥量的增加而无限增加,到一定程度 后,出现回报率愈来愈少。在生产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施肥量和回报的关系。 环境对植物营养的影响看作是合理施肥的重要依据,影响肥效的因素有五个方面,即作物本身的营养特性、土壤性质、气候条件、肥料性质和农业措施。 2.植物营养诊断的几种方法有那些?了解不同诊断方法的优缺点 ●形态诊断、化学诊断、施肥诊断、酶学诊断 1.形态诊断 优点:形态诊断不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主要凭目视判断,所以经验在其中起重要作用。缺点:当植物缺乏某种元素而不表现该元素的典型症状或者与另一种元素有着共同的特征时就容易误诊。因此形态诊断的同时,还需要配合其他检验方法。尽管如此,这种方法在实践中仍有其重要意义,尤其是对某些具有特异性症状的缺乏症。 2.化学诊断 优点:一般说,植株分析结果最能直接反映果树营养状况,所以是判断营养丰缺最可靠的依据。 缺点:但因为作物营养缺乏除土壤元素含量不足外,还因为植株本身根系的吸收要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因此有时会出现土壤养分含量与植物生长状况不一致现象。所以总的说来与植物营养状况的相关就不如植株分析结果的高。但是土壤分析在诊断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另外,在缺乏症诊断中,由于缺乏症通常不是所有植株都普遍均匀地发生。所以需要按症状有无及轻重分别采取根际土壤。对于果树等深根作物,不仅需要采取耕层土壤,而且还应根据根系伸展情况采集中、下层的土样。 3.施肥诊断 优点:此法在果树微量元素缺乏的诊断上应用较多,有见效快、用肥少、经济省事等特点,且避免了供试液与土壤接触,对易被土壤吸附固定的元素尤为适用。 缺点:①根外施肥法:叶面吸收养分穿透率低, 吸收数量少; 叶面施肥易从叶面滴落, 喷施

(整理)园艺植物病理学重点.

1、植物病理学研究哪些方面的内容? 研究内容: 1、病害病原体的本质及其活动 2、受害植物的本质及其活动 3、植物与寄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4、病害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5、根据这些基础研究的结果,阐明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并设计经济有效地防治措施 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的概论 2、园艺植物病原生物有哪几类?它们各属于哪个界别地生物? 1、线虫-----动物界 2、植生滴虫-----原生动物界 3、寄生性植物-----植物界 4、菌物-----菌物界 5、卵菌-----藻物界 6、细菌、植原体-----原核生物界 7、病毒、类病毒-----病毒界 4、植物病状和病征各有几大类?如何区分它们? 症状有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 变色指植物生病后植株全株或局部失去正常颜色,一种是

褪绿或黄化,一种是花叶; 坏死是指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死亡,主要是由病原物杀死或毒害植物细胞组织以及 寄主的保护性局部自杀造成的。 腐烂是植物组织较大面织的分解和破坏,是由病原微生物产生水解酶类等的分解、破坏植物组织所造成的。 萎蔫是指植物的整株或局部脱水而枝叶下垂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植物根细胞受害吸水困难或病原微生物毒害、诱导的导管堵塞造成的; 畸形是指植物受害部位的细胞分裂受到促进或抑制性病变,使植物整株或局部形态异常。 病征有粉状物、霉状物、粒状物、菌核和脓状物。 粉状物直接产生于表面、表皮下或组织中,以后破裂后散出,包括銹粉、白粉黑粉和白銹; 霉状物菌物是菌丝、各种孢子梗和孢子在植物表面构成特征,包括霜霉、绵霉、霉层;粒状物菌物在菌部产生的大小、形状色泽和排列方式差别很大的物质; 菌核是菌组织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其形状差别很大; 脓状物是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溢出的脓状黏液。

植物营养与施肥复习题

《植物营养与施肥》复习题A 一、填空题 1、常见的施肥方法包括:撒施、条施、、等;给果树补充微量元素肥料常用的方法有、等。 2、植株营养诊断时,取样部位主要选择、的部位。 3、不同矿质养分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差异很大,导致其再利用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钙是典型的元素(难移动或易移动),再利用程度较(高或低)。 4、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三条标准:必要性、、。 5、土壤中养分迁移的方式主要有截获、、扩散。 二、选择题 1、植物通过叶片(包括一部分茎)吸收养料并营养其本身,其吸收养分的路径是()。 A.表皮细泡 B.细胞间隙 C.气孔 D.叶毛 2、忌氯作物忌施的肥料是()。 A.尿素 B.氯化铵 C.硫酸铵 D.硝酸铵 3、禾谷类作物后期喷磷能促进作物的()。 A.贪青 B.晚熟 C.干叶 D.早熟 4、外部溶液中一定浓度的Ca2+、Mg2+、Al3+等二价及三价离子,特别是什么离子能促进K+、Rb+及Br-的吸收?() A.Ca2+ B. Al3+ C. Mg2+ D.K+ 5、植物营养最大效率期多在植物生长的什么时期?() A.最旺盛 B.苗期 C.晚期 D.收获期 6、决定作物产量的是什么最小的养分?() A.大量 B.绝对含量 C.中量 D.相对含量 7、从一定土地上所得的报酬随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而增加,但随投入的什么劳动和资本的增加,报酬的增加是逐渐降低的?() A.总量 B.大量 C.单位 D.微量 8、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形态除铵态氮之外还有什么?() A.酰胺态氮 B.硝态氮 C.固态氮 D.液态氮 9、磷能提高体内什么的含量使细胞原生质的冰点降低?() A.蛋白质 B.淀粉 C.可溶性糖 D.脂肪 10、无光照时,什么元素返回表皮细胞,气孔关闭?()

植物营养与肥料绪论

植物营养与肥料绪论 第一节植物营养与肥料的基本任务 植物与人类、动物的关系 <是支柱> 肥料与植物生产 饲料与动物生产 食物与人类生存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体与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交 换过程,即营养物质的运输和能量的转化过程 的科学。 肥料学:研究肥料性能及其积制、施用等理论和技术的科学。 包括研究肥料对作物营养和土壤肥力的关系,各种肥 料的成分、性质和用法,积肥、造肥、保肥、种植绿 肥以及施肥的原则、施肥制度、各种作物的施肥方法 等。 植物营养是肥料学的理论基础,也是施肥的直接目的。 一、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肥料(fertilizer):是提供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或兼有 改变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功能的物质. 以提供植物养分为其主要功效的物料。 肥料包括无机肥料(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 作为粮食的”粮食”肥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掌握土壤的肥力状况和植物营养的基本规律,进行合理施肥,在作物增产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资料,发展中国家施肥可提高粮食作物单产55%—57%,总产30%—31%(FAO.1989)。全国化肥试验网的大量试验结果也表明,我国1986—1990年粮食总产中有35%左右是施用化肥的结果(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1986)。世界范围的经验证明,施肥,尤其是使用化肥,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最快、最有效、最重要的增产措施(金继运等,1995)。中国有限的耕地资源和过多的人口压力这一事实决定了中国农业持续发展的特殊性和艰巨性。一方面,中国必须在有限的耕地上不断增加投入,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同时又必须保护耕地资源,

植物营养及施肥实验教学大纲

《植物营养与施肥》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植物营养与施肥(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 课程编号:312581 课程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属性:专业课 实验教材或指导书名称:植物营养与施肥实验指导(自编) 实验学时:81 学分:4.5 面向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D)、农学(A)、植保(B)、园艺(C) 实验室名称:农业资源与环境 一、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实验独立设课。是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主要的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是由原来的“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土壤农化分析”三门课程的实验课优化组合而成,包括土壤分析、植物分析两大部分。并介绍作物施肥的基本原理与原则、测土施肥法、肥料效应函数法、作物营养诊断施肥法,以及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作物的施肥技术。 土壤分析容有:土壤和植物样品的制备;土壤水分和土壤颗粒的测定;土壤比重、容重的测定及孔隙度的计算;土壤剖面性状观察;土壤有机质测定;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的测定;土壤速效氮、磷、钾的测定;土壤有效锌、铜的测定;土壤交换性钙、镁的测定;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土壤和植物营养与植物生长关系分析等。 植物分析容有:植物全氮、全磷、全钾的测定;植物全钙、镁的测定;植物锌、铜的测定等。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掌握现代仪器分析方法。 本课程同时作为农学、植保、园艺专业的基础课程,容包括植物营养的基本原理和理论、肥料的基本知识两大部分。实验教学主要学习植物营养学研究主要的方法、原理,影响农产品品质的硝酸盐测定方法,了解植物营养化学诊断方法。 二、课程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实验课学习,掌握土壤和植物中各种营养元素分析的原理、方法,掌握土壤、植物营养分析的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够应用土壤学知识和植物营养学知识对分析结果加以应用,对土壤肥力、植物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科学合理土壤改良和施肥方案。 三、考核方式:

园艺学重点

1.芽的异质性: 同一枝条上不同位置的芽在长势、特性的差异。2.自然休眠: 在适宜的外部环境条件下,芽或种子不萌动生长。需要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度过一段时间(需冷量chilling requirement:≤7.2℃低温下需要度过的累加小时数)解除内休眠后才能正常萌芽生长。 3.嫁接亲和力: 又称嫁接亲和性。砧木和接穗在嫁接后能正常愈合、生长和开花结果的能力。 4、扦插育苗:利用植物营养器官具有的再生能力和能发生不定芽或不定根的习性,切取其茎、叶、根的一部分,插入基质中使其生根、萌芽、抽枝成为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5.分株繁殖:人为地将植物体分生出来的幼植体(吸芽、珠芽、根孽等),或者植物营养器官的一部分(变态茎等)进行分离或分割,脱离母体而形成若干独立植株的办法 6.层积处理:是解除种子休眠的一种方法,即将种子埋在湿沙中置于1~10℃温度中,经1~3个月的低温处理就能有效地解除休眠 7.生草法:种植多年生草,除有草刈割外不再有其他耕作的土壤管理方法。 8.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 9.混合芽:同时发育成营养枝、花或花序。 10..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叶幕系数):植株叶面积总和与所占土地面积之比。 11.花芽分化:由叶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转化的过程,是植物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过渡的标志。 12.(自发性/刺激性)单性结实:不经授粉或授粉后未完成受精过程而形成果实的现象,果实无种子。 13、水平压条法通常仅在早春进行。即将整个枝条水平压入沟中,使每个芽节处下方产生不定根,上方芽萌发新枝。待成活后分别切离母体栽培。一根枝条可得多株苗木。 14.种子春化型:通过对刚发芽的种子在一定低温下经过一段时间,可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提早开花的植物叫种子春化型植物。 15.绿体春化型:如包菜、洋葱、芹菜等,它们须在幼苗长到一定大后,才能感受低温的影响而通过春化阶段,低温对这些蔬菜的萌动种子和过小的幼苗基本上不起作用。 16.春化处理:为了促进花芽形成,对发芽种子或生长的植物给予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 17植株调整:不用土壤而用加有养分溶液的物料作为植物生长介质的栽培方法 18、无土栽培:不用土壤而用加有养分溶液的物料作为植物生长介质

《植物营养与施肥》

《植物营养与施肥》(8031)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的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任务 土是万物之母,土壤是地球上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的基础。肥是土壤之质,是土壤 最本质的特性和基本属性,是保证土嚷持续利用的物质基础。土壤和肥料都是重要的自 然资源和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是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一切生灵赖以维持生命 活动的能量来源,更是农业生产链环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枢纽。土壤学是研究土壤物质 组成、转化、移动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和植物生长关系的科学,肥料学是研究植物营 养原理、肥料的性质与合理使用,以及配方施肥的原理与方法的科学。土壤肥料学是农 学、园艺、茶学、植物保护、土地资源管理、林学、城镇经济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 课程的基本任务是:认识土壤的性质,掌握植物营养原理和肥料的性质,在合理开发和 利用土壤资源、充分发挥土壤潜在功能的基础上合理施肥,既保证各类怍物的优质、高 产,又保持与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壤功能退化,维持环境的生态平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要求掌握土壤的形成、组成、理化性质,及其对植物供应和协调养分条件与环境条 件的能力,熟练掌握我国中、南部主要土壤的性质,以及常用肥料的成分、性质、在土 壤中的转化特点与施用技术、植物营养原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化学肥料,以及有 机肥料和复合肥料的性质与合理使用、配方施肥的原理和方法,为合理开发、管理土壤 资源,恰当安排作物布局,因土种植、因土施肥,为学习者,从事自己的专业奠定土肥 方面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土壤肥料学”涉及到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农学、植物学、环境科 学和生态学等多门类学科。因此,土壤肥料学的前续课程主要有化学、物理学、植物学、 植物生理生化、气象学和地质学等,后续课程有栽培学、耕作学、生态学、花卉学、园 林树木学、土地管理学、土地资源学、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法学、育种学、昆虫学等。 土壤肥料学是高等农林院校种植类各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1–

植物营养报告

植物营养与施肥 实习报告 学院:农学院 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 姓名: 学号: 年级: 任课教师:何俊瑜 2013年 7月 14日

一.实习的目的及意义: 《植物营养与施肥》实习是本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课程实习,我们掌握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状的特点及当地施肥状况和改善措施,了解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和科学施肥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植物缺素症状的能力。通过亲自播种浇水,种植生菜并配置各种营养液等方式了解植物主要缺乏症状,结合书本与实践对植物进行诊断,提高了我们对植物缺失症的认识与了解,培养了我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我们对植物营养与施肥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熟悉常见作物的普遍缺素症,并分析其缺素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掌握作物营养失调的诊断流程和基本方法,增强感性认识,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学过的理论和方法,并将其与实践更好的融会贯通。 二.实习安排: 1. 实习时间: 2013年7月6日和2013年7月11日 2.实习地点: 贵州大学南校区松林坡、新二教实验室 3.实习人员: 三.实习的主要内容: 1. 生菜的育苗: ①翻土 三个班分别选出几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选择学校松林坡作为生菜种植地,并将土翻好、起好垄,形成较标准的垄块。②播种 将事先准备好的生菜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我们使用的生菜品种是意大利全年耐抽苔生菜。其特征是高产、优质、抗高温、耐多雨、耐抽苔。适宜栽培的温度是10-28摄氏度。生菜是喜光植物,播完之后我们没有覆盖任何的其它东西。 ③中期管理 由于播种时的气温过高,土壤中水分含量极少,土中的生菜种子很难发芽,因此第三天就需要浇水。气温过高,生菜的生长就缓慢,因此需要每隔一两天浇一次水。 2. 营养液的配置: 母液配制的目的:减轻后面的麻烦,但是其浓度不能太大,否则母液会发生变化。 注:在母液配制中有的化学成分会和其它化学成分发生反应,所以钙盐需要单独配制,最后再加入。

园艺植物病理学简答题完整版

园艺植物病理学简答题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园艺植物病理学 第二章园艺植物病害的概念 第二节植物病害的症状 一、病状的主要类型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答:1.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2.特点:变色:发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本质是叶绿素受到破坏,细胞并未死亡。包括 花叶(叶绿素减少,不均匀变色),褪色(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浅),黄化(叶绿素减少,均匀变色,变黄),斑驳(变色部分的轮廓不清),条纹、条斑、条点(单子叶植物的花叶),白化苗(不形成叶绿素,遗传病害)等。 坏死: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细胞已死亡。包括叶斑(轮斑、环斑、角斑、圆斑、穿孔等,形状大小不同,但轮廓清楚,类似岛屿),叶枯(叶片较大面积坏死,边缘不清),叶烧(叶尖或叶缘枯死),猝倒、立枯(幼苗近地表茎部坏死,前者倒伏,后者死而不倒)、溃疡(植物皮层坏死、腐烂,使木质部外露,多见于木本植物的枝干),疮痂(在病斑上有增生的木栓层,表面粗糙,或病斑枯死后,因生长不平衡,发生龟裂)、炭疽(是由一类炭疽病菌引起的,一般病斑凹陷、变褐色,斑中有轮状排列的小黑点,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等。 腐烂:植物幼嫩多汁组织大面积坏死,组织或细胞破坏消解。包括干腐(死亡慢,水分快速及时失去),湿腐(死亡快,水分未能及时散失)、软腐(中胶层破坏,细胞离析)等,根据腐烂的部位有根腐、基腐、茎腐、果腐、花腐等。 萎蔫: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缺水凋萎现象,而根茎的皮层组织完好。分为枯萎、黄萎、青枯。 畸形:植物受病原物产生的激素类物质的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现象。增生型(病组织的薄壁细胞分裂加快,数量迅速增多,局部组织出现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等),增大型(病组织的局部细胞体积增大,但细胞数量并不增多。如根结、徒长恶苗等),减生型(病部细胞分裂受到抑制,发育不良,造成植株矮缩、矮化、小叶、小果、卷叶等),变态(植株的花器变态成叶片状、叶变花、叶片扭曲、蕨叶、花器变菌瘿等)。 二、病症有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答:1.病原物在病部形成的病症主要有粉状物、霉状物、粒状物、菌核、脓状物五类。 2.特点: 第三章园艺植物病害的病原 第一节植物病原菌物 一、无性繁殖孢子的类型有哪些 答:真菌无性繁殖孢子类型有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三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