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尾流间隔应用实务探讨(进近 梁凯)

尾流间隔应用实务探讨(进近 梁凯)

尾流间隔应用实务探讨(进近 梁凯)
尾流间隔应用实务探讨(进近 梁凯)

尾流间隔应用实务探讨

促使笔者下定决心写一篇关于尾流间隔方面文章的原因是起源于笔者在十余年的进近管制一线岗位经历遇到的数次起飞阶段符合现行尾流间隔标准飞行员却报告遭遇前机尾流,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次后机空客A319报告遭遇前机波音B738的尾流,而它们之间的放飞间隔有2分钟。而一些小于现行尾流间隔标准落地的前后机之间却未碰到机组报告遭遇尾流。笔者决定由点及面,对尾流间隔的标准及实际运行相关方面进行一次有益的探讨。

多年的局方检查员经历使我养成了对管制工作的严谨态度。特别是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和事故,不论是自己指挥的还是做带班主任时班组组员遇到的。在进行事后业务探讨时都要求自己和组员对每一次的指挥方法、细节、通话用语等等是否经得起局方的事故调查为标准,以事故调查的标准逆向进行反推。万千的小事情、小纰漏、小聪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监管和及时的纠正,终会以我们无法承受的代价呈现出来。

《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是管制这个行业安身立命之本,几十年来只是进行了小修小补,其中许多条款早已不能适应现在民航业的快速发展,而于2014年就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版本更新却迟迟不能终稿,给管制行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掣肘。而《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在2011年、2013年、2015年这短短的五年时间就频繁地进行了3个版本的更新为例,可以看出局方在安全监察方面的重视程度和承担

的压力。其中关于尾流间隔事故征候的评判发生了一个显著从严的评判标准变化(见图表1和图表2)。

图表1、2013年版《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关于违反尾流间隔的评分

图表2、2015年版《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关于违反尾流间隔的评分

前后版本的《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文字表述都一样:“发生小于规定尾流间隔事件时,危险指数大于等于90属于运输航空严重事故征候;危险指数75(含)~89(含)为运输航空一般事故征候。”间隔小于等于规定尾流间隔的3/4时,2015版本的危险指数由70分增加到75分,一脚就由差错踏进了事故征候的门槛。这起码说明以下两点:

1、局方对尾流间隔越来越重视,对尾流间隔方面的差错容忍度越来越低。违反尾流间隔可能造成的不安全事件和事故比传统观念要严重得多。

2、对违反尾流间隔的评判标准只有以距离计算。而在《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中存在着以时间计算的尾流间隔标准,这样可能会给一线管制员造成违反时间计算的尾流标准难以被评判和处罚的错误观念。这在实际运行中未造成影响时可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可是不要忘了,一旦造成影响,局方可以违反《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雷达管制间隔和尾流时间间隔条例,并参照《民用航空器事故征候》中关于雷达管制间隔和以距离计算尾流间隔的双重标准进行评判和处罚。

基于上述观点,我们有必要对现行尾流间隔标准从实际运行的角度进行一次梳理。限于篇幅,本文尾流间隔的讨论范围集中于单跑道运行的标准,而关于跑道入口内移、交叉跑道、反方向起降等情形并未包含。

一、我国现行的尾流间隔。

首先,梳理一下现行《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等规定的国内尾流间隔标准。

表1.国内航空器分类

表2.雷达尾流间隔(前后起飞离场或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

表3.非雷达进场航空器尾流间隔

表4.非雷达离场航空器尾流间隔

表5.非雷达离场航空器尾流间隔(跑道中部起飞)Super代表空客A380类的单独列出尾流标注为“J”的重型机。波音B757作为前机时,尾流间隔按重型机算。上述所有表格中的空

表6.雷达尾流间隔(最低雷达间隔填入)Heavy类型跟随Super类型的尾流间隔是一个很大的BUG。在雷达管制下需要12km的间隔,在程序管制下,只有离港要求2分钟的间隔,而对于前机跑道中部的起飞以及前后机进近却不做时间间隔要求同样说不通。上述疑问希望局方在管制员热切期盼的新版《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予以明确说明。

二、明确特定间隔标准适用的单位。

在未实施雷达管制的管制单位,比如义乌、舟山。通常他们调配遵守的程序间隔要远高于非雷达尾流间隔标准而使得他们不会去轻

易触碰尾流间隔的底线。但是对已实施雷达管制的浙江分局来说,杭州塔台和杭州进近在航空器进场和离场应遵守什么间隔就会产生争议。这涉及到雷达尾流间隔、非雷达尾流间隔、雷达管制间隔三种间隔标准。

1、进港航空器间隔。

对于进近阶段,进近在连续降落的航空器开始进近到交给塔台之前的整个过程,航空器是处于全程雷达管制的环境下的,而当航空器被移交给塔台之后,由于塔台并不实施雷达管制,法理上塔台应非雷达尾流间隔来掌握航空器之间的尾流间隔。那么参照表2和表3,以最常见的重型Heavy和中型Middle为例:进近应确保连续进近的航空器,middle类型跟随heavy类型的距离间隔是10km,middle类型跟随middle类型的距离间隔是6km。塔台应确保连续进近的航空器,middle类型跟随heavy类型的时间间隔是2分钟;middle类型跟随middle类型的时间间隔不做要求。

在本场执飞的定期航班在五边落地前2分钟到落地,地速一般在220-280km/h之间。进近按10km移交前重后中的间隔,只要后机平均速度小于300km/h,都能符合塔台需要的2分钟的非雷达尾流间隔。进近按6km移交前中后中的间隔,按220-280km/h计算,可以给塔台带来1分20秒—1分40秒的时间间隔,这个间隔对塔台来说同样不存在问题。

进港间隔中需特别考虑的是前机复飞对后机造成的尾流影响,复飞程序作为进近程序的一部分,每一次进近都需要考虑复飞的可能。前机只要执行复飞,那么它产生的尾流就会直接覆盖影响到后机(直到前机上升到下滑道高度300米以上)。大多数情况下后机是在追赶前机的,所以进近移交给塔台机型为前重后中的间隔应保证直到前机接地之前都不会追赶到小于10km。一旦间隔被追赶到10km以内,而前机执行了复飞,那么管制员应中止后机的进近。机型为前中后中的前后机不但存在这个尾流间隔的问题,而且更易发生复飞的低云低能见度的天气下,一旦间隔追赶到6km,前机复飞还易造成两机只能使用雷达管制间隔而不能使用目视间隔发生小于间隔事件的风险。更进一步讲,以后若杭州要推行目视间隔降落,须详细制定出一旦前机复飞,后机应如何指挥处置的详细操作指引以防范系统性风险。

2、离港航空器间隔。

对于离场阶段,我们要注意相关标准文件要求比实际运行中的通常做法要复杂得多。一般塔台在连续放飞航空器的间隔应遵照表4和表5执行,举例表述:塔台应确保连续离港的航空器,middle类型跟随heavy类型的时间间隔是2分钟;middle类型跟随middle类型的时间间隔不做要求。当航空器到达进近,应确保连续离港的航空器,middle类型跟随heavy类型的距离间隔是10km,middle类型跟随middle类型的距离间隔是6km。

在浙江分局的空域中,离港航空器从塔台移交给进近后就立即需要符合雷达尾流间隔和雷达管制间隔两个标准。我们设定在连续离港

的航空器离地后前2分钟执行的平均速度都一样为300km/h(波音737起飞阶段3分钟内速度是从起飞抬前轮速度153kt持续增加到190kt 以上),那么前重后中离港的航空器由塔台按2分钟间隔放飞移交到进近的水平距离刚好为雷达尾流间隔10km,若前机速度稍慢,就保证不了10km的水平间隔。这时主要是前后机之间的垂直间隔保证了它们之间的安全。前中后中离港的航空器移交到进近手里要保证6km 的水平间隔需要间隔多少时间放飞呢?还是按前后机300km/h的地

速计算,就是1分12秒。

但是按2分钟间隔放飞前重后中的航班,按1分12秒放飞前中后中的航班需要遵守的条件限制非常苛刻。在运行环境没有达到最规范的要求之前,我们应该给自己的操作画一个更大的保护圈而不去轻易触碰安全的底线。

三、使用尾流间隔常见的误区。

1、塔台放飞航班时,不但要遵守非雷达尾流间隔,同时还要遵守程序管制的间隔。《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第五章第一百一十七条中规定:“程序管制D类空域内,仪表飞行航空器离场放飞的最低间隔标准应当符合如下规定……同速航空器在不同航迹上飞行,航迹差大于45度,并在起飞后立即实行侧向间隔时,为2分钟间隔,……。航迹相同,快速航空器在前,慢速航空器在后,为2分钟间隔;航迹差大于45度,并在起飞后立即实行侧向间隔,快速航空器在前,慢速航空器在后,为1分钟间隔;航迹差大于45度,并在

起飞后立即实行侧向间隔,慢速航空器在前,快速航空器在后,为2分钟间隔;航迹相同,慢速航空器在前,快速航空器在后时,如机场区域内具备目视气象条件,慢速航空器起飞后立即实行30度(含)以上侧向间隔(离开快速航空器起飞、上升航迹),则可按尾流间隔放行快速航空器起飞。待快速航空器的高度超越慢速航空器的高度后,慢速航空器再加入航线。”鉴于此规定较为复杂,且部分条件如慢速航空器、快速航空器定义不清,使得部分条款不具备操作性。追本溯源,以我国主要参阅的国际民航组织ICAO.4444文件(2007年第15版),建议作为我们参考的标准。如图1,后机与前机离港航迹夹角≥45°,并在起飞后立即实行侧向,可以用1分钟间隔放飞;后机与前机航迹相同,前机速度大40kt时,放飞间隔是2分钟。

图1、国际民航组织ICAO.4444文件关于塔台放飞间隔

2、以杭州机场向东运行,使用07号跑道放飞为例(图2和图3)。机场NAIP中规定航空器起飞在未飞越跑道末端之前禁止转弯,再加上3个方向所有的离港航班起始航向都是082°(传统程序要求飞越HGH台1.7海里,RNAV程序要求高度达到300米)。这就表明所

有的离港航班在离地后的1分钟内航迹是完全重合的,1-2分钟内飞行轨迹重合度也很高,没有侧向间隔使得后机遭遇前机尾流的几率大增。同时图1中前后起飞的航班航迹夹角45°缩小为1分钟间隔我们也不能使用。如果我们的离场程序不进行优化修改,包括局方近期提出的离港航班航迹夹角大于15°可以使用缩小的放飞间隔规范对杭州来说同样不适用。

图2、跑道07号离港程序图图3、跑道07号RNAV离港程序图

3、《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修订版)及ICAO.4444文件中都已不存在的一条尾流间隔规定。被删除的是现行《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第四十五条、在正侧风风速大于3米/秒时,起飞和着陆航空器之间的尾流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分30秒”的规定。这表明原来对大于3米/秒的正侧风可以减轻尾流影响的认知已不适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应慎用此规定调配尾流间隔。

4、实际运行中容易被忽视的一条尾流间隔要求是《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第四十三条、当前后起飞离场的航空器为重型机和中型机、重型机和轻型机、中型机和轻型机,中部起飞时,前后航空器

间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还是以前机重型机跑道中部起飞时,中型跟随起飞的时间间隔要求由2分钟增加至3分钟。实际运行中,当塔台管制员观察到重型机几乎使用了全跑道起飞时,往往会考虑到该机负荷较重,爬升率较慢,而对跟随离港的中型机推迟放飞的时间,潜意识中考虑的是两机之间的垂直间隔。而实际上,若前机重型机在跑道中部之前起飞,对后随的中型机不采取3分钟的间隔就直接违反了尾流间隔规定。

四、正确认识尾流及可能造成的危害。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现在的航空航天业对尾流的认识依然是不充

分的和一直在发展的。已掌握的尾流特性包括:

1、尾流由滑流、紊流和尾涡三部分组成。

2、尾流在飞机后面一个狭长的尾流区里形成极强的湍流。尾涡流场的宽度约为2个翼展,厚度约为1个翼展。

图4、尾流的旋转方向图5、尾流的宽度和厚度

3、尾流的强度由产生尾涡的飞机重量、飞行速度和机翼形状所决定,其中最主要的是飞机的重量。尾涡强度随飞机重量的增加和飞行速度的减小而增大,曾测得最大的湍流切线速度达67米/秒。

4、当重型飞机在光洁构型下低速飞行时,将会产生最强的尾流。

5、尾流是向外和向下扩散运动的。在空中,尾流大约以120-150米/分钟的速率下降(最大可达240-270米/分钟),在飞行高度以下约250米处趋于水平,不再下降。

图6、尾流的下沉和传播距离

6、当存在侧风的时候,尾流将向下风方向移动。当存在顶风时,将在飞机的后方延长尾流区。当存在顺风时,尾流将增加向外扩散的速度。尾涡的寿命依赖于当时的气象条件,总的来说,平静大气中的尾涡会有更长的寿命,而大气湍流则会减速尾涡的衰减。

图7、后机遭遇前机尾流发生滚转

后机从后方进入前机的一个尾涡中心时,一个机翼遇到上升气流,另一个机翼遇到下降气流,飞机会因承受很大的滚转力矩并出

现飞机抖动、下沉、改变飞行状态、发动机停车等现象。滚转速率

主要取决于后机翼展的长度,翼展短的小型飞机滚转速率大。如果

滚转力矩超过飞机的控制能力,飞机就会失控翻转。处置不当就会

造成航空事故。

五、离港航空器更易遭遇前机尾流。

1、进港航空器在进近过程中的三维轨迹是非常确定的。只要连续进近的航空器被正确地操作并严密地监控处于指定的下滑道,那么前

机产生的尾流在重力的作用下只要下沉1个翼展的高度(按本文第

四条的第5项中的数据计算,空客A380翼展79.6米以下的机型只

需20-40秒),后机就不会处于前机造成的尾流区域内。在目视条

件下缩小尾流间隔的操作中,当机组能够目视前机,只要向上风方

向和/或下滑道之上偏离1个翼展的距离,就可以避免遭遇前机尾流。

图8、后机在左侧风环境可在下滑道的左上象限避免前机尾流

2、管制员对落地航班的监控强度远远大于对起飞航空器的监控,特别是航空器从起飞到被雷达识别之前存在着监控盲区,识别之后对航

空器速度、航向以及上升率的掌握都较弱。

3、飞行员对标准离场程序的执行和重视程度相对较弱,在执行环节偏差较大。每架离港航空器的离地点(抬前轮)以及之后的上升轨迹在三维立体空间中体现出来的差别非常大,机组的操作具有很大的自我习惯性。

4、每架航空器在起飞阶段必然是重量最重的,而在落地时经过了数小时的燃油消耗后,重量必定会减少几吨至几十吨。从航空器构型上看,起飞航空器通常在离地后会尽快收起落架、收襟翼,而落地航空器从开始进近时就一直处于起落架放下,放襟翼的构型。当然起飞和落地都处于低速飞行。所以从影响航空器尾流强度的三大因素上来看。实际运行中,起飞航空器必然比落地航空器产生更大的尾流。

六、加强对“低、慢、小”航空器尾流间隔影响的认识。

入驻萧山机场本场的警航目前有两个型号的直升机,AW139(序

号56)和AW119(序号63)。它们分类虽然是轻型机,但尾流的特殊影响不可忽视。

1、当塔台放飞时则特别要注意直升机一离地即在跑道头产生了

尾流。对后续跟随的离港甚至是进港的较轻的航空器都可能产生尾流影响。

图9、直升机向前飞行产生的尾流

2、当警航直升机进近时,速度慢的特性会造成后机的过度追赶,同样要多留间隔余地。另外由于警航基地就在06号跑道接地端的侧方,所以当向西运行24号跑道落地时,警航直升机会低空滑行穿过整条跑道,尾流影响的时间会较长;在基地附近还可能会做一定时间的悬停。悬停即会造成旋翼直径3倍范围内强烈的下洗气流。

图10、直升机悬停会造成旋翼直径3倍范围内强烈的下洗气流美国作为全世界民航业和通用航空业都最为发达的国家。其在制定规则、航空器分类、尾流间隔标准上往往有其特殊的优势,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附上表7和表8,并在表9中对65架航空器按我国和FAA的标准均进行了分类。其中序号第45架至第54架这个区间的航空器在我国现行的分类标准中属于和波音B737同一类型的中型机而在FAA的标准中却属于比B737低一等级的小型机(Small)。那么我们可以考虑在实际运行中对这类航空器作为后机时,不要使用到尾流间隔的极限。

表7.美国FAA航空器分类

表9.常见航空器数据及分类

为了提高终端运行效率而进行的对尾流间隔缩减的研究。一类技术是通过改进进近程序缩减近距平行跑道的尾流间隔;另一类技术是建立尾流的预测模型,对尾涡的消散和输运进行预测,从而产生动态的尾流间隔咨询,获得更多的着陆或起飞时隙。但尾流间隔的动态缩减技术是国际民航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必须持之以恒、持续跟进,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现阶段,我们应重点加强对现行成熟尾流间隔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做到在实际运行中知法、守法以及不触碰法律法规的底线。

杭州进近:梁凯

2016-1-1

理论试题(空中客车 A380 机型尾流类型及尾流间隔标准)1

空中客车 A380 机型尾流类型及尾流间隔标准 一、填空题 1、《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对重型机的相关尾流间隔标准作了明确规定。空中客车 A380 机型是目前投入商业运营的最大的(民用载客航空器),起飞全重达(560)吨。国际民航组织《空中导航服务程序--空中交通管理》(PANS-ATM, Doc 4444)中明确规定其机型种类属于(重型)航空器。 2、A380-800 机型产生的(尾流)远大于其它重型航空器所产生的尾流,为了避免 A380 机型对其附近运行的航空器产生(尾流影响),规范和明确管制部门为其配备的尾流(间隔标准),保证飞行安全。 3、A380 机型尾流类型标识在飞行动态固定电报尾流等级用字母(“J”)表示,并应在其飞行动态固定电报第(9)项编组航空器(数目、机型和尾流等级)中进行标注。 4、对于 A380 机型,当机组与空中交通管制单位首次建立(陆空通话)联系时,飞行员必须在其航班呼号后增加(“SUPER”)内容。 5、进场航空器,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最低标准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前机为 A380-800,后机为中型机时,不得少于(3)分钟; 6、进场航空器,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最低标准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前机为 A380-800,后机为轻型机时,不得少于(4)分钟。 7、雷达尾流间隔最低标准

(一) 前后起飞离场或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其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最 低标准为:(1).前机为 A380-800 或者非 A380-800 的重型机,后机为 A380-800 时,(不做)要求;(2).前机为 A380-800,后机为非A380-800 的重型机时,不少于(12)千米;(3).前机为 A380-800,后机为中型时,不少于(13)千米;(4).前机为 A380-800,后机为轻型时,不少于(15)千米。当尾流间隔不做要求时,按照规章规定的雷达间隔标准执行。此处尾流间隔不做要求表示 A380-800 机型跟随另一架 A380-800 机型或其它重型机时,无尾流间隔限制。 二、简答题 1、空中客车 A380 机型尾流类型及尾流间隔标准适用的范围 适用于空中交通管制单位为 A380-800 机型配备最低的尾流间隔标准,通告中未作说明的其它尾流间隔标准仍按现行规定执行。

飞行间隔规定(旧,2002年8月1日施行版本)

飞行间隔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一般规则 (2) 第三章垂直间隔标准 (4) 第四章目视飞行水平间隔标准 (4) 第五章仪表飞行水平间隔标准 (6) 第六章雷达间隔标准 (8) 第七章尾流间隔标准 (9) 第八章附则 (10) 附图 (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止飞行冲突,维护飞行秩序,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辖有航空器的单位、个人和与飞行有关的人员,以及所有飞行活动,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指挥员(含飞行管制员,下同)应当按照本规定对航空器提供统一的飞行间隔。 第四条军、民用航空器根据飞行课目需要,在机场飞行空域和其他特定的飞行空域内飞行时,可以制定适应其飞行特点的间隔标准,但应当经相应航空管理部门批准。执行此种间隔标准时,不得影响其他航空器的正常飞行和飞行安全。 第五条民用航空器在我国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毗邻公海上空飞行时,可以根据飞行需要和地区航行协议,制定民用航空器之间的飞行间隔标准,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条本规定中的飞行间隔标准通常是航空器之间应当保持的最低飞行安全间隔,但本规定第四条情形除外。 第二章一般规则 第七条组织实施飞行管制时,应当合理安排飞行次序,通常是: (一)一切飞行让战斗飞行; (二)其他飞行让专机飞行和重要任务飞行; (三)国内一般任务飞行让班期飞行; (四)训练飞行让任务飞行; (五)场内飞行让场外飞行; (六)场内、场外飞行让转场飞行。 第八条执行不同任务的航空器或者不同型别的航空器,在同一机场同时飞行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优先起飞和降落的顺序。 对执行紧急或者重要任务的航空器,班期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航空器,速度大的

最新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教学目标: 1.三年级数学间隔排列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探索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感知规律 1.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规律。 出示:骨肉相连、教室中的桌椅、盆花的排列等。 (1)师:我相信我们班级里肯定,有很多美食家,老师这里有一种美食你们认识吗? 骨肉相连中的骨与肉看上去排的很有规律。你能说说它是怎么排的?(是这样排的肉、骨头、肉、骨头……) (2)师:那这个地方是哪里呢?(教室)我们看下这里的一排桌和椅是怎么排的呢?它又有规律呢? (它是桌、椅、桌、椅……这样摆放的).

(3)这里花摆的也好看,你觉得是按什么规律摆的才能这么好看呢? 假如老师还要再放一盆你觉得该放什么颜色的呢?再放一盆呢? 同学们同意吗? 像这里的骨与肉、课桌与椅子、红花与蓝花好像含有一种相同的规律,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一下吗? 指出: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究,研究规律 想不想继续了解间隔排列的规律啊?今天老师请来了森林里的兔子来和大家一起学习。 (一)展示例题主题图,找到间隔排列的物体。 1.仔细观察:你能发现那两种物体组成的排列是间隔排列呢? 像我们刚刚总结的一样图中的兔子和蘑菇,手帕和夹子,木桩和篱笆都是一个隔着一个交替出现,所组成的排列, 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看,两个相同物体中间隔着另一种物体,像这样的排列就叫做间隔排列。 请用两种方式描述间隔排列 Xx和xx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这样的排列就是一个间隔排列。 每相邻的两个xx中间有一个xx这样的排列就是一个间隔排列。 2.我们数学上在研究一种规律的时候不仅研究位置关系的还往往研究两种物体的数量问题。 完成下列表格并与你的小伙伴探讨一下你们发现什么?有什么疑

最新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一一间隔排列教案

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课件、作业纸 一、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 师:同学们,老师觉得最近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特别棒,看这是奖励你们的。 师操作:出示两个笑脸与两个大拇指间隔排列图。 师: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现在老师觉得同学们坐得很端正,继续奖励大家,猜老师会奖励大家什么呢? 猜得真准,你是怎么想到的? 师:像这样,笑脸与大拇指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排列就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着这样的排列现象 欣赏老师收集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照片 提要求:你们一边看,一边还要能找出哪些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出示:PPT(手链图红白蜡烛图食物) 师:欣赏了这么多照片,你觉得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看起来怎么样? 师:的确,这样的排列看起来非常有规律、有秩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过渡:三(1)班的同学很会观察、很爱动脑筋,老师带你们到兔子庄园去玩一玩。 二、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究 出示主题图天气晴朗,小兔子们正在列队欢迎咱们呢。在图中,能不能也找到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呢? 学生汇报 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先来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请小朋友们拿出作业纸,数一数每一种物体的数量并把表格填写完整。 核对数量 师:咱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幅图 出示:每组物体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每组两种物体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研究 巡视, 师:研究好了吗?

飞行间隔规定考试题

飞行间隔规定考试题 一.填空题 1.凡辖有航空器的()、()和与飞行有关的人员,以及(),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2.()、()(含(),下同)应当按照本规定对航空 器提供统一的飞行间隔。 3.民用航空器在我国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毗邻公海上空飞行时,可以根据()和(),制定民用航空器之间的飞行间隔标准,经()批准。 4.组织实施飞行管制时,应当合理安排飞行次序,通常是: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5.执行不同任务的航空器或者不同型别的航空器,在同一机场同时飞行的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优先起飞和降落的顺序。 ()或者()的航空器,()或者()的航空器,()的航空器,应当允许优先起飞;对()的航空器,()的航空器,()或者()的航空器,()和()、()或 者()的航空器,应当允许优先降落 6.为了保障航空器的飞行活动安全、有秩序地进行,应当及时准确地实施飞行调配。飞行调配分为()、()和()。 7.机场飞行空域应当划设在航路和空中走廊以外。仪表(云中)飞行空域的边界距离航路、空中走廊以及其 他空域的边界,均不得小于()公里。 8.航线邻近机场飞行空域并同时有飞行时,航线与射击飞行空域边界之间的间隔,通常应当不小于()公里,与其他机场飞行空域边界、轰炸靶场的轰炸航线之间的间隔,应当不小于()公里。 9.在相邻航线上飞行的各架(批)航空器,飞行高度相同或者小于规定的高度差时其横向间隔不小于()公里。 10.航线飞行的航空器与航路飞行的航空器,高度相同或者小于规定的高度差时,应当与航路边界保持不小 于()公里的横向间隔。 11. 相邻机场的仪表进近(穿云)航线互相交叉,并且同时进行仪表进近(穿云)飞行时,应当进行调整,保 证仪表进近(穿云)航线之间的间隔不小于()公里。 12. 航线飞行的航空器通过机场飞行空域、航路、航线时,飞行高度在8400米(含)以下,应当配备不小于 ()米的高度差;飞行高度在8400米以上,应当配备不小于()米的高度差。通过射击飞行 空域时,应当在该空域航空器活动高度范围上方配备不小于()米的高度差。通过轰炸靶场、放油 区时,应当在轰炸或者放油航空器活动高度范围上方配备不小于()米的高度差;飞行高度在(8400) 米以上,应当配备不小于()米的高度差。严禁从有航空器活动的()、 ()或者()。 13. 航空器为了降落而在同一机场同时进近时,高度较高的航空器,应当()的航空器。但是,()的航空器不得利用此规定切入或者超越处于进近着陆最后阶段的航空器。 14. 飞行高度层应当根据()计算。真航线角应当从()和()。 15. 等待空域通常划设在()上空;飞行活动频繁的机场,可以划设在()上空。 等待空域的最低高度层,距离地面最高障碍物的真实高度不得小于()米。8400米以下,每隔 ()米为一个等待高度层; 8400米以上,每隔()米为一个等待高度层。 16. 行的安全高度是避免航空器与地面障碍物相撞的最低飞行高度。航路、航线飞行或者转场飞行的安全 高度,在高原和山区应当高出航路中心线、航线两侧各()公里以内最高标高()米;在其 他地区应当高出航路中心线、航线两侧各()公里以内最高标高()米。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间隔排列公式

间隔排列教案三年级间隔排列公式 《间隔排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78~79页“间隔排列”、“想想做做”第1~ 4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 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和认识这种关系以及其中的简单规律,并运用 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 用数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 析、比较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逐步形成与人合 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一一间隔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出规律

游戏1:拍手游戏 ××┃×××┃××┃×××┃××┃×××┃ ××┃×××┃××┃×××┃××┃×××‖ 师生一起拍手,发现规律。 游戏2:手指游戏 引导学生发现手指根数和吸管根数之间的联系。 指出: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 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二)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三)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观察:夹子与手帕,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一一间隔排列。 2、探究 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像手指和吸管一样的规律存在呢? 大家数一数,填写在作业纸的表格一中。 师:仔细观察表格中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把你的发现填在表格下面的横线 上,然后在小组里交流。 ①夹子和手帕 生:夹子个数比手帕块数多1。 师:反过来? 生:手帕块数比夹子个数少1。

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

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 搬经夏堡小学闫向阳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明晰概念 1.猜一猜:下面是什么颜色的球? 2.理解“一一间隔排列”。 说明: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的排列就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二、比较数量,探索规律 1.列举一一间隔排列。 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2.结合数据,探究一一间隔排列规律。

(1)填一填。 (2)比一比:比较每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你有什么发现? 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 (3)追问: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 根据ppt提示,先圈一圈,再回答。 (4)小结板书:(两种物体,一一间隔,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三、探索发现,完善规律 1.如果增加一个蘑菇,小兔和蘑菇的数量(相等)。 什么情况下,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什么情况下,两种物体同样多? 2.集体交流,完善规律。 板书:(两端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3.刚才我们研究的是:(结合板书)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成一列,如果是排列成一圈呢?(ppt展示快乐的舞蹈。) 板书:(围成一圈,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四、巩固练习 1.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1)把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如果手帕有20块,夹子有()个;如果夹子有20 个,手帕有()块。 (2)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3)锯木段: 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多少段? 如果要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 五、拓展规律 如果把正方形与圆形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正方形有10个,圆形最少有()个,最多有()个。 六、全课总结 1.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非常多,随处可见。(课件演示)规律的存在使物体的排列显得更加有序,也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规律也有一种独特的美! 板书设计: 一一间隔排列 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 两端不同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围成一圈

尾流间隔最低标准

第九节尾流间隔最低标准 第四十一条为避免尾流影响,航空器之间应当按照本节规定配备尾流间隔最低标准。 第四十二条尾流间隔最低标准根据机型种类而定,本规则中航空器机型种类按航空器最大允许起飞全重分为下列三类:(一)重型机:最大允许起飞全重等于或大于136000千克的航空器; (二)中型机:最大允许起飞全重大于7000千克,小于136000千克的航空器; (三)轻型机:最大允许起飞全重等于或小于7000千克的航空器。 第四十三条当前后起飞离场的航空器为重型机和中型机、重型机和轻型机、中型机和轻型机,且使用下述跑道时,前后航空器间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隔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 (一)同一跑道; (二)跑道中心线间隔小于760米的平行跑道; (三)交叉跑道,且后机将在同一高度或在前机之下不大于300米的高度穿越前机的飞行航迹; (四)跑道中心线间隔大于760米的平行跑道,且后机与前机同高度或在前机之下不大于300米的高度穿越前机的飞行航迹。 本条第(一)、(二)款所述航空器使用同一跑道的一部分起飞或在跑道中心线间隔小于760米的平行跑道的中部起飞时,前后航空器间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本条第(一)款所述航空器在进行训(熟)练飞行连续起飞时,除后方航空器驾驶员能保证在高于前方航空器航径的高度以上飞行外,其尾流间隔时间应当在现行标准基础上加1分钟。 第四十四条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为重型机和中型机时,其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 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分别为重型机和轻型机、中型机和轻型机时,其非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分钟。 当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在起落航线上且处于同一高度或者后方航空器低于前方航空器时,若进行高度差小于300米的尾随飞行或航迹交叉飞行,则前后航空器的尾流间隔时间应当按照本条上述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五条在正侧风风速大于3/秒时,起飞和着陆航空器之间的尾流间隔时间不得少于1分30秒,但是仍应当遵守本规则第四十四条在起落航线上尾随飞行和交叉飞行的有关规定。 第四十六条前后起飞离场或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其雷达间隔的尾流间隔最低标准应当按照下列规定: (一)前机为重型机,后机为重型机时,不少于8千米; (二)前机为重型机,后机为中型机时,不少于10千米; (三)前机为重型机,后机为轻型机时,不少于12千米; (四)前机为中型机,后机为重型机时,不少于6千米; (五)前机为中型机,后机为中型机时,不少于6千米; (六)前机为中型机,后机为轻型机时,不少于10千米; (七)前机为轻型机,后机为重型机时,不少于6千米; (八)前机为轻型机,后机为中型机时,不少于6千米; (九)前机为轻型机,后机为轻型机时,不少于6千米。 前款规定的尾流间隔距离适用于使用下述跑道: (一)同一跑道,一架航空器在另一架航空器以后同高度或在其下300米内飞行; (二)两架航空器使用同一跑道或中心线间隔小于760米的平行跑道; (三)交叉跑道,一架航空器在另一架航空器后以同高度或在其下300米内穿越。

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规律

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规律 教学内容:教科书50——5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运用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培养主动探索的意识。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找规律,找到了什么规律,你能举例说一说吗?(指名回答) 二、教学例题 1、看例题上半部分及情境图(先不出现问题) 提问:从情境图中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林阴道旁的树,做操的兔子,送花盆的猴子)阅读题目中的文字,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怎样理解“从一端到另一端共栽了7棵树”、“相邻的两棵树相隔3米”? 2、出示第(1)个问题:林荫道长多少米?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利用题目中的哪些信息?观察情境图,再想一想,你会列式计算吗? 3、学生列式解答,教师巡视,如发现不同的解法都让学生写在黑板上,并组织讨论。讨论题: (1)、计算林荫道的长度,应该把每段的长度与树的棵数相乘,还是与林荫道被分成的段数相乘? (2)、在两头都栽树的情况下,林荫道被树分成的段数与树的棵数有什么关系? (3)、这道题应该分几步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出示第2个问题:兔子做操的队伍长多少米? 学生独立解答,共同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步求出的是什么。 5、提问:比较(1)(2)两题,在物体的排列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从一端到另一端,物体的间隔长度一定)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物体个数—1= 段数 每段长度×段数 = 总长度 三、教学“试一试” 1、做第1题 (1)、谈话:这道题中的林荫道指的是哪一条林荫道,全长知道了吗?观看图中小猴放花盆的情境,自己思考这道题怎样解答,并尝试计算,如果想不出算法可以画出18厘米长的线段,用图片摆一摆。 (2)、学生尝试计算,并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3)、指名把算式写在黑板上,并说出每步算出的是什么。 (4)、提问:这道题与例题的第1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四、教学“想想做做” 1、做第1题

一一间隔排列2014

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 【教学内容】 国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物体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述找到的规律。 【课前准备】 活动单、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明晰概念 1.理解“一一间隔排列” (1)(屏幕出示几组喜羊羊和灰太狼的图片)屏幕上有一些喜羊羊、灰太狼的图片,同学们找找规律,想一想下一个图片是什么?你是怎么想的? (2)说明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的排列就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2.借助游戏,理解一一间隔排列 3男2女一一间隔排列,如果老师(女)加入,排在这里(女生后)可以吗?可以排在哪里? 二、比较数量,探索规律 1.列举一一间隔排列。 (1)出示例题里的场景图 (2)这幅图中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谁和谁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2.结合数据,探究一一间隔排列规律

(1)比较每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你有什么发现?) 每组中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为什么夹子比手帕多1,兔子比蘑菇多1,木桩比篱笆多1呢? 说明把一个夹子与一块手帕分成一组,一个夹子对应一块手帕,用一一对应的方法一直往下连,你发现了什么?(夹子多一个)。 让学生认识两端物体与中间物体。 (2)这三组排列中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小结(板书:两端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三、探索发现,完善规律 1.如果增加一个蘑菇,小兔和蘑菇的数量(相等) 什么情况下,两种物体数量相差1?什么情况下,两种物体同样多? 2.集体交流,完善规律 说明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板书) 2.集体交流,完善规律 说明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板书) 四、巩固练习 1.借助图形,掌握规律 比一比每组中两种图形的个数。 2.围成一圈的红、黄珠子,它们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可是看不到两端物体是否相同,怎么办呢? (用剪刀从任意红珠与黄珠之间剪开,拉直),让学生观察,说说为什么两种珠子的个数相同? 小结: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围成一圈,两种物体数量相同。(板书) 3.知识应用,解决问题 (1)把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如果手帕有20块,夹子有()个;如果夹子有20 个,手帕有()块。 (2)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 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桃树多少棵? (3)锯本段。

间隔排列

间隔排列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间隔排列的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周期规律作好准备。 教学难点: 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具和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出规律 游戏1:猜谜语

一棵树,五个杈,不长叶子不开花。 游戏2:手指游戏 引导学生发现手指根数和铅笔根数之间的联系。 指出: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师:听说湖北的程老师要同三(1)班的小朋友们做游戏,小兔们也排着队高兴地赶来了。 1.A:图中夹子与手帕,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的排列有什么特点?跟我们刚才手指与笔的排列一样吗? B:指名回答 你还有什么发现?(课件显示) 师强调:也是‘一一间隔排列’(板书)2.A.师:下面我们来数一数这些物体的数量。(指名说,师填表。) B.师:仔细观察表格中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 预设:①夹子和手帕 生:夹子个数比手帕块数多1。(手帕块数比夹子个数少

1。) ②小兔和蘑菇 生:小兔个数比蘑菇块数多1,蘑菇块数比小兔个数个数少1。 ③木桩和篱笆 生:树桩个数比篱笆个数多1,篱笆个数比树桩个数少1。 3.猜想 A.师: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 B.指明说。 师说明:我们把处于一一间隔排列成一行两头的物 体叫两端物体。(板书) 追问1:每组中的两端物体相同吗? 追问2:反过来,手帕、蘑菇、篱笆处于中间,就 叫? 中间物体。(板书) 三、圈一圈,明确规律 1、师: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的个数有关系吗? 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我们来圈一圈,先给每只小兔分一个蘑菇;一根木桩跟一块篱笆圈在一起;一块手帕和一个夹子为一组圈在一起…….

飞行间隔规定(根据11月22修订的飞行基本规则进行修订)培训讲学

飞行间隔规定(根据2007年11月22修订的飞行基本规则进 行修订)

飞行间隔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3) 第二章一般规则 (3) 第三章垂直间隔标准 (5) 第四章目视飞行水平间隔标准 (7) 第五章仪表飞行水平间隔标准 (8) 第六章雷达间隔标准 (12) 第七章尾流间隔标准 (13) 第八章附则 (15) 附图 (17) (根据2007年10月18完公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对高度层配备进行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止飞行冲突,维护飞行秩序,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空间和时间的利用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辖有航空器的单位、个人和与飞行有关的人员,以及所有飞行活动,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空中交通管制员、飞行指挥员(含飞行管制员,下同)应当按照本规定对航空器提供统一的飞行间隔。 第四条军、民用航空器根据飞行课目需要,在机场飞行空域和其他特定的飞行空域内飞行时,可以制定适应其飞行特点的间隔标准,但应当经相应航空管理部门批准。执行此种间隔标准时,不得影响其他航空器的正常飞行和飞行安全。 第五条民用航空器在我国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的毗邻公海上空飞行时,可以根据飞行需要和地区航行协议,制定民用航空器之间的飞行间隔标准,经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批准。 第六条本规定中的飞行间隔标准通常是航空器之间应当保持的最低飞行安全间隔,但本规定第四条情形除外。 第二章一般规则 第七条组织实施飞行管制时,应当合理安排飞行次序,通常是: (一)一切飞行让战斗飞行; (二)其他飞行让专机飞行和重要任务飞行; (三)国内一般任务飞行让班期飞行;

一一间隔排列

一一间隔排列 射阳长荡小学曹媛 教学内容: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课本P78-7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串,小棒和正方形卡片,作业纸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渗透规律 小游戏:让学生模仿“笑脸、哭脸、笑脸、哭脸……”的表情,渗透一一间隔的规律。 二、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 利用“神秘礼物”铅笔串,初步认识一一间隔排列。 教师准备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一侧开孔,里面装着一串红黄一一间隔排列的铅笔。 师:小朋友们,初次见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拿出礼品盒)这件礼物在我们写作业时经常用到,你们猜猜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呢? 下面就是见证神秘的时刻…… (生猜测)

师(拉出1支红色铅笔):什么东西? 什么颜色?(再拉1支黄色铅笔)现在呢?(又拉出一支红色铅笔)再看,(再拉出一支黄色铅笔)再看看。那你们猜,下一支会是什么颜色的铅笔? 为什么? 生1:红色,因为一支红色后面就是一支黄色,这样排下去的。 生2:红色,因为它是有规律的。 师(紧跟着问):哦,我们发现是有规律的,那你说是什么规律呢? 生3:是一支红色一支黄色、一支红色一支黄色这样排下去的…… 师:说得非常好,他认为这串铅笔是按照一支红色一支黄色这样的规律排列的,是“一个一个”。 (师拉出下一支红色铅笔,并且一端固定,使铅笔串平直展现在学生面前。) 师:真的哦,是红色。其实老师这份神秘的礼物就是一串铅笔,(手指着铅笔)而且是一支红色一支黄色,一支红色一支黄色依次排列着。像这样的排列你们能不能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排列好? 生4:规律排列。 生5:红黄排列。 生6:一一排列。 生7:一一间隔排列。(学生可能回答) 师:这名字起得好,就叫一一间隔排列(学生想不出来,教师直接指出“一一间隔排列”)。(指着铅笔)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我们称它为“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它为“一一间隔排列”。 (板书:一一间隔排列) 师:生活中也有很多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我们来欣赏一下! 师:你们觉得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看起来怎么样? 生:看起来很舒服、很美。 师:这样的排列使物体看起来显得非常有秩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三、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究 出示主题图:哎呀,大家的表现真是太好了,兔宝宝邀请咱们到它家做客呢,瞧!小兔子们正在排队欢迎咱们呢。在图中,能不能也找到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呢? 学生汇报: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 师:咱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幅图 出示:小兔和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最新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 间隔排列 教材简解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中蕴含的简单规律。学生经历由观察现象、探索规律到发现规律,以及逐步加深认识的过程。 第一层次:通过对情境图的观察了解间隔排列这一现象。第二层次:通过观察、填表、比较、归纳等活动,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间的关系,初步发现规律。第三层次:在初步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类物体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原因,从而明确规律。第四层次:让学生在相同和不同的问题情景中进一步完善对规律的认识。第五层次:让学生回忆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过程中的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目标 1.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 简单数学规律。 2.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 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用数 学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 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简单运用。 教学准备:30个小方块、30个小圆片、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情境,认识间隔排列的特点 师:小兔们手拉手一起来到青青乐园玩游戏,看!

谁能介绍下,你观察到了什么? 生畅言。 a.师:兔子、蘑菇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生:兔子和蘑菇一个隔着一个排列。 b.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生:他们也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 师:两种物体一个隔一个排列,我们就叫它为一一间隔排列。 2.教室中间隔排列的现象 师:在我们教室里,有没有一一间隔排列? 生1:男生女生一个隔一个坐。(哪一组?指一指) 生2:日光灯和电扇一个隔着一个。 生3:桌子椅子桌子椅子…这两种物体是一一间隔排列的。 【设计理念】:通过有趣的童话情境,让学生说说小兔和蘑菇、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分别间隔排列,引导他们在比较中认识到上述物体在排列方式上的共同之处,初步感知间隔排列的规律 二、动手操作,探索规律 1、初步感知探索情境中的规律 a.师:你们有一双雪亮的眼睛! 回到乐园,小兔和蘑菇在数量上有什么关系? 生:小兔有8只,蘑菇有7个,小兔的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1 (蘑菇的个数比小兔的只数少1)。

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七册第48——49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个数关系过程,找到两端物体总是比中间的物体多1这一规律。并利用这一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事物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 1.用恰当的方式描述这一规律。 2.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具学具】 黑记号笔,白纸,各带两种不同的物体,个数不作要求,有几个带几个,手工剪刀。【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受间隔排列的模型 1.同学们,今天的课堂与往常一样吗?(不一样,在多媒体教室上课。) 开心吗? (还有听课的老师)欢迎吗? (欢迎!) 为了表示欢迎,我们向老师们挥手打个招呼吧! (生激动地向听课老师挥手致意!) 咦?同学们注意观察挥动的这只手!把五指合起来叫(生:五指并拢),如果把五指张开,手指与手指之间就出现了(空档) 手指和空挡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呢? 生1:一根手指一个空挡一根手指一个空挡…… 边指边说,真好!

你也能想他这样边指边说吗?一起来! 不错!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的排列我们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一一间隔排列)齐读。 那在这里谁和谁一一间隔排列? 关于手指和空挡的一一间隔排列你还想说什么? 生1:每两根手指中间有一个空挡。 谁能再说一遍? 关于这个排列你还想说什么? 生2:最前面是大拇指,最后面是小拇指。 不管是大拇指还是小拇指都是手指,这说明两端物体——相同!(师板书:两端物体相同) 在这里,谁是两端物体?(手指)那被夹在两个手指中间的空挡就叫——(中间物体)(师板书:中间物体) 生3:在这个一一间隔排列中,有5个手指,4个空挡。 同意吗?(生点头认同,师板书:5 4) 学得真好,你能用我们观察到的数学知识填一填吗? 出示填空题。 ()与()一一间隔排列, 每两根()中间有一个(), ( )是两端物体,( )是中间物体, ( )有( ),( )有( )。 同桌相互说一说。

浅析优化管制间隔标准,提高航班正常性

浅析优化管制间隔标准,提高航班正常性 民航西北空管局陕西西安 710082 航班正常直接关系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当前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高效合理得使用管制间隔,优化航班起降标准,加速航班降落和放行速度,可以减少影响交通流量的“瓶颈”,切实提高航班运行效率,保障航班运行正常。本文参考民航局下发的《优化空中交通管制运行规范的暂行规定》,结合管制工作实际情况,对优化管制间隔标准进行适当分析,积极探索提高管制工作效率、提高航班正常性的可行方法。 一、优化管制间隔标准的适用范围与基本要求 优化管制间隔标准适用于进近管制室和塔台管制室,并需符合以下要求:塔台管制室配备雷达显示终端和机场地面活动监视设备;塔台管制员可目视观察到航空器在机场进近着陆、滑跑起飞的飞行过程和跑道保护区内航空器、车辆、人员活动过程;优化管制间隔标准适用于繁忙机场日出后30分钟至日落前30分钟,能见度大于5千米,云底高大于300米的情况;优化管制间隔标准适用于繁忙机场早高峰和繁忙时段实施;MA-60、A380和通用航空暂不执行优化管制间隔标准。 二、影响管制运行间隔的相关因素 (一)航空器尾流间隔 在提供进近雷达管制服务的过程中,前、后起飞离场或者前、后进近着陆的航空器,其尾流雷达间隔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前、后航空器均为重型航空器时,不小于7.4千米 (4.0海里);2.重型航空器在前,中型航空器在后时,不小于9.3千米(5.0海里);3.重型航空器在前,轻型航空器在后时,不小于11. 1千米(6.0海里);4.中型航空器在前,轻型航空器在后时,不小于 9.3千米(5.0海里)。 (二)航空器地面滑行速度 航空器地面滑行速度应当按照相应航空器的飞行手册或者飞行员驾驶守则执行;在障碍物附近滑行,速度不得超过每小时15公里,可不再执行“航空器滑行速度不得超过50千米/小时(牵引速度不得超过10千米/小时)”的规定。 (三)航空器占用跑道时间 综合评估机场跑滑布局、航空器性能、飞行员能力等因素,航空器起飞、着陆过程中占用跑道时间的具体数据为:起飞航空器从等待位置到对正跑道时间应控制在60秒以内;着陆航空器从接地到滑出跑道时间应控制在50秒以内。 (四)地面风和跑道转换程序 a)在湿跑道或者污染跑道条件下,管制单位应当选择使用逆风或者静风跑道,不得安排航空器使用顺风跑道起飞、着陆; b)复杂天气条件下或者特殊情况下,由塔台管制室和进近管制室临时协调使用跑道方向; c)当前使用跑道顺风分量在3米/秒(不含)以下时,由塔台管制室和进近管制室协调使用跑道方向; d)当前使用跑道顺风分量在5米/秒(不含)以上时,及时更换跑道使用方向。 (五)航空器落地许可发布程序

一一间隔排列

间隔排列 射阳长荡小学曹媛 教学内容: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课本P78-7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 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串,小棒和正方形卡片,作业纸等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渗透规律 小游戏:让学生模仿“笑脸、哭脸、笑脸、哭脸,,”的表情,渗透一一间隔的规律。 二、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 利用“神秘礼物”铅笔串,初步认识一一间隔排列。 教师准备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品盒,一侧开孔,里面装着一串红黄一一间隔排列的铅笔。 师:小朋友们,初次见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拿出礼品盒)这件礼物在我们写作业时经常用到,你们猜猜看,里面装的是什么呢?下面就是见证神秘的时刻,, (生猜测)

师(拉出1支红色铅笔):什么东西?什么颜色?(再拉1支黄色铅笔)现在呢?(又拉出一支红色铅笔)再看,(再拉出一支黄色铅笔)再看看。那你 们猜,下一支会是什么颜色的铅笔?为什么? 生1:红色,因为一支红色后面就是一支黄色,这样排下去的。 生2:红色,因为它是有规律的。 师(紧跟着问):哦,我们发现是有规律的,那你说是什么规律呢? 生3:是一支红色一支黄色、一支红色一支黄色这样排下去的,, 师:说得非常好,他认为这串铅笔是按照一支红色一支黄色这样的规律排列的,是“一个一个”。 (师拉出下一支红色铅笔,并且一端固定,使铅笔串平直展现在学生面前。)师:真的哦,是红色。其实老师这份神秘的礼物就是一串铅笔,(手指着铅笔)而且是一支红色一支黄色,一支红色一支黄色依次排列着。像这样的排列你们能不能给它起个名字,叫什么排列好? 生4:规律排列。 生5:红黄排列。 生6: 一一排列。 生7: ----- 间隔排列。(学生可能回答) 师:这名字起得好,就叫一一间隔排列(学生想不出来,教师直接指出“一一间隔排列”)。(指着铅笔)像这样,一个隔着一个,我们称它为“一一间隔” C 这样的排列,我们就叫它为“ 间隔排列”。(板书:间隔排列)师:生活中也有很多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呢!我们来欣赏一下! 师:你们觉得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看起来怎么样? 生:看起来很舒服、很美。 师:这样的排列使物体看起来显得非常有秩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三、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究 出示主题图:哎呀,大家的表现真是太好了,兔宝宝邀请咱们到它家做客呢,瞧!小兔子们正在排队欢迎咱们呢。在图中,能不能也找到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呢? 学生汇报: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夹子和手帕 师:咱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幅图 出示:小兔和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生:小兔和蘑菇是一个隔着一个排成一行的;每相邻两只小兔中有一个蘑菇;兔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