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的原因

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的原因

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的原因
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的原因

资源有效利用率低的原因

现在绝大多数包装企业仍然用单向德线状经济模式组织生产,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都比较大,不仅生产成本高,而且社会效益差。

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归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有效的组织与管理

在传统观念中人们往往把包装工业确定为配套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次要地位。因此,政府对包装工业的重视程度、资金的投放力度以及促进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包装行业方面都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包装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缺乏有效地组织与管理,有很多事情要不没人管,要不就是不会管,或者是由于缺乏必要的物力没办法管。

(2)关键技术水平落后

发展循环经济,关键是要掌握能够使一个产业的产业链循环利用的技术,也就是说,要使一个产业从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加工制造和废物排放,以及到最后的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都要以确保污染物零排放的技术作保障来进行全盘考虑和统一的筹划。然而在我国,由于基础产业技术相对落后,材料科学发展较慢,边缘科学研究成果较少,特别是各种单一材料和复合材料废弃物再利用技术方面更是少有研究。因此,关键是技术水平落后极大制约了包装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3)法制建设滞后

市场经济师法制经济。在市场经济社会,市场主体的一切行为都必须有相应的行为准则,即法律规范予以约束,包装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同

样离不开法律的规范指导与约束。发达国家包装工业发展走过的道路有力地证明:法制是包装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和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包装立法及其研究明显滞后。我国虽在已颁布的相关法规中对有关包装问题作出了一些要求,并制订了各类国家包装标准500多项。但是,我国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包装法规。涉及包装设计、包装选材、包装生产、包装使用和消费以及包装废弃物的回收与利用等有利于包装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法规还严重不足,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干预和行政处罚手段。

(三)包装材料循环经济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包装的三种作用,即包装在经济发展中的中心性、包装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性、包装致力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技术创新性,变得越来越明显。其中,包装在经济发展中的中心性作用随着包装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世界级包装企业的出现已得到巩固和发展。而包装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性、包装致力改善人类生存条件的技术创新性两方面作用已推动世界包装工业呈现新的发展格局,迈向新的发展方向。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世界范围内的包装工业发展呈现出新的模式,废弃物的产业化回收利用以及绿色包装材料将成为包装工业循环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科技部、环境保护部、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和海洋局共同制定了《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实施方案(2015-2020年)》,统筹部署水安全科技创新工作。根据国家水安全创新工程总体安排,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及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实施方案,本专项2018年度指南主要支持实施方案提出但在2016年和2017年指南未覆盖的任务,持续围绕综

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开展科研部署。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不超过20个项目,国拨经费约3.2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任务,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0个。 本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 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不同供用水模式下的公共建筑供水系统效能评价方法及基准指标体系;甄别公共建筑节水关键环节与用水动态变化特征,研究综合节水集成技术与系统供水设计技术方法;研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并开展示范推广。 考核指标:建立公共建筑水系统节水效能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形成公共建筑节水集成技术和节水系统设计方法,开发公共建筑节水精细化控制技术设备产品5台(套)以上,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

1.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化工集团将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钛铁矿进入氯化炉前通常采取洗涤、粉碎、烘干、预热等物理方法处理,请从原理上解释粉碎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氯化炉中反应氯气和焦炭的理论用料物质的量比为7∶6,则氯化炉中的还原剂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①Mg(s)+Cl2(g)=MgCl2(s) △H=-641kJ?molˉ1 ②2Mg(s)+TiCl4(s)=2MgCl2(s)+Ti(s) △H=-512kJ?molˉ1 则Ti(s)+2Cl2(g)= TiCl4(s) △H= ; (3)Ar气通入还原炉中并不参与反应,通入Ar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可构成燃料电池。已知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OHˉ=2CO32ˉ+6H2O,该电池中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2CH3OH-12eˉ+16OHˉ=2CO32ˉ+12H2O。则正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是_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答案(16分)(1)增大反应物间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2分)C、FeTiO3(4分,各2分,顺序不要求) (2)-770kJ?molˉ1(2分,一定要标明单位) (3)Mg和Ti都有强还原性,在Ar气氛中可防止被氧化(4分,前后回答准确各2分)(4)①O2+2H2O+4eˉ=4OHˉ(或3O2+6H2O+12eˉ=12OHˉ)(2分)②减小(2分) 2.水钴矿中除SiO2外,还有9.24% CoO、2.78% Fe2O3、0.96% MgO、0.084 % CaO。从中提取钴的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提高资源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专题复习 提高资源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考考查预测】 1、考查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考查政府、企业和公民个人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应当怎样做等; 3、结合有关事例考查政府在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和职能; 4、要把资源环境问题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来看,正确认识它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背景材料】 1、含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必要性: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大国。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重点抓好五个环节:第一、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第二、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第四、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废旧资源;第五、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过程

提高光能利用率的过程 要提高光能利用率,主要是通过延长光合时间、增加光合面积和加强光合效率等途径。 延长光合时间就是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照时间,提高光能利用率。延长光合时间的措施有: 1.提高复种指数复种指数就是全年内农作物的收获面积对耕地面积之比。提高复种指数就是增加收获面积,延长单位土地面积上作物的光合时间。国内外无数事实说明,提高复种指数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解放后,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全国各地在耕作制度改革方面做了一系列工作,如将一年一熟制改为一年两熟制,两熟制改为三熟制,复种指数不断提高。提高复种指数的措施就是通过轮、间、套种。在一年内巧妙地搭配各种作物,从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好地利用光能,缩短田地空闲时间,减少漏光率。 2.延长生育期在不影响耕作制度的前提下,适当延长作物的生育期。例如,前期要求早生快发,较早就有较大的光合面积;后期要求叶片不早衰。这样,光合时间就延长。当然,延长叶片寿命不能造成贪青,因为贪青徒长,光合产物用于形成营养器官,反而减产。 3.补充人工光照在小面积的栽培中,当阳光不足或日照时间过短时,还可用人工光照补充。日光灯的光谱成分与日光近似,而且发热微弱,是较理想的人工光源。白炽灯比较差,90%以上的电能都变成热能,温度过高,而且它的光谱成分与日光相比,蓝紫光过少,不利于植物生长。某些植物(例如黄瓜和番茄等)在白炽灯下仍然生长得很好。 (二)增加光合面积 光合面积即植物的绿色面积,主要是叶面积。它是影响产量最大,同时,又是最容易控制的一个方面。但叶面积过大,又会影响群体中的通风透光而引起一系列矛盾,所以,光合面积要适当。 1.合理密植合理密植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之一,因为它能够使群体得到最好的发展,有较合适的光合面积,充分利用日光能和地力。密植,不可太稀,不可太密。种得过稀,个体发展较好,但群体得不到充分发展,光能利用率低。种得过密,下层叶子受到光照少,在光补偿点以下,变成消费器官,光合生产率减弱,也会减产。 2.改变株型最近培育出比较优良的高产新品种(如水稻、小麦、玉米),株型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即秆矮,叶直而小、厚,分蘖密集。株型改善,就能增加密植程度,增大光合面积,耐肥不倒伏,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三)加强光合效率 光、温、水、肥和二氧化碳等都可以影响单位绿叶面积的光合效率。C4植物利用CO2效率较高,光合效率也高,这里重点讲两种主要措施。 1.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前面已经讲过,空气中的CO2含量一般占体积的0.033%,即330mg/L,这个浓度与最适浓度CO2 (1000mg/L)相差太远,尤其是随着密植栽培,肥多水多,需要的CO2量就更多,空气中的CO2量满足不了要求。例如,小麦的光合速率一般为20~30mg CO2/dm2·h。以标准情况来算,空气中的CO2含量为0.65mg/L空气或0.65g /m3空气。就是说,每dm2的小麦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每h需要有3~5m3空气供给CO2。又如玉米,其光合速率为40~60mgCO2/dm2·h,那就是每h需要6~9m3空气供给CO2。显然,如果只靠空气中CO2本身的浓度差所造成的扩散作用为动力来移动补充,远远不能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新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中国水资源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3.1.1 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瓶颈。目前,干旱缺水的地区已涉及 20 多个省市区,其面积约 500万平方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52%,占全国耕地面积的 64%,占全国人口的 45%。当前中国农业每年正常用水缺 300多亿立方米,受旱面积达 3—4 亿亩,因旱灾减产粮食数百亿公斤,因缺水给工业产值造成的损失在 1200 亿元以上。在全国 600 多座建制市中,有近 400 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 130 多个,不少城市定时供水,居民与职工不得不半夜起床接水;有的城市甚至出现“理发不洗头,麻雀喝柴油”的奇特现象。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高速发展,工农业和人民生活用水将持续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据预测[59],中国 2030 年需水总量为达到 7119亿立方米,可供水量为 6990亿立方米,届时将短缺水资源129亿立方米,社会发展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目前中国的供水总量为 5500亿立方米左右,要达到 2030 年可供水量,平均每年需要增加可供水量100多亿立方米,这不仅需要投入庞大的资金,还要解决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环境问题,任务非常艰巨。 3.1.2 水资源污染严重 由于用廉价淡水稀释污水从而达到排污标准成为众多排污企业的惯用伎俩,大量未经处理或处理过但仍不达标的废水、污水被直接排入江、河、湖、库等公共水体,甚至一些地区陷入“越污染—越缺水—越污染”的恶性循环,另外,滥用化肥、农药、水土流失对水资源带来了严重的面源污染。据统计,全国废污水年排放总量已从 1949 年的 20多亿吨增加到 2004 年的 693 亿吨,而污水处理率仅为 14%。在总长 13万公里的评价河段中,水质为 IV 类及以上水的污染河段高达 40.6%,全国 90%以上城市水域、50%的地下水和 75%以上的湖泊水域均不同程度地遭到污染;50%以上重点城镇水源达不到饮用水质标准。由于水资源污染日益加剧,部分公共水体的承载能力被突破,出现严重的水质的退化,导致了水资源可利用量的进一步减少,使原本短缺的水资源雪上加霜。 3.1.3 水资源开发失序 许多地区存在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倾向,往往以牺牲水资源环境和持续利用为代价支撑经济的发展,导致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处于无序的紊乱状态,水资源被严重透支,北方的黄河、淮河、海河开发利用率都超过 50%,其中海河已近 90%,远远超过了国际公认的合理限度 40%,打破了整个流域的水资源平衡,河流水资源的生态环境和再生能力被严重破坏。由于地表水资源不能满足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人们纷纷转而开采地下水资源,这一趋势在农村尤为明显,甚至出现“越缺水——越开采——越缺水”的恶性循环。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全国形成区域性漏斗 100 多处,面积达 15 万平方公里,约有 50 座城市地面沉降,部分原有的水利设施被迫报废,工农业生产成本成倍上升,并对人们的生活用水安全造成直接威胁。此外,由于地下水资源的透支,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地下水体被海水或污水倒灌、地表水退出使用、湿地水质碱化、湖泊萎缩等诸多问题。 3.1.4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浪费现象严重 (1)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 70%左右,但水资源利用效率普遍不高,全

(完整word版)“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 2017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紧密围绕水资源安全供给的科技需求,在“十三五”期间重点开展综合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与安全运行、江河治理与水沙调控、水资源精细化管理等方面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技成果应用,培育和发展水安全产业,形成重点区域水资源安全供给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及配套技术装备,形成50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当量效益,远景支撑正常年份缺水率降至3%以下。 2016年2月,科技部发布了“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十三五”水资源安全保障急迫的、基础的和涉及重大战略布局的重点流域水利调度、水沙调控、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和城乡水安全等研究任务,设计19项内容,资助31个项目。根据重点专项总体安排,基于本专项实施方案,2017年将持续围绕综合节水等六大方面开展科学技术研究。 本专项2017年度指南拟支持项目约覆盖专项实施方案任务的1/3。要求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执行期3-4年。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典型应用示范类任务,中央财政资金不超过该专项中央财政资金总额的30%,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对于

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除有特殊要求外,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8个,项目参与单位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综合节水理论与关键技术设备 1.1现代灌区用水调控技术与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灌区用水多过程调控理论,研究灌区用水实时调配技术与产品,开发灌区用水测控技术与设备,构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调控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现代灌区高效用水系统解决方案与配套技术,典型示范面积6万亩以上,与当前国内最好水平相比,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效率提高10%以上。 1.2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及应用 研究内容:研究农田灌排协同排水控盐理论,研究农田水盐诊断预测及排水再利用评估技术,研发农田排水调控工程技术与产品,建立农田节水减排控盐技术集成模式并示范应用。 考核指标:提出农田节水减排控盐系统解决方案与标准体系,典型示范面积2万亩以上,排水再利用率提高20%以上,作物增产10%以上。 1.3生活用水新型实用节水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生活用水对象,研究节水技术集成应用以及用水终端、水系统设计、水系统全流程影响,研发城镇各类

多手段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网络质量

多手段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网络质量 主题词:PDCH信道配置原则CS寻呼策略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资源均衡EGPRS增强功能MCCCH功能 项目简介 目前随着数据业务的大力发展,数据用户和数据流量正在快速增长,数据业务对语音业务冲击也越来越大,对无线信道资源和相关网元资源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了保持业务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提升数据业务质量,不仅需要做好数据网络本身的优化工作,同时还要解决数据网络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对GSM无线资源竞争的问题。在小区物理信道有限的情况下,PDCH信道配置对GSM网络产生严重的影响。怎样最大限度发挥现有网络资源优势,提升数据业务质量,促使对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进行资源均衡?我们质效并重,研究通过多种手段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网络运营能力,包括网络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及创新能力。 本项目突破了传统一贯的网络资源调整方式,在网络容量达到预警值时,一味的进行扩容,而是通过PDCH信道分配机制研究、CS寻呼策略研究、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资源均衡研究、EGPRS 增强功能应用及MCCCH功能应用等五大手段,在现有网络资源基础上,深入的挖掘了现有网络资源的运营能力,更大的发挥出现有网络资源的效能,更好的提升现有网络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大幅改善了话音与数据业务网络质量,有效提升了用户感知。 通过3个月的研究与应用,上述各种手段在现网中对于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提升以及网络质量的改善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大幅提高了网络优化的效率,在实现网络指标、网络质量、用户感知三大提升的同时,为公司节约人工成本、设备成本以及业务成本合计250万元。 为了巩固和推广项目研究成果,总结编制了《PDCH信道分配原则》、《CS优先寻呼策略应用指导手册》、《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资源均衡策略指导手册》、《EGPRS增强功能应用指导手册》以及《MCCCH功能应用指导手册》,将多手段提升网络资源利用率优化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一、立项背景 目前随着数据业务的大力发展,数据用户和数据流量正在快速增长,数据业务对语音业务冲击也越来越大,对无线信道资源和相关网元资源提出了严峻的考验。为了保持业务良好的发展态势,同时提升数据业务质量,不仅需要做好数据网络本身的优化工作,同时还要解决数据网络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对GSM无线资源竞争的问题。在小区物理信道有限的情况下,PDCH信道配置对GSM网络产生严重的影响。怎样最大限度发挥现有网络资源优势,提升数据业务质量,促使对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进行资源均衡?我们质效并重,研究通过多种手段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提升网络运营能力,包括网络能力、客户服务能力及创新能力。 多角度创新性的研究通过各种优化手段挖掘现有网络资源深层次的运营能力,将现有网络资源的效能发挥极致,在提升现有网络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又能大幅改善话音与数据业务网络质量,有效提升用户感知。 相对于传统的网络资源调整方式,即在网络容量达到预警值时,一味的进行扩容,既花费成本,又存在实施周期长,效率低下等缺点。研究在现有网络资源基础上,通过PDCH信道分配机制研究、CS寻呼策略研究、数据业务和语音业务资源均衡研究、EGPRS增强功能应用及MCCCH功能等五大手段的应用,具有节约运营成本,显著提高优化时效性等优点。 二、内容和主要结论 1.PDCH分配机制研究

如何提高时间利用率

如何提高时间利用率 企业领导人常常反映自己太忙,自己的时间太少。如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也是每个企业领导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本节将从多角度来阐述企业领导人如何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一、提高时间利用率常见错误 领导者应该清楚地意识到,领导管理方法的失误,会浪费领导者的时间和精力。下面这些工作方式,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常见现象: 1、频繁地从一项工作转移到另一项工作 人在从事某一项工作的过程中,会自动积累干好这项工作的经验和技能,这些因素的产生,也只有在连续不断的运作过程中才会形成,其所谓“熟能生巧”。如果过于频繁地从一项工作转移到另外一项工作上去,那么,不论是哪项工作,都无法通过连续不断的运作所导致的熟练程度,来引发出一个“巧”来,永远停留在一个熟悉阶段、启动阶段。 除了经验与技能的熟练,需要对某项工作进行连续性操作外,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的思维状态与情感状态,也要求在工作时要一气呵成。人的思维必须保持连续,才能作到深刻与系统,人在从事某项工作时的激情,也必须在一定的培养、积累基础上,才能进入最佳状态。因此,频繁地从一项工作转移到另一项工作,也会导致自身思维与情感的不稳定,难以集中思想、专心致志地做好任何事。到最后,看似做了不少事,但实际上一事无成。 2、最不重要的工作首先着手解决 许多领导者虽然能够在工作安排上分清主次,但是往往习惯地认为:应该首先着手于最不重要的事情。他们这样做的理由是:通过次要工作的操练,来启动自己的思维与激情。这实际上是一种精力耗散的做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尤其是领导者的精力更加有限。俗语所言“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认为:人的精力最旺盛的时间,在于早晨、在于人经过养精蓄锐以后的第一时段,在这个时段当中,必须从事的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事情。精力最旺盛的时段,也是思维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时段,而重要的工作往往需要通过思维的活跃,通过创造性决策来高效率地加以完成。而当领导者把活跃的思维与创造性决策,用于次要的琐事之际,充实的精力也随之逐渐消耗;等到他所认为的“思维与情感渐入佳境”的时候,自己的精力已经没有多少了,难以将这种“佳境”维持多少时间了。于是,重要的工作,往往因精力不支而被拖沓、耽搁。 3、把一天的时间表排得满满的 在许多领导者看来:把一天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是其尽职的表现;因为,这样的领导者能够给员工以勤奋、事业心强,因而值得信赖的好印象。但是,把一天的工作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做法,在一定意义上讲,所起到的作用,也可能仅此而已。从管理系统化的角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 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 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 1 / 16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 一、总 则 (一)目标与任务 1. 总体目标。本次规划的目的是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规划基础,要在进一步查清我国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分析和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任务要求。根据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总体目标与要求,本次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等内容。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见图1。 图1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任务总体结构示意图 (二)规划思路 1. 总体思路。规划编制应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部署,按照自然和经济规律,确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和方向、任务和重点、模式和步骤、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 节约用水 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配置 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 需水预测 水资源调查评价 供水预测 水 资 源 综合规划信息系统建 设 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专题研究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

策和措施,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规范水事行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2. 规划重点。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摸清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并预测未来的可能变化趋势,为制定规划方案及水资源管理措施奠定基础。在节约、保护的前提下,分析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研究水资源宏观调配的指标,制定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统筹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根据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提出政策性建议。规划要突出水资源配置的思路、格局、方向和措施,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3. 规划技术路线。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各个环节及各部分工作是一个有机组合的整体,相互之间动态反馈,需综合协调。《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对本次规划的任务进行了分解,共分为10个部分,各部分内容的相互关系见图2。 (1)通过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调查评价,可为其余部分工作提供水资源数量、质量和可利用量的基础成果;提供对现状用水方式、水平、程度、效率等方面的评价成果;提供对现状水资源问题的定性与定量识别与评价结果;为需水预测、节约用水、水资源保护、供水预测、水资源配置等部分的工作提供分析成果。 (2)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要在上述两部分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为需水预测、供水预测和水资源配置提供可进行比选的方案,提出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因素的有关分析结果;同时,在接纳水资源配置部分成果反馈的基础上,提出推荐的节水及水资源保护方案。 (3)需水预测和供水预测要以上述四部分工作为基础,为水资源配置提供需水、供水、排水、排污等方面的预测成果,以及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可能组合方案及其相应的技术经济指标,为水资源配置提供优化选择的条件;预测工作与以上各部分工作及水资源配置工作经过往复与叠代,形成水资源规划的动态过程,以寻求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相协调的合理配置方案。 (4)水资源配置是本次规划的重点,应在进行供需分析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技术和生态环境分析论证与比选,确定配置方案。水资源配置以流域水量和水质统筹考虑的供需分析为基础,将流域水循环和水资源利用的供、用、耗、排水过程紧密联系,按照公平、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进行。水资源配置在接收上述各部分工作成果输入的同时,也为上述各部分工作提供中间和最终成果的反馈,以便相互叠代,取得优化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同时为总体规划布局、水资源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的选择及其实施确定方向和提出要求。水资源合理配置思路示意图见图3。 (5)总体布局与实施方案是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支撑和保障,包括根据水资源条件和合理配置结果,提出对调整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建议,提出水资源调配系统的总体格局,制定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综合措施的实施方案以及评价实施效果等。

如何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利用率

如何提高政府信息资源利用率 摘要 政府信息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对政府行政效率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尤其是信息时代的到来,更加要求政府部门注重与人民群众的互动与交流。在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与利用的过程中,问题也在不断凸显,为了更好地加强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管理,采取措施改善方式来不断优化政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政府 ,信息资源 , 管理 Abstract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ve efficiency increase has important role and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more demand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nd people pay attention to the interac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in the use process and the problem in the obvious and, in order to strengthen our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way to constantly optimiz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 Key Words:government,information resources,manage

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对策

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对策 我们长春客车厂现有设备3468台,其中大型、关键设备299台,设备固定资产总值45530万元。近几年来,我厂制造和修理客车任务繁重,提高设备利用率成为设备管理的重点。我们在分析影响设备利用率主要原因的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提高设备利用率、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影响设备利用率的主要原因 1.设备技术状态。我厂拥有进口及国产数控设备100余台,分布在冲压、车体、转向架、总装、机具分厂等几个主要生产单位,这些设备在新造客车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水下等离子切割机、步冲机、加工中心、缝焊机、抛丸线等大型设备的正常运转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工厂全面完成生产任务的必备条件。由于这些设备都已使用10余年,其中多是三班连续运转,使设备出现不同程序老化,加工精度降低、故障增多。由于生产任务紧,这些设备多是超负荷运转,出现故障时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这对设备维修、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设备计划停机与计划外停机时间。工厂组织生产时总会有设备计划停机时间,如设备的计划维修、转产、待料等引起的停机时间。而设备的计划外停机时间属于管理不善造成的,主要包括:设备故障停机时间、模具故障停机时间、工艺不稳定时间(废次品及其返修损失)、生产中的待料时间、和其它非计划停机时间。 3.产品质量与设备故障维修时间。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维修性,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 4.设备生产定额、生产时间。对设备加工产品的情况进行分析,规范操作动作,及时进行培训推广,能全面提高生产定额,从而提高设备效能。对实际生产工时进行分析,能发现许多影响设备性能开动率的因素,如设备状态不佳、设备操作人员不熟练、工装模具不适用、待料原因等,对这些因素加以控制,能有效提高设备利用率。 5.设备资产配置与前期管理状况。如果对设备前期管理不重视,设备选型不当,会使机床投用后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加重企业的经济负担,同时给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带来了很多困难。 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对策 1.加强设备日常维修保养是提高设备利用率的保证。我们采取的措施,一是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维修队伍,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保持技术队伍稳定。二是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加强设备故障的动态管理,对关键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三是健全设备维修档案,对设备发生故障的时间、部位、原因及解决方法和解决过程予以详细记录和保存,以便在日后的维修工作中参考、借鉴。四是确保维修配件的供应。具有必要的易损件、常用件的备件库存及购置渠道。五是正确有效运用设备保养、维修手段,科学地对在用设备作出技术经济分析,合理确定对设备的投入。 2.加强设备综合管理是提高设备利用率的基础。一是加强前期管理,严格把关,给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创造一个良好的“先天”条件。选购设备做到生产上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维修方便。二是对每道工序的设备加工质量分析和统计,不断改善和提高设备的性能、精度和效率。设备修理严格按照修理规范、技术标准进行。在设备修理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把修理与改造、挖潜、增效结合起来,达到缩短修理周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的目的。三是广泛开展设备点检,在采用设备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技术的基础上,坚持以状态维修为主的维修方式,努力缩短停修时间,降低修理成本。 3.建立严格考核、全方位的约束激励机制,认真落实岗位质量责任制。我们从基础工作入手,加大设备管理工作力度,实行设备专业技术人员分片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各分厂、车间都设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管理,并以强化监察、严格管理为原则,以设备保养、润滑、操作、交接、安全为主要内容,加大设备现场管理检查考核力度。同时坚持“点检”、“巡检”、“定检”制度,严格按照“三好、四会”、“两定、三包”的标准执行,规范设备保养内容,明确保养分工,确定验收标准,不断提高设备使用质量和养修能力。 4.加强设备资产管理,提高设备运营效率。应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强管理、盘活存量资产,不断提高设备资产运营效率,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针对不同设备的有形、无形磨损状况,适时进行技术改造。对闲置设备应及时调剂,以利于设备资产发挥最大效益。如最近我厂动力分厂热电站闲置的10t天车,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oc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005年7月6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思想和今明两年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点工作。 2006年3月6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草案)》提出,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规划纲要(草案)》要求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要节约能源,实现结构节能、技术节能、管理节能,突出抓好钢铁、有色、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和耗能大户的节能工作。要节约用水,农业基本实现灌溉用水总量零增长,城市强制推广使用节水设备和器具。要节约土地,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规模,控制城市大广场建设,到2010年实现所有城市禁用实心粘土砖。要节约材料,鼓励采用小型、轻型和再生材料,提倡简约实用的建筑装修,规范并减少一次性用品生产和使用。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工业废物利用,加强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利用。要强化促进节约的政策措施,推行强制性能效标志制度和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 一、含义(是什么)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依据,为什么) 1、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2、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

提高时间利用率的5种方法

提高时间利用率的5种方法 一个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充分的加以利用,那将会是一个巨大的损失。而一个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是因为他们总是为自己做好了计划,并且能够充分而且有效的利用时间。 时间是价值的体现,是生活平衡的反应。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高谈阔论,可以梦想,但最终决定我们与众不同的,是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做了以及没做什么。我们所做的以及没做的又往往取决于我们是不否有效地利用了时间。而要想有效的利用时间,就必须提高实间的利用率。 1, 预算你的时间:成功的关键在于预算你的时间和资源。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够成功就在于很好的利用了工作时间(人生的1/3时间),甚至经常把另外2/3的时间也利用起来,人生就是利用个人的时间资源来谋求成功。 现代社会,规划决定命运。有什么样的规划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我们的时间非常有限,越早预算你的时间,规划你的人生,你就越早成功。 2,绝不拖延时间:在我们当中许多人的影子,养成这种拖延的恶习,终将一事无成,拖延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莎士比亚有句

名言:“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若是时间放弃你,更待你的将是无限制的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醒悟,后果不堪设想。 3,不必每件事都去做:经常有人抱怨说:“忙活了一天,到了晚上,觉得好像什么也没干”。“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恨不得把自己分成两个人。”“工作总是完不成,做梦都是做工作,每天失眠,没法放松。”这样的话视乎每天都能听到,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人的时间安排是杂乱无序的,完全不知道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什么时候不该做什么。做事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没做好。其实只要放弃做一些事情,情况就能大为改观。 所以,不值得做的,千万别做。因为不值得做的事,会让你误以为自己完成了某些事情。你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得到的可能仅仅是一丝自我安慰和虚幻的满足感。 4,养成专注的习惯:贪多求快是许多人的心理表现之一,这种心理表现在做事风格上就是多件事情齐头并进,或是在还未处理完旧的事情时,又着手处理新发生的事件,也就是说做事情不够专注。养成专注的习惯是提高时间利用率的秘诀之一。它包含几种行为模式:(1)一次处理一件事,避免同时间处理多件不同的工作。(2)避免分心,工作过程中要全神贯注,排除各种使你分心的因素。 (3)100%完成,坚持一鼓作气,尽量不停顿,不中断,直到全部完成。

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进展

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进展1 王会肖,蔡燕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E-mail:huixiaowang@https://www.doczj.com/doc/ce16329532.html, 摘要:土壤水资源对解决农业用水和水资源短缺的重要现实意义已逐步得到认可。研究土壤水资源的特征和作物耗水与土壤水的相互关系,可以有效的指导在农业用水中增加土壤水的用水量、减少灌溉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本文主要介绍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土壤水分的动态规律、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和作物的需水耗水规律等农业节水中涉及的利用土壤水资源研究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土壤水资源;农业节水;土壤水分动态规律;土壤水分有效性 土壤水作为资源的理念已逐步得到肯定,高效利用土壤水资源对农业节水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水资源已经成为我国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用水的不合理进一步加剧缺水问题,2004年农业用水量占全国用水量的66.5%。而农业用水量大与用水浪费并存,尤其是一些渠灌区仍采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以至我国的农业用水效率低,仅为43%。 由于水资源紧张,过去常会挤占生态用水牺牲环境为代价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生态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保证生态用水,同时满足工业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的增长需求,农业用水比例势必降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解决农业缺水的问题只能靠自身的节水来解决,农业节水是解决水资源危机和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途径。 农业节水的中心问题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农业用水角度来看,其他形式的水资源都是转化为土壤水才能实现其资源价值。根据Malin·Falkenmark的研究陆地上所有的水资源都来源于降水,其中降水35%转化为蓝水,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可见的水资源,即通常主要研究开发利用的水资源,包括灌溉用水都是从蓝水中提取[1]。另外的65%转化为绿水,等同于土壤水,通过陆地上的植被耗散利用。这部分水量十分丰富,如河北省有70%的降水转化为土壤水,据估计每年全省耕地作物可利用的土壤水约为345~420亿立方米。因而除采取工程、农艺、管理等措施灌溉节水外,合理、高效利用土壤水也是解决农业用水紧缺的出路。 土壤水具有强烈的时空变异性,农业用水主要是根据作物需水耗水的要求,适时补充土壤水的数量;土壤水分状况影响作物水分亏缺,并且作物在不同生育阶段对水分亏缺的反应敏感性不相同。因此我国农业节水中利用土壤水资源,主要围绕着农田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土壤水分的动态规律、土壤水的有效性和作物的需水耗水规律开展,以下主要从这几方面说明其研究进展。 1. 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及评价 对土壤水范畴的认识及评价内容和方法目前尚不统一。评价土壤水资源主要从土壤水资源数量和植物可利用量两方面衡量。评价土壤水数量的指标主要是土壤水蓄水量或土壤水储 1本课题得到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土壤—作物系统水分过程与节水调控机制研究”(20060027018)和河北省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0508021-HBKLA-03)的资助。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会计信息失真是目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较普遍现象。会计信息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成本信息失真较为突出,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形式。成本信息失真必然使企业当期损益虚假。 一、成本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1.乱摊成本。不区分经营性支出和非经营性支出,将一些不能列人成本的非经营性支出,如资本支出、营业外支出等直接列入生产成本,从而严重违反有关成本核算和会计管理制度,使成本增大,利润减少。 2.不区分成本核算对象乱计成本。企业没有划清不同成本核算对象之间的成本界限,使各成本核算对 象归集的成本不实。 3.不区分会计期间乱计成本。企业没有划分本期与非本期成本之间的界限,没有严格按权责发生制的 原则处理有关成本项目,使本期成本不实。 4.根据领导的意图随意调整成本。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它与前几种情况有所不同。前几种情况可能是 有关人员无意识造成的,而随意调整成本,对于财会人员来说,属于明知不可为而故意所为。 二、成本信息失真的原因 1.主观原因。使成本信息失真的主观行为主要有两种,即故意行为和过失行为;其中根据领导意图随意调整成本属典型的故意行为,是明知故犯;乱挤成本一般来说也属故意行为;至于其它,则或是由于会计没有划清成本核算对象,没有分清本期与非本期成本的界限,或是由于管理者水平有限,制定的各种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有关人员粗心大意而造成的,都属过失行为,并非有意。故意行为是经营决策者及财务负责人素质低,名利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造成的。由于经营管理水平有限,靠造假账、编制虚假的报表、提供虚假信息来欺上瞒下,以谋求个人利益,使国家政策不合实际,宏观调控失灵,上级部门的决策失误,也为经济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机。所以,这应当是严厉整治的主要对象。过失行为是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理论和业务水平低,实际操作能力差,责任心不强造成的,这也是会计基础工作差的具体表现。在很多企业,会计人员任免、待证上岗、会计职称的评聘等都没有严格按有关规定执行,尤其是会 计人员的任免和待证上岗,随意性较大。 2.客观原因。包括企业外部的客观原因和企业内部的客观原因。从企业外部看,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时期,相关的法制很不健全,国家和社会的监督体系尚不完善,监督和惩治不力使成本信息失真有了存在的客观条件。有些企业的虚假信息不仅没有被查出,反而因虚报成绩受到表扬,有关责任人因此升迁,这是极不正常的。目前虽然有会计法、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各种制度条例,但有法不依、有法难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情况相当普遍。从企业内部看,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使企业的领导者有了相当广泛的权利,企业领导可以凭手中的权利,指使财会人员按自己的意图制造假账。财会人员虽可向上级反映,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了了之。在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财会人员大都偏向企业利益,因为企业利益与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企业领导者权利的过于集中及会计人员自 身利益因素也是成本信息失真的客观原因。 三、整治企业成本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