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期末测试题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分数:_______

一、按原文填空(20分)

1.人之初,_______。性相近,_______。

2.子不学,_______。幼不学,_______。

3.冰生于水而寒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谓弟子优于师傅。

4.敏而好学,________。

5.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20分)

1.读《三字经》可以增广见闻;读()能够认识姓氏。

A.《三字经》B.《百家姓》C.《论语》D.《孟子》

2.“彼不教,自勤苦”的前一句是()。

A.头悬梁,锥刺股B披蒲编,削竹简 C.赵中令,读鲁论

3.()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A.《幼学琼林》

B.《史记》

C.《山海经》

4.()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

A.孔子

B.孟子

C.晏子

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格言节选自()。

A.《孟子》

B.《孔子》

C.《晏子春秋》

三、连线题(15分)

梅国色天香

兰冰肌玉骨

莲王者之香

菊花内神仙

牡丹花中君子

海棠隐逸之士

四、简答题(45分)

1.读了“孟母三迁”的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上面这幅图画并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1)这幅图画是出自哪里?

(2)这幅图画描写的是谁?请写出它的样子?

云南三年级传统文化考试题

其中单选题50道,多选题29道,判断题21道,合计100道。 一.单选题 1.在《笠翁对韵》中,有这样一句话:“凤冠珠闪烁,螭(chī)带玉玲珑。”其中“凤冠”指的是古代后妃或贵族妇女的() A.金钗 B.帽子 C.扇子 D.耳环 【答案】B 2.在《笠翁对韵》中,“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押的是“ei”韵。下面还有哪句押的是“ei”韵?() A.晨对午,夏对冬。下饷(xiǎng)对高舂(chōng) B.红对白,有对无。布谷对提壶 C.鸡晓唱,雉(zhì)朝飞。红瘦对绿肥 D.谢蝴蝶,郑鹧鸪。蹈海对归湖 【答案】C 3.在我国古代,“鱼书”指的是() A.书信 B.食物 C.行李 D.家具 【答案】A 4.《荀子·劝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要学会() A.舍得 B.飞跃 C.坚持 D.驾车 【答案】C 5.楚顷襄王二十年前后,楚将庄蹻(juē)率领军队到达滇池地区,后因归路被秦国所断,就留在滇池地区,建立滇国,都城在今天的哪个地方?() A.昆明晋宁 B.大理 C.丽江 D.曲靖 【答案】A 6.下面哪部作品是郭守敬编写的?() A.《天工开物》 B.《授时历》 C.《四库全书》 D.《弟子规》 【答案】B 7.下面亲属关系,不属于“血亲”的是() A.爷爷 B.姥姥 C.姑姑 D.姨父 【答案】D 8.“施惠无念,受恩莫忘。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嫉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这段话出自() A.《颜氏家训》 B.《朱子家训》 C.《训俭示康》 D.《戒侄成王》【答案】B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最新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本数学书厚约6()。一辆货车载质量为4( )。 黄河全长约5464( )。一袋面粉重25( )。 明明系上红领巾所需的时间是20( )。 2.5千米+200米=( )米3500克-500克=( )千克 2分+30秒=( )秒6吨=( )千克 2分米-15厘米=( )厘米36毫米+64毫米=( )厘米3.实验小学举行“迎新春”联欢会,从晚上7:10开始,进行了2小时30分钟,到晚上( )结束。 4.爸爸上午8:30上班,11:50下班,爸爸上午工作了( )小时( )分钟。 5.. (1)的数量是的( )倍。

(2)如果的数量是的9倍,有( )个。 (3)如果的数量是的3倍,有( )个。 6.4个17加上3个17的和是( )个17 ,也就是( )。 7.从1里面减去3个18 ,结果是( )。 8.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261看成了216,算得的差是 584,那么正确的差是( )。 9. 红红家到医院有4500米,到邮局有7000米。学校到邮局有 5500米。 (1)医院与邮局的距离是( )米,医院与学校的距离是( ) 米,合( )千米。 (2)红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米。 10.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 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 11.三(1)班参加短跑比赛的同学的学号是2、3、7、9、10、12、

18,参加跳远比赛的同学的学号是1、3、6、7、9、10、11, 参加短跑比赛或跳远比赛的一共有( )名同学。 12.吴老师的身份证号是422129************ ,吴老师今年( ) 岁,吴老师是一位( )老师。(填“男”或“女”) 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分) 1.因为9>6,所以19>16 。 ( ) 2.52+0,52-0与52×0的计算结果相同。 ( ) 3.长与宽相等的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 4.三(1)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5,三(2)班男生也占全班人数的35 ,这说明三(1)班男生人数与三(2)班男生人数同样多。 ( ) 5.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 6.3千克的铁比3000克的棉花重。 ( )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10分) 1.725×8积的末尾有( )个0。 A .1 B .2 C .3 D .0 2.下面的图形都是用3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其中周长最大的 是( )。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及答案

1.亨廷顿认为:文化的重要作用是用价值观影响人类的进步。 A A. 正确 B. 错误 2.《文化经济学》认为“文化是明天的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3.文化精神是指: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思想与观念,或者说是文化传统的主流。A A. 正确 B. 错误 4.文化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ABCD) A. 文化精神是指一个民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与观念。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B. 民族精神是指文化精神中的优秀成分。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C. 文化精神属于事实判断范畴。 D. 民族精神属于价值判断范畴。 1.“以人为本”的思想包括:ABC A. 以人为尊 B. 以民为贵 C. 以仁为本 2.礼教的核心是:(ABCDE) A. 父子有亲 B. 君臣有义 C. 夫妇有别 D. 长幼有序 E. 朋友有信 3.有关孟子倡导“五伦”的说法,哪些是 正确的?(ABCD) A. “五伦”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B. 五伦的观念是几千年来支配了我们中 国人的道德生活的最有力量的传统观念之 一。 C. “五伦”是我们礼教的核心,它是维 系中华民族的群体的纲纪。 D. 五伦里的权利和义务受到适当的遵 循,社会就会稳定和有秩序。 1.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 (A) A. 仁 B. 义 C. 礼 D. 知 2.颜渊问仁,子曰:(B) A. 仁者爱人 B. 克己复礼为仁 C. 仁者其言也讱 D. 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可 谓仁矣 3.孔子关于仁的答案的共同之处,是强调 (D) A. 博学 B. 审问 C. 明辨 D. 自我修养 4.孔子关于仁的回答,正确的答案应该在 所有那些答案的(A)中寻找 A. 共性 B. 个性 5.传统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方式是: (D) A. 天人感应 B. 形式逻辑 C. 辩证逻辑 D. 天人合一 6.天的涵义包括:(D) A. 神性义 B. 道德义 C. 自然义 D. 神性义道德义自然义 7.天人感应思想的提出者是:(D)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董仲舒 8.天人合一的涵义包括:(D) A. 人与自然的和谐 B. 人与社会的和谐 C. 人的身心和谐 D. 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和谐 9.达到天人合一的途径是:(C) A. 尽心 B. 慎独 C. 仁礼的统一 D. 穷理 10.荀子提出过:(B) A. 天人交相胜 B. 制天命而用之 C. 尽心、知性、知天 D. 不以人灭天 1.道家思想产生的职业渊源是(A) A. 史官 B. 祭司 C. 司马 D. 礼官 2.以下说法可以概括道家宗旨的是 (B) A. 和静清寂 B. 清虚卑弱 C. 仁义礼智 D. 恭宽敏惠 3.老子对于鬼神的看法是(C) A. 祭神如神在 B. 未知生,焉知死 C. 无神论 D. 怀疑论 4.在《道德经》中,老子认为水具有多种 品德,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水的品德的是 (B ) A. 善利万物而不争 B. 推己及人 C. 居善地 D. 处众人之所恶 5.下文可以体现老子节俭思想的是 1

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三年级下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这学期你一定又学了不少诗句和歇后语吧,赶快了展示一下吧!(12分) 1、通过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诗句吧,快快拿起记得笔,把这些诗句补充完整吧! (1)白日依山尽,。 (2),浪淘风簸自天涯。 (3)会当凌绝顶,。 2、歇后语非常有趣,你会写吗? (1)姜太公钓鱼——()。 (2)肉包子打狗——()。 (3)八仙过海——()。 二、选择题(12分) 1、()被称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A、长江 B、黄河 C、小清河 D、湘江 2、“一山一水一圣人”是()省名胜的精华。 A、山西 B、河南 C、山东 D、四川 3、“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山指的是()。 A、泰山 B、华山 C、黄山 D、珠穆朗玛峰 4、泰山又称()。 A、东岳 B、西岳 C、南岳 D、北岳 5、歇后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 A、谜面 B、谜底 C、谜语

三、连线题:我能将下列歇后语正确的连接起来。(12分) 张飞绣花拿手戏 十五个吊桶打水粗中有细 泥菩萨过河来势凶猛 牛吃草帽七上八下 猴子爬树自身难保 老虎下山一肚子圈圈 四、判断题(8分) 1、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 式。() 2、“一山一水一圣人”中的一圣人指的是孔 子。() 3、黄山形成于大约一亿年前,古人称其为“擎天一柱”、“天下的中心”、“天地相接之处”。 () 4、黄河全长5474公里,弯道多、泥沙成为万里黄河的一大特 点。() 五、简答题(6分) 现在好多人登上泰山后,都会模仿古人在各个景点刻字,比如“某某到此一游”等等。他们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如果你去旅游,你打算怎么做? 7.城市里的草坪作用可大了,能(净化空气)、(防治沙尘暴)、(防治水土流失)等。 8.餐桌上的剩菜可以制成农业用的(肥料)。 9.我国每年被废弃的包装盒折合废纸达(2亿)吨,所以我们不要选择过度包装的物品。 二、判断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本数学书厚约6( )。 一辆货车载质量为 4( )。 黄河全长约5464( )。一袋面粉重25( )。 明明系上红领巾所需的时间是20( )。 2.5千米+200米=( )米 3500克-500克=( ) 千克 2分+30秒=( )秒 6吨=( )千克 2分米-15厘米=( )厘米 36毫米+64毫米=( ) 厘米 3.实验小学举行“迎新春”联欢会,从晚上7:10开始,进行 了2小时30分钟,到晚上( )结束。 4.爸爸上午8:30上班,11:50下班,爸爸上午工作了( ) 小时( )分钟。 5..

(1)的数量是的( )倍。 (2)如果的数量是的9倍,有( )个。 (3)如果的数量是的3倍,有( )个。 6.4个17加上3个17的和是( )个17 ,也就是( )。 7.从1里面减去3个18 ,结果是( )。 8.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261看成了216,算得的 差是584,那么正确的差是( )。 9. 红红家到医院有4500米,到邮局有7000米。学校到邮局有 5500米。 (1)医院与邮局的距离是( )米,医院与学校的距离是 ( )米,合( )千米。 (2)红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米。 10.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如果把

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11.三(1)班参加短跑比赛的同学的学号是2、3、7、9、10、 12、18,参加跳远比赛的同学的学号是1、3、6、7、9、10、 11,参加短跑比赛或跳远比赛的一共有( )名同学。12.吴老师的身份证号是422129************,吴老师今年( )岁,吴老师是一位( )老师。(填“男”或“女”)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 分) 1.因为9>6,所以1 9 > 1 6 。( ) 2.52+0,52-0与52×0的计算结果相同。( ) 3.长与宽相等的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4.三(1)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 5 ,三(2)班男生也占全班人数的 3 5 , 这说明三(1)班男生人数与三(2)班男生人数同样多。 ( ) 5.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6.3千克的铁比3000克的棉花重。( )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 10分) 1.725×8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题库(附答案)

传统文化知识题库 (2018.1) 注:比赛试题参照题库内容,但有可能超出题库范围,备赛时请尽量丰富备赛内容,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 一、选择题 1.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D) A.射B.御C.礼D.武 2.经魏晋多名士,有著名的竹林七贤,《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B) A.阮籍B.嵇康C.刘伶D.向秀 3.“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哪位诗人的作品?(D)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李清照 4.“豆蔻”是指(A)岁 A.十三B.十五C.十八D.二十 5.友谊的深浅,由下列那一个成语可以看出情义最为深重?(C) A.莫逆之交B.金兰之交C.刎颈之交D.点头之交 6.鲁迅先生称(A)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史记B.汉书C.三国志D.资治通鉴 7.“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百家中那位思想家的观点(C) A.孟子B.韩非子C.荀子D.老子 8.魏晋时期,建安七子是当时文学的代表人物,下列属于建安七子的是(D) A.嵇康B.曹植C.山涛D.阮瑀 9.“茕茕子立,形影相吊”出自(C) A.《出师表》B.《答司马谏议书》C.《陈情表》D.《报刘一丈书》 10.下列不属于“十三经”的是(C) A.周易B.尚书C.史记D.尔雅 1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出自(B) A.慧思B.慧能C.神秀D.玄奘 12.下列名句出处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C) ①方今天下,舍我其谁。②朝闻道,夕死可矣。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A.孔子孟子老子庄子B.孟子孔子老子庄子 C.孟子孔子庄子老子D.孔子孟子庄子老子 13.西汉哪位皇帝在位是昭君出塞嫁给了呼韩邪单于( A ) A.汉元帝B.汉武帝C.汉高祖D.汉明帝 14.李贺在唐代诗坛被称为( D ) A.诗佛B.诗仙C.诗圣D.诗鬼 15.“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由谁提出的( A ) A.白居易B.柳宗元C.周敦颐D.刘禹锡

2019年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2019年三年级上学期传统文化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按原文填空 1.人之初,()。性相近,()。 2.子不学,()。幼不学,()? 3.赵钱孙李,();冯陈楚魏 ()。 4.农历七月初七,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称()。 5.白蛇传讲的是,()和()的故事。 6.农历的第一个月,按照习惯称为()月,农历的十一月和十二月分别称为()和()。 7.()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节气。 8.蹴鞠就是(),足球起源于(),山东()是世界足球起源地。 9.武术又称()、()、(),是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运动方法。 10.蚕吐丝,()。人不学,() 11、我知道百家姓中的复姓有()、()、()。 12、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 13、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指的是()。 14、白蛇传中的和尚叫()。 15、“生当做人杰”的下一句是()。 16、孟姜女的姓氏是() 二、连线题 子牛 丑虎 寅兔 卯龙 辰蛇 巳鼠 三、我会选。(20分) 1.《孟姜女》的故事发生在()。 ⑴唐朝⑵秦朝⑶汉朝2.《白蛇传》的故事发生在() ⑴苏州⑵杭州⑶南京 3.《题菊花》的作者是() ⑴黄巢⑵王维⑶白居易 5.《夏日绝句》写的是()的事。 ⑴刘邦⑵项羽⑶李清照 6. XX年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了传统武术() ⑴武当剑⑵少林拳⑶太极拳 7.“琴棋书画”的棋指的是()。 ⑴围棋⑵象棋⑶军旗 8.《百家姓》的作者是()朝人。 ⑴秦⑵宋⑶唐 四、我知道。(40分) 1、我国的民间故事有很多,你一定收集了不少吧,能写出几个吗?(只写题目,至少三个。) 2.你知道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有哪些?(至少三个。) 三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按原文填空 1.济南历来有(“”)的美誉。 2.潍坊是()的发祥地。被推举为()。潍坊风国际筝会在每年的()月()---()日。 3.我们身边的资源()、()、()、()、()、()、()和()。 4.我的家乡在()省()市()县()镇()管区()村。 5.小草是我们的朋友,他们能()、()和()。 6.蚯蚓俗称为()是耕耘土壤的(),可以用蚯蚓来(),()。 7.山东省的爱鸟周时间是每年的4月()---()日。 8.池塘是()、()、()和()的家。 9.山东的地方才有()、()、()和()。 10.家乡的资源有()、()、()和()。 11.大自然中的大部分动物不是以()生物为食物的。生物之间的()往往交织在一起,成为相互交叉的网,这就是()。

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 三 年 级 数 学 一、口算题.(另卷)(6分) 二、填空题.(13分,其中第1、2、5小题各2分,其余各1分) 1.6千米=( )米 30厘米=( )分米 8厘米=( )毫米 1分15秒=( )秒 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学校跑道长约400( );大象体重约4( ); 一节课40( ); 一只鸡重约2( ); 3.1吨-800千克=( )千克; 14厘米+26厘米=( )分米. 4.《大风车》节目从9:20开始到10:00结束,播出时间为( )分钟. 5.在○里填上“﹥”或“﹤” ○ ○ 5时○300分 4分米○39厘米5354314 1 6.把下面的图形分类(把你认为是一类的用圈圈起来) 7.写出右边钟面上的时间. ( : )( )( : ) 8.写出合适的分数,并涂上颜色. 9.按要求涂一涂. (1)摸出的一定是▲. (2)摸出▲的可能性大. ( ) ( ) ( ) ( )

10.小明每天上学要经过邮局到学校,如下图,小明上学有( )种走法. 三、判断题.(下面的说法对吗?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共5分) 1.四边形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 ) 2.后天一定下雨. ( ) 3.63÷8=7……7 ( ) 4.一辆大卡车载重5千克. ( ) 5.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 ) 四、选择题.(请你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其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我每天大约用( )刷牙. 3小时; 3分钟; 3秒钟 2.一张长方形的纸,对折三次,每小份是这张纸的( ). ○1 21 ○2 61 ○3 8 1 3.刘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 )能拿冠军. 不可能 可能 一定 4.用7、3、9三个数字可组成( )个三位数. 3 4 6 5.三位数乘一位数,积可能是( )位数. 三 四 三或四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完整

一填空题: 1. 文化是人类和的总和,也可以称之 为。 2. 《易传》共有,包 括、、、、、、。 3. 《周易》一书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之书, 也是一本之书,亦或者是一本之书。 4. 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的神职人员。 5. 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坤卦则代表道家的。 6. 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和 等的积极作用。 7. 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和两部分组成。 8. 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 指、、。 9. 宗法制形成于代,代以后名存实亡。 10.儒墨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 有,墨家之爱是指。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 的历史中存在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以吸收外 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庄子的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的“性善论”、的 “性恶论”及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四 条学习《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的主要理论之一。 16、孟子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 仁之端,义之端,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或。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 即、、、。 19、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 为。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它是一种学说,提倡 和谐,追求道德,以为主。 21、是一个地方的人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所习惯 采用的方法。 二、选择题 1. 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态度。 A. 整理国故 B.全盘否定 C.完全肯定 D.批判继承 2. “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庄子的哲学思想。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9分)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本数学书厚约6( )。一辆货车载质量为4( )。 黄河全长约5464( )。一袋面粉重25( )。 明明系上红领巾所需的时间是20( )。 2.5千米+200米=( )米3500克-500克=( )千克 2分+30秒=( )秒6吨=( )千克 2分米-15厘米=( )厘米36毫米+64毫米=( )厘米 3.实验小学举行“迎新春”联欢会,从晚上7:10开始,进行了2小时30分钟,到晚上( )结束。 4.爸爸上午8:30上班,11:50下班,爸爸上午工作了( )小时( )分钟。 5.. (1)的数量是的( )倍。

(2)如果的数量是的9倍,有( )个。 (3)如果的数量是的3倍,有( )个。 6.4个17加上3个17的和是( )个17 ,也就是( )。 7.从1里面减去3个18 ,结果是( )。 8.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261看成了216,算得的 差是584,那么正确的差是( )。 9. 红红家到医院有4500米,到邮局有7000米。学校到邮局有 5500米。 (1)医院与邮局的距离是( )米,医院与学校的距离是 ( )米,合( )千米。 (2)红红家到学校的距离是( )米。 10.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长8米,宽6米的长方形,如果把 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米。 11.三(1)班参加短跑比赛的同学的学号是2、3、7、9、10、

12、18,参加跳远比赛的同学的学号是1、3、6、7、9、10、 11,参加短跑比赛或跳远比赛的一共有( )名同学。12.吴老师的身份证号是422129************,吴老师今年( )岁,吴老师是一位( )老师。(填“男”或“女”)二、我会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 分) 1.因为9>6,所以1 9 > 1 6 。( ) 2.52+0,52-0与52×0的计算结果相同。( ) 3.长与宽相等的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4.三(1)班男生占全班人数的3 5 ,三(2)班男生也占全班人数的 3 5 , 这说明三(1)班男生人数与三(2)班男生人数同样多。 ( ) 5.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 6.3千克的铁比3000克的棉花重。( ) 三、我会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每题2分,共 10分) 1.725×8积的末尾有( )个0。 A.1 B.2 C.3 D.0 2.下面的图形都是用3个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的,其中周长最

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人教版)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测试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5分) 1.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跑60米用了15( ) 一架飞机每小时飞行800( ) 一头大象重4( ) 数学课本厚8( ) 2. 50厘米=( )分米 2000千克=( )吨 1米-60厘米=( )分米 5厘米-24毫米=( )毫米 3.用分数表示图中涂色部分。 ( ) ( ) ( ) ( ) 4.在○里填上>、<或=。 56 ○ 46 15 ○ 13 8000米○9千米 4时○240分 5.一杯水,先喝去一半,再喝下剩下的一半,共喝去( )。 6.□42×3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7.绕着边长为500米的正方形人工湖走一圈,走的路程是( )米,合( )千米。 8、 在○里填上“>”、“<”、“=”。 61○31 13×5○4×13 61○63 1千克○900克 3时○18分 800+2○800×2 90+0○90-0 35+17○15+37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 )画“√”,错误的画“×”。(12分) 1、把一个长方形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81 。 ( ) 2、 1吨的铁比1000千克的棉花重。 ( ) 3、 35是5的7倍。 ( ) 4、 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也分别相等。 ( ) 5、 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四位数。 ( ) 6、 哪些图形中的阴影部分可以用53 表示?在括号里画“√”。 ( ) ( ) ( ) ( )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10分)

1、 我们学过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千米、米、毫米、厘米 B. 米、千米、厘米、毫米 C. 千米、米、厘米、毫米 2、 用两根同样长的铁丝可以围成多种长、宽不相同的长方形,这些长方形的 周长( )。 A. 相等 B. 不相等 C. 不能确定 3、 一瓶果汁,喝了76,瓶中还有( )。 A. 61 B. 71 C. 1杯 4、 在图 中,甲、乙的周长有三种情况,正确的是( ) A. 甲>乙 B. 甲=乙 C.甲<乙 5、 一张正方形纸对折3次,每一份是它的( ) A.81 B. 41 C. 21 四、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32分) 1. 直接写得数。(16分) 300×5= 4×600= 110×8= 7×800= 66+44= 1400-600= 696×3≈ 307×3≈ 60×3= 4×21= 55-38= 6×500= 38+19= 51 +53 = 87-83= 1-52 = 2. 笔算下面各题。(16分) 165×8= 4×243= 3×720= 407×6= 589+379= 700-216= 509-29= 723+689=

中国传统文化试题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试题 1.人们为何称妇女为“巾帼”? A A妇女戴的头饰叫巾帼 B妇女善于织 造 C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女子的典故 D源于一个叫巾帼的地方 2.在中国名山中,五岳占有显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 A泰山 B华山 C恒山 D嵩山 3. 北方人年夜饭要一般都要吃饺子,其象征意义是:C A团圆美好 B年年有余 C更岁交 子 D五福临门 4、四书包括:《论语》、《大学》、《孟子》、_B_ A、《礼记》 B《中庸》 C、《周易》 D、《春秋》 5.中华民族的摇篮是:(C) A黑龙江流域 B松花江流域 C 黄河流域 D长江流域 6、“青梅竹马”取自下列哪个典故(A) A、李白《长干行》 B、白居易《长恨歌》 C、李煜《虞美人》 D、李商隐《无题》 7、孔子是哪国人_B_ A、秦国 B、鲁国 C、卫国 D、宋国 8、以下哪个历史人物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D ) A.韩愈 B.欧阳修 C.曾巩 D.柳永 9、普洱茶属于什么类型的茶(A) A、红茶; B、绿茶; C、黄茶; D、黑茶 10、中国有一个传统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要过“小年”,通常人们要吃:(B) A元宵 B饴糖 C腊八 粥 D饺子 11、耳环最原始的作用是(B) A、女性身份的象征 B、约束女性的行 为 C、装扮作用 D、表示女性已婚12.“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C) A三个月 B三年 C三个季度 D三十年13、唐代诗人中别称为诗鬼的诗人是:B A 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甫 14、“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最早是汉代人杨震说的,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为了:A A拒绝收礼 B劝人投案 C替人投案 D向人发誓 15.“交头接耳”这个成语出自下列哪部作品_A A、《水浒传》 B、《三国演义》 C、《红楼梦》 D、《西游记》 16、在古代大一统时期,拥有领土最多的朝代是_B_ A、清 B、元 C、唐 D、宋 17、卢沟桥上大小石狮子有(D)只 A.285 B.286 C.287 D.288 18、“阳关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东海 B西域 C南国 D中原 19、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C A文姬归汉 B霸王别姬 C苏武牧 羊 D楚汉相争 20、下列哪个不是中国六大古都:A A南昌 B开封 C西安 D 洛阳 21、“回光返照”这个成语出自哪部作品_A_ A、《红楼梦》 B、《陈涉世家》 C、《烈女传》 D、《三国志》 22、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全国文字,这种汉字称作:B A隶书 B小篆 C楷 书 D行书 23.我国是茶叶的故乡,绿茶是最古老的品种,是我国品种最多,产量最大的第一大茶种,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著名的绿茶?D A西湖龙井 B 太湖碧螺春 C庐山云雾 D铁观音24.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B) A.隋朝 B.唐朝 C.五代十国 D.宋朝 25.不属于中国四大佛山的是:B A普陀山 B武当山 C九华 山 D峨眉山 26.朝杖之年,耄耋之年是指多少岁?C A 60岁 B 100岁以上 C 80---100岁 D 70岁

三年级语文上册传统文化阅读与作文

第四组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龙井茶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诗、词、曲、赋;有京剧、曲艺、书法、国画;还有对联、灯谜、歇后语等等。其中,最为有名的就要数中国的茶文化了!尤其是杭州的龙井茶更为著名。 龙井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茶叶泡进水里,颜色由深变浅,逐渐变成了翠绿。然后,就能闻到一阵阵浓郁的茶香味了!尝一口,味道先苦后甜。此时,茶叶也是各具形态。有的茶叶性子急,一下子就沉到杯底;有的不急不躁,慢慢地沉下去;还有的十分固执,怎么也不沉下去…… 龙井茶不但有着四绝,而且喝茶对身体也十分有益。因为茶中含有多种矿物质,能提神醒脑,让人精神振奋,增强记忆力。还可以消除疲劳,促进新陈代谢。 就因为茶叶有这么多优点,所以中国人才爱喝茶,并逐渐形成了茶文化。 附: 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黄山毛尖、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庐山云雾、冻顶乌龙、祁红、苏州茉莉花茶练功房: 1、我会选词填空。 有名著名 (1)他是()的外科手术专家。 (2)杭州最为( )的就是龙井茶。 2、中国传统文化有哪些?(试着列举八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能用“——”画出描写龙井茶样子的句子。 4、我能用合适的关联词将下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1)龙井茶有着四绝。喝茶对身体也十分有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茶叶有这么多优点。中国人才爱喝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是从哪两个方面对龙井茶进行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模仿秀: 1、龙井茶有四绝:色绿、香郁、味甘、形美。 (点拨)这句话是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在这里,作者从色、香、味、行四个方面简洁地写出了“龙井茶”的特别之处。 我也能从几个方面去表现同一个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有诗、词、曲、赋;有京剧、曲艺、书法、国画;还有对联、灯谜、歇后语等等。其中,最为有名的就要数中国的茶文化了! (点拨)这是文章的开头,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其他的传统文化与“茶文化”进

湖北省黄冈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湖北省黄冈市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填空题(共21分) (共9题;共21分) 1. (1分) (2018三上·东莞期中) 小芳有邮票4枚,小丽有邮票24枚。小丽的邮票数是小芳的________倍。小兵的邮票数是小芳的9倍,小兵有邮票________枚。 2. (1分)想一想,填一填。 长方形的周长=________ 正方形的周长=________ 3. (4分)(2016·永春开学考) 巧巧生日是第三季度的第5天,她的生日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这天爸爸开着一辆载重2________的小轿车,带着体重是35________的巧巧前往“恐龙园”,从泉州到厦门大约有90________,到了恐龙园门口,由于巧巧身高已经1.60________,所以爸爸给他买了一张成人门票,门票的面积大约是150________,爸爸又买了两瓶250________的矿泉水. 4. (4分) (2019三上·瑞安期末) 2千米-1200米=________米1吨-________千克=300千克 1分25秒=________秒4厘米8毫米=________毫米 5. (1分)80毫米和8分米一样长.________(判断对错) 6. (2分)庆祝“六·一”文娱表演。

整个“六·一”文娱表演用了多少时间? 7. (4分)千米=________米 时=________分 吨=________千克. 8. (2分) (2019三上·瓯海期末) 三(1)班同学参加学校里集体运动比赛,参加跳绳的有36人,参加拔河的有38人,两项都参加的有29人,三(1)班共有学生________人。 9. (2分)小明:“我家住在阳光小区5号楼3单元4层2号,我家的编号是5—3—402”. 小丽:“我家住在阳光小区3号楼1单元5层2号,我家的编号是________”. 小亮:“我家的编号是4—4—701,我家住在________”. 二、选择题.(共8分) (共4题;共8分) 10. (2分)玩具厂计划用5天时间生产一些加菲猫长毛绒玩具赠送给新世纪小学。新世纪小学有2025名同学,厂里有10个工作组,每组每天可以生产45个,他们()按照完成任务。 A . 能 B . 不能 C . 不确定 11. (2分) (2019三上·江干期末) 估一估,a、b、c三个数的和可能是()。

三年级上册传统文化测试题

三年级上册地方测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孔子,名______,字_______。 2.孔子是_______省________人。 3.孔子是________学派创始人。 4.孔子一生培养了________名学生,比较出名的_______人。 5.孔子去世后,弟子们将他的言论汇编成一本书是_________。 6.《孔子拜师》中的“师”指的是________。 二、选择 1、人之初,性本善。_________,习相远。 A 性相近 B 子不学 C 苟不教 D 教五子 2、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___________? A 老何为 B习礼仪 C 不成器 D宜先知 3、玉不琢,不成器;_____________,不知义。 A 子不学 B人不学 C 苟不教 D教五子 5、苟不教,性乃迁。____________,贵以专。 A 教之道 B 子不学 C 择邻处 D 教之严 三、判断题 1、海上航行不需要遵守规则。() 2、海洋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 3、海洋资源应有尽有,可以随便开发使用。() 4、中国淡水资源稀少。()

四、连线题 威海北戴河 珠海东澳岛 香港老虎滩 秦皇岛刘公岛 大连维多利亚港湾 五、问答题 1、写出你知道的其他孔子的名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知道的海边景点有?(列举2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海洋教育》后,我的最大收获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恭喜你答完题!请认真检查一遍!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1%×10) 32 × 3= 400×7= 76+18= 63-59= 8000+200= 72+73= 0×25= 107-10 2= 50 ÷ 2= 5400-400= 2、用竖式计算。(3%×4+4%) 245×6= 4×560= 304×3= 78÷6= 91÷5= 验算: 二、填空题。(30%) 1、 8600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由( )个千和( )个百组成的,也可以看成是由( )个百组成的。 2、在下面的〇里填上“〉”、“〈”、或“=”。 8890〇8868 80÷2÷4〇80÷8 52千克〇5200克 45+26○56+26 61○31 83○8 1 78-50 〇 78-15 3、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凡身高155( ),体重32( ),他坚持每天锻炼30( )。 4、最大的四位数是( ),与它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5、在☆÷8=9……□中,□最大是( ),这时☆是( )。 6、在一个长是8厘米,宽是6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

形的边长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7、找规律填数:(1)、7070、7080、7090、( )、( ) (2)、4000、3950、( )、3850、( ) 8、从放有4个红球和1个黑球的口袋中,随意摸出一个球,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 9、 上午( )时开始营业,下午( )时( )分停 止营业, 全天的营业时间有( )小时( )分。 10、5米 16分米 ( )米 ( )分米 11、如果算式“□0÷2”的商是四十多,那么□里应填( )。 三、选择题。(5%) 1、把两个周长为8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 ①12厘米 ②16厘米 ③ 48厘米 2、在69□6>6964中□里可以填( )。 ①5、6、7、8、9 ②6、7、8、9 ③0、1、2、3、4、5 3、下图中从( )看到的形状是 ①正面 ②侧面 ③上面 4、下列图形阴影部分能用3 1表示的是( )。 ① ② ③ 5、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营业时间 8:00—22:30

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单元测试题答案

精心整理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 B.诲人不倦 C.寓教于乐 4、墨子提倡以“三表”作为判断是非真假的标准。这“三表”是本、原、用。 A.对 B.错 5、“文景之治”时期,儒生贾谊曾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C)。 A.始皇暴毙 B.边患日重 C.仁义不施

6、两汉时期,代表性的文章来自两位司马,一个是司马迁,还有一位是(A)。 A.司马相如 B.司马徽 C.司马懿 7、汉学学风,即“经学学风”,与后世(B)成为古代中国两大学风的代表。 A.明代心学学风 B.宋代理学学风 C.唐代诗学学风 8、道教创立后逐渐分为两大流派,一支为太平道;另一支为天师道,也称“五斗米道”。A A.对 B.错 9 A.对 B.错 10、“”这一概 A.韩愈 B. C. A.西学 B.心学 C. A. B. C.大力发展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最早的字典是(A)。 A.《尔雅》 B.《康熙字典》 C.《永乐大典》 日、俄两国的一些汉学研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是具有威胁性的。A A.对 B.错 要研究和传承国学,必须实现的贯通是(ABC)。

A.文理贯通 B.古今贯通 C.中外贯通 第四章单元测试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把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山水花鸟等物,赋予他们特殊的品格与寓意,这种手法叫托物言志。A A.对 B.错 儒家所说的“修身”就是对个人的(B)的提高,类似道家的修炼养性。 A. B. C. “礼”、“ A.对 B.错 A.对以 B.错 A. B. C. A.孤僻 B.自觉 C.谨慎 “ A.朱熹 B.左丘明 C.杨振 戒、定、慧三学是循序渐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应尝试让自己的心平静;内心平静了,应进一步提升智慧。A A.对 B.错 慧的主要根源是戒与定,所以修持的入门工夫,应从身心两方面着手:一是修德,二是修心。B A.对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 数 学 试 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想想填填。(每空1分,共21分) 1、学校“六一”会演是上午7︰50开始,元元从家到学校要用15分钟,他至少( )时( )分从家出发,演出进行了1小时10分,结束的时间是( )时。 2、乐乐用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这根铁丝长( ) 厘米。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 3、把一根2米长的绳子剪成相等的5段,一段是绳子总长的 ,是( )分米。 4、9吨 =( )千克 2分30秒 =( )秒 700毫米 =( )分米 8吨–5000千克 =( )千克 32千米–24千米 =( )米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平平身高是138( ),体重32( ) 一辆货车可以装货3( ) 拉好衣服的拉锁大约需要10( ) 汽车每小时行驶60( ) 6、 (1)去掉( )个后,的个数是的3倍; (2)增加( )个后,的个数是的一半。 7、小新家、小宇家和学校都在幸福路的一旁,小新家距学校400米,小宇家距 学校550米。小新家和小宇家相距( )米,还可能相距( )米。 二、正确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5分)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 ) 2、150×3×0>150+30+0。 ( ) )()(

3、10个 10 1 是10。 ( ) 4、直尺上数字4到数字10,长度是6厘米。 ( ) 5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 41 表示。 ( ) 三、慎重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每题1分,共5分) 1、一张正方形纸对折3次后展开,其中的2份是正方形的( )。 ①32 ②62 ③82 2、4个苹果大约重500克,现有2千克苹果,大约是( )个。 ① 8 ② 12 ③ 16 3、把两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周长比原来减少了( )。 ① 3厘米 ② 6厘米 ③ 12厘米 4、△的个数是□的5倍,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① △×□ =5 ②△÷□ =5 ③□÷△=5 5、①和 两个图形的周长相比,( )。 ① 第一个周长长 ② 第二个周长长 ③ 一样长 四、细心计算。(共35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小题1分,共15分) 55+66 = 80―63 = 690-140= 8×500 = 73×2= 0×283 = 45+300= 76 -19 = 403×2 = 230-80= 81+84 = 65- 65 = 96―92= 103+107= 1―7 5= 2、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每小题4分,共20分) 716-619 = 528×6 = 650×8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