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启小学艺术课程的美丽之门

开启小学艺术课程的美丽之门

开启小学艺术课程的美丽之门
开启小学艺术课程的美丽之门

开启小学艺术课程的美丽之门

重庆市沙坪坝区儿童艺术学校(以下简称“沙区儿艺”)是一所坚持23年实施美育的学校,成就了雅的师生、美的教育。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深化课程教材改革为核心,深化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加强科学研究,大幅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改革给沙区儿艺继承、创新和发展学校艺术教育带来重大机遇。

问题的提出

在国家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启动之前,学校对学校艺术教育进行现状调研,认为学校艺术课还未能承载美育主渠道的重任,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一是课程实际地位不高。凡遇到重大活动或复习考试期间,总将挤占这类学科课时作为首选。二是课程保障措施不力。艺术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艺术专职教师配备不齐,艺术活动课、艺术学科拓展课的开展受到限制。三是课程实施急功近利。不少教师将艺术教学的重点放在艺术知识与技能教学方面,而不是放在人才培养方面。四是课程评价单一、低效。艺术教学成果的评价恪守传统、缺乏创新,注重眼前的效果,而缺乏长远的考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以艺术课程校本开发为突破

口,着力解决学校艺术课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尽快建成一所名副其实的“儿童艺术学校”,成为学校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改革的实施

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的办学实际,学校提出“小学艺术课程校本开发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并走上以艺术课程开发为突破口的艺术教育创新之路。“小学艺术课程校本开发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主要包括:国家艺术课程校本化实施、艺术活动课程构建与实施、艺术学科拓展课程校本开发与实施以及学校审美文化的整体构建。

本课题历时11年,经历了校级课题“艺术课程校本化实施个案研究”、区级规划课题“沙区儿童艺校艺术课程校本开发研究”、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艺术课程校本开发促进特色学校建设的个案研究”的发展变化,整个研究过程可概括为战略选择与调整适应阶段、课程重构与优势突破阶段以及课程深化与审美文化构建等三个阶段。

战略选择与调整适应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从重视精品创作转向人人普及,采取的主要策略是细化艺术课程分类目标,构建艺术课堂评价标准,以提高艺术学科课程的实施效能。

新课程改革启动后,学校重新审视、认真反思学校的办学思路:沙区儿艺虽然以儿童艺术学校命名,但并非艺术

专业学校,公办普通小学的本质属性没有改变;精品节目虽然能给学校扬名,却能做到让每个学生受益。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校积极继承、发展和创新,聚焦艺术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具体工作有:一是做好战略分析与决策,组织行政人员进行儿童艺校发展现状的问卷调查,并将回收的问卷归纳、总结,最终坚定艺术特色发展道路。二是改革艺术学科课堂教学,构建“真、活、美”的艺术课堂评价标准,细化艺术课程分类目标,开展一系列教学大赛等活动。三是集中人、财、物等资源,夯实基础。

课程重构与优势突破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进行学校艺术课程的整体重构,实现优势突破。据此,学校既采取以校为本、理念先行、课题引领、系统开发和表现性评价等策略,又确立学校课程开发策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系,人系我恒。具体工作是:第一,强化科研课题引领,以课题研究带动课程开发,促进课堂教学变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第二,完成了40余门艺术拓展课程的开发,并编制15本艺术类校本教材;第三,开展艺术活动课程。

课程深化与审美文化构建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从艺术领先走向全面优质。具体理念有三点。其一,学校采取文化引领的策略,全方位地进行艺术教育硬件和审美化校园环境的改造,旨在创建全市最好的小学艺术演出剧场、功能室和琴房等。其二,开设美育核心课程,并将艺术课程开

发模式推衍至学校的其他课程,以带动非艺术课程建设,从而全面提高所有学科的教学质量。其三,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学校积极开发美育课程,进而形成学校的审美文化。具体工作是:第一,学校提出艺术课程开发的“三注重”与“三统一”原则。第二,学校确立课程开发策略,整合校内校外、区内区外资源,努力实现课程设置的均衡性、综合性与可选择性。第三,探索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策略,以丰富艺术课程资源,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第四,学校拓展丰富的课程供学生自由组合课程,使他们全面发展,最终落实艺术教学个性化的培养目标。

完善艺术课程评价体系这一阶段的核心任务是:改革艺术课程评价,全面提高学生艺术素质。其中,国家艺术课程评价注重普及,艺术活动课程评价强调实践,艺术学科拓展课程评价着重提高。

成果显著

学校艺术课程校本开发成果显著。通过艺术课程校本开发的实践,既发掘学生的艺术个性,又显现学生的艺术才华,还令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让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既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增强教师课程教学的能力;学校以“艺术立校,以美育人”为办学理念,逐步形成了“以课程为核心,以文化为纽带,以艺术特色引领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思路。

小学艺术教育.

小学艺术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以及艺术教育培养目标及其价值的体现,主要是通过【 C 】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艺术类课程 D、基础教育课程 2、在艺术课程标准中( )列在“课程价值”的首位。【 A 】A、创造美、鉴赏美的价值 B、感受美的能力 C、高尚和充实的审美情趣 D、认识美的能力 3、( )大概在儿童6-8岁之间,他们开始有了画好一张画的愿望。【 C 】A、涂鸦期 B、前(主观)图式期 C、后(主观)图式期 D、主观写实期 4、综合艺术课程采用的科际整合的范式,包括着美术、()、戏剧()四个学科领,还涉及影视艺术、文学等其他科学领域。【 B】A生活、科学 B、音乐、舞蹈C、表演、艺术 D、音乐、摄影 5、艺术学科最大的特点是( ) 【 D 】 A、存异性 B、排他性 C、求同性 D、共通性 6、教材把( )作为主线贯穿教材始终。【 A 】 A、人文主题 B、文学主题 C、科学主题 D、艺术主题 8、教学中要完整地实施三个艺术教学环节:第一,感知与体验;第二();第三,反思与评价。【 A 】A、创作与表演B、表演与表现C、创编与表现D、想象与表现

9,艺术与游戏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和自由创造是艺术和游戏最为明显的共同本质。【 D 】 A、表演 B、兴趣 C、实践 D、想象 11、艺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 )与艺术能力的整合发展为目标。【 C 】A、表演能力 B、实践能力C、人文素养 D、创造能力 12、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种要素:指导思想、( )、实施程序、操作技术。【 B 】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教学方法 D、教学标准 17、艺术课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技能、( )等多维目标。【 C 】A、方法 B、技巧 C、情感 D、体验 20、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强调了不同艺术门类、不同艺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连接,注重了多艺术门类与学科的( )。【D】A、互补与融合 B、互通与融合 C、沟通与融合 D、连接与融合 33、课程目标的一体化不只是三维目标的简单融合,它追求者融合的基础上产生更高层次的新内容,即( )。【 A 】A、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B、科学精神 C、艺术精神 D、人文精神 34、艺术教师在参与课程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的工作能力。【 C 】A、合作 B、有效 C、高效 D、协调35、( )、富有创新活动的艺术课程,能够满足不同的学生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中小学美术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题 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 2、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3、课堂教学是教师提高和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主要阵地,建立“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课堂教学设计已成为美术课程改革的主流,谈谈美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标准有教学目标多元、教学容丰厚、教材处理变式、教学问题优化、教学活动有效、教学流程清晰、教学姿态平等、教学评价恰当、教学方法多样、媒体运用恰当。 4、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三杰”是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 5、人言“墨分五彩”,墨色:焦、浓、重、淡、清五个浓淡色阶。 6、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根据美术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第二部分简答题 1、什么是美术教育?

以美术学科为基础的教育门类。其目的主要是:延续和发展美术的知识与技巧,以满足人类社会经济、精神和文化的需要;健全人格,形成人的基本美术素质和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什么是素描? 素描一般是指单色绘画形式。(工具多采用钱币、木炭、钢笔、毛笔等。)运用单一的颜色通过明暗调子、线条来表现物体的特征、神态、形体、结构、运动、空间、调子、明暗、层次、主次、虚实、质感、量感、色彩感等。这种绘画称为素描。 3、什么是案例? 案例是指具有典型性的具体事例,通过它们能印证某种理念或提示某种方法。 4、什么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学习的在品质而言,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它包括自主监控、自主指导、自主强化三个过程。美术课最容易接近自主学习。 5、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学会教学设计的反思,而反思首先是能发现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哪些途径去发现问题? 要点:⑴检视教学设计后的教案与教学实际的差距,如问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否利用这些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了?下课后有哪些方面比较满意或有什么困惑与遗憾?。⑵请自己的同事进课堂观察自己的教学,然后听取教学设计的问题。⑶用录像的手段全程记录自己的教学,分析教

小学艺体各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

小学艺体各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 案

XX市小学艺体各学科教学质量监测实施方案(试行) 各乡镇教办、市直小学: 为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科学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特制定音乐、美术、体育、综合实践课程的质量检测标准,以便参照执行。 小学音乐能力监测方案 一、监测的目的:了解全市小学生音乐能力的总体水平,以及不同学校的差异情况, 了解全市音乐课程实施及课堂教学状况,以及影响音乐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便及时有效调控教学,增强教学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教学质量高位稳定。 二、监测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山东省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等。 三、监测的原则:全面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体现学科特点,操作方便、可行。 四、监测的对象:小学1——6年级学生 五、监测方法与内容: 1、经过试卷检测:(1--6年级)每学期末进行一次。(主要检测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

2、现场监测:每年6月初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到学校对小学1--6年级)采取听课堂教学、随机抽取部分学生检测等方式进行检测。

Xx市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监测方案 (试行) 一、监测的目的: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深化素质

教育,进一步规范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二、监测的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三、监测的对象:小学1——6年级在校学生 四、监测内容:内容为体育运动技能(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内容。各部分具体内容对应相应水平和年级的基本教学内容。 五、监测标准:评价标准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六、监测方法:随机抽取一个班级部分学生,根据选定的测试内容,现场测评打分,并评定等级。 Xx市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检测办法(试行)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现根据《中小学美术课程标准》要求,结合我市各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检测对象:小学1—6年级 三、检测内容: 美术基本理论常识,一般美术技能技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四、检测原则:

小学艺术教学论文-艺术课上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

小学艺术教学论文-艺术课上培养小学生学习习 惯| 艺术课上培养小学生的学习习惯

一、课前,培养学生养成带、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小学艺术课所使用的工具、材料比较多,带齐这些学习工具、材料是上好每节艺术课的前提条件。教师应在前一节课结束时布置好下节课需带的工具和材料,并督促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确保上新课时能用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摆放和收拾工具和材料往往是教师每学期开始的首要工作,根据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特点,教师提出各自相应的要求。如我们二年级学生通常需带好课本、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等。学生带齐了工具和材料如果不养成良好的摆放习惯和收拾习惯,小小一张课桌根本无法画画了,这样不仅浪费教学时间,而且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教师应示范并讲解摆放工具的方法,要求明确摆放位置,学生在使用过程中不但效率高,更重要的是不会影响周围同学。

二、课堂上逐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教师应及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有些学生低头、弯腰画画不良习惯对于正在长身体阶段和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害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察比较,让学生了解并理解自己的哪些姿势是对

的,哪些是错误的,上课发现姿势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让同学们向他学习,哪位同学进步了,教师及时给予表扬,使学生在表扬中逐步巩固良好的姿势。由于学生的绘画水平、速度不一样,同样一幅画,有些学生理解后才能完成。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能力好的同学可以增加难度,个别同学可稍微降低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无论学生能力强还是弱都要给予积极鼓励,重点表扬那些思路新颖、富有个性的学生,坚决反对相互抄袭的作业,同时强调学生在课内独立完成作业,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完成的,要让学生从点点滴滴做起,最后达到习惯成自然,这就需要艺术教师平时教学中不断提醒学生,同时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教师应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使他们在艺术课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们将会终身受益。

总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是孩子必备的素质,也是他们学习的最基本保证。只有坚持不懈地抓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才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素质的孩子。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读后感2篇

当你捧起这本书,你一定会感受到,你正沐浴在名师的阳光之下,徜徉在精彩绝伦的名师风采之中。当我们捧起这本书,我们仿佛走近了一位位权威,来到名师的身旁,如愿以偿地倾听名师的教诲,取得智慧的真经。 在这本朴素无华的书中,向我们走来八位小学语文界的名师,他们各自的富有个性的教学风格,以及他们独到的教学理念,一定能使你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一定能带给你更多富有实际操作价值的启发。 也许,我们无法静下心来阅读书籍,我们却不得不被此书所深深吸引,因为在这里头,不仅点名了语文教学的顶尖的潮流,更向我们揭示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个性化,为我们成就自己,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语文天地而指明了方向。 在这本书中,我对孙双金老师的教学艺术深感兴趣,他对语文课堂的追寻,从最原初的感悟,探究了整整一生,并且在新课程的浪潮下,在重新确定了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之后,孙老师并没有因为之前的成就而停止探索的步伐,依然思索着自己的课堂,对一堂好课做出了新的评价标准。 在我看来,他们仿佛时时刻刻在我身边,他们的话成了提醒,时时刻刻告诫我不要怎样,要怎样,怎样才能怎样。就这样,我们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在从未相逢的情况下,开始了一次又一次促膝长谈,成了交心的朋友。 朋友们,《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绝对能带我们和大师进行长久的对话,也一定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启迪。 读《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有感 读了《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真可谓经历了一次次艺术的熏陶。书中,通过介绍于永正、王松舟、赵景瑞等八位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经典案例以及教学观点等等,让我感受到一个个名师的教学风采,让我领略了名师们的艺术修养。让我知道了语文课可以上的这么有魅力。 书中通过介绍每一位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经典课例、观点和解读等几个板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风格迥异、特点鲜明的老师。如:于永正老师的“艺术

农村小学艺术课程的现状

农村小学艺术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的几点思考 思南县塘头小学周琼 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加快艺术教育改革和发展步伐,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学校教育中,艺术课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在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艺术教育已经成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最为薄弱的环节。下面就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及对策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分析。 1、学校对艺术教育重视不够,缺乏正确的认识。在课程表上仅仅体现了音、体、美等课程的课时量。这与新的艺术课程标准“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影视、书法、篆刻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不一致。并且在执行过程中,敷衍了事,甲课上乙课,语、数等主课随意占用艺术课课时。安排在课程表中的艺术课形同虚设,一学期没有上过几节艺术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造成大多数的农村孩子缺乏艺术知识和技能,艺术素养低下。有些学校甚至连“班班有歌声”这样基本的要求都达不到。 2、教师对上艺术课随意性较强。由于农村小学艺术课教师基本都是兼职,即基本都是由语文、数学教师兼任或跨年级兼任。

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认为“一肥遮百丑”,只要自己上的主科在考试中拿到了名次,其他都不重要,因此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自己执教的主科上。对于自己所承担的艺术课,没有认真备过课,大不了美术课让学生自由画几幅画,一节课就把一个美术本画完,然后老师批个分数,应付检查;体育课最多让学生做一遍广播体操,然后放羊式,不出安全事故就是老师最大的希望;音乐课下载几首歌,扩音器里一放,让学生跟着唱,没有乐理课和欣赏课,如此而已。在“应试教育”框架下,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3、艺术教育专业教师严重匮乏。“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的水平。艺术课程师资力量严重缺乏是造成现状的原因之一。农村小学中,有的学校教师编制较为宽松,有艺术课教师。但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为数甚少,对艺术方面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认为音乐课就是唱歌,美术课就是画画。多数学校把艺术课看作“副课”,安排一些年老体弱的教师教艺术课,应付了事。 4、艺术教育的评价、测试体系严重缺失。农村小学艺术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几乎是个空白。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评价草率,只是给了一个分数,没有评语,有的甚至没有批改。有的学校的美术本一个学期没有动过,甚至发给学生当草稿纸用。从考试来看,学校在期中期末考试中没有将艺术科目纳入考试科目。在课程结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策略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是不但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检验美术教学的重要标准,也就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是否有收获。这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理解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促动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已定的美术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形成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感受艺术的精彩,才能提升感受美、创造美的水平,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素质。所以,教师应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实现全面的发展,下面我就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游戏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合当前学生的发展。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但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使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水平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艺术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儿童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如在《形的联想》一课中,一走进教室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问到:这是什么?学生有的猜是太阳,有的说是西瓜,还有的说是一个钟。这样一个“猜物”的游戏使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来了,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动学生持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如在教《猜猜我是谁》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课件: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树木后面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只露出了一部分外形特征,如:小兔耳朵、斑马腿、狐狸鼻子、孔雀羽毛、松鼠尾巴等;有的则只听得到叫声,如:猫、狗、牛、羊、老虎等动物的叫声,我采取了小组比赛,请学生根据这些外形特征和声音特征找一找森林里来了哪些小动物。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牢牢吸引住了,纷纷聚精会神的寻找辨别,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既热烈活跃又轻松愉快。每找到一种小动物,全班同学都会不由自主得学一学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姿态,充分显示出游戏教学的巨大的魅力。通过游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欣赏策略 欣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环节。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视觉艺术所有的问题都是通过欣赏、观察来解决的,美术的教学势必要遵循视觉艺术的规律。同时,欣赏水平的培养也是我们美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我们才能谈审美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在让学生实行欣赏时,必须选择含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或具有强烈美感的图片、实物,让学生实行欣赏。如在《会动的线条》时,我出示吴作人大师的国画作品实行欣赏,通过与大师作品的近距离感受、对话和欣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艺术大师们的构图,线条,作画方式,对色彩的使用,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摘要】娴熟地运用教育、教学方法的艺术,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抓住学生的心理;加强文学修养;拓宽知识面。此外,还必须苦练基本功,包括口头表达、书面表达、普通话、书法、以及绘画、音乐等。只有艺术的教师才能创造艺术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艺术师生情感教学方法 什么是教学艺术,简而言之,教学艺术是教学方法、技能、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运用。它表现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目的,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教材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手段及合理的教学程序,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和学生紧密合作,充分利用一切条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教学手段的运用都应有新研究,使其能喜闻乐见。在这里我试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1 教学艺术是形象与语言的艺术 众所周知,教学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语言进行的。教师的语言往往支配调节着学生的认识活动,教师的语言是否准确、鲜明、生动,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一个语文老师更应该在语言上下功夫。 一切艺术都是通过形象去反映事物的,教学艺术同样需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语言不会像绘画,雕刻或舞蹈以线条、色彩、音响、旋律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语言与这些比较起来就抽象得多了。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更需要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因此,单调的讲解,缺乏形象的干瘪的语言,会使学生厌倦乏味。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设法使自己的语言能诉诸学生的感官,使之具有鲜明的形象性。那就需要教师绘声绘色地启迪,使学生感受到犹如亲处其境、亲触其物,犹如是“真的”。这样学生学起来快,记得也牢,还会从中得到领悟其意。如:我在教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大多借助形象和语言的配合,帮助学生记其字的音、形、意,已收到较好的效果。例:编顺口溜、出谜语、形象记法、编儿歌等,通过形象的表演伴随着美妙的语言,这正是教学艺术的体现。那么,作为艺术不但要有鲜明的形象,它更要有真挚的情感。 2 教学艺术是师生情感的融合 教学艺术,从广义上说,既是教书的艺术,又是教育学生的艺术。作为艺术是鲜明的形象和真挚的情感的和谐统一。这种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它是依赖于认识,又有反作用于认识,推动或阻碍认识过程的发展。那么,师生的情感融合不是靠一时一刻就能够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尤其是要爱这些问题生。他们这些学生中,有的由于学习成绩较差,有的是由于行为习惯差,有的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在学习上,在生

浅谈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夏李街小学四年级郭红彦 摘要:艺术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艺术经验对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艺术与人性中最深层的东西息息相通。因此,我们选择了艺术教育课题进行研究。对小学生进行艺术教育不仅对小学生的情怀意趣等精神陶冶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使其创造性得以最大施展,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它是一种人文教育之中坚教育。 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爱好,唤起学生对音乐的深刻而长远的兴趣是音乐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音乐课是学校实施音乐教育的基本途径。然而,由于受各种传播媒介的影响,许多学生只爱唱流行歌曲,对音乐知识和课本上的歌曲缺乏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和探索。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艺术教育双爱好对策 【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一、什么是艺术教育? 艺术:是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有典型性的一种社会

意识形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艺术教育:是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而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艺术等的深刻变化。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1. 设计有特色的教学程序,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突出的特点,并创造和谐、愉快的教学气氛。首要设计并采用一些有特色的教学常规。恰当地运用"体语"。如在演唱中,用慢慢地仰起头表示渐高;嘴角微微上扬表示欢快;左右轻偏头表示活泼等。这些教学常规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其次,要创造和谐、愉快、活跃的教学气氛与教师在课上的情绪及师生情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上课时要有饱满的热情和与音乐作品相符的感情,要使自己的语言、范唱、演奏及动作都有生动的感情色彩。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时,学生自然会在教师的熏陶下出现轻松、愉快、乐于学习的情绪。教师应该微笑看待每一个学生,带给学生的应该永远是朝气和热情,只有这样,才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 以学生为主体,从实际出发,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上音乐课时,唱歌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寓德育于音乐教学之中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以往的唱歌教学都按照发声练习、节奏练习、视唱练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

走近小学语文名师感受语文教学魅力 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语文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语文课是学习者接近、理解文字,感受文字的魅力,学习文字整合的诀窍,并较为成功地外化为各种(书面的、口头的)“言语作品”,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言语能力”的一门课。语文承载人类文化和生活经验,面对正处在童年阶段的孩子,教师应该以快乐、自由来填充语文课堂。 ——《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一)于永正老师的“艺术人生” 于永正:语文课,应该着眼于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掌握好语言这门工具。语言是基础的基础,所以语文的工具性永远是第一位的。小语教学要给孩子什么,我想,第一是识字、写字。小学六年,应该让孩子认识3500个常用字,能写其中的2500个字。这个指标现在普遍达不到。第二是要让学生会读书。6岁到12岁,也就是小学阶段,是人积累语言的最佳期,是记忆力最好时期。课标规定的15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这是底,要保住。但现在很多学生达不到,即使达到了也是浮光掠影、一目十行地浏览一下而已。我主张要加强背诵,要死记硬背。没有记忆的阅读,学生怎么积累?第三是作文教学。读书是基础,读写结合,小学以

读为主,在读的过程中去理解,去记忆,去感悟写作的方法。不要人为地去争论什么工具性、人文性。语文教学的着眼点是语言文字。书读多了,读懂了,人文性是跑不了的。语文教学,要给学生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留下方法,最重要的是留下兴趣! 综观于永正老师的课,他始终将学生摆在课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答案,即使是有误时也不是全盘否定,而是用他特有的“于氏引导法”进行恰当引导,将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导向正确的一面。 于永正老师的人格魅力、独特的教学方式向他的学生、向广大教育工作者展示了他作为特级教师的“艺术人生”。 (二)孙双金老师的“情智课堂” 孙双金:我的成功归功于课堂,课堂给了我一块金光闪闪的金牌,我要还课堂一座金库,我要把课堂变成点石成金的地方。 怎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首先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即好课标准问题。拿语文课来说,孙双金老师把好课的标准归纳为16个字:“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 近两年来,孙双金老师又发展了他的好课观。他以为随着学生主体观的重新确立,看一堂课好不好首先要看学生在

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摘要: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M学生智力、情感和态度的全面发展,发掘其内在潜能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通过对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新西兰、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有关中小学艺术课程最新文件的分析,从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目标、教学策略和学习模式、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它们的共性特征和各自优势,以期对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与完善提供启示。 关键词: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国际比较;启示 美国“21世纪技能”的提出和我国“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台表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不止于知识和能力,还包括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艺术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建设也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15年9月,我国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美育课程要注重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帮助学生基于自身的特点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普通高中美育课程则要满足学生不同艺术爱好和特长发展的需要,丰

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1]。这一文件的颁布,为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重新审视学校艺术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一直以来,我国学校教育在中考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以升学为导向、注重学业成绩的观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风向,但未能真正撼动应试教育的地位。长期以来,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鲜受重视,仅有的课时也可能被“语数外”等科目“强行占用”。如此一来,当今市场经济形势催生了校外兴趣班与特长班等有偿艺术教育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许多家庭的经济负担。为有效改善我国中小学艺术课程的规划与落实,有必要研究分析国际艺术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把握国际艺术教育潮流,进而促进我国中小学艺术课程的发展。 综合分析美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艺术教育的课程标准和相关文件可知,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都包括音乐和视觉艺术这两门学科。除此之外,各国和地区的艺术学科和学习领域(见表1)有所差异。 一、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价值 对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价值定位的研究是艺术教育课程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的相关规划与实

小学美术课标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 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交流; 三)、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 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 五)、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二、基本理念 (一)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三)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四)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三、设计思路 (一)完善体例,使结构更完整,表述更明确 (二)以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划分学习领域,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 (三)在保证基本规定性的同时,给予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 (四)注意《标准》实施的可行性 四、总目标 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基本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表达

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五、阶段目标 本《标准》的阶段目标具体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加以描述。 第一学段(1~2年级) ▲尝试不同工具,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观赏自然和各类美术作品的形与色,能用简短的话语大胆表达自已的感受。▲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第二学段(3~4年级) ▲初步认识形、色与肌理等美术语言,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丰富的想像力与创造愿望。 ▲学习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易的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法,进行简单的设计和装饰,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 ▲观赏自然和各种美术作品的形、色与质感,能用口头或书面语言对欣赏对象进行描述,说出其特色,表达自己的感受。 ▲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

06230小学艺术教育教学文案

小学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一席之地 一、知识点 1、1957年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P3 2、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在《诗人和白日梦的关系》艺术中认为,艺术起到了幻想与白日梦的关系。P8 3、德国哲学家康德(1724-1804)认为,在人类的种种发明中,有两件事情是困难的,一是政治的艺术,二是教育的艺术。P16 4、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1856-1939)在《诗人和白日梦的关系》艺术中认为,艺术起到了幻想与白日梦的关系。P8 5、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美育对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高的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P6 6、房龙在《人类的艺术》一书说:“一切的艺术,应该只有一个目的,即克尽厥职,为最高的艺术——生活的艺术,作出自身的贡献。★★★★★★P10 7、1994年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指出:“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课程,高中大学也应该开设艺术欣赏课。”P6 8、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在《美学》一书中说:“艺术的任务和目的就在于把一切在人类心灵中占地位的东西都拿出来提供给我们的感性、情感和灵感。”★★★★★★P9 9、法国画家塞尚(1839-1906)把艺术比喻为“X光透视”,认为艺术的价值在于探求追索世界深层和内在的真实本质。★★★★★★P9 10、1952年,教育部颁发《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教育”。P2 11、赫胥黎认为“必须使学生不仅受到最好的科学教育,而且也受到最好的艺术教育。”★★★★★★P13 12、夸美纽斯认为“教育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P16 13、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在人类的种种发明中,有两件事情是困难的,一是政治的艺术,二是教育的艺术。”P16 14、丰子恺认为“有生即有情,有情即有艺术。”★★★★★★P8 15、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认识和知识的堆集。”P12 16、1986年新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春天。P5 17、1993年是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第二个春天。P6 18、1986年国家教委成立第一个主管普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专门机构——艺术教育处。P5 19、德国哲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人类的生命形式有四个基本特征:即有机统一体、运动性、节奏性、生长性。★★★★★★P10 20、学校艺术教育是通过改造旧教育与学苏联起步的。P2 21、1989年国家教委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 22、美国已颁布了《国家艺术教育标准》★★★★★★ 23、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二、名词解释 1、艺术教育:教师(或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通过开发和运用音乐、美术和其他课程内容中的艺术因素,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 三、简答 1、20世纪7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中小艺术教育取得了哪些成绩?19-20 (1)建立了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 (2)制定了一列的指导中小学艺术教育工作的法规和文件; (3)改变了中小学艺术教育长期存在着大面积空白状况; (4)涌现了一大批中小学艺术教育优秀教师; (5)开展了一系列的有声有色的课外、校外艺术活动; (6)编写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中小学艺术教材。 2、我国中小学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21 (1)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和管理队伍不健全;(2)有的开课率很低;(3)艺术师资缺额大,学历达标率和岗位合格率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浅议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浅议 摘要: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美术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作用。而在小学,美术课程是学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材施教,主要分两方面解释:1、因教材而定教法;2、因学生的差异定教法。 首先,我们先来谈谈因教材而定教法的体会。 在湘版的美术教材中,比较注重“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而相对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就比较薄弱。只有学生提高了对美的认识、对好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评述能力,知道怎样是好的作品,才能更好的画好美术作品。因此,在备课到整个教学环节中,我以课本教材内容为主体,适当增加了课外好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更多好的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进行有效的创作有了极大的帮助。例如,在湘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四课《真情对印》的第二个活动中,内容是对称的窗花剪纸,教材里只展示了几个不同瓣数的窗花。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窗花的认识和做剪纸是兴趣,我上网收集了各类民间有特色的窗花,制作成形,让学生欣赏;同时还给学生讲述了这些窗花的意义和特色,让学生提高了对窗花的欣赏能力。结果,这次学生创作的窗花的造型丰富多姿,各有特色,而且还能说出他们创作的来源,讲得眉飞色舞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掌握了窗花的设计要点,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美术课。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是一个非常普遍的方式,而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提问就是老师这个施动者向作为受动者的学生发出指令或动作的过程,是一个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工具。所以提问策略并没有受到充分重视。然而随着人们对学生个体越来越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问艺术策略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理论依据 (一)概念的界定 1、什么是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看,问题就是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或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探索完成的任务。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问地是问号。”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面临问题”。因此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探究的开端。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意识。他们的思维活跃了,探究问题的热情才会爆发出来。问题是思维的核心,一切探究和创新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 2、什么是课堂教学提问? 课堂教学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针对有关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提问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启发下由学生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要求学生通过思维辨析或动手活动最后得出答案,以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质量。现代教学研究表明:课堂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S.C.卡尔汉) (二)课堂提问的原则 1、同步性原则。设计问题必须与教学进程同步,不能游离。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只要认真挖掘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研究教材中潜在的知识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能使所设计问题准确地反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2、适度性原则。设计问题不能太多、太滥,要适度。教师不能为问题而设计问题,要事先考虑问题是否有效,并在实践中加以矫正。 3、可知性原则。问题要让学生通过努力探索且必须努力探索才能作出正确的解释,不可太难,否则,不但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反而会使学生思维停滞,导致“启而不发”的现象产生;也不可太易,否则,会使学生感到科学知识简单、无味,从而影响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提问的类型 著名教育家特内曾根据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学》创设了“布鲁姆——特内教学提问模式”。按照学生的思维类型和水平的不同,把教学提问分成由低到高的六个水平,即“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回忆提问是一种检查学生已学知识,着重培养学生记忆能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技巧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技巧 美术课是小学教育中的艺术课程之一,美术教育即等同于美育。它反映学校艺术教育的部分内容和艺术美,在美术教育中侧重于以美的观念和知识丰富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美的情操和感受美的能力。 美术是一种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是静态的再现艺术。它的美是通过线条、色彩、构图,在二度空间范围内以动人的造型,来再现现实,反映生活,表达作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而儿童绘画则是人类幼稚阶段的一种天性的自然流露,是孩子纯真思想感情的倾诉,也是人潜意识的一种外溢。 小学美术课的内容包括绘画、手工制作、剪贴画、记忆画、想象画、美术欣赏等几个部分。为了顺应儿童爱美的天性,培养学生欣赏美术、学习美术的兴趣;增强儿童审美的能力,促使其有美化环境、美化生活的智能;发展儿童关于美的发现能力和创造,指导儿童对于我国固有艺术的认识和欣赏,我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一些新的教学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让“想象”插上翅膀 美术教育是一种智力活动的教育,将美术视为一种认知活动。重视在经验的层次中,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训练学生在现象世界中发现异同现象的能力,并依次对现象世界进行分类,从而上升到一般化的概括。同时,通过美术教育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助益一般智力发展。 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我们过多地强调基本功的训练,以临摹为主。老师依据教材或自己的认识在黑板上或纸上画好范图,然后让学生依葫芦画瓢,学生学得被动、消极、机械乏味,阻碍了学生个性和想象的发展。由于孩子年龄小,认知有局限,往往图画的局部与整体两方面难以一一顾及,即便是竭尽全力也往往是事倍功半,难尽如人意。 我在讲解形体结构、色彩、物体的大小和构图等知识的时候,不把基础知识当成“紧箍咒”,而是采用引导启发的现代化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创造、把隐藏的潜能发挥出来。在记忆画、想象画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性思维,对那些稚拙、纯朴、生动的儿童画,不要认为技法表现不好而否定,让孩子画其所知,而不是画其所见,儿童画没有对错之分,只要表达了自己纯真的感受都是真实的,就是好作品,鼓励学生勇于想象,善于想象,让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学习,寻找更生动有趣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绘画变得更有趣,内容更丰富,作品更充满活力。 二、造就“巧手”美化生活 美术在特质上是一种动手的实际操作活动,必须培养学生一定的描摹和制作能力,以适应未来广泛的职业需要。美术的生命在于创造,美术活动既遵循逻辑

小学艺术教育图文稿

小学艺术教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小学艺术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基础教育阶段,艺术教育以及艺术教育培养目标及其价值的体现,主要是通过【 C 】 A、综合课程 B、分科课程 C、艺术类课程 D、基础教育课程 2、在艺术课程标准中( )列在“课程价值”的首位。【 A 】A、创造美、鉴赏美的价值 B、感受美的能力 C、高尚和充实的审美情趣 D、认识美的能力 3、( )大概在儿童6-8岁之间,他们开始有了画好一张画的愿望。 【 C 】A、涂鸦期 B、前(主观)图式期 C、后(主观)图式期 D、主观写实期 4、综合艺术课程采用的科际整合的范式,包括着美术、()、戏剧()四个学科领,还涉及影视艺术、文学等其他科学领域。【 B】A生活、科学 B、音乐、舞蹈 C、表演、艺术 D、音乐、摄影 5、艺术学科最大的特点是( ) 【 D 】 A、存异性 B、排他性 C、求同性 D、共通性 6、教材把( )作为主线贯穿教材始终。【 A 】 A、人文主题 B、文学主题 C、科学主题 D、艺术主题 8、教学中要完整地实施三个艺术教学环节:第一,感知与体验;第二();第三,反思与评价。【 A 】A、创作与表演B、表演与表现C、创编与表现D、想象与表现

9,艺术与游戏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 )和自由创造是艺术和游戏最为明显的共同本质。【 D 】 A、表演 B、兴趣 C、实践 D、想象 11、艺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 )与艺术能力的整合发展为目标。 【 C 】A、表演能力 B、实践能力C、人文素养 D、创造能力 12、一个成熟的有效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几种要素:指导思想、( )、实施程序、操作技术。【 B 】 A、教学内容 B、教学目标 C、教学方法 D、教学标准 17、艺术课教学目标包括认知、技能、( )等多维目标。【 C 】 A、方法 B、技巧 C、情感 D、体验 20、艺术课程的综合性强调了不同艺术门类、不同艺术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连接,注重了多艺术门类与学科的( )。【D】A、互补与融合 B、互通与融合 C、沟通与融合 D、连接与融合 33、课程目标的一体化不只是三维目标的简单融合,它追求者融合的基础上产生更高层次的新内容,即( )。【 A 】A、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B、科学精神 C、艺术精神 D、人文精神 34、艺术教师在参与课程发展的过程中,能够逐渐形成()的工作能力。【 C 】A、合作 B、有效 C、高效 D、协调 35、( )、富有创新活动的艺术课程,能够满足不同的学生需求。 【 D 】A、有趣的B、快乐的 C、丰富的 D、开放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