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态度品德学习
- 格式:ppt
- 大小:300.00 KB
- 文档页数:23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的概述一、品德的含义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它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
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
品德与道德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1)离开道德就谈不上有个人的品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的组成部分。
(2)个人品德的内容是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具体表现。
(3)个人品德的发生发展与道德一样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区别:(1)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服从于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它不以个别人的存在、个别人品德的好坏为转移;而品德的发生、发展则有赖于某一个体的存在。
品德既受社会规律制约,又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制约。
(2)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
而品德内容往往往仅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3)道德是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二、品德的结构(一)品德的因素构成观点(名词解释、论述)在我国许多学者认为,品德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组成,四者紧密相连,彼此依存。
1.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个体对道德知识和行为规范的了解、领会及掌握。
它是品德的基础。
2.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在道德认识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险。
它是品德的动力。
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和动机,并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和动机的心理过程。
4.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所采取的各种行动。
它是实现道德目的、动机的手段,也是品德的外部标志。
(二)林崇德的品德系统结构观点林崇德认为,品德结构是个多侧面、多形态、多水平、多联系、多序列的动态开放性的整体与系统。
它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1)品德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关系系统,即道德动机系统和道德行为方式系统,所谓动机系统就是与道德有关的需要的具体表现,其核心因素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2)品德的心理过程和行为活动的关系系统,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品德心理特征系统。
七年级语文《论语》十二章阅读分析问答题与理解性默写汇总一、阅读分析问答:1.这十二章《论语》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
2.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原因。
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则,阐述了学习的三种态度,其中哪种学习态度最重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2分)最重要的学习态度是以学习为快乐。
6.谈谈你对“吾日三省吾身”的理解。
这句的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这是一种严于律己、敢于解剖自己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净化自己的思想,才能在做人和求学方面得到提高。
7.用自己的话表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在温习旧的知识中并有所发现,才能达到融会贯通。
8.赏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不义”得来的“富贵”比喻为“浮云”,生动形象。
告诫弟子不可不择手段追求富贵,也含有自警意味,要不慕富贵,淡泊名利。
9.“贤哉,回也!”是孔子对颜回的赞誉之词。
这一则孔子所举的事例中,能体现颜回怎样的品质?体现了颜回乐于学习、安于贫困的品质。
9、“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表明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10.请从“学习”和“修养”两方面,在文中选一句,写出对你的启示。
11.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体会。
12.如果从文中句子中选出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你选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1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理解。
14.中国古代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今天我们阅读它也会获益匪浅,请另外写出《论语》中你熟悉的一则(不得与课文中的相同),并简要说说对它的理解。
15.简要概括各章内容第一章:阐述学习知识的方法和修养方面的宽以待人与忠实守信。
第二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道德修养。
第十二章品德心理一、名词解释1.态度:2.品德:3.道德:二、判断()1.平日里说的“人格有问题”是指品德败坏。
()2.态度是与生俱来的,与后天学习无关。
()3.一定的态度总是与一定的行为一一对应的。
()4.品德是对整个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5.品德形成总是按照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的。
三、填空题1.态度通常包括三种成分:、和。
其中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品德包括、、和四种成分。
2.皮亚杰首创_ 研究儿童道德判断能力发展,科尔伯格采用的是。
科尔伯格的道德判断的三种水平是水平、水平和水平。
三、选择题1.小学低年级儿童对事物好坏判断总是易受老师的影响。
儿童行为的最适当解释是()。
A这阶段儿童道德判断处于皮亚杰的“权威”阶段;B观察学习;C害怕老师的批评;D儿童有模仿的天性。
2.下面能反映个人品德的行为是()A他每天坚持把卧室打扫得干干净净;B他总是烟酒不离;C营业员不小心找错了钱,他主动退还;D他有病也不去看医生。
3.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
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A品德;B不良品德;D不能确定;D嫁祸于人4.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态度的认知B.态度的评价C.态度的情感D.态度的意向5.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B.费斯廷格C.班杜拉D.皮亚杰6.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不稳定的8.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9.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七年级上册论语12章。
一、原文及翻译。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翻译: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翻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6.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翻译: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 翻译: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我把它看作天上的浮云。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论语》十二章知识与技能1.了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
2.积累文言词汇。
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过程与方法坚持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以诵读为主的学习方法中,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哲理深刻的名言警句,批判吸收儒家哲学思想。
重点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
难点解读各章语录,理解文章的大意。
讲述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
1.孔子的画像。
2.春秋形势图。
3.《论语》封面。
2课时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
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就是这众多文献巨著中的一部,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章》。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整理过《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1.听课文录音,完成两项工作:(1)听清字词读音;(2)思考这十二章《论语》分别属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中的哪一类内容。
2.全班朗读,纠正字音,提示字义。
指导学生翻译并理解课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第12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1、法学院男生张继波,还是在他10岁时父母就离异了。
他随母生活,家中就他母子二人。
继波热情而有孝心,平时看到妈妈内外忙碌,就总是抢着帮妈妈做事。
但他特别粗心,在家里举胳膊抬腿,不是打翻了壶就是碰掉了碗,做作业也是草草率率的。
妈妈说了无数次,可他就是改不了,他妈妈遇事只好不许他动手,为此,他妈找到了他的心理老师,老师就有意的训练他。
“我的眼镜忘了拿了,请你帮我拿,可别碰坏了,那是一幅很贵的眼镜啊!”继波小心翼翼地把眼镜拿来,没有碰坏。
“我口渴极了,请帮我倒杯水,倒满点,可别撒了!”于是,一杯满满的水轻轻地放在老师面前,一点也没有撒。
每当这时,老师就鼓励他:“我看你妈说得不对,其实你很仔细,今后做什么事都要这样。
”后来,老师又让他衣服破了自己补,参加学校美术社学画画,就这样,他终于进步了,变得非常细心和耐心。
结合上述案例,请回答;(1)为什么张继波在妈妈的帮助下改不掉缺点,而在老师的帮助下就能改掉呢?(2)老师的做法符合什么品德心理学原理?【答案】【解析】(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这些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可从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中综合反映出来。
品德不是个体先天的秉赋,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获得的。
其实质是把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行为规范内化为主体内在的道德行为观念,并进而通过个体的道德价值取向,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道德规范行为的过程。
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是完成道德任务达到道德目的的手段。
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综上所述,张继波的问题是一个道德行为养成问题,而非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问题。
由他“热情而有孝心,平时看到妈妈内外忙碌,就总是抢着帮妈妈做事”就可以看出他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都是比较好的,只不过由于他“特别粗心”而使行为养成上有问题。
《论语》十二章教材分析:《论语十则》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学生接触古代经典文化的开始,可以说肩负着使学生学习并热爱古典文化的使命。
教师应精心备课、厚积薄发,真正开启学生的智慧。
《论语》十二章选自于我国儒家经典著作《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古籍。
《论语》十二章谈的是学习方法、求知态度、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论语》十二章保留了《论语》十则中的6章,新添了6章,分别是3、6、8、10、11、12章。
从中可以看出在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方面上所占增加更多。
因此,其丰富的语言精华和深刻的思想精髓,对于心理发展正处于萌芽阶段的初中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学情分析:从教育心理学的分析看学情:这是学生进入七年级后第二次学习文言文,前面接触的是《世说新语》两则,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理解尚且存在较大难度,而且学习兴趣比较低。
从学生基础分析:通过学生第一次的文言文学习,我发现我们学生文言文基础薄弱,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问题的设置应降低难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归纳学习文言文知识,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能力目标:理解、运用文中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翻译能力。
德育目标:能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多彩的文化底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开阔胸怀,加强为人处事的思想修养。
重点: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识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经典文化的热情。
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学习方法、求知态度、道德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能把所学知识道理付诸于实践。
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讨论点拨法。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课文,结合古汉词典和注释理解文意,勾画疑惑之处,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准备U盘、ppt课件等。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练背诵、默写全文。
十二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重点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成分 D.能力成分2.( )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3.下列哪种成分不是品德的心理结构(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4.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
A.道德认知 B.道德观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8.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9.与遵从相比,认同更深人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10.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A.遵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11.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属于( )。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12.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13.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A.依从 B.认同 C.同化 D.内化14.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1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19.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根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20.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思想道德修养》教案第十二章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docx第十二章加强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 演示一、教学目的(-)知识目标1、识记自我修养的含义2、理解(1)马克思主义的自我修养观(2)自我修养的时代要求(3)勤于学习(4)勇于实践(5)自我修养在完善人格中的价值3、运用(1)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2)努力做到“慎独”(3)坚持修养终生不辍(-)德育目标教育学生懂得加强自我修养的重要性,勤于学习,勇于实践, 不断加强修养,完善人格。
(三)能力目标培养和提高加强自我修养的自觉性《加强白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四)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演示? 演示(1)自我修养的时代要求(2)开展批评与口我批评(3)勤于学习勇于实践三、教学难点(1)努力做到“慎独'(2)坚持修养终生不辍课堂教学《加强H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 演示五、整体感知六、教学过程(演示课件)《加强白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思想道徳修养》教案我国改革开放和迈向现代化的社会实践,要求人们重视思想道德建设,自觉坚持自我修养,培养高尚人格。
“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不仅要使人民物质生活丰富,而且要使人民精神生活充实。
”大学生作为面向现代化、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一代新人,要担负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更需要了解和学习有关自我修养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我修养的方法,深刻理解自我修养的意义,增强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第一节自我修养概述在社会生活中,社会进步的道德要求与个人的道德行为选择之间,社会弘扬的优良品德与个人所具有的品德之间,总会存在着差异和矛盾。
人为了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推动社会进步,有必要进行自我修养,以使个人的道德行为选择符合社会进步道德的要求,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一.自我修养的含义及历史考察1、自我修养的含义自我修养是主体的一种自尊自律的要求,是主体塑造自我形象的基本功。
自我修养对于造就高尚的人,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