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40.15 KB
- 文档页数:10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3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巩固基础概念。
2.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本学期所有单元的重点知识。
2.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三、教学内容1.复习数字、加减法、长度和时间的相关知识。
2.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引导学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
2.复习资料和练习题。
3.板书、彩笔等。
4.讲义、教具、小奖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口头提问或板书提示,复习上一节课的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知识梳理1.复习数字的认识和大小的比较。
2.复习加减法的运算。
3.复习长度和时间的相关概念。
3. 练习环节1.让学生互相合作,完成一些练习题。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答题错误。
4. 知识拓展1.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拓展本学期所学内容,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和解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
六、课后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目。
2.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准备期末考试。
3.练习《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的相关习题。
七、教学反思•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和习惯,并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以上是本节课《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9《总复习》教案3》,希望帮助到您的教学工作,祝学生学习进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优秀5篇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设计说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应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基于这样的观点,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出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意识,使其感受成功的愉悦。
具体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
1、情境引入,参与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利用教材提供的主题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本节课很自然地引入到乘法知识中来。
在观察主题图的过程中,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并根据提出的问题来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不要求学生列出算式。
通过一系列情境的观察,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玩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解决问题的欲望。
2、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中心环节。
学生首先根据情境图提出不同的问题,分别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解决,列出一些加法算式。
通过观察加法算式,使学生体会到这些相同加数的加法算式可以用“几个几”的形式表示出来,使学生能概括地认识到相同数相加问题的特征。
然后巧妙地提出“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从而沟通相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
最后在列出乘法算式,认识乘号,学习乘法算式写法和读法的基础上进行乘法与加法的对比,感受乘法的意义。
3、应用新知,自主练习,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是本节课的练习环节。
在这一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依照情境图提出一些常见的问题。
让学生在这些问题中自主选择,并用今天学习的乘法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同时“双基”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情检测卡教学过程激趣引入星期天到了,小明和小朋友们都到游乐园来玩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他们都玩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46页主题图)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教师提问:通过观察你都知道了什么?2、提出问题:根据主题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准备怎样解答?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中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为下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第2~10页。
知识梳理知识归类知识点统一长度单位1.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做到准确估测。
2.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知道物体有多长。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1.“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2.在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3.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物体的一端对准直尺的刻度0,物体的另一端对着的刻度是几,物体就长几厘米。
认识米厘米和米的关系1.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一般用“米”作单位。
“米”用字母“m”来表示,1米记作1m。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 m=100 cm。
认识线段画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可以测量长度。
2.线段的测量方法:先把直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左端点,看右端点所对应的直尺上的刻度是多少,就是几厘米。
也可以先以其他刻度为起点,再找到终点对应的刻度,起点和终点对应的两个刻度的差,就是线段的长度。
3.画线段的步骤:①先画一个端点。
②再把直尺的刻度0与这个点对齐。
③从刻度0开始沿着直尺画,是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几厘米的地方。
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问题:①头脑中要有1米和1厘米的长度表象。
②用自己身上的“尺子”估一估。
③根据实际经验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4.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测。
复习重难点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大致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复习方法1.教材为本,整体复习。
课本是复习的阶梯,学习需要有“本”可依。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4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四课时“整理和复习”,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复习巩固已学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整理和复习能力。
本课时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等四个方面。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但在整理和复习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指导,使他们在复习过程中能更好地巩固已学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量的计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2.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高整理和复习能力。
2.教学难点:在复习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指导。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2.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采用激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知识点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复习。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图片中的物品数量,引导学生回顾数的认识和运算知识。
2.呈现(10分钟)呈现已学过的几何图形、量的计量等方面的知识,通过举例说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如:通过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引出数的运算知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
每组选择一个知识点,通过完成练习题,巩固已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指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 individually完成一幅数学手工作品,要求作品内容包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3篇下面是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3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1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会用分析法或综合法分析所学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正确分析各类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熟练地解答。
教学准备: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1、练习第8、9题题组练习。
(观察比较得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强调解题时认真审题)。
2、练习10、11、12题,独立完成,逐题讲出思考过程,讲评。
3、练习第13题,明确题意,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答。
4、第14题是移多补少的逆向应用题。
师生共同探讨完成。
5、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应注意什么?6、作业《作业本》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2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过程一、复习千米、吨1.第做109页的第7题.教师提问,学生口答:(1)1厘米是多少毫米?1分米是多少厘米?(2)1千米是多少米?1吨是多少千克?随着回答,教师板书:1厘米=10毫米1千米=1000米1分米=10厘米1吨=1000千克2.做第109页的第8题.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毫米(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米.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毫米、1分米有多长.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千米=( )米,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教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因为1千米是1000米,4千米是4个1000米,就是4000米,所以4千米=4000米.接着,教师再板书出:5000千克=( )吨,仿照上面的方法,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1.做第109页的第9题.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教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教师注意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后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区别和联系.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教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方法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应给予表扬.3.做第109页的第10、11题.教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候,精确到整厘米.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教师注意纠正学生中的错误.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教师可以根据班里的情况,让学生准备两张边长15厘米的正方形纸.先让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注意学生中出现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给予鼓励.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2022最新3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三步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比较熟地进行计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口算大赛6+30=60+8=40+3=50+7=3+90=20+5=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知识。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1.课件展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地板书例1的问题。
2.学习例1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1)学生列出算式:35+2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学生数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也就是37根。
生3:我是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算出来的。
……师:拨计数器的过程可以用一种形式展示出来,那就是竖式。
3.学习竖式。
师生拿出计数器,一边操作一边提问:算35+2时,先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加2时应在哪一位上拨几个珠子?师讲解竖式的写法:先写第一个加数35,再在35的下面左侧写上“+”,右侧写2、你们认为“2”应对着35的3还是5呢?(通过计数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不困难)最后在加数下面画上一根横线,表示等号。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材分析】《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是在学生会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会算俩位数加两位数不加法基础上的教学,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取材于现实,来源生活,贴近于生活实际,这一课题要解决两个问题:1、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为什么进位?2、笔算两位数加法进位符号的'创立和书写。
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展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加法,懂得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减,知道了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以及一个十数是10个一、10个一是一个十的转化关系。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加法既可以从个位加起又可以从十位加起,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先算十位有矛盾冲突,学生要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通过摆学具,说算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彩色吸铁石若干【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算一算:65+32= 34+12=(指名两位学生板演)学生评价两位学生的计算结果。
提问: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
(板书课题: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二、探索算法,理解算理1、创设情境(出示例3情景图)提问: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道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指名生提问)追问:要求两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该怎样列式?(指名学生说)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4+16=启发:思考35+37等于多少呢?可以在你的作业本上画计数器或摆小棒算一算,再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小朋友听一听。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6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精选6篇】数学课件分析是重要的。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人教版篇1一、看谁最聪明。
1、括号里能填几。
4×()<30 ()×9< 623×()<17 ()× 7 < 612、找规律后填数。
408、409、()、()、()()、()、450、500、5503、在○里填上“>”、“<”或“=”。
498○500四千八百零六○48062080○100mm○9cm 900m ○ 1km 50dm ○ 400cm4、 10个()是一万;2438是由()个千、()个百、()个十和()个一组成;一个数是由5个千和3个十组成,这个数是()。
(6分)5、从76里面连续减8,减了()次还剩4。
6、在算式63-7÷7中,应先算()法,再算()法。
的三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5分)7、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一棵大树高约9()兰兰的身高是134()。
一块玻璃的厚度是3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
二、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我能直接写出得数。
25-9= 37+8=42÷6=9×9=13﹢56= 7×8= 96-40=21÷3=70﹢26= 100-20= 32 ﹢3= 42﹢50=2、竖式计算。
24÷8 = 42 ÷9 = 14÷3 = 50÷ 6 =3、混合计算。
4 × 9 - 20 15 + 5 ×5 35 ÷ 7 + 1080 - 42÷6( 6 + 3 )×924÷(17 – 9 )三、当好小管家。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最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初步建立1°角、30°角、60°角、120°角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2)通过先估后量,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基本方法,能灵活、正确地测量各种不同位置的角,并感知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会用量角器量角,会正确读出所量角的度数。
三、教学用具:电子白板、量角器、三角板、多媒体课件,牙签。
四、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和直角,并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了角是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课的知识,并为学生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
五、学生分析:学生对于角的大小有了初步的体验,并知道了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且有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了量角器,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用量角器来测量角几乎没有体验。
六、教学过程:课前一分钟:师:同学们,喜欢玩儿游戏吗?我们一起来玩儿一个打蚊子的游戏。
(链接到导入-大炮游戏)一次角度大了,二次角度小了,三次击中目标。
师:游戏中我调整了大炮的什么,最后击中了目标?(设计意图:本情境设计既能围绕知识关键点、重点展开,却又点到为止,彰显了情境设计直接为教学服务的目的,不仅明确了精确角度的重要,更产生了一种欲罢不能和急切学习的心理状态。
)(一)复习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称1.提问:(1)怎样的图形叫做角?白板上画1个角。
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人教版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本页是细心的小编燕子给家人们分享的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人教版教案优秀7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内容教材第58~59页假日小队。
教学目的1、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感受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方法解决,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假日里同学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队活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出示书中58、59页图)(板书课题:假日小队)二、新授。
1、看图说一说在这个假日里同学们开展了哪些活动?(表演、拍照、浇树、收废电池等。
)2、从图中数一数唱歌的有多少人?伴奏的有多少人?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用加法算的问题吗?还能提出用减法算的问题吗?书中提出了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个节目是今天假日活动的第几个节目?在它后面还有几个节目?求一共有多少个节目该怎样算?为什么?(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3、老师手指照相处提问:这边的同学在干什么?你知道一卷胶卷有多少张吗,他们已经照了多少张?还有多少个小朋友没有照?剩下的胶卷够其余每人照一张吗,为什么?(学生解答,集体交瘪时说说解题思路。
)4、老师手指浇水处提问:这边的同学在干什么?他们俩一共要浇多少棵树?还有多少棵小树苗没有浇;求已经浇了多少棵,该怎样算?为什么?(学生解答,集体交流时说说解题思路。
)5、让我们再去看一看收废电池这一组的同学今天收获怎样?说说她们各收了多少节电池?根据这三个条件,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是一种新教材,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强调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等学习方式和方法。
本教材特别适合小学二年级学生课本以及数学教师使用,其涉及范围包括数字、数值、几何、加、减、乘、除等基础知识及简单的逻辑思维及拓扑学,对于学生培养兴趣,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一、《人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人教版数学上册》共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之间知识点、难度分布相对平衡,大致如下:第一单元:认识数字,掌握数值的表示方法及大小的比较。
第二单元:数的认识及计数,加减法的基本运算。
第三单元:平面图形认识及几何问题的讨论。
第四单元:数的扩展及加、减法的补充。
第五单元:时间及量的比较,乘法的应用。
第六单元:量的认识及围绕“周长”、“面积”的讨论。
学完以上知识后,学生的数学基础会得到全面的提高,为学习接下来的数学课程打好基础。
二、第一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1)能正确读出0~100之间的任意数字;(2)掌握数值的表示方法及大小的比较。
2. 教学重难点(1)0~100之间任意数字的读法;(2)大小的比较及数值的符号表示。
3. 教学过程3.1 学习一~十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板书:0~10的阿拉伯数字让学生快速报出0~10的阿拉伯数字,老师读音,学生完成配对。
3.2 学习11~19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板书:11~19的阿拉伯数字让学生快速报出11~19的阿拉伯数字,老师读音,学生完成配对。
3.3 学习20~100的阿拉伯数字表示法板书:20,30,40,50,60,70,80,90,100让学生快速报出20,30,40等的阿拉伯数字,老师读音,学生完成配对,最后让学生通过练习能够快速拼读出100以内任意数字。
3.4 比较大小及数值的符号表示老师通过比较数字大小的语言表述和数字符号表示,让学生理解比较数字的方法,运用“大于( > )”、“小于( < )”、“等于( = )”符号表示数字大小。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全部教案(共8课时)课时一:复习数学中的进位与退位教学目标: 1. 复习十以内的进位数和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2. 掌握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进位与退位的方法。
教学内容: 1. 复习十以内的加法进位运算; 2. 复习十以内的减法退位运算; 3. 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进位与退位的方法。
教学步骤:1.,通过例题带领学生做练习;2.,通过例题带领学生做练习;3.,引导学生应用进位与退位的方法进行计算; 4.。
课时二:复习数学中的多位数加法教学目标: 1. 复习多位数的加法运算; 2. 强化学生对进位与退位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复习多位数相加时的进位操作; 2. 实际应用中的多位数加法计算。
教学步骤: 1.; 2.,并加强实际问题的训练; 3.。
课时三:数学中的多位数减法教学目标: 1. 复习多位数的减法运算; 2. 学会合理运用退位操作。
教学内容: 1. 复习多位数相减时的退位操作; 2. 实际问题中的多位数减法计算。
教学步骤: 1.; 2.,并进行实际问题的练习; 3.。
课时四:数学中的乘法概念复习教学目标: 1. 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 2. 强化对乘法运算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复习乘法的乘数、被乘数、积的含义; 2. 实际问题中的简单乘法运算。
教学步骤: 1.,通过实例加深学生对乘法的理解; 2.,引导学生根据所给信息进行简单乘法计算; 3.。
课时五:数学中的乘法口诀复习教学目标: 1. 复习乘法口诀; 2. 提高学生的乘法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教学内容: 1. 复习乘法口诀表; 2. 运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步骤: 1.,让学生背诵熟记; 2.; 3.。
课时六:数学中的除法概念复习教学目标: 1. 复习除法的基本概念; 2. 强化学生对除法运算的理解。
教学内容: 1. 复习除法的被除数、除数、商的含义; 2. 实际问题中的简单除法计算。
教学步骤: 1.,通过例题巩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 2.,引导学生进行简单除法运算; 3.。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1.知识目的:结合详细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2.才能目的:借助识别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亲密联络。
教学重点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能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
教学难点:借助识别方向的活动,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解决策略:合作探究前置作业根据主题图说出体育馆、商场、医院和邮局分别位于学校的什么方向。
教学内容:知道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观察:你看到什么,并说出它们的方向。
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学校这个位置,用已经学过的方向知识,说一说体育馆、商店、医院、邮局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老师先让学生4人一组说一说,再由老师指名让学生自己说一说。
学生口头答复后,老师让学生填在书上,并让学生在图中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标出。
二、总结老师让学生观察剩下的4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与以前所认识的方向有什么特别之处。
老师让学生讨论后说一说少年宫、电影院、动物园所在的方向。
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这样描绘方向真是太费事了,请大家分别给这4个方向取名字。
小组讨论后,将所取名字写在书中的建筑物的旁边。
老师让学生多说一说这4个建筑物分别在学校的什么方向,最后老师总结。
在教学中应该纠正学生北西、北东、南西、南东等错误说法。
师生共同制作方向板,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指导,先将8个方向的点找出,并将北的方向给出,再让学生自己写出剩下的7个方向,学生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让学生上台展示方向。
1.试一试(小组活动)(1)利用方向板说一说教室里8个方向分别有什么?(2)让学生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老师给出班级面朝的方向,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小组活动后,指名说一说。
使用方向板时,老师应让学生注意方向板中的方向应与现实中面朝的方向相符。
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主要包括了整数加减法、认识人民币、空间与图形、统计四部分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认识空间图形,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加减法、人民币、空间图形和统计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对于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三. 教学目标1.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理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能够正确进行人民币的计算。
3.认识空间图形,了解图形的特征。
4.学会简单的统计方法,能够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四. 教学重难点1.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及应用。
2.人民币的换算关系及计算。
3.空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4.统计方法的掌握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教案、学案。
2.练习题、游戏道具、图形模型等教学用品。
3.教学场地、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关于小动物们比谁的钱多,需要用到加减法、人民币的知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讲解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同时,呈现人民币的图片,讲解人民币的换算关系,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人民币的计算。
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练习题,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加减法和人民币的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如“商店购物”游戏,学生扮演顾客和店员,进行人民币的计算和交易。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和人民币知识解决问题。
新⼈教版⼆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学⼆年级的数学学习为以后打基础的阶段,所以教师们在课前做好教案教育学⽣很重要。
那么新⼈教版⼆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有哪些?下⾯是店铺分享给⼤家的⼆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希望⼤家喜欢! ⼆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教学准备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刻度尺,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cm,借助实物初步建⽴1厘⽶的长度观念。
(2)初步学会⽤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并通过估测,形成初步的估测意识。
2、过程与⽅法: 经历统⼀长度单位的过程,体会统⼀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测量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做事严谨、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1厘⽶的长度单位,⽤厘⽶尺测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正确⽅法 教学⼯具 课件、数学课⽂、铅笔等 教学过程 1.情景导⼊ 提出问题。
教师:同学们,⽐⼀⽐这两本书,哪本长,哪本短呢?两本书到底有多长,有多短呢?⼤家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这⼏课就学习这个问题。
课件出题图⽚ 2.探究新知 学习第2页例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课桌有多长吗?⼩组讨论。
b交流汇报: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法,⼤多⽤铅笔、铅笔盒、课本做为⼯作测量。
下⾯每4个⼈为⼀组和⽼师⼀起⽤⼿测量课桌的长度。
C动⼿操作,合作完成。
汇报:相同的课桌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同呢?学⽣的五拃长,⽼师的三拃长。
因为选⽤的是不同的⼿,结果⼀定会是不同的。
归纳:要想得到相同的答案,应选⽤同样的物品作为标准进⾏测量。
学习第3页例2 a请同学们拿出⾃⼰的直尺,看看上⾯都有什么? 指名回答,教师总结, 数字⼩格⼤格厘⽶. 尺⼦上的线有长有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0在最左端,尺⼦上的0表⽰起点。
b我们⾝边有哪些物品是1厘⽶? 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图钉、⽥字格本,⼩组合作,共同操作。
学习第3页例3 a发⼀张课前准好的彩纸,请同学们先估量⼀下它的长度,然后动⼿操作量⼀量。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9单元《总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复习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人物资料表的制作等。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加法和减法的混合运算。
2.人物资料表的制作及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1.解决较复杂的加减法混合运算题。
2.制作人物资料表时的细节处理。
三、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加减法运算题和人物资料表的示例。
2.黑板、彩笔。
3.学生练习册。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复习加法和减法运算
1.讲解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2.给学生出几道练习题进行练习。
第二节:制作人物资料表
1.展示人物资料表的模板和示例。
2.引导学生根据示例制作自己的人物资料表。
3.让学生通过制作人物资料表解答问题。
五、教学延伸
1.让学生互相交换人物资料表并提出问题,增进对知识的理解。
2.给学生出一些拓展题,让他们在实际运用中加深对知识的掌握。
六、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
2.制作一个自己的人物资料表,并写出相关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本单元的知识点会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在课后能够加强练习,使知识的运用更加娴熟。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免费教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免费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懂得“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3、提高学生分析观察、推理、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弄清“余数”概念。
难点:理解余数的特点。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学具;学具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国庆节,飞行大队举行了一次飞行表演(课件演示)师:飞行员叔叔的表演精彩吗?师:飞行员员除了有强健的身体,还有渊博的文化知识,他们知道二(3)班的同学个个都非常聪明,出了几个问题想考考你们,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二、自主探究出示第一个问题。
同学们能独立列式计算吗?教师指名列算式,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列?出示第二个问题。
请同学们用小棒表示飞机摆一摆,看看可以分成几组?教师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出示第三个问题。
请同学们把15根小棒分成5组,看看每组有几架飞机?教师引导学生列式计算。
出示第四小题。
请同学们继续用小棒来摆一摆,老师看看谁能出色的完成这个任务。
完成后,教师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教师交代写法,帮助学生认识余数。
交代读法。
议一议:剩下的3架飞机还能再分吗?余数有什么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三、实践应用今天,飞行员叔叔出的四道难题,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同学们能不能用解答这四道题的方法来解答其它的题呢?出示第一道练习题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在课堂练习本上。
出示第二道练习题师:同学们能独立完成这道题吗?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免费教案2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课件出示)读一读、并说一说算式各部分的名称3×4=12 12÷3=4二、探究新知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国庆节,空军飞行大队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飞行表演。
这次飞行表演非常成功。
(课件展示飞行表演画面)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参观这次飞行表演,而且老师还要让小朋友们亲自体验,做一回飞行大队长,指挥飞机编队飞行。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九单元《整理复习——解决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耐心、细心、动脑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问题的解决。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课件:提前准备好与加减法相关的图片或思维导图。
2.板书:板书内容包括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示例题目。
3.教具:提前准备好计算工具,如算珠、计算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复习导入•老师简要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第二步:新知讲解1.老师引导学生复习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示范。
2.老师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步:示范演练1.老师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进行解答。
2.学生分组合作,结合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思路。
第四步:拓展应用1.老师提出更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思路,并尝试解决问题。
第五步:课堂小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加减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
2.运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一个实际问题并解答。
六、板书设计•计算方法:6 + 4 = 109 - 2 = 7高效学习!。
【人教版】2024年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第4课时整理和
复习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够复习前几节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加法和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整理和复习的方式,掌握知识点,培养学生的逻辑
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整理和复习加法和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
巩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加法运算
•让学生参与加法口算练习,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指导学生使用竖式计算,巩固进位的概念。
2. 复习减法运算
•给学生减法口算题目,加强减法运算能力。
•引导学生学习借位减法的方法,让他们掌握减法运算的原理。
3. 综合练习
•设计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学生加深了对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的理解,提升了运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其数学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
•加法口诀表
•减法口诀表
•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图解
七、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2.完成家庭作业,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整理和复习,让学生系统地复习了前几节的知识点,加深对数学基础的理解。
同时,也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复习教案
总复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本册各单元的基础知识。
2、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计算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号数学的信心,促动学习水平进一步提升。
教法与学法:
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行复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复习时,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本学期的重点内容是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减法和表内乘法,要使学生切实学好。
课时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1题,练习二十五第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能熟练地实行计算。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估算方法,提升估算的意识和水平。
3、使学生能够灵活使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
算的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互帮互学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熟练地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法与学法:
教法:谈话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出示卡片)
75-8 = 36+40= 42-9= 54+8=
48-40= 52-7= 36+4= 50-20=
57-20= 84-7= 75-6= 84-60=
2、谈话揭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