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复习课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1
专题复习长度单位教学准备学情分析1.基于课程标准的思考《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第一学段,我们应该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了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教材分析教材是教师引导儿童开展活动的重要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教材提供的内容作为参考,开展贴合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结合尺子认识“米”“厘米”。
通过活动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教学工具从整体上来说,因为二年级学生普遍六、七岁,以形象思维为主;二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正在逐渐形成。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在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积累习惯、迁移习惯,希望可以结合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数学知识结构体系。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加深长度单位的理解。
2.通过比划、判断、交流,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表象,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需求。
3.综合长度单位的知识,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学重难点复习重点:利用思维导图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整理复习难点:建立起长度单位的表象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师:第一单元我们学习已经结束,我们在长度单位的知识海洋中遨游了一圈,这节课我们一起梳理和复习一下本单元的知识吧!2.板书课题:专题复习长度单位【设计意图:通过提取关键字,制作成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为以后让学生学习用思维导图总结数学知识点奠定基础。
】二、自主梳理,初制导图(一)课前布置,自主完成思维导图(二)小组合作梳理1.师:课前,同学们已经将本单元的知识初步整理,总结成了思维导图,请大家拿出自己的思维导图,组长组织交流任务一,根据思维导图回忆一下本单元的内容。
老师会根据每一小组讨论的情况,选择最认真的一组上台展示。
2.展示小组作品①生进行展示。
师:还有别的小组想要进行补充的吗?师:你能评价一下他们的展示吗?(三)师生共同合作梳理,板书三、借助导图、链接典例(一)知识点1:认识厘米,用厘米量师: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厘米,在直尺上0到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除了它,还能怎么表示1厘米?生活中食指的宽、铅笔的宽、图钉的长一般是1厘米。
长度单位整理与复习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长度单位,分为4个层次。
一是认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二是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用厘米和米进行测量,三是认识线段,四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3)更加注重知识形成的本源,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对实际物体的长短进行比较,掌握了“比长短”的基本方法,对物体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单元的学习用意在使学生认识常用的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了解厘米和米之间的关系,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测量物体的长度,以及给物体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学会量线段和画线段。
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对长度单位的知识掌握得还不错,对于量线段和画线段的知识也掌握得挺好,但在给物体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时有些同学存在困惑,对于厘米和米傻傻分不清,总而言之,学生对本单元知识学得零散,没有将知识系统化,所以如何将本单元知识用一根线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是本节整理和复习的重点。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体会统一长度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用尺子量物体的长度(限整理米和整米)。
4、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学生对线段的认识,会熟练运用尺子量线段的长度,会按给定长度画线段(限整厘米)。
5、通过整理和复习,初步培养学生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中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一单元复习教案复习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第2~10页。
知识梳理知识归类知识点统一长度单位1.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做到准确估测。
2.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统一的标准,这样才能知道物体有多长。
认识厘米用厘米量1.“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cm”来表示,1厘米记作1cm。
2.在厘米尺上,每相邻两个数之间是1厘米。
3.用厘米作单位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把物体的一端对准直尺的刻度0,物体的另一端对着的刻度是几,物体就长几厘米。
认识米厘米和米的关系1.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一般用“米”作单位。
“米”用字母“m”来表示,1米记作1m。
2.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 m=100 cm。
认识线段画线段1.线段的特征:①直的;②有两个端点;③可以测量长度。
2.线段的测量方法:先把直尺的刻度0对准线段的左端点,看右端点所对应的直尺上的刻度是多少,就是几厘米。
也可以先以其他刻度为起点,再找到终点对应的刻度,起点和终点对应的两个刻度的差,就是线段的长度。
3.画线段的步骤:①先画一个端点。
②再把直尺的刻度0与这个点对齐。
③从刻度0开始沿着直尺画,是几厘米的线段,就画到几厘米的地方。
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解决问题:①头脑中要有1米和1厘米的长度表象。
②用自己身上的“尺子”估一估。
③根据实际经验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体会到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意义。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3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4.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测。
复习重难点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大致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复习方法1.教材为本,整体复习。
课本是复习的阶梯,学习需要有“本”可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
2.能够用尺测量长度并用厘米表示。
3.能够用米表示物体的长度。
4.能够相互转换长度单位。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识别并掌握长度单位“厘米”、“米”。
2.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难点1.掌握长度单位的转换单位方法。
2.理解不同长度单位的用途和特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尺子、米尺、教材、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准备好练习册、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让学生观察教室中不同物体的长度,并对其进行简单测量。
二、讲解新知识•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以及它们的关系和应用。
三、示范操作•让学生用尺子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厘米表示。
四、练习•让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巩固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知识•让学生回顾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知识点。
二、引入新知识•讲解长度单位的转换方法,例如:1米=100厘米。
三、示范操作•让学生通过实例练习,掌握长度单位的转换。
四、绰解疑点•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疑惑进行解答和讲解。
第三课时一、小结•对本单元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讲解。
二、讲解扩展•介绍长度单位的更深层次应用,如米和千米的关系。
三、师生互动•与学生一起探讨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实际意义。
五、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关于长度单位的练习。
2.测量家中任意物体的长度并用厘米和米表示。
六、教学反思本单元以“长度单位”为主要内容,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情况拓展长度单位的应用场景,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复习》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长度单位复复内容】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页至第10页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米的长度观念,并初步认识线段。
这一部分是学生进一步研究长度单位和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复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并知道1米=100厘米。
2.技能目标: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情感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在引导学生复线段的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
复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长度观念。
难点:通过同学的合作,度量物体的长度,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复准备】多媒体课件、纸条、直尺、米尺复过程】一、复铺垫,激趣引入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事物引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
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复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二、整理知识,建构网络一)自主疏理再现知识老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自主疏理再现知识,包括量物体的长度用什么工具,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用两个手指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应注意什么,线段有哪些特征等内容。
二)交流完善,优化建构在交流中完善知识,优化建构。
例如,让学生回答1厘米到底有多长,通过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表示1厘米,以及生活中有哪些1厘米长的东西等问题,加深学生对长度单位的认识。
三、巩固练,拓展应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巩固练,拓展应用。
例如,让学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用刻度尺画线段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四、归纳总结,提高思维通过归纳总结让学生提高思维。
例如,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并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复习课年级:二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思维。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1. 长度单位的概念及换算。
2. 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2. 解决实际测量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子等,请学生们用语言描述这些物品的长度。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地表示这些物品的长度?从而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
二、新课内容1. 复习长度单位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米、分米、厘米。
2. 讲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等。
3.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4. 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测量问题。
三、巩固练习1. 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互相交流解题思路,共同提高。
四、课堂小结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度单位的概念及换算方法。
2. 强调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的重要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用尺子测量家中一件物品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长度单位的概念及换算方法,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这一知识点。
在实际操作环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但在练习环节,发现部分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换算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较好。
《长度单位》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米”和“厘米”的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够用适当的测量工具量出有关物体或距离的长度,并会在某些情景下对物体或距离的长度进行简单的估计。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4、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重难点: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知道1米=100厘米。
2、大致会估计物体的长度。
1米=100厘米教学过程:一、回顾梳理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二、根据回答整理:1、米和厘米是我们测量物体时常用的长度单位。
米用来表示比较长的物体,厘米用来表示比较短的物体。
它们的英文分别是:m和cm。
2、回忆1米、1厘米到底有多长。
你还记得1厘米到底有多长吗?1米呢?①用大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表示1厘米。
②说说生活中哪有1厘米长的东西?如:手指宽度,方格边长,订书钉长度,语文书厚度等。
③具体估请大家拿出口算本,用你的手指估一估口算本的宽度。
④反馈,两种估法学生投影展示:一个手指估两个手指交替估哪种方法好呢?为什么?第二种更准确。
⑤用尺子量一量,口算本到底有多宽。
新课标第一网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什么?0刻度对准端点,另一个端点对准几就是几厘米。
0不见了怎么办?谁估得最准?3、那1米有多长,你还记得吗?生张开手臂。
是的,1米大约是我们两只手臂张开的长度,有些小朋友可以手握住拳头,有些还要稍微收拢一些。
练习:填上恰当的单位名称(1)、一本书厚约1()(2)、电脑屏幕长25()(3)、讲台长约130()(4)、一棵大树高约5()(5)、一幢大楼高20()(6)、跑道长400()4、厘米与米的关系。
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400厘米=?5米=?知道这个关系,我们就可以进行计算了①1米-1厘米=()厘米ww w. xkb 1.c o m1减1不是等于0吗?为什么不能直接减?单位不一样那怎么办?统一单位再减。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3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类比、观察,学会如何运用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2、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身边的物体,进行想象、猜测、推想、对比等,确定合适的长度单位。
3、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描述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常规学具。
教学方法:自主探索、交流合作、质疑反思。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出问题。
1、前面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你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长度和1米的长度吗?(学生用手比划。
)2、教师口头出题,学生比划。
3、小结:厘米和米在生活中有很大的用途,那么,什么时候用厘米作单位,什么时候用米作单位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参与活动,探索交流。
(一)教学例8。
1、教师谈话:欢迎大家来到动物王国,这里有几种动物,你觉得哪种动物最高?2、你们在现实生活中见过长颈鹿吗?在哪里见过?3、联系实际想一想,你和长颈鹿比,谁高?长颈鹿到底有多高呢?4、降低难度:这样猜测范围太广了,我给大家提个问题:长颈鹿的高度是5厘米还是5米?同桌互相说说想法。
5、指名回答,说想法。
引导:方法一:排除法。
1厘米只有这么长,(用手比划)那么5厘米就只有这么长,长颈鹿不可能这么矮,所以是5米。
方法二:推算法。
把长颈鹿的高度和我们的身高对比一下,我们大约是1米多高,才到长颈鹿的这个高度,所以长颈鹿应该是5米高。
4个小朋友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和旗杆一样高。
方法三:类比法。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准确地使用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2. 培养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敏感性和观察力,能够准确地判断物体的长度。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熟练地使用尺子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1. 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意义。
2.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
2. 尺子、直尺等测量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长度单位,让学生举例说明。
2. 提问:我们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二、新课导入1. 介绍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意义。
2. 通过PPT展示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让学生观察并判断使用哪个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3. 讲解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等。
三、实际操作1. 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使用尺子等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互相交流测量结果,讨论使用哪个长度单位更合适。
四、巩固练习1. 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讲解练习题的答案,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总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意义。
2. 强调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使用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2.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际操作和巩固练习,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在实际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练习题,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应用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掌握不够牢固,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巩固。
重点关注的细节: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在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教学中,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是一个重点和难点。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长度单位》教案(共4课时)一. 教材分析《长度单位》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1单元的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本单元共有4个课时,分别是厘米、毫米、米和千米。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演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了解厘米、毫米、米和千米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长度单位换算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
2.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长度单位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学生尺子、练习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知识,如“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然后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要学习新的长度单位。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向学生介绍厘米、毫米、米和千米这四种长度单位,并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特点。
同时,教师讲解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等。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用尺子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然后,教师挑选几名学生进行答案展示,并给予评价。
4. 巩固(10分钟)教师发放长度单位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组游戏,通过卡片找出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在游戏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初步掌握了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并且知道这4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4个长度单位以及1毫米、1厘米、1分米和1米的表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动手制作长度单位复习图来巩固这4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最后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训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目标】1、巩固分米和毫米这个单元的知识,帮助学生把所学的毫米、厘米、分米和米这4个长度单位的知识系统化,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复习图、课堂练习题。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一)说一说师:同学们,欢迎大家今天来到数学王国。
我们下面来参观长度单位宫殿,在这里我们认识了那些长度单位?(课件同步出示)生:毫米。
生:分米。
生:米。
生:厘米。
师:我们一共学习了几个数学单位?生:4个。
师:我们从大到小的排一排?最大的是?生:米。
(师板书。
)师:接着是?生:分米。
师:然后是?生:厘米。
师:最后是?生:毫米。
师:在这个长度单位宫殿里面我们学习了这四个长度单位。
师:你们知道这些长度单位分别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吗?生:米用m。
生:厘米用cm。
生:毫米用mm。
生:分米用dm。
师: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生:米用m,分米用dm,厘米用cm,毫米用mm。
(二)比一比师:我们一起来跟这几个长度单位打打招呼好吗?(课件同步出示)生:好!师:看看有哪些长度单位,我们怎么跟他打打招呼。
1米怎么表示?生用手比划。
师:1分米怎么表示?食指和拇指张开。
师:1厘米怎么表示?我们食指的宽度。
师:1毫米怎么表示?很小很小的两个指甲尖。
师:下面我们来快速的跟他们打招呼,我说到什么,你们就用手表示出来。
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1篇)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精选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年级长度单位教案篇1[设计理念]: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方式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觉动作思维。
本节课学生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动手操作这一直观手段,来建立1厘米长度的表象,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测量和练习,到最后的开放练习,让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本节课,注重学生在脑中建立1厘米的表象,而建立这一表象的过程是让学生不断的感知、思考、测量、判断、验证的活动过程。
通过先估计再测量,强化练习、加深表象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认识手中尺子的刻度线,建立1厘米的表象,能够在尺子上找1厘米或几厘米,然后由小组合作进行测量物体长度的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位、不同侧面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教学内容: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第二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数学书第3页例2和练习1的1-3题。
教学目标: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
(限整厘米)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教具准备:尺子、图钉、纸条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设计意图]:通过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由于测量工具不一样,物体长短难以说清楚,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测量的不便。
教师出示两枝长短不同的铅笔。
提问: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一下:物体有长有短。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1 《长度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理解“米”和“厘米”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米”和“厘米”计量长度;–能够简单将长度单位进行换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测量的方法发现长度单位的差异;–提供具体的例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概念;–通过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米”和“厘米”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这两个长度单位计量长度。
2.难点: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三、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测量尺、米、厘米的标尺等。
2.教学媒体:黑板、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段某物的长度,引导学生讨论不同的长度单位。
2. 学习新知识•讲解“米”和“厘米”的概念,并通过实物和标尺等工具展示;•让学生动手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以加深理解。
3. 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练习。
4. 巩固•设计各种游戏和习题,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概念,学习如何使用这两个长度单位计量长度,还进行了简单的长度单位换算练习。
希望大家通过课后的复习能够巩固所学知识。
六、课后作业1.完成教师布置的相关练习;2.自己找一些物体,用正确的方式测量它们的长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对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这两个长度单位进行计量。
在课后的复习中,继续巩固所学知识,做到知之于行,运用灵活。
教案:认识长度单位整理和复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的意义,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2. 培养学生测量物体长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度单位的意义。
2. 常见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3. 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1. 长度单位的意义。
2. 常见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四、教学难点1. 长度单位的意义。
2. 常见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体,如铅笔、书本、桌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物体的长度。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物体的长度吗?长度是用什么单位来表示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长度是用来表示物体长短的,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
2. 新课内容(1)长度单位的意义展示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些长度单位的意义。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是多少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1米等于10分米,1分米等于10厘米。
(2)常见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利用多媒体展示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如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等。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演示如何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吗?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测量物体长度时,要将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物体的起点,直尺要放平,读数时要垂直于直尺。
3. 巩固练习让学生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测量出这些物体的长度吗?测量时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测量物体长度时,要注意直尺的放置和读数方法。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长度单位的意义、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二上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米、分米、厘米和毫米的关系,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够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换算。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二、教学重点1.米、分米、厘米、毫米的换算关系。
2.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
三、教学难点1.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灵活运用不同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数学二上教材。
2.教具:尺子、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实物,黑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展示米、分米、厘米、毫米的实物,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长度单位的大小差异。
2.导入:让学生回忆一下长度单位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3.讲解:通过示范示例,解释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让学生跟随练习。
4.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的掌握。
第二课时1.复习:让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他们对长度单位转换的掌握情况。
2.讲解:介绍使用长度单位进行计算的方法和技巧,并进行示范。
3.操练:让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强化他们的计算能力。
4.综合练习:设计几道综合应用题,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六、教学总结在本节课中,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的转换关系,以及如何运用不同的长度单位进行计算。
通过课堂教学和练习,相信大家对这部分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七、作业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以及设计的作业题目。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和掌握,如有疑问请随时向老师提问。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米,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初步感知1 米的实际长度。
2.知道1 米=10分米=100 厘米,能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3.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1.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认识1 米=10分米=100 厘米。
2.会测量身边规则物体的长度。
教学过程:一、持疑引入1.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孩子们,前面我们学习了两个长度单位,是哪两个?(厘米、分米)厘米、分米这两个长度单位用字母怎样表示呢?(厘米用cm 表示,分米用dm表示。
)2.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分米作单位合适吗?课前大家预习了,你觉得用什么作单位好呢?(米)3.揭示课题。
米是国际长度单位,用字母 m 来表示,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常用米作单位。
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米(板书课题:用米作单位量长度)。
二、探究疑释(一)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1. 学生轻轻握住米尺的两端,让学生初步感知1米的长度。
教师再抽掉米尺,学生继续感知1米的长度。
2. 学生闭上眼想想1 米有多长。
3.学生比划1米大约有多长。
4.抽生汇报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
5.学生汇报交流: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选用米做单位。
(二)观察米尺,认识1 米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观察米尺,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2.集体汇报交流(小组汇报员汇报自己所在小组的发现)。
(1)米尺的长度是1米。
(2)米尺上有100个小格,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厘米,100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00厘米,所以1米=100厘米。
(3)10个小格的长度是1分米,100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0分米,所以1米等于10分米。
(4)1米=10分米=100厘米(三)用学生尺拼1 米长。
1.教师出示20厘米长的学生尺,学生猜一猜:1 米里面有几把这样长的学生尺?2.拼一拼。
长度单位复习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数学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获得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猜题导入今天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
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
“165()。
(生补充“厘米”)”你刚才加上的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除了厘米我们还学习了别的长度单位吗?(米)二、复习基础很好,那今天我们就来复习长度单位。
板书。
米和厘米谁大谁小呢?1、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1米=100厘米、2-1-3、2-2、2-3那什么时候用厘米什么时候用米呢?2-1-1、2-5题。
这是小明早上写的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
吃完早饭,急忙去上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65米的王老师。
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cm的课本看起来。
你为什么笑啊?你说说原因?那应该怎么办呢?你想改哪一个?改变后为:请用手势来表示对错。
(用手势来表示“√”“×”)。
一本书长15米。
()操场的旗杆高10米。
()1根粉笔长约1cm。
()2、同学们复习的很认真,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老师给同学们讲个小故事:看,统一长度单位是多么必要啊,要不就又该出误会了。
1题3、我们测量的工具是什么?(尺子)我们常用的是什么尺?怎样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请同桌两个人共同来回忆。
2-1-2、2-4、2-64、在本单元中我们还学习了线段。
谁能说说什么是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直线叫线段)3-15、怎样来画线段呢?(注意审题哦)3-2、3-3四、深化小结经过今天的复习,我们更进一步的巩固了长度单位这一部分知识,希望同学们在考试时能够仔细审题,认真对待,一定会有好的成绩!后序亲爱的朋友,你好!非常荣幸和你相遇,很乐意为您服务。
希望我的文档能够帮助到你,促进我们共同进步。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术业有专攻,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希望你能提出你的宝贵意见,促进我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课题长度单位的整理与复习总课时 1 备课人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根据进率进行换算。
2、通过练习帮助学生回忆起长度单位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整理能力。
3、通过估一估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以及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可以选择多种策略。
4、通过整理后提问,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教学重点长度单位的整理与复习,根据进率进行换算教学难点学生的估计能力的提高课前准备毛巾、导学单、筷子教学课时一课时任务单任务一:复习长度单位,建立长度观念填一填(1)水杯高约15()(2)去年冬季舟山市降水量平均为252()(3)朱家尖大桥约3()(4)小兔身长约4(),尾巴长约6()(5)陈老师身高1()6(),陈老师每走一步长约48()任务二:整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仔细回忆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二次备课(反思)任务呈现师: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复习长度单位,请同学们完成第一题的第1小题。
填一填(1)水杯高约15()(2)去年冬季舟山市降水量平均为252()(3)朱家尖大桥约3()(4)小兔身长约4(),尾巴长约6()(5)陈老师身高1()6(),陈老师每走一步长约48()完成任务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错题质疑效果评价师:好我们现在一起来校对一下正确答案。
教师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师:全对的请坐正,有错误的请举手。
师:你错的是第几题?学生反馈错题,知道的同学答疑。
预设学生比较集中的错题会在第4、5两题。
师:6厘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呢?你能来比划比划1厘米的长度吗?那6厘米呢?那1毫米呢?6毫米?学生比划。
师:那你们还能不能来比划比划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呀?学生比划师:现在对上面的答案还有什么疑问吗?请错误的同学订正。
师:着这样的题目要填写正确,我们心里必须要知道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甚至1千米的长度有多长,有时候我们还可以借助我们熟悉的物体长度来进行比较,比如刚才同学们说道的自己的身高,还有我们指甲的宽度约1厘米,校讯通的厚度约1毫米。
二年级上册《长度单位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过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初步掌握了测量的一些基本方法,并且知道这4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4个长度单位以及1毫米、1厘米、1分米和1米的表象,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动手制作长度单位复习图来巩固这4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最后通过一系列的练习来训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目标】1、巩固分米和毫米这个单元的知识,帮助学生把所学的毫米、厘米、分米和米这4个长度单位的知识系统化,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乐趣。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复习图、课堂练习题。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流程】【教学过程】一、引导学生回顾旧知(一)说一说师:同学们,欢迎大家今天来到数学王国。
我们下面来参观长度单位宫殿,在这里我们认识了那些长度单位?(课件同步出示)指生回答,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
师:这4个长度单位根据从小到大怎样排队?指生回答,师调整板书:米分米厘米米师:你们知道这些长度单位分别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吗?指生回答,师根据回答进行板书。
(二)比一比师:我们一起来跟这几个长度单位打打招呼好吗?(课件同步出示)生:好!师:那么请你用手比划出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
生用手比划。
师不按顺序地再说几次,让学生比划。
二、学生整理,汇报(一)展示复习图,整理汇报。
师:同学们,你们对长度单位的认识真不错,还能不能再来介绍介绍啊?有些同学把学到的知识都制作成了漂亮的复习图,请带上来介绍一些吧!小组代表带复习图上来介绍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汇报完的小组把复习图贴在黑板上)师:同学们制作的复习图既漂亮又能学习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啊!请没有回报的小组把你们的复习图拿上来贴在黑板上吧!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一)导入师:远离啊我们对长度单位了解这么深,你们能不能来接沙鸥他们的挑战啊?生:能。
长度单位复习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数学估计能力,求异的思想。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工具获得数学知识。
教学过程:
一、猜题导入
今天要看一看哪一位小朋友的眼力最好。
谁能来猜猜老师的身高?其实只要我说一个数字你就知道了。
“165()。
(生补充“厘米”)”你刚才加上的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除了厘米我们还学习了别的长度单位吗?(米)
二、复习基础
很好,那今天我们就来复习长度单位。
板书。
米和厘米谁大谁小呢?
1、他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1米=100厘米、2-1-3、2-
2、2-3
那什么时候用厘米什么时候用米呢?2-1-1、2-5题。
这是小明早上写的一篇日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早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床,用15米长的牙刷刷牙。
吃完早饭,急忙去上学,路上还碰到了身高165米的王老师。
到了学校,我马上拿出厚1cm的课本看起来。
你为什么笑啊?你说说原因?那应该怎么办呢?你想改哪一个?改变后为:
请用手势来表示对错。
(用手势来表示“√”“×”)。
一本书长15米。
()操场的旗杆高10米。
()1根粉笔长约1cm。
()
2、同学们复习的很认真,现在我们来轻松一下,老师给同学们讲个小故事:
看,统一长度单位是多么必要啊,要不就又该出误会了。
1题
3、我们测量的工具是什么?(尺子)我们常用的是什么尺?怎样用尺子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呢?请同
桌两个人共同来回忆。
2-1-2、2-4、2-6
4、在本单元中我们还学习了线段。
谁能说说什么是线段?(有两个端点的直线叫线段)3-1
5、怎样来画线段呢?(注意审题哦)3-2、3-3
四、深化小结
经过今天的复习,我们更进一步的巩固了长度单位这一部分知识,希望同学们在考试时能够仔细审题,认真对待,一定会有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