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构思方法和步骤
- 格式:pdf
- 大小:147.22 KB
- 文档页数:3
议论文的构思方法和步骤
一、议论文的构思方法
议论文的构思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联想法
有些事物,孤立去谈,易平淡、枯燥;如果展开联想,由这个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事物,在它们的相互联系中,去突出事物的特征,发掘事物的本质,这样不仅可以使议论更深入,而且可以使思路变得活泼而开阔。
除了古今联想以外,还可进行类似联想(有相似的特点或本质)、对比联想(有相反的性质)、因果联想、连锁联想等等。
(二)分类法
看到比较抽象的论题,笼统地谈,议论就很难展开。
这时候可以考虑将所要讨论的事物分一分类。
比如对“友谊”一词,人们并不陌生,但难以深层论述。
这时,可将不同类型的友谊分一分类,这样就可打开思路。
友谊,按不同时代,可以分成“伯牙摔琴”、“桃园结义”式的反映封建伦理道德的友谊,“基督-博爱”式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友谊,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典范的无产阶级的革命友谊。
按不同的目的,可以分成为了一个人或几个人的利益而建立的友谊,为了阶级、国家、民族的利益而产生的友谊。
按不同的性质,可以分成在共同的奋斗中,互相深刻了解建立起来的友谊;在一起吃喝玩乐中,互相吹吹拍拍建立起来的“友谊”。
按不同的内容,又可以分成:在你工作遭受挫折时给你帮助,生活遇到烦恼时给你安抚的友谊;在你一帆风顺时给你捧场,在你自鸣得意时为你叫好的“友谊”;“患难与共、生死相托”的友谊;“利则相攘(偷窃)、患则相倾(坑害)”的“友谊”;君子之间“淡淡如水”的友谊;小人之间“甘言如饴”的“友谊”……
有了分类,可供议论的内容一下子变得丰富多了。
分类,不仅打开了你的思路,而且使你看到了问题的深入。
由此看出,分类法是从各个不同角度来认识事物的性质,把那些抽象的论题具体化的一种方法。
(三)层递法
层递法,是一种把论题加上其他成分,进行变形思考的方法。
有些概念比较抽象,如果只就这个概念来谈就很容易使议论空泛、不深入。
这时候,可以考虑采用“层递”的方法,缩小议论的,使文章层层深入。
层递法可分两种方式,一种是增加定语,随着论题不断增加定语,文章的思路便不断向前发展,议论的范围就不断集中到更小的范围之内。
比如《谈奋斗》这样一个题目,第一层可以泛谈“奋斗”,第二层增加成分,谈“青年的奋斗”,第三层继续增加成分,谈“二十世纪中国青年的奋斗”。
另外一种方式是扩展论题内容,把一个抽象的论题具体化,从而使文章思路更开阔、论述更全面。
比如《论学习》这个题目,就可以先谈“学习的目的”,其次谈“学习的兴趣”,再次谈“学习的规律”,最后谈“学习的方法”等等。
注意使用层递法时,第一种情况不要出现论点转移,第二种情况增加成分以后的概念只能作为分论点,不要造成论点不集中的情况。
(四)阐述法
即在论证过程中对论据进行阐明、解释,把论据中蕴涵的借以证明论点的内容揭示得更鲜明、更充分。
可借助于这一方法打开思路。
例如,邓拓的《不要秘诀的秘诀》中,曾引用南宋人陈善在《扪虱新话》中的一段话来论证读书不能求助于“秘诀”,而须自己下功夫: “读书须知出入法。
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
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
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
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
”
接着作者作了如下阐释:
用现在的眼光读这一段文字,也许觉得他的见解很平常。
然而,我们要知道,陈善是南宋淳熙年间,即公元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
在那个时候他就能够提出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难能可贵的人。
他主张要读活书而不要读死书,就是说要知入知出;要体会古人著作的精神和实质而不要死背一些字句,就是说要体会古人用心处而不可死在言下。
不但这样,他还反对为读书而读书的倾向。
他主张读书要求实际运用,并且要用得灵活,即所谓“透脱”。
你看他的这些主张,难道不是一种反教条主义的主张吗?他的这个主张,过去很少有人注意,因为他的声名远不如朱熹等人,但是他根据自己读书的经验而提出了这种主张,我想还是值得推荐的。
作者通过对一段文言文的阐释,阐明了自己的观点。
(五)反弹琵琶法
对于有些似成定论的问题,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未必恰当。
这就需要人们拿出破旧立新的气魄,推翻传统的看法,提出新的见解。
这种逆向思维出新意的方法,谓之“反弹琵琶法”,它可以打破陈旧观念,使新的观念出台。
比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千百年来流传至今的名言,似乎是不可移易的真理,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个观点意在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但外因总是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这句话是不对的,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这样就可以写出《近墨者未必黑》这样的文章,来阐明自己的观点:每个人都应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不过大家在运用反弹琵琶法时,要注意不能刻意地标新立异,而没有事实根据,那样就不是思路的创新,而成为哗众取宠了。
二、议论文的构思三步骤
(一)想好开头和结尾
文章开头勉强,写起来就会觉得没劲,给材料的议论文尤其如此。
如果文章的开头是没有经过思考、顺水推舟的,对议论的对象、论证的方法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
目标方向不明确,议论也就会不着边际,文章的随意开头还会造成写作中缺少自信。
这种随意开头的情况常常出现在限时命题作文中,考试要求当堂交卷,写不出来也得写、不喜欢的题目也得写,于是有的考生就省却了审题思考的时间,先坐上船再说,然后在游动中寻找目标,这个游动,往往就形成了无话找话。
对付这种游动中寻找目标的毛病办法是有的,如学会剖析材料,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拓展联想思维等等,也就是说,要练好基本功。
但有没有更直接一些的训练方法呢?有的。
先上船再说最明显的毛病,就是开头啰嗦,这里介绍一种开头的方法,就是一句话开头法,即,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命题作文,自己逼自己,只用一句话作开头。
这样做,对纠正文章开头言不及意的毛病大有好处。
由于只能用一句话,那就一定要考虑明确地亮出自己的观点,迫使自己从对题目的思考中选取最有分量的话作开头,促使自己对思考的内容作出比较、筛选。
这样的开头,既简洁,又明确。
一句话开头,有利于尽早进入议论,使中心部分突出。
结尾处要冷静。
是否需要强调一下自己的观点,是否需要补充一点什么意见,是否需要说明一下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否有必要提醒读者对某个问题作进一步的思考……这些,在列提纲时就应有所考虑。
结尾处要冷静,不同于骤然冷却,要注意语言的节奏。
可以小结一下自己的观点,但不可作过多的重复,写文章的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能引起人家的重视,这时候行文语言要注意打动人。
(二)想好依据或事例
议论文的举例,为的是证明观点,增加说服力。
例子是否与观点吻
合,是最重要的,其次是力求鲜活。
写议论文举例,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能把个人特有的经历当成人所周知的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都有自己的阅读积累,都存在于不同的环境之中(尤其是不同的教学环境之中),因此写文章举例时,就不能认为自己知道的东西别人一定知道。
这种疏忽一般较多地反映在略说上,因为误以为人所周知,就一笔带出,结果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三)想好论述或论证
议论文需要用贴切的论据进行论证,然而考生所掌握的论据包括申论所给的材料中,不可能完全适合自己的论题,如果对这些论据巧妙地进行改造使用,就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使之成为证明论点强有力的论据。
因此,考生必须学会对论据进行改造使用,以提高议论文的论证力量。
1.“老调新弹”法。
有的材料,看似老旧,但可以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使之产生神奇的论证效果。
2.“旧瓶装新酒”法。
将旧材料融入新颖、有特色的议论,使之产生时代气息。
3.“反其意而用之”法。
有的材料,从传统角度看是这个意思,从相反的角度却可产生与传统观点截然不同的意思来,其思维形式是逆向思维。
4.“旁敲侧击”法。
从多个角度旁敲侧击地阐发,无疑会给人以新鲜感。
5.类比法。
从类比的角度分析,令人有“如听仙乐耳暂明”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