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抗菌药物学习培训内容
- 格式:doc
- 大小:71.00 KB
- 文档页数:9
抗菌药物培训一、引言抗菌药物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一种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因此,对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使用能力,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抗菌药物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抗菌药物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使用能力,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
抗菌药物培训的意义在于:1. 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使用能力,使其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细菌的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2. 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
3. 增强医务人员对细菌耐药性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其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和防控能力,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传播和流行。
三、抗菌药物培训的内容和方法抗菌药物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的危害、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和防控等方面。
抗菌药物培训的方法主要包括:1. 理论培训:通过授课、讲座等形式,向医务人员传授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和使用原则,提高其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2. 实践培训:通过临床实习、病例讨论等形式,让医务人员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其临床治疗能力。
3. 网络培训:通过网络平台,向医务人员提供抗菌药物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方便其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交流。
四、抗菌药物培训的组织实施抗菌药物培训的组织实施需要医院、专业机构和医务人员共同努力。
医院应当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培训,并进行考核和评估。
专业机构应当提供专业的抗菌药物培训课程和学习资源,为医务人员提供学习支持。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学习记录时间:地点:主持人:演讲人:记录人:参与人员:内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相关卫生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
第五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六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具体划分标准如下:1、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2、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经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3、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是指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抗菌药物:3.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3.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3.3疗效、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的抗菌药物;3.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由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报卫生部备案。
总结:通过此次培训学习,科室全体医生对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等内容有了更加深层次的认识。
学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抗菌药物管理方案、抗菌药物用法等,加深对抗生素使用的理解,防止不合理用药的发生。
2014年《抗菌药物》学习内容目录:简介; 合理使用 ; 分类 ; 分级管理简介【解释】抗菌药物一般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化学合成药物。
由细菌、放线菌、真菌等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或用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也可化学全合成。
抗菌药物在一定浓度下对病原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
抗菌药主要分为八大类,其中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含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及单环酰胺类等;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叶酸途径抑制剂类;氯霉素;糖肽类包括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大环内酯类。
抗菌药物的应用需根据不同的感染性疾病进行合理选择。
合理使用一.合理使用抗菌素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致病菌、控制感染,同时采取各种相应措施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尤其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二.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诸方面:选用对病原菌或感染无效、疗效不强的药物;量不足或过大;病原菌产生耐药后继续用药;过早停药或感染控制已多日而不及时停药;产生耐药菌二重感染时未改用其他有效药物;给药途径不正确;发生严重性或过敏反应时继续用药;不确当的联合应用抗菌素;依赖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忽视必要的外科处理;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忽视疗效/价格比。
三.合理用药涉及的问题:应用抗菌素及联合用药的适应症;抗菌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抗感染的经验用药;抗菌素的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抗菌素的不良反应和防治;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预防;特殊情况下抗菌素的应用等等。
四.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1.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3.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
4.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5.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6.下列情况抗菌素的应用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预防用药、皮肤、粘膜的局部用药;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联合采有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内容1. 引言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可能有些小伙伴会想,“抗菌药物不就是感冒发烧的时候吃的吗?”其实,想要用好抗菌药物,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哦!它不仅关乎个人健康,更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抗药性问题。
我们可不能拿自己的健康去赌这个“玩意”哦,今天我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让大家明明白白地用药,不再一头雾水!2.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2.1 什么是抗菌药物?首先,咱们得搞清楚什么是抗菌药物。
简单来说,抗菌药物就是用来对抗细菌感染的药物,它们能帮助我们杀死或抑制细菌的生长。
比方说,咳嗽得厉害,医生给你开了抗生素,这就是在针对细菌做斗争。
但是,大家可得记住,抗菌药物可不是万能的,像感冒这种由病毒引起的情况,用抗菌药物就没戏了!2.2 抗生素与抗菌药物的区别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抗生素和抗菌药物是不是一回事儿呢?其实,抗生素是抗菌药物的一种,主要是由微生物产生的。
而抗菌药物则包括了更广泛的药物,比如合成的抗菌药物。
所以说,抗生素就是抗菌药物的“小弟”,但并不是所有抗菌药物都是抗生素哦!3.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3.1 不乱用抗生素接下来,我们就要聊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了。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随便使用抗生素。
很多人一感冒就想吃点抗生素,这种做法可是不对的!因为大部分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抗生素根本不管用,反而会导致抗药性,未来用药时可就麻烦了。
3.2 按医嘱用药说到这儿,很多朋友可能会想:“我觉得我应该吃抗生素啊,我咳得厉害。
”这时候,咱们就得听医生的。
医生可是专业人士,了解你的身体状况,给你开药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按时按量吃药,不要随便停药,听着像个老生常谈,但这可是为了你的健康哦!4. 抗菌药物的副作用4.1 常见副作用抗菌药物虽然能治病,但也可能带来一些副作用,比如腹泻、过敏等。
吃完药后,如果你感觉肚子不舒服,那可能就是药物在捣乱。
不过,大家别紧张,只要及时告诉医生,很多时候都是可以解决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一、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菌药物以及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磺胺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
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
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误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针对最可能的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
一旦获得感染病原培养结果,则应根据该病原菌的固有耐药性与获得性耐药特点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用药效果等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各种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抗菌谱和抗菌活性)和人体药代动力学(吸收、分布、代谢和排出过程)特点不同,因此各有不同的临床适应症。
临床医师应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特点,按临床适应症正确选用抗菌药物。
(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定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包括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疗程及联合应用等。
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遵循下列原则。
1、品种选择:根据病原菌种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进行经验治疗者可根据可能的病原菌及当地耐药状况选用抗菌药物。
2、给药剂量:按各种抗菌药物的治疗剂量范围给药。
治疗重症感染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如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治疗剂量范围高限);而治疗单纯性下尿路感染时,由于多数药物尿药浓度远高于血药浓度,可应用较小剂量(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3、给药途径:(1)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肉注射给药。
抗菌药物学习培训内容2014年《抗菌药物》研究内容简介: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的药物,包括各种抗生素、磺胺类、咪唑类、硝基咪唑类、喹诺酮类等。
抗菌药物可化学全合成或由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产物。
抗菌药物主要分为八大类,应用需根据不同的感染性疾病进行合理选择。
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抗菌素应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素,并采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死致病菌、控制感染。
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防止不良反应,特别是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不合理使用包括选用无效药物、剂量不足或过大、继续用药产生耐药、过早或不及时停药、未改用其他有效药物、给药途径不正确、严重性或过敏反应继续用药、不确当的联合应用抗菌素、依赖抗菌素而忽视必要的外科处理、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忽视疗效/价格比等。
合理用药涉及的问题包括应用抗菌素及联合用药的适应症、药动学和药效学、抗感染的经验用药、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不良反应和防治、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预防、特殊情况下抗菌素的应用等。
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包括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状态合理用药、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预防用药、皮肤、粘膜的局部用药、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联合采用抗菌药物、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分类:抗菌药物主要分为八大类,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叶酸途径抑制剂类、氯霉素、糖肽类和大环内酯类。
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是指对抗菌药物进行分级,根据药物的重要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合理使用、合理配置、合理保护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包括特殊管理、限制使用、控制使用和常规使用。
特殊管理是指对重要的抗菌药物进行特殊管理,限制使用是指对某些抗菌药物进行限制使用,控制使用是指对某些抗菌药物进行控制使用,常规使用是指对某些抗菌药物进行常规使用。
抗菌药物培训资料导言:抗菌药物是用于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药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菌对许多常用的抗菌药物产生了抗药性。
为了确保合理使用和正确使用抗菌药物,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的培训和了解。
本文将介绍抗菌药物的定义、分类、使用原则以及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内容。
一、定义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具有杀菌或抑菌作用的药物。
其作用是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复制,从而阻止感染的发展和蔓延。
二、分类1. 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可以分为:- 阻止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干扰细菌蛋白质合成:如氨基糖苷类药物、四环素类药物等;- 干扰细菌核酸合成:如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等;- 干扰细菌代谢:如磷酸庆大霉素、甲硝唑等。
2. 根据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可以分为:- 抗菌治疗:用于治疗细菌感染,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 抗病毒治疗:用于治疗病毒感染,如流感、艾滋病等;- 抗真菌治疗:用于治疗真菌感染,如念珠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等;- 抗寄生虫治疗:用于治疗寄生虫感染,如疟疾、弓形虫病等。
三、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1.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病原学、临床表现和耐药性情况,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严格按照抗菌药物的剂量、疗程和用药时间进行使用;- 不滥用抗菌药物,避免过度使用或长期使用;- 定期评估抗菌药物的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防止抗菌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不随意购买和使用抗菌药物;- 不使用过期、禁用或无处方的抗菌药物;- 尽量避免组合使用多种抗菌药物,除非确有必要;- 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四、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使用抗菌药物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常见的包括:- 药物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发热、过敏性休克等;- 药物耐受性:长期使用某种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该药物的耐受性,从而降低疗效;- 药物相互作用: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副作用增加或药效降低;- 肝肾毒性:某些抗菌药物对肝脏和肾脏具有一定的毒性,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
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内容
以下是 8 条抗菌药物知识培训内容:
1. 你知道抗菌药物不是万能药吗?就好比你不能指望一把钥匙打开所有的锁呀!比如感冒,大多数是病毒引起的,用抗菌药物根本没用!要是你一感冒就乱吃抗菌药,不但治不好病,还可能带来副作用呢!
2. 哎呀呀,你可别随便增减抗菌药物的剂量啊!这就像开车,速度忽快忽慢多危险!比如医生让你一天吃三次,你可别自己改成两次或四次,不然抗菌效果可就大打折扣啦!
3. 大家想想,抗菌药物如果用得太频繁,是不是就像过度开采的矿山一样?细菌会慢慢产生耐药性呀!比如本来有效的药,因为你老是乱用,以后再用可能就不管用啦,那多可怕呀!
4. 嘿,你晓得不,用抗菌药物可不能随便停药哦!这可不是小孩子玩游戏想停就停!比如你吃了几天感觉好点了就不吃了,那细菌可能没被完全消灭,它们又会死灰复燃,让病情反复呢!
5. 你们说抗菌药物能和其他药物随便混用吗?那当然不行啦,就像不同的颜料混合可能会变成奇怪的颜色!比如有些药物混用可能会影响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呢!
6. 哇塞,记住哦,吃抗菌药物可别喝酒呀!这就像是给火苗浇油,危险得很呢!万一发生反应,那后果可不堪设想,可千万别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呀!
7. 朋友们,儿童和老人使用抗菌药物更要小心呀!这不就跟照顾小树苗和老树一样,得格外仔细!剂量不对可能会伤害到他们的身体呢!
8. 最后啊,我要强调,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菌药物呀!这就像是在海上航行要听船长的指挥,只有这样才能安全到达健康的彼岸呀!
我的观点结论: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很多讲究,大家一定要认真了解,正确使用,才能让它们更好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计划一、培训背景抗菌药物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在医学临床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导致了细菌产生耐药性,严重威胁了人类健康。
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认识是十分重要的。
本培训计划旨在通过培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降低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预防和控制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二、培训目标1. 了解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和作用机制;2. 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用药原则;3. 掌握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4. 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认识和意识;5. 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
三、培训内容1. 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1)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2)抗菌药物的作用范围和适应症;(3)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
2.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1)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原则;(2)避免滥用和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措施;(3)掌握常见细菌感染的治疗原则。
3. 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监测(1)抗菌药物治疗后的疗效监测;(2)抗菌药物使用后可能出现的抗药性情况。
四、培训方法1. 网络直播:设置专门的网络直播平台,针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网络直播培训,提供专业的抗菌药物使用知识和技能培训。
2. 现场讲座:医院举办专题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向医务人员传授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和技能。
3. 课程培训:开展针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和技能培训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培训。
五、培训时长和时间安排本培训计划的时长为3天,每天设立2个学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天:抗菌药物基本知识和使用原则;第二天: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监测和疗效评估;第三天: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案例分析和技能操作培训。
六、培训材料准备1. 培训讲义:编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讲义,介绍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管理知识培训
抗菌药物管理知识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培训内容,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的认识和能力,从而减少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以下是一份可能的抗菌药物管理知识培训的内容大纲:
1. 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
- 抗菌药物的定义和分类
-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 常用的抗菌药物及其特点
2. 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
- 抗生素使用的指征
- 抗生素选择的原则
- 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3.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
-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与处理
- 如何进行合理用药,避免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
4. 抗菌药物管理的政策和规定
- 抗菌药物管理的国家政策与规定
- 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指南和流程
5. 抗菌药物耐药性与感染控制
- 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机制
- 如何进行感染控制,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耐药性的发展
6. 抗菌药物管理的评估与质量控制
- 抗菌药物使用的评估指标与方法
- 如何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的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
通过这样的抗菌药物管理知识培训,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的认识,从而提高抗菌药物的治疗效果,减少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这对于防止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展和保障患者的治疗安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抗菌药物培训计划豆丁一、培训目的随着抗菌耐药性的增加,抗菌药物的使用和管理愈发重要。
因此,培训旨在加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高其对抗菌耐药性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应对感染性疾病。
二、培训内容1.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理了解抗菌药物的分类,包括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青霉素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氨甲环酸类抗生素、多精平类抗生素等,以及其作用机理,包括对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核酸合成、蛋白质合成等的干扰作用。
2. 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及用药原则了解抗菌药物在不同感染性疾病中的适应症,包括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胃肠道感染等,以及其用药原则,包括靶向病原体、合理使用联合用药、个体化用药等。
3. 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了解抗菌药物可能引起的常见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毒性等,并学会监测和处理。
4.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了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管理的重要性,包括控制用药指征、规范用药规范、监测用药效果、预防和控制抗菌耐药性等,以及相关政策法规和指南文件。
5. 抗菌药物的新进展与未来发展了解抗菌药物新技术和新药物的研发进展,包括基因工程抗菌肽、修饰抗菌药物、药物复合制剂等,并展望未来在抗菌药物领域的发展方向。
三、培训方式1. 线上培训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利用视频、PPT等多种形式进行线上培训,以方便医务人员的时间和地点选择。
2. 线下培训利用专业团队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包括讲座、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以促进医务人员的交流和学习。
四、培训目标1. 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其分类、作用机理、适应症等。
2. 培养医务人员的合理用药意识,包括用药指征、用药原则、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等。
3. 加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管理的认识,包括用药规范、用药监测、抗菌耐药性的预防和控制等。
五、培训评估为了更好地评估培训效果,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培训前进行基础知识测试,了解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的了解程度和需求。
普胸外科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相关管理规定试题2014年1月姓名1、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规定I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A、30%B、40%C、50%D、60%2、对抗菌药物超常处方()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个人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A、3 2B、3 3C、4 2D、4 33、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目标包括()A、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B、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C、有效控制细菌耐药D、以上都是4、抗菌药物购用管理里规定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超过()种A、30B、35C、50D、605、清洁手术(Ⅰ类手术切口)包括()A、无菌切口,指局部无感染、非外伤的B、手术未进入空腔脏器(胃肠、胆道、呼吸道等)、泌尿生殖道及口咽部位的切口C、闭合性骨折切开复位、不切开空腔脏器的胸腹部手术切口等D、以上都是6、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规定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A、10%B、15%C、20%D、25%7、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规定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DDD以下A、20B、30C、40D、508、抗菌药物使用管理中规定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A、30%B、40%C、50%D、60%9、《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是()年颁布的A、2009B、2010C、2011D、201210、抗菌药物购用管理规定同一名称、剂型限()种以内A、2B、3C、4D、5答案:1A 2A 3D 4B 5D 6C 7C 8D 9C 10A感染控制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试题2014年2月姓名1、以下哪项不属于推荐使用万古霉素的情况( )A、常规手术预防B、甲氧西林耐药的阳性球菌感染C、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且灭滴灵无效D、院内高度耐药阳性球菌分离率高,手术预防:心脏瓣膜和全髋置换2、以下哪项不属于用药后审计的内容()A、审计更加客观:有影像学和病原学支持B、实时反馈对临床医生是一个好的教育C、费时、费力:每周7天24小时服务D、占用医疗资源较少3、以下哪项是不能使用碳青霉烯的情况()A、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治疗B、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的经验性治疗C、需氧、厌氧混合的严重感染D、MRSA、MRScoN和VRE感染4、耐药菌院内感染住院时间和病死率大约是敏感菌的()倍A、1B、2C、3D、45、以下哪项不是抗生素滥用的不良影响()A、耐药细菌引起的院内感染B、过敏和毒性作用C、增加医院经济效益D、增加医疗花费6、以下关于革兰阴性菌说法错误的是()A、产ESBL的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B、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C、耐药的非发酵糖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等)D、耐碳氢霉烯肠杆菌7、美国每年发生200万例院内感染,其中()由耐药菌引起A、20-30%B、30-40%C、40-50%D、50-60%8、以下哪项不属于推荐使用碳青霉烯的情况()A、危及生命的严重感染的经验性治疗B、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的治疗C、需氧、厌氧混合的严重感染D、非难治菌感染9、下列哪项属于推荐使用万古霉素的情况()A、中性粒细胞伴发热,经验性治疗B、预防导管相关性感染C、消化道灭菌治疗D、致死性感染,且对β内酰胺过敏10、以下关于Audit的结论说法错误的是()A、院领导的支持并不是很重要B、不同医院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合自身的管理方案C、是抗生素管理的重要一环:其他包括教育、抗生素指南和药典、抗生素限制D、Audit和feedback应该成为医院抗生素管理常规答案:1A 2C 3D 4B 5C 6B 7D 8D 9D 10A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1、清洁手术在切皮前()小时内必需静脉滴注抗菌药物,预防切口感染A、0-0.5B、0.5-2.0C、2.0-3.0D、3.0-4.02、在出现下列情况时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超过()小时,手术中出血量超过()毫升,污染机会增多者A、2;1000B、2;1500C、3;1000D、3;15003、关于DDDs叙述错误的是()A、DDDs指用药频度B、DDDs=某一时期某种抗菌药物使用总量/该药的DDD值C、DDDs可反映不同年度的用药动态和用药结构D、DDDs越小,说明某药的使用频率越高4、关于限定日剂量(DDD)描述正确的是()A、受到药品销售价格B、无法解决了因为不同药物一次用量不同、一日用药次数不同而无法比较的问题C、作为用药频度分析的单位D、用于主要治疗目的儿童使用药物平均日剂量5、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指标中处方指标有()A、4个B、5个C、6个D、7个6、下列哪些情况时考虑预防用抗菌药物()A、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手术中出血量超过1500毫升,污染机会增多者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或大血管,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C、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D、以上所有情况7、抗菌药物的范畴不包括()A、抗细菌、真菌感染药物B、抗生素类C、合成抗菌药物类D、植物成分抗菌药8、WHO在( )年制定了解剖-治疗-化学的药物分类系统A、1969B、1967C、1978D、19729、关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定义叙述错误的是()A、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抗菌药物的DDDsB、一般用DDDs/100人天表示C、一般不能测算住院人群暴露于抗菌药物的广度、强度D、其值=(DDDs/用药总人天数)x1001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叙述错误的是()A、考查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B、门诊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指使用抗菌药物人次,比如一张处方中开具了3种抗菌药物,那门诊使用抗菌药物为3人次C、同期就诊总人次:指在同一个抽样时间段内,患者就诊处方的总人次D、计算:每次就诊使用抗菌药物的总例数除以就诊总人数乘100或随机抽取每一时期100张处方,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数即为门诊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答案:1B 2D 3D 4C 5B 6D 7D 8A 9C 10B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1、属于常见多重耐药菌的是()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B、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C、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D、以上皆是2、多重耐药是指()A、对现有所有抗菌药物耐药B、对三种或三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C、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D、对一种或一种以上不同种类抗菌药物耐药3、第一个有意识的培养、制造成功免疫疫苗的是()A、罗伯特-胡克B、列文-虎克C、巴斯德D、达尔文4、预防抗菌药物耐药措施不包括()A、预防感染B、及早大量多种类用药C、有效地诊断和治疗D、及时停用抗生素5、青霉素从发明到对部分葡萄球菌不起作用只了几年时间( )A、 20B、 15C、 10D、 56、对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应该()A、将预警信息通报有关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B、慎重经验用药C、参照药敏试验结果用药D、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7、阿泊拉霉素的抗菌原理()A、破坏细胞壁B、抑制细菌活性C、参与免疫反应D、干扰质粒复制8、散发MRSA病例应与多长时间内上报()A、 48小时B、 36小时C、 24小时D、 12小时9、MRSA患者的控制措施包括()A、严格掌握各类抗生素的应用,以减少耐药菌的发生,不随便使用抗生素作为预防感染B、尽量缩短住院时间,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C、病人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医疗器械D、以上皆是10、葡萄球菌分布最多的是()A、表面葡萄球菌B、溶血性葡萄球菌C、其他葡萄球菌D、金黄色葡萄球菌答案:1D 2B 3C 4B 5D 6C 7D 8C 9D 10D医院感染的现状及感染监测试题1、文中的研究显示发展中国家医院感染率为()A、 15%B、 10%C、 2%D、 5%2、当发生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 24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B、 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C、 12小时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D、 12小时内向地方人民政府报告3、临床医师怀疑发生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必须在多长时间内报告感染管理科()A、 6小时之内B、 12小时之内C、 24小时之内D、 48小时之内4、医院感染病原菌特点不包括()A、 90%以上为条件致病菌B、病原菌多重耐药C、一种病原可引起多部位感染或一个部位有多种菌感染D、病人病原菌谱通常较窄5、英美统计数据显示医院感染原因导致直接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为()A、 0.9%B、 2.7%C、 5%D、 10%6、医院感染监测的目的不包括()A、提供医院感染本底情况B、调查存在问题C、采取控制措施D、积极救治病人7、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频率最低要求应为()A、 2年1次B、 1年1次C、 1季度1次D、 1月1次8、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A、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B、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C、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D、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9、目标性监测时间应()A、连续1周以上C、连续3个月以上D、连续6个月以上10、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的是()A、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B、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C、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D、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答案:1A 2B 3C 4D 5A 6D 7B 8D 9D 10A。
抗菌药物知识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本培训旨在提高员工对抗菌药物的了解和应用技能,提高医院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有效防控耐药菌株的产生,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二、培训对象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特别是临床、药学、感染控制等相关科室的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素菌素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抗生素- 喹诺酮类抗生素2.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合理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途径-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抗菌药物的联合使用原则3. 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 菌株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细菌耐药机制的分析- 防控耐药菌株的方法4.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 患者用药和用药监测- 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五、培训方式本次培训将采取多种形式,包括课堂授课、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通过多种形式培训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六、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为一个月,每周安排2次培训,具体时间和地点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
七、培训评估在培训结束后,将进行培训效果评估,通过考试、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根据评估结果,对培训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
八、培训师资本次培训将邀请医院内外相关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同时邀请临床、药学、感染控制等相关科室的专家进行指导和讲解。
九、培训资料为了方便员工学习,将准备相关的培训资料和视频教学资料,方便员工学习和复习。
十、培训效果通过本次培训,我们期望能够提高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提高医院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服务。
总结:通过本次培训,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应用能力,提高医院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有效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服务。
抗菌药品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参与人员将能够全面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禁忌症、不良反应、合理使用的重要性以及抗菌药物的分类、机制和存储等知识,进一步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及医疗质量。
二、培训时间及地点:本次培训将在公司会议室举行,培训时间为3小时。
三、培训内容:1. 抗菌药物的定义和概念- 了解抗菌药物的定义、概念及其在临床上的作用,以及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的区别。
2. 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 了解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作用机制,包括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抗病毒药物等,以及对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3.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学习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包括适应症、用药剂量、疗程、用药时间、不良反应等内容,以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重要性。
4. 抗菌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 了解抗菌药物的禁忌症和不良反应,提高员工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5.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学习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包括充分调查病情、规范用药、防止滥用等方面的知识。
6. 抗菌药物的存储及管理- 了解抗菌药物的存储要求和管理措施,确保抗菌药物的质量和安全。
四、培训方法:本次培训将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和互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便让参与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五、培训人员:本次培训主要对象为公司员工,包括医护人员、药品销售人员、药房管理人员等相关岗位的人员。
六、培训考核:对参与培训的员工将进行知识测试,测试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使用原则、禁忌症、不良反应及合理使用等内容。
七、培训效果评估:培训结束后,将对参与培训的员工进行满意度调查,以了解培训效果及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掌握情况,进一步改进培训方式和内容。
八、培训资源:为保证培训内容的真实性和专业性,将邀请专业医学教育机构或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担任培训讲师。
同时,准备相关的培训资料和案例分析以供参与人员学习参考。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1.了解抗菌药物的作用机理和适应症,明确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
2.掌握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和时机,避免滥用和不当使用抗菌药物。
3.了解耐药菌株的危害和防控措施,培养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
二、培训内容1. 抗菌药物基础知识(1)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2)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注意事项2.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方法(1)正确用药剂量和频次(2)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抗菌药物(3)合理用药时间和疗程(4)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处理方法3. 耐药菌株的危害和防控(1)耐药菌株的产生原因和危害(2)联合治疗和轮换使用抗菌药物的原则(3)多重耐药菌株的防治策略三、培训方法1. 专家讲座邀请医院感染科、药学专家进行抗菌药物的专题讲座,介绍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和合理使用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临床案例分析,让医务人员了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不良反应,培养正确的用药观念。
3. 角色扮演模拟临床情境,让医务人员轮流扮演医生和患者的角色,学习正确用药和与患者沟通的技巧。
4. 应急演练组织应急演练活动,让医务人员在模拟的抗菌药物使用场景中处理突发情况,提高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
四、培训时间和频次1. 培训时间为确保全体医务人员都能参与到培训中来,建议将培训时间安排在医院的工作日,每次培训时间控制在1-2小时之间。
2. 培训频次针对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可以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一般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
五、培训评估1. 培训前评估在培训开始之前,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医务人员的抗菌药物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评估,为培训内容及时调整提供参考。
2. 培训中评估在培训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答题等形式,对医务人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 培训后评估在培训结束后,通过闭卷考试等方式对医务人员的培训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确认培训效果。
抗菌药物培训计划和总结一、培训目的本次培训旨在加强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提高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水平,降低抗菌药物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
二、培训对象医院内所有医务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药师等相关人员。
三、培训内容1. 抗菌药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介绍抗菌药物的定义、作用机制、分类和常用药物- 讲解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范围和适用病原体2. 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 强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包括遵医嘱用药、严格控制用药适应症等- 解释多种抗菌药物的使用指南和禁忌症3.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预防- 分析常见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药物过敏、肠道菌群紊乱等- 提出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4. 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与预防- 解析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危害和原因- 提出预防耐药性的措施和管理要点5. 抗菌药物的管理- 强调抗菌药物的管理要求和标准- 讲解抗菌药物的存放、配制、使用和处置规范6.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案例分享及讨论- 邀请临床专家分享真实的抗菌药物应用案例- 开展案例讨论,总结经验和教训,促进医护人员的共识与理解四、培训形式1. 理论授课- 通过专题讲座、PPT演示等形式,向医护人员介绍抗菌药物的相关知识和技能2. 临床案例讨论- 针对实际临床案例,组织临床专家和医护人员共同参与讨论,分享临床抗菌药物应用中的经验和教训3. 角色扮演- 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医护人员扮演相关角色,提高其抗菌药物应用的应变能力4. 互动问答- 设置专题问答环节,让医护人员主动参与讨论,增加学习的参与度和深度五、培训时间和地点时间:预计为期2天地点:医院内部指定场所六、培训效果评估1. 组织学习小结- 要求每位参与培训的医护人员撰写学习小结,总结培训内容和心得体会2. 抗菌药物应用考核- 通过答题、实际操作等形式,对医护人员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的考核3. 问卷调查- 设计匿名问卷,对医护人员进行满意度调查,收集培训效果的反馈意见七、培训总结本次抗菌药物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得医护人员对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管理有了全面的了解,提高了其应对各种抗菌药物应用问题和挑战的能力。
抗菌药物培训计划6一、培训目标通过本培训,使参训人员掌握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方法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原则,提高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率,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现象,减少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提高医疗水平,保障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培训对象医院医生、护士、药剂师以及与抗菌药物有关的其他医务人员。
三、培训时间、地点和形式时间:本培训计划为期3天。
地点:医院会议室。
形式:理论授课结合实际操作。
四、培训内容1. 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1)抗菌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2)抗菌药物的用途和效果;(3)抗菌药物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2. 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1)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2)抗菌药物的剂量与用法;(3)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及频率;(4)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处理。
3.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1)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2)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3)合理抗菌药物的组合应用;(4)控制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4. 实际操作(1)参训人员现场操作使用抗菌药物;(2)模拟临床情况进行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
五、培训方式通过现场讲解、互动问答、案例讨论、实际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培训,提高参训人员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六、培训考核参训人员需通过培训结束后的笔试和实操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抗菌药物的基本知识、正确使用方法、合理使用原则等。
七、培训评估通过参训人员的考核成绩、培训反馈以及后续临床使用情况评估培训效果,对培训计划进行总结和改进。
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后续跟踪培训和指导。
八、培训资料培训资料包括相关抗菌药物的使用说明书、抗菌药物的剂量参考、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等资料。
参训人员可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性地收集和学习资料。
以上就是本次抗菌药物培训计划的详细内容,希望通过本次培训,能够提高参训人员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应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服务。
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使用抗菌药物,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和医疗安全。
改用其他有效药物;给药途径不正确;发生严重性或过敏反应时继续用药;不确当的联合应用抗菌素;依赖抗菌素的抗菌作用而忽视必要的外科处理;无指征或指征不强的预防用药;忽视疗效/价格比。
三.合理用药涉及的问题:
应用抗菌素及联合用药的适应症;抗菌素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抗感染的经验用药;抗菌素的剂量、疗程和给药方法;抗菌素的不良反应和防治;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与预防;特殊情况下抗菌素的应用等等。
四.抗菌素应用的基本原则:
1.及早确立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
2.熟悉选用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药动学和不良反应。
3.按照患者的生理、病理和免疫等状态而合理用药。
4.常用抗菌素的合理使用。
5.选用适当的给药方案、剂量和疗程。
6.下列情况抗菌素的应用要严加控制或尽量避免:预防用药、皮肤、粘膜的局部用药;病毒感染或发热原因不明者;联合采有抗菌药物。
7.强调综合性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五.抗生素的经验应用:
在病原菌未明时,早期应用抗菌素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非常重要;选用广谱的抗菌素,尽量选用杀菌剂;在重症感染中则往往采取联合用药,常用的杀菌剂有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多肽类等;在特定感染中:磺胺类药、克林霉素、甲硝唑以及利福平等应用较广泛。
抗菌素经验性应用时,应根据临床
资料判断可能的病原菌来选用抗菌素。
不同类的广谱抗菌药物在抗菌活性方面存在差异,应根据药物的适应症、抗菌活性以及耐药的变迁等因素来选用抗菌素。
常用抗菌素的抗菌活性:
青霉素: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球菌、嗜血杆菌属以及各种致病螺旋体和大多数牛放线菌。
分类:青霉素G,苯氧青霉素,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氧哌嗪青霉素),作用于革兰氏阴性菌的青霉素(美西林和替莫西林)。
头孢霉素:抗菌作用强、耐青霉素酶、临床疗效高、毒性低、过敏反应少,可分为三代:第一代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感染,对β-LA的耐受较差。
第二代对大多数β-LA稳定,抗菌谱较第一代广,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较强,但对肠杆菌属和绿脓杆菌的活性较差。
第三代对大多数β-LA稳定,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甚强,但对G+球菌的作用不及第一、二代强。
其中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对绿脓杆菌有良好作用,头孢三嗪的半衰期较长,达8小时。
头霉素类:头孢西丁,对革兰氏阳性、阴性及厌氧菌或需氧菌均有较强活性,对β-LA高度稳定。
单环β-内酰胺类抗菌素:氨曲南,对革兰氏阴性菌作用强,对酶稳定,交叉过敏发生率低。
氨基糖甙类:对葡萄球菌属、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有良好活性,某些对结核杆菌和其他分支杆菌属有作用,不同品种之间可存在交叉耐药性,有耳、肾毒性,并可有神经肌肉接头的阻滞作用,有抗菌素的后作用。
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四环素、土霉素。
抗菌谱广,口服方便。
对立克次体、支原体、非典型分支杆菌和阿米巴原虫敏感。
氯霉素类:氯霉素。
大环内脂类:主要作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及厌氧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
组织浓度高。
有不完全的交叉耐药性。
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
多肽类:万古霉素和去甲万古霉素。
主要对各种革兰氏阳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MRSA、MRSE和肠球菌。
氟喹诺酮类:第一代:奈啶酸;第二代:吡啶酸;第三代:依诺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等等。
特点:广谱,对多重耐药(其他抗菌素)有良好抗菌活性,体分布广,组织浓度高,蛋白结合率低(14 - 30%),大部分由肾排出,尿药浓度高,半衰期长,口服吸收良好,有抗菌素的后续作用。
各品种之间有一定的交叉耐药性。
六.外科预防用药:
1.外科手术后预防用药的适应症:
手术视野有显著传染;手术范围大、时间长、传染机会大,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移植;手术涉及重要器官,易发生感染造成严重后果;高龄或免疫缺陷患者。
2.预防用药的抗菌素选择条件: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易于给药;价格低。
3.抗菌素的给药时间:在手术前30分钟内或麻醉开始时静注。
4.用药的期间:<24小时。
5.不同器官组织手术时,抗菌素的选择:抗菌剂;针对主要的可能致病菌。
七.抗菌素的联合疗法:
联合用药的适应症:较单独用药更为严格:
病因未明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素不能控制的严重感染;单一抗菌素不能有效地控制的混合感染;较长期用药细菌有产生耐药的可能;联合用药使病毒性较大的药物的剂量得以减少。
分类
1.繁殖期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泰能、氟喹诺硐类。
2.静止期杀菌剂: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类。
3.快效抑菌剂:四环素、氯霉素、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
4.慢效抑菌剂:磺胺类。
联合用药的结果:
第一类+第二类:协同作用第一类+第三类:拮抗作用?
第二类+第三类:累加或协同作用第一类+第四类:累加作用?
第三类+第四类:累加作用第二类+第四类:累加作用?八.细菌耐药性变迁及其防治:
对常见致病菌耐药监测的意义:
1.供临床选用抗菌素。
2.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抗感染面临细菌耐药的严重性:
1.耐苯唑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MRSE)。
2.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MRE、VRE)。
3.耐青霉素类的肺炎球菌(PRSP)。
4.G –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和诱导酶(I
5.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VIRS)。
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产生灭活酶;膜通透性改变;作用靶位的改变;反泵机制。
耐药性产生的方式:内源性耐药:天然耐药;
外源性耐药:获得性耐药:
1)染色体突变;2)质粒介导。
抗菌素的压力选择作用:β-内酰胺类抗菌素的使用,能促进细菌:β-内酰胺酶;产生大量染色体β-内酰胺酶;产生质粒介导的β-内酰胺酶;产生超广谱变型β-内酰胺酶。
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已构成严重威胁,其主要的耐药菌是:
1.肺炎链球菌:青霉素结合蛋白(PBP2b)靶位点改变。
2.嗜血流感杆菌:产β-内酰胺酶。
3卡他莫拉菌:产β-内酰胺酶。
社区(门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
病原菌占分离株的总体(%)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根据各种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疗效和安全性、以及药品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类:
1.非限制使用
2. 限制使用
3.特殊使用
非限制使用:
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
限制使用:
与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相比较,这类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药品价格等某方面存在局限性,不宜作为非限制药物使用
特殊使用:
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的抗菌药物;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尚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者;药品价格昂贵。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高抗菌药物的管理级别,但不得降低其管理级别。
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耐药率增高、具有潜在用药风险的,经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确定,可提高抗菌药物级别。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抗菌药物使用原则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危重患者先给予抗菌药物经验治疗:
4.根据发病情况、发病场所、原发病灶、基础疾病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结合当地细菌耐药状况
5.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调整给药方案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
A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
B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混合感染,2种或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
C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
D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产生耐药性的感染,如结核病、深部真菌
病
E由于药物协同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
7.一般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选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8.对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已明确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的患者,可使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9.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的选用应从严控制。
使用权限
1.临床医师可根据诊断和患者病情开具“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处方。
2.患者病情需要应用“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时,应经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同意,并签名。
3.“特殊使用”抗菌药物须经由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专家及临床药师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4.紧急情况下根据药物适应证或适应人群,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且需及时补办相关审批手续。
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围手术期病人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评价标准:
预防用药易犯的错误
1.抗菌药物选择不当
2.给药时机不当
3.用药时间过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