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高版巩固练习_常见修辞手法及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6
小学语文修辞手法教案及练习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
2. 培养学生运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喻: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
2. 拟人:把事物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属性。
5. 设问:自问自答或只问不答的修辞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
2. 示例法:通过典型例句展示修辞手法的实际运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生活中的比喻和拟人现象,引发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比喻、拟人、排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的概念和用法,举例说明。
3. 示例:展示典型例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种修辞手法的效果。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写作。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6.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的修辞手法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修辞手法。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讨论,评价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写作作品,评价他们运用修辞手法的准确性和创造性。
3.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有明显提高。
2. 学生能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提高写作的表达效果。
3. 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练习。
八、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修辞手法,如夸张、反问、借代等。
小学语文常用修辞手法详解+例句!(内附训练题)修辞手法是非常重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运用修辞方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使语言表达鲜明、生动。
会不会用修辞还直接关系到作文写作的好坏,今天老师特别整理了小学语文必学八种修辞手法详解:比喻、拟人、排比、夸张、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一、比喻(一)什么是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不同事物之间的某些相似之处,用一个事物来比方另一个事物。
多用一些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二)比喻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1)本体:即被比方的事物;(2)喻体:即用来作比方的事物;(3)比喻词:用来表示比喻关系的词。
常见的比喻词主要有“像、似、仿佛、犹如、是、成了、变成”等。
(三)如何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虽然有些句子含有上述比喻词,但未必就是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除判断句子是否有三个要素以外,还要重点注意:(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
(2)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四)典型例句(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桂林山水)》(2)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美丽的小兴安岭》二、拟人说到拟人,应先了解一下比拟,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
前者叫做拟人,后两者叫做拟物。
(一)什么是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情感、意志或动作。
(二)判断要点: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三)拟人的作用把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事物色彩鲜明,描写生动,蕴含丰富。
(四)典型例句(1)风儿轻轻地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舞蹈。
三、排比(一)什么是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意义相近、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构成。
(二)判断要点排比的特点明显,句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或句子。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练习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阶段。
修辞方法是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一种手段,它能够增强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让读者更加易于接受和理解。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比喻:用一个生动的比喻来形容另一个事物。
比如“大海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映射出天空的一切变幻”。
“大海”和“巨大的镜子”的比喻让人感觉到海的壮观和广阔,强调了大海的不同寻常。
练习:编写一首诗歌,通过比喻来形容自然风光或人物。
例如,“月亮像是一位守护天使,温柔地照亮黑暗的夜空。
”二、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一些人的特性,让其具有人类的情感和行为特征。
例如,“风儿啊,轻轻地吹过我的脸庞,像一个轻盈的年轻女子,抚慰着我的心情。
”练习:写一篇小说或描述一幅画,让你所描述的对象有人的行为和感情。
例如,“大雪纷飞,房屋上的屋檐垂挂着一条条长长的冰凌,如同一群静静站在屋子边的寒冷的冰雕人。
”三、排比: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的句子排列在一起,增加语言的力度和美感。
例如,“我们能爬的山,永远不会没有顶;我们要去的路,永远不会没有尽头。
”练习:编写一首歌曲或诗歌,使用排比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例如,“悠悠的人生路,走过多少风雨;扎实的脚步声,一步步迈向远方。
”四、夸张: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强调某种感觉或情境,增加文章的戏剧性,增强意义的表现力。
例如,“这个人太胖了,走路的时候都要用两根鱼竿才能维持平衡。
”练习:写一篇笑话,使用夸张手法来制造笑点。
例如,“有一次,一只羊在路中央拦路,司机想把它撞死,结果他撞上了羊,但是羊没有受到伤害,反而它变成了一个可变形的机器人。
”五、比较:从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反性来进行描写,强化形象的表现力,增加文章的艺术效果。
例如,“小鸟比蝴蝶轻盈,但是蝴蝶的飞翔让人心醉。
”练习:写一篇描写食物或水果的文章,使用比较的方式来突出它们的鲜美和美味。
例如,“葡萄就像一个小世界,充满了丰富和多变,甜润而不腻,让人吃了还想吃。
初中常用修辞手法的学习及练习题目(附答案)中学常用修辞手法学习和练习(附答案)一、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特征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
也可以说,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
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运用比喻手法时的注意事项:(1)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必须要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不是所有的“像”字句都是比喻句。
例如:A 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
B 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
C 北京有很多名胜古迹,像故宫、长城。
——表示列举。
D 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的掌中。
——表示想象。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的行为动作,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夸张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有意对客观事物说得言过其实,用来强调或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夸张可分为三类:(1)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深、强……”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浅、弱……”的夸张形式。
例如:心眼怎么小得像针眼。
(3)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运用夸张的注意事项:A 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B 夸张不能与事实距离过近,否则会分不清是在说事实还是在夸张。
C 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如科技说明文、说理文章就很少用,甚至不用夸张,以免歪曲事实。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是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只问不答。
例如:池水涟漪,莺花乱飞,谁能说它不美呢?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修辞手法修辞,是研究如何选用各种语言手段以提高表达效果的一门语言科学。
初中阶段对修辞的要求是:掌握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在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引用、反复、对比、等。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利用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来说明另一事物。
比喻句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关键是: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①明喻:甲像乙。
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用来做比喻的事物)之间用"像”“好像”“仿佛"“宛如”“犹如”等比喻词链接。
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②暗喻:甲是乙。
本体和喻体之间用“是"“就是”“变成"“成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破折号来链接。
如: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流沙河《理想》)在此刻,长街静穆,万名伫立,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一双眼——一到冲决的大堤。
(李瑛《一月的哀思》)③借喻: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而是借用喻体直接代替本体。
如: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
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作用:生动形象地突出事物的特征。
2、比拟在一些作品中,小鸟会说话,鱼儿会跳舞,小溪也能唱起欢乐的歌…….这曾经激发起我们多少美妙的幻想。
这种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就是比拟的一种,我们称之为拟人。
还有一种比拟,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甲物当乙物来写,我们称之为拟物。
例如:(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摆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 “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老金《济南的冬天》)(2)我到了自家的房外。
考点07:文章修辞手法赏析配套练习一、(2020·广东深圳·小升初真题)母亲的“土月饼”①又是一年中秋时,单位发了两盒月饼,包装精美,八个月饼,八种口味,有肉松的、豆沙的、火腿的、莲蓉的……尝了一下,觉得味道很一般。
这不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母亲做的“土月饼”。
②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是很盼望中秋节的,因为中秋节的到来,就意味着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月饼。
③那时候的月饼包装很简单,月饼用油纸包裹着,剥开油纸,就能看到黄澄澄、油亮亮的月饼了,上面还沾满香喷喷的芝麻。
掰开月饼,冬瓜条、花生仁、核桃仁等馅儿就露了出来,看着就让人垂涎欲滴。
迫不及待地咬一口,甜甜的、香香的、酥酥的。
吃的时候,一只小手小心地在下巴下托着,吃完了再把掉到手心里的渣一点点舔掉。
但是,那个时候家里穷,能吃这样的一个月饼是很奢侈的。
④母亲为了省钱,每逢中秋节,她都自己做月饼给我们解馋。
中秋前夕,母亲从集市买来糯米,经过淘洗、晾干,然后拿到磨坊去磨成面粉,面粉带回家,母亲先把面粉倒进在锅里用小火炒好,然后按一定比例掺进点油和水,再慢慢揉搓成长条,像做馒头一样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擀面杖擀成圆圆的面饼,再裹进豆沙、碎花生、核桃仁、桂花干、白糖、薄荷等馅料,然后轻轻把包着馅料面饼的边缘紧紧捏在一起,月饼的雏形就出来了。
⑤我们小孩子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打模了。
月饼模子是木质的,一个棋子上有五个凹进去的圆形图案,图案大都是一些花朵或者“福禄寿”字样,边上还有一圈齿状花边。
我们洗净双手,小心地往月饼模子里放面团,边放边轻轻挤压,等到月饼从模子里出来的时候,那份满足和幸福溢满了我们的笑脸,清脆的笑声也在屋子里久久飘荡。
⑥最后一道工序是蒸烤。
母亲在土灶上放好蒸笼,我们坐在灶下,不时地添加柴火,火焰忽明忽暗地舔着锅底,仿佛在跳着一曲曲欢快的舞蹈,映红了我们开心的笑脸。
渐渐地,丝丝缕缕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萦绕,钻进我的五脏六腑,把我的馋虫全都勾出来了,我咽着口水,恨不得马上将月饼吃到嘴里。
6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解析及练习1、比喻2、拟人3、排比4、夸张5、设问6、反问7、比喻8、比喻9、夸张10、比喻修辞手法是语言表达中的重要元素,通过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表达的感染力。
比喻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将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描写,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具体。
拟人是另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通过赋予事物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来描写,使得事物更加具有情感色彩。
排比是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列在一起,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
夸张是有意识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加深印象。
设问和反问则是通过提出问题或者问句的形式来引起读者的思考或者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11、小青石欣喜地看着许多人的脚步经过,仿佛在享受着这种亲密接触。
12、威尼斯小艇行动轻盈敏捷,宛如田野里的水蛇般灵动。
13、难道我们可以肆意挥霍父母的钱财吗?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14、瀑布从高空飞流直下三千尺,宛如银河落入九天之中。
15、___轻拂着他蓬乱的头发,仿佛在为他梳理着秀发。
16、___犹如一位仙女佩戴的项链,镶嵌着无数珍珠和宝石,美轮美奂。
17、人类文明的创造者是劳动人民,他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18、每一根柱子都在颤动,都在歌唱,都在演奏出一曲动人心魄的乐章。
19、桃花潭水深千尺,却不及___送我情的深情厚意。
20、阳光下,青松的边沿闪烁着白桦的银裙,宛如海浪拍打着岸边。
21、高粱变得红了脸,稻子也笑弯了腰,仿佛在庆祝丰收的喜悦。
22、___啊,您爽朗的笑声、雄健的身影、光明磊落的胸怀和鞠躬尽瘁的一生,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23、蓝色的天空中,飘荡着像红绸子般的浮云,映照在小镇的江河上,宛如一朵朵绽放的鸡冠花。
五年级语文修辞手法巩固与运用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修辞手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知识点。
它可以为我们的文字增添生动、形象的表达,让文章更加有吸引力。
在五年级语文课程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基本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本文将针对这些修辞手法进行巩固与运用的探讨。
一、比喻的巩固与运用比喻是一种通过比较的方式,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联系,以便更好地描述、说明。
在比喻中,一般会使用"像"、"如同"等词语来进行比较。
比如说:“她的眼睛像两颗闪烁的星星。
”这个比喻通过将眼睛与星星进行比较,使得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那么,在写作中,我们如何巩固并运用比喻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感受和思考来积累形象生动的比喻。
比如,当我们看到夜空中的明月时,我们可以想象它是一个银盘,或者是一颗明亮的眼睛。
然后,我们可以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些比喻,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阅读一些优秀的作品,学习他人如何运用比喻进行描写,以此提高自己的修辞能力。
二、拟人的巩固与运用拟人是一种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的修辞手法。
通过运用拟人,我们可以增强描写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比如说:“太阳像个大火球,热情地照耀着大地。
”这个句子中,太阳被赋予了“热情”这个人的特点,使得描写更加形象生动。
在运用拟人时,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感受事物的行为、特点,来积累形象的拟人描写。
比如,当我们看到花朵在微风中摇曳时,我们可以将其比喻为舞蹈,或者是花朵在向世界问候。
这样,我们在写作中就可以巧妙地运用拟人,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排比的巩固与运用排比是一种通过列举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结构,以增强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的修辞手法。
比如说:“我爱读书,我爱运动,我爱音乐。
”这个句子中,通过排比的方式列举了三个相同结构的短语,使得句子更加醒目、有力。
在巩固和运用排比时,我们可以通过模仿和创新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语言运用之修辞选择题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反问。
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
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1.比喻:比喻的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
需要注意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具备一定的相似点。
运用比喻的好处:对增强语言表达的效果具有很大作用。
它不但可以使事物具体化、形象化,而且可以节省笔墨,使语言精练明快。
例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
”(鲁迅《故乡》)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隔阂,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必须注意:一、用来做比喻的事物必须是大家所熟悉的;二、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点。
2.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把它写得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
拟人是把一些动植物和无生命的物体给它一个人格化,使说话或作文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更鲜明。
例如:(1)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朱自清:《春》(2)那蜜蜂满野嘤嘤嗡嗡,忙得忘记早晚。
——杨朔:《荔枝蜜》实例证明,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死板的事物活跃起来,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抒发思想感情。
如果运用得恰当,无疑是会增强表现效果的。
但是,也应注意几点:一、同样的一个事物,由于作者的思想感情不同,可能有几种拟人。
二、拟人一般都是根据事物的本体的特征给以人格化的。
3. 夸张:是为了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某一事物,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夸张除了能夸张说话人的语言气氛外,还能启发对方的想象力,从而突出要说的意思。
夸张法有两种;一是尽量地把事情向高、大、壮、强、重……等方面伸张扩大;二是尽量地把它向低、小、坏、弱、轻、……等方面收敛缩小。
例如:(1)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
——老舍:《在烈日和暴雨下》(2)沉默。
监房突然像沉入无底的黑夜的深渊中,就是落下一根针也仿佛可以听见。
常用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一、中考考点:掌握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8种修辞方法,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别并理解其作用。
二、知识梳理:1是把不常见的事物比作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
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借喻。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运用比喻能够在叙述或描写时更加生动形象;在议论时能够使比较复杂或抽象的道理更容易被人理解接受。
)<1>明喻(甲像乙) 例:共产党象太阳。
<2>暗喻(甲是乙) 例: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3>借喻(甲不出现,直接把甲说成乙,也不用喻词)例:在稿纸上踩几朵小梅花。
(喻“猫爪子印”)非比喻句:①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表示比较)②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表示推测揣度)③攀枝花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去处,像二滩水库、米易溶洞。
(表示列举)④托起它,好像世界上的一切生命都在我掌中似的。
(表示想象)2作用:把事物人格化,使事物增加人的感情,使事物更加形象,更加生动。
[举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3一般有扩大夸张、缩小夸张、超前夸张三类。
作用:夸张有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渲染力,引起联想等作用。
[举例]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扩大夸张就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大、高、多、重、强、深等处说,实际就是有意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缩小夸张是指故意把事物往小、低、少、轻、弱、浅等处说,实际就是往小里的言过其实。
[举例]如:心眼小得象针鼻儿。
(3)超前夸张指的是故意把后出现的事物说成先出现的,或同时出现的。
[举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注意:第一,夸张不是浮夸,而是故意的合理的夸大,所以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生活的根据。
如:脚下地球当球玩,大洋海水能喝干。
修辞手法巩固练习初一学生巩固修辞手法的练习题修辞手法是文学创作中用以增加表达效果和艺术效果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掌握修辞手法不仅可以提升写作水平,还能为以后更高层次的文学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下面是一些巩固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帮助初一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修辞手法。
练习一:比喻1. "她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请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述以下场景:- 天空晴朗明亮的早晨- 一头浓密柔软的秀发- 冰淇淋的味道2. "闪电划破天空,犹如世界的尖叫声",请写出两个自己构思的比喻句子。
练习二:拟人将以下事物拟人化,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一段生动的描述:- 一只饥饿的老虎- 一个悲伤的月亮- 一束开满鲜花的树林练习三:夸张与对比用夸张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以下句子:- 好看的东西看一眼不够,要看一百遍才能解脱眼福。
- 那个鸽子比我还能吃,每天都能吃掉一整个饭店。
练习四:排比与反复将以下句子改写成排比的修辞手法:- 探寻生命的奥秘,探寻自己的内心,探寻世界的无限可能。
- 我不是盖茨,我不是乔布斯,我不是张学良,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
练习五:比较与对照用比较与对照的修辞手法写出以下句子:- 学习就像蜜蜂采蜜,努力就像蚂蚁储粮。
- 家庭是温暖的港湾,学校是知识的摇篮。
练习六:揭露和讽刺用揭露和讽刺的修辞手法写出以下句子:- 他赚钱如掉渣,但假装自己穷困潦倒。
- 她表面温文尔雅,背地里却阴险狡诈。
练习七:双关语与幽默写出两个有趣的双关语句子或幽默的修辞句子。
以上是一些巩固修辞手法的练习题,希望初一的同学们通过这些练习,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记得多加练习,不断积累,相信你们一定能够成为出色的文学创作者!。
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一、常见修辞手法及作用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此外,教材中出现较多的修辞方法还有:引用、双关、顶针(或称"联珠")、呼告、叠字、警策、通感、婉曲、讳饰等。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
给人以深刻鲜明的形象,使说理更透彻。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作用:可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生动、具体、使特点更鲜明。
如: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②不要大锅饭。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揭示事物的本质,烘托气氛,引起联想,使表达的事物更突出、更鲜明。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作用:能使语言色彩鲜明,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鲜明突出。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主要作用是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有音乐美。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7)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修辞手法专题复习一、考纲要求:考纲要求:能分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分辨常见的修辞手法,能分辨常见的修辞手法,根据语境判断运用是否得当,根据语境判断运用是否得当,根据语境判断运用是否得当,熟练运用各种手法以熟练运用各种手法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二、常见的几种手法:二、常见的几种手法:1.比喻.比喻(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的特点及作用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
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比喻的种类①明喻。
①明喻。
典型形式是:甲像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
例如:等相联结。
例如:11、诚信如一枝玫瑰,百花丛中她最美,美得无瑕,美得高贵。
送人一枝玫瑰,给世间一缕馨香。
诚信,维系世间温情的纽带,有了你,人们不再感到冬日的严寒,有了你,人们时刻感到春天的温暖。
诚信,人类精神的缔造者,有了你,世间少一些尔虞我诈,少一些世态炎凉。
诈,少一些世态炎凉。
22、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稍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
②暗喻。
典型形式是:甲是乙。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
了”“变成”等联结。
例如:例如:“窄窄的木板,“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如果漂亮的脸蛋是一份推荐书,份推荐书,那么圣洁的心就是张信用卡。
那么圣洁的心就是张信用卡。
那么圣洁的心就是张信用卡。
”“人生如果是一盘棋,”“人生如果是一盘棋,”“人生如果是一盘棋,那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没那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没有气眼的生活。
掌握修辞手法(二)【内容】知识点一:常见基本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排比和引用。
①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或否定的内容,明知故问,无疑而问,也叫反诘。
反问以毋庸置疑的语气来表达确定的内容,在激发读者深入思考的同时,使重要的内容得到强调与突出。
如:00头老牛归了他,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牛郎织女》节选阅读题中设问修辞手法的答题格式: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引出/强调了XXX(内容/主题),引起读者的思考与阅读兴趣。
巩固练习1:赏析上面例子中的例句②设问:为了适应表达的需要,把自己早已明确的意思以疑问的形式向听、读者发问,从而引起对方的注意和思索,然后进行阐述,作出解答,这种无疑而问、自问自答的方式就是设问。
设问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从而加深印象;设问能够增强文章或演讲的论辩力、说服力、鼓动力;设问能使文章结构紧凑,前后连贯,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气势磅礴。
设问巧妙布局,各有功效。
如果用在标题或开头,则会开门见山、突出主题;如果用在分析问题、论述观点的文章中,则能使文章于平淡中见波澜、有起有伏;如果用在文章末尾,则画龙点睛、点明主题,使读者回味无穷。
如: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艾青阅读题中设问修辞手法的答题格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出/强调了XXX(内容/主题),引起读者的思考与阅读兴趣。
巩固练习2:赏析上面例句。
巩固练习3:思考反问与设问的相同点与不同点③反复:反复与古代诗歌关系密切,就是故意将重要的词、句重复使用,为的是把强烈深厚的思想感情充分地表达出来。
反复能将深切的情感,坚决的意志,紧张的情绪突出鲜明地表达出来;反复能使结构层次清晰分明,前后呼应;反复能使音效旋律富有节奏感和回环美。
如:这天晚上,我怀着极度的痛苦,坐在我和你一同睡过的那间房里。
就是在这房里,你曾向我倾吐过你对罗群的热爱;就是在这房里,我们不断响起欢乐的青春的笑声;就是在这房里,我们谈到对党对事业对爱情都应无限忠诚。
修辞专题练习任务一练习1.(2022•山东淄博•一模)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难道同学们不觉得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在中华家?C.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曾经嫌弃父母没本事、没眼界,意味着你已经走出了父母的局限。
D.每次来小陈烧饼店买烧饼的人都特别多,今天的队都要排到天边去了。
【解析】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两句字数相同,词性相对,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B.句中的“难道”是表示反问的疑问词,句末是问号,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C.没有使用修辞手法;D.句中的“天边”一词将排队的人多有目的地放大,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2022·江西·二模)下列修辞手法使用与其他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C)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暖和安适地睡着。
B.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了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C.树林子像一块面团了,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
D.槐树上的葡萄蔓再也攀附不住了,才松下了一下,蜷曲的手脚,哗啦啦一下子脱落下来,软成一堆。
【解析】A.用“睡着”来写“老城”,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用“唤醒”来写“水”,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树林子,喻体是面团;D.用“攀附”“松”“手脚”等来写葡萄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2022·江西赣州·二模)下列没有使用修辞的一项是(A)A.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B.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C.人的肢体活动需要空间,人的心灵活动难道就不需要空间吗?D.先生,以上就是我对远征中国的全部赞誉。
【解析】A.没有使用修辞;B.“圆规”指杨二嫂,是借代的修辞手法;C.无疑而问,增强肯定语气,是反问的修辞手法;D.“赞誉”是反话,运用了反语的修辞手法。
巩固练习1、(2015高考安徽卷)某城拟开展以“自然、青春、团队”为主题的交友活动,全校同学将以班级为单位参与。
请代他们拟定标语。
要求:紧扣主题,语言鲜明、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16字。
A 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3、(2015开封市高三冲刺模拟考)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我国的“保护文化遗产日”。
请为此拟写一段公益广告词。
要求主题明确,富有感召力,用一种修辞方法。
不少于25个字。
4、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5、使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描写性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字)银杏树初冬疾风骤雨凋零6、请在下面横线处补上恰当的语句。
要求:运用比拟,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语意连贯。
水,有着很强的可变性:伸长脖子,就变成了江河;站直身子,就变成了喷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某校开展“名著导读•我喜爱的作品”活动,三位同学交流了各自的看法。
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丙同学的发言补写完整。
甲同学说:我喜欢有丰富知识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
乙同学说:我喜欢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1)。
丙同学说:我喜欢有审美情趣的作品,这样的作品能(2)。
8、请仿照下面诗歌前两节的格式,续写第三、第四节。
我是雪我被太阳翻译成水我是水我把种子翻译成植物9、以“溪”、“海”和“潭”为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表达某种感悟,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不超过60字。
10、依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
要求所写句子都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字和“摩”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
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1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问题。
踏莎行雪中看梅花(元)王旭两种风流,一家制作。
雪花全似梅花萼①。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虽是一般,惟高一着。
雪花不似梅花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
【注释】①萼:花萼。
这里指花瓣。
(1)词中的“两种”指的是,“一家”指的是。
(2)指出这首词的写作手法并简析作者的情感。
13、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龙标野宴李白王昌龄扬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沅溪夏晚足凉风,春酒相携就竹丛。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
【注释】龙标:古地名,今属湖南黔阳。
两首诗都有一“愁”字,但其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14、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正宫〕塞鸿秋浔阳即景周德清①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②。
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
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
【注释】①周德清(1277-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
②淀:即蓝靛,蓝色染料。
(1)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方法。
(2)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
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示例一:郊游放飞青春梦,合作凝聚团队魂。
示例二:让我们在自然中放飞青春的梦想。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运用的能力。
语言一定要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能真正获得“交友”理想结果。
本题要求比较详细、全面,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拟写的语句一定要符合这些要求。
2、B【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常见修辞手法中的比拟。
A项采用拟人修辞,将“东风”人格化;C项亦采用拟人修辞,将“芍药”“蔷薇”人格化,说“芍药”“有情”、“含春泪”,说“蔷薇”“无力”、“卧晓枝”;D项也是采用拟人修辞,将“南风”人格化,说“南风”是自己的“旧相识”,说它“偷开门户”“翻书”。
B项是对仗工整的诗句,不含比拟修辞3、传承华夏文明,守护精神家园;今天尽一份责任,明天少一份遗憾。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的要求“主题明确,富有感召力,用一种修辞方法”,主题围绕“保护文化遗产”,修辞方面可以使用对偶。
4、蚂蚁用弱小身躯扛起生命的重量,那是在启迪我们:弱小并不可怕。
蜜蜂在风吹雨淋中勤奋采蜜,那是在告诉我们:人生需要勤奋。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式的能力。
作答本题注意要求,要选用一个对象,使用到拟人修辞,句式和原句相同。
在仿写时注意拟人要用词贴切,体现出拟人的特点,内容上要合理通顺,所选话题要相关,如梅花、昙花都属植物。
5、昨夜,疾风骤雨丝毫也不曾理会生命的感受;今晨,银杏树的叶子只得华丽转身,扑簌簌凋零的片片绿叶仿佛瞬间蜕变,如同云霞般金黄、耀眼。
【解析】本题考查了词语的扩充,并且指定修辞,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6、宁静了性格,就变成了镜子。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修辞的运用、句子的仿写、语言连贯等方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做题时要审清题意要求:运用比拟,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语意连贯。
7、(1)启迪我们的智慧,提升我们的境界。
(2)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
【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式,能力层级E。
考生要认真解析例句:(1)内容上,知识,可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2)形式上,“……我们的……”,两句成对偶。
8、示例一:我是植物/我被春天翻译成花朵/我是花朵/我把秋天翻译成果实示例二:我是雨/我把大地翻译成新绿/我是新绿/我被春天翻译成生机【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仿写句子以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要注意分析题干要求和隐含的信息,写出符合要求的句子。
所仿写的句子要求内容和结构和例句相似,结构特点是:我是……,我被……翻译成……;我是……,我把……翻译成……。
内容上三个事物要有一定的联系,修辞是暗喻。
9、人生不过是为了尽力展示生命独特的美丽,如同一条山间小溪,可以越过高山投身辽阔的大海,也可以随遇而安,化成一汪碧绿的清潭。
【解析】以某种意象来表达一种感悟,应注意对此意象作形象的描绘,使读者如见其“形”;其次,要把握意象与感悟的相关性,使读者领悟其“神”;同时要注意题干的具体要求,如修辞格、字数等。
10、没有太阳的热烈奔放可以有月亮的温馨宽容没有大鹏的豪迈威武可以有小鸟的温柔可爱【解析】本题仿写句子要注意使用比拟的修辞手法,句子的前后两部分要形成对比,采用“没有……,可以有……”的句式。
11、(1)“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了山的高峻。
(2)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解析】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的秋天,诗人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
诗人热情地赞美了沦陷区的祖国大好河山,对沦陷区百姓的痛苦予以极大的同情,而对南宋统治者不收复失地表示无比的愤慨。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这两句描写了沦陷区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了向往之情。
黄河滚滚东流,一直流入大海;西岳华山高耸,直插云霄。
诗人大笔如椽,极力赞美祖国的山河。
然而这美好的河山却一直被金人占领,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之情。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两句写沦陷区的百姓热切盼望恢复之情景。
沦陷区的百姓在金人的铁蹄下痛苦呻吟,他们的泪水已经流干了,他们多么想回到祖国的怀抱啊,然而年年盼望王师北伐,年年都注定失望。
“泪尽”、“又”都是充满感情的词汇。
南宋统治者奉行投降路线,每每和金人签订“和约”,他们置沦陷区百姓的死活于不顾,诗人的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爱憎分明,感情真挚、沉痛,尤其是前两句用夸张手法极力赞美祖国半壁河山的壮丽,正所谓“以乐景写哀,则哀感倍生”。
12、(1)梅花与雪花大自然(2)手法:对比(反衬)情感:对梅与雪的品格有所褒贬,突出了对梅花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简析】宋卢梅坡云:“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花与飞雪往往同时出现。
正因为梅与雪相同的时令特点,加之梅花与雪花有相似的性征,诗人词人便常常将它们联系起来。
梅花和雪花形相似、色相近,而质相异,神相别,自古以来,文人咏梅往往不离雪,以雪作背景;咏雪往往不离梅,以梅作衬托。
王旭这首词在众多的梅雪诗词中虽不算出类拔萃,也自有其独到之处。
词开头“两种风流,一家制作”指梅与雪同处于冬天,而气质不同。
“雪花全似梅花萼”是对雪花形象的比喻。
“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
”在基本认同“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共识下,词人彷佛在为雪花叫屈,雪非无香,而是为天风所吹散。
词的下阕,“虽是一般,惟高一着”,虽然看起来相似,实质有高低。
“雪花不似梅花薄”,“薄”字一语双关,是形薄,也是情薄。
“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最后两句生动地表现了梅花的孤高与雪花的随和,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形象地说明了“惟高一着”之意。
此词语言明快,词意浅显,见解独到,情理相生,不失为一首好词。
13、李白诗中的“愁”是怀人之愁;它是全诗“诗眼”,作者以此统摄全诗。
王诗之“愁”是远谪之“愁”;作者以“愁”衬托自己不以远谪为念,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
【解析】本题要求比较分析两首诗中“愁”字在诗中的含义和所起的作用,是对语言含义、艺术效果、思想内容的综合鉴赏。
解答这道题,从题干要求分别分析即可。
主要分析两首诗中“愁”字的不同含义及其在诗中所起的作用,可两两对照作答。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好诗。
诗的首句以写景起兴。
杨花落尽,万卉消歇,暮春时节那种寥落迷茫的景象,已经足以撩起人的愁思了,而阵阵传来的杜宇的悲啼更使人产生一种空旷孤寂的情绪。
是什么事情引起诗人的感伤呢?接下去便用叙事之笔点明,“闻道龙标过五溪”,是因为诗人听到了好友远谪的恶讯。
在这里,诗人并没有赤裸裸地倾吐自己的感情,也没有将自己对友人那种纯真的友情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交融在一起,景语中蕴含着浓郁的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