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的修辞:从“十七年”电影海报看国家形象的建构
- 格式:docx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7
浅析电影海报的视觉形象设计提要:电影海报是帮助宣传电影文化和促销电影产业的重要手段。
随着电影和艺术的发展,电影海报的风格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精致。
将电影中的元素凝结成精华,经过一系列巧妙的艺术表现,每一张海报都是一场华丽的视觉盛宴。
关键词:观赏性;传达信息;特征鲜明;审美元素一、电影海报的起源与发展“电影的史前史和它的历史一样长。
”这是《大英百科全书》电影历史部分的第一句话。
在1895年12月28日,法国卢米埃兄弟在巴黎的一间餐厅里向35位观众放映了《火车到站》等短片,当时那张题为《卢米埃电影》的海报可能是世界上第一张电影海报。
而历史上被承认的第一所电影放映厅(室内且配有座位)叫做“放映机厅”(Vitascope Hall),于1896年6月26日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开始营业,它有400个座席,当时放映的一般都是比较短的风光片。
虽然条件非常简陋,但这毕竟是电影商业化的开始。
电影海报很快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种用油漆在木板上注明放映信息的形式还只能算做是海报的雏形,由于广告员要把中间用绳子连接的两块广告板挂在身上,这看起来非常像夹着肉饼的三明治,所以它也有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三明治板”。
这种笨重的形式很快就被时代淘汰掉了,法国招贴画家朱尔斯·查尔特(Jules Cheret)率先把新艺术风格引入到商业招贴画之中,创造了应用于电影商业的新艺术形式,促进了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电影海报的形成。
作为被广告界承认的现代海报之父,他也被公认为把电影和海报两种艺术形式结合在一起的第一人。
当今的电影海报大多画面精美,即使是同一部电影的海报,各国的版本都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也可能突出不同的主题。
一部普通的电影海报只有一二个版面,而一部畅销的大片就可能有数十种版面,《TiTanic》电影的海报应该是目前版面最多的海报了。
二、电影海报表现一张海报必须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海报必须设计有观赏性,二是能迅速地传达视觉信息,三是吸引观者视线,使之与海报产生联系。
主旋律电影在国家形象建构上的视觉修辞策略浅析引言主旋律电影是中国电影的重要类型之一,它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乐观正面的主题为特点。
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产物,主旋律电影在塑造国家形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视觉修辞的角度对主旋律电影在国家形象建构上的策略进行浅析,旨在探讨主旋律电影如何通过视觉元素来营建国家形象。
一、借助夸张手法凸显国家的崇高形象主旋律电影往往通过夸张的手法来凸显国家的崇高形象。
在电影《建国大业》中,导演通过放大战争镜头中的英雄壮举,突出了中国人民在国家建设中的壮丽贡献。
同时,通过特写镜头强调领导人的英明决策和无私奉献,进一步凸显了国家的崇高形象。
二、运用空间构图突出国家统一和稳定主旋律电影屡屡通过空间构图来展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在电影《红海行动》中,通过机灵运用宽广的海洋和空旷的天空作为背景,突出了中国军队的强大与落地的力气。
同时,通过对士兵队列的整齐、坦克战车的行进等细节的展示,表达了国家统一和稳定的形象。
三、运用颜色象征塑造国家精神面貌主旋律电影还屡屡运用颜色象征来塑造国家的精神面貌。
电影《英雄》中的颜色运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电影中,不同场景运用了不同的主题颜色,黄色象征忠诚与荣誉,红色象征爱国与牺牲,蓝色象征和平与团结。
通过颜色的象征,电影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情感与优秀传统的形象。
四、运用符号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主旋律电影还屡屡通过符号的运用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花草的象征意义被机灵地运用。
电影中,主人公的父亲面对逆境时,总是不息浇灌花草来表达对生活的热忱与坚持。
而在他去世后,女儿继承了他的顽强意志,继续关怀花草,表达了对国家的热忱与传承。
结论综上所述,主旋律电影在国家形象建构上接受了多种视觉修辞策略来营建国家形象。
通过夸张手法凸显国家的崇高形象,运用空间构图突出国家统一和稳定,运用颜色象征塑造国家精神面貌,以及运用符号引发观众情感共鸣,主旋律电影成功地营建了国家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电影海报设计的视觉构成与表现手法作者:潘道生来源:《电影评介》2015年第24期一、电影海报设计的视觉构成(一)电影海报设计及视觉作用电影海报几乎与电影一同诞生,电影从前期制作到后期播出,都离不开电影海报的宣传。
电影海报肩负着重要的传播任务,需使观众在看到海报的一刹那迅速产生强烈的观影欲望。
故海报设计需根据设计者的意图,通过选用特定的美术元素按照一定的方式加以组合,形成独特的表现风格,来充分展示其宣传电影的魅力。
所以,电影海报的设计简洁却不简单,不仅需要展示海报画面本身的美,更需要展现电影的主题及内涵,其在平面设计中通过巧妙运用视觉元素来传播影片的内容及价值,用文字图片的方式将影片信息传递给观众,达到短时间内吸引大众,传播大众的效果。
电影海报的视觉作用与其他众多平面设计艺术大致相同,但由于电影这一独特艺术形式的存在,电影海报的视觉作用也就具有了一定的独特性。
第一,从“海报”到“电影”的宣传作用。
在电影商业化不断发展的今天,电影的制作到电影的播放都离不开电影海报的宣传,电影海报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广告”的作用。
欲使观众被深深吸引,达到想立刻观影的目的。
电影海报的设计必须与电影所要表达的主题紧密联系,海报所使用的“语言“与电影所表达的“语言”就必须形成一致,使观众通过观看海报就可以领会电影内涵,其视觉效果就是广告效果。
海报设计者通过创造视觉语言传达内容,吸引观众的方式,达到了从“海报”到“电影”的宣传作用。
第二,将艺术与商业融合的作用。
电影海报具有艺术与商业的双重性质。
电影海报作为一种平面艺术,运用图像、文字及色彩等艺术表现手法,在有序整合各种素材后传播了所要表达的艺术价值和审美风尚,又作为一种商业宣传手段,通过糅合多种商业元素,带给受众丰富的感官感受和并传达商业信息及价值。
这种双重性既能满足受众感官需求和精神需求,又可以达到商家要求的宣传效果及附属价值,艺术与商业的完美融合在电影海报的视觉作用中得到完美体现。
从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的角度分析影视形象塑造作者:张婵来源:《丝路艺术》2018年第05期摘要:新中国“十七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回避的年代,由于这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基本出发点是毛泽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思想,所以这一时期的主流电影是工农兵电影,这不仅是文艺宣传,更是政治宣传。
本文将从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的角度对“十七年”电影中具有代表性的工农兵电影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其是如何进行人物形象塑造宣传的以及其对于我们今天产生的启示教育意义。
关键词:工农兵电影;形象塑造;幻想主题修辞批评不同时期的电影有不同的电影分类,纵观中国的电影史不难发现,电影种类虽基本大同小异,但不同时期倡导的主流方向却不同。
中国“十七年”电影无疑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对象。
但因其时代背景的特殊性很少被研究,所以重新认识“十七年”电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而工农兵电影作为“十七年”电影中的一个主流电影种类,其产生和发展过程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文将从幻想主题修辞批评的角度对“十七年”电影中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工农兵电影作品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其是如何进行人物形象塑造宣传的、产生了一种什么样的效果以及对于我们今天有怎样的借鉴意义。
一、幻想主题修辞批评产生的背景及涵义(一)幻想主题修辞批评产生的背景1972年,博尔曼发表了“幻想主题与修辞视野———对社会现实的修辞批评”,提出了幻想主题与修辞视野之关系问题,并首次在修辞批评领域中提出了“幻想主题”这个概念,并且将其运用于修辞批评实践。
[1]他的方法提出后虽遭受不少异议,但随着讨论和争论的不断深入,幻想主题分析方法终于扎下根来,并成为修辞批评的人文学方法,一直受人关注。
(二)幻象主题修辞批评的涵义“幻想主题修辞批评”,顾名思义,是指人们对事件的“幻想”性阐释,或者说对想象的内容的一种评论,其目的是用来考察一个群体如何对事件戏剧化(即用符号再现出来),并探讨这种戏剧化如何产生一种特别神秘的力量来影响群体成员的思维和行为。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导言: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不仅见证了中国电影工业化的初步实现,同时也诞生了许多经典的电影作品。
这些作品在美学上有着独特的风格与特点,被称为“十七年电影”。
本文将对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的美学进行探讨,旨在深入剖析这一时期电影艺术的发展与特征。
一、时代背景与美学风格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正值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这一时期的电影作品面临着对社会现实主义道路的探索,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同时,它们也受到了国际电影艺术的影响,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风格。
1.1 时代背景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电影工业化迅速推进,电影作为一种群众性文化艺术的媒介,开始积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
电影创作反映着社会现实主义的要求,积极宣扬社会主义理想与道德观念。
这种大众性与政治属性的结合,给“十七年电影”的美学特征带来了明显的烙印。
同时,在国际政治上,新中国的成立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外国电影作品纷纷流入中国,对当时的中国电影艺术产生了一定影响。
国际主义的情怀与西方电影技术对“十七年电影”的美学风格产生了重要影响。
1.2 美学风格的形成“十七年电影”的美学风格以社会现实主义真实主义为基础,结合民族风格和国际化元素,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首先,它强调文化的大众性和普及性。
电影成为大众娱乐、思想启蒙、道德宣传的重要工具。
电影作品力求深入生活,关注最普通的人与最普通的事,以可亲可近的方式展现真实的社会生活,使观众能够从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与共鸣。
其次,它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电影作品在社会现实主义的大旗下,通过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展现人物和社会生活的真实性。
大量采用近纪录片的表现手法和真人真事的创作方式,增强了观众的代入感,使电影作品更加真实切实。
再次,它注重情感的表达和诗意的呈现。
电影作品在刻画社会现实的同时,注重通过情感表达来触动观众的情感共鸣。
故事情节、角色情感、音乐和画面的协调运用,使得电影作品在真实与艺术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何为视觉修辞——图像议题研究的视觉修辞学范式刘涛【摘要】一个学科领域成熟的标志是研究范式(paradigm)的确立.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视觉研究的基本思路是“理论演绎”,也就是从成熟的学术传统中征用相应的学术范式.立足于不同的学术传统,视觉研究的代表性学术范式可以概括为视觉修辞学、视觉符号学、视觉语用学、视觉语义学、视觉阐释学、视觉心理学、视觉形态学、视觉风格学、视觉社会史、视觉文化研究、图像哲学.作为一个跨学科研究领域,视觉修辞学不同于其他研究范式的“问题域”体现在五个方面——修辞语言问题、修辞效果问题、修辞传播问题、修辞策略问题和修辞批评问题.这五大“问题域”构成了我们理解视觉修辞学范式的五个理论维度:在意义机制上,视觉修辞更强调修辞结构;在符号行动上,视觉修辞更关注修辞效果;在发生场域上,视觉修辞起源于传播语境;在文本实践上,视觉修辞更强调文本生产;在批评模式上,视觉修辞更强调修辞批评.【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年(卷),期】2018(047)006【总页数】11页(P1-11)【关键词】范式;学术传统;视觉修辞学;视觉符号学;修辞结构;修辞传播;问题域【作者】刘涛【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东广州510632【正文语种】中文W. J. T. 米歇尔(W. J. T. Mitchell)提出的“图像转向”(pictorial turn)[1]将图像问题推向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位置。
而米歇尔意义上的“图像”(image),并不仅仅是指那些可以通过视觉直接把握的客观事物或视觉符号,而是一个包含词语(verbal)、精神(mental)、感知(perceptual)、视觉(optical)和图像(graphic)五大视觉类型在内的“形象的家族”(the family of images)[2]。
实际上,不同的“图像”形式,对应的是不同的文本形态,同时也酝酿着不同的视觉实践和学科议题。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导言:新中国成立至1966年的“十七年电影”时期对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创作迎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
这些影片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创作了丰富多样的美学形态,对中国电影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进行探析。
一、美学意义的时代背景新中国成立后的“十七年电影”时期是一个政治社会变革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电影创作受到了强烈的时代风貌的影响。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期,电影艺术为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使之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人积极地追求真实、生动、有力地反映社会变革的现实,影片的美学特征与时代的转型紧密相关。
二、现实主义写实主题的创作在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创作者积极追求写实主义美学,通过真实的镜头反映社会现实。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武训传》、《青春之歌》等作品。
这些影片以真实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折射现实社会的个案来表现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在这些影片中可以看到对社会不平等、阶级矛盾等问题的探讨,对困扰青少年成长的问题的反思,形成了电影创作的主题特点。
三、美学形态的丰富多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电影创作多样性是“十七年电影”时期的显著特点之一。
电影人尝试不同的美学形态,以期实现电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在美学形态上,既有以现实主义为基础的作品,如《晚春》;也有诗意抒情风格的影片,如《泪洒长城》;还有战争题材、历史题材等不同类型的创作。
这些丰富多样的美学形态拓宽了中国电影的创作领域,为后续电影艺术氛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电影语言的开拓与创新在“十七年电影”时期,中国电影人也积极探索电影语言的开拓与创新,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影机构逐渐积累了丰富的拍摄经验,摄影师和导演们在电影技术和语言上作出了创新尝试。
主旋律电影在国家形象建构上的视觉修辞策略浅析主旋律电影在国家形象建构上的视觉修辞策略浅析引言主旋律电影一直以来都扮演着国家宣传、文化传承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角色。
作为国家形象的一部分,它承载着国家的文化、历史和社会价值观,不仅反映了国家发展的进程,还传达着国家形象的内涵。
本文将通过对主旋律电影的视觉修辞策略进行浅析,探讨其在国家形象建构上的作用和影响。
一、主旋律电影的概念和特点主旋律电影是指以国家重大社会问题为题材,宣传正确的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观念,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形象的电影作品。
主旋律电影具有固定的题材取向和思想内涵,其主题内容通常涉及国家建设、社会进步、人民生活等方面。
主旋律电影的视觉修辞策略是为了突出主题和表达意义,从而达到宣传、教育和感召观众的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视觉修辞策略:1. 象征符号的运用主旋律电影常常利用象征符号来加强其表现力。
比如,在电影中运用国旗、党旗、国徽等象征性的图像,以彰显国家的权威和国家意志。
同时,还会通过象征性的动作、服饰和道具等来传递观众与电影情节之间的情感共鸣。
2. 道德化的视觉形象主旋律电影常常通过刻画角色的形象来传递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将角色塑造成道德行为的典范,来强调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比如,描绘一个勇敢、仁爱、忠诚的英雄形象,让观众感受到积极向上的力量。
3. 光线和色彩的运用光线和色彩是主旋律电影中非常重要的视觉修辞手法。
通过运用明暗、阴影、色调等来烘托氛围和情感,进而营造出符合主题的影像效果。
比如,在表现国家盛世的场景中,通常使用明亮、温暖、鲜艳的色调来传递希望和幸福的情感。
4. 空间构图和摄影技巧主旋律电影在空间构图和摄影技巧上也有其特色。
它通常采用大场景、广角镜头和运动镜头来拍摄,以此来强调国家的辽阔和伟大。
同时,还会运用稳定的镜头和平衡的构图来传达一种秩序感和稳定感。
二、主旋律电影视觉修辞策略的作用1. 塑造国家形象主旋律电影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论文综合利用文本分析法、符号学等方法,对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运动中的海报进行了研究。
首先对五月风暴海报中的视觉文本进行分析,主要通过文本分析探讨海报的视觉构成元素,结合其他理论框架揭示图像表征背后的意识形态与抗争主旨。
其次基于媒介的物质性这一理论背景,对海报的形式,海报生产的风格、观看的语境进行分析,探究当时特定语境下海报所使用的版画技术对其传播的影响,海报的集体主义实践风格,以及海报在“墙”这一空间下所产生的意义。
进而通过对修辞手段的探讨,来分析海报中的隐喻和转喻机制,并运用德波提出的“异轨”手段,来探索图像中符号的凝缩机制,为在当下看待五月风暴海报提供一种视角。
接着通过前面的种种分析,提出“以忆抗争”的修辞框架。
最后借鉴Seliger提出的视觉修辞分类法,对抗议海报的视觉修辞策略进行了分类和完善的分析,以便发现海报是如何通过视觉修辞来达到说服的目的。
关键词:五月风暴;视觉修辞;海报;集体记忆AbstractThe paper uses text analysis,semiotics and other methods to study the posters in the French May1968storm movement.Firstly,this paper analyzes the visual text in the may68poster.The visual elements of the poster are discussed through text analysis,and the ideology behind the image representation and the protest theme are revealed by combining other theoretical frameworks.Secondly,based on the media materiality,analyzes the poster form,production style and viewing context,,and finds out the influence of printmaking technology on the dissemination of posters in the specific context at that time,as well as the collectivism practice style of poster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posters in the space of"wall".And 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rhetoric structu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taphor and metonymy mechanism in the poster,and explores the condensing mechanism of the symbol in the image by means of the"detournement"method proposed by Debord.Provides a perspective on the may storm poster in the present.Then,through the previous analysis,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rhetoric framework of"protest by memory".Finally,By referr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visual rhetoric proposed by Seliger,this paper classifies and analyzes the visual rhetoric strategies of protest posters,so as to find out how the posters achieve the purpose of persuasion through visual rhetoric.Keyword:May'68Paris Uprising;Visual rhetoric;Poster;Collective memor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目录 (III)1.绪论 (1)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2研究综述 (3)1.3研究方法 (11)1.4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6)2.海报的视觉文本 (19)2.1海报的文本分析 (19)2.2海报的性别表征 (22)2.3海报的颜色集合 (24)2.4海报的人物形象 (26)2.5海报的议题呈现 (31)2.6海报的语图关系 (33)3.海报的意义生产 (37)3.1视觉形式—版画作为斗争的武器 (37)3.2主导风格—集体主义实践风格的抗争 (39)3.3观看语境—“墙”承载的空间意义 (41)4.海报的修辞手段 (44)4.1隐喻——解构与颠覆 (44)4.2转喻——视觉隐转喻 (46)4.3凝缩——图像的“异轨” (48)5.海报的修辞框架 (51)5.1集体记忆之维度 (51)5.2法国革命的历史脉络 (52)5.3“以忆抗争”的修辞框架 (53)5.4“以忆抗争”的修辞策略 (56)6.海报的修辞功能 (58)6.1海报的视觉修辞分类 (59)6.2个性化修辞—工人群体的呼吁 (62)6.3品牌修辞—权力主体的刻画 (63)6.4诗性修辞—文化背景的叙事 (64)6.5抗议海报的视觉修辞主导功能 (66)7.结语:海报作为对话的一部分 (66)注释 (70)参考文献 (78)附录 (82)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139)致谢 (140)1.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2018年正值60年代西方学生运动五十周年之际,全世界都掀起了对半个世纪以前青年运动的纪念活动。
视觉修辞的发展历程视觉修辞是指通过视觉元素,如色彩、形状、线条等来传递特定的情感、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
它在传统绘画、平面设计以及现代视觉广告中得到广泛应用。
视觉修辞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重要的阶段。
在古代,视觉修辞主要体现在绘画中。
例如在中国,中国画中的"写意"即是一种通过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笔触来表达情感和意义的视觉修辞手法。
此外,古希腊时期的壁画、雕塑中也融入了各种视觉修辞元素,如比例、线条变化等,以达到特定的表现效果。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视觉修辞开始应用于平面设计中。
例如在19世纪的海报设计中,设计师运用了大胆的色彩和形状组合,以吸引人们的眼球并传达产品或事件的信息。
这些设计中常常使用对比、重复、强调等修辞手法,从而增强了视觉效果。
进入20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视觉修辞在广告设计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
例如在现代电视广告中,设计师通过运用快速切换的画面、特殊效果和视觉符号等手法,从而达到品牌推广和引起观众兴趣的效果。
另外,在平面广告设计中,视觉修辞也常常和文字修辞相结合,通过视觉元素和文字的相互作用来传达信息和激发情感。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视觉修辞在网络设计和社交媒体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例如通过运用精心设计的图片和图形,设计师能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并快速传递信息。
此外,互动性和个性化的要求使得视觉修辞在设计中更加注重与用户的互动和参与。
总的来说,视觉修辞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传统绘画到平面设计再到现代广告和网络设计的演变。
不同阶段上的视觉修辞手法,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技术条件下得到了不断创新和拓展。
今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设计理念的更新,视觉修辞将继续不断发展和演化,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纪录片人物形象的视觉修辞研究纪录片是一种重要的电影艺术形式,以其真实记录的方式展现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和人物形象。
其中,纪录片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整个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视觉修辞作为纪录片中的一种表现手法,对于创造人物形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纪录片中人物形象的视觉修辞研究。
视觉修辞是一种通过视觉符号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思想的手法。
在纪录片中,人物形象通过影像的镜头、剪辑和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修辞,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视觉修辞可以通过诸多手段来创造人物形象,如摄影元素的运用、画面构图的选择、镜头语言的运用等。
通过巧妙运用这些手法,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精确地传达导演的意图。
第一,摄影元素的运用是创造人物形象的关键要素之一。
纪录片中通常使用真实的摄影手法来捕捉人物形象,如采用手持摄影、固定摄影、移动摄影等。
这样可以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人物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此外,灯光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光线的亮度、色彩和方向等方面的变化,可以增添人物形象的情感和氛围。
第二,画面构图的选择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关键因素之一。
画面构图是指影像中各个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关系。
合理的画面构图可以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
例如,采用特写镜头可以直接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和眼神,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采用全景镜头可以展现人物的环境和生活背景,增加人物的立体感和背景信息。
第三,镜头语言的运用也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法之一。
镜头语言是指通过镜头运动和拍摄角度等方式来表达内容和情感。
例如,采用变焦手法可以使观众对人物的关注点有所转移,从而对人物形象产生不同的认识;采用特殊拍摄技巧,如快慢放、倒放等,可以增添人物形象的动感和想象力。
最后,音乐的运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作为纪录片中的背景音乐,可以加强人物形象的情感表达和氛围营造。
通过运用不同的音乐风格、节奏和音调,可以为人物形象赋予不同的人格特征和情感状态。
视觉的修辞_基于语义分析法的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研究视觉的修辞:基于语义分析法的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研究引言:黄海电影海报设计是电影宣传的重要环节,对于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基于语义分析法的研究,探讨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视觉修辞手法,以及这些手法对于观众情绪和观影体验的影响。
一、视觉修辞的定义和作用视觉修辞是指在视觉传达中通过图像、色彩、构图等手法,运用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观众能够从视觉上获得更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
视觉修辞在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扮演着画龙点睛的角色,通过图像的表意和表达的情感,吸引观众的眼球,引发观众对电影的兴趣。
二、基于语义分析法的黄海电影海报设计1. 影片主题的响应:通过海报的视觉元素与影片主题之间的关联,激发观众的兴趣。
例如,在爱情电影的海报设计上,可以运用红色、心形等符号,以及表现两个主要角色的浪漫场景,传达出影片关于爱情和情感的核心。
2. 观众情绪的引导:黄海电影海报设计通过视觉元素的表达,准确引导观众情绪。
比如,在惊悚电影的海报设计中,黑暗、急促的线条构成和暗红色调等元素,能够有效诱发观众的紧张和恐惧情绪,激发他们对电影的期待和好奇心。
3. 观影体验的预期:通过海报设计,黄海电影运用视觉元素让观众能够预期到将要体验到的电影情节和视觉效果。
例如,在动作电影的海报设计上,可以运用高速的运动轨迹、爆炸火光等元素,表达出影片中惊险刺激的场景,在观众心中激发对电影的期待和兴奋。
三、案例分析:《黄海梦断》海报设计《黄海梦断》是一部关于黄海近几年的发展和变迁的纪录片。
在海报设计中,设计师运用了多种视觉修辞手法,传递出影片的主题和情感。
1. 影片主题的响应:海报采用了黄海地区的航拍照片作为背景,通过展示黄海的壮丽景色,直接呈现电影的主要主题——黄海的美丽和辽阔。
2. 观众情绪的引导:海报运用了明亮的蓝色色调,以及平静的海面和远处山峦,呈现出宁静和和谐的氛围,引导观众在观影前放松心情,以便更好地享受这部纪录片带来的视觉盛宴。
《视觉的修辞_基于语义分析法的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研究》篇一视觉的修辞_基于语义分析法的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研究一、引言电影海报作为电影宣传的重要媒介,其设计不仅承载着传达电影主题、情感和故事情节的任务,更是一种视觉修辞的体现。
黄海作为国内知名的电影海报设计师,其作品在视觉表达和语义传达上都有着独到之处。
本文将通过语义分析法,对黄海电影海报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视觉修辞的运用。
二、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的背景与特点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语义内涵著称。
其作品往往通过色彩、构图、图像等元素,将电影的主题、情感和故事情节以视觉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使观众在第一时间被吸引并产生共鸣。
此外,黄海电影海报设计还善于运用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语义内涵。
三、语义分析法在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研究中的应用语义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语言符号及其所传达的意义来研究设计作品的方法。
在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研究中,我们可以从色彩、构图、图像等视觉元素入手,分析其背后的语义含义,进而探讨黄海如何运用这些元素来传达电影的主题、情感和故事情节。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的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探究其作品所具有的深层语义内涵。
四、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的视觉修辞分析1. 色彩运用:黄海电影海报设计善于运用鲜明的色彩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例如,在某部电影的海报中,他使用了红色和黑色作为主色调,既传达了电影的紧张氛围,又使整个海报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 构图布局: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的构图布局往往简洁明了,突出主题。
他善于运用对称、平衡等构图原则,使整个海报具有稳定感和视觉美感。
3. 图像选择: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图像选择往往具有象征意义。
例如,在某部电影的海报中,他使用了飞翔的鸟作为主要图像,象征着自由和希望,与电影主题相得益彰。
4. 修辞手法: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象征、隐喻等。
这些手法使作品具有更深层次的语义内涵,使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产生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视觉的修辞_基于语义分析法的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研究》篇一视觉的修辞_基于语义分析法的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研究一、引言在当今的影视产业中,电影海报设计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电影海报是影片的“第一印象”,也是电影营销和推广的关键环节。
其中,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深邃的语义内涵,成为了业界瞩目的焦点。
本文将基于语义分析法,对黄海电影海报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视觉修辞的魅力所在。
二、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的概述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以其独特的视觉风格和深邃的内涵,赢得了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其作品风格独特,融合了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理念,通过对色彩、构图、文字等元素的巧妙运用,将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三、语义分析法在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语义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语言符号及其所传达的意义来研究语言的方法。
在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语义分析法被广泛应用于色彩、构图、文字等元素的分析。
1. 色彩语义分析黄海电影海报设计在色彩运用上独具匠心。
通过分析海报中的色彩搭配、明暗对比等,可以揭示出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例如,在某部电影的海报中,以深蓝色为主色调,配以金色的文字和图案,传达出一种神秘、庄重的氛围,与电影的主题相得益彰。
2. 构图语义分析构图是电影海报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分析海报中的元素布局、空间关系等,可以揭示出设计师的构思和意图。
在黄海的电影海报设计中,常常运用对称、均衡、动态等构图手法,使整个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 文字语义分析文字是电影海报设计中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通过分析海报中的文字内容、字体、大小、位置等,可以解读出电影的主题和情感。
在黄海的电影海报设计中,文字往往与图像相互呼应,共同构建出深邃的语义内涵。
四、黄海电影海报设计的视觉修辞魅力基于语义分析法的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以其独特的视觉冲击力和深邃的语义内涵,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其作品不仅在色彩、构图、文字等元素上独具匠心,更通过视觉修辞手法,将电影的主题和情感准确地传达给观众。
国家形象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策略:以国家形象片为例
林少雄
【期刊名称】《科学发展》
【年(卷),期】2012(000)007
【摘要】国家形象的塑造,固然与一个国家的"硬实力"(如政治、经济、军事等)与"软实力"(如文化艺术、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有着密切关系,更与其作为
重要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的国家形象片的拍摄与传播密切相关。
国家形象片作为一个国家"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综合,几乎成为当下各国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
与策略。
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例,对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实践上的视觉呈现规律与传
播策略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当下国家形象塑造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考。
【总页数】5页(P105-108,104)
【作者】林少雄
【作者单位】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2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2
【相关文献】
1.国家形象的视觉呈现与传播策略:以中国国家形象片为例 [J], 林少雄
2.国家形象宣传片多模态转喻及功能研究--以俄罗斯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 [J], 杨洋;唐婧
3.论我国国家形象构建中的传播策略误区——以系列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 [J], 金
宇恒
4.浅析国家形象宣传片对外传播效度低的原因——以近五年我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 [J], 邹晨雅;刘丹丹
5.多模态视角下国家形象的话语构建研究
——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为例 [J], 闫瑾;祖大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十七年”电影的几点分析十七年电影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这一段时期文艺史家一般称为17年时期。
依据记载这一时期新中国共拍507部电影,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电影。
其中很多电影耳熟能详,例如《林则徐》、《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铁道游击队》、《早春二月》、《我这一辈子》等等。
一定程度上来说,十七年电影抒写了我国的抗战史,抒写了一批英雄形象,比如林则徐、邓世昌、洪常青、江姐等。
张暖忻、李陀的《谈电影语言现代化》的文章,在当时实际上承载着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它的潜台词是电影应当脱离政治,应当非意识形态化。
一、十七年电影的民族性安德森认为,国家身份的历史建构,是想象与叙述的结果,他在《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定义民族道:民族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是透过共同想象,尤其是经由某种叙述、表演与再现方式,将日常事件通过报纸和小说传播,强化大家在每日共同生活的意象,江彼此共通的经验凝聚在一起,形成同质化的社群。
[2]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媒,成为传播民族叙述的有效工具。
十七年电影主要描写中华儿女浴血奋战取得新中国的胜利。
从十七年电影选材上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从鸦片战争到抗战胜利,凝聚着中华儿女为自强不息的精神,这一题材有着深厚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极具民族凝聚力。
从创作方法上和表现形式来看,这一时期的影片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十七年电影由于政治体制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受到苏联电影的影响,但是这一时期一些电影的创作方法和表现形式带有强烈的民族性。
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到郑正秋的教化民众的影戏观,中国电影一直以来承载着这种教化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也成为了中国电影的主流。
从十七年电影来看,大量的影片中透露出这种创作手法和创作观念。
例如《我这一辈子》中的海福的角色,从一个巡警在和申远的交往中,逐渐走向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林则徐》、《青春之歌》、《英雄儿女》等一系列的影片都带有强烈的教化色彩。
视觉的修辞:从“十七年”电影海报看国家形象的建构作者:王婷来源:《电影评介》2020年第01期“十七年”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具有反复研究的意义。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作品的“代言人”在无形中形塑了大众的心理观念和价值取向,本文选择“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海报,通过海报透视出来的意味从视觉修辞的视角分析这一时期电影海报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意义。
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和在国际社会中的传播或许可以从“十七年”电影海报的宣传中找到行之有效的路径。
正所谓“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
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欲研究某一段分期的历史,只有秉承今以古鉴和古为今用的原则,方可从宏观的层面进行微观的历史研究。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全新面貌的中国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电影作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宣传工具,首先成为新中国新面貌的“代言”。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名片”,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下对意识形态的输出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一、海报与电影:有意味的形式(一)作为电影“前文本”的电影海报电影海报作为电影的副文化产品应运而生,其作用主要是为了宣传和推广电影,在电影正式呈现在观众之前给予一定的期待视野。
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字时代向读图时代转变,电影海报进入国人的生活,于无形中形塑了大众的价值观念。
1905年夏,任庆泰将拍摄完成的《定军山》拿到观楼影戏院放映,为了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他设计了一张电影海报贴在影戏院门口,其轰动效应尤显。
《定军山》的成功离不开那张“史无前例”的电影海报,从它开始,中国电影海报的历史开启,它们共同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历史进程,也是以图读史和以图论史的有力证明。
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一大批电影公司的出现,电影市场也愈来愈被重视。
为了吸引观众,电影公司在电影海报的设计上使尽招数,尤其在武侠神怪片的盛行之风下,海报成为吸引观众进入影院观看电影的噱头之一,当年红极一时的系列电影《火烧红莲寺》的18张电影海报,足以说明电影海报的无限功能和魅力。
时间及至20世纪30年代,“九一八”的炮火声击中了半梦半醒的国人,电影的功能随之发生转变,也意味着电影海报风格及样式的变化,商业属性不再是视觉的“先行”,取而代之的是电影海报中对现实的控诉和揭露,尤以左翼电影为代表。
跨入40年代后,电影海报无论从形式的美感还是意味的表达都趋向成熟,为早期电影海报历史画上了较完满的句号,同时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海报的进一步发展变化奠定了基础。
(二)以宣传的名义英国历史学家彼得·伯克在《图像证史》中提出,“图像如同文本和口述证词一样,也是历史证据的一种重要形式”[1],电影海报作为图像的一种,一定程度上与文字为过去的历史相互补充和印证。
“电影海报”一词究竟源于何时已无从考究,在由中国电影出版社编著的《电影宣传画集》一书中写道:“在我国自制影片之后,一种新型的电影美术宣传品——电影海报也随之而诞生了,这就是今天我国电影宣传画的前身。
”[2]新中国成立后,电影海报一直被称为电影宣传画,“这一词一直被沿用至20世纪80年代末”[3]。
显然,“电影宣传画”更富于时代特征,而“海报”的说法并没有消失,而是“继续流行于民间口语当中,‘电影宣传画’一词得到政府媒体的较多采用”[4]。
“宣传画”一词出现于新中国成立前,在战争中使用率颇高,随着革命的风暴趋于成熟,但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画种,亦没有一个清晰的界定。
新中国建立后,“宣传画”的概念和轮廓逐渐清晰,其中和苏联宣传画的影响密不可分。
当时苏联大量的宣传画传入中国,另外,关于苏联宣传画的理论著作也先后被翻译到中国。
由于海报在今天的说法更具普遍意义,于是在本文的其他叙述中均使用“海报”一词。
在署名马克的《论电影宣传画的创作》一文中写道:“电影宣传画是电影宣传工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吸引观众对影片内容的关注方面有重大作用。
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广大观众艺术趣味与审美力的培养和提高。
”[5]由此可见,这一时期电影宣传画以让大众更快地了解和明确电影的内容、主题及中心人物为主要任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和苏联缔结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后还签订了文化合作协定。
在种种条件的影响下,电影宣传画以繁荣之势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在宣传的名义下以其独特的造型手段影响着大众的审美倾向。
二、表征与意味:解码“十七年”电影海报(一)被编码的笑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将电影的创作纳入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成为电影界所关注的重点,“工农兵电影”作为一种电影观成为新中国电影的标杆,急需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工农兵形象的面孔符号,大众的审美取向由此开始改变。
当电影中的面孔成为符号,那作为一个完整的符号体系,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扮演工农兵形象。
1950年初,陈波儿在总结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创作经验时首先指出:“一定的阶级人物代表着一定的阶级社会形态……今天不同了,因为落后的事实已经逐渐成为过去,新的、美的、有生气的人物已经大批涌现于我们面前了。
”[6]于是,“美”的评判标准随着改变,同年成立的表演艺术研究所在招收演员时,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在培养工农兵形象的演员上,而非俊男靓女。
正是在“工农兵电影”的观照下,出现了一大批以工农兵为主体形象的电影,如《彩凤双飞》《白毛女》《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上的人们》《沙漠里的战斗》《年青的一代》等,当年这些电影的海报从图像层面上集体呈现出洋溢的笑。
斯图亚特曾在《编码/解码》中提出“有意义的话语”(meaningful discourse)[7],电影文本本身是带有意识形态意义的,电影海报中意识形态的建构性亦不言而喻,这种意识形态是由制作者编码的。
具体体现在“十七年”电影海报,则是被编码为“笑”的意识形态生产,这些笑容代表了占新中国主体力量的工农兵对新社会的认同面向,受众在看到电影海报时会无意识地认同其编码生成的“意义”,“一方面滿足了他们自我投射的欲望——一种从作品中能看到自我形象的光荣感,另一方面,使他们忘掉现实的忧虑和艰难,从而勇敢而坚定地走向未来”[8],唤起对新生活的认同和期待。
除了工农兵形象之外,在此时的电影海报中妇女和儿童的形象也以纯真灿烂的笑容占据着海报的中间位置。
例如,在海报《当孩子们祝福》中,占据最大篇幅的是一个正在微笑的小学生,其他人物的脸上同样洋溢着快乐的笑容。
笑容在意义的编码中形成,使观众将海报中的笑内化为对新社会和新生活的认同,并且随着海报中“笑”的愈来愈多,其认同感随之愈强。
(二)英雄的神话仪式延续正如电影理论家托马斯所言:“电影的主要魅力和社会文化功能基本上都是属于意识形态的。
”[9] “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其核心立足于将革命的意识植根于大众的日常生活和日常心理。
毫无疑问,新中国建立属于自己意识形态内的“意义系统”成为当务之急,这个“意义系统”显然与过去旧中国的统治政权截然不同,需要由社会主义文艺参与书写和建构。
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中国人民面对一个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从文化接受心理层面来说,需要能够提供绝对价值和意义的榜样出现,这种精神的指向是贯穿始终的核心所在。
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的任务就是“通过‘革命’的想象,将‘革命’、‘继续革命’的意识深深植入每一个国家成员的思想深处,从而将个人和新创的国家之间建立认同、归属感”[10]。
在革命历史题材的召唤下,迅速出现了《赵一曼》《渡江侦察记》《红色娘子军》《新儿女英雄传》《为了和平》《平原游击队》《甲午风云》《战斗里成长》《烈火中永生》等电影。
在这些电影海报的形式修辞中,存在着相似的仪式性画面,旨在通过“这种革命的神圣化来获取对革命的宗教式情感,从而实现对革命的认同”[11]。
从这些电影海报中可以观察到,英雄的表情往往严肃坚定、眉头紧锁、身体的姿势呈现出一种仪式性,例如《渡江侦察记》中半匍匐的身体、《红色娘子军》里高举的拳头、《新儿女英雄传》中双手拿步枪随时杀敌的姿态、《赵一曼》里高举手枪正在呐喊的样子、《烈火中永生》站在烈火中屹立不倒眼神坚定的革命者……福柯说过,“身体各部位的活动方式,在不同的时代,都被严格地通过各种制度和仪式的规定而被社会化和文化象征化”[12],这正是仪式性动作背后的原因所在。
除此之外,电影海报中的英雄形象几乎都以微仰的视角出现在观众面前,在视觉上强化了他们的崇高感,进而强化对英雄人物和革命历史的认同。
所谓仪式的意义在于“通过一定的程序、规则的操演,来表明神的存在;而在這种操演过程中,神的观念被所有参与者与目击者所接受”[13]。
革命英雄从本质上昭示着政权夺取的合理性,电影海报中的仪式性动作从视觉上易于使观众接受和理解,在对英雄神话的颂扬中,将英雄的神话仪式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在模仿的过程中完成自我和国家认同。
(三)“非性别化”的铁娘子米歇尔的《图像学:形象·文本·意识形态》认为:“任何一种形象都体现着个人、群体、民族、阶级、性别和文化关系的全部复杂性和冲突。
”[14]他从形象入手,认为形象的政治性是通过媒介完成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人”和“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号召下,国家先后实行废除包办、买卖婚姻,关闭妓院等社会变革举措,并鼓励女性走出家庭,参与社会事务,从社会现实层面实现了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平等,女性地位陡增。
然而,尽管女性走出了旧社会地位低下的阴霾,却在文化中置于和男性无差别的另一重困境中。
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从旧社会中的凝视和被凝视关系变为无差异化的性别模糊,“文化中的‘女性’变为一种子虚乌有”,性别对立被消解的同时,“男性规范则成为了唯一绝对规范”。
[15]女性失去了主体身份,以“非性别化”的形式参与历史的进程。
在文艺要反映工农兵生活的指导下,“十七年”电影中迅速出现了一大批以女性为主体的电影。
其中正面女性形象大多以三种类型出现:第一,革命者的形象,如《赵一曼》中的赵一曼、《红色娘子军》中的吴琼花等;第二,建设者的形象,如《护士日记》《春满人间》中的党支部书记等;第三,悲剧女性形象,如《祝福》里的祥林嫂、《白毛女》中的喜儿等。
这些女性形象体现在电影海报中大都以脸谱式的符号呈现,比如赵一曼和吴琼花在海报中高举着手或手枪表情严肃地看着远方,似是正在战场作战之状,而本属于女性生理上的特质则几乎被消解了。
古语云:一从高鬓绿云光。
可见,长发是女性在广泛意义上区别于男性的性别外在显现。
不过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开始流行一种被称为“解放头”的发型,“解放头”顾名思义,源于解放区的女战士发型,以中短发为主,一般在肩膀以下,绝不染色,代表着积极向上的气息。
如此,“解放头”代表的妇女解放的深层意味顿时在新中国的广大女性群体中成为流行文化,也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时代特征。
这种发型的变化在“十七年”时期的电影海报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无论是《青春之歌》中的林道静、《女司机》中的孙桂兰,还是《护士日记》中的简素华,均以“解放头”的造型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