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默生散文《补偿》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默生散文《补偿》

为什么我可以逍遥地看日头,别人却没有这样的闲暇?当然是因为他们快活的时候,我独坐在痛苦的荫翳下。

为什么欣喜的人们口若悬河,我却要像坟墓一样喑哑?啊~以前我宣讲,他们沉默,现在却已轮到他们说话。

1834

爱默生散文《补偿》

孩提时的我就打算就补偿这条教义写篇文章。因为在我看来,在补偿这个问题上,生活超越了神教,人们对它的实际认识也胜于神父的说教。再有,衍生这条教义的素材是那样丰富多彩,它们深深地吸引着我,不停地闪现在我面前,甚至出现在我的梦中。它们其实就是我们手中的工具,篮中的面包,街上的交易,农场和住房,人与人之间的问候、交往、借贷,性格的相互影响以及自然和人的天性、禀赋。我觉得,这条教义可以向人们展示神的光芒,以及摆脱了所有传统束缚的灵魂的现时行为,这样,因其客观实在性,人的心灵便可以沐浴在永恒的爱河中,可以同过去的、未来的真理相互交流。另外,如果这条教义的阐述类似我们凭直觉感受真理时的情形,那么,它将会成为漫漫黑夜中、崎岖山路上的明星;不让我们迷失方向。最近在教堂里听的一次布道又强化了我儿时的愿望。一个坚持正统学说并因此而备受推崇的牧师,按通常的方式阐释了最后的评判这条教义。他想当然地认为,评判并不在现世执行,现世的情况是小人成功,好人落魄。然后,他援引《圣经》,推断小人和好人都将在来世得到各自应有的报偿。我没看出教友们对这条教义的阐释有什么异议,散会后,也没有人再谈及这一布道。

然而,这条教义旨在说明什么?牧师所谓好人于现世落魄指的是什么?是[2]

不是说房子、土地、官位、美酒、马匹、华服、种种奢华等只为不道德的人所有,而圣人却遭贫穷、受鄙视;是不是说对后者的补偿就是在来世也给予他们一样的满足,也让他们拥有金钱、美酒和佳肴?这一定是他所说的补偿,否则还能是什么呢?难道圣人们就为此才祈祷上帝、颂扬上帝,才去爱人、助人吗?其实,他们完全可以现在就获得这些。就此,信徒自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我们将来也可以像现在的罪人一样纵情享乐。一一或者,说到底就是一一你们现在沉沦,我们将来堕落;如果现在沉沦,我们又何必等到将来,正因为我们现在不成功,我们才希望明日报仇雪耻。

这一谬误的错误前提在于:承认坏人成功,正义现在得不到伸张。牧师的问题在于他盲从了市俗的成功标准。他应该着眼现实生活,向人们展示世界的本相,还要强调灵魂的存在,意志的万能,从而建立起善恶,成功、真假的标准。

[3]我发现,当今流行的宗教作品中有类似的论调,而且,文学家偶然触及相关论题时,也认同这样的假设。我认为,当今的宗教只是从形式上并非从本质上超越了它所取代的迷信。而人实际超越了他们所接受的宗教,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揭穿了宗教的谎言。在实际生活中,每个率真、执著的灵魂都会将一切教义抛在脑后,每个人都能时不时地觉察出它的谬误,只是无法表达而已。人其实比他们自己想像的聪明。他们对在学校和神坛上所听到的只是不进行反思罢了,如果换成是日常交谈,他们肯定会暗生疑问。倘若有人同不信教的人宣讲天意、神法,那么,听者的沉默足以向旁观者说明他心中的不满,只是他没办法作出自己的阐述而已。

在下面两个章节里,我要用事实来阐述补偿这条规律。它好比是一个圆,倘能勾勒出其中哪怕是极微小的一段圆弧,我也将感到喜出望外。

反向性,或称作用与反作用,我们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黑暗、光明,冷、热,潮涨潮落,雌、雄,动植物的呼、吸,心脏的收缩、扩张,液体的沉浮,声音的高低,离心力与向心力,电子的正负,化学上的亲合力等等;在针的一端加上磁

性,则另一端就产生相反的磁性,如南极相吸,则北极相斥。要排空此处,就得压缩彼处。自然万物不可避免地被两重性一分为二,结果每一事物都只是一半,都暗示着与它构成整体的另一半的存在。例如,精神与物质,男人、女人。主观、客观,内、外,上、下,运动、静止,是、否。

[4]世界具有二重性,世界的每一部分也是如此。整体表现在微小的个体中。类似潮涨潮落,昼与夜,男人女人。每一根松针、每一颗谷穗内,每一动物族类的个体中无不体现着二重性。自然界巨大的反作用反复显现在微观领域内。例如,生理学家已经注意到,任何生灵都不是造物主的宠儿,某种补偿平衡着每一种天赋和每一种缺陷。对同一生灵而言,某一部分的增长必定会导致另一部分的削减,如果头颅和脖颈太大,躯干和四肢就会相应缩小。

机械力原理又是一个例证。能量的获取意味着时间的损耗,反之亦然。行星的周期误差或补偿误差又是一例。气候和土壤的影响亦不例外。严寒,会激励万物。贫瘠的土壤不会滋生热病、鳄鱼、老虎和蝎子。

[5]人的品性和处境也具有二重性。满招损,谦受益;甜中有酸;恶中有善。才能本可以带来乐趣,但如果滥用,也会导致相应的惩罚。二重性可以解释为什么要把握适度的原则。在一方面增长才智,在另一方面就会显得愚蠢。有失必有得,有得也有失。财富增多了,开销也必加大。过度地攫取,大自然就会出面索回他的所有,结果,财富增长了,攫取者却因此丢了性命。大自然痛恨垄断与例外特权。万事万物不停地进行着自我平衡,其速度之快决不亚于高浪跌人低谷。专横、强壮、富有、好运也总会有另一面,其他也莫不如此。如果有这样一个人,他既强悍又残忍,无论从性情上说,还是从他所从事的职业来看,都不能称得上是良民一一一个暴躁的、充满匪气的恶棍一一那么,大自然就会送给他一堆可爱的儿女,让他们在简陋的乡村学校上学,对儿女的爱心和担忧会磨平他的冷酷,使他最终变得彬彬有

礼。就这样,大自然融化了最坚硬的岩石,用羔羊来替代野猪,从而真正地保持了她的平衡。

农夫们往往羡慕权力和地位,岂不知总统为了白宫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他通常会失去所有的安宁,甚至人最好的属性。为图一时显赫,他心甘情愿对幕后真正的主人卑躬屈膝。人人渴望天才那真实而永恒的光彩吗?它同样不能幸免补偿规律的制约。那些在思想和意志上出类拔粹的人也同样为其杰出付出了代价。每道真理之光闪过,便会有新的危险接踵而来。他拥有真理之光吗?他必须不断地证实它的存在。他永远在探索永恒心灵的新的启示,因此,他必须将给他带来极大满足的赞同抛在身后,继续前行。他势必会疏远父母妻儿。他拥有了为世界所热爱、景仰和渴望得到的一切吗?他不得不将世人的崇拜置之度外,并因执著于真理而折磨世人,因此成为笑柄,为众人所不齿。

[6]这一法则适用于城市、国家的法律的制定,任何违背它的努力都是徒劳的。事物不容长时间处置失当。对于刚刚出现的邪恶,似乎没有什么可以制约它。但实际上制约因素确实存在,并终将显现。如果一个政府太残酷,那么,执政者的性命便不能保障。征税太高会导致国家的岁人一无所获。刑法过于残忍,陪审团会履行不了宣判职责。如果一个政府过于民主,那么公民狂热、过激的行为就会削弱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力,反而使社会的矛盾对抗更加激烈。人们真正的生活和满足是摆脱了大喜大悲,心情不受任何境遇的左右。无论在哪个政府统治下都是一样的,无论是在土耳其,还是新英格兰。历史坦言,即便在远古埃及暴君的专制下,人们也必须得到文明所能赋予他们的最大限度的自由。

这些现象表明,宇宙通过她的每一个微粒表现出来。自然界每一事物中都蕴含着她全部的能量,每件事物都是由一种内在的、无形的材料构成的。正如博物学家在各种不同形态下发现了同一物种,他把马视为奔跑的人,把鱼看做游泳的人,鸟是飞翔的人,树则是长了根的人。每种新的形态不仅再现了其物种的主要特征,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