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1
- 格式:ppt
- 大小:1.82 MB
- 文档页数:5
八年级上册第7章《平行线的证明》专题演练1.(1)如图1,AC平分∠DAB,AB∥CD,求证:∠1=∠2;(2)如图2,在(1)的条件下,AB的下方两点E、F满足:BF平分∠ABE,DF平分∠CDE,若∠DFB=25°,∠CDE=80°,求∠ABE的度数;(3)在前面的条件下,若P是BE上一点,G是CD上任一点,PQ平分∠BPG,PQ∥GN,GM平分∠DGP,如图3,则∠MGN=.2.如图1,点A、B分别在直线GH、MN上,∠GAC=∠NBD,∠C=∠D.(1)求证:GH∥MN;(2)如图2,AE平分∠GAC,DE平分∠BDC,若∠AED=∠GAC,求∠GAC与∠ACD之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3,BF平分∠DBM,点K在射线BF上,∠KAG=∠GAC,若∠AKB=∠ACD,直接写出∠GAC的度数.3.已知,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延长BC至点E,连接AE交CD于点F,使∠BAC=∠DAE,∠ACB=∠CFE(1)求证:∠BAF=∠CAD;(2)求证:AD∥BE;(3)若BF平分∠ABC,请写出∠AFB与∠CAF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4.如图,E、F分别在AB和CD上,∠1=∠D,∠2与∠C互余,AF⊥CE于G,求证:AB∥CD.证明:∵AF⊥CE,∴∠CGF=90°,∵∠1=∠D,∴AF∥,∴∠4==90°(),又∵∠2与∠C互余(已知),∠2+∠3+∠4=180°,∴∠2+∠C=∠2+∠3=90°,∴∠C=,∴AB∥CD.5.(1)①如图1,已知AB∥CD,点E在直线AB、CD之间,探究∠ABE、∠BED、∠CDE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②将图1中射线BA绕B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射线BA交射线DC于F,得到图2,形成四边形BFDE,探究四边形中∠B、∠E、∠D、∠BFD之间有何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在图3中,AB∥CD,∠ABE与∠CDE的角平分线交于点N,∠ABM=∠ABN,∠CDM =∠CDN,写出∠M与∠E之间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6.已知:∠BDG+∠EFG=180°,∠B=∠DEF.(1)如图1,求证:DE∥BC.(2)如图2,当∠A=∠EFG=90°时,请直接写出与∠C互余的角.7.如图,直线EF交直线AB、CD与点M、N,NP平分∠ENC交直线AB于点P.已知∠EMB=112°,∠PNC=34°.(1)求证:AB∥CD;(2)若PQ将分∠APN成两部分,且∠APQ:∠QPN=1:3,求∠PQD的度数.8.已知:如图,∠1=∠2,∠B=∠C.(1)求证AB∥CD;(2)若∠A=30°,求∠D的度数.9.完成下面的证明:如图,点D,E,F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BC,CA,AB上的点,连接DE,DF,DE∥AB,∠BFD=∠CED,连接BE交DF于点G,求证:∠EGF+∠AEG=180°.证明:∵DE∥AB(已知),∴∠A=∠CED()又∵∠BFD=∠CED(已知),∴∠A=∠BFD()∴DF∥AE()∴∠EGF+∠AEG=180°()10.如图,若∠ADE=∠ABC,BE⊥AC于E,MN⊥AC于N,试判断∠1与∠2的关系,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1.解:(1)∵AC平分∠DAB,∴∠1=∠3,∵AB∥CD,∴∠2=∠3,∴∠1=∠2;(2)过F作作FQ∥AB,∵AB∥CD,∴CD∥FQ,∵DF平分∠CDE,∴∠CDF=∠EDF=CDE==40°,∵CD∥FQ,∴∠DFQ=∠CDF=40°,∵∠DFB=25°,∴∠BFQ=15°,∵AB∥FQ,∴∠ABF=∠QFB=15°,∵BF平分∠ABE,∴∠ABE=2∠ABF=30°;(3)过P作PK∥AB,则PK∥DG,∴∠BPK=∠ABP=30°,∵PQ平分∠BPG,∴∠GPQ=∠BPQ,设∠GPQ=∠BPQ=x,∴∠GPK=2x+30°,∵DG∥PK,∴∠DGP=∠GPK=30°+2x,∵GM平分∠DGP,∴∠DGM=∠PGM=DGP=15°+x,∵PQ∥GN,∴∠PGN=∠GPQ=x,∴∠MGN=∠PGM﹣∠PGN=15°,故答案为:15°.2.解:(1)如图1,延长AC交MN于点P,∵∠ACD=∠D,∴AP∥BD,∴∠NBD=∠NPA,∵∠GAC=∠NBD,∴∠GAC=∠NPA,∴GH∥MN;(2)延长AC交MN于点P,交DE于点Q,∵∠E+∠EAQ+∠AQE=180°,∠EQA+∠AQD=180°,∴∠AQD=∠E+∠EAQ,∵AC∥BD,∴∠AQD=∠BDQ,∴∠BDQ=∠E+∠EAQ,∵AE平分∠GAC,DE平分∠BDC,∴∠GAC=2∠EAQ,∠CDB=2∠BDQ,∴∠CDB=2∠E+∠GAC,∵∠AED=∠GAC,∠ACD=∠CDB,∴∠ACD=2∠GAC+∠GAC=3∠GAC;(3)设射线BF交GH于I,∵GH∥MN,∴∠AIB=∠FBM,∵BF平分∠MBD,∴∠DBF=∠FBM=,∴∠AIB=∠DBF,∵∠AIB+∠KAG=∠AKB,∠AKB=∠ACD,∴∠ACD=∠DBF+∠KAG,∵∠KAG=∠GAC,∠GAC=∠NBD,∴∠GAC+=∠ACD=3∠GAC,即∠GAC+∠GAC=3∠GAC,解得∠GAC=.故答案为.3.解:(1)∵∠BAC=∠DAE,∴∠BAC+∠CAF=∠DAE+∠CAF,∴∠BAF=∠CAD;(2)∵∠BAC=∠DAF,∠ACB=∠CFE=∠AFD,∴∠B=∠D,∵AB∥CD,∴∠B+∠BCD=180°,∴∠D+∠BCD=180°,∴AD∥BE;(3)如图2,∵AD∥BE,∴∠E=∠1=∠2,∵BF平分∠ABC,∴∠3=∠4,∵∠AFB是△BEF的外角,∴∠AFB=∠4+∠E=∠4+∠1,∴∠AFB=3+∠2,又∵AD∥BC,∴∠ABC+∠BAD=180°,∴∠3+∠4+∠1+∠CAF+∠2=180°,即2∠AFB+∠CAF=180°.故答案为:2∠AFB+∠CAF=180°.4.证明:如图所示:∵AF⊥CE(已知),∴∠CGF=90°,∵∠1=∠D(已知),∴AF∥ED,∴∠4=∠CGF=9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2与∠C互余(已知),∠2+∠3+∠4=180°,∴∠2+∠C=∠2+∠3=90°,∴∠C=∠3,∴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已知,已知,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解:(1)①如图1,过E作EF∥AB,∴∠FEB+∠EBA=180°,∵CD∥AB,EF∥AB,∴CD∥EF,∴∠CDE+∠DEF=180°,∴∠CDE+∠DEB+∠ABE=360°,②如图2,过点B作GB∥CD,∴∠BFD=∠GBF,由(1)知∠GBE+∠E+∠D=360°,∴∠B+∠E+∠D+∠BFD=360°;(2)如图3,过M作MF∥AB,∵AB∥CD,∴MF∥CD,∵∠ABM=∠ABN,∠CDM=∠CDN,∴设∠MBN=x,∠MDN=y,则∠MDC=2y,∠ABM=2x,∠EBN=3x,∠EDN=3y,∴∠BMF=2x,∠DMF=2y,∠ABE=6x,∠CDE=6y,∴∠BMD=2(x+y),过E作EG∥AB,∵AB∥CD,∴EG∥CD,∴∠BEG=180°﹣∠ABE=180°﹣6x,∠DEG=180°﹣∠CDE=180°﹣6y,∴∠BED=∠BEG+∠DEG=360°﹣(6x+6y)=360°﹣3∠BMD,∴3∠BMD+∠BED=360°.6.(1)证明:∵∠EFD+∠EFG=180°,∠BDG+∠EFG=180°,∴∠BDG=∠EFD,∴BD∥EF,∴∠BDE+∠DEF=180°,又∵∠DEF=∠B,∴∠BDE+∠B=180°,∴DE∥BC;(2)解:∵∠A=∠EFG=90°,∴∠ADE+∠AED=90°,∠B+∠C=90°,∵DE∥BC,∴∠ADE=∠B,∵∠B=∠DEF,∴与∠C互余的角有∠B,∠ADE,∠DEF.7.(1)证明:∵∠EMB=112°,∴∠PMN=112°,∵NP平分∠EN,∴∠CNE=2∠CNP,∵∠CNP=34°,∴∠CNE=68°,∴∠PMN+∠CNE=180°,∴AB∥CD;(2)解:∵∠APN=∠PMN+∠PNM=112°+34°=146°,∵∠APQ:∠QPN=1:3,∴∠APQ=36.5°,∵AB∥CD,∴∠PQD=∠APQ,∴∠PQD=36.5°.8.解:(1)∵∠1=∠2,∠1=∠FMN,∴∠2=∠FMN,∴CF∥BE,∴∠C=∠BED.又∵∠B=∠C,∴∠B=∠BED,∴AB∥CD.(2)∵AB∥CD,∴∠A=∠D.又∵∠A=30°,∴∠D=30°.9.证明:∵DE∥AB(已知),∴∠A=∠C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BFD=∠CED(已知),∴∠A=∠BFD(等量代换)∴DF∥A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EGF+∠AEG=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等量代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0.解:∠1与∠2相等.理由如下:∵∠ADE=∠ABC,∴DE∥BC,∴∠1=∠EBC,∵BE⊥AC于E,MN⊥AC于N,∴BE∥MN,∴∠EBC=∠2,∴∠1=∠2.。
实用文档第七章 平行线的证明一、思维导图⎪⎪⎪⎪⎪⎪⎪⎪⎪⎪⎪⎩⎪⎪⎪⎪⎪⎪⎪⎪⎪⎪⎪⎨⎧⎪⎩⎪⎨⎧︒⎪⎪⎩⎪⎪⎨⎧⎪⎩⎪⎨⎧⎪⎪⎩⎪⎪⎨⎧的内角。
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推论角的和。
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推论。
等于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条直线平行。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互补。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平行线的性质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平行线的判定的例子。
,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反例:具备命题的条件分类:真命题、假命题部分组成。
结构:由条件和结论两句子。
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命题平行线的证明21180二、考点聚焦考点1 定义与命题例1 下列四个命题中,真命题有 ( )①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②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③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④在同一平面内,若直线a ⊥b ,b ⊥c ,则直线a 与c 不相交。
A.1个B.2个C.3个D.4个变式1-1:对假命题“任何一个角的补角都不小于这个角”举反例,正确的反例是()A.∠α=60°,∠α的补角∠β=120°,∠β>∠αB.∠α=90°,∠α的补角∠β=90°,∠β=∠αC.∠α=100°,∠α的补角∠β=80°,∠β<∠αD.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考点2 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例2 如图,一个由4条线段构成的“鱼”形图案,其中∠1=50°,∠2=50°,∠3=130°,找出图中的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变式2-1:如图,直线l∥2l,∠A=125°,∠B=85°,1则∠1+∠2= ()A.30°B.35°C.36°D.40°变式2-2:如图,直线EF∥GH,点A在EF上,AC交GH于点B,若∠FAC=72°,∠ACD=58°,点D在GH上,求∠BDC的度数。
第七章平行线的证明1为什么要证明典型例题题型一实验验证结论例1观察,再验证.(1)图1①中黑色的边是直的还是弯曲的?(2)图1②中两条线段a与b,哪一条更长?①②图1分析:先观察得出结论,再实验验证.解:对于(1)题,直接观察图1①可能得出结论:黑色的边是弯曲的.但实际上,黑色的边是直的.对于(2)题,直接观察图1②可能得出结论:线段b比线段a短.但实际上,这两条线段同样长.点拨:要判断一个数学结论是否正确,仅仅依靠经验、观察是不够的,必须给出严格的证明或实验验证.例2在学习中,小明发现:当n=1,2,3时,n2-6n的值都是负数.于是小明猜想:当n 为任意正整数时,n2-6n的值都是负数.小明的猜想正确吗?请简要说明你的理由.分析:因为n2-6n=n(n-6),所以只要n≥6,该式子的值都表示非负数,所以猜想不正确.解:(方法1:利用反例证明)不正确.理由:例如当n=7时,n2-6n=7>0.(方法2)不正确.理由:n2-6n=n(n-6),当n≥6时,n2-6n≥0.特别提示:通过此题可说明一点:学生在解答问题时不能太片面,而要全面考虑问题.题型二推理的应用1.图形中的推理例3如图2所示,一根细长的绳子,沿中间对折,再沿对折后的中间对折,这样连续沿中间对折5次,用剪刀沿5次对折后的中间将绳子全部剪断,此时细绳被剪成段.图2点拨:从简单、特殊的情况入手,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探究内在的规律.2.数学式子中的推理例4观察下列关于自然数的等式:①1×7+2×9=52;②2×8+2×10=62;③3×9+2×11=72;…根据上述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完成第4个等式;(2)写出你猜想的第n个等式(用含n的式子表示),并验证其正确性.解题关键:观察等式左右两边的数字变化情况,找出每个式子与序号之间的关系.解:(1)根据题意得,第4个等式为4×10+2×12=82.(2)猜想的第n个等式为n(n+6)+2(n+8)=(n+4)2.验证:左边=n(n+6)+2(n+8)=n2+6n+2n+16=n2+8n+42=(n+4)2=右边,所以n(n+6)+2(n+8)=(n+4)2.3.假设论证例5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的.”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解析:∵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如果丁说的是实话,假设乙的车是红色的,∴乙说的是实话,∴丙的车也是红色的,和只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矛盾.假设丙的车是红色的,∴丙说的是实话,而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乙说的是实话,∴有两人说的是实话,与只有一个人说的是实话矛盾,∴只有甲的车是红色的.∴甲说的是实话,丙说的不是实话.∵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乙和丙的车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银色的.∵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且甲说的是实话,∴丙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综上,甲的车是红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答案:C4.推理论证例6某球赛小组比赛规则:四个球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两队赛一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某小组比赛结束后,甲、乙、丙、丁四队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四名,各队的总得分恰好是四个连续奇数,则与乙打平的球队是()A.甲B.甲与丁C.丙D.丙与丁解析:∵甲、乙、丙、丁四队分别获得第一、二、三、四名,各队的总得分恰好是四个连续奇数,∴甲得分为7分,2胜1平,乙得分为5分,1胜2平,丙得分为3分,1胜0平,丁得分为1分,0胜1平.∵甲、乙都没有输球,∴甲一定与乙平.∵丙得3分,1胜0平,乙得5分,1胜2平,∴与乙打平的球队是甲与丁.答案:B拓展资源哥德巴赫猜想两百多年前,彼得堡科学院院士哥德巴赫曾研究过“将一个数表示成几个素数的和”的问题,他取了很多数做试验,想把它们分解成几个素数的和,结果得到一个断语:“总可将任何一个数分解成不超过三个素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不能证明这个问题,甚至连如何证明的方法也没有,于是他写信给另一名彼得堡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欧拉,他在1742年6月7日的信中写道:“我想冒险发表下列假定‘大于5的任何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这就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哥德巴赫猜想.同年6月30日,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回信中说:“我认为‘每一个偶数都是两个素数之和’,虽然我还不能证明它,但我确信这个论断是完全正确的.”这两个数学家的通信内容传播出来之后,人们就称这个猜想为哥德巴赫猜想或者哥德巴赫-欧拉猜想.完整地说,哥德巴赫猜想是:大于1的任何数都是三个素数的和.后来,人们把它归纳为:命题A:每一个大于或者等于6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奇素数的和;命题B:每一个大于或者等于9的奇数,都可以表示为三个奇素数的和.人们在研究命题A的过程中,开始引进了“殆素数”的概念.所谓“殆素数”就是素数因子(包括相同的和不同的)的个数不超过某一固定常数的自然数.我们知道,除1以外,任何一个正整数,一定能表示成若干素数的乘积,其中每一个素数,都叫做这个正整数的素因子.相同的素因子要重复计算,它有多少素因子是一个确定的数.例如,从25~30这六个数中,25=5×5有2个素因子,26=2×13有2个素因子,27=3×3×3有3个素因子,28=2×2×7有3个素因子,29是素数有1个素因子,30=2×3×5有3个素因子.于是可说25,26,29是素因子不超过2的殆素数,27,28,30是素因子不超过3的殆素数.用殆素数的新概念,可以提出命题D来接近命题A.命题D:每一个充分大的偶数,都是素因子的个数不超过m与n的两个殆素数之和.这个命题简化为“m+n”.这样,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证明的方向就更明朗化了:如果能证明,凡是比某一个正整数大的任何偶数,都能表示成一个素数加上两个素数相乘,或者表示成一个素数加上一个素数,就算证明了“1+2”.当然如果能证明“1+1”就基本上证明了命题A,也就基本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了.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朗证明了“9+9”.1924年,德国数学家拉代马哈证明了“7+7”.1932年,英国数学家埃斯特曼证明了“6+6”.1938年,苏联数学家布赫雪托布证明了“5+5”.1938年,中国数学家华罗庚证明了几乎全体偶数都能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即几乎所有偶数“1+1”成立.1940年,苏联数学家布赫雪托布证明了“4+4”.1948年,匈牙利的瑞尼证明了“1+c”,其中c是一个很大的自然数.1956年,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3+4”,稍后证明了“3+3”和“2+3”.1956年,苏联数学家维诺格拉多夫证明了“3+3”.1957年,中国数学家王元又证明了“2+3”.1962年,中国年轻数学家潘承桐证明了“1+5”,这是证明了相加的两个数中,有一个肯定是素数的成果,而另一个殆素数的因子小到不超过5.1962年,苏联数学家巴尔巴恩也证明了”1+5”.1963年,中国数学家王元、潘承桐及苏联数学家巴尔巴恩分别证明了“1+4”.1965年,维诺格拉多夫、布赫雪托布证明了“1+3”.1965年,意大利数学家朋比尼也证明了“1+3”.1966年,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宣布证明了“1+2”.。
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7章平行线的证明》期末综合复习训练1(附答案)1.若P,Q是直线AB外不重合的两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直线PQ可能与直线AB垂直B.直线PQ可能与直线AB平行C.过点P的直线一定与直线AB相交D.过点Q只能画出一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2.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相等时,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垂直D.不能确定3.下列说法:(1)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2)如果两条线段没有交点,那么这两条线段所在直线也没有交点;(3)邻补角的两条角平分线构成一个直角;(4)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5)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其中正确的是()A.1个B.2个C.3个D.4个4.如图,下列四组条件中,能判断AB∥CD的是()A.∠1=∠2B.∠BAD=∠BCDC.∠ABC=∠ADC,∠3=∠4D.∠BAD+∠ABC=180°5.如图,“因为∠1=∠2,所以a∥b”,其中理由依据是()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行6.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且∠ACB=∠BAD,AE平分∠CAD,交BC 于点E,过点E作EF∥AC,分别交AB、AD于点F、G.则下列结论:①∠BAC=90°;②∠AEF=∠BEF;③∠BAE=∠BEA;④∠B=2∠AEF,其中正确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7.如图,在△ABC中,CD平分∠ACB交AB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C于点E.若∠A=60°,∠B=48°,则∠CDE的大小为()A.72°B.36°C.30°D.188.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A.直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9.如图,在△ABC中,∠C=90°,∠B=40°,AD是∠BAC的平分线,则∠ADC的大小为()A.25°B.50°C.65°D.70°10.甲、乙、丙、丁4人进行乒乓球单循环比赛(每两个人都要比赛一场),结果甲胜了丁,并且甲、乙、丙胜的场数相同,则丁胜的场数是()A.3B.2C.1D.011.在同一平面内,若a⊥b,b⊥c,则a与c的位置关系是.12.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条;而经过直线外一点P,与已知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条.13.“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命题(填“真”或“假”).14.如图,要得到AB∥CD,只需要添加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填一个你认为正确的条件即可)15.如果△ABC的两条高线BE和CF所在的直线相交于点O,且∠A=50°,那么∠BOC =.16.如图所示,∠ABC的内角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已知∠A=50°,∠P=.17.学校开展象棋大赛,A、B、C、D四队进入决赛,赛前,甲猜测比赛成绩的名次顺序是:从第一名开始,依次是B、C、D、A;乙猜测的名次依次是D、B、C、A,比赛结果,两人都只猜对了一个队的名次,已知第四名是B队,则第一名是队.18.某学校举办科技节活动,有甲、乙、丙、丁四个团队参加“智能机器人“项目比赛,该项目只设置一个一等奖,在评奖揭晓前,小张、小王、小李、小赵四位同学对这四个参赛团队获奖结果预测如下:小张说:“甲或乙团队获得一等奖”;小王说:“丁团队获得一等奖”;小李说:“乙、丙两个团队均未获得一等奖”;小赵说:“甲团队获得一等奖”.若这四位同学只有两位预测结果是对的,则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19.(原创题)如图所示,在∠AOB内有一点P.(1)过P画l1∥OA;(2)过P画l2∥OB;(3)用量角器量一量l1与l2相交的角与∠O的大小有怎样关系?20.已知:如图,在△ABC中,∠BAC=80°,AD⊥BC于D,AE平分∠DAC,∠B=60°;求∠AEC的度数.21.如图,已知∠1=∠2,∠3=∠4,试说明AB∥CD.22.如图,∠A=64°,∠B=76°,将纸片的一角折叠,使点C落在△ABC外,若∠AEC'=22°,求∠BDC'的度数.23.如图,有三个论断:①∠1=∠2;②∠B=∠C;③∠A=∠D,请你从中任选两个作为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构成一个命题,并证明该命题的正确性.参考答案1.解:PQ与直线AB可能平行,也可能垂直,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A、B、D均正确,故C错误;故选:C.2.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都相等时,则每一个角都为90°,所以这两条直线垂直.故选:C.3.解:(1)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长度,故(1)错误;(2)如果两条线段没有交点,那么这两条线段所在直线不一定没有交点,故(2)错误;(3)邻补角的两条角平分线一定构成一个直角,故(3)正确;(4)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4)正确;(5)同一平面内,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故(5)错误.其中正确的是2个.故选:B.4.解:A、∵∠1=∠2,∴AD∥CB,故本选项错误;B、∵∠BAD=∠BCD,不能得出AB∥CD,故本选项错误;C、∵∠ABC=∠ADC,∠3=∠4,∴∠ABD=∠BDC,∴AB∥CD,故本选项正确;D、∵∠BAD+∠ABC=180°,∴AD∥BC,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5.解:因为∠1=∠2,所以a∥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选:B.6.解:∵AD⊥BC,∴∠ADC=90°,∴∠C+∠CAD=90°,∵∠BAD=∠C,∴∠BAD+∠CAD=90°,∴∠CAB=90°,故①正确,∵∠BAE=∠BAD+∠DAE,∠DAE=∠CAE,∠BAD=∠C,∴∠BAE=∠C+∠CAE=∠BEA,故③正确,∵EF∥AC,∴∠AEF=∠CAE,∵∠CAD=2∠CAE,∴∠CAD=2∠AEF,∵∠CAD+∠BAD=90°,∠BAD+∠B=90°,∴∠B=∠CAD=2∠AEF,故④正确,无法判定EA=EC,故②错误.故选:B.7.解:∵∠A=60°,∠B=48°,∴∠ACB=180°﹣∠A﹣∠B=72°,∵CD平分∠ACB,∴∠BCD=∠ACB=36°,∵DE∥BC,∴∠CDE=∠BCD=36°;故选:B.8.解:设三角形的三角的度数是x°,2x°,3x°,则x+2x+3x=180,解得x=30,∴3x=90,即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故选:A.9.解: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知:∠CAB=50°,∵AD是∠BAC的平分线,∴∠DAC=25°,∴∠ADC=90°﹣∠DAC=65°故选:C.10.解:四个人共有6场比赛,由于甲、乙、丙三人胜的场数相同,所以只有两种可能性:甲胜1场或甲胜2场;若甲只胜一场,这时乙、丙各胜一场,说明丁胜三场,这与甲胜丁矛盾,所以甲只能是胜两场,即:甲、乙、丙各胜2场,此时丁三场全败,也就是胜0场.答:甲、乙、丙各胜2场,此时丁三场全败,丁胜0场.故选:D.11.解:∵a⊥b,b⊥c,∴a∥c.故答案为a∥c.12.解: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而经过直线外一点P,与已知直线a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1条.13.已知:△ABC和△A′B′C′中,∠A=∠A',∠B=∠B′,∠B、∠B′的角平分线,BD=B′D′,求证:△ABC≌△A′B′C′.证明:∵∠B=∠B'且∠B、∠B′的角平分线分别为BD和B′D′,∴∠ABD=∠A′B′D′=∠B,∵BD=B'D',∠A=∠A′,∴△ABD≌△A′B′D′,∴AB=A′B′,∵∠A=∠A′,∠B=∠B′,∴△ABC≌△A′B′C′.∴“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真命题,故答案为:真.14.解:可以添加条件∠B=∠DCN(答案不唯一).理由如下:∵∠B=∠DCN,∴AB∥CD.故答案为:∠B=∠DCN(答案不唯一).15.解:本题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如图:①当交点在三角形内部时(如图1),在四边形AFOE中,∠AFC=∠AEB=90°,∠A=50°,根据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得,∠EOF=180°﹣∠A=180°﹣50°=130°,故∠BOC=130°;②当交点在三角形外部时(如图2),在△AFC中,∠A=50°,∠AFC=90°,故∠1=180°﹣90°﹣50°=40°,∵∠1=∠2,∴在△CEO中,∠2=40°,∠CEO=90°,∴∠EOF=180°﹣90°﹣40°=70°,即∠BOC=50°,综上所述:∠BOC的度数是130°或50°.故答案为:130°或50°.16.解:∵∠PCD=∠P+∠PBC,∠ACD=∠ABC+∠A,BP平分∠ABC,PC平分∠ACD,∴∠ACD=2∠PCD,∠ABC=2∠PBC,∴2∠P+2∠PBC=∠ABC+∠A,∴2∠P=∠A,即∠P=∠A.∵∠A=50°,∴∠P=25°.故答案为:25°.17.解:由于甲、乙两队都猜对了一个队的名次,且第四名是B队.可得甲只有可能猜对了C,D的名次,当D的名次正确,则乙将全部猜错,故甲一定猜对了C的名次,故乙猜对了D的名次,那么甲、乙的猜测情况可表示为:甲:错、对、错、错;乙:对、错、错、错.因此结合两个人的猜测情况,可得出正确的名次顺序为:D,C,A,B.故答案为:D.18.解:①若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甲团队,则小张、小李、小赵预测结果是对的,与题设矛盾,即假设错误,②若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乙团队,则小张预测结果是对的,与题设矛盾,即假设错误,③若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丙团队,则四人预测结果都是错的,与题设矛盾,即假设错误,④若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丁团队,则小李、小王预测结果是对的,与题设相符,即假设正确,即获得一等奖的团队是:丁.故答案为:丁.19.解:(1)(2)如图所示,(3)l1与l2夹角有两个:∠1,∠2;∠1=∠O,∠2+∠O=180°,所以l1和l2的夹角与∠O相等或互补.20.解:∵AD⊥BC,∠B=60°,∴∠BAD=90°﹣∠B=90°﹣60°=30°,∵∠BAC=80°,∴∠DAC=∠BAC﹣∠BAD=80°﹣30°=50°,∵AE平分∠DAC,∴∠DAE=∠DAC=×50°=25°,∴∠BAE=30°+25°=55°,∴∠AEC=∠BAE+∠B=55°+60°=115°.21.解:∵∠1=∠2,∴CE∥BF,∴∠4=∠AEC,又∵∠3=∠4,∴∠3=∠AEC,∴AB∥CD.22.解:如图设AE交DC′于F.在△ABC中,∠C=180°﹣∠A﹣∠B=180°﹣64°﹣76°=40°,由折叠可知∠C'=40°,∴∠DFE=∠AEC'+∠C=22°+40°=62°,∴∠BDC'=∠DFE+∠C=62°+40°=102°.23.已知:∠1=∠2,∠B=∠C求证:∠A=∠D证明:∵∠1=∠3又∵∠1=∠2∴∠3=∠2∴EC∥BF∴∠AEC=∠B又∵∠B=∠C∴∠AEC=∠C∴AB∥CD∴∠A=∠D。
AB E P DC F平行线的证明知识点复习知识点1:命题(1)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_____________. _______的命题是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___.(2)公认的真命题称为____________,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_____________.典型练习:1:判断下列命题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如果是假命题,举出一个反例:①.若a>b ,则ba 11 . ②.两个锐角的和是锐角.③.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④.一个角的邻补角大于这个角. ⑤.两个负数的差一定是负数.2.甲、乙、丙、丁四个小朋友在院里玩球,忽听“砰”的一声,球击中了李大爷家的窗户.李大爷跑出来查看,发现一块窗户玻璃被打裂了.李大爷问:“是谁闯的祸?”甲说:“是乙不小心闯的祸.” 乙说:“是丙闯的祸.”丙说:“乙说的不是实话.” 丁说:“反正不是我闯的祸.”如果这四个小朋友中只有一个人说了实话,请你帮李大爷判断一下,究竟是谁闯的( )A.甲B. 乙C.丙D.丁知识点2:平行线(1).平行线的判定:公理:_____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定理1:___________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定理2:_______________,两直线平行. 定理: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___________.(2).平行线的性质公理:两直线平行,同位角___________. 性质定理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_________.性质定理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__________.典型练习:1、已知如图∠1=∠2,BD 平分∠ABC ,求证:AB//CD2.已知:BC//EF ,∠B=∠E ,求证:AB//DE 。
3、小明到工厂去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时,发现工人师傅生产了一种如图所示的零 件,要求AB ∥CD ,∠BAE=35°,∠AED=90°.小明发现工人师傅只是量出∠BAE=35°,∠AED=90°后,又量了∠EDC=55°,于是他就说AB 与CD 肯定是平行的,你知道什么原因吗?4.如图,某湖上风景区有两个观望点A,C和两个度假村B,D.度假村D在C的正西方向,度假村B在C的南偏东30°方向,度假村B到两个观望点的距离都等于2km.(1)求道路CD与CB的夹角;(2)如果度假村D到C是直公路,长为1km,D到A是环湖路,度假村B到两个观望点的总路程等于度假村D到两个观望点的总路程.求出环湖路的长;(3)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能够判定DC∥AB吗?若能,请写出判断过程;若不能,请你加上一个条件,判定DC∥AB.5.与平行线有关的探究题(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探究:如图,直线AC∥BD,连接AB,直线AC,BD及线段AB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部分,规定线上各点不属于任何部分.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接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小明同学在研究∠PAC、∠APB、∠PBD三个角的数量关系时,利用图1,过点P 作PQ∥BD,得出结论:∠APB=∠PAC+∠PBD.请你参考小明的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在图2中画出图形,写出∠PAC、∠APB、∠PBD三个角的数量关系;(2)当动点P落在第③、第○4部分时,在图3、图4中画出图形,探究∠PAC、∠APB、∠PBD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选择其中一种情形加以证明.知识点三: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1)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2) 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____________________.(3) 定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练习:1.如下几个图形是五角星和它的变形.(1)图(1)中是一个五角星,求∠A+∠B+∠C+∠D+∠E;(2)图(2)中的点A向下移到BE上时,五个角的和(即∠CAD+∠B+∠C+∠D+∠E)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3)把图(2)中的点C向上移到BD上时,如图(3)所示,五个角的和(即∠CAD+∠B+ ∠ACE+∠D+∠E)有无变化?说明你的结论的正确性.2..认真阅读下面关于三角形内外角平分线所夹角的探究片段,完成所提出的问题.探究1:如图1,在△ABC 中,O 是∠AB C 与∠ACB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通过分析发现∠BOC =90°+21∠A,理由如下: ∵BO 和CO 分别是∠ABC 和∠ACB 的角平分线,∴∠1=21∠ABC ,∠2=21∠ACB ∴∠1+∠2=21(∠ABC+∠ACB)又∵∠ABC+∠ACB=180°—∠A∴∠1+∠2=21(180°—∠A )=90°—21∠A ∴∠BOC=180°—(∠1+∠2)=180°—(90°—21∠A ) ∴∠BOC=90°+21∠A 探究2:如图2,O 是∠ABC 与外角∠ACD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试分析∠BOC 与∠A 有怎样的关系? 请说明理由.探究3:如图3,O 是外角∠DBC 与外角∠ECB 的平分线BO 和CO 的交点,则∠BOC 与∠A 有怎样的关系?(只写结论,不需证明)综合测试题:一、填空题1.如上图,AD ∥BC ,AC 与BD 相交于O ,则图中相等的角有_____对.2.如上右图,已知AB ∥CD ,∠1=100°,∠2=120°,则∠α=_____.3.如右图,DAE 是一条直线,DE ∥BC ,则∠BAC =_____.4.“一次函数y=kx-2,当k>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是一个_______命题(填“真”或“假”)二、选择题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内错角相等B.相等的角是对顶角C.三条直线相交 ,必产生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两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的平分线( )A.互相重合B.互相平行C.互相垂直D.相交3. 下列句子中,不是命题的是( )A.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B.对顶角相等;C.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D.两点确定一条直线.4.如右图,已知∠1=∠B ,∠2=∠C ,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A.AD ∥BCB.∠B =∠CC.∠2+∠B =180°D.AB ∥CD5.如右图,若AB∥CD,则∠A、∠E、∠D之间的关系是( )A.∠A+∠E+∠D=180°B.∠A-∠E+∠D=180°C.∠A+∠E-∠D=180°D.∠A+∠E+∠D=270°三、解答题1.如图,已知AB∥CD,∠B=65°,CM平分∠BCE,∠MCN=90°,求∠DCN的度数.2.如图,CD∥AB,∠DCB=70°,∠CBF=20°,∠EFB=130°,问直线EF与AB有怎样的位置关系,为什么?3.如图,如图,在三角形ABC中,∠C=70°,∠B=38°,AE是∠BAC的平分线,AD⊥BC于D.(1)求∠DAE的度数;(2)判定AD是∠EAC的平分线吗?说明理由.(3)若∠C=α°,∠B=β°,试猜想∠DAE与∠C—∠B有何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DAE的度数.(∠C>∠B)4.如图,y轴的负半轴平分∠AOB,P为y轴负半轴上的一动点,过点P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OA、OB 于点M、N.(1)如图1,MN⊥y轴吗?为什么?(2)如图2,当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运动到AB与y轴的交点处,其他条件都不变时,等式∠APM=(∠OBA﹣∠A)是否成立?为什么?(3)当点P在y轴的负半轴上运动到图3处(Q为BA、NM的延长线的交点),其他条件都不变时,试问∠Q、∠OAB、∠OBA之间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若存在,请写出其关系式,并加以证明;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