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5
××区安监局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制度第一条为规范全局行政执法机构的行政处罚行为,促进行政处罚合法、公平、公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案件的法制审核,是指按照一般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案件,在立案、撤案和作出处罚决定之前,由本机关的法制机构对其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核,提出书面处理意见,具体包括立案的法制审核和案件调查的法制审核。
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不得作出立案、撤案和处罚决定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
第三条本局各科室、大队按照一般程序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应当在立案前和案件调查终结之后处罚告知审批之前,将案件相关材料提交局法制科审核。
立案法制审核需提供的材料有《立案审批表》和立案的相关证据材料。
案件调查终结的法制审核需提供的材料有《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表》和案件调查的相关材料,也可同步提供《行政处罚告知呈批表》。
第四条法制科办理立案的法制审核,应当做好登记,并在1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
作出撤案和处罚决定的法制审核,需在3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
办案科室对法制审核提出的整改建议改正所需的时间,不计算在法制审核时限内。
第五条立案的法制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本机关对该案是否具有管辖权;(二)被立案对象主体是否适格,是否能够依法独立承担法律责任;(三)已确定的违法事实是否具有法定处罚情节。
第六条局法制机构对行政处罚案件处罚前进行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执法对应双方的主体资格是否符合要求;(二)事实是否清楚、确凿、充分;(三)证据是否合法有效、相互印证、前后一致;(四)说理性内容是否全面、准确,阐述是否清楚;(五)适用法律依据是否准确、现行有效;(六)行政执法程序是否完整、规范;第七条局法制机构审核行政处罚案件,以书面审核为主。
必要时可以向当事人了解情况。
第八条局法制科对案件进行立案前审核后,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书面意见或建议:(一)主体适格、管辖无异议、违法事实确实存在的提出同意立案的意见;(二)对主体不适格、违法事实不存在的提出不予立案的建议,;(三)对超出本机关管辖范围的,提出移送意见;第九条局法制科对案件进行处罚前审核后,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书面意见或建议:(一)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的,通过法制审核;对重大、复杂案件,较大数额罚款的案件,提交本机关负责人集体研究决定;(二)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建议补充调查,并将案卷材料退回;(三)对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的,提出修正意见;(四)对程序违法的,提出纠正意见。
法制审核制度第一条为规范我局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行为,提高行政执法质量,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局机关各科室和局属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包括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和重大行政强制决定。
第四条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是对行政执法部门实施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进行事前内部层级执法审核的措施。
法制办负责法制审核的具体工作,履行对重大执法决定监督检查的职责。
第五条本制度规定的重大行政处罚是指:(一)责令停产停业;(二)吊销许可证或执照;(三)以及对非经营活动中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上的罚款,对经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处以1万元以上的罚款的行政处罚决定;(四)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重大行政处罚事项。
第六条本制度规定的重大行政强制是指:(一)查封经营场所使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工作难以正常进行的行政强制措施;(二)扣押许可证或者执照使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工作难以正常进行的行政强制措施;(三)强制拆除建筑物、构筑物的行政强制执行;(四)取缔、关闭等造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工作难以正常进行的行政强制执行;(五)国家规定的其他重大行政强制决定。
第七条行政执法部门做出的行政处罚决定,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应当在做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前,报送法制办进行法制审核。
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未申请听证的,由综合监督科进行法制审核后,按程序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申请听证的,由法制办组织听证,并进行法制审核,按程序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八条行政执法部门做出行政强制决定,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应当在做出行政强制决定前,报送法制办进行法制审核。
重大行政强制决定,行政执法部门进行审核后,法制科进行复核。
第九条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报送法制审核时应当提交审查报告、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书(副件或者复印件)等材料。
第十条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报告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基本事实和适用依据情况;(二)审批和集体讨论情况;(三)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行政案件法制审核流程如下:
1.取得案源信息后,及时查明案件来源及有关情况,按要
求制作案件登记表。
2.承办人员和承办机构通过初步调查了解,认为应当登记
立案的,制作立案审批表,附相关材料,报乡镇(街道)负责人审批。
3.对已经立案的案件,及时组织两名以上执法人员进行调
查取证。
证据包括询问笔录、现场检查(勘验)笔录、现场照片、音像资料等。
4.制作案件调查终结报告和行政处罚审批表,连同案件材
料,提交法制审核部门审核通过后,报乡镇(街道)负责人审批。
5.制作行政处罚事先(听证)告知书,送达当事人。
当事
人进行陈述申辩的,制作陈述申辩笔录;属于听证范围的案件,应当履行听证程序。
6.制作行政处罚决定审批表,连同案件材料,报乡镇(街
道)负责人审批。
对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的,应当经过乡镇(街道)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制作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笔录。
7.根据乡镇(街道)负责人在行政处罚决定审批上的审批
意见,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
8.依法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并填写送达回证。
9.当事人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制作强制执行申请书,
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10.执行完毕,制作案件结案审批表,报乡镇(街道)负责
人审批结案。
11.制作卷内文书目录,进行立卷、归档。
属于重大行政处
罚案件的,应当自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备案审查部门(司法行政部门)报送重大行政处罚备案报告、行政处罚决定书复印件和重大行政处罚备案表等材料。
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一、重大执法决定的范围:包括重大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执法机关认定的重大执法决定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重大执法决定。
二、重大行政处罚的种类:1.责令停产停业;2.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3.较大数额罚款;4.情节复杂或重大违法;5.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重大权益,容易引起行政争议或有重大社会影响;6.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重大行政处罚事项。
三、重大行政许可的种类:1.拟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听证的;2.拟作出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不予行政许可变更决定、不予行政许可延续决定、撤销行政许可决定的;3.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4.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重大行政许可事项。
四、重大行政强制的种类:1.拍卖或者依法处理查封、扣押的设施或者财物,价值较大的;2.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工作难以正常进行的行政强制决定;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重大行政强制事项。
五、行政执法机关认定的重大执法决定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重大执法决定的种类。
六、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审核重大行政执法案件,以书面审核为主。
必要时可以向当事人了解情况、听取陈述申辩,还可以会同办案机构深入调查取证。
七、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对重大行政执法案件进行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查清;2.违法行为是否超过追责时效;3.本机关对该案是否具有管辖权;4.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材料是否齐全;5.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6.行政决定是否适当;7.程序是否合法;8.其他依法应当审核的事项。
八、行政机关法制机构对案件进行审核后,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意见或建议:1.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定性准确、程序合法的,提出同意的意见。
2.对涉及适用裁量标准的决定,严格依照裁量标准,提出处理意见;3.对超出本机关管辖范围的,提出移送意见;4.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建议补充调查,并将案卷材料退回;5.对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的,提出修正意见;6.对程序违法的,提出纠正意见;7.对重大、复杂案件,建议本机关负责人集体研究决定;8.对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提出移送司法机关的建议;9.其他依法处理的意见。
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是指对行政处罚决定进行法律和程序的审核,以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该制度在我国行政处罚法律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利于避免滥用行政权力,维护公民权益,保证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一、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的意义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的意义在于:1. 保障公民权益:通过法制审核可以避免行政机关滥用职权对公民进行错误处罚,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 提高行政机关的法律素养: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进行法律审核,可以提高行政机关的法律素养和办案水平。
3.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通过法制审核可以确保行政处罚决定的公正性和合法性,避免不恰当的歧视和偏见,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的内容具体而言,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1. 审核标准:明确法律审核的标准和要求,确保行政处罚决定符合法律的规定和精神。
2. 审核程序:规定法律审核的程序和流程,明确审核的时限和责任分工,避免程序性错误和滥用职权。
3. 审核权限:确定法律审核的权限和范围,明确哪些行政处罚决定需要经过法律审核,以及由哪个机构进行审核。
4. 审核结果和纠错机制:规定法律审核的结果应如何反馈给行政机关,确保纠正错误和及时调整行政处罚决定。
三、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1. 法定原则:即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处罚权时必须依法行使,法律是行政机关权力行使和行政行为的基础和依据。
2. 公开透明原则: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舆论监督。
3. 效率原则: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应当确保审核的及时性和高效性,以便及时纠正错误和调整行政处罚决定。
4. 公正原则: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应当确保行政处罚决定的公正性,避免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不正当行为。
四、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的问题与建议在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可以进行相应的改进和完善:1. 审核标准的统一性和明确性需要进一步加强,避免因不同的审核标准而导致的不一致和混乱。
街道办事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行)第一条总则为规范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工作,加强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监督,促进行政执法机关依法行政,维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街道办事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街道办事处行政执法部门及其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活动。
第三条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定义本制度所称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是指行政执法部门在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前,由负责法制工作的部门对拟作出的决定的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核。
第四条法制审核机构本街道办事处设立法制审核机构,履行对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的职责。
法制审核机构负责对行政执法部门的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进行审核,确保决定的合法性、适当性。
第五条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范围本制度所称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包括重大行政处罚决定、重大行政强制决定。
第六条重大行政处罚决定范围重大行政处罚决定是指:(一)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二)责令停产停业;(三)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作出的数额较大的罚款(数额较大以系统或者行业法律、法规或规章界定为准);(四)涉及人数较多,社会影响较大的行政处罚事项;(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重大行政处罚事项。
第七条重大行政强制决定范围重大行政强制决定是指:(一)强制拆除违规建筑涉及面积较大的;(二)扣押财物,价值较大的;(三)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涉及面大、影响面广的重大行政强制决定。
第八条法制审核程序(一)行政执法部门在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前,应当将拟作出的决定及相关证据、依据等材料送交法制审核机构审核。
(二)法制审核机构应当对行政执法部门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以要求行政执法部门提供补充材料或者说明。
(三)法制审核机构应当在收到行政执法部门提交的资料后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向行政执法部门出具审核意见。
《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法治国家建设的不断深入,行政执法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决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确保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合法性和透明度,法制审核制度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特别是在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中,法制审核制度更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内涵、意义及其实施现状,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内涵与意义1. 内涵: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是指,在行政机关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之前,由专门的法制机构或人员对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正当性进行全面审查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确保行政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防止和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
2. 意义:(1)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2)促进依法行政,维护社会公平正义;(3)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和公信力;(4)推动法治政府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三、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现状目前,我国各级行政机关普遍建立了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该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审核主体:由专门的法制机构或人员负责审核工作,确保审核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2. 审核范围:包括重大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决定。
3. 审核程序:包括初步审查、实质审查和最终审查等环节,确保审查的全面性和深入性。
4. 审核标准:以法律、法规、规章等为依据,对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正当性进行全面评估。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实施,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1. 审核标准不够明确,导致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执法标准存在差异;2. 审核过程不够透明,公众参与度较低;3. 审核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参差不齐,影响审核质量;4. 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问责机制,导致一些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未能得到及时纠正。
行政执法案件审核制度第一条为促进依法行政,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提高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案件审核是指办理适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在调查终结、提出定性处理意见报请领导审批前,由局法制室依法进行的事先审查把关。
第三条案件调查终结后,执法单位应当写出调查终结报告,并草拟行政处罚决定书,连同案卷交由局法制室进行书面审核。
调查终结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案件的由来和调查经过、当事人的基本情况、违法事实、案件性质、处罚依据、处罚意见等。
第四条局法制室接到执法单位的审核材料后,应当予以登记,并负责审核工作。
第五条案件审核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所办案件是否有管辖权;(二)办案人员是否具有行政执法资格;(三)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清楚;(四)案件事实是否清楚;(五)证据形式、来源是否合法;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充分;(六)定性是否准确;(七)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准确;引用的法律、法规、规章的条、款、项、目是否明确;(八)处罚是否适当;(九)立案、调查取证、行政强制、告知等办案程序是否合法;(十)案卷材料是否完备,行政处罚文书是否规范。
第六条局法制室经过对案件进行审核,提出以下书面意见:(一)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定性准确、处理适当、程序合法的案件,同意办案机构意见;(二)对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处罚不当的案件,督促办案机构予以更正;(三)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案卷材料不完备的案件,督促办案机构补正;(四)对程序不合法或行政处罚文书不规范的案件,督促办案机构予以纠正;(五)对超出管辖权的案件,督促办案机构按有关规定移送并办理销案手续;(六)对于当事人违法事实不能成立或依法不予行政处罚的,督促办案机构撤销案件。
第七条局法制室根据本制度第五条规定的要求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核,提出初步审核意见,由股室负责人审定。
第八条在案件审核中,办案机构与审核机构就有关问题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提交局领导集体讨论决定。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三级审核制度内容
生态环境行政处罚案件三级审核制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阶段:
1. 立案调查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违法事实进行全面调查和合理认定,对案件调查材料进行审核,包括证据收集、采样监测过程和证据链完整度等方面,并对证据不完整、不规范的进行补充调查取证,确保调查取证过程规范、证据材料合法有效。
2. 法制审查阶段:由法规宣教科牵头,充分借助法律顾问的资源,对案件调查材料和处罚建议进行法制审核,主要围绕处罚对象认定、处罚形式、法律条款和裁量基准适用等方面开展专案审查,出具法制审核结论。
3. 处罚下达阶段:通过召开局务会,对罚款一万元以上的重大环境行政处罚案件或疑难案件进行集体审核研究,结合案件立案、调查取证、法制审查、陈述申辩和听证等情况,最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具体准确的制度内容,建议查阅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最新文件或公告。
法制审核制度工作方案为切实做好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以下简称三项制度)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X〕14号)和《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意见》(XX政办发〔XX〕6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方案。
一、工作目标XX年底前,全面完成三项制度推行工作,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行政执法行为实现公开透明运行,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过程记录真实完整,行政执法决定合法合理,行政执法规范化、信息化、科技化水平显著提升,行政执法效率普遍提高,行政执法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明显改善。
二、工作任务(一)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
1.制定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实施细则。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根据《XX 市行政执法信息公示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明确行政执法信息公示的范围、内容、载体、程序、时限要求、审查机制、监督方式和保障措施等,构建分工明确、职责明晰、便捷高效的行政执法信息公示运行机制。
2.编制行政执法事项清单。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结合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本部门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明确行政执法类别、事项名称、执法依据、裁量基准、承办机构和办理时限等,在部门网站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各级政府法制机构汇总同级行政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事项清单,在政府门户网站统一公示。
建立动态管理和长效管理机制,及时更新维护行政执法事项清单。
3.编制随机抽查事项清单。
各级行政执法部门结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要求,编制本部门随机抽查事项清单,明确抽查主体、依据、对象、内容、方式、比例和频次等,向社会公布,并根据法律法规规章修订和机构改革职能调整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各级工商部门负责督促落实。
4.编制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清单。
法制审核制度第一条为规范我局行政处罚与行政强制行为,提高行政执法质量,促进依法行政,根据国家、省与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局机关各科室与局属行政执法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得行政执法活动。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包括重大行政处罚决定与重大行政强制决定。
第四条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就是对行政执法部门实施得重大行政执法决定,进行事前内部层级执法审核得措施。
法制办负责法制审核得具体工作,履行对重大执法决定监督检查得职责。
第五条本制度规定得重大行政处罚就是指:(一)责令停产停业;(二)吊销许可证或执照;(三)以及对非经营活动中违法行为处以1000元以上得罚款,对经营活动中得违法行为处以1万元以上得罚款得行政处罚决定;(四)法律、法规与规章规定得其她重大行政处罚事项。
第六条本制度规定得重大行政强制就是指:(一)查封经营场所使法人或者其她组织得生产经营活动、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得行政强制措施;(二)扣押许可证或者执照使法人或者其她组织得生产经营活动、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得行政强制措施;(三)强制拆除建筑物、构筑物得行政强制执行;(四)取缔、关闭等造成法人或者其她组织得生产经营活动、工作难以正常进行得行政强制执行;(五)国家规定得其她重大行政强制决定。
第七条行政执法部门做出得行政处罚决定,按照分级管理得原则,应当在做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前,报送法制办进行法制审核、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未申请听证得,由综合监督科进行法制审核后,按程序做出行政处罚决定;当事人申请听证得,由法制办组织听证,并进行法制审核,按程序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第八条行政执法部门做出行政强制决定,按照分级管理得原则,应当在做出行政强制决定前,报送法制办进行法制审核、重大行政强制决定,行政执法部门进行审核后,法制科进行复核。
第九条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报送法制审核时应当提交审查报告、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书(副件或者复印件)等材料。
第十条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报告应当载明以下内容:(一)基本事实与适用依据情况;(二)审批与集体讨论情况;(三)其她需要说明得情况、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得法制审核报告还应当提供自由裁量权行使情况。
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是指对行政处罚决定进行法律合规性、适当性等方面的审查和审核。
其目的是保证行政处罚程序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增强行政处罚的有效性和可执行性,防止滥用职权和任意裁量,维护公平正义。
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法律合规性审核:行政处罚决定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审核人员需详细研究涉及的法律法规,确保处罚决定的依据和依据正确、合法,避免离开法律轨道,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
2. 事实认定审核:行政处罚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是否清晰、确凿、充分。
审核人员需仔细核实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防止陷入不实或过度解读的状况,并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确保事实认定的准确性。
3. 处罚依据审核:行政处罚决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是否适用于具体案件。
审核人员需仔细研读相关法规,结合具体案件的情况,判断处罚依据的适用性和合理性,避免依据错误或不合理导致的处罚决定非法或不公平。
4. 处罚程序审核:行政处罚过程中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和程序公正原则。
审核人员需仔细研究案件的办理流程、听证程序等,确保遵守法定的程序要求,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程序上的违规行为导致的处罚决定无效。
5. 处罚决定审核:行政处罚决定是否符合公正、合理、适当的原则。
审核人员需综合考虑处罚的严重性、轻重缓急、社会影响等因素,确保罚当其罪,罚不为强,扫除不公、不合理的因素,保证行政处罚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为落实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可开展以下工作:1. 建立完善的审核机制:制定明确的法制审核程序和标准,明确审核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审核结果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2. 加强审核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提升审核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专业水平,确保审核工作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3. 健全案件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案件档案管理和归档备查体系,确保案件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方便审核工作的开展和案件的调查取证。
《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研究》篇一一、引言在法治社会建设中,行政执法是保障法律实施、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重大行政执法决定的法制审核制度作为确保行政权力依法行使的监督机制,对于规范行政行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旨在研究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理论基础、实施现状及改进建议,以期为提升我国行政执法水平提供参考。
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理论基础1. 概念界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是指行政机关在作出重大行政执法决定之前,由专门的法制机构或人员对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全面审查的制度。
这一制度的核心在于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确保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2. 法律基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有赖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的支撑。
这些法律明确了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和程序,为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三、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的实施现状1. 实施范围和对象目前,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已在各级行政机关中广泛实施。
实施对象主要包括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重大权益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决定。
2. 实施程序和内容法制审核程序包括初步审查、重点审查和综合审查等环节。
在审查内容上,主要关注决定的合法性、合理性和规范性,包括事实认定、证据收集、法律适用等方面。
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问题概述尽管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审核标准不统一、审核效率低下、审核结果运用不足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法制审核制度的效果和公信力。
2. 原因分析(1)制度设计不够完善:部分地区和部门的法制审核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导致审核标准不统一,影响了审核效果。
(2)人员配备不足:部分地区和部门的法制审核机构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审核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3)监督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法制审核结果运用不足,影响了制度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年度计划内容随着我国法治建设不断深入,对行政处罚的监督和规范也变得越发重要。
为了加强对行政处罚法制的审核与监督,维护公正和公平的法制环境,各级政府都建立了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年度计划。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该计划的内容。
一、审核范围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年度计划的审核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合法性审核;2.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对市场经济秩序领域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合法性审核;3. 卫生行政管理机关对违反卫生管理行为的处罚合法性审核;4. 教育行政管理机关对违反教育管理行为的处罚合法性审核;5. 环境保护行政管理机关对违反环境保护行为的处罚合法性审核;6. 其他依法设定的行政处罚事项的合法性审核。
二、审核重点在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年度计划中,要对一些重点领域和重大案件进行重点审核,确保其合法性和公正性。
1. 对涉及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的案件进行优先审核,如危害公共安全、严重破坏环境、影响市场经济秩序的案件;2. 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罚的合法性进行集中审核,确保行政机关的处罚符合法律法规和程序规定;3. 对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案件进行重点审核,尤其是那些媒体曝光和引发舆论热议的案件。
三、审核方法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年度计划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审核:1. 抽查审核:按照抽查的方式,从各行政处罚机关的处罚案件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案件进行审核,确保审核的客观性和公正性;2. 定向审核:对一些重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有针对性的审核,可以根据案件的特点和重要性进行选择;3. 线索性审核:接受社会公众和相关行政处罚机关的举报线索,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审核。
四、审核标准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年度计划的审核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法律法规标准:对行政处罚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审核,包括处罚主体的资格、处罚适用的程序和条件、处罚的幅度和方式等;2. 公平公正标准:对行政处罚是否公平公正进行审核,包括对当事人的听证权、陈述和申辩权的保障,对证据的合法性和充分性的评估等;3. 程序规定标准:对行政处罚的程序是否符合规定进行审核,包括处罚的立案程序、听证程序、裁量程序等。
全面解读: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全面解读: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孙继承转载本文请勿作任何调整或修改。
《行政处罚法》(2021年7月15日实施,本文称为“新法”)修改了现行《行政处罚法》(本文称为“旧法”)的规定。
本文分六个方面进行全面解读,供大家讨论和参考:一是,法制审核的范围。
二是,法制审核的内容。
三是,法制审核的期限。
四是,法制审核的文书。
五是,法制审核人员的资格。
六是,应当经过法制审核的案件,未经法制审核作出处罚决定是否违反法定程序。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
旧法第三十八条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进行审核。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新法第五十八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二)直接关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的;(三)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法制审核的其他情形。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一、法制审核的范围。
第一,不是所有案件都属于法制审核案件的范围。
从字面意思理解,旧法和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法制审核案件范围一致,不排除任何案件。
按照新法,法制审核案件范围只有四类,主要是重大、复杂案件,具体包括三种情形;第四种情形是兜底规定,即授权法律、法规对应当法制审核的案件范围作出规定。
但是,没有授权给规章规定。
第二,法制审核案件范围应当执行新法规定。
新法实施后,新法规定的法制审核案件范围与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明确的法制审核案件范围不一致,前者范围小,后者范围大,如何处理?笔者理解,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制定依据包括处罚法,其关于法制审核的范围规定来源于旧法,当新法的这项规定发生变化时,法制审核的案件范围应当按照新法的规定实施,而不是按照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要求实施。
办公室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工作流程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卫市烟草专卖局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工作程序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卫市烟草专卖局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工作。
2 工作流程
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工作流程见附件A。
3 职责
3.1专卖监督管理科、县级局负责向法规科移送所有立案查处案件。
3.2 法规员负责受理登记,并保管随附的案卷,对移送案件进行法制初审;负责归还审批完的案卷。
3.3 法规科长对移送案件进行法制审批。
4 程序和要求
4.1 专卖监督管理科、县级局移送所有立案查处案件进行法制审批。
4.1.1 法规员受理登记,并保管随附的案卷。
4.1.2 法规员根据《中卫市烟草专卖局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管理办法》,对移送案件进行法制审查。
4.1.3 法规科科长对案件进行法制审批。
4.1.4 审批完的案卷,归还给专卖部门,在登记表返还人栏签字。
5 考核指标
6 本局规章制度
《中卫市烟草专卖局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管理办法》(卫烟办〔2009〕60号)
7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性文件
7.1《宁夏回族自治区烟草专卖局烟草专卖监督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宁烟专[2007]5号)
8 记录
8.1《中卫市烟草专卖局接收行政处罚登记表》(JL-BG-56 B)
8.2《中卫市烟草专卖局(公司)行政处罚案件审核意见表》(JL-BG-57 B)
附件A
行政处罚案件法制审核工作流程。
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与案件审核辨析摘要:2021年对《行政处罚法》进行重新修订并提出了“法制审核”的概念,但是针对法制审核制度中的审核人身份和审核时间等方面存在争议,对行政机关内部的监督机制进行不断完善,在行政处罚事前确定法制审核的时间节点,在行政执法的过程中适当扩大法制审核范围。
关键词:行政处罚;法制审核;案件审核引言目前,行政处罚决定审核制度的解读依然存在一定分歧,为了落实相应的法制审核制度,需要对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和案件审核的概念进行明确辨析,确保制度可以有效落实。
1、完善审核机制,规范行政处罚程序1.1基层行政机构合理配置内设法制机构原来的《行政处罚法》第38条规定,初期从事行政处罚决定审核的人员可以获取法律职业资质,基层行政部门获取法律职业资格的人员相对较少,对原审核人员进行岗位调动后,继任者时常出现缺乏法律职业资质的现象,司法案例中,新上任的行政处罚决定审核人员并不具备法律资格是行政机构败诉的理由,部分行政部门让未获取法律职业资格的案件审核人员承担审核工作,这并不是一种可行之策。
在部分案例中,人民法院认定审核人员是否获取法律职业资格,并不会对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义务产生实质影响,近些年来的司法案例中行政处罚决定审核人员的资格问题产生了剧烈的争议,新的《行政处罚法》第58条规定,日后获取法律职业资格的要求仅局限在“法制审核人员”,换而言之,负责案件审核的办案部门负责人不需要获取法律职业资格,不仅是制度要求同时满足了实际需求,但是,基层行政部门作出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前依然存在缺少法制审核人员的问题。
现在,部分县级行政部门缺少法律制度,把业务管理人员指定为法制审核人员,缺少明显的身份认同感,这和全面推动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实际需求完全不相符,部分学者认为法治机构的建立需要以独特的程序地位为基础,然而现在行政内设法治机构的职能配置属于行政性以及非法治性的,主要依据政策文件和上级要求的施工手段,由于新《行政处罚法》中并没有对法制审核人员提出规定,同时并没有要求法制审核人员必须是法制机构人员,未来可以采取适当的方式,确定规定基层行政机关编制上,对法治机构和工作人员进行依法配置,共同承担法制审核工作。
法制审核行政处罚原则运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法制审核是行政处罚实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它能够保证处罚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法制审核是指在行政机关对某一行为做出处罚决定之前,对该处罚决定所依据的法律规定和程序进行审查,并判断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法治精神的过程。
法制审核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处罚决定的不当或违法而导致的损害,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行政处罚原则是行政处罚活动中的一种基本指导原则,它包括合法性原则、公正性原则、适用法定原则、程序正当性原则、自由裁量原则等。
这些原则旨在保证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公正性和规范性,确保行政处罚活动不会滥用职权、侵犯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
在法制审核和行政处罚原则的指导下,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合法性原则。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依据法定的程序和条件,对处罚对象做出处罚决定。
行政机关不能擅自制定处罚标准,也不能违反法律规定对处罚对象做出处罚决定。
二、公正性原则。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做到公正、公平,不偏袒、不歧视。
行政机关在处罚对象之间不应该进行任何歧视或偏袒,处罚措施应当公正合理。
四、程序正当性原则。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依法履行审批手续和程序,保障处罚对象的知情权、陈述权和申辩权。
行政机关必须在依法规定的程序内进行处罚决定,不能顶风违法。
五、自由裁量原则。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依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合理确定处罚措施。
行政机关在裁量时应当充分考虑处罚对象的违法行为情节、后果和主观过错程度,保证处罚措施合理。
法制审核和行政处罚原则的合理运用,有助于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
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加强宪法意识、法治观念,遵守法律规定,做到公正、合理、有据可依。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依法行政,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法制秩序。
【2000字】第二篇示例:法制审核是行政处罚的重要步骤之一,是保障行政处罚程序合法性、规范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手段。
荥阳市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法制审核制度第一条为规范我局环保行政处罚行为,提高环保行政执法质量,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河南省行政机关执法条例实施办法》、《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政府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核工作的通知》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环保行政处罚法制审核,是指以荥阳市环境保护局为行政执法主体,按照一般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案件,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由局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法制科,对其合法性、适当性进行审核,提出书面处理意见,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不得作出决定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
第三条局各执法科室、各执法单位按照局执法岗位职责界定,以荥阳市环境保护局为执法主体按照一般程序办理的行政处罚案件,应当在调查终结之日,将案件材料和相关情况向局机关法制科提交。
依照简易程序实施的行政处罚,可不经法制科审核,应当由案件主办人负责审核,但在送达处罚决定书后,应按具体行政行为备案规定报法制科备案。
第四条法制科在收到行政处罚案件和相关材料后,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审查完毕。
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期限的,应当经法制科主管领导批准,可适当延长。
第五条法制科对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审核,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本机关对该案是否具有管辖权;
(二)违法行为是否超过追责时效;
(三)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是否查清;
(四)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充分,材料是否齐全;
(五)定性是否准确,适用法律、法规、规章是否正确;
(六)行政处罚是否适当,是否执行行政处罚裁量阶次制度。
(七)程序是否合法;
(八)其他依法应当审核的事项。
第六条法制科审核行政处罚案件,以书面审核为主。
必要时可以向当事人了解情况、听取陈述申辩,还可以会同办案人员深入调查取证。
第七条法制科对案件进行审核后,根据不同情况,提出相应的书面意见或建议:
(一)对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定性准确、处罚适当、程序合法的,提出同意的意见。
(二)对违法行为不能成立的,提出不予行政处罚的建议,或者建议办案科室、单位撤销案件。
(三)对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建议补充调查,并将
案卷材料退回;
(四)对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的,提出修正意见;
(五)对程序违法的,提出纠正意见;
(六)对超出本机关管辖范围的,提出移送意见;
(七)对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提出不予处罚意见;
(八)对重大、复杂案件,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的案件,较大数额罚款的案件,建议本机关负责人集体研究决定;
(九)对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提出移送司法机关的建议。
第八条法制科审核完毕,应当制作《环保行政处罚案件法律审核意见书》一式二份,一份留存归档,一份连同案卷材料退回办案机构。
第九条环保行政机关办案单位、科室收到法制科的《行政处罚案件法律审核意见书》后,应当及时研究,对合法、合理的意见应当采纳。
第十条办案单位、科室对法制科的审核意见或建议有异议的,可以提请法制科复核;法制科对疑难、争议问题,应当向政府法制办咨询。
第十一条环保行政处罚案件经法律审核、本机关领导批准后,由办案单位、科室制作、送达《环保行政处罚事先
告知书》。
需要举行听证的,按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办案人员、审核人员、案件批准人的错案责任依照《荥阳市环保局具体行政行为法制审核工作制度》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对具体行政行为审核实行责任追究制。
有本规则第十二条所列行为之一的,按照下列方式处理:(一)该单位在本年度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中扣减相应分值,情节严重的,视为不合格;
(二)造成行政赔偿或补偿的,对负有故意或重大行政过失责任人员依法追偿;
(三)依照有关规定对该单位的主要领导,实行行政问责,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行政执法责任。
(四)环保行政执法人员当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构成错案的,追究主办人和执法人员的责任。
(五)经审核、批准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由于案件承办人的过错导致审核人、批准人失误发生错案的,追究承办人的责任;由于审核人的过错导致批准人失误发生错案的,追究审核人的责任;由于批准人的过错发生错案的,追究批准人的责任;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均有过错发生的错案,同时追究承办人、审核人、批准人的责任。
主张错误意见的其他人员负次要责任,主张正确意见的人员不负责任。
(六)因非法干预导致错案发生的,追究干预者的责任。
第十四条办案机构或者其人员不按本制度报送案件进行审核,审批人未经法律审核程序予以审批,致使案件处理错误的,由办案人和审批人共同承担执法过错责任。
第十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荥阳市环境保护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