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山岛战役
- 格式:doc
- 大小:58.00 KB
- 文档页数:13
一江山岛登岛作战
〔1995年1月18日至19日
一九五五年一月十八日至十九日,我军进行了一江山岛登岛作战。它是我陆、海、空三军首次对近海敌占岛屿的联合登岛作战。作战中,各军、兵种参战的部队,经过充分准备,在沿海渔民和广大民兵的大力支援下,密切协同,勇敢战斗,全歼一江山岛守敌,并迫使大、披山、渔山等岛屿之敌逃往。
一、一般情况
〔一美帝国主义在侵朝战争失败后,为了继续霸占我国领土与澎湖,于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日同介石集团签定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美国政府企图利用这个条约使它武装侵占中国领土的行为合法化。
为了粉碎美"共同防御条约"的阴谋,进一步推动海防对敌斗争,保卫祖国社会主义建设,锻炼和提高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岛作战能力,并为继续解放沿海岛屿和最后解放,澎湖创造条件,军委命令华东军区组织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并明确指示各参战部队:要充分准备,有把握而后才发起攻击。
〔二一江山岛位于湾XX口海面,距大陆三十余公里,北至头门山九公里,甫至大岛十七公里。该岛分北江、南江两岛:北江稍大,东西长约一千九百米,南北宽一百至七百米,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南江东西长约一千零十米,南北宽约三百米,面积约零点三平方公里;甫北两岛隔海峡对峙,相距一百至二百米。
一江山岛的203、190、160、180高地为制高点,可控制全岛。岛上无居民,也无良好水源,光山秃岭,地质坚硬。岛的四周多系陡壁岩礁,岸高十至四十米。北江东北部及南江南部海岸坡度较陡,一般在四十五至七十度。北部、西北部和南部海岸坡度较缓,一般在三十五度以下。可登岛的地段全长不足一千米。近岸水深七至八米。海水多"回旋"和"岩头浪"。整个地形利守不利攻。
解放一江山岛简介:
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坐落于椒江市中心,由战斗陈列馆、烈士纪念馆、纪念塔碑和墓区组成,建筑雄伟、环境幽静,是为了纪念我军在解放一江山战役中那些英勇牺牲的战士们而兴建的一座英雄纪念馆。纪念馆内共有两层展厅,展厅内所陈列的物件基本以历史挂图、照片和船舰飞机模型为主,并且设立有多媒体演示,演示的是我国海陆空三军首次协同作战解放一江山岛的过程。
历史背景:1955年1月18日,为了打击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实现中央军委解放浙江东南沿海岛屿的决心,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以步兵1个师、各种类型舰艇137艘、航空兵22个大队,在张爱萍将军的指挥下发起了一江山岛登陆作战。整个一江山岛渡登陆作战历时10个小时,共打死国民党军519人,俘虏567人,击沉军舰3艘,击伤4艘。一江山岛被攻克后,盘踞在大陈各岛屿的国民党军失去了外围屏障,被迫在美国武装力量掩护下裹胁岛上居民近二万人逃往台湾。
一江山岛渡海登陆作战,虽然规模不大,但影响深远。这是我陆、海、空三军首次对近海岛屿之敌的联合作战,取得了非常宝贵的协同登陆作战经验,为全部解放浙江沿海岛屿打响了胜利的第一炮。
一江山岛:位于台州湾外,属东矶列岛,距海门港38公里,位大陈岛北侧15公里。分南北二岛,又称两龙山,相传明代抗倭将领戚继光曾在此操演水师。两岛相隔一条150米宽的水道,北一江山岛面积0.88平方公里,南一江山岛0.3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130米。岛上无常住居民,建有简易棚屋数十间,为大陆渔民季节性进岛作业居所。
一江山岛与20军60师
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史上独有的陆海空联合作战,60师是陆军史上唯一参加三军联合作战的部队。
1954年8月10日,华东军区发出解放一江山岛的预先号令,摧毁美蒋海防协约和反攻大陆的美梦。
8月13日,中央军委批准华东军区设立浙东前线指挥部,由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前指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陆海空三军部队的林维先(浙江军区代司令员)、聂凤智(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彭德清(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马冠三(华东军区海军参谋长)为副司令员,王德(华东军区副参谋长)为参谋长。指挥部设在宁波天主教堂的大院,下设海、空、登陆指挥所和华东军区政治工作组、后勤联合指挥部。
兵种、兵力、兵器部署:
陆军:步兵第60师178团、180团(欠1个营);炮兵122榴弹炮2个营、76.2野炮1个营、75山炮2个连、120迫击炮2个连。
空军:轰炸航空兵第20师60团、歼击航空兵第3师、第12师。
海军:航空兵5个团,舰艇、船186艘(其中护卫舰4艘、炮舰2艘、鱼雷艇12艘、炮艇24艘、火箭炮船6艘、各种登陆舰艇、运输船138艘)、2个海岸炮兵连。
三军参战达17个兵种、28个战术群。从数量上来看,其中步兵4个加强营,3600人,3倍于敌军;炮兵4个营又12个连,火炮119门,高炮6个营60门,5倍于敌军,可以说是用牛刀在杀鸡。
1954年9月15日和9月21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大陈和一江山进行侦察。11月1日至18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舰炮队对目标岛屿实施迷惑性轰炸,18日12时,
我陆军登陆编队3700名官兵,乘138艘登陆艇,在51架战机和迷雾炮火的掩护下,经过3小时的激战,成功登陆,插上红旗,一江山岛宣告解放。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的启示
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历史上首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这标志着我军作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军未来登陆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探索我军渡海登陆作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山岛作战概况
一江山岛位于我国浙江台州湾椒江口海面、大陈列岛的中间位置,西距大陆30余公里,北距头门山岛9公里,南至大陈岛1公里,该岛总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但却是国民党军的重要前哨阵地。国民党军构筑了以154个坚固工事为骨干的完整防御体系,易守难攻。距一江山岛不远的大陈岛有国民党海军舰船十余艘,吨位大,火力强。1954年,中央军委作出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决定,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经过充分准备,浙东前线指挥部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决
定在1955年1月18日发起登陆作战。1月18日拂晓登陆部队在头门山附近海域集结完毕,由四艘护卫舰、12艘鱼雷艇在登陆海域进行海上掩护,对一江山岛前沿和两翼火力点实施破坏性射击;以炮舰二艘、护卫艇八艘、武装渔轮四艘组成火力支援队,负责掩护登陆部队突击上陆;以各型舰艇、运输船组成四个步兵营和物资器材的运输任务。六艘渔轮改装的火箭炮船担负突击上陆前的火力压制任务。18日8时,我空军四个轰炸机大队、三个强击机大队分别对一江山和大陈实施猛烈突击。9时支援炮兵开始火力准备,配置在一江山附近岛屿上的50余门火炮准确覆盖了一江山岛上的目标区。12时15分,运输登陆部队第一梯队三个营的三个登陆输送大队开始向一江山岛航渡。13时16分,战役掩护队实施破坏射击。13-14时,火箭炮船和火力支援队向预定目标射击。至14时5分,按计划完成火力准备,并在第二梯队协同下,于17时30分粉碎了守军有组织的抵抗。至19时全歼守军。至此,一江山岛登陆战役胜利结束。
一江山岛战役
图片名称: 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用木帆船打击敌
图片介绍:
上一张:没有了点击: 268 下一张:我登陆艇向一江山岛冲击,关闭窗口,
图片名称: 我登陆艇向一江山岛冲击
图片介绍:
上一张:解放一江山岛战役中用木帆船打击敌点击: 268 下一张:我军战船直扑长山列岛
,关闭窗口,
图片名称: 我军战船直扑长山列岛
图片介绍:
上一张:我登陆艇向一江山岛冲击点击: 257 下一张: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
,关闭窗口,
图片名称: 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
图片介绍:
上一张:我军战船直扑长山列岛点击: 257 下一张:解放军登陆大陈岛
,关闭窗口,
图片名称: 解放军登陆大陈岛
图片介绍:
上一张: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点击: 256 下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师参加解放一江山岛48周年纪念
,关闭窗口,
图片名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师参加解放一江山岛48周年纪念图片介绍: 上一张:解放军登陆大陈岛点击: 289 下一张:美蒋签定军售协议
,关闭窗口,
图片名称: 美蒋签定军售协议
图片介绍: 美蒋签定军售协议
点击: 238 上一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师参加解放一江山岛48周年纪念
下一张: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
,关闭窗口,
图片名称: 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图片介绍: 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
上一张:美蒋签定军售协议点击: 269 下一张:一江山岛登陆计划示意图
,关闭窗口,
图片名称: 一江山岛登陆计划示意图
图片介绍: 一江山岛登陆计划示意图
上一张:美蒋签定共同防御条约点击: 321 下一张:我战斗机群飞向一江山岛
三军直指一江山岛
[背景链接]:1952年夏季,坐镇上海的陈毅,召见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授意由他主持拟制解放浙、闽沿海敌占岛屿的作战方案。张爱萍几经考虑,拿出一个先攻取大陈岛,由北向南推进的作战设想。后根据中央先取大、小金门等南面岛屿,以期北面诸岛屿蒋军不攻自退或稍打即退之意向,作了全面修订。陈毅首肯后,报北京得毛泽东、彭德怀批准,并指定由张爱萍担任总指挥。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54年8月2日,彭德怀主持了研究如何实现毛泽东意图的作战会议。张爱萍向与会者讲述了关于解放大陈岛的作战设想:首先夺取一江山岛,同时佯攻披山,得手以后,全力强攻大陈岛。彭德怀认为该方案可行,一定要充分准备,谨慎出战,战则必胜。粟裕同意彭德怀的意见,他补充说:“这是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的第一次协同登陆战,作战情况要比以往复杂得多;而且要考虑到美国可能会插手,要准备艰苦作战。”
8月10日,张爱萍主持召开了浙东前线指挥部作战会议,制定了三军联合作战方案。华东军区调集了陆军一个步兵师,海军集结了各类舰艇137艘,空军集结了22个大队。进行了近半年时间的分练、合练与实战演练。
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陆、空三军首次联合渡海作战的一江山岛登陆战打响了。清晨,空军混合机群首先飞向一江山岛,对蒋军守岛阵地猛烈轰炸,继而远射程大炮密集轰击。下午,由海军舰艇和其他舰船运载的登陆部队强行登岸,经过8小时激战,全歼守敌千余人,取得了首战一江山岛的胜利。
易守难攻的一江山岛
一江山岛位于浙江台州湾椒江口海面,是一座四处悬崖陡壁、方圆不到2平方公里的荒岛。中间横着一条夹江,把全岛劈成南北两半。它西距大陆30余公里,北至头门岛9公里,南至大陈岛17公里。该岛分北江、南江。北江稍大,东西长约1900米,南北宽100~700米,面积约1平方公里。南江东西长约101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0.3平方公里。南北两岛隔海对峙,相距100~200米。岛的四周多系陡壁岩礁,不便登陆。岛上几个制高点可以控制全岛,整个地形利守不利攻。通过空军航空照相、海军派侦察员潜伏观察、陆军派侦察兵游过万米海面到一江山岛捕捉俘虏,查明守敌的指挥机构一江山岛司令部,下辖蒋军突击第四大队和第二大队,其兵力部署:第四大队、炮兵第一中队守北江,第二大队之第四中队守南江,总兵力共1100余人,仅60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就有43门。主要兵力、兵器部署在北江。两岛既能各自独立防守,又可互相支援。岛上里里外外,岩石林立,守敌在悬崖的石缝中构筑了隐蔽发射点,密密层层地修起明暗地堡230多个,平均每100米配置有2门火炮和2挺机枪。还有堑壕、铁丝网、地雷……构成了一个蛛网式的防御体系。而可供我军登陆的地段在岛的突出部,正面狭窄,总长不超过1000米。近岸多漩涡和岩头浪对舰艇靠岸十分不利。由于地势险要,设防坚固,台湾“国防部”把它称为“反攻大陆的跳板”、“大陈岛地区的门户”,并且吹嘘:“一江山岛是艘美国造的航空母舰。”
我给出一个不是很全的,下面的链接是很详细的,你看看
一江山岛位于浙东沿海,主要由南一江、北一江两个岛屿组成,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据守该岛的国民党军由“一江山地区司令部”所辖之第4突击大队、第2突击大队第4突击中队及1个炮兵中队共1000余人。
1955年1月18日,在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的统一指挥下,华东军区部队发起了进攻一江山岛战役。这次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发起进攻的当天,华东军区出动舰艇188艘,航空兵22个大队共184架作战飞机,并以地面炮兵4个营又12个连、高射炮兵6个营担负火力支援和对空掩护,陆军则以第20军第60师第178团及第180团第2营约1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乘登陆艇在一江山岛强行登陆。由于华东军区战前已经夺得了战区制空权与制海权,使台湾国民党军方面的海空军当天未敢出动。在登陆前的火力准备过程中,华东军区陆、海、空军的火力有效地进行了协调衔接,在航渡期间更是有效地压制了大陈岛国民党军的火力,从而保证了登陆部队的顺利上岛
三军协战一江山岛的首创意义及深远影响
1949年浙江大陆解放后,驻浙国民党军退守大陈诸岛,组成“大陈一江山地区司令部”作为反攻大陆的跳板。一江山岛四周多为陡壁岩礁,岩质坚硬,岩皮光滑,岛上驻有敌第四突击队1100余人,并构筑三线阵地,配置四层火力网,筑有明暗碉堡154个。各阵地和各碉堡之间以堑壕、交通贯通。阵地前沿密布铁丝、地雷、绊网等障碍物,构成永久性的环形防御工事体系,自吹为“美国造击不沉的战舰”。1954年8月华东军区组成浙东前线指挥部,以张爱萍为司令员,确定以陆、海、空三军协同作战形式发起解放一江山岛之战。1955年1月17日,经国防部长彭德怀报请党中央领导同意后,于18日上午8时开始,经过两小时激烈战斗,登陆部队全部占领一江山岛。它的胜利,迫使国民党于1955年2月8日与25日先后撤离渔山、披山、大陈、台山、南麂等岛,使浙江沿海敌占岛屿全部解放。一江山岛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首次联合协同作战,意义深远,在国际上也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
一、为解放军的现代化作战和训练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解放一江山岛战斗的重大胜利,不仅为解放军各军(兵)种协同作战,两栖登陆战和攻坚战创立了范例,而且为解放军的现代化作战和训练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对于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1、人,永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一江山岛战斗之前,在毛泽东、彭德怀等领导人的决策下,以张爱萍为首的浙东前线指挥部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反复酝酿,改变单兵种作战的思维定势和传统习惯,站在现代战争的高度,终于形成了一个中国式的现代化跨海登陆作战的崭新方略。当时,战区海、空权还在蒋介石手里,还有美国海军第7舰队的撑腰。然而,到临战时,战区海、空权已被我军夺过来。曾有人“帮”我军算计有几架飞机,军舰也不行,指挥员也都未受过现代化训练,这都是枉费心机,战斗被我军打胜了。也有人算计过我军指挥员的学历,扬言:“共军还没有能指挥三军联合登陆作战的指挥员,只有国军才有能联合登陆反攻大陆的将才……”
1949年底,除西藏外,全国大陆已全部解放。此时国民党残余部队依然驻守东南沿海部分岛屿,企图凭借这些岛屿作为军事基地,拱卫台湾、抵挡人民解放军渡海,实施反攻。
蒋介石摆出攻势防御架势,以贴近浙江和福建沿海岛链为前沿,构架起一个直接伸向大陆的攻防体系。这个体系北面以浙江大陈岛为防御核心,与南面的金门构成牛头上的两个犄角,直顶华东沿海。防,可以有百余海里的战略纵深;攻,可以在大陆鼻子底下捅刀。蒋介石频频以此为依托对华东沿海地区袭扰。
中国人民解放军要打击、消
除国民党军队的袭扰进而解放台
湾,必须“清理门户”——金门、大
陈岛一开始就在人民解放军整体
作战计划之中。
中美苏大国格局之中解
放台湾计划宕后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
解放军第一支海上武装——华东
军区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宣告
诞生。百万雄师过大江攻占南京
那天,陈毅给张爱萍委派新任务,
让他带着二三百人,到江苏泰州
白马庙组建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
队,张爱萍旋即被中央军委任命
为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兼政委。
毛泽东给海军首次题词:“我们一
定要建设一支海军,这支海军要
能够保卫我们的海防,有效地防
御帝国主义的可能的侵略。”海军
一成立,就针对解放闽浙沿海被
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盘踞的金门、
大陈岛和台湾设计方案,进行演
兵操练。
1950年5月19日,解放军第
二十二军进占长涂,国民党守军
狼狈撤逃,长达10个月的舟山战
役结束,舟山群岛全部解放。
中国人民解放军决心一举渡
海登岛,实现全中国的完全统
一。面对锐不可当的人民解放
军,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中美
关系白皮书承认,台湾问题是中新中国成立初
三军齐心,同舟共济——一江山岛战役我军如何解决三军协同
问题
1954年5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的部队攻占了浙东沿海的东矶列岛、头门山、田岙、雀儿岙等岛。之后,鉴于国民党军在浙东沿海岛屿的指挥中心和防御核心是大陈岛,而一江山岛又是大陈岛的门户和前哨据点,华东军区认为如我军能够攻占一江山岛,必能击中其要害,沉重打击和震撼大陈岛守军。因此,决心先攻占一江山岛,再取大陈岛,然后相继攻取其他岛屿,以解放浙东沿海岛屿。
7月11日,中央军委批准了华东军区的作战方案。
一江山岛全景
7月下旬,华东军区确定参加一江山岛的作战部队为,从朝鲜战场上回国的陆军第20军第60师1个团又1个营、地面炮兵1个多团、高射炮兵1个多团、火箭炮兵2个营,海军舰艇137艘,海军航空兵和空军航空兵共12个大队184架飞机。
8月,华东军区浙东前线指挥部成立,由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前指下设空军指挥所、海军指挥所、登陆指挥所,还成立了三军联合后方勤务部和政治工作组。
领导机构组成后,即组织各参战部队加紧进行各项作战准备工作,包括动员教育,侦察敌情,拟制三军协同登陆作战计进行军种分训和三军合练,扩建机场,修舰艇,调集物资器材,组织通信、气象、测量等各项保障。
地方党政机关大力支前,浙江省动员3.3万余名支前人员、征集5900副担架和一批海上救护船,上海市动员110名海员、抢修77艘舰艇。
作战准备过程中,浙东前指还特别重视隐蔽作战企图,如对大陈、一江山、披山、渔山等岛进行不规律的轰炸和炮击,以一部兵力对披山方向实施战术佯动等。
一江山岛与20军60师
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史上独有的陆海空联合作战,60师是陆军史上唯一参加三军联合作战的部队。
1954年8月10日,华东军区发出解放一江山岛的预先号令,摧毁美蒋海防协约和反攻大陆的美梦。
8月13日,中央军委批准华东军区设立浙东前线指挥部,由华东军区参谋长张爱萍任前指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陆海空三军部队的林维先(浙江军区代司令员)、聂凤智(华东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彭德清(华东军区海军副司令员)、马冠三(华东军区海军参谋长)为副司令员,王德(华东军区副参谋长)为参谋长。指挥部设在宁波天主教堂的大院,下设海、空、登陆指挥所和华东军区政治工作组、后勤联合指挥部。
兵种、兵力、兵器部署:
陆军:步兵第60师178团、180团(欠1个营);炮兵122榴弹炮2个营、76.2野炮1个营、75山炮2个连、120迫击炮2个连。
空军:轰炸航空兵第20师60团、歼击航空兵第3师、第12师。
海军:航空兵5个团,舰艇、船186艘(其中护卫舰4艘、炮舰2艘、鱼雷艇12艘、炮艇24艘、火箭炮船6艘、各种登陆舰艇、运输船138艘)、2个海岸炮兵连。
三军参战达17个兵种、28个战术群。从数量上来看,其中步兵4个加强营,3600人,3倍于敌军;炮兵4个营又12个连,火炮119门,高炮6个营60门,5倍于敌军,可以说是用牛刀在杀鸡。
1954年9月15日和9月21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对大陈和一江山进行侦察。11月1日至18日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舰炮队对目标岛屿实施迷惑性轰炸,18日12时,
我陆军登陆编队3700名官兵,乘138艘登陆艇,在51架战机和迷雾炮火的掩护下,经过3小时的激战,成功登陆,插上红旗,一江山岛宣告解放。
一江山岛战役给我们的启示
解放一江山岛的先头部队抢占岛岸
一江山岛战役,是我军历史上首次三军联合登陆作战。这标志着我军作战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军未来登陆作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对探索我军渡海登陆作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江山岛作战概况
一江山岛位于我国浙江台州湾椒江口海面、大陈列岛的中间位置,西距大陆30余公里,北距头门山岛9公里,南至大陈岛1公里,该岛总面积不足1.3平方公里,但却是国民党军的重要前哨阵地。国民党军构筑了以154个坚固工事为骨干的完整防御体系,易守难攻。距一江山岛不远的大陈岛有国民党海军舰船十余艘,吨位大,火力强。1954年,中央军委作出了解放浙东沿海岛屿的决定,以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解放一江山岛。
经过充分准备,浙东前线指挥部报请中央军委批准,决定在1955年1月18日发起登陆作战。1月18日拂晓登陆部队在头门山附近海域集结完毕,由四艘护卫舰、12艘鱼雷艇在登陆海域进行海上掩护,对一江山岛前沿和两翼火力点实施破坏性射击;以炮舰二艘、护卫艇
八艘、武装渔轮四艘组成火力支援队,负责掩护登陆部队突击上陆;以各型舰艇、运输船组成四个步兵营和物资器材的运输任务。六艘渔轮改装的火箭炮船担负突击上陆前的火力压制任务。18日8时,我空军四个轰炸机大队、三个强击机大队分别对一江山和大陈实施猛烈突击。9时支援炮兵开始火力准备,配置在一江山附近岛屿上的50余门火炮准确覆盖了一江山岛上的目标区。12时15分,运输登陆部队第一梯队三个营的三个登陆输送大队开始向一江山岛航渡。13时16分,战役掩护队实施破坏射击。13-14时,火箭炮船和火力支援队向预定目标射击。至14时5分,按计划完成火力准备,并在第二梯队协同下,于17时30分粉碎了守军有组织的抵抗。至19时全歼守军。至此,一江山岛登陆战役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