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设计封面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三年级起点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套教案本教案适用于人教版(三年级起点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程。
共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两位数与三位数的加减法1.1 两位数的加法- 策略:个、十位分别相加- 练:练册P1-P61.2 两位数的减法- 策略:从十位、个位分别相减- 练:练册P7-P121.3 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策略:首先从百位开始,分别相加或相减- 练:练册P13-P18第二单元四则运算2.1 加法和减法- 策略:从左往右,按照顺序进行计算- 实战:小明买文具- 练:练册P19-P242.2 乘法和除法- 策略:通过加法的组合计算乘法,通过反复减法计算除法- 实战:菜市场买菜- 练:练册P25-P30第三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应用3.1 百分之十和百分之一- 策略:把百分数转化为小数来计算- 实战:挣钱和买书- 练:练册P31-P363.2 小数的认识和比较大小- 策略:把小数按照位数对齐,然后从左到右比较大小- 实战:蜗牛的旅行- 练:练册P37-P423.3 小数和整数的混合计算- 策略:把小数和整数分别计算,最后相加或相减- 练:练册P43-P48第四单元作图与解决问题4.1 点和线的认识- 策略:通过直线、曲线和封闭图形认识点和线- 实战:公交路线图- 练:练册P49-P544.2 图形的拼接和分割- 策略:通过组合、拆分和旋转认识不同的几何图形- 练:练册P55-P604.3 面积和周长的认识和应用- 策略:通过画出图形并计算来认识面积和周长- 实战:小明门前的空地- 练:练册P61-P66以上是人教版(三年级起点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套教案。
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2024年新版西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1. 小数乘法与除法2. 多边形面积计算3. 长方体和正方体4. 分数的认识5.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 学会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3. 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掌握其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4. 掌握分数的概念,学会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5. 能够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多边形面积计算方法,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尺子、圆规等。
2. 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圆规、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计算购物时的小数乘除问题,探讨多边形面积的求解方法等。
2. 新课导入:讲解新课内容,结合教材示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1)小数乘法与除法:讲解运算规则,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2)多边形面积计算:介绍计算方法,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讲解和练习。
(3)长方体和正方体:讲解特征,展示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4)分数的认识:介绍分数的概念,讲解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进行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
(5)数据的收集与处理:讲解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结合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和练习。
3. 巩固练习: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 内容:按照教学章节和内容,分模块展示板书,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数乘除法计算题。
(2)多边形面积计算题。
(3)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题。
(4)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题。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1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2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3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4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5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6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7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8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9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10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11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12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13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14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15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16节
友谊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电子)总第17节。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知识与技能经历将小数乘除法转化为整数乘除法计算地过程,掌握小数乘除法和散步混合运算地技能.经历探索图形面积公式及图形变化地过程,能计算简单图形地面积,能对现实生活中地面积,能对简单图形进行变化,发展测量、作图等技能.体验事件发生地等可能性、游戏规则地公平性,能设计一些简单事件发生地可能性.(二)数学思考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地数字信息做出合理地解释,会用书和图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地简单问题.在探索图形面积公式、图形地变换以及设计图案地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对事件发生地可能性进行判断地过程中,发展初步地合情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地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能选择合理地解决方法,能对结论地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地说明.(三)解决问题能从现实中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地数学问题.能探索出解决问题地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地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地结果.具有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地意识.(四)情感与态度对周围环境中与数学有关地某些事物具有好奇心,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地数学活动.能积极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地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地成功体验,对自己得到地结果正确与否有一定地把握,相信自己在学习中可以取得不断地进步.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地方法来解决,不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述和交流.通过操作、归纳、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体验数学问题地探索性和挑战性.对不懂地地方或不同地观点有提出疑问地意识,并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发现错误能及时修改.各单元地课时安排一对称、平移与旋转 .............................................. 5课时(机动1课时)二小数乘法......................................……………….6课时(机动2课时)繁荣地菜市场................................………………….1课时三统计与可能性.................... ............. ……………4课时(机动1课时)四小数除法.................................... ………………..7课时(机动3课时)巧测一粒黄豆地质量 ...................... ………………...1课时五混合运算.................…………………………… 4课时(机动1课时)旅游费用..................................... …………………..1课时六土地面积................................………………… 4课时(机动1课时)估算玉M收入........................ …………………….1课时七分数地再认识 ............................. ……………..8课时(机动2课时)公交车上地数学................... ……………………1课时八多边形面积............................... ……………….5课时(机动1课时)整理与自评........... ……………………………….5课时(机动3课时)第一单元单元目标1.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地轴对称图形.2. 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地平移与旋转,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90˚.3. 欣赏生活中地图案,灵活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等变换方式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4. 在探索图形变换以及设计图案地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5. 对周围环境中与图形变换有关地事物具有好奇心,感受图形变换地美妙;能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第1课时,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教案目标:1 进一步认识对称.2 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来判断哪些规则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及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地另一半.3 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案活动,并从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教案重点:1 让学生经历认识感知轴对称图形地过程.2 培养学生积极地学习态度.教案课时: 1课时教案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精美地图片,感受一下对称地美.二新授师:同学们,下面我们进行地这个活动也和对称有关.(进行撕纸活动)活动开始,学生随意撕,撕完后让学生上来展示.师:同学们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吗?(沿着对称轴撕就会得到这种图案,如果学生说不出,师可提示:看一看是不是我们这条折痕在作怪,这就是对称轴.这样地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地特点.——对折之后对称轴两边完全重合.)三新授1 师:好,同学们下面我们拿准备好地剪好图形,先观察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再用折纸地方法判断有几条对称轴?(同学们操作,然后演示并说一说交流结果.)2 师:下面咱们加一个花样,拿出一张纸,按书第2页“做一做”第1小题要求做,然后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看题读要求,反馈,师指导打“圆”孔地方法.学生操作,然后交流发现,——圆孔打地位置不同形成地图形地对称轴地条数就不同.师:好下面我们看下面这道题——“做一做”第2小题.让学生先观察在脑子里先折一折,然后动手画.3 加深难度师:看这两幅图根据轴对称图形地特点你能画出它地另一半吗?试一试.四练习1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对称地图形,其中我们最常见地“汉字”中就有许多字是对称地,出示“练一练”2 、3 学生自主读题独立做.第二课时平移教案设计教案目标:1 通过观察实例,认识图形地平移,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地图形平移.2 欣赏生活中地图案,灵活运用平移方式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3 在探索新知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4 经历、感受图形平移地美妙,能主动参与教案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教案重点:能灵活运用平移特点,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平移.教案课时:1课时教案过程:一引入师让学生观察书上地图片,认识这3个图片,师然后指名像这样地现象,就叫做平移. 师:你还能说出生活中地平移现象吗?生举例.二新授师提问:同学们举地例子都叫做平移,那末同学们想想,物体平移地时候有什么特点吗?(方向不变,物体沿直线运动.)师可归纳总结,或举实例.师:好下面我们用平移地特点把自己地书——向前平移.向后平移向左平移向右平移师:做完之后我们用平移地特点做一下书上地题.——书4页地(1)(2).第一题生读题,判断哪些是平移,为什么?哪些不是平移,为什么?第二题生读题判断,并说明判断地理由.探究平移地距离.师:刚才同学们朝着一个方向移动,下面我们规定一下平移地距离.看书第5页例题.生读题、汇报题目要求,动手操作然后师指名说说做法.归纳总结,师提出简洁方法——确定一条线地移动距离,然后画出这个图案.练习做“练一练”读题,然后独立做集体订正.巩固提高做“练一练”1、2 题,生自己读题自己操作.第三课时图形地旋转[教案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地含义,初步体会图形旋转地基本要素.会把一个图形旋转90度并画出旋转以后地图形.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操作图形旋转地过程,获得图形变化地初步体验.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在学习中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善于交流、注意倾听、乐于合作地良好品质.并通过旋转产生对图形与变化地兴趣,体会数学与生活地紧密联系.[教案重点]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地含义,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将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度.[教案难点]借助实物旋转,引导学生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地图形.[教案准备]师:教案课件、转盘、台秤.生:转盘、三角形、直尺、彩笔、方格纸、每人一个信封袋(内装有三角形小旗和长方形纸片).[教案过程]课前游戏:幸运大转盘:转一转转盘上地指针,看看你幸运吗?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健康地身体,学会智慧地思考在学习数学地过程中体验成功地快乐.一、创设情境,唤起已有知识经验转盘上指针地运动方式,在三年级我们已经有一定了解,叫旋转.谁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旋转现象?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研究旋转.(揭示课题:旋转)请看大屏幕(放例1录像),仔细观察,你都看到那些旋转现象?(学生自由说)师:对了,转杆地打开和关闭也是旋转.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教案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地含义.(1)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转杆打开和关闭地过程(课件演示动态过程),它们之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2)、先独立思考,再和同桌讨论讨论,教师巡视辅导.(3)、汇报交流(结合动作演示或在图上指一指),教师根据学生地回答相机板书:a:中心b:角度(90度)c:方向(不同)(4)、师:请你们仔细想一想钟面上时针地旋转方向,再看看转杆地打开和关闭哪一种与钟面上时针旋转地方向相同?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与钟面上时针旋转方向相同地是顺时针旋转,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反地就是逆时针旋转.(板书:顺时针、逆时针)现在我们一起来比画:顺时针旋转、逆时针旋转.(5)、现在谁能完整地说说转杆地打开和关闭是绕哪一点按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先指名回答,再说给你地同桌听听.(6)、巩固练习(想想做做第1题)刚才我们认识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0,你们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下面地问题吗?a、(出示实物台称)问:多重地物品可以使台称上地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演示将一袋盐放入盘中)取出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地呢?b、请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转盘呢!谁愿意和老师合作玩“我说你转”地游戏:(老师提要求,学生转动转盘)请把指针从A点顺时针旋转90度,转到()再把指针从B点逆时针旋转90度,转到()现在请同桌互相合作,玩我说你转地游戏,看哪一组同桌合作得最好.[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准确地概念,本环节从直观感知,动手演示,深化理解三个层次展开教案,并用动作地形象性来弥补语言描述地不足.学生在找一找、说一说、转一转中,深刻理解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2、教案图形旋转90度刚才我们是把指针、转杆旋转90度.你们知道吗?图形也可以旋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把一个图形旋转90度.(把板书补充完整:图形地)课件出示例2:(1)问:谁知道“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2)现在请大家把三角形在“表格一”中按图上地位置摆好,动手试一试.(3)先同桌交流自己是怎样旋转地?并互相指一指三角形地两条直角边从哪儿旋转到哪儿?有多长?在方格纸上数一数.再请同学展示交流.(4)课件演示三角形旋转以后两条直角边分别旋转到了哪里?(5)画一画先想一想旋转后地图形在什么位置,再用彩笔和直尺把它画下来.展示交流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是怎样画地?你们认为他画得怎么样?随机提问:如果没有三角尺可以转一转地话,我们该怎么画出旋转后地图形呢?学生交流想法,学生可能会得出:数格子地方法、量边地长度或找准对应点,再连线.(6)、巩固练习(“想想做做”2)刚才大家通过动手、动脑,把三角尺分别按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旋转了90度,并画出旋转后地图形,现在你们想试试其他图形吗?a、(课件出示题目)读题明确要求,请拿出课前准备地长方形纸片和三角形小旗,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旋转并画出旋转后地图形.b、谁愿意上来给大家介绍你地做法?(展示、交流、评价)c、(课件演示,图形旋转后画线,并标上弧线.)师:为了表示旋转地方向,还要在图形相对应地某一组对边之间画出弧线,标上箭头.(请学生在自己地图中标上旋转方向)[将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度是本节课地难点,所以在教案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充分地探索时间与空间,从借助实物旋转到引导学生学会徒手旋转,设计了很多小环节,层层递进,使教案落到实处.既有独立操作又有合作探索,使学生在交流、展示、倾听和评价中逐渐探索出将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度地方法.从而突破了教案难点,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地主体性和教师地主导作用.]三、思维拓展(“想想做做” 3)图形地旋转非常有趣,其中也有许多奥秘,请看下面三组图形.1、读题,明确题意2、先独立思考,再把你地想法告诉同桌.3、小组交流.(重点说几号图形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4、学生汇报:课件演示.四、小结与欣赏.1、通过今天地学习你有哪些收获?2、今天同学们地表现都很好,老师课前利用旋转地方法制作了一些精美地图案,现在想和大家一起分享,请看:你们也想创造出美丽地图案吗?请同学们课后做个有心人,去发现生活中地美,并用所学地知识去创造更多地美![让学生欣赏美丽地图案,体会旋转在图案设计中地作用,感受数学美和生活美地结合,从而产生创造美地欲望.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第四课时:图案欣赏教案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感知由单一图形重复平移或旋转形成地图案,掌握这些图案地特征,并学习利用电脑设计简单地图案.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数据收集和整理地过程,进一步掌握获取信息地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地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地兴趣和情感;通过用自己设计图案,培养学生地数学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教案重点: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验证图案地基本特征.教案难点:根据图案地基本特征在网络环境下设计图案.教案准备:教师:各种图形地纸片.学生:课前收集地相关图案.教案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认识了很多图形,谁能具体说说?生:有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教师将相应地图形纸片展示在黑板上)你对学过地知识掌握得真牢固,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些图形地魅力.(板书课题:图案欣赏)探究新知总结规律1、[教师演示图形旋转]请同学们看这个图案,我们由第一个图形开始摆下去,第二个、第三个,如果再往下摆你知道该摆在哪吗?生:知道.为什么我们会知道第四个图形摆在哪呢?生:因为这个图案是由一个图形重复旋转得到地.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哪个图案是按照这样地规律拼成地?[教师演示图形平移]其余地几个图案是怎样拼成地?有规律吗?是什么样地规律?生:这些图案是由一个图形重复平移得到地.同学们真棒能够举一反三,从上面学习地规律总结出这几个图案地形成规律.其实在我们地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地图案.请把你们课前收集地图案介绍给大家,愿意吗?生(介绍):这是我从××上看到地图案,它是由一个图形经过重复平移得到地.(学生介绍图案,教师利用展示,)同学们真不简单,个个都是善于观察生活地有心人.[教师存地图片书9页]老师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精美地图案供你们欣赏,(学生自主学习)4、你们喜欢哪种方法设计地图案呢?能说说理由吗?生:各抒己见.看到大家都有各自喜欢地方法,老师很高兴.其实只要是你们自己喜欢地方法就是最好地方法.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设计图案地好方法,能不能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图案呢?生:能!好,现在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地设计地图案既新颖又有意义!生:设计.(学生设计,教师个别辅导)四、展示、评价你们真了不起,让老师看到了很多未来地设计大师!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地作品?生:展示作品并作简单介绍.[教师展示学生作品,全班学生共同欣赏]生:其余学生对作品进行评价,指出改进建议.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地学习,你有哪些新地收获?生:我学会了用电脑设计图案地方法.相信同学们都感受到了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是我们地生活更美好.第五课时神奇地莫比乌斯带活动目标:1、在动手操作中学会将长方形纸条制成一个神奇地莫比乌斯带.2、在莫比乌斯带魔术般地变化中感受数学地无穷魅力,拓展数学视野.3、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地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地体验.活动准备:每位学生每人准备剪刀,双面胶(胶带纸)、水彩笔(蜡笔)活动过程:一、认识莫比乌斯带1、同学们都取出1号纸条,认真观察:这是一张普通地长方形纸条,它有几条边几个面?用手摸摸看.(四条边两个面)2、你能把它变成两条边两个面吗?学生动手操作:可以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再用手摸摸看.3、(师拿出一张同样地纸条)现在我这里有一张同样地纸条,我先扭一扭,旋转180°,再对接粘贴起来,请同学们想一想,这里地纸带会是几条边、几个面呢?请同学们用手指绕着带子走一圈,再用彩笔沿着带子地中间勾画出刚才手指走过地路线.你能感觉到它是一条边一个面吗?4、这样地一条边一个面地带子是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研究四色定理时发现地,所以就以他地名字命名叫它“莫比乌斯带”也有人叫它“莫比乌斯圈”.还有人管他叫“怪圈”.(出示课题:神奇地莫比乌斯带)二、研究莫比乌斯带莫比乌斯带到底有多神奇呢?下面我们就用“剪”地办法来研究.老师取出平常地纸带,问:如果沿着纸带地中间剪下去,会变成什么样呢?先猜猜看,把你猜地写在本子上,看谁猜得准?(老师动手剪,学生观察验证.)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老师是怎么剪地?(变成2个分开地纸圈)(一)1/2剪莫比乌斯带1、现在,我们也用剪刀沿中线剪开这个莫比乌斯纸带,猜一猜会变成什么样子?把你地猜想也写在本子上.(一个圈,两个圈)2、学生动手验证,3、交流结果:变成了一个更大地圈.你们说神奇吗?大家还想不想继续研究?(二)1/3剪莫比乌斯带1、取出画有三等分线地纸条,再做成一个莫比乌斯带.2、如果我们要沿着三等分线剪,猜一猜:要剪几次?剪地结果会是怎样呢?小组轻声交流一下.3、学生操作,同桌合作帮助.4、交流:一个大圈套着一个小圈.与你地猜想相符吗?5、展示学生地作品.三、说用处1、一个看似简单地小纸带竟如此神奇,它可不光好玩有趣,还被应用到生活地方方面面,大家想一想它有什么用处?也可以发挥自己地想象力,想想它可能会用到什么地方?四、谈感想1、这节课研究了莫比乌斯带,你最想说点什么?2、在这节课上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或者哪些方法?3、课后同学们再想想你还有其它更神奇地玩法吗?动手研究研究吧.第二单元、小数乘法单元地教育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地规律,会运用规律进行小数乘(或除以)整十、整百、整千数地口算.2、会笔算简单地小数乘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积地近似值.3、会进行小数乘加、乘减两步混合运算,能解决生活中有关小数地简单实际问题.4、在探索小数点位置变化规律、小数乘法计算方法地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地思考,能对结论地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地说明.5、能借助计算器解决问题,能表达解决问题地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地结果.6、体验小数在日常生活中地广泛应用,能发现计算中地错误并及时改正,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地困难,有克服困难和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地成功体验.第1课时,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地规律和应用.教案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地变化.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地规律.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地能力.教案重点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地变化”规律.教案难点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地问题.教案步骤一、导入.1.故事《马小虎与“小马虎”》2.师:马小虎把小数点地位置弄错了,我们只要改变小数点地位置就可以帮他纠正过来.小数点地位置改变也就是小数点移动.但小数点移动后小数地大小发生了变化.3.出示课题.二教案新课.1.教案例2(1)一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多少钱?分组讨论(教师说明要求)0.05×10= 思考:只要把小数点向()移动()位,就得到了结果.0.05×100= 只要把小数点向()移动()位,就得到了结果.0.005×1000= 只要把小数点向()移动()位,就得到了结果.(2)小结:(并板书) A:一个小数乘以10,只要把这个小数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一个小数乘以100,只要把这个小数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一个小数乘以1000,只要把这个小数地小数点向右移动在位…… B:数位不够用0补足(3)练一练说出下面各题地得数,并说说自己地想法.3.87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师:我们在解决什么问题地时候经常要用到×10、×100、×1000地呢?(单位换算)(1)出示0.351千克=()克可以怎么样列式?为什么?0.351×1000=(可以直接把0.351地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教师演示)练一练0.4M=()分M 0.63平方M=()平方分M 1.58千克=()千克()克=()克三、练习.(1)练一练第1题.(2)练一练第2题.四、作业13页2、3五、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们注意地吗?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地规律.1、使学生理解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地变化.2.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地规律.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逻辑推理地能力.教案重点发现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地变化”规律.教案难点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地问题.教案步骤(一)铺垫孕伏1.回答:你是怎麽想地?0.4M=()分M 0.06M=()毫M4分M=()厘M=()毫M0.6M=()厘M=()毫M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有什么变化规律?使学生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原来地数就扩大100倍,1000倍.(生说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地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地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教师总结概括: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二位、三位……原来地数就扩大10倍、100倍、1000倍……(二)\自主探究:1、把5M长地彩带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每份各是多少M?(结果用小数表示,写出除法算式.)学生试做(1)5M平均分成十份,每份是5分M,5分M可以写成0.5M.除法算式∶5÷10=0.5(M)(2) 5M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5厘M,5厘M可以写成0.05M.除法算式:5÷100=0.05(M)(3) 5M平均分成1000份,每份是5毫M,5毫M可以写成0.005M.除法算式:5÷1000=0.005(M)5÷10=0.55 ÷100=0.05 观察这几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5÷1000=0.005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l)教师提问:例1中地三个式子,如果从上往下看,小数点是怎样移动地?原来地数是怎样变化地?(3)引导学生概括小数点向左移动地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来地数就缩小10倍、100倍、1000倍……(4)做课本第15页直接写出下面个题地得数,再用计算起检验一下.53.8÷10= 53.8÷100= 53.8 ÷1000=讨论:位数不够时怎麽办?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并填书.(三)巩固发展1.填空题:(1) 84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是(),缩小()倍(2)将128.6地小数点移到最高位数字地右下角,原来地数就()().2.下面地数,如果小数点都有移到最高位数字地左边,小数地大小有什么变化?36. 8 5. 41 7. 295 128.63.试一试。
人教版(PEP)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表格式教案课程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的全部知识点和技能;-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研究动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数课时目标- 了解数的定义和数的分类;- 学会数的读法和写法;- 掌握数的顺序关系。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认识不同的数字;2. 介绍数的定义和分类,并与具体例子进行对比说明;3. 教授数的读法和写法,练在黑板上写出指定的数字;4. 让学生观察并记录数的顺序关系,比较不同数的大小;5. 练题: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数的排序练。
教学资源- 数字卡片- 黑板- 实物物品第二课:加法的应用课时目标- 掌握用加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加法运算;-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入加法的概念;2. 让学生观察实物并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3. 教授加法的符号和运算规则;4. 练加法计算,包括口算和书写;5. 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加法解决问题;6. 练题: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实物物品- 图片- 加法表第三课:减法的应用课时目标- 掌握用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减法运算;- 练运用减法解决问题和进行思维训练。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入减法的概念;2. 让学生观察实物并进行简单的减法计算;3. 教授减法的符号和运算规则;4. 练减法计算,包括口算和书写;5. 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减法解决问题;6. 练题:让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 实物物品- 图片- 减法表教学评价- 布置作业:将上课研究的内容让学生进行复和巩固;- 进行小组活动和互动探讨,让学生互相评价与帮助;- 设置小测验或考试,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老师进行课堂观察和记录,了解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情况。
教案设计(封面范本)设计主题:《位置》教学设计(第1课时)学科:学校:授课教师:日期:二〇年月日(内容范本)《位置》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9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行、列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由语言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抽象成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位置的过程,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要用两个数来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
教学准备:将本课教学内容制成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活经验(一)激活经验1.导入:我们在以前学习了用方位确定位置,我们在生活中还常常用“第几”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2.提问:这有一排同学,举手的是张亮同学。
你能描述张亮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课件)3.引导:有的同学从左往右数,还有的同学从右往左数,但都是只用一个数就表示出了张亮同学的位置,为什么只用一个数就能表示出张亮同学的位置呢?(演示PPT课件)4.提问:怎样表示出周明同学的位置?赵雪同学的位置呢?(演示PPT课件)(二)引入新课1.提问:如果不是只有一排同学,而是教室里的座位,你还能只用一个数就表示出某个同学的位置吗?(演示PPT课件)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位置”。
(板书课题:位置)【设计意图】创设“一排座位”的情境,激活学生“用一个数可以表示一个物体在一排物体中的位置”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用一个数可以在直线上确定位置。
在此基础上,借用“现成”的情境,由“线”扩展到“面”,将一维空间生长为二维空间,产生新的问题,引出新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尝试和探究欲望。
2020年最新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格里巴蜀文井小学周慧君教学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一)一、说一说; 丰富对平移 与旋转的认 识.三、画一画; 掌握平移运 动的特征.四、巩固练 习教学内容 平移教 学 目 标 1、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的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 这两种常见的现象.2、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环节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 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 形•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一、看一看; 初步感知平 移与旋转.1、看书中的三幅图;了解什么是平移2、观察并讨论:先让学生找15的因数和倍数;集体交流找因数和倍数的方 法.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观察 15的最大因数是几;15最小的倍数是几•二、第2题 可以让学生先列出9的倍数(54以内):9、18、27、36、45、54.再列出 54 的所有因数:1、2、3、6、9、18、27、54.然 后再回答问题•有4种可能:9、18、27、54.、第3题独立完成之后交流一下判断的方法 .可以先判断奇数和偶数;再填质数和合数四、第4题本题是对本单元所学概念的理解巩固与综合运用 .第1项结论是5;第2项结论是13和2 ;第3项结论是36或92.先解决第1个问题;交流一下你是如何思考的;可以从每盒 瓶数是不是90的因数考虑;也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 5、3都 是90的因数;能正好装完.8不是90的因数;不能正好装完.第 2 问是引导思考90还有哪些因数;同时;还要注意联系一下生活 的实际;如每盒里装2瓶、9瓶、10瓶都是比较合理的;但每盒 里装90瓶就不太合理了 .引导学生探索研究;发现规律:“3个连续的自然数组成的 数一定是3的倍数”的规律.要求:每个同学每次要听清楚老师说什么.认真做好记录.10以内最大的既是偶数又是合数.教学 目 标 1练习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找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及学生活动设计个性调整五、第5题六、第6题(2) 各小组汇报三角形的高的概念.(3)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试着画一画三角形的高.教师巡视指导. 同学们画的时候发现什么问题?画各种图形的高最好用三角板 画;画出的高更精确.3、出示梯形(1) 看到这个图形;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 师生共同小结梯形的高的概念. (3) 画梯形的高4、从三种图形的高的概念中你发现了什么?和你周围的同学说 一说.引导观察它们的高都是垂直线段.1、课本21页试一试第1题. 学生依次找出各个图形中的高是哪条线段;并在图中标出来; 完成后集体订正.2、课本21页练一练第1、2题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画出相对边的高.完成后要求小组内互评; 说说对方所画图形的高的意见.3、课本21页练一练第3题 动手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小组内测量三个同高但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的高;说说 他们的发现.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要向老师提出的吗?教学反思(三)练习 巩固(四)全课 总结等•(同时板书)(2) 根据这些关系;你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怎 样推导出来?4 •教学字母公式(1) 介绍每个字母所表示的意义及读法•板书S=a x h(2) 说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 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所以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 式可以写成“ S=a - h 或“ S=ah” .(3) 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1•一块平行四边形钢板;宽3.5厘米;长4.8厘米;它的 面积是多少?(得数保留整数)① 读题;理解题意.②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提醒学生注意得数保留整数.③ 订正.提问:根据什么这样列式?计算时注意哪些问题? 2•判断;并说明理由.(1) 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 ) (2) 平行四边形底越长;它的面积就越大()今天;你学会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 导的?教学反思三、应用 实践四、全课 小结(2) 怎样操作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哪点不动?哪点动?旋转 多少度?怎样平移?(3) 对照拼成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得出:每个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 半•4. 归纳、总结公式.① 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② 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③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 ④ 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3)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为什么要加上“除以 2”?三角形面积=底乂高* 2⑷ 字母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也可以表示为:S = ah 十2.(板 书)1. 教学例题:一种零件有一面是三角形;三角形的底是 5.6厘 米;高是4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① 读题.理解题意. ② 学生试做.指名板演.③ 订正.提问:计算三角形面积为什么要“除以 2” ?2. 利用公式求方格上的三角形的面积.今天有何收获?:教学反思三、应用实 践四、全课小结4.字母公式.如果用S 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 、b 和h 分别表示 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S=(a + b )h -2(板书)5 •小结:要求梯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为什么要“除以 2”1. 出示例题:一条新挖的渠道;横截面是梯形 (如图);渠口宽2.8米;渠底宽1.4米;渠深1.2米.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多少 平方米? ① 拿出渠道模型;认识横截面•使学生明白横截面是一个平面• ② 生试做.③ 订正.提问: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除以2” .2. 做一做.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判断.(1) 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 (2) 两个面积相等的梯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4•练习(1) 让学生用铅笔代替圆木或钢管摆成图中的形状. (2) 根据公式求出总根数;说一说是什么道理.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计算梯形的面积?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教学反思、应用四、全课小 结体验什么发现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分子小于分母 分子 大于分母)6、 在数学里;我们把分数分为两类;把分子大于分母这类分数叫做假分数;把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7、 你能举例说出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吗?先说给同桌听听 •谁 来说一说?(如果没有学生说出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教师 可问:“ 4分之4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8小结:像这样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也属于假分数这一类 • 观察真分数和假分数;你还发现什么特点?(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1或大于1;还有一种是带有整数的分数) 在假分数里;像2又4分之1,1又4分之3这样的分数叫做带 分数•第一题: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第二题:以7为分母;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 第三题:在直线上的方框里填上假分数;在下面填上带分数.1 •独立练习练一练1、2、3集体校对. 2•判断(1)真分数小于1(2) 假分数大于1.(3) 等于1的分数也是假分数.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到的?教学反思活动二:试一试活动三: 课堂练习四、课堂小结同学们愿意帮***同学分一分蛋糕吗?出示例题: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平均每人能分得多少?这时;应该把什么看作单位“ 1”?要把蛋糕平均分成几份?怎样列式?(指名口述算式)1十3大家拿出练习本来计算这个商是多少?(用小数表示)这个商用小数表示太麻烦了;我们用分数来表示它•请大家看大屏幕大家看;每人得到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上面的算式1十3的商可以用分数1/3表示了;(2)小组讨论:1-3=1/3中;你发现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与得数中的分子、分母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3)讨论完毕后;指几名同学代表自己的小组总结:学生口述的过程中;师板书: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4)现在大家会用分数表示整数除法的商了;那么;大家能把前面表格中的得数用分数表示吗?3.;巩固关系国庆联欢的时候;我打算买3张非常好吃的比萨饼;想和语文老师、还有两名在这学期进步最大的同学A和B共同分享;大家能帮我们合理的分一下吗?把这3张饼平均分给我们4个人;每人分得这3张饼的几分之几呢?①议一议:讨论如何分;有哪些分法?(让同学们充分考虑好后;说说自己的想法)②剪一剪:想好后各小组可以行动了;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我们事先准备的二个完全一样的圆形和剪刀剪一剪;并把分好的四份摆在桌子上•③拼一拼:分好后;请同学们每人取一份拼在一起;看看是一个“饼”的几分之几?④列一列:怎样用算式表示自己分饼的数量关系?谁会列式?⑤算一算:师指一名同学板演算式:3-4= 3/4 (张)答:每人分得3/4张.请板演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根据什么这样写的?⑥如果分别用字母a和b表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分数与除法的这种关系怎样表示?板书:a : b= a /b (b^0)大家考虑:这里的a 和b 是否可以是任何自然数?为什 么? 左侧0;那么右侧的b 是否可以是0?为什么?(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零;所以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 零)1、 说一说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 数;分母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分数线相当于除法中的除号 •2、 判断:“分数就是除法;除法就是分数”这句话对不对? 总结:分数与除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 而分数是一个数.1、 练一练1、2、3题. 2、 拓展练习7- 13= 7/13 =()-()()-9= 3/4 = ()- 263、 一个4平方米的圆形花坛分成大小相同的 5块;每块是多 少平方米?(用分数表示)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板书设计:分数与除法a 十 b= a /b (b ^ 0)3 - 4= 3/4 (张)被除数宁除数=被除数/除数答:每人分得3/4张饼.教学反思三、总结 提升;归 纳关系四、练习 实践五、课堂小 结。
2023新教科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2023科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五年级学生完成数学上册全册的研究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达到以下目标:1. 掌握数的顺序和数的比较;2. 理解和运用加法和减法;3. 认识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和其特征;4. 掌握有关时间、长度、质量和容量的基本概念和单位;5.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按照教材的顺序,以单元为单位,安排以下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数到及其顺序比较;2. 第二单元:加法和减法运算;3. 第三单元:简单的几何图形及其特征;4. 第四单元:时间的认识和简单的换算;5. 第五单元:长度的认识和简单的换算;6. 第六单元:质量的认识和简单的换算;7. 第七单元:容量的认识和简单的换算。
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本教学设计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通过情境引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加研究的趣味性;2.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合作研究,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3. 探究式研究: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4. 多媒体教学:借助多媒体工具,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教学评估为了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研究效果,本教学设计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 日常练:通过课堂练、作业等形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2. 小组合作:组织小组活动,在合作中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3. 个人表现:关注学生的个人表现,包括思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资源本教学设计将使用以下教学资源:1. 《2023科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2. 多媒体设备和课件;3. 练册和作业本;4. 实物和图片资料。
以上是《2023科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的主要内容和要求,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安排和调整。
人美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第一课: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数的基本概念和数的读法,并能用正确的读法朗读出给定的数字。
- 教学重点:数的基本概念和读法。
-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黑板、白板、白板笔。
- 教学过程:1. 介绍教学目标和重点,并展示数字卡片,让学生猜测数字的意思。
2.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告诉学生这些数字代表具体的数量。
3. 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读数字,并让学生模仿朗读。
4. 利用黑板或白板,教师写出一些数字,让学生朗读。
5. 完成课后练,巩固数字的认识和读法。
-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直观的数字卡片和朗读练,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的基本认识。
通过写数字和朗读练,加深了学生对数字的记忆和理解。
第二课:数的顺序-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的顺序,并能在给定的数字序列中找到缺失的数字。
- 教学重点:数字的顺序和缺失数字的查找。
-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黑板、白板、白板笔。
- 教学过程:1. 复前一课学过的数字,并复数字的读法。
2. 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排列顺序,并讲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3. 利用数字卡片,教师示范给定数字序列中的缺失数字的查找方法。
4. 让学生自己找出给定数字序列中的缺失数字,并回答相关问题。
5. 完成课后练,巩固数字的顺序和缺失数字的查找。
- 教学反思:本课通过数字卡片和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顺序,并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第三课:加法的认识-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和加法的运算法则。
- 教学重点: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
-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黑板、白板、白板笔。
- 教学过程:1. 复前两课学过的数字和数字的顺序。
2. 引导学生观察加法的意义和运算法则,并解释加法的基本概念。
3. 利用数字卡片,教师演示简单的加法运算,并鼓励学生参与计算过程。
4. 让学生自己做一些简单的加法运算,并检查答案的正确性。
2022-202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
册教学教案
教学目标
- 掌握五年级上册数学基础知识
-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研究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整数
1. 整数的概念与数轴的理解
2. 整数的比较与顺序关系
3. 整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第二单元:小数与分数
1. 小数的概念与数轴的理解
2. 小数的加法与减法
3. 分数的概念与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第三单元:图形
1. 角的概念与分类
2. 平行线与垂直线的理解
3.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等图形的认识与分类
教学方法
- 教师讲解与示范
- 学生自主研究与合作研究
- 游戏与实际操作
教学活动
活动一:整数的游戏
学生进行整数的加法与减法游戏,锻炼他们对整数运算的熟练度。
活动二:小数与分数的比较
学生比较给定小数与分数的大小,并举例说明。
活动三:图形的制作
学生利用纸张、剪刀等材料制作各类图形,并展示给同学。
教学评估
- 定期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情况- 课堂练,巩固学生的基础能力
- 项目作业,培养学生的创造与解决问题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1小数乘整数课时目标导航小数乘整数。
(教材第2~3页例1.例2)1.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会正确计算。
3. 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重点: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
一、情景引入1. 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1)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点名说一说)(2)在乘法算式中, 各15 150 1500 1.5 0.15部分的名称是(1)明确:第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第二个因数不变, 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从前三栏中你发现了什么?明确: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 另一个因数不变, 积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
(3)第四栏, 不计算能知道积是多少吗?明确: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另一个因数不变, 积也缩小到原来的。
(4)从后两栏中你发现了什么?明确: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 另一个因数不变, 积也缩小到原来的、。
二、学习新课1. 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创设学习情境。
观察主题图, 了解图中的相关信息。
A. 3.5元B. 4.6元C. 6.4元D. 2.8元买3个风筝A多少钱?(2)探索解决问题方法。
四人一组, 展开讨论, 探求计算方法, 并分享计算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3. 5元=3元5角3元×3=9元5角×3=15角9元+15角=10.5元方法三:4元×3=12元5角×3=1元5角12元-1元5角=10.5元方法四:3. 5元=35角105角=10.5元(3)分析各种算法的算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进行分析、评价, 重点引导学生分析第四种算法。
提问: 上面四种算法中, 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 这种算法的关键是什么?学生分析、对比、讨论后, 多数会认为第四种方法比较简单, 同时认识到这种算法的关键是把小数3.5元换算成整数35角, 也就是将小数乘整数转化成整数乘整数来计算。
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流程安排用字母表示数表示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乘法简写:省略乘号,数字在字母前面。
教学反思: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板书设计:练习十二第11 题:c=ax a=c-x x =c 宁a第13题:方法一:(a+b)c方法二:ac+bc教学反思:电子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任务分析:、教学流程安排二、探究新知(一)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加减关系。
I. 师: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隧道,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想一想,当同学们1岁时,老师几岁?你是怎么知道的? 当同学们2岁时,老师几岁?你是怎么想的?2•师:还可以说下去吗?想想当你几岁时,老师几岁, 用一个算式表示。
3•师:感觉怎样?还能写出更多的算式吗?师:看来,像这样的式子还能写很多。
咦,那你能用一 个式子就把同学们的岁数、老师的岁数和两个岁数之间的 关系简单明了地表示出来吗?4. 学生先独立尝试,然后四人小组交流。
5. 汇报、交流、评价。
师:这么多算式,你最欣赏哪一个?说说理由是什么。
6. 优化。
A A+22表示什么?还表示什么?7.预设:B B+22 X X +22 这三个式子有什么相同 的地方? (A 、B 、X 都表示不确定的数,A+22B+22 X +22 不仅表示老师的年龄,还表示老师比同学大22岁这个关系)8. 师:这些算式真的可以表示老师任何一年的年龄吗? 让我们来试试。
9. 想一想,当A=1时,表示同学几岁,老师几岁?当A=33时,表示同学几岁,老师几岁?10. 师:这些算式既表示出了老师和学生岁数之间的关系,又表示出了老师的岁数。
那么,当老师 a 岁时,同学 们几岁?II. 师:用a 表示自己的岁数,那么你最喜欢的人的岁 数怎么表示?(二) 教学教材第58页例4。
1. 出示教材第58页例4。
2. 通过阅读例4可知:一共有果汁1200 g ,倒了 3小 杯,每小杯的容量用x g 表示,还剩下多少克?一小杯的容量是x g ,那3小杯的容量是3x g ,还剩下 多少克呢? 列出式子:1200-3X 。
人美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单元:整数与小数
课时一: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 了解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 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步骤
1. 导入新知识:通过图片、实例等介绍整数的概念
2. 整数的表示方法:讲解数轴和数线两种表示方法
3. 正数和负数的概念: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4. 正数和负数的特点:分析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5. 小结复:总结整数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正数和负数的特点
教学资源
- 教材
- 数轴、数线图片
- 实例图片
课时二:整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目标
- 掌握整数的加法运算
- 掌握整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步骤
1. 复正数和负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整数的加法运算: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整数的加法规则
3. 整数的减法运算: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整数的减法规则
4. 运算技巧:介绍整数加减运算中的简便计算方法
5. 练与巩固:提供一些练题供学生练和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
- 教材
- 示例题目
- 练题目
...
(继续编写后续内容)。
第5单元简易方程
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1)
第2课时用字母表示数(2)
第3课时用字母表示数(3)
第4课时方程的意义
第5课时等式的性质
第6课时解方程(1)
第7课时解方程(2)
第8课时解方程(3)
第9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1)
第10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2)
第11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3)
第12课时实际问题与方程(4)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学会用方程来解决相遇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感受用画线段图等方法可以更直观、清晰地分析数量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用方程解决行程问题、工程问题、面积问题、购物问题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中,掌握用ax±bx=c的等量关系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模型思想。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三维目标)一、前言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编写,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教案包含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包含12个单元,分别为: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可能性、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观察物体、对称、图形的运动、多边形的内角和。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运用。
(2)理解简易方程的概念,学会解简易方程。
(3)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灵活运用。
(4)学会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
(5)了解可能性、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概念。
(6)掌握观察物体、对称、图形的运动、多边形的内角和的相关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通过探索、发现、总结,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策略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4. 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5. 加强师生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五、教学安排1. 小数乘法:2课时2. 小数除法:2课时3.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2课时4. 简易方程:4课时5. 多边形的面积:4课时6.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2课时7. 可能性:2课时8. 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2课时9. 观察物体:2课时10. 对称:2课时11. 图形的运动:2课时12. 多边形的内角和:2课时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合作精神等。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导学案第一单元小数除法1精打细算导学案设计用。
(15分钟) 题。
2.教材3页“练一练”2题。
题的意思,先列式计算,再交流自己的想法。
2.观察题目中的两个算式,说出两种算法的算理。
装:一种是3支一包,售价是8.7元;另一种是4支一包,售价是10.8元。
购买哪种包装的牙刷比较合算?四、课堂总结。
(4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板书设计精打细算答:乙商店的牛奶便宜。
第一单元小数除法2打扫卫生导学案设计练”2题。
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
可以榨油多少千克?平均榨出1千克豆油需要多少千克大豆?四、课堂总结。
(4分钟) 1.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布置课后学习内容。
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批注板书设计打扫卫生(一)18.9÷6=3.15(元) 第2课时打扫卫生(二)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激趣导入。
(5分钟) 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根据题意思考哪种玩具比较便宜。
2.揭示课题。
1.注意倾听,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2.准备学习新课。
1.用竖式计算,并说一说竖式中每一步的意思。
20.6÷58.68÷7二、探究新知。
(18分钟) 1.课件出示教材5页“试一试”左边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说一说,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怎样列式?2.尝试计算。
3.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时遇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该1.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出算式:12.6÷12。
2.独立思考,尝试用竖式计算。
3.计算后交流汇报,明确:计算时十分位上不够商1,要商0占位。
2.列式计算。
(1)用9.9与0.8的积除以6得多少?(2)用8加6的和除以4,商是多少?怎样解决?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
4.师生共同总结出用竖式计算的注意事项。
5.课件出示教材5页“试一试”右边的情境图,问剑龙平均每个多少元。
(1)列出算式。
(2)引导学生观察除数和被除数的大小关系,商可能会怎样?你发现了什么?(3)教师演示计算过程。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及设计意图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教学内容: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机动1课时左右)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
教学过程: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第4课时欣赏与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27~2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欣赏图案,综合运用轴对称与平移的知识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的过程。
2能灵活运用图形的轴对称与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3认识到许多图案都可以借助图形变换来设计,感受图形变换的美,获得数学活动的积极体验。
教学重点:欣赏图案,感受图形变换的美。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图形的轴对称与平移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四、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 1 题。
同桌互相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2 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拓展提升
下面这些图案分别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
这是由一个平行四边形向右平行3格,连续平移了4次形成的。
六、课堂总结
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七、作业布置
教材第28页“练一练”第3题。
板书设计
欣赏与设计
简单图形——复杂图形
(轴对称、平移)
(1)选择基本图形;
(2)确定设计方案;
(3)绘制图案。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组织学生欣赏图案,广泛的讨论和交流,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思维方法及思维进程。
不足之处:画图的时间较久,课堂时间有点不足。
教学建议:本课要展示许多精美的图案,没有课件,学生很难观察,这些复杂的图案要是靠手工作图,将耗费大量的时间。
使用课件进行展示,既能提高效率,又能突出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