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六则译文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笨人食盐之阳早格格创做昔有笨人,至于他家,仆人与食,嫌浓有趣.仆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好,便自念止:“所以好者,缘有盐故.罕见尚我,况复多也?”笨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心爽,返为其患.譬彼中讲,闻节饮食不妨得讲,即便断食.或者经七日,或者十五日,徒自困饥,无益于讲.如彼笨人,以盐好故,而空食之,致令心爽,此亦复我.翻译:往日有一个笨笨的人,到他人家去做客.仆人留他用饭,他嫌菜肴太浓,味讲缺累.仆人知讲后,便正在他菜里加了一面盐.他感触菜的味讲佳多了,便自止自语讲:“那味讲所以那样好,是果为有盐的去由.加了那一面尚且味讲陈好,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佳!”那个无知而不头脑的人,便空心吃起盐去.截止吃得心搞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那便像中讲中的那些人一般,听道节造饮食对于建止有佳处,于是便继绝饮食.有的通过七天,有的通过十五天,黑黑天受一番饥饥的困苦,丝毫不减少一面讲止,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劳不堪,并不证得实讲.便像那个笨伯一般,以为不妨减少好味,于是空心吃盐,以至于心搞舌苦,那也是一般.渴睹火往日有人,痴无聪慧,极渴须火,睹热时焰,谓为是火,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于视不饮.傍人谈话:“汝患渴逐火,今至火所,何故不饮?”笨人问止:“若可饮尽,我当饮之.此火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我时寡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翻译:往日有部分,笨笨不聪慧,心渴极了,念要赶快喝火,瞅睹由热气流降腾经阳光合射而成的幻影,便以为是火,坐时逃赶曲到印度河.到达印度河之后,里对于着河火却不喝.他人对于他道:“您果为心渴觅找火,当前到了有火的场合,为什么不喝呢?”笨人回问道:“如果不妨喝尽那些火,那我便喝.但是那里的火太多了,皆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当时寡人听了那些话,皆大声天嗤笑他.进海与重火昔有父老子,进海与重火,积有年载,圆得一车.持去归家,诣市卖之.以其贵故,卒无购者.经历多日,不克不迭得卖,心死疲厌,以为苦恼.睹人卖冰,时得速卖,便死念止:“不如烧之做冰,可得速卖.”即烧为冰,诣市卖之,不得半车冰之价曲.翻译:从前有位父老的女子,到海里挨捞重香.通过一年,才挨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他把重香运到商场上去卖,由于代价高贵,向去不人购.通过了许多天,也不克不迭出卖去.内心感触很厌烦,格中苦恼.瞅睹他人卖木冰,时常不妨很快便出卖去,于是便爆收了一个设念:不如把重香烧成木冰,不妨很快便出卖去.于是便把重香烧成了木冰,到商场上去卖,截止只卖了不到半车木冰的价钱.尝庵婆罗果昔有一父老,遣人持钱至他园中购庵婆罗果而欲食之,而敕之止:“佳苦好者,汝当购去.”即便持钱往购其果.果主止:“我此树果,悉皆好佳,无一恶者.汝尝一果,脚以知之.”购果者止:“我今当一一尝之,而后当与.若但是尝一,何以可知?”觅即与果,一一皆尝.持去归家,父老睹已,恶而不食,便十足皆弃.翻译:从前有位父老,派人拿钱到他人的园子里去购庵婆罗果去吃.他叮嘱道:“品量佳、味讲苦好的果子,您便购回去.”于是那部分便拿着钱去购.园子的仆人道:“我那树上结的果子,皆很佳,不一个短佳的.您只消尝一个,便知讲了.”购果子的人道:“我当前该当一一品尝,而后才购,如果不过尝一个,怎么能知讲个个皆很佳呢?”交着他与去果子,每个皆尝了一下,才拿着回了家.父老睹了,厌恶得吃不下,于是齐皆扔了.诈止马死昔有一人,骑一乌马进阵打贼,以其怖故,不克不迭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里目,诈现死相,卧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军寡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黑马尾去.既到舍已,有人问止:“汝所乘马,今为天圆?何以不乘?”问止:“我马已死,遂持尾去.”旁人谈话:“汝马本乌,尾何以黑?”缄默无对于,为人所笑.翻译:从前有部分,骑着一匹乌马加进阵天攻打仇人.由于害怕,不克不迭战斗.便用血涂正在脸上,拆死躺正在死人堆里.他所骑的马也被他人夺去了.士兵们撤离战场后,他念回家,便割了他人所骑黑马的一截马尾.回家后,有人问他:“您骑的马,当前正在哪里?为什么不骑呢?”他回问道:“我的马已经死了,只佳戴着它的尾巴回去.”中间的人听后道:“您的马本本是乌的,尾巴怎么形成黑的了?”他无话可道,被人们所讥笑.驼瓮俱得昔有一人,先瓮中衰谷.骆驼进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去语之止:“汝莫忧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得意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许痴人,世间所笑.翻译:从前有一部分,先是正在瓮里衰着谷子.骆驼把头探进瓮中吃谷子,截止出不去了,使他感触很烦恼.有一个老人过去报告他道:“您不要忧,我教您一个不妨让骆驼出去的办法.您听我的话,一定很快便不妨出去.您该当把骆驼的头砍下去,骆驼自然便出去了.”于是便听了他的话,用刀把骆驼的头砍了下去.杀死骆驼之后,又挨破了瓮.那样笨笨的人,被人们所讥笑.。
《百喻经》六则愚人食盐原文: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
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翻译: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
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
主人知道后,就在他菜里添了一点盐。
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盐的缘故。
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
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
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继绝饮食。
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证得真道。
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是一样.解析:修行人适当地节制饮食,少欲知足,是对于身体和修行都有好处的。
但“外道”矫枉过正,对修行却没有一点儿益处。
这种做法和笨人吃盐一样,是可笑而愚蠢的举动。
寓意:做事要恰到好处,过犹不及;凡事要全面谐调,避免以偏概全;学会克制私欲,不可贪得无厌;不以好恶看人,做事。
启示:恰到好处时美妙无比,一旦过头就会走向反面;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凡事应努力达到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最佳状态。
渴见水原文: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
既至河所,对视不饮。
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
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翻译: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
百喻经全文及译文百喻经是一部佛教经典,包含有大量的比喻故事,旨在让人们通过比喻来理解佛陀的教义和人生的道理。
下面是百喻经的全文及译文。
第一喻:庄严应行从前,有一位富翁,他嫌自家的院子不够大,于是便在自家的院子和前街之间建了一道高墙。
外人看到这道高墙,都以为富翁家的院子很大,因为他们看不见内部。
佛陀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也应当像这位富翁一样,庄严自己的行为,让外人看到我们的内心,才能得到他人的赞许和尊重。
第二喻:十支弓箭从前,有一位王子,他喜欢射箭,于是他便让自己的仆人去打造了十支弓箭,每支箭尖都经过严格的抛光和细磨。
佛陀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在生活中也需要像这位王子一样,给自己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抛光和磨砺,从而让自己成为一个高尚、强大的人,正如十支弓箭一样坚强。
第三喻:修正虔诚从前,有一位农夫,他种了麦子后,很快就看到了新苗,但这些苗子都是歪曲的,他感到非常失望。
佛陀告诉我们,我们有时候也会像这位农夫一样面对挫折,但我们也应该像他一样,修正我们的心态,用虔诚的心去改变生活。
从前,两条蛇争抢一些食物,但食物太小,结果两条蛇把自己缠住了,最后被沙漠中的鹰吃掉了。
佛陀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谨慎地进行斗争,最后可能会徒增烦恼,带来无尽的痛苦和悲伤。
第五喻:平等观念从前,有一个人想看瓶子里的水是否清澈,就拿来了两个不同大小的瓶子。
佛陀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也应该像这个人一样摒弃个人主观意识,从而认识到世态之殊,不应该因为表面的差异而将人或事物区分出来,而应该具有平等观念。
第六喻:独立自我从前,在一个森林里,有一只小鸟被妈妈推出了窝,它开始尝试独立自我生活。
虽然起初会受到当地其他鸟儿的欺负,但它坚定不移地努力,并终于成为了基督山伯爵般的鹰。
佛陀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也应该学会独立自我,尝试去摆脱社会的文化束缚,掌握自己的人生,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七喻:黑暗与光明从前,有一个人在黑暗中看到一些笼罩的东西,他并不知道那是什么。
《百喻经》《百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
本书于十二部经中,属于譬喻一类,每篇都有喻和法两部分合成。
喻是一篇简短的寓言,法是本篇寓言所显示的教诫。
这些寓言主要描写幽默可笑的事情,有很犀利的讽刺性,也可以作笑话看。
僧伽斯那在跋颂中说:本书以戏笑的方法来阐明佛法,如以苦药和石蜜,虽损蜜味,但主要是为了治病。
先讲笑话,后讲佛法,如先服吐下药,后以酥滋润身体。
笑话里包含佛法,如树叶裹阿伽陀药,希望读者但取佛法的阿伽陀药,而抛弃戏笑的树叶本书共九十八喻。
以百喻为名,当系举其大数而言。
再归纳各喻的意趣,可为三类:一、其中对治烦恼的,有十种:(一)对治贪的,有第十六灌甘蔗喻、第十七债半钱喻等七喻;(二)对治嗔的,有第十三说人喜嗔喻、第四十八野干为折树枝所打喻等四喻;(三)对治痴的,有第八山羌偷官库喻、第九叹父德行喻等十九喻;(四)对治慢的,有第二十八为妇贸鼻喻、第四十三磨大石喻等四喻;(五)对治疑的,有第二十六人效王眼瞤喻、第七十尝庵婆罗果喻两喻;(六)对治身见的,有第三十牧羊人喻、第三十五宝箧镜喻等四喻;(七)对治边见的,有第六十一梵天弟子造物因喻、第六十二病人食雉肉喻两喻;(八)对治邪见的,有第五十八两子分财喻、第九十四摩尼水窦喻两喻;(九)对治见取的,有第四妇诈称死喻、第五渴见水喻等三喻;(十)对治戒禁取的,有第一愚人食盐喻、第十二煮黑石蜜浆喻等八喻。
二、其中对治恶行的,有四种:(一)对治悭吝的,有第二愚人集牛乳喻、第六十五五百欢喜丸喻等四喻;(二)对治犯戒的,有第六子死欲停置家中喻、第十四杀商主祀天喻等十八喻;(三)对治邪命的,有第三以梨打头破喻、第七认人为兄喻等七喻;(四)对治懈怠的,有第十五医与王女药令卒长大喻、第四十七贫人作鸳鸯鸣喻等五喻。
三、其中开示法义的,有二种:(一)开示空义的,有第四十九小儿争分别毛喻、第五十二伎儿作乐喻等五喻;(二)开示一乘的,有第二十二入海取沉水喻、第二十四种熬胡麻子喻等四喻。
《百喻经》故事含白话文你们是不是在找关于《百喻经》里面的故事呢?下面小编整理了几篇《百喻经》故事,还有含白话文的,供大家参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昔有愚人,其妇端正,情甚爱重。
妇封锁直贞信,后于中间共他交往,邪淫心盛,欲逐旁夫,舍离已婿。
是密语一老母言:“我去之后,汝可赍一死妇女尸,安著屋中。
语我夫言,云我巳死。
”老母于后伺其夫主不在之时,以一死尸置其家中。
及其夫还,老母语言:“汝妇巳死。
”夫即往视,信是已妇。
哀哭懊恼。
大积薪油,烧取其骨,以囊盛之,昼夜怀挟。
妇于后时,心厌傍夫,便还归家,语其夫言:“我是汝妻。
”夫答之言:“我妇已死,汝是阿谁?妄言我妇。
”乃至二三,犹故不信。
如彼外道,闻他邪说,心生惑著,谓是真实,永不可改。
虽闻正教,不信受持。
白话译文:妇人诈死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十分愚蠢的人,而他娶得的妻子却是有张很是漂亮的相貌,虽是如此,两个人也是很相亲相爱,感情极为融洽。
后来便开始因为他的妻子不满足于这种俩个人的婚姻生活,悄悄在与其他的男人交往,产生了极厉害的淫邪之心;沉迷在这不正常的男女关系之中,于是便开始迷失心智,打算舍掉自己的丈夫与情夫私奔。
于是她秘密的托付一个老太婆,吩咐她秘密离家后,替她去弄一具女死尸,安放在她家里,等其丈夫回来,就告诉气丈夫她已经死了。
老太婆听后便趁着她丈夫不在家的时候,弄来一具女死尸停放在他的家里。
并在他丈夫回来后告知他其妻已死。
计划很成功,她丈夫立即跑回屋去看那具尸体,相信自己的妻子真的死了。
于是他极伤心地痛哭,心里很是难过。
他堆积了很多的木柴和油料,把尸体烧成骨灰,并捡取了骨灰,用一个口袋盛着,白天黑夜都带在身边。
过了一段时间,这跑掉的女人,对情夫厌烦起来,就又回到家里,对她的丈夫说:“我是你的老婆。
”丈夫回答说:“我的老婆已经死了很久了,你是什么人?竟胡说是我的老婆!”这女人两次三番的解说,他还是不相信。
这正像那些听不到佛正确教义的外教徒一样,听到他人一些邪说,就动摇起来,反认为是真理,坚信不疑,且永远都不能放弃这种成见。
《百喻经》六则译文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
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翻译: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
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
主人知道后,就在他菜里添了一点盐。
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盐的缘故。
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
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
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继绝饮食。
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证得真道。
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是一样.渴见水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
既至河所,对视不饮。
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
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翻译: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
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
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
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
”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他。
入海取沉水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
持来归家,诣市卖之。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百喻经》故事六则《百喻经》是突出体现佛经这一特色的著作。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百喻经》故事六则,欢迎大家阅读。
《百喻经》故事一雇借瓦师喻:从前婆罗门教,要举行一个盛大的集会需要很多的碗碟盆盘,他们的教主就叫徒弟到市上去雇请一个窑工来造。
徒弟奉命就到市上去找。
在路上,他碰到一个窑工,正赶著一头驴子,驴背上负了很多的窑器,运到市上去出售。
那驴子忽然失了一脚,身子一歪,把它背上所负的窑器都落在地上打碎了。
这个窑工就哭哭啼啼,懊恼得不得了,徒弟见了觉得很奇怪,就问那个窑工说∶『你为其麽哭得这样悲伤呢? 』窑工回答说∶『我怎能不哭呢?这些窑器,我整整花了一年功夫才作成,今天原想运到市上去换钱的,却不料这头坏驴子,顷刻之间都给我打碎了,你想我懊恼不懊恼?』这个徒弟听了,心里却很欢喜,他想∶『这头驴子很好,窑工要作上一年,它只要转瞬之间就能毁坏了』於是,他就对窑工商量要买这头驴子。
窑工正是求之不得,立刻把驴卖给他。
这个徒弟就骑著驴子回来,见了教主,教主问他∶『为其麽不把窑工找来却买来了一头驴子?』那徒弟回答说∶『这驴子的本领比窑工大得多。
那窑工一年所作成的窑器,它只把身子一歪就毁得乾乾净净了。
』教主连连摇头,对徒弟说∶『你真是笨人,一点知识也没有。
这驴子能在顷刻之间打破窑器,但它却一百年也作不成一个窑器呀!』这故事比喻∶世上有很多人,受人供养很久,不但没有报偿,且常作损害的事,这种背恩忘义的人,和他亲近,和他在一起,是有损无益的!《百喻经》故事二妇诈称死喻从前有一个人娶了一个漂亮的妻子,他对妻子十分恩爱,可是他的妻子却并不爱他,因为她另外有了情人,她常想抛弃丈夫,去嫁给她所喜欢的男人,於是这个妇人,就趁丈夫不在家的时候,找来一个老婆婆,秘密对她说∶『我走了以後,请您去弄一个女尸放在我家里,我丈夫回来,您就对他说,我已经死了。
』那老婆婆果然去弄了一个女尸放在她家里。
後来她丈夫回来了,果然相信了不疑,很是悲痛,还在尸旁哭了好久,然後把这女尸火葬,把骨灰盛在一个袋子里,并且日日夜夜随身带著,以纪念他们过去的爱情。
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
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于道。
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翻译: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
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
主人知道后,就在他菜里添了一点盐。
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盐的缘故。
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
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
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继绝饮食。
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证得真道。
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是一样.渴见水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
既至河所,对视不饮。
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我当饮之。
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翻译: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
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
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
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
”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他。
入海取沉水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
持来归家,诣市卖之。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百喻经全文注释译文【译文】从前有个人乘船渡海,将一双银钵釪堕入在水中,就想道:我如今把这儿的水画一下,作好标记,暂且舍之而去,以后再来捞取。
船行走了两个月,到了师子国,见了一条河,便下水觅寻原先失落的鉢釪。
众人问道:「你想做什么?」他答道:「我先前丢失的鉢釪,现在想寻回来。
」众人问道:「在哪里丢失的?」他答道:「船初入海的地方丢的。
」众人又问道:「丢了多长时间了?」他答道:「两个月了。
」众人问道:「已有两个月了,为何在这儿寻找?」他答道:「我失落鉢釪时,在水上画了一下,作了记认。
原初所画的水,与这儿的水并没什么两样,因此就下去寻找了。
」众人又问道:「水确实没有差别,可是你以前丢失的时候是在那边,如今却在此地寻觅,如何找得到呢?」当时众人无不大笑起来。
这也如外道一样,不修正法之行,在一些似是而非的相似善事中,以错误的知见,如绝食、炙火烧身等令身体受苦,想以此来求得解脱,就好像愚人在那儿丢失了鉢釪,却到这儿来寻找一样。
【原典】昔有人乘船渡海,失一银釪①,堕于水中,即便思念:我今画水②作记,舍之而去,后当取之。
行经二月,到师子诸国③,见一河水,便入其中,觅本失釪。
诸人问言:「欲何所作?」答言:「我先失釪,今欲觅取。
」问言:「于何处失?」答言:「初入海失。
」又复问言:「失经几时?」言:「失来二月。
」问言:「失来二月,云何此觅?」答言:「我失釪时,画水作记。
本所画水,与此无异,是故觅之。
」又复问言:「水则不别,汝昔失时,乃在于彼,今在此觅,何由可得?」尔时众人无不大笑。
亦如外道,不修正行,相似善④中,横计苦因,以求解脱,状如愚人,失釪于彼,而于此觅。
【注释】①釪:同盂,食器。
②画水:随划随合,无法作记认,所以愚人说本所画水,与此无异。
③师子诸国:即僧伽罗国(俗语Simghala音译),梵文Simhala,巴利文Sihala,意思是执师子国、师子国,宋以后的著作如《诸蕃志》作细兰(系译自阿拉伯语Silan)。
原文:牧牛者,见牛走失,追寻数里,不得。
夜深人静,忽闻牛鸣于林间,乃急往寻之。
至林中,见一老翁,手持牛角,牵牛而来。
牧牛者喜,欲拜谢,老翁曰:“吾非牛也,汝误矣。
吾闻汝追寻牛久,特来助汝。
”牧牛者感其德,乃留宿林中。
翌日,牧牛者欲还,老翁曰:“吾助汝寻牛,非图报也。
然汝不知牛性,若放任之,必致再走失。
吾有一法,可保牛不失。
”牧牛者曰:“愿闻其详。
”老翁曰:“牛性喜静,汝宜常以牧牛之事,牵牛于静处。
又牛性喜食草,汝宜常以草喂之。
如此,牛自不离汝矣。
”牧牛者归,依老翁之言,牧牛于静处,常以草喂之。
果如老翁所言,牛不再走失。
牧牛者深感老翁之德,遂拜谢而去。
译文:牧牛之人,见牛走失,追寻数里,不得。
夜深人静,忽闻牛鸣于林间,乃急往寻之。
至林中,见一老翁,手持牛角,牵牛而来。
牧牛者喜,欲拜谢,老翁曰:“吾非牛也,汝误矣。
吾闻汝追寻牛久,特来助汝。
”牧牛者感其德,乃留宿林中。
次日,牧牛者欲还,老翁曰:“吾助汝寻牛,非图报也。
然汝不知牛性,若放任之,必致再走失。
吾有一法,可保牛不失。
”牧牛者曰:“愿闻其详。
”老翁曰:“牛性喜静,汝宜常以牧牛之事,牵牛于静处。
又牛性喜食草,汝宜常以草喂之。
如此,牛自不离汝矣。
”牧牛者归,依老翁之言,牧牛于静处,常以草喂之。
果如老翁所言,牛不再走失。
牧牛者深感老翁之德,遂拜谢而去。
此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在世,要善于观察事物的本质,了解事物的规律,才能避免走失。
同时,也要学会感恩,珍惜他人给予的帮助。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借鉴他人的经验,才能更好地前行。
新百喻经翻译
鲁公修建园子,想要凿出一个水池。
他的父亲说:“没有地方可
以放土。
”鲁公于是停止修建园子。
后来,有人说:“土可以堆起来
做成山。
”鲁公同意他的看法,想要实行。
他的妻子说:“你不怕你
的小儿女摔跤吗?”鲁公又停止建园了。
又有人说:“如果你修建一
条小路通行,设置围栏来保护住,那么又有什么好担忧的呢?”
鲁公听从了他的建议,又想要施行。
家人中有一个阻止他的人说:“园子建成了一定要添置妇女家仆,供他们休息的房子可能会不足够,这很值得考虑啊。
”鲁公开始犹豫没法决定,建园的事情也又一次停止了。
精选《百喻经》(白话译文)(六)精选《百喻经》(白话译文)(六)百喻经(白话译文)(27)治鞭疮喻二十七、治鞭疮喻原典昔有一人,为王所鞭。
既被鞭已,以马屎传之,欲令速差。
有愚人见之,心生欢喜,便作是言:「我快得是治疮方法。
」即便归家,语其儿言:「汝鞭我背,我得好法,今欲试之。
」儿为鞭背,以马屎傅之,以为善巧。
世人亦尔,闻有人言,修不净观①即得除去五阴身疮②,便作是言:「我欲观于女色及以五欲③。
」未见不净,反为女色之所惑乱,流转生死,堕于地狱。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
注释①不净观:为了治贪心而观身体的不净,一是观自身的不净,二是观他身的不净,人的一切,无一净相。
②五阴身疮:色、受、想、行、识这五阴的色身,有着眼、耳、鼻、舌、口、大小便道之类泄漏不净的疮门,故名五阴身疮。
③五欲:指财欲、色欲、饮食欲、名欲、睡眠欲。
译文从前有个人被国王鞭打了,之后,便用马屎敷在伤口上,想让它快快弥合。
有位愚人见了,心中大为欢喜,说道:「我一转眼就学到了这个治疮方法。
」即刻归家去,对儿子说:「你鞭打我的背脊,我得了一个妙法,现今想试一下。
」儿子就为他鞭打脊背,而后用马屎敷在伤口上,觉得很是巧妙有效。
世人也是这样,听有人说修不净观即可除去五阴身疮,便说:「我想观女色和五欲。
」没有看到不净,反而受了女色的惑乱,流转于生死轮回之中,堕于地狱。
世间的愚人,也如那特意打背而治疮的人那样。
百喻经【白话译文】(28)·为妇贸鼻喻二十八、为妇贸鼻喻原典昔有一人,其妇端正,唯有鼻丑。
其人外出,见他妇面貌端正,其鼻甚好,便作是言:「我今宁可截取其鼻着我妇面上,不亦好乎!」即截他妇鼻,持来归家,急唤其妇:「汝速出来,与汝好鼻。
」其妇出来,即割其鼻,寻以他鼻着妇面上。
既不相着,复失其鼻,唐①使其妇受大苦痛。
世间愚人亦复如是,闻他宿旧沙门、婆罗门有大名德,而为世人之所恭敬,得大利养,便作是念言:我今与彼便为不异。
虚自假称,妄言有德,既失其利,复伤其行,如截他鼻,徒自伤损。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
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既得盐美,便自念
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
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
食已口爽,返
为其患。
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
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益
于道。
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翻译:
过去有一个愚蠢的人,到别人家去作客。
主人留他吃饭,他嫌菜肴太淡,味道不足。
主人知道后,就在他菜里添了一点盐。
他感到菜的味道好多了,就自言自语道:“这味道所以这样美,是因为有盐的缘故。
加了这一点尚且味道鲜美,如果再多加些岂不更好!”这个无知而没有头脑的人,便空口吃起盐来。
结果吃得口干舌苦,反而使他自己痛苦。
这就像外道中的那些人一样,听说节制饮食对修行有好处,于是就继绝饮食。
有的经过七天,有的经过十五天,白白地受一番饥饿的困苦,丝毫没有增加一点道行,把自己的身体弄得疲惫不堪,并没有证得真道。
就像那个蠢人一样,以为可以增加美味,于是空口吃盐,以至于口干舌苦,这也是一样.
渴见水
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须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
既至河
所,对视不饮。
傍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饮”愚人答言:“若可饮尽,
我当饮之。
此水极多,俱不可尽,是故不饮。
”尔时众人闻其此语,皆大嗤笑。
翻译:
过去有个人,愚蠢没有智慧,口渴极了,想要马上喝水,看见由热气流升腾经阳光折射而成的幻影,就以为是水,立即追赶直到印度河。
到达印度河之后,面对着河水却不喝。
别人对他说:“你因为口渴寻找水,现在到了有水的地方,为什么不喝呢”愚人回答说:“如果可以喝尽这些水,那我就喝。
但这里的水太多了,都不可能喝尽,所以我不喝。
”当时众人听了这些话,都大声地嗤笑他。
入海取沉水
昔有长者子,入海取沉水,积有年载,方得一车。
持来归家,诣市卖之。
以其贵故,卒无买者。
经历多日,不能得售,心生疲厌,以为苦恼。
见人卖炭,时得速售,便生念言:“不如烧之作炭,可得速售。
”即烧为炭,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翻译:
从前有位长者的儿子,到海里打捞沉香。
经过一年,才打捞了一车,把它运回了家。
他把沉香运到市场上去卖,由于价格昂贵,一直没有人买。
经过了许多天,也不能卖出去。
心里感到很厌烦,十分苦恼。
看见别人卖木炭,经常能够很快就卖出去,于是就产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把沉香烧成木炭,可以很快就卖出去。
于是就把沉香烧成了木炭,到市场上去卖,结果只卖了不到半车木炭的价钱。
尝庵婆罗果
昔有一长者,遣人持钱至他园中买庵婆罗果而欲食之,而敕之言:“好甜美者,汝当买来。
”
即便持钱往买其果。
果主言:“我此树果,悉皆美好,无一恶者。
汝尝一果,足以知之。
”买果
者言:“我今当一一尝之,然后当取。
若但尝一,何以可知”寻即取果,一一皆尝。
持来归家,
长者见已,恶而不食,便一切都弃。
翻译:
从前有位长者,派人拿钱到别人的园子里去买庵婆罗果来吃。
他吩咐说:“质量好、味道甜美的果子,你就买回来。
”于是那个人就拿着钱去买。
园子的主人说:“我这树上结的果子,都很好,没有一个不好的。
你只要尝一个,就知道了。
”买果子的人说:“我现在应该一一品尝,然后才买,如果只是尝一个,怎么能知道个个都很好呢”接着他取来果子,每个都尝了一下,才拿着回了家。
长者见了,厌恶得吃不下,于是全都扔了。
诈言马死
昔有一人,骑一黑马入阵击贼,以其怖故,不能战斗,便以血污涂其面目,诈现死相,卧
死人中,其所乘马为他所夺。
军众既去,便欲还家,即截他人白马尾来。
既到舍已,有人问
言:“汝所乘马,今为所在何以不乘”答言:“我马已死,遂持尾来。
”旁人语言:“汝马本
黑,尾何以白”默然无对,为人所笑。
翻译:
从前有个人,骑着一匹黑马进入阵地攻击敌人。
由于害怕,不能战斗。
就用血涂在脸上,装死躺在死人堆里。
他所骑的马也被别人夺去了。
士兵们撤离战场后,他想回家,就割了别人所骑白马的一截马尾。
回家后,有人问他:“你骑的马,现在在哪里为什么不骑呢”他回答说:“我的马已经死了,只好带着它的尾巴回来。
”旁边的人听后说:“你的马本来是黑的,尾巴怎么变成白的了”他无话可说,被人们所嘲笑。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
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
既不得出,以为忧恼。
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
汝用我语,必得速出。
汝当斩头,自得出之。
”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既复杀驼,而复破瓮。
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翻译:
从前有一个人,先是在瓮里盛着谷子。
骆驼把头探进瓮中吃谷子,结果出不来了,使他感到很烦恼。
有一个老人过来告诉他说:“你不要愁,我教你一个可以让骆驼出来的办法。
你听我的话,一定很快就可以出来。
你应该把骆驼的头砍下来,骆驼自然就出来了。
”于是就听了他的话,用刀把骆驼的头砍了下来。
杀死骆驼之后,又打破了瓮。
这样愚蠢的人,被人们所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