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对比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3
英汉定语比较和翻译一.引言有人认为,翻译可以“无师自通”,“自学成才”;“外文词不认识可以查字典,只要有点外语基础,就能搞翻译”。
一言以蔽之,翻译容易,但是对于真正从事翻译的工作者来说,翻译无不很难。
因为中英文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以及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等。
这些原因导致了各种现象,如很难在中文中找到一个完全与英语对等的单词,英语重型合,汉语重意合,句子成分之间存在很大等差异。
为了翻译工作者更好的理解中英定语的差异,本文讨论中英语种在英语中,定语是附加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用来修饰或限制主语宾语的词或词组。
主要有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
而在汉语中,定语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当,也可有其他词或短语充当。
由此可以知道,在英汉语中,充当定语的成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由英汉语的本质性差异决定的,汉语是重意合,而英语是重型合,在汉语中,语言组织以意御型,无词性变化,所有的动词都是动词原形,没有动词不定式,分词和过去式之分,汉语的动词,至少相当于英语的谓语动词、现在在分词、不定式、动名词五种可能。
如“去”,既可能是watch(watches), watching(现在分词), watched , to watch, watching(动名词)中的任何一种,因为汉语中缺乏词形变化标记,也不像英语一样,要求成分(主谓宾)和词性(名动形)之间的严格一致。
例(1)正在看的,将要去看的,已经看过的电影the movie ( which is) being watching, the movie to be watched, the movie that will be watched, the movie that has been watched.从上面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英语的动词发生了各种变化(现在分词,过去式,不定式等)而汉语的动词并没有变化,都是“看”。
试论英汉对比分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硕士毕业论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英汉对比分析作为一种比较研究方法,能够促进高中英语学生加深对英汉两种语言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效果。
本文主要探讨英汉对比分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英汉语言的基本差异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基本差异,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多个方面。
例如,英语有舌尖音、喉音等较多的元音和辅音,而汉语则以声调为特征;英语的句子以主语为中心,而汉语则较为倾向于以谓语为中心等等。
这些差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因此了解英汉语言基本差异,能够帮助高中英语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
二、英汉对比分析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 词汇对比英语和汉语在词汇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英文单词多为独立的语素单元,而汉语单词多为由若干个汉字组成的复合词。
通过进行英汉词汇对比,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新词汇,理解其意义和用法,并能促进学生对两种语言词汇的比较和归纳。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英语和汉语中的“同义词”进行对比,让学生理解它们在语境中使用的不同,如“happy”与“glad”;“爱”与“喜爱”;“看”与“望”,这些对比能让学生掌握英汉词汇间的细微差别,从而更好地运用它们。
2. 语法对比语法是英汉两种语言最为显著的区别之一,英语语法严谨,结构明确,而汉语的语法则比较灵活,有时候更为简短。
运用英汉语法对比的方法,能够让学生更生动地认识英语语法,并知道如何将两种语言语法相对应。
例如,学生可以比较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动词时态,如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及将来进行时等,这些对比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的时态及时间概念。
3. 表达方式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存在诸多不同。
例如在英语中,有各种复合句型,如条件状语从句,定语从句,宾语从句,同位语从句等。
通过对英汉语言表述方式对比,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在英语学习中更活用不同表达方式。
英汉语言对比论文推荐文章英汉语言对比论文优秀范文热度: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热度:英汉语言对比论文例文热度:有关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免费热度: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发表热度:不同的语言文化不乏相似之处,但更重要的是有着不同的差异。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汉语言对比论文篇1浅议英汉语言对比人类的共性决定了不同语言之间也存在着共性,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
但在明确两者共性的同时,还必须看到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不同之处,即二者之间的差异。
了解英汉语言的不同点,对于更好地掌握英汉翻译的理论、方法和技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针对这一需求,从英汉构词法对比、英汉词类划分及特点对比、英汉词义对比三方面来研究英汉语言之间的差异。
英汉语言差异对比语言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若要将英、汉两个语言体系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有着一定的难度。
现将我任教以来的一些经验、方法加以总结、归纳,希望能引起英语学习者的注意,增强他们对英汉语言差异的理性认识,以便更好地完成英汉翻译学习。
一、从英汉构词法对比来看汉语构造词语的方法可分为合成法、附加法两种。
1.合成法,也称复合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合成新词的方法,其合成形式多样、主要有:(1)联合式,由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语素并列组合而成,如多少、是非、反正;(2)偏正式,前一个语素对后一个语素加以修饰限制,如高楼、深夜、漆黑;(3)主谓式,前一语素为陈述对象,后一语素对之加以陈述,如心跳、胆小、地震;(4)动宾式,前一语素表示行为或动作,后一语素表示行为或动作的对象,如讲理、操心、说谎;(5)补充式,后一语素对前一语素加以补充说明,如改正、打开、分明。
2.附加法,亦称加缀法,是指通过在词根前加前缀或在其后面加后缀构造新词的方法。
汉语词缀表达的意义不像英语那样丰富繁多,往往一缀一义,极为严格,如汉语当中“老”这个前缀,老家(hometown)、老师(teacher)、老虎 (tiger)、老鼠 (mouse)、老外 (foreigner),虽然汉语是同一个“老”字,但组成不同的词语后意思却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有关英汉翻译论文范文一:生态学视域下的英汉翻译一、引言:英汉翻译研究生态学视域的成立生态学是研究物质与周围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其发轫之初很长时间里被用于自然科学研究。
而随着生态学的发展和交叉、跨学科研究日趋成熟,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们发现了生态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容性,认为人文社会领域和自然一样,事物与事物、事物与环境间都发生着联系,没有独立于环境之外的事物和现象,故而认为生态学研究的理论、方法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
生态学研究与社会科学研究遂真正结合起来。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对文本的认识由仅仅关注认识文本内部自足性问题发展到研究文本内外部关联问题,研究的视野也随之由微观文字向宏观文化转向,人们对文本的认识,已无法将文本语言与该语言所蕴含或显现的某国或某民族的文化相割断。
对于成功的翻译者来说,他不仅要作为两种语言的专家,还要是两种语言各自代表的文化的熟知者。
对于英汉翻译的研究者来说,他们需要不断探寻着解释原文本与译文本之间形成文化差异的依据———这些依据就是社会各层面因素影响文本文字的关系。
生态学强调事物与其环境协调、互动、互相促进。
在英汉翻译领域,一个成功或优秀的译作应当是不仅内部自足和谐发展,而且内部与外部互惠互利、共生共栖的文本。
其动态性体现在这种交互作用是永无止息、不断旋螺式发展的,而非一成不变或者无意义的重复。
用生态学视角看待英汉翻译,为的是建立一种整体性思维。
有学者为“整体性”的意义进行了阐释:“整体性是生命的基本属性,整体性不是部分的简单累加,也不是由外力推动而形成的原子集合体,它有着超越部分之和的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属性。
”对翻译及其研究工作来说,把握“整体性”是关键。
翻译活动涵盖原文本和译文本,涉及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3方,包括语言和文化2个层面,同时受到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主流意识形态等的影响。
梳理和廓清这些形成翻译活动的要素的动态平衡发展,有助于建构英汉翻译研究的生态学视域。
引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英汉语言中亲属称谓的不同,可以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因此通过对亲属称谓的属性和用法的分析和对比,可以对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窥见一斑。
不同文化由于历史传统、民族心理等差异导致了称谓语体系的不同。
英语言文化的差异导致两种亲属称谓系统的不同。
如果直接把汉语亲属称谓移植到英语中,往往会引起意想不到的文化困惑甚至震惊。
因此,了解汉英亲属称谓的差异以及差异背后的社会文化根源有助于我们从语用对等的层面正确地翻译称谓语。
“称谓”与“称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又有密切联系,应当加以区分。
祝畹谨在《汉语称呼研究》一文中指出,这两个词的含义和侧重点是有区别的,“称谓”是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由于身份、职业等等而得来的名称;“称呼”是当面招呼用的表示彼此关系的名称。
称呼语更多用于当面称呼,称谓语更多用于背面指称。
一般说来,称谓可分为亲属称谓和社交称谓两大类型。
亲属称谓指的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和本人关系的名称,是基于血亲姻亲基础上的如父亲、母亲爷爷、伯父、姨父、姑父等等。
本文将依照梁真惠(2002)的观点,把亲属称谓再分为亲属称谓和仿亲属称谓(也称类亲属称谓)。
一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各种语言都相应地具有表示家庭成员关系的亲属称谓系统,它包括父系称谓、母系称谓、姻系称谓和类亲属称谓四种(黎昌抱,2001)。
英语亲属称谓语属类分型,而汉语亲属称谓语属叙述型(曲彦斌,1996)。
在英语中,亲属称谓语概括、笼统;而汉语中的亲属称谓语清楚、细致,每一种亲属关系都给予叙述。
英汉亲属称谓的具体差异概括为以下7点:(一)直系旁系区别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爷爷、奶奶、孙子、孙女是直系亲属,是属于同宗的;但其英语表达却分别与旁系亲属外公、外婆、外孙、外孙女一样(二)父系母系区别表2从表2中可以看到舅舅、姨父为母系亲属,而叔叔、姑父为父系亲属,但其表达都是uncle 同样,舅母、姨母与婶婶姑母在英语中也同用aunt。
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两者在各方面上有着巨大的差别。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篇1浅谈英汉文字差异对比摘要:汉语和英语分属汉藏、印欧语系,两种语言的文字个成体系、个具特征,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两种语言无论是语言特点、书写形式,还是构词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主要进行英汉字词的差异性对比研究。
关键词:英汉字词差异性对比文字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
同母语学习一样,我们学习英语依然从字词着手,然后学句子乃至篇章。
在两种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把两种语言做比较。
比较是人类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我们可以对两种语言词汇有更深入的认识,不仅有利于我们学习英语,还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汉语。
提到词汇,英语和汉语中有不同的表达。
在英语中,只有一词word,而在汉语中有两个关于词汇的名词:字和词。
那么这三个术语word、字、词之间有什么对应的关系?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英语中的词由字母构成,word与词对应。
汉语的词由汉字构成,现代汉语中的单字大约相当于词素(morphme),它们是汉语的基本语言单位。
本文就是针对英汉文字、字词进行分析。
一、英汉语文字差异英语是线性一维的,写读英文是编码、解码的过程。
字母从前往后,依次排序就构成词。
词与词之间需用一空格隔开,才能使其明了。
汉语是二维的(纸面上的最大维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纸面的几何空间。
汉字是典型的方块字,每个字无论笔画多少,字本身的大小都不变,因此看起来紧凑美观[1]。
相对于英语的前后排序来说,汉字的上下左右,都可能存在,比较复杂,汉字字与字之间完全独立书写时无需其他符号分隔。
世界上的文字可大致分为三类:表形文字(图画文字)、表意文字(音意结合文字)、表音文字(拼音文字),表意文字是从表形文字发展起来的。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必然趋势,我们对外交往中,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也显得愈发重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差异反映到语言层面上则表现为语言差异,不同的国家和民族的语言表现出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模式都有所不同,因此我们有必要把英语与母语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促进文化交际。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从细节之处去感受两种语言的微妙差别,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英汉两种语言内容一、引言二、教材篇1.语言与文化2.综合语与分析语3.刚性与柔性4.形合与意合三、课堂篇四、疑惑篇五、结语英汉对比研究语言是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同时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
汉语和英语则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中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本质上都浸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交流中产生了碰撞。
本文将从语言与文化、综合语与分析语、刚性与柔性、形合与意合,四个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与分析,进一步认识英语和母语的特性与差异从而对英语的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进而促进文化交际。
一、教材篇1.语言与文化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必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文化的许多要素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即: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
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
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各国人们之间的交流已是一个趋势和必然。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参考英汉语言对比论文英语和汉语语言在其文化习惯和表述方式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可以在句子结构,构词特征,语法时态,词格,修辞结构等很多方面表现出来。
下文是WTT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参考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参考篇1浅谈英汉对比法律语言变异性研究摘要:法律语言是一种具备特殊语言交际功能的应用性语言,而作为在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下使用的法律语言,英语和汉语之间又有很大的不同。
本文依据拉波夫社会语言学语言变异理论,从语域外与语域内两个角度探究了法律语言产生变异的原因,并揭示了英汉两种语言变异的现象,对汉语的法律语言进一步完善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法律语言;语言变异;英汉对比1 概述语言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受社会因素影响产生变异的特殊符号系统,由美国语言学家拉波夫开创的语言变异研究(language variation)是社会语言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之一。
法律语言是一种具备特殊语言交际功能的应用性语言。
然而,一些语言学者曾质疑“法律语言”这种说法的合理性,他们认为“法律语言”是民族大众语的一部分,不能称作一门独立的语言而存在。
确实,法律并没有使用完全区别于民族大众语的独立语言,但是,廖美珍教授指出,“法律语言具有不同于民族大众语的其自身的显著特点。
正是这些显著的特点足以将从事法律活动的语言称之为‘法律语言’”。
为了法律交际和发展的需要,法律语言作为民族大众语言的一种语言变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与民族大众语言不同的发音、语法或词汇。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这种发生在法律语言上的变化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且值得关注的。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英汉两种法律语言中形成此种变异的原因、现象与影响,拟通过对比英汉两种法律语言在语音、语法等具体语言因素上的异同,探究揭示法律语言的变异规律及其本质特征,以期对汉语的法律语言之完善起到些微作用。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西系和汉藏语系,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下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免费下载篇1论英汉语言的对比及转换摘要:现代社会中西方国家交流和合作日益紧密,语言的沟通尤为重要,这就涉及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但是把英语转化成汉语并不仅仅是靠简单的语法和词汇转换。
本文通过研究和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其背后代表的文化背景和思维特征,旨在更好地转换这两种语言,达到更好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关键词:英汉转换文化对比一、英汉语言转换目的及标准(一)语言转换的目的现代社会各种高科技手段使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世界各国在各个领域上的交流和规模,频率和速度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而在这个过程中“巴别塔现象”――各国人们之间语言不通――则成为一个无可回避的障碍。
翻译是一种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表达的内容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而翻译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交流,消除不同语言之间的障碍。
因而翻译这项活动也日益重要。
(二)语言转换的标准翻译的标准有很多名家先后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严复曾经提出“信、达、雅”之说受到普遍的认同,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及语言学家林语堂也提出过好的翻译应做到“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
英国的翻译家泰勒提出了翻译三原则:(1)要将原作的意思全部转移到译文上来;(2)译文应当具备原作的风格和文体;(3)疑问和原作要同样的流畅。
国际译联的《翻译工作者章程》指出:“译文应忠实于原文,准确表现原作的思想与形式。
”但这些标准都有着共同点,忠实准确、通顺流畅和风格得体可以说是所有标准的共核。
二、英汉语言对比(一)主语与主题中国传统哲学主张“天人合一”,反映在语言上就是施事主体可以蕴含在行为事件的主观表现中。
因此在句子构造中,汉语并不把主语看成必要的成分,多为无主语而重主题的形式。
而英语则是注重主语的语言,造句离不开主语。
英汉语言对比论文优秀范文推荐文章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热度:英汉语言对比论文例文热度:有关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免费热度: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发表热度: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热度: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民族传统习俗特色。
英汉两种语言在传统习俗、文化背景以及词汇内涵等方面都有一定差异。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汉语言对比论文篇1浅谈英汉广告对比摘要:广告语作为广告的表现形式,有它独特的语言魅力。
汉语和英语的广告语言有一些共通的特点,同时也各具特色。
本文就英汉广告的词汇在其拼写、音韵、构词、功能转换等方面的创意现象做一番比较研究,从而发现英汉广告用语中词汇使用的共性及差异以及达到的不同效果。
关键词:广告用词英汉共性差异一、引言广告语言是一门浓缩起来的艺术,在用词方面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具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在英汉不同的广告用语中,通过词汇的不同技巧的运用,从而达到各自的语言特色和文化煽动效果。
即用五个字母来形容英汉广告语言的特点为:A(Attention)抓住眼球/ I (Interest)引发兴趣/ D(Desire)刺激欲望/I(Impression)印象深刻/A (Action)采取行动。
二、英汉广告语词汇的共同特点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的广告语言,都是为了劝说,达到鼓动消费者的效果。
因此在英汉的广告语言中,都有广告自身的“推销作用”,使消费者在看到或者听到广告后产生消费的愿望,故结合英汉广告语言的特点,有如下几点是共通的。
(一)名词出现频繁由于名词是关键词,不可或缺。
所以,评价一则广告是否妙,是否能达到效果,主要在于是否恰当使用名词。
英汉广告中名词的选用都达到了绝妙的程度,突出了产品的特色、特点和作用。
如:There are many forces that motivate you to run, emotional stability,mental clarity,skinny jeans. Luckily once you motivate to lace up your shoes,the running part has a way of taking care of itself.(Reebok 跑鞋)其中 force,stability,clarity,jeans等从性能、材质的角度说明了该跑鞋的优秀。
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参考范文语言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会随着时间的变化,受社会因素影响产生变异的特殊符号系统。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英汉语言对比方面论文参考范文篇1浅析语言学习中的英汉对比研究论文关键词:语言学习母语正迁移母语负迁移论文摘要:在二语学习中,学习者的母语会对二语习得产生独特的影响,因此在语言的学习中,要针对其特点,采取对应的方法。
英汉对比教学和学习能有效地降低语言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更好地发挥母语的正迁移作用。
1 引言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会不可避免地对学习者产生一定的影响。
母语和二语之间的相似之处会促进语言的学习,此现象为母语正迁移;而不同之处将阻碍语言的学习,此现象被称之为母语负迁移。
学习者要有意识地发挥其有利的影响,降低其不利影响。
因此英汉对比研究对二语习得是非常必要的。
2 英汉对比学习的理论依据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母语会产生迁移作用,这是被语言学家所证实的事实。
Odlin(2001)这样定义语言迁移,它是一种跨语言的影响,这种影响是由学习者先前习得的语言和目标语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引起。
语言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助于二语的习得,这种影响称之为正迁移,而语言之间的差异会阻碍二语的习得,称之为负迁移。
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先前习得的语言,一般是母语,已经有了完善的知识结构和牢固的基础,这一特点给二语习得带来的既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如何发挥其积极作用,减少负面影响是语言学习者有效提高语言学习效率的重要方面。
因此英汉不同之处的对比就变得尤为重要。
3 英汉对比的方面3.1 本体对比3.1.1 大小写方面在汉语中,我们不用考虑汉字的大小写,因为汉字不存在大小写的区别。
而英语的字母则不同,有大小写之分。
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由于大小写概念不强,母语的不区分大小写的印象又很深,因此很容易在此方面出错。
英语中一个句子的首字母是必须要大写的,还有一些专有名词,如地名,人名,书名等。
[英汉语言对比]英汉语言对比论文篇一: 英汉语言对比论文英汉句法现象对比研究与翻译摘要: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其中英汉句法差异是英汉翻译的难点之一,也是影响翻译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两种不同语言的句法现象进行对比分析,来探索翻译的技巧。
关键词:英语汉语句法现象翻译A Contrastive Stud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x structure and Translation Abstract: English and Chinese possess so many differences in syntax structure, which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as well as one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translation quality. The paper makes a comparison of two kinds of syntax structures, in order to seek better ways in translation.Key Words: English; Chinese; syntax structure; contrastive study; translation 0. 引言语言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又受到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汉语和英语是世界上的两大语言,各代表着东西方的两种文化。
由于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运用英语进行表达时,虽然语法和词汇用对,但常出现一些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主要是英汉句法结构不同表达的语用失误。
因为英语和汉语在很多方面完全不同,中国语言学家喜欢按照文化背景差异分析两者的不同。
中国学者陆国强教授写的关于英语和汉语的《语义结构对比分析》一书,从语义方面比较英语和汉语。
学科教育论文英汉语言对比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我学的专业是英语教育,现在在一所农村高中任教。
在平时的工作与学习中,我感觉全面地用英语讲课,能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碰到的术语和单词,这也是双语教学的重要内容。
翻译在外语教学中是客观存在的,尤其在农村学校,学校的基础设施无法于城市相比,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远远差于城市的学生,因此在英语课上,翻译和英汉对比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用英语进行课堂,并不意味着忽视英汉互译的实在性,更不意味着否认英汉互译的必要性。
英汉对比有助于学生利用学习方法理解、掌握所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习得外语。
我认为英汉对比对教学是利大于弊的,值得运用。
以英语课为例,农村中学的英语学习环境欠缺,英语课无法全用英语讲课,教学真的很无奈,不得不用英汉对比的方式上课,学生仍然听不懂。
我平时让他们在学习英语时注意用语音知识进行学习,学生在记忆长单词时,能简单运用语音知识记忆,背单词就不那么累。
渐渐地,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沉淀,就会发现其实英语学习也不是很难,当学生感到英语学习的轻松与快乐时,很多教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汉译英在双语教学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翻译过程是语言转换的过程,在转换过程中,双语对比在自觉不自觉地进行着。
通过对比,掌握英汉语之间的差异,掌握话语转换的规律,在翻译交际活动中充分表达原语不同层次的意义。
对教师而言,“通过外语教授学科知识”成为其一种基本的教学技能。
因此,教师要成为既精通汉语和汉语文化,又通晓外语和外国文化的双语人才。
对于中国老师而言,要用外语讲授其他科目的知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怎样将用母语表达的内容转换成外语。
简而言之,对于从事汉英双语教学的中国老师而言,其搞双语教学最大的困难就是汉英对比与汉译英的问题。
当第一语言有坚实基础时,第二语言的良好说写技巧就更容易形成。
英汉对比与翻译期末论文《英汉对比与翻译》期末论文摘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语言交流方式,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越来越重要。
英汉两种语言有着很大的差异,如语法、词汇、文化等方面,这使得英汉翻译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本论文主要探讨英汉语言中的差异,并提出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第一部分:英汉语言的比较英汉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 语法差异:英汉语言在语法上有许多差异。
例如,在英语中,主语和谓语之间不用加助动词,而在汉语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必须用助动词。
此外,英语的时态、语气和语态等也比汉语复杂。
2. 词汇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词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中英文单词的形式和含义往往不同。
例如,英语中的“goodbye”在汉语中是“再见”。
同时,英汉的词汇量也不同,英文的词汇量比汉语多很多。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词汇来完成翻译工作。
3. 文化差异:中西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就影响了英汉语言的差异。
例如,在中西文化中,礼仪、习俗、信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这也就导致了英汉语言在表达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异。
第二部分:英汉翻译的挑战由于英汉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如下所述:1. 语言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法、词汇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翻译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语句结构和表达方式来达到最佳效果。
2. 文化差异:中西文化的不同在英汉翻译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翻译人员需要了解并理解原文中的文化背景和含义,然后才能将其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并使翻译出来的内容符合当地文化习俗和价值观念。
3. 表达效果:在翻译过程中,如果无法精确表达原文的意思,或者翻译语句有歧义,那么就很难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
第三部分:英汉翻译中的技巧针对英汉语言的差异和翻译的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技巧:1. 理解原文:在进行翻译前,必须首先读懂原文的意思。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仔细研究语句的结构和语言中的细节。
【关键字】论文英汉语言文化差异的对比,中外文化差异论文[摘要]翻译不只是两种语言的语法、句式、语义系统之间的语系转换,它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际。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有语句差异、思维差异与文化内涵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会对翻译造成一定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形式的语言都有某种文化内涵。
于是深富特定民族情感、内涵深厚的一种语言就会成为译者极难克服的对手。
有学者把英汉语言与中西思维方式、民族文化联系起来进行单向、双向或交叉对比研究,但“ 至今尚未取得突破性成果。
” [ 1 ]这始终是英汉互译困难的焦点所在。
因此,只有明晰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差异,才能保证翻译的顺利进行。
一、英汉语句差异(一)英汉词汇现象对比1 .意义差异“ 英语是综合型语言,词化程度相当高,即在英语词汇中存在大量分析型语言(如汉语要用一个短语甚至一个句子才能表达单个词)。
” [ 2 ]译者熟练掌握英语的这种特点,就可以使译文简洁。
英语中有不少单个动词隐含着“make +宾语+补语” 的意思,“v . + adv” ,“v . + like” “v .+with” 这些复杂的意思。
英语一个动词,汉语要用一个短语词组来表达。
如果在汉译英中正确运用这种动词,就简洁多了。
由于名词尤其是抽象名词大都是从动词或形容词派生来的,而很多动词或形容词都有自己习惯的主语或并与之搭配, 因此单个抽象名词隐含一个主谓或动宾结构的内容。
2 .词类差异“ 英汉语言的最大差异之一便是体现在动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 [ 3 ]。
汉语动词灵活多变,表现力极强。
沈家煊认为,汉语在句法上遵循时间顺序的相似原则,这是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而采用直接映照的方法。
[ 4 ]汉语句序体现认知次序,多述谓成分线性排列。
因此“ 汉语中动词使用频率远比英语为高。
” [ 5 ]在表达一些复杂的思想时,汉语往往借助动词,按时间顺序逐步交待、层层铺开,给人以舒缓明快的感觉。
从使用方法上来看,汉语动词的连用和叠用非常普遍,而在英语中习惯用非谓语动词形式。
英汉习语对比及其翻译【Abstract】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a language, which have strong national colors and distinctive cultural connotations. So it is difficult for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readers to understand the idiom translation thoroughly and exactly. This thesis first analyzes the similarity of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from the aspect of rhetorical means, such as alliteration, rhyme, repetition, antithesis and so on. Then it probes into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ce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idioms from the aspects of different living circumstances, different cognitions of things, different religions and beliefs, and different historical allusions and myths, etc. After that, it talks about the three typical problems in English-Chinese idiom translation, such as interpreting the English idioms too literally, copying Chinese customary sayings mechanically, and lacking in necessary explanatory notes. Finally, it summarizes five idiom translation methods, including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explanation,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association, transformation of meanings, application of Chinese couplet and equal consideration of both images and meanings. All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thesis is to convey the idioms‟ cultural information as much as possible, which is very useful for the language learning.【Key Words】idiom; comparison; translation【摘要】习语通常包括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
班级:英语13级3班学号:2013060142 姓名:聂太莉题目:英汉句型差异现象在英语写作中的表现英汉语现象:在我国的英语学习者中,汉语的负迁移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学生英语作文中的语法错误比较容易纠正,而汉语负迁移造成的语病往往因其符合学生多年形成的母语思维模式而不易觉察不易纠正,写出的句子往往是套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句子模式。
这一现象使很多学生,甚至是老师都很头疼。
其主要差异则体现在英汉句子结构方面。
描写分析(比较对比):一、英语的树式结构与汉语的竹式结构的差异迁移表现。
英语句子主干突出,其各种修饰语犹如树枝一般;而汉语的竹式结构则是由事情的先后顺序,或者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交代,整个句子不会产生歧义。
英汉句子差异在学生英语作文中主要体现为两种语病。
首先,英语逗号连接句。
逗号连接句是指用逗号把多个句子串联起来,使其表面上成为一个长句,学生英语作文中的常见语病如:My mother came in a hurry, left in a hurry, I didn’t know whether she didn’t notice me or she pretended she didn’t see me. 其次就是汉语竹式句型结构在英语写作中出现,其原因是汉语句型结构的迁移。
与逗号连接句相似,不同的是竹式结构句型有断句,并且大量使用简单句,除了使用and和but外很少使用其他的连词。
例如:My teacher in primary school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y life. I will never forget her, and she loved her students like her own children.二、英语主谓结构与汉语主题结构的差异表现。
英语是主谓结构的语言,汉语的特征之一是主题结构突出。
虽然英语中也存在相当一部分的主题句,但英语主题结构同汉语相比有所不同,其主要区别有:首先,英语主题结构都可以复原为SVO词序,而汉语主题结构中相当一部分无法复原SVO成词序其次,英语的主题结构在英语本族人的语感中有明显的非正常语序感,而汉语是注重主题的语言,汉语主题结构在汉族人的语感中,属于正常语序,使用频率高。
英汉语言的异同及其翻译策略论文在英汉翻译中,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词的意义,词的顺序和词的搭配能力三个方面;从句法方面来说,英语和汉语在句子结构,句子顺序和其他一些表达方式上则有各自的特点。
下面笔者就从词汇现象和句法现象两方面来探讨英汉的对应程度如何,以及根据这些对比,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应该运用哪些翻译技巧。
1 英汉语言的对比1.1 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首先,从词的意义方面来看。
词汇作为语言的三要素之一,相比于语音和语法,它的变化最快。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语言中一方面增加了新词,一方面旧词增添了新的意义。
人类发明轮船以前,用的是帆船,英语“sail”一词原意为“帆”,短语“set sail”,就有张帆起航之意。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帆船逐渐被用煤,柴油,甚至是用核动力的轮船所代替。
自从潜艇出现后,“sail”这个词又增添了“潜艇指挥塔”的新含义。
这就是词义的发展变化,我们在对比英汉语言时,应该明确它们的对应情况是随着时间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着的。
英语词汇在汉语里的对应程度,大致可以归纳为四种情况。
第一,完全对应。
英语中的词所表达的意义,可以在汉语里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来表达。
如“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计算语言学),“The U.S. State Department”(美国国务院)。
这主要是一些已有通用译名的专用名词,术语和生活中常见事物名称等。
第二,部分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和汉语中的词汇在词义上只能部分对应,体现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如“morning”(上午,早晨),“gun”(枪,炮),一个英语单词相对应有较多的汉语意义 . 第三 ,无对应。
英语中有些词或汉语里有些词在对方语言里找不到对应的词来表达。
这主要是指一些新词以及反映社会特殊风俗和事物的词。
如英语单词“beddo”(指的是一种多用途的床),“plumber”(美国调查政府雇员泄密的特工),“brunch”(为了休闲和放松 ,通常周日才吃的早午餐);汉语里如“八仙桌”,“太师椅”等在英语中都无法找到对应的词。
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英语其它论文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Abstract] As we all know, different people hold different views about politeness and different cultures may lead to pragmatic differences.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sometimes what the Chinese people consider to be polite may not be true according to western culture. To be polite, there are some principles to follow, such as H. P.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Geoffrey N.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and in China, there are Prof. Gu Yueguo’s five notions of politeness based on the Chinese conception of limao.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se principles, and also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Besides, this paper also attempts to shed light on some of the pragmatic differences o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indicating that typical Chinese and English politeness principles are similar to each other in nature b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m are also playing a significant role in intercultural speech interaction. At the end, this paper analyses another maxim—Culture Self-identity Maxim, and indicates that grammatical mistak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an be forgiven, but improper use of language can often cause misunderstandings and embarrassments. So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s becomes more important. Meanwhile,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and to choose the right politeness maxims during communication are also very important.[Key Words] politeness; politeness principle; pragmatics differenc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英汉礼貌原则对比分析【摘要】众所周知,不同的人对礼貌持有不同的观点,而不同的文化又会导致语用差异。
汉英对比论文替换与重复摘要:替换与重复是汉英两种语言都很常见的现象.本文讨论汉英翻译中词语的替换与重复。
这是因为替换与重复在英语中是实现语篇衔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英语里语篇衔接是依靠代词、近义词替换和省略句的使用。
英语中替换与重复只是一种强调式的修辞手段。
由于汉英在重复上的这些差异.翻译中就必须区别对待。
关键字:替换重复一般说来,除非有意强调或出于修辞的需要,英语总的倾向是尽量避免重复。
在能明确表达意思的前提下,英语宜尽量采用替代、省略或变换等方法来避免无意图的重复。
这样不仅能使行文简洁、有力,而且比较符合英语民族的语言心理习惯。
潘文国根据韩礼德对词汇手段的分类对汉语进行了重新分类:(1)使用同一词语称为“重复”;(2)使用代词或者近义词统称为“替换”。
这种新的划分反映了汉语和英语语篇衔接上的差异,那就是汉语倾向于用重复手段。
而英语则倾向于用替换。
替代被认为是为了避免重复而采用的一种手段。
一、替换用替换的形式来代替句中或上文已出现过的词语或内容这是用英语说话或写作的一项重要原则。
替代的形式主要有:1.名词性替换(1)我们的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
Ours is no longer a nation subject to insult and humiliation.(2)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is not so easy as that from English into French.英译汉不如英译法容易。
(3)A chemical change is one in which the structure of particles is changed and a new substance is formed.化学变化是改变粒子结构、形成新物质的一种变化。
2.动词性替换(1)Y ou don’t want to lag behind.Neither does she.你不愿意落后,她也不愿意落后。
(2)Mary speaks Chinese,and that very well.玛丽会讲汉语,而且讲得很好。
(3)In any case work does not include time,but power does.在任何情况下,功不包括时间,但功率却包括时间。
3.分句性替换(1)People believe that the American team will win the football game.Peter thinks so,but I believe not.人们认为美国队将赢得这场足球赛,彼得也是这样想的,我却认为并非如此。
(2)Y on have done a poor job and I am not satisfied,and if you feel offended, so be it.你没有搞好,我是不满意的,得罪了你就得罪了你。
(3)The Chinese have always been a great,courageous and industrious nation;it is only in modern times that they have fallen behind.And that was due entirely to oppression and exploitation by foreign imperialism and domestic reactionary governments.中国人从来就是一个伟大的勇敢的勤劳的民族,只是在近代落伍了。
这种落伍,完全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反动政府所压迫和剥削的结果。
二、重复有意重复使用同一词、语甚至句、段,用来强调作者的意思,加强语气和情感,以取得更好的表达效果,这在修辞学上称为“重复”。
累赘重复通常应该避免,但在特定情景中有意识的重复却能起到很有力的修辞效果。
1.美国总统林肯在他的就职演说中,通过多次有意识的重复,表达激越的感情,这是借助修辞而产生的威力。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决不会从世界上消失。
原文的冗余表达的修辞信息表现在三个并列介词短语的结尾“the people”重复了三次,有非常强烈的感情色彩。
译文结构由于行文问题。
稍有变化。
将传达修辞信息的冗余改为三个主谓结构短语开始的三个重复的“民”字上.但完全保留了原文的感情色彩。
2 .Feudal society replaced slave society, capitalism sup.planted feudalism,and,after along time,socialism will necessarily supersede capitalism.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
汉语中接连三次使用“代替”显得工整对称,而英译文中。
换用了三个不同的近义词,充分利用英语语篇中衔接功能的表现技巧。
使重复中富于变化,文章也显得流畅自然。
3.The earth and the cereals sustain the life of human beings and hence ceremonies were held to pay respect for them.土地和谷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祭社稷便是表示人们对土地和谷物的敬重。
在这个例子里,汉语原文中“土地和谷物”重复了两次,而不用代词替代.英译文中却用代词“them”替代前面出现过的“the earth and the cereals”。
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汉语在处理篇章中的衔接时往往使用相同的词重复。
而英语则尽量地避免重复。
使用其它的手段包括近义词的替代和代词的替代.英语用来避免重复的手法:1)指代法:用代词(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等)避免重复。
这是英语中最常见、最普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如:I met John on the street yesterday. He was walking beside his sister. They were going to see a film. Mary is standing at the door, with her hand in her pocket. 我昨天在街上遇见了约翰。
他走在他的妹妹的旁边。
他们打算去看电影。
玛丽站在门口,她的手插在口袋里。
2)换词法:用范畴词、同义词、或准同义词来避免重复。
换词是书面英语,特别是现代新闻英语主要特色之一。
如:The monkey's most extraordinary feat was learning to operate a tractor. By the age of nine, this remarkable animal had learned to drive that vehicle single-handed.猴子最非凡的功绩正在学习如何开拖拉机。
九岁时,这种非凡的动物已经学单臂驾驶机动车3)省略法:省略相同的词来避免重复。
. A: 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 B: Y es, I'd like to (go).你愿意和我一起去吗?是的,我想(去)。
.4)紧缩法:将句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项链的部分合并在一起,以避免词语的重复,使文字变得简洁紧凑。
如:You should practice speaking English both in and out of class.你应该在课内课外练习说英语。
反复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英语还再分为首语反复和尾语反复。
从用词方面看,反复、联珠、回环、对照、部分对偶和排比都有重复的现象。
这些方面的重复,汉英大体是相同的。
如:1)Silence,silence! Unless we burst out,we shall perish in this silence!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2) When eating take heed that you do not choke,when walking take heed that you do not fall.吃饭防噎,行路防跌。
3)One for all find all for one.我为人人,人人为我4) Keep the general goal in sight while taking hold of the daily tasks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5)We must persevere and work unceasingly,and we,too,will touch God’s heart.our God is none other than the masses of the Chinese people.If they stand up and dig together with us,why can’t these two mountains be cleared away?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
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
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