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规程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163.00 KB
- 文档页数:20
操作规程编号:LX-FS-A10902 水文地质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水文地质安全操作规程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水点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a 对水井进行调查,应观察井壁稳固情况。
b 对钻孔水点进行调查,应熟悉区域地貌、钻孔布置和钻孔深度、结构、形状及口径。
2、泉水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a 山泉水源调查,在遇到风暴、悬崖、峭壁、峡谷、雷雨等情况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b 露天泉水源调查,调查人员应确认周围是否是沼泽地或泥泞地。
3、矿坑水点调查应遵守下列规定:a 下井调查前,应了解矿山井巷涌水量、含水层特点及其变化情况和地下水进入坑道的状态、坑道充水水源、井巷涌水点分布、矿井排水系统等。
b 老矿区、废弃坑道地区调查,应观察坑道口灌水、草遮盖情况。
下坑观测前,应通风并进行坑内有毒有害水体、气体检测。
C 陡峭险峻河岸、容易发生地滑、山崩和塌方的倾斜河岸观测,应采取防护措施。
水文地质安全操作规程前言水文地质工作是指通过对地下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测和分析,为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地下水灾害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水文地质工作需要掌握相关的操作规程,以确保工作的安全和高效进行。
本文档列出了水文地质工作中需要遵守的安全操作规程,以帮助相关从业人员加强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减少事故风险,保护人身财产安全。
安全操作规程1. 作业前准备在进行水文地质工作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了解工作区域的地质地形条件,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
•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勘察和探测。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使用。
•对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确保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
地面作业是指在地面上进行的水文地质勘探工作。
在进行地面作业时,必须遵守以下规程:•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勘探工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在工作区域周边设置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遵守相关安全作业规范,如防护用品的穿着和使用、设备的正确使用等。
3. 井下作业在进行井下作业时,必须遵守以下规程:•在进行井筒检查前,应先对其进行检查和测量,确保井筒的安全性。
•在进行井筒检查时,必须先将井盖的位置标志清晰,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防护栏杆等。
•在进入井筒前,必须进行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安全。
•在进行工作时,必须注意氧气浓度和有害气体浓度等环境条件的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进行泥水作业时,必须遵守以下规程:•在进行泥水注浆时,必须严格遵循作业规程,掌握泥水配比、注浆压力等信息。
•在进行泥水作业时,必须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用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等。
•在进行泥水注浆时,必须严格控制泥水注浆量,避免超压使井筒受损。
5. 废水污染及处理在进行水文地质勘探工作时,必须注意废水污染和处理的问题,遵守以下规程:•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水文地质调查操作规程一、引言水文地质调查是研究地下水资源与地下水动力系统的流动规律的重要手段,对于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水文地质调查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制定了一套操作规程,本文将对水文地质调查的操作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二、调查目的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地下水资源的分布特征、水文地质条件、水文特性等,为地下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确定地下水资源的储量与分布、掌握地下水动力学特征、评价地下水开采潜力、预测地下水的利用可行性、分析地下水与地表水关系等。
三、调查前准备1. 制定调查计划:根据调查目的和区域特点,制定详细的调查计划,包括调查区域范围、调查方式、样点位置选择、调查方法与技术等。
2. 收集基础资料:收集相关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开采利用和环境状况等基础资料,为调查提供依据。
3. 确定调查时间: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调查,避免雨期或大幅度水文地质变化的季节。
四、调查内容1. 地质调查:进行地形地貌、岩性结构、构造特征等地质调查,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层位分布情况,为进一步调查提供依据。
2. 水文调查:采集并记录有关地下水位、泉水位、水温、水质等水文要素,绘制水文地图和水文剖面图,并进行水文特征分析。
3. 地下水埋深调查:通过井探、探井等方法测量和确定地下水位的埋深分布,揭示地下水埋深变化规律。
4. 水文地质剖面调查:根据调查计划,在不同地块选择适当的地点进行水文地质剖面调查,获取地下水位、水温、水质、地下水层结构等信息。
五、调查方法与技术1. 野外采样:根据调查计划,选择合适的采样点进行现场采样,采样前应对仪器进行校准,采样目的包括水位测量、水样采集、水温测量等。
2. 仪器仪表使用:使用合适的仪器仪表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如水准仪、电导率计、水温计等,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采集到的水文地质数据需进行整理与分析,综合运用地质、水文、地球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深入探索地下水资源的分布与变化规律。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一、一般要求1、必需经过专业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2、必需熟识《平安生产法》、《煤矿平安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的有关技术规定,并严格根据《煤矿平安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3、必需经过煤矿平安学问培训,把握防灾和避灾学问。
4、必需把握矿井水文地质的观测、分析方法,以及仪器、仪表的定期检校、保养和使用的管理制度。
5、提交的各类成果资料必需经科长把关审核。
水文地质的观测结果应准时复查、核实,确保供应的水文地质资料真实牢靠。
6、严禁在水文地质观测、计算、资料编录、汇总等工作中弄虚作假。
7、发觉重大水害隐患,必需准时汇报。
紧急状况应直接向矿调度室或矿有关领导报告,并做好记录。
8、对小煤矿、老窑、老空积水区的观测,必需有两人以上,严禁单人进行观测。
严禁擅自进入通风不良或空顶区域内观测水情。
二、观测预备水文地质观测应依据观测项目,确定观测的内容、目的及观测方法。
必需备齐观测工具、专用记录簿,并且统一编号,妥当保管。
现场记录应用铅笔填写,以防水浸后造成记录模糊不清。
检校观测水位、水压、水量的仪表器具,使之符合精度及安装要求,备齐原始记录表。
地面水文地质调查与观测的内容要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
(一)地表水观测1、井田范围内及其四周地表水流系统(包括塌陷积水区)的观测站应统一编号。
2、观测站应建立在地基坚固、观测便利并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并且便于观测。
河流、渠道水文站应尽量选择在顺直、稳定、水流集中、便于布设测验设施的河段;堰闸、桥涵等水文站,一般应选在建筑物的下游,避开水流紊动的地方;水库、湖泊、塌陷区水文站,应选在岸坡稳定、水文有代表性且便于观测的地方。
所设置的固定观测标尺及测量坐标和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发觉有变化应随时补测。
3、地表水观测时问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依据需要增加观测次数。
4、地面水文地质观测按规定的时间同步进行,若达不到同步,则应按挨次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一、引言水文地质观测工作是水资源勘查、水文预报和水资源管理中的关键环节。
准确的水文地质观测数据对于水文地质研究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水文地质观测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仪器设备的准备1. 确保所需测量仪器设备完好无损,同时检查仪器设备的校准情况;2. 根据观测工作的需要,准备相应的配套设备,包括数据采集器、传感器等。
三、现场勘测前的准备1. 根据任务要求,制定详细的观测方案,并分析现场环境和地质条件,确定观测点位;2. 现场前,做好必要的实地调研工作,了解地形、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等基本信息,确保观测点的合理性和可靠性;3.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测量仪器设备的安放位置和布设方式。
四、现场操作流程1. 携带所需仪器设备到观测点,根据测量方案进行布设;2. 针对每个观测参数,按照仪器设备的使用说明进行准确安装和调试;3. 进行校准,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校准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4. 完成校准后,进行数据采集的设置和调整,确保数据采集的可靠性和完整性;5. 针对不同的观测参数,按照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集;6. 完成数据采集后,及时复核所采集的数据,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7. 按照任务要求,及时处理和存储采集到的数据,同时备份数据,以防数据丢失。
五、现场操作注意事项1. 在进行现场观测操作时,应确保安全第一,注意个人防护,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2.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3. 在操作过程中,应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4. 在观测过程中,注意记录实际情况和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5. 严格遵守标准操作程序,不得随意更改观测参数和操作方法;6. 在观测结束后,及时清理现场,保持环境整洁。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1. 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包括数据整理、筛选和计算等;2. 对初步处理后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加工,得出相关水文地质参数;3.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数据的可视化展示和统计分析;4. 对分析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并根据需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意见。
水文地质安全操作规程1. 背景介绍水文地质作为研究地下水文、地质的交叉学科,在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而水文地质的调查和研究需要进行野外取样、试验和勘探工作,这些工作涉及到安全问题,需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定,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因此,本操作规程旨在规范水文地质的野外作业行为,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工作安全,同时减少人为因素对环境的影响。
2. 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2.1. 人员安全防护要求1)必须在操作前着装整齐。
要求穿戴安全防护鞋、安全帽、劳保手套、防护眼镜、耳塞和防护服等。
2)工作人员在进行野外取样或试验时,必须携带应急药品和急救器材,包括止痛药、止血贴、消毒纱布、玻璃纸医用胶布等。
3)人员在工作场所要固定用手杖或者栓住绳索保证安全。
禁止在危险地带擅自走动和活动。
4)在进入野外作业现场之前,应对周围环境及工作场所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和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2.2. 人员应急措施1)如发现工人有人体不适及异常情况,应马上送到医院就诊。
2)人员在进行野外作业时,如遇危险情况,应立即撤离现场,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救援。
3)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密切配合领导和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控制。
3. 采样器材的选择和维护3.1. 采样器材的选择1)采样器材应选择质量可靠、使用寿命长的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和规定,并保证采样的准确性。
2)采样器材应按照不同的地质和地水条件进行选择,并在野外作业现场进行现场测试及验证功效。
3.2. 采样器材的维护保养1)加强采样器材的维护保养,采集工作后进行彻底清洗、消毒,确保下一次使用前的卫生和安全。
2)定期对采样器材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消除缺陷和隐患。
4. 环境保护措施4.1. 环境保护措施1)严格禁止污染、破坏、损坏环境。
2)在野外作业和勘探现场,应采用垂直、水平、钻进、采区等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4.2. 垃圾处理1)按照国家、地方和企业的相关规定,分类、集中、清理和处理野外勘探现场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工地垃圾。
中华人民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水文地质钻探规程1 主题容与适用围1.1 主题容本规程规定了水文地质钻探与水井钻探各项生产活动的技术工作要求及有关工艺操作规定。
1.2 适用围本规程适用于水文地质普查、水文地质初步勘探与详细勘探以及水井(含矿泉水井及低温地热井)钻探工程,是进行钻探设计、施工、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和准则。
本规程不适用于高温地下热水和地热能开发钻井工程。
2 引用标准2.1 直接引用标准GBJ 2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 9808 水文水井钻探管材系列GB 9809 水文水井钻探用套管、岩心管、取粉管螺纹GB 9810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杆BG 9811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铤BG 9812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杆接头DZ 1.3 硬质合金岩心钻探管材螺纹DZ/T 0008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柱特种接头DZ/T 0017 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T 0055 水文水井钻探用硬质合金钻头DZ/T 0056 水文水井钻探用三牙轮钻头DZ/T 0057 水文水井钻探用钻粒钻头2.2 配合使用的标准GBJ 27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水方地质普查、勘探规岩心钻探规程3 总则3.1 目的、任务水文地质钻探是水文地质普查、勘探工作中取得地下水文地质资料的主要技术方法,也是开发利用深层地下水进行钻井工程的唯一技术手段。
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明含水层的岩性、层次、构造、厚度、埋深分布及水量、水质、水温等水文地质条件、特征和参数,解决和验证水文地质测绘和物探遥感工作中难以解决的水文地质问题,为评价和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和依据。
同时,在“以探为主、探采结合”成井或专门打井后开采地下水,为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和城镇居民及干旱地区人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或矿泉水饮料,直接为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
3.2 钻探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3.2.1 水文地质钻探工作必须贯彻执行先水文地质测绘与物探,后钻探施工以及坚持“先踏勘、后设计”和“先设计、后施工”的工作程序,即必须在水文地质测绘和物探工作的基础上布置水文地质钻孔,以及坚持没有地质、施工设计,不准施工开钻的原则。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模版一、总则水文地质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水文地质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二、工作目标水文地质工作的目标是准确、全面地调查、分析和评价地下水资源的性质、分布、储量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土壤及地质等的关系,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三、工作职责1. 开展水文地质调查:负责开展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包括地下水位观测、水文地质钻探、采样分析等工作;2. 地下水资源评价:负责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地下水资源的潜力和可利用程度;3. 专题研究与技术指导:负责开展与水文地质相关的专题研究,提出技术指导意见,指导地方水文地质工作;4. 编制水文地质报告:负责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四、工作流程水文地质工作流程包括项目筹备、调查设计、现场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报告编制等环节。
1. 项目筹备:确定水文地质调查项目,并制定具体方案和工作计划;2. 调查设计:确定调查区域范围、调查深度和采样点布置等,制定调查设计方案;3. 现场调查:组织调查人员进行地下水位观测、钻探、采样分析等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4. 数据处理与分析:对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分析,绘制地下水位等专题图;5. 报告编制:根据调查结果,编制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并进行审查、修订,最终形成正式报告。
五、质量控制水文地质工作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工作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
为保证工作质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调查设备的选择和维护:选用符合标准的调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2. 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对获得的调查数据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3. 数据分析的科学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准确、可靠的结论;4. 报告编制的规范性:按照相关规范要求,编写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确保报告的规范性和科学性。
2024年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程的目的是为了规范水文地质观测工操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文地质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条规程适用于水文地质观测工作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观测设备的安装、操作人员的操作、数据的收集和处理等。
第三条规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和术语应按照国家标准或相应规范中的定义解释。
第四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按照科学、专业、规范、安全、高效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水文地质观测工作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第二章观测设备的安装和调试第一节观测设备的选择第六条在选择观测设备时,应根据观测任务的不同需要,选用合适的仪器设备,并参考国家标准和规范进行选择。
第七条观测设备的选用应符合以下原则:准确性高、可靠性强、操作简便、维修方便、成本适中。
第八条选用设备的型号、规格、产地和生产厂家等应详细记录,并建立设备档案。
第二节观测设备的安装第九条观测设备的安装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十条设备安装前应对安装环境进行检查,确保环境符合设备的要求,如温度、湿度、电源等。
第十一条设备安装位置应选择在地质状况较稳定、水文地质特征较典型的地点,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
第十二条在安装设备的过程中,应仔细阅读设备说明书,正确安装设备,并进行测试和校准。
第十三条安装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停止安装,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或设备厂家报告,并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十四条安装完成后,应将安装情况、设备校准结果记录在设备档案中。
第三章操作规程第一节操作人员的要求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水文地质观测和仪器操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六条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观测方法和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操作人员在操作前应仔细阅读设备使用说明书,并熟悉设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应服从观测任务的安排,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不得随意调整设备参数。
第二节设备操作要求第十九条设备启动前,应检查设备是否正常,例如电源是否接通,传感器是否连接正确等。
矿井水文地质规程附录附录一:水文地质调查方法1. 野外调查1.1 水文地质钻孔•钻孔方法:采用旋转或冲击钻孔方法进行•钻孔编号:按照规定进行编号,方便管理和查阅•钻孔记录:记录钻孔深度、岩性、含水层情况等相关信息•钻孔采样: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岩心采样,并做好标识和记录•钻孔握力测试:在钻孔作完毕后,进行握力测试,评估岩层稳定性1.2 水文地质观测•地下水位观测:设置合适的水位观测井,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渗流观测:通过埋设渗水井或渗流水井,观测渗流量和水质情况•地下水化学分析:采集地下水样品,进行化学分析,评估水质状况•地下水动力观测:通过设置压力观测井,获取地下水水头变化情况1.3 数据处理与分析•获取的观测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和分析,包括绘制水位图、渗流坡降图等•利用地下水流动模拟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模拟,预测地下水流向和流速附录二:水文地质勘探图件范例2.1 钻孔示意图钻孔示意图是针对采集到的岩心进行绘制的,通过图件可以直观了解岩心的岩性、岩层分布、含水层的位置等信息。
示意图如下:钻孔示意图钻孔示意图2.2 地下水位观测图地下水位观测图是基于地下水位观测井的数据绘制的图件,用于展示地下水流动情况和水位分布。
示例图如下:地下水位观测图地下水位观测图2.3 渗流坡降图渗流坡降图表示渗透介质中的水质运动情况,通过绘制渗流坡降图可以评估地层渗透性和水质状况。
示例图如下:渗流坡降图渗流坡降图附录三:水文地质调查报告范例3.1 报告封面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的封面包括报告名称、编写单位、报告作者、日期等基本信息,如下所示:矿井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编写单位:XXX矿业有限公司报告作者: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3.2 主体内容•引言:说明本次调查的目的、背景和意义•调查方法:介绍采用的水文地质调查方法及详细操作过程•调查结果:汇总和分析调查获得的数据,包括地下水位、地下水化学成分、渗流情况等•结果讨论:对调查结果进行解读和分析,评估地下水资源潜力和环境影响•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为后续矿井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列出文献和资料的引用情况,便于后续查阅和参考3.3 报告附录报告附录是指为了补充报告中内容的完整性而添加的相关信息,包括调查数据、图件和表格等。
GWI技术要求系列总则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 年3 月11 适用范围及有关说明1.1 本技术要求系列的适用范围本技术要求系列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实施项目《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以下简称“项目”)专门制定,是适用于项目所有工作内容的统一技术要求体系。
本技术要求系列也可供其它相关地下水与环境地质调查评价项目参考。
本技术要求系列由技术要求系列总则和分类技术要求两部分构成。
技术要求系列总则中介绍了“项目”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技术工作内容、技术路线等,并据此确定预开展的各项调查工作的部署原则、工作量要求及其基本技术要求原则规定。
分类技术要求中没有现成可参考的规范、规程和技术要求时,可与项目办协商,及时提出相关临时要求,或做出相应规定。
分类技术要求按照总体技术要求确定的原则,落实分类技术工作可操作的技术规则。
分类技术要求随着项目技术工作今后发展的需要,可不断补充、更新和完善。
分类技术要求按照统一编制格式和版式编制。
技术要求体系编制的原则是充分吸收以往同类工作的相关技术要求经验,充分利用已颁发的各类相关国家和部门标准规范,充分吸取地质工作先进国家开展同类工作的技术经验,结合我国当前地质工作技术条件,立足于实现地质工作信息化对调查评价的规范要求,促进和引导先进技术应用与数据资料获取和分析的工作程序规范化。
本技术要求体系的各项技术要求,由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负责审定后发布实施。
本技术要求系列由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项目办公室负责维护、培训和解释。
1.2 技术要求系列主要参照的规范与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查规范国标GB 50027-2001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国标GB 5749-85地下水质量标准国标GB/T 14848-93水文地质术语国标GB/T 14167-93地下水资源分类分级标准国标GB 15218-94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工作要求国标GB 14497-93水文地质钻探规程行标DZ/T 0148-94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行标DZ/T 0133-94直流充电法技术规程行标DZ/T 0186-97地面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行标DZ/T 0187-97大地电磁测深技术规程行标DZ/T 0173-97自然电场法技术规程行标DZ/T 0081-93电阻剖面法技术规程行标DZ/T 0073-932电阻测深法技术规程行标DZ/T 0072-93水文测井工作规范行标DZ/T 0181-97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行标DZ/T 0153-9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国标GB 12897-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国标GB 12898-91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国标GB 16818-97水质分析方法标准国标GB 7466-7494-87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国标GB/T 8538-95地下水水质检验方法行标DZ/T 0064·1-80-93岩石矿物分析行标DZC 20-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国标GBJ 123-88土工试验规程行标DZC 20-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国标 GB2260-98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国标GB 9649-88国地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代码国标GB/T 13923-92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国标GB/T 13989-92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国标GB 15968-95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国标GB/T 17797-99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国标GB/T 17798-991∶20 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行标DZ/T 0160-95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行标DZ/T 0197-1997GIS 图层描述数据内容标准行标DDB 9702资源评价工作中地理信息系统工作细则行标DDZ 9701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行标DZ/T 0179-1997水文地质钻孔数据文件格式行标DZ/T 0124-94地下水资源数据文件格式行标DZ/T 0128-941.3 技术要求系列组成与分类(1)本技术要求系列由两类组成,第一类为综合类,第二类为分类技术要求(见表1);(2)综合类技术要求由“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总则(GWI)”一个技术要求组成,主要论述“项目”的目标任务、总体思路、工作内容、技术路线、工程部署等,并根据“项目”的总体要求,论述本次工作的主要调查内容和工作内容;(3)分类技术要求包括野外调查类(GWI-A1—GWI-A7)、实验测试类(GWI-B1—GWI-B3)、信息系统建设类(GWI-C1—GWI-C2)、综合研究类(GWI-D1—GWI-D6)、成果类(GWI-E1-GWI-E2)五类20 个技术要求,详细论述了各项工作的技术方法、工作量、工程布置等内容;(4)“技术要求总则”论述了“项目”调查内容和对应的工作内容,并根据工作内容分类,规定了要执行的标准、规范、规程与技术要求等;(5)“项目”工作在精度上要求以 1/25 万比例尺覆盖整个工作区,同时要充分考虑工3作区的主要问题与特点,坚持“突出重点、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技术要求制定时考虑了主要工作内容,按类编写,因此,在野外工作前,技术人员要认真阅读本技术要求系列,在表格使用时要注意集成各类表格,以便野外使用的方便;(6)技术要求分类编码符号说明:GWI—Groundwater Investigation.A、B、C、D、E—技术要求分类号表1 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系列组成表技术要求类别分项技术要求名称技术要求分类代码综合类(GWI)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技术要求总则 GWI资料搜集与整理技术要求 GWI-A1水文地质测绘技术要求 GWI-A2野外地下水位与开采量调查技术要求 GWI-A3水文地质参数获取方法技术要求 GWI-A4地下水系统划分导则 GWI-A5水文地质综合科学钻探技术要求 GWI-A6野外调查类(GWI-A)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遥感解译技术要求 GWI-A7水样采集与送检技术要求 GWI-B1地下水质现场测试操作规程 GWI-B2实验测试类(GWI-B)地下水环境同位素调查方案设计与样品采集技术要求 GWI-B3信息系统建设类地下水动态评价平台建设导则 GWI-C1(GWI-C)地下水评价信息系统建设技术标准 GWI-C2地下水数值模拟技术要求(渗流场与化学场) GWI-D1地下水资源评价技术要求 GWI-D2地下水环境脆弱性评价技术要求 GWI-D3地下水潜力评价技术要求 GWI-D4地下水功能评价技术要求 GWI-D5综合研究类(GWI-D)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概化导则 GWI-D6编图技术要求 GWI-E1分类技术要求成果类(GWI-E)成果报告编写要求 GWI-E22 项目概述2.1 导言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保证。
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工操作规程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工操作规程第一节总则一、为了提供准确、可靠、及时的地质资料,指导矿井安全生产的平常进行,严格按标准化运营管理,特制定矿井地质(水文地质)工人操作规程。
二、凡是矿井地质工,均应认真学习本操作规程,并按照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正规操作。
三、操作规程是依据部颁《矿井地质规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制定的,如有内容及要求上与部颁《规程》不符之处,则以部颁《规程》为准。
四、今后如使用新设备、开发新手段,将及时修改、充实该操作教程以适应现代化矿井生产的炼铁厂需要。
第二节矿井地质掩星第1十二条沉积岩的观测及描述:石灰岩的观测及描述,以《矿井地质规程》的要求为基本内容,但要以岩石命名的内容峭壁作为观测描述的重点。
一、颜色的观察描述:1.需要砸开岩石,对其新断口进行观察;2.均统一在自然光线和岩石湿度下进行的描述。
二、碎屑粒度的观测:1.用5~10倍的放大镜进行判读,也可凭经验估计;2.某一粒度含量在50%以上则构成基本要素名称;另一粒度含量在50~25%之间,以“质”表示;25~5%之间,以“含”表示;小于5%则不参加命名。
三、岩石有效成分的观察鉴定:1.砂岩可用放大镜观察,也可用肉眼观察其颗粒成分;2.隐晶的化学崖成分,需使用浓度为5%的衡盐醒试剂并结合肉眼进行区别;3.对大于25%的成分进行描述,亦可参加命名。
四、对胶结物成分的鉴定:1.强度较低的岩石,可对其胶结物的成分作肉眼鉴定;2.强度较高的岩石,对其胶结物的成分可用稀盐酸比对试剂进行鉴定区别;3.必要时进行室内化学鉴定。
五、层理的观测描述:1.需对岩层的两个直交方向的断面进行观察,分清层理和节理,方可进行描述;2.对柱状石灰岩顶板中的透镜状层理,需观察描述其间有无泥、煤线及方解石梅塔河充填物。
六、岩石力学性质的观测描述:1.确定岩石的普氏系数“f”,应以岩石强度分级表进行比拟为主,必要定出时先进行室内实验确定,然后在现场用锤子对岩石进行敲击,视其破碎的难易程度进行鉴定;2.紧临露头受风化影响的岩石,应在倾斜方向上约莫10m选点观测;3.对岩石的吸水变黑或膨胀特点进行观测描述。
―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及其工作要求水文地质规程第1 条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煤矿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为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掌握矿井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和解决太井生产建设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水害,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特制定本规程。
第2 条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一、开展矿区(井田)水文地质补充调查、补充勘探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二、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深、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或专门报告。
三、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分析、预测和防探水。
四、开展矿区(井田)专门防治水水中的水文地质工作。
五、为补充和改善矿区(井)生产、生活供水,进行调查、勘探,提供水源资料。
六、根据需要开展老矿区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
第3 条加强矿井水文地质的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引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不断加以发展、创新。
第4 条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井巷充水及其相互关系出发,根据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项,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发杂四个类型(见表1)。
第5 条极复杂型矿井,除必须按照水文地质特点和开采需要进行补充调查、勘探和专门试验,建立井上下水动态观测网,坚持长期观测,以及健全观测资料台帐和历时曲线等候外,还应做到:一、高原山地向斜正地形岩溶矿区,要注重岩溶调查、暗河探测和封闭汇水洼地的水均衡工作,研究分析探放、堵截暗河水的方案与措施。
二、厂灰岩露头颁范围广,河溪发育,山塘水库多的矿区,要注重地表水体、岩溶泉同井下出水点关系的调查分析,做好探放溶洞泥砂水工作,防止大突水的威胁。
三、经常直接或间接受煤层顶底部石灰岩溶洞—溶隙高压富含水层突出威胁的矿区(井),要开展区域水文地质综合调查,研究岩溶发育规律,并采用大口径抽水、井下大型放水试验及连通试验,勘查岩溶水集中强径流带或岩溶管道带的颁。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前言11主题容与适用围12规性引用文件23术语和定义24总那么34.3任务44.4工作部署根本原那么45根本要求5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86.1设计书编制原那么86.2设计书容要求86.3设计书审批97图幅调查97.1根本调查容与一般要求97.2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117.2.1平原地区117.2.2丘陵山地地区127.2.3岩溶地区137.2.4滨海地区147.2.5陆盆地区147.2.6黄土地区157.2.7红层地区167.2.8冻土地区167.3调查技术方法与要求177.3.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177.3.2遥感调查187.3.3水文地质测绘197.3.4地球物理勘探207.3.5水文地质钻探247.3.6水文地质试验25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267.3.8地下水动态监测288综合评价29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298.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298.1.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308.1.3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31 8.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358.2.1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358.2.2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378.2.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408.2.4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42 8.2.5供水安全论证448.2.6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448.2.7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459图件编制469.1编图根本原那么469.2单幅图4611.3综合评价图4710数据库建设4710.1根本要求4710.2数据库容4710.3数据库建设的组织4810.4数据库格式4811成果4811.1单幅图成果4811.2区域成果5012成果验收5012.1野外验收5012.2报告审查51前言本规是结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按照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根本要求编制,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性文件。
水文地质安全操作规程水文地质是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运动、质量和利用等方面的学科,在各类工程项目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确保水文地质工作的安全进行,需要制定水文地质安全操作规程。
下面是一份2000字左右的水文地质安全操作规程范文:一、总则1.为确保水文地质工作的安全进行,防范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做好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水文地质调查工作及相关岩土地质、工程地质和地下水开发利用工程。
3.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人员及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本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二、人员要求1.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经验,了解地质基础知识和工程地质,具备操作技能,做到心中有数。
2.水文地质调查工作人员应参加相关培训,定期接受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安全意识。
3.施工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岩土工程培训,具备操作技能和岗位责任心,严禁无证上岗。
三、安全防护措施1.工作前,必须穿戴好相关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服等,不得随意脱掉。
2.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施工区域,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3.施工现场应保持干燥,无积水,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4.施工现场必须配备相关设备,如救生绳、救生圈等,以备不时之需。
5.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工作区域整洁,排除各类隐患,如地洞等。
6.施工人员禁止携带易燃易爆和腐蚀性物质进入工作现场。
四、施工操作规程1.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仔细勘察,了解地质状况和可能的危险隐患,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施工人员在操作前,必须对所用的设备进行检验,确保设备正常工作且无故障。
3.施工人员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不得盲目操作和随意变更施工方案。
4.施工人员在进行爆破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施工安全。
5.施工人员在进行钻探作业时,必须掌握钻探设备的操作技能,监测钻探过程中的各项参数,遇到异常情况及时停止作业并报告。
水文地质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为了保障水文地质勘探作业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本操作规程制定。
本规程详细说明了水文地质作业过程中所需注意的事项以及注意事项的执行标准,规范水文地质作业流程,保证作业的安全性。
二、水文地质作业前的准备1.设备检查提前检查有关设备是否完好,并确定每个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机器油、水管及电缆是否在正常运转状态、防雷设备是否齐备,气体检测仪、井盖等防滑措施是否在正常运行状态。
2.安全措施每个参与人员施工前必须戴上统一的安全帽、安全鞋及防滑手套。
有关氧气瓶、气缸、保护器具和生产设备必须按照规定操作,防范事故的发生。
3.现场勘探请勘探地点周边居民实施相关安全预措。
三、水文地质地质勘探作业中的注意事项1.责任心每个参与施工工作的人员应遵循责任心,保证交流信息有效性,保证每个操作关键点的得到重视,并确保应用于工作中,保证施工安全性。
2.车辆限速勘探车辆行驶时必须严格遵守速度限制,尤其是在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减速慢行,遮盖掉四周的施工路段,减少施工现场噪声和交通事故发生。
3.施工现场安全在工作现场周围必须设立施工栅栏,并按照规定设置入口和出口。
对于工作现场周边需要处理或刻画的植被,如地躺桥梁等,必须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4.筛选材料检查在施工现场操作过程中,筛选材料应做好过滤作用,保证水沉淀物充分沉淀,避免对下游河道造成污染5.再生水处理水文地质勘探过程中生成的水应采取回收利用的措施,将二次利用水分离出来单独储存。
在工作结束时,将人工回收水进行深度处理,将深层标记点发现。
四、施工完成后的工作流程1.拆除施工栅栏施工完成后,要及时拆除施工栅栏。
注意安全,绝对不能破坏周边施工设施,避免再次造成危害。
2.垃圾处理所有施工现场产生的工业垃圾、残余物品都应统一清理、分类、处理,特殊事物必须在现场进行处置。
每个垃圾处置点必须设置交通指示符。
注意垃圾分离,分离深层标记点的废水,以免污染环境。
水文地质工作制度范文一、总则水文地质工作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和优化水文地质工作流程,确保水文地质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水文地质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水文地质工程师、技术人员和相关人员。
二、工作流程1. 工作任务的确定公司水文地质工作部门根据项目的需要,确定水文地质工作任务。
任务需明确工作内容、工作时限和工作标准。
2. 资料收集和整理在开始水文地质调查前,水文地质工作人员需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包括地质地貌图、水文地质数据、历史调查报告等。
资料整理需详细并有条理,为后续工作提供准确的依据。
3. 实地勘探和分析水文地质工作人员需按照任务要求,进行实地勘探和分析工作。
实地勘探包括地表观测、岩芯取样、地下水位测量等,分析工作包括岩石力学性质分析、地下水流动模拟等。
4. 报告撰写和评审水文地质工作人员根据实地勘探和分析结果,撰写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报告需包括详细的调查过程、结果分析和结论,并经过上级主管部门的评审。
三、工作标准1. 数据准确性水文地质工作人员在实地勘探和分析过程中,需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在操作仪器和设备时,需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进行仪器设备的校准。
在取样过程中,需注意取样点的准确性和取样方法的规范性。
2. 报告规范性水文地质调查报告需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撰写,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报告中需包括清晰的图表和数据,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分析。
3. 保密工作水文地质工作涉及到敏感信息,工作人员需严守保密规定。
禁止泄露和私自使用公司和客户的机密信息,且不得将调查报告和数据提供给未经授权的第三方。
四、责任和权益1. 水文地质工作人员的责任水文地质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的工作流程和标准进行工作,保证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工作人员需尽职尽责,严禁疏忽工作、违规操作、徇私舞弊等行为。
2. 水文地质工作人员的权益水文地质工作人员有权获得可靠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权参与工作流程的改善和优化。
生态环境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生态环境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任务与方法、调查与测绘、勘探和建井、样品采集及监测等。
本文件适用于生态环境中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及修复相关工程详细勘察阶段的水文地质勘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5002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 50123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CJJ/T 13 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管井施工操作规程HJ/T 20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 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T 91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 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SL 256 机井技术规范SL 291 水利水电工程钻探规程SL 320 水利水电工程钻孔抽水试验规程SL 326 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SL 345 水利水电工程注水试验规程SL 373 水利水电工程水文地质勘察规范SL 454 地下水资源勘察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水文地质勘察为查明一个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而进行的野外和室内水文地质工作,主要包括地质测绘、勘探、物探、试验、观测等。
[来源:SL 373—2007,2.1.1]3.2地下水资源评价在一定的天然及人工条件下,对地下水水量及水质在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上进行综合分析、定量计算和论证。
3.3地下水污染羽污染物随地下水移动从污染源向周边移动和扩散时所形成的污染区域。
3.4环境水文地质场地水文地质要素与环境要素的综合,包括场地一定深度范围的地层分布及其渗透性,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及补径排条件,污染源分布及其类型,岩土和地下水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污染途径等。
水文地质规程第1条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是保证煤矿煤矿安全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
为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掌握矿井水文地质规律,研究和解决太井生产建设中的水文地质问题,防治水害,保护和利用地下水资源,特制定本规程。
第2条矿井水文地质工作的基本任务:一、开展矿区(井田)水文地质补充调查、补充勘探和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二、为矿井建设、采掘、开拓延深、改扩建提供所需的水文地质资料或专门报告。
三、在采掘过程中进行水害分析、预测和防探水。
四、开展矿区(井田)专门防治水水中的水文地质工作。
五、为补充和改善矿区(井)生产、生活供水,进行调查、勘探,提供水源资料。
六、根据需要开展老矿区环境水文地质调查和研究。
第3条加强矿井水文地质的科学研究,不断总结经验,引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并不断加以发展、创新。
第二章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的及其工作要求第4条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从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井巷充水及其相互关系出发,根据受采掘破坏或影响的含水层性质、富水性,补给条件,单井年平均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开采受水害影响程度和防治水工作难易程度等项,把矿井水文地质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发杂四个类型(见表1)。
第5条极复杂型矿井,除必须按照水文地质特点和开采需要进行补充调查、勘探和专门试验,建立井上下水动态观测网,坚持长期观测,以及健全观测资料台帐和历时曲线等候外,还应做到:一、高原山地向斜正地形岩溶矿区,要注重岩溶调查、暗河探测和封闭汇水洼地的水均衡工作,研究分析探放、堵截暗河水的方案与措施。
二、厂灰岩露头颁范围广,河溪发育,山塘水库多的矿区,要注重地表水体、岩溶泉同井下出水点关系的调查分析,做好探放溶洞泥砂水工作,防止大突水的威胁。
三、经常直接或间接受煤层顶底部石灰岩溶洞—溶隙高压富含水层突出威胁的矿区(井),要开展区域水文地质综合调查,研究岩溶发育规律,并采用大口径抽水、井下大型放水试验及连通试验,勘查岩溶水集中强径流带或岩溶管道带的颁。
矿井开采,要研究制订具有针对性的截(堵截水源)排(疏降)措施方案。
要注重突水与隔水层岩性、厚度、水压、构造及采故等关系的研究,不断寻求规律。
四、岩溶矿区都要注重地面岩溶塌陷规律的调查研究,并寻求防治途径。
第6条复杂型的矿井,应根据各矿的特点和开采需要,参照第5条的要求进行工作。
其中:一、开采含水(流)砂层、厚砾石层及地表河、湖等水体下煤层的矿区(井),要分析研究煤(岩)柱的隔水性能,注重观测导水裂隙带高度,并研究其规律。
二、开采煤层顶板直接为含水(流)砂层的矿井,进行开采应加强砂层水疏干和水砂分离方法的研究。
三、山区地表渗漏水较严重的矿井,要注重渗漏调查、实测并研究制订防渗措施方案。
第7条中等型矿井,应根据开采需要,进行一些单项的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勘探、试验、动态观测和正常的井下水文地质工作。
第8条简单型的矿井,应根据矿井的具体情况,进行政党的水文地质工作。
第三章水文地质补充调查与观测第一节地面水文地质补充调查第9条当矿区(井)现有水文地质资料不能满足生产建设的需要时,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单项、多项或全面的水文地质补充调查工作。
内容包括:一、气象资料搜集一般应有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气压、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及其历年月平均值和两极值。
二、地貌调查。
应着重调查由开采和地下水活动而引起的滑坡、塌陷、人工湖等地貌变化,和岩溶发育的矿区的各种岩溶地貌形态。
三、地质调查。
应包括:1、第四纪松散覆盖层、基岩露头,应基本查明其朝代、岩性、厚度、富水性及地下水的出露等,并划分出含水层或相对隔水层。
2 、地质构造应基本查明其形态、产状、性质、规模、破碎带(范围=充填物、胶结程度、导水性)及有无泉水出露骨等。
四、地表水体调查。
应调查与搜集故区河流、渠道、湖泊、积水区、山塘、水库的历年水位,流量,积水量,最大洪水淹没范围,含泥砂量,水质和地表水体与下伏僻水层的关系等。
五、井泉调查。
应调查井泉的位置、标高、深度、出水层位、涌水量、水位、水质、水温、有无气体溢出、流出类型及其补给水源。
并素描泉水出露的地形地质平面图、剖面图。
六、古井老窑的调查。
应调查古井老窑的位置及开采、充水、排水、停采原因等情况,察看地面塌陷地形,圈出采空区,并估算积水量。
七、小煤矿调查。
应调查小煤矿的位置、范围、开采煤层、地质构造、采煤方法、采出煤量、隔离煤柱、与大矿的窨关系,并搜集系统完整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有关资料。
对已报废小井的图纸资料,必须存档备查。
对于生产小煤矿,还应调查其生产安排、排水能力、井巷出水层位、水质、涌水量、充水因素、与大矿之间的水害关系。
八、地面岩溶调查。
应调查岩溶发育的形态、颁范围。
对地下水运动的明显影响的进水口、出水口、和通道,应进行详细调查,必要时可进行连通试验和暗河测绘工作。
要分析岩溶发育规律、地下水径流方向,圈定补给区,测定补给区内的渗漏情况,估算地下径流量。
有岩溶塌陷的区域,还应进行岩溶塌陷的测绘工作。
第二节地面水文地质观测第10条矿区(井)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应根据需要进行。
包括:一、气象观测1、凡距离气象台(站)较远的矿区(井),应设立气象观测站。
站址的选择,应符合气象台(站)的要求。
距气象台(站)较近的矿区(井),呆只建立雨量观测站。
注:较近指小于30公里,较远指大于30公里。
2、矿区气象观测项目,与气象调查内容同。
二、地表水观测。
观测项目与地表水调查内容同。
观测时间,一般为每月一次,雨季或暴雨后根据需要啬观测次数。
三、地下水动态观测1 、复杂型和极复杂型矿区(井)应建立地下水动态观测网。
观测网布孔设点前,必须有专门设计。
观测点应布置在下列地段:1)对矿井生产建设有影响的主要含水层;2)影响矿井充水的地下水集中径流带(构造破碎带);3)可能与地表水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4)矿井先期开采的地段;5)在开采过程中水文地质条件可能发生变化的地段;6)人为因素可能对矿井充水有影响的地段;7)井下主要突水点附近,或具有突水威胁的地段;8)疏干边界或隔水边界处。
观测点的布置,应尽量利用现有钻孔、井、泉等。
观测内容主要是水位、温和水质,对泉水还应观测流量。
2、观测点应统一编号,设置固定观测标志,测定坐标和标高。
观测点标高每年复测一次,如有变动,应随时补测。
3、上述观测工作,在开采前一个水文年即应进行,在采掘过程中亦必须坚持观测。
在未掌握地下水的动态规律以前,每5~7天观测一次,随后每月观测1~3次,雨季或遇有异常时,需啬观测次数。
观测工作一般要求同步进行,每次必须按固定的时间和顺序在最短时间内测完。
否则,应全部重新观测。
要注意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
钻孔水位观测每回应有两次读数,其差值不得大于2厘米,取值可用平均数。
测量工具使用前应定期校验。
4、中型矿井的动态观测工作,应参照上述要求进行。
第三节井下水文地质观测第11条凡新开凿的井筒、主要穿层石门及开拓巷道,都要及时进行水文地质观测和编录,并刽制井筒、石门、巷道的实测水文地质剖面图或展开图。
一、当蟛巷穿过含水层时,应详细描述其产状、厚度、岩性、构造、裂隙或岩溶的发育与充填情况、揭露点的位置及标高、出水形式、涌水量、水温等,并采取水样进行水质分析。
二、对含水支裂隙,应测定其产状、长度、度度、数量、形状、尖灭情况、充填程度及充填物,观察地下水活动的痕迹,绘制裂隙玫瑰图,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测定岩石的裂隙率。
测定的面积:较密集裂隙可取1~2m2,稀疏裂隙可取4~10m2。
其广计算公式为: 式中K T-------裂隙率(%)F--------测定面积(m2)a--------裂隙长度(m2)b--------裂隙宽度(m2)∑ab=a1b1+a2b2+……+anbn即所测定裂隙面积的总和(m2)三、对岩溶,应观测其形态、发育情况、分布状况、有无充填物及充填成分、充水状况等,并绘岩溶素描图。
四、对断裂构造,应测定其断距、产状、0断层带宽度,观测断裂带充填物成分、胶结成度及出水情况。
五、对褶曲,应观测其形态、产状及破碎情况。
六、突水点的观测及编录。
应详细记录突水的时间、地点、确切位置、出水层位、岩性、厚度、出水形式、围岩破坏情况等,并测定涌水量、水温、水质、含砂量等。
同时,应观测附近的出水点和观测孔涌水量、水位的变化,并分析突水原因。
主要突水点可作为动态观测点,并要编制上卡片、附平面图和]素描图。
突水点突水旺的等级标准参照附录二。
第12条矿井涌水量观测:一、一般应分矿井、分水平设站进行观测。
每月观测1~3次。
复杂型和极复杂型矿井应分工业区层(或煤系)、分地区、分主要出水点设站进行观测,每月观测不少于3次,。
受降水影响的矿井,雨季观测次数应适当增加。
二、对井下新揭露的出水点,在涌水量尚未稳定和尚未掌握其变化规律前,一般应每天观测一次。
对溃入性涌水,在未查明突水原因产,应每隔壁1~2小时观测一次,以后可适当延长观测间隔时间。
涌水量稳定后,可按井下正常观测时间观测。
三、当采掘工作面上方影响范围内有地表水体、富含水层、穿过与富含水层相连通的构造断裂带或接近老窑积水区时,应每天观测充水情况,掌握水量变化。
含水层富水性的等级标准参照附录一。
四、新凿立、斜井,垂深每延深10米,观测一次涌水量。
掘凿至新的含水层时,虽不到规定的距离,也应在含水层的顶底板各测一次涌水量。
五、矿井涌水量的观测,应注重观测的连续性和精度,要求采用容积法、堰测法、流速仪法或其它先进的测水方法。
测量工具仪表要定期校验,以减少人为误差。
第13条井下疏水降压(疏放老空水)钻孔涌水量、水太观测。
在涌水量、水压稳定前,应每小时观测1~2次;涌水量、水压基本稳定后,按正常观测要求进行。
第四章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范围和要求第14条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一、原勘探工程量不足,水文地质尚未查清。
二、经采掘揭露,水文地质条件比原勘探报告复杂。
三、矿井开拓延深、开采新煤系(组),或扩大井田范围设计需要。
四、专门防治水工程提出特殊要求。
五、各种井巷工程穿越富含水层时,施工需要。
六、补充供水需寻找新水源。
第15条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的基本要求:一、必须编制补充勘探设计,并按规定报批。
二、设计要依据充分、目的明确、工程布置针对性强,要充分利用矿井条件,作到井上、下结合。
三、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完成后,必须及时提交成果报告或资料。
四、水文地质钻孔和各种试验的施工技术要求,除按本规程规定有关条文行外,其它应参照煤炭资料地质勘探有关规程的规定执行。
第二节地面水文地补充勘探第16条水文地质勘探钻孔的设计(技术指标书)和施工主要技术要求:一、每个钻孔都要按照勘探设计要求进行单孔设计,包括钻孔结构、止水要求、终孔直径、终孔层位、孔斜、岩芯采取率、封孔质量、易水文观测及地球物理测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