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和血细胞发生
- 格式:ppt
- 大小:5.72 MB
- 文档页数:61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血液技术:造血与血细胞分化发育一1、单选除哪种疾病外,其他疾病常可引起白细胞减少()A.巨幼细胞性贫血B.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C.多发性骨髓瘤D.CMLE.急性早幼粒细(江南博哥)胞白血病正确答案:D2、单选粒细胞中嗜苯胺蓝颗粒包含()A.髓过氧化物酶(MPO)B.溶菌酶C.酸性水解酶类D.中性水解酶类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单选下列哪种体液因子对造血起到抑制作用()A.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B.干扰素α(interferon-α)C.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D.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E.干细胞因子(SCF)正确答案:B4、单选下列对造血多能干细胞发生作用的造血生长因子为()A.EPOB.IL-3C.G-CSFD.Meg-CSFE.M-CSF 正确答案:B5、单选肝脏造血期开始时间()A.胚胎第2周末B.第6周C.第10周D.7个月E.出生后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此期始于胚胎第6周,至胚胎第7个月。
6、单选关于血细胞发育过程中血细胞形态演变的规律,错误的是()A.胞体由大到小(巨核细胞例外)B.核染色质由粗糙、致密到细致、疏松C.核仁从有到无D.胞浆颗粒从无到有,从非特异性颗粒到特异性颗粒E.核浆比例由大到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血细胞发育成熟中的形态演变规律包括:胞体由大到小(原粒细胞比早幼粒细胞小,巨核细胞由小到大);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到粗糙、致密;核仁从显著可见到无;胞浆颗粒从无到有,从非特异性颗粒到特异性颗粒;核浆比例由大到小;核由大到小(成熟红细胞核消失)。
7、单选关于红细胞平均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红细胞平均值正常,提示患者红细胞形态无改变B.贫血患者虽有明显的红细胞异常,但其平均值可在正常范围内C.MCV小于正常,MCH小于正常,其MCHC必小于正常D.MCV大于正常,MCH大于正常,其MCHC必大于正常E.MCV、MCH、MCHC三者之间无联系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红细胞平均指数仅代表红细胞平均值,有一定局限性。
第5章血液和血细胞发生一、选择题(一)A型题1.观察血细胞常用的方法是A. 石蜡切片、H-E染色B. 冰冻切片、H-E染色C. 涂片、H-E染色D. 涂片、Wright或Giemsa染色E. 石蜡切片、Wright或Giemsa染色2.中性粒细胞的嗜天青颗粒内含有A. 碱性磷酸酶B. 吞噬素和溶菌酶C. 酸性磷酸酶和髓过氧化物酶D. 组胺酸E. 芳基硫酸酯酶3. 关于红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 外周血红细胞无细胞器B. 胞质中充满血红蛋白C. 细胞呈双凹圆盘状D. 细胞膜上有ABO血型抗原E. 向全身的组织和细胞供给氧气,带走二氧化碳4.关于嗜酸性粒细胞描述正确的是A. 胞质的特殊颗粒含有组胺B. 在发生急性细菌性炎症时显著增多C. 来自多核巨细胞D. 细胞核常分4~5叶E. 在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时增多5.关于中性粒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 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最高B. 细胞核呈杆状或分叶状C. 胞质中含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D. 在急性细菌性疾病时明显增多E. 胞质的特殊颗粒含组胺、肝素和白三烯6.关于嗜碱性粒细胞描述正确的是A. 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最高B. 细胞质具有强嗜碱性C. 胞核呈圆形D. 胞质中含嗜碱性特殊颗粒E. 在急性细菌性感染疾病时明显增多7.关于血小板描述正确的是A. 是有核的细胞B. 细胞直径7~8μmC. 胞质中有嗜碱性的特殊颗粒D. 胞质的特殊颗粒含组胺和肝素E. 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8.关于单核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 占白细胞总数的3%~8%B. 是最大的白细胞C. 细胞核呈椭圆形或肾形,着色较浅D. 胞质中含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E. 胞质分隔成许多小区,脱落后形成血小板9.煌焦油蓝活体染色时网织红细胞中的蓝色细网或颗粒是A. 残存的滑面内质网B. 残存的多聚核糖体C. 残存的溶酶体D. 残存的线粒体E. 残存的高尔基复合体10.多能造血干细胞是A. 发生各种血细胞的原始细胞B. 是一种小淋巴细胞C. 不能以自我复制的方式进行细胞繁殖D. 起源于胚胎外胚层E. 它的形态和结构与大淋巴细胞相似11.血细胞最早出现的部位是A. 卵黄囊血岛B. 骨髓C. 肝D. 淋巴结E. 脾12.关于血细胞发生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 分原始、幼稚和成熟3个阶段B. 胞体由大变小,巨核细胞由小变大C. 细胞分裂能力从无到有D. 细胞核由大变小E. 红细胞核消失13.红细胞的平均寿命是A. 7天B. 14天C. 30天D. 120天E. 1年(二)B型题A. 浆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肥大细胞D. 血小板E. 中性粒细胞14.在凝血和止血中起主要作用15.产生免疫球蛋白16.与抗凝血有关17.能减缓过敏反应18.能释放参与过敏反应的物质19.杀伤细菌,自身解体成为脓细胞20.能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21.无细胞核,但有细胞器A. 开放小管系和致密小管系B. 少量嗜天青颗粒C. 血红蛋白D. 碱性磷酸酶和髓过氧化物酶E. 过氧化物酶22.单核细胞含有23.成熟红细胞含有24.血小板含有25.中性粒细胞含有26.淋巴细胞含有A. 嗜酸性粒细胞B. 嗜碱性粒细胞C. 中性粒细胞D. 淋巴细胞E. 单核细胞27.与肥大细胞相似,可释放组胺引起过敏反应28.释放组胺酶,分解组胺,减缓过敏反应29.具有杀菌作用30.能分化成巨噬细胞31.是机体主要的免疫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可增殖分化B B淋巴细胞C 中性粒细胞D 巨核细胞E T淋巴细胞32.巨噬细胞来源于33.脓细胞来源于34.浆细胞来源于35.血小板来源于(三)X型题36.没有细胞核的是A. 成熟红细胞B. 淋巴细胞C. 网织红细胞D. 脂肪细胞E. 粒细胞37.分辨3种有粒白细胞的依据是A. 细胞的大小B. 细胞核的形状和分叶C. 胞质的颜色D. 特殊颗粒的大小和染色特征E. 有无溶酶体38. 中性粒细胞含有A. 嗜天青颗粒B. 黏原颗粒C. 特殊颗粒D. 异染性颗粒E. 酶原颗粒39.嗜酸性粒细胞含有A. 中性颗粒B. 特殊颗粒C. 异染性颗粒D. 酸性磷酸酶E. 组胺酶40.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是A. 淋巴细胞B. 嗜酸性粒细胞C. 肥大细胞D. 中性粒细胞41.单核细胞A. 逸出血管后分化为巨噬细胞B. 由淋巴组织发生C. 含有许多嗜天青颗粒D. 核呈分叶状E. 来自巨核细胞42.嗜酸性粒细胞的功能是A. 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B. 杀灭寄生虫C. 减轻过敏反应D. 特殊颗粒的内容物可使血管扩张E. 增强过敏反应43.嗜碱性粒细胞含有A. 肝素B. 白三烯C. 组胺D. 溶菌酶E. 吞噬素44.红骨髓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 网状组织B. 疏松结缔组织C. 造血细胞D. 脂肪组织E. 血窦45.造血干细胞A. 有很强的增殖潜能B. 有多向分化能力C. 最早发生于卵黄囊血岛D. 有自我更新能力E. 它的形态和结构与小淋巴细胞相似46.造血诱导微环境的基质细胞包括A. 成纤维细胞B. 网状细胞C. 巨噬细胞D. 血窦内皮细胞E. 脂肪细胞47.巨核细胞A. 核分叶状B. 胞体巨大C. 滑面内质网形成网状小管D. 胞质突起深入血窦内E. 胞质可部分脱落48.红细胞发生过程的形态变化规律是A. 胞体从大到小B. 胞核从有到无C. 血红蛋白从无到有D. 细胞器从有到无E. 细胞分裂功能从有到无49.属于溶酶体的颗粒是A. 嗜天青颗粒B. 中性颗粒C. 嗜碱性颗粒D. 嗜酸性颗粒E. 血小板的致密颗粒50.出生后,造血干细胞可出现在A. 外周血液B. 淋巴结C. 脾D. 胸腺E. 红骨髓二、名词解释1.血象2.网织红细胞3.中性粒细胞4.嗜酸性粒细胞5.嗜碱性粒细胞6.造血干细胞7.造血祖细胞三、问答题1.试述有粒白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第四章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一、教学大纲要求掌握血液有形成分的结构(光镜和超微结构)、功能;熟悉造血干细胞的定义及特征;了解骨髓的组织结构及功能;了解血细胞发生的基本规律。
二、试题部分(一)、填空题1.网织红细胞用染色呈蓝色的细网或颗粒,电镜下为残留的,因此网织红细胞可继续合成( )。
2.有粒白细胞中具有吞噬功能的是( )和( )。
3.中性粒细胞所含的颗粒是( )颗粒和( )颗粒。
4.血液中的无粒白细胞是( )和( )。
5.成熟红细胞无( )和( ),胞质内充满大量的( )。
6.有粒白细胞分为( )、( )和( )三种。
7.在红细胞发生过程中,最早能合成血红蛋白的细胞是( ),开始丧失分裂能力的细胞是( )。
8.血细胞形态结构的光镜观察,通常采用( )或( )染色的血涂片标本。
9.红细胞系和粒细胞系的发生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 )、( )和( )。
(二)、单选题1.关于嗜酸性粒细胞哪项是正确的( )A.胞质的特殊颗粒含有组胺B.在发生急性炎症疾病时显著增多C.由多核巨细胞发生D.细胞核分4~5叶E.在过敏性疾病和寄生虫病时增多2.加入抗凝剂的血液离心沉淀后从上到下分为如下三层( )A.血清,白细胞,红细胞B.血清,红细胞,白细胞C.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D.血浆,红细胞,白细胞E.血浆,白细胞和红细胞,血小板3.在周围血涂片中,最难找的白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淋巴细胞E.单核细胞4.红细胞的平均寿命( )A. 1周B.3周C.约1个月D.约120天E.半年5.幼稚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的结构是()A.游离核糖体B.粗面内质网C.高尔基复合体D.线粒体E.滑面内质网4.网织红细胞中,用煌焦油蓝染色,被染成蓝色的结构是()A.破碎的细胞核B.滑面内质网C.线粒体D.核糖体E.高尔基复合体7.以下对中性粒细胞的描述中,哪一项错误( )A.白细胞中最多的一种B.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C.细胞核分杆状核和分叶核D.细胞质内含20%的特殊颗粒和80%的嗜天青颗粒E.能作变形运动,具有活跃的吞噬能力8.以下哪一项不是单核细胞的特点( )A.血液中体积最大的细胞B.占白细胞总数的20%~25%C.细胞核形态多样,呈卵圆形、肾形、不规则形或马蹄形D.细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E.有吞噬作用,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9.人类红细胞不是真正的"细胞",因为它们()A.缺乏细胞核B.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胞浆内缺乏细胞器D.没有DNA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能力E.以上诸因素10.下列哪种细胞体积最大()A.红细胞B.中性粒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小淋巴细胞11.红细胞能结合O2和CO2,是因为()A.外形为双凹圆盘状,无核B.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C.能通过糖酵解产生ATPD.膜上有相应的受体E.膜有半透性,允许O2和CO2通过。
全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造血干细胞介绍全血血液是一种红色、不透明、具有粘性的液体,在心脏收缩与舒张的作用下,不停地在全身血管内循环流动。
血液就像运河里流动的水,时刻运送生命所需的各种物质到全身各组织。
血液在维持和调节机体各种生命活动中起着任何物质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将血液从血管内抽出后置于抗凝剂的试管中,经过自然沉淀,可分成上、下两部分:上半部略带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叫血浆,下半部为血细胞;下层暗红色、不透明的沉淀物叫红细胞,在血浆与红细胞之间有一层薄薄的膜样白色沉淀物,主要为白细胞与血小板。
血浆:占全血的55%~60%,其中91%~92%是水分,其它成分8%~9%,主要是蛋白质、脂类、无机盐及维生素和激素等生物物质。
白细胞:占全血的0.1-0.2%,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4000-10000个白细胞,白细胞的寿命约6~10天。
白细胞可分为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量的50-70%)、嗜碱性粒细胞(占0-1%)、嗜酸性粒细胞(占0.5%-5%)、单核细胞(占1%-8%)、淋巴细胞(占20%-40%)。
血小板:占全血的0.5-1%,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10-30万个血小板,血小板的寿命约10~12天。
红细胞:占全血的38-45%,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400-500万个红血球,红细胞的寿命约120天。
正常成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相当于体重的8%。
体重50~60公斤的人,体内的血液总量约有4000-5000毫升(即8-10斤)。
一般情况下参与血液循环的血量只占总血量的80%,另外20%的血液储备在肝、脾等"人体血库"内,当人体出现少量失血或运动时,贮存在"人体血库"中的血液,便会立即释放出来,随时予以补充。
另外,同样体重的人,瘦者比肥胖人的血量稍多一点,男人比女人的血量要多一些。
人体内的血液每天都在不断的更新,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血液每120天就换一遍。
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
属于结缔组织,即生命系统中的结构层次。
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简称“血”。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血液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患病后常常要通过验血来诊断疾病。
人体内的血液量大约是体重的7~8%,如体重60公斤,则血液量约4200~4800毫升。
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如果失血量较少,不超过总血量的10%,则通过身体的自我调节,可以很快恢复;如果失血量较大,达总血量的20%时,则出现脉搏加快,血压下降等症状;如果在短时间内丧失的血液达全身血液的30%或更多,就可能危及生命。
血液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水,糖,脂肪,蛋白质,钾盐和钙盐的混合物。
血细胞组成血液的另外45%。
血液分静脉血和动脉血。
动脉血在体循环(大循环)的动脉中流动的血液以及在肺循环(小循环)中从肺回到左心房的肺静脉中的血液。
动脉血含氧较多,含二氧化碳较少,呈鲜红色。
静脉血血液中含较多二氧化碳的血液,呈暗红色。
注意并不是静脉中流的血是静脉血,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因为肺动脉中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
1. 简称血。
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和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二回:“忽见一个叫化子,一条腿肿得如腰一般粗大,并且烂的血液淋漓,当路躺着。
”许地山《空山灵雨·鬼赞》:“我们赞美你,因为你听见赞美的时候再没有血液在你底脉里颤动。
”2. 比喻主要的成份或力量。
张长弓郑士谦《边城风雪》第八章:“这是革命肌体里的新鲜血液。
第6章血液、淋巴与血细胞发生一.单项选择题1.在采取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沉淀后,血液分出三层,从上至下为:A.血清,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B.血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D.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E.血浆,血小板,红细胞和白细胞2.血液涂片以煌焦油蓝染色,可显示网织红细胞中的:A.残留的核糖体 B.残留的核染色质C.残留的内质网 D.残留的溶酶体E.残留的微体3.血液中数量最多和最少的白细胞分别是:A.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细胞D.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4.白细胞分类的主要依据是:A.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及其嗜色性B.细胞核形态C.有无嗜天青颗粒D 颗粒的数量E.有无吞噬功能5.观察各种血细胞形态常用的染色方法是:A.HE染色 B.甲苯胺蓝染色26C.镀银染色 D.Wright或Giemsa染色E.PAS染色6.红细胞膜骨架蛋白的主要成分是:A.核蛋白 B.血影蛋白C.肌动蛋白 D.血红蛋白E.肌球蛋白7.关于红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胞质内充满大量的血红蛋白B.扫描电镜下表面光滑呈双凸圆盘状C.未染色的单个红细胞光镜下呈黄绿色D 直径约为7-8.5umE.成熟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8.有关单核细胞的特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血细胞中体积最大B.胞质内无颗粒C.胞质染色呈灰蓝色D.核呈肾形、马蹄形等E.核染色质颗粒松散着色浅9.吞噬能力强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10.下列哪种细胞体积最大:A.红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D.嗜碱性粒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11. 离开血管可分化为巨噬细胞的是:A.中性粒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单核细胞D.淋巴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12. 与肥大细胞颗粒中的物质基本相同的是:A.巨噬细胞 B.嗜碱性粒细胞 C.中性粒细胞27D.单核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13.胞质颗粒内含过氧化物酶和溶菌酶的血细胞是:A.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B.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D.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E.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14. 吞噬细菌死亡后变成脓细胞的是:A.单核细胞 B.淋巴细胞 C.中性粒细胞 D.肥大细胞 E.嗜酸性粒细胞15. 正常情况下,下列何种细胞可见于循环血中:A.原红细胞 B.中幼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D.晚幼红细胞 E.早幼红细胞16.构成造血组织支架的是:A.网状纤维和网状细胞B.网状细胞和胶原纤维C.胶原纤维和成纤维细胞D.血窦或淋巴窦E.网状纤维和巨噬细胞17.造血干细胞最早起源于:A.胚胎羊膜血管 B.胚胎卵黄囊血岛C.胎儿脾脏 D.胎儿肝脏E.胎儿淋巴结18.关于中性粒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B.直径为10 ~ 12umC.核呈杆状或分叶状D.胞质充满大量的粗大颗粒E.具有吞噬功能2819.关于嗜酸性粒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B.直径为10~15um、C.核多为2叶D.电镜下颗粒电子密度高E.具有减轻过敏反应的功能20.关于嗜碱性粒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少的一种B.直径为10-12umC.核呈“八”字形D.颗粒大小不等、分布不均E.参与过敏反应并有抗凝血作用21.关于单核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B.核形态多样,染色质细而分散C.胞质含有许多细小的特殊颗粒D.颗粒含过氧化物酶和溶菌酶E.颗粒具有溶酶体样结构22.关于血小板描述错误的是:A.是骨髓中单核细胞脱落的胞质小块B.有完整的细胞膜C.无细胞核D.血涂片中呈不规则形,聚集成群E.周边称透明区,中央为颗粒区23.关于血细胞发生过程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描述错误的是:A.胞体由大→小B.胞核由大→小,染色质由稀疏→粗密C.核仁从有→无29D.胞质由少→多E.胞质嗜碱性由弱→强二.填空题1.血液是由和所组成,属于的一种,细胞成分是,是细胞间质。
血液及血发生考题(一)名词解释1.网织红细胞2.单核细胞3.造血干细胞4.血象5.造血诱导微环境6.巨核细胞(二)填空1.采集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沉淀后,可分为三层,上层(1)色的为(2);下层(3)色的为(4);中间薄层(5)色的为(6)。
2.血象是检查(1)、(2)、(3)与(4)等变化。
3.血液涂片通常采用(1)或(2)染色法。
4.红细胞少于(1),血红蛋白低于(2)则为贫血。
5.成人外周血红细胞的正常值,男性是(1),女性是(2),血红蛋白正常值,男性是(3),女性是(4)。
6.成人外周血液的白细胞的正常值是(1),其中中性粒细胞占(2),嗜酸性粒细胞占(3),嗜碱性粒细胞占(4),淋巴细胞占(5),单核细胞占(6)。
7.红细胞直径(1),形态呈(2)状,中央较(3)周边较(4)。
成熟红细胞无(5),也无(6)。
细胞质的主要的成分是(7)。
8.红细胞的功能是(1)和(2)。
9.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1)天。
衰老的红细胞在(2)、(3)和(4)等处被(5)吞噬。
10.网织红细胞是骨髓进入血流(1)成熟的红细胞。
用(2)作活体染色,可见该细胞内有蓝色细网或颗粒,电镜下为残留的(3),进入外周血(4)天后,细胞器全部消失。
成人外周血中网织红细胞占红细胞总数的(5),新生儿可达(6)。
11.光镜观察血涂片,根据白细胞质内有无(1),可分为粒细胞和无粒细胞两大类。
粒细胞又依其(2)的嗜色性分为(3)、(4)和(5)三种。
无粒细胞又分为(6)和(7)两种。
12.中性粒细胞胞质中的颗粒分为(1)和(2)两种,前者颗粒含(3)和(4),是属于一种(5)。
后者颗粒中含(6)、(7)和(8)等。
13.嗜酸性粒细胞胞质颗粒含(1)、(2)和(3)。
该细胞吞噬(4)或(5),灭活(6)从而(7)过敏反应。
14.当机体内发生细菌性炎症时,(1)总数增加,(2)细胞比例增高。
当有过敏性疾病或寄生虫感染时,(3)细胞数增多。
血液和血细胞发生在人体中,血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运输氧气和营养物质,还帮助排除废物并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
而在血液中,血细胞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血液和血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发生,构成了人体健康的基石。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
血浆是一种淡黄色的液体,主要由水、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组成。
而血细胞则可以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红细胞。
红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细胞类型,它们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血红蛋白,这是一种富含铁元素的蛋白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然后将氧气运输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
同时,红细胞也会携带二氧化碳回到肺部,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红细胞的形态特殊,呈现出一个酒庄形状,这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在狭窄的血管中流动,并增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效率。
接下来是白细胞,它们是身体的一线免疫力量。
白细胞可以分为多个亚种,每种都具有不同的功能。
它们可以抵御病菌和疾病,清除废弃物和异常细胞。
当身体受到感染或遭受伤害时,白细胞会快速增加,并聚集在受伤或感染的区域,形成炎症反应。
这些白细胞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和资源,以保护整个身体免受细菌、病毒和其他病理物质的侵害。
白细胞还可以通过吞噬和分解病原体来清除它们。
在免疫系统中,白细胞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们是身体抵抗疾病的重要力量。
最后是血小板,它们是血液中最小的细胞片段,负责止血过程。
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会迅速聚集在受伤的区域,并释放出一种称为血小板激活因子的物质。
血小板激活因子能够使周围的血小板黏附在一起,形成血小板聚集体,同时还能激活纤维蛋白原,使其转化为纤维蛋白,形成血栓,从而停止出血。
血小板在维持正常止血功能和防止过度出血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血液和血细胞的发生和相互作用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红细胞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身体的氧气供应和代谢平衡;白细胞则负责抵御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保卫身体免受感染和疾病;血小板则能够凝结血液,止血防止过度出血。
第二章造血及其调控本章要点1. 掌握造血的概念、造血过程、出生前后造血发生的场所。
2. 列举造血调控的细胞因子并描述其调控作用机制。
3. 掌握造血干细胞的概念,描述造血干细胞功能的检查方法和原理。
4. 掌握骨髓穿刺和活检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干抽的概念。
5. 描述造血干细胞的归巢和动员过程。
6. 掌握骨髓移植的原理、适应症,了解其最新进展。
7. 了解造血的增殖、成熟和死亡信号传导调控。
8. 了解细胞治疗的概念和最新进展,包括CART, IPS等。
病例患者女,35岁,2005年12月以头晕、乏力、发热、鼻血1月为主诉人院。
入院时血象Hb 24g/L, WBC l.8×109/L,BPC 26×109/L,ANC < 0.5×109/L,骨髓多部位穿刺增生均重度减低。
诊断符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
给予抗炎、康力龙、惠尔血、强的松等治疗无效,病情急剧加重,经本人和家属同意,于 2006年1月10日行脐血移植治疗。
预处理方案:环磷酰胺(CY)100 mg/(Kg.d)×2d。
预处理后分次输注血型相合、HLA不相合新鲜脐血共6个(其中4男、2女)。
共输入有核细胞数1.6×108/Kg,CFU-GM总数为2.O×104/Kg。
预处理后7日,WBC 为0。
移植后28日,WBC > 1.0×109/L,移植后85日,BPC 60×109/L。
骨髓造血功能明显恢复。
骨髓中检出男性染色体核型46,XY。
脐血移植后胎儿型血红蛋白HBF,由移植前HBF < 1%上升到HBF l4.2%,并持续3月余。
移植后4个月造血功能恢复出院。
出院BPC 50-60 x 109/L,一年后恢复正常。
患者已无病存活达10年余。
请问:脐血移植存在的主要困难是什么?采用不相合脐血移植是否合适?脐血移植的原理和成功的标志?展望脐血移植的前景。
关于血的生成描述
血液是人体内至关重要的液体组织,起着运输氧气、养分和细胞废物排出等多种重要功能。
在人体内,血液的生成是通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完成的,主要发生在骨髓和其他相关器官中。
血液的生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红细胞的生成和白细胞以及血小板的生成。
1、红细胞的生成:
红细胞是血液的主要成分,主要负责携带氧气到身体各部位。
红细胞的生成发生在骨髓中的造血组织中,其过程称为红细胞生成。
骨髓中的干细胞经过一系列分化和分裂的过程,最终转化为成熟的红细胞。
这个过程称为红细胞的血细胞生成线。
在红细胞生成的过程中,关键因素包括EPO(促红细胞生成素)、铁元素的供应以及足够的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物质。
2、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
白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抵御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的入侵。
血小板则起到止血和血管修复的作用。
白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也发生在骨髓中。
干细胞经过分化和分裂形成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和血小板。
这个过程受到多种调节因素的控制,包括细胞因子和荷尔蒙的影响。
总体来说,血液的生成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各种细胞因子、荷尔蒙和充足的营养物质的参与。
骨髓是主要的造血器官,其中的干细胞通过分化和分裂过程最终形成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各种成分,确保血液的正常生成和功能。
这个过程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任何干扰或异常都可能导致造血系统疾病和相关问题的发生。
«安全血液及血液制品»远程教育培训试题姓名得分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40分)1、对于安全输血而言,质量就是符合特定标准的、连续的、可靠的服务及产品。
()2、血液在采集、化验、储存和发放过程中出现质量差错会对病人造成非常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后果。
()3、SOP的本质是书面说明书。
()4、任何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按其工作范围内的SOP进行操作。
()5、试剂盒中的说明书也是一种SOP。
()6、记录之所以是质量保证系统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因为从记录中可以发现工作人员的差错。
()7、体检医生没有必要为每个献血者保守其秘密。
()8、血站检验科的检测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血清学检测,二是生化检测。
()9、实验室检测记录中,仪器使用及保养的记录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10、对保存记录的管理是保证记录完整和便于查阅的前提。
()11、对于记录着“谁借出记录,借出原因、借出时间、归还时间”的原始记录,没有必要进行复核以确认记录归还。
()12、记录受到防止物理因素如潮湿、热火、阳光、虫害及化学品的危害的保护就可以了。
()13、医院血库可以开展贮存式自身输血业务。
()14、质量监督包括两个主要方面:结果和复核和设备的常规保养、校准。
()15、构成质量保证系统的基础是:质量控制、质量审核和质量监督。
()16、对所有仪器设备的定期保养、校正及采取的必要措施应做记录。
()17、质量审核是由机构内各工艺环节上的质监员或外聘的专家来完成的。
()18、质量审核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19、2-8℃贮存血液可以抑制污染的少量细菌生长。
()20、通常新鲜冰冻血浆的临床适应证是经出血病人补充凝血因子,而不是用于维持血容量。
()21、冷链是一个血液贮存和运输系统,它包括人和设备两个因素。
()22、红细胞成分血的保存温度越低越好!()23、如果不得已采用家用冰箱贮血,工作人员必须在不同时间检查冰箱不同部位的温度,以确保血液没有贮存在冰箱的“热点”或“冷点”位置。
第四章血液内容要点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呈双凹圆盘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具有与O2或CO2结合的能力。
正常成人血液中,女性约含(3.5~5.0)×1012/L个红细胞, 血红蛋白110~140g/L,男性约含(4.0~5.5)×1012/L个红细胞,血红蛋白120~150g/L;网织红细胞是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占成人外周血红细胞总数的0.5%~1.5%,可合成血红蛋白。
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具有很强的防御和免疫功能,正常成人的血液中含量为(4.0~10)×109/L,白细胞可分为有粒和无粒白细胞两类:有粒白细胞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3种;无粒白细胞分为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中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有杆状核和分叶核,无核仁,胞质中散布着许多细小的特殊颗粒和嗜天青颗粒,有活跃的吞噬能力;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3%,细胞核常为2叶,胞质内充满嗜酸性颗粒,有减弱过敏反应、杀灭寄生虫的作用;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1%,胞核分叶,呈S形或不规则形,着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嗜碱性颗粒,可覆盖在核上,参与过敏反应;淋巴细胞约为白细胞总数的25%~30%,分为大、中、小3型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数量最多,细胞核圆形,一侧常有凹陷,染色质致密呈块状,染色深,细胞质很少,嗜碱性,染为天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根据其发生部位等不同,又可分为T细胞、B细胞、NK细胞等3类,T细胞参与机体细胞免疫,B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3%~8%,是血液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细胞核呈卵圆形、肾形、不规则形或马蹄铁形,核染色质颗粒细小,染色较浅,细胞质呈弱嗜碱性,染为浅灰蓝色,内含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在血液内具有一定的吞噬作用。
骨髓造血组织由网状组织和造血细胞形成,网状组织构成支架,各种血细胞、少量造血干细胞、巨噬细胞、脂肪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未分化间充质细胞位于网孔中,网状组织、微血管及巨噬细胞等共同组成了造血诱导微环境,具有调节造血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功能。
中考生物-血液考点一、血液的成分1.血浆(1)形态:淡黄色半透明液体。
(2)组成: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3)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2.血细胞二、输血和血型1.血量(1)体内的血量相对稳定,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体内所含血液总量约为每千克体重60~80mL。
(2)医学研究表明,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
2.ABO血型按照红细胞所含A、B凝集原的不同,把人类血液分成四型:A型、B型、AB型和O 型。
3.安全输血(1)同型输血当一个人大量失血而危及生命时,最有效的抢救方法是输血。
但如果处置不当,很可能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灾难,因此,安全输血非常重要。
安全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
(2)成分输血根据病人的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入某一成分。
4.无偿献血制度(1)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
可见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2)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重点一血液的成分和功能1.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血涂片图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含有细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B.②表示的是血浆,能运输养料和废物C.视野中③数量最多,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输血时血型不合,④会凝集成团而阻塞血管【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图中①是白细胞,②是血浆,③是红细胞,④是血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