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管通路护理实践指南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41
最新: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实践指南(第三版)解读摘要新生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1Cc)是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常用的技术,几乎是危重新生儿包括极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人群必备的药物治疗及肠外营养通路,PICC安全管理与护士实践能力相关。
美国新生儿护士t办会(NANN)制定了《新生儿PIeC临床实践指南》并于2015年修订为《新生儿P1CC临床实践指南(第三版)》,旨在指导新生儿PICC的床旁护理实践、促进新生儿安全。
为便于临床护士依据本指南指导临床实践,故本研究对该指南的内容进行解读。
随着极低出生体重儿及高危新生儿数量的增加,血管通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为新生儿提供安全适宜的血管通路有利于液体、电解质和营养的最优化管理,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1IntensiveCareUnit,NICU)照护者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
1973年,ShaW描述了将硅胶导管置入新生儿中心静脉的新方法[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笥PeriPhera11yinsertedcentra1catheter,PICC)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中国,帮助许多新生儿构建了“生命线”0。
护士是PICC置入、维护、管理的核心人群,建立训练有素的PICC护理团队与患儿结局相关。
新生儿PICC护士的临床实践应来自与新生儿人群相匹配的P1CC临床实践指南。
美国新生儿护士协会发布了《新生儿PICC指南》,并于2015年修订为《新生儿PICC 临床实践指南(第三版)》。
该指南内容涵盖了新生儿P1CC临床实践所需要掌握的所有重要内容,包括置管部位选择、导管尖端定位、异位导管的复位、敷贴更换、皮肤消毒、辅助技术设备的应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预防及培训教育等8个方面。
为了促使国内新生儿护士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指南,保障新生儿临床PICC的使用安全,现将该指南内容进行解读。
本指南解读依据Ebe11等⑶的证据推荐强度分级:A级为有利于患儿的高质量的、一致性高的证据,B级为对于患儿的益处有限的、一致性不够的证据,C级为基于共识、常规、意见建议类的证据。
汇报人:日期:contents •血管通路概述•血管通路护理核心概念•血管通路护理实践•血管通路护理培训与教育•血管通路护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血管通路护理案例研究目录01血管通路概述外周静脉通路中心静脉通路动静脉内瘘030201血管通路的重要性02血管通路护理核心概念临时血管通路永久血管通路血管通路植入方法血管通路的选择与植入保持清洁观察血管通路有无红肿、疼痛等异常症状,及时就医。
观察有无异常避免压迫血管通路的日常护理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可能导致血管通路失效,需及时溶栓或手术处理。
感染感染是血管通路最常见的并发症,应保持清洁并使用抗生素治疗。
血管损伤血管损伤可能导致出血、血肿等问题,需及时压迫止血或手术处理。
血管通路的并发症及处理定期检查正确使用药物合理饮食血管通路的维护与保养03血管通路护理实践准备手术区域心理护理评估患者术前准备监测生命体征在手术过程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协助医生进行血管通路的建立和维护,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心理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
1 2 3观察病情预防感染心理护理03心理护理01定期检查02调整饮食康复期护理04血管通路护理培训与教育医护人员培训01020304血管通路基础知识血管通路建立技术血管通路护理技巧并发症识别与处理血管通路重要性血管通路自我护理血管通路异常识别紧急情况处理患者及家属教育社区讲座社区资料发放社区宣传活动社区宣传与教育05血管通路护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提高血管通路护理的效果和质量确保正确的置管技术01定期检查和维护02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凝药物03预防感染预防血栓形成防止空气栓塞减少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和依从性提供良好的健康教育给予心理支持定期随访和评估06血管通路护理案例研究总结词长期中心静脉置管是许多患者的生命线,对其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
详细描述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需要定期更换导管、护理穿刺部位、预防血栓形成和感染等。
中国乳腺癌中心静脉血管通路临床实践指南(2022版)中心静脉作为一种安全的输液途径已经获得共识。
临床常用的中心静脉血管通路(central venous access,CVA)包括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经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完全置入式静脉输液港,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等,这些CVA 在乳腺癌临床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推荐意见1.适应证需要输入化疗药物、高渗透性或黏稠度较高的液体如静脉营养或输血和长期输液的乳腺癌病人(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2. 通道选择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贵要静脉(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2)股静脉置入(证据等级:Ⅱ类;推荐强度:A级)。
PICC:(1)贵要静脉(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 级)。
(2)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新生儿可通过大隐静脉、颞静脉、耳后静脉等)、股静脉(证据等级:Ⅱ类;推荐强度:B级)。
CVC:(1)颈内静脉(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 级)。
(2)锁骨下静脉、股静脉(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3. CVA导管尖端位置植入式静脉输液港:(1)上腔静脉下1/3 部分(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 级)。
(2)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PICC:(1)上腔静脉下1/3 部分(证据等级:Ⅰ 类;推荐强度:A级)。
(2)上腔静脉和右心房交界处(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
CVC:上腔静脉下1/3与右心房上1/3之间(证据等级:Ⅱ类;推荐强度:A级)。
4.导管尖端定位方法:(1)术中X 线透视或术后胸片(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 级)。
(2)术中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定位,如腔内ECG(injection of vien electrocardiogram,IV-ECG)(证据等级:Ⅰ类;推荐强度: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