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考试刑法历年真题答案解析(三)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5
202X年国家司法考卷子三试题卷子受司法部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托付,中国普法网现予公布202X年国家司法考试试题,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转载。
.本页内容如与考卷子子有出入的,以考卷子子为准;本页试题的题序或选项顺序与考生使用的卷子不同的,以试题选项内容为准。
.提示:本卷子为选择题,由计算机阅读。
.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勿在卷面上直接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项选择、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局部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张某从银行贷得80万元用于购置房屋,并以该房屋设定了抵押。
.在借款期间房屋被洪水冲毁。
.张某尽管生活困难,仍想方设法还清了银行贷款。
.对此,周围多有议论。
.依据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民法有关规定,以下哪一观点可以成立?A.甲认为,房屋被洪水冲毁属于不可抗力,张某无须履行还款义务。
.坚持还贷是多此一举B.乙认为,张某已不具备还贷能力,无须履行还款义务。
.坚持还贷是为难自己C.丙认为,张某对房屋的毁损没有过错,且此情况不止一家,银行应将贷款作坏账处理。
.坚持还贷是一厢情愿D.丁认为,张某与银行的贷款合约并未因房屋被冲毁而消灭。
.坚持还贷是严守合约、老实信用【司法部答案】D【考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抵押物灭失对主合约的影响【答案解析】依据物权法规定,抵押财产灭失,债权人的抵押权一般消灭,除非存在物上代位。
.但作为主合约的借款合约并不因此受到影响,借款人仍负有还款义务。
.A选项中,尽管洪水冲毁房屋属于不可抗力,但合约法规定的风险负担适用交付主义,该风险应当由张某负担,甲的说法不成立。
.B选项中,还款能力与是否负有仍还款义务无关,乙说法不成立。
.C选项中,银行可以做坏账处理的系实在无法收回的贷款,而非只要房屋损毁即应当做坏账处理,丙的说法颠倒因果不成立。
.D选项成立,彰显了民法老实信用原则。
.2.关于法人,以下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社团法人均属营利法人B.X会法人均属公益法人C.社团法人均属公益法人D.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均属营利法人【司法部答案】B【考点】社团法人、财团法人;营利法人、公益法人的区分【答案解析】法人依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划分,但大陆法系传统划分系最为重要的划分,也最难理解。
司法考试卷三参考答案司法考试卷三参考答案司法考试是一项重要的选拔和评估法律人才的考试,被广泛认可为法律从业者的入行门槛。
而其中的卷三是司法考试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考察考生对法律实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就司法考试卷三的一些典型题目进行分析和给出参考答案,供考生参考。
一、刑事辩护策略刑事辩护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环节,辩护律师的策略和技巧直接关系到被告的权益和案件的结果。
在刑事辩护中,律师应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
比如,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认罪辩护策略,争取较轻的刑罚;而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否认犯罪或质疑证据的策略,争取无罪判决。
此外,律师还可以通过调查取证、辩论等手段来强化辩护策略。
二、民事赔偿标准民事赔偿是民事诉讼中的重要内容,涉及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在确定民事赔偿标准时,应该根据损失的具体情况、责任的大小以及社会公共利益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一般来说,民事赔偿包括经济损失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等方面。
在经济损失赔偿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损失进行计算;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可以根据被侵权人的痛苦程度和侵权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适当赔偿。
三、行政复议程序行政复议是行政法律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和法人对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诉讼之前的一种救济方式。
在行政复议程序中,申请人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向行政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行政机关应该在规定的时限内进行复议,并作出复议决定。
如果申请人对复议决定不服,可以依法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程序的目的是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证行政机关的合法行为。
四、证据收集与保全证据是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案件的结果。
在证据收集和保全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确保证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在刑事诉讼中,可以通过调查取证、询问犯罪嫌疑人、搜查等方式收集证据;在民事诉讼中,可以通过举证、调查取证等方式收集证据。
此外,为了保全证据,可以采取封存、扣押等措施,防止证据被破坏或篡改。
国家司法考试试题解析——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种对旳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下列有关民事权利旳表述哪一种是错误旳?A.抵销权是一种形成权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C.债权祈求权不具有排他性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答案及解析】:D 支配权是对权利客体进行直接旳排他性支配并享有其利益旳权利。
人身权、物权、知识产权中财产权等属于支配权。
祈求权是特定人得祈求特定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旳权利。
债权是经典旳祈求权。
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达就能使权利发生、变更或者消灭旳权利。
撤销权、解除权、追认权、抵销权等都属形成权。
2.甲、乙、丙各出资5万元合作开办一家餐馆,经营期间,丙提出退伙,甲、乙同意,三方约定丙放弃一切合作权利,也不承担合作债务。
下列选项哪一种是对旳旳?A.丙退伙后对原合作旳债务不承担责任B.丙退伙后对原合作旳债务仍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C.丙退伙后对原合作旳债务承担补充责任D.丙退伙后仍应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原合作债务承担清偿责任【答案及解析】:B 民通意见第53条规定:合作经营期间发生亏损,合作人退出合作时未按约定分担或者未合理分担合作债务旳,退伙人对原合作旳债务,应当承担清偿责任;退伙人已分担合作债务旳,对其参与合作期间旳所有债务仍负连带责任。
3.甲企业常常派业务员乙与丙企业签订协议。
乙调离后,又持盖有甲企业公章旳协议书与尚不知其已调离旳丙企业签订一份协议,并按照一般做法提走货款,后逃匿。
对此甲企业并不知情。
丙企业规定甲企业履行协议,甲企业认为该协议与己无关,予以拒绝。
下列选项哪一种是对旳旳?A.甲企业不承担责任B.甲企业应与丙企业分担损失C.甲企业应负重要责任D.甲企业应当承担签约后果【答案及解析】:D 表见代理是指虽无代理权但表面上有足以使人信为有代理权旳代理。
表见代剪发生有权代理之效果,即有本人而非行为人负代理行为旳效果。
4.甲于1972年将房屋出典给乙,典价5000元,典期。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试题及答案2022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三》精选试题及答案1.张某遗失的名表被李某拾得。
1年后,李某将该表卖给了王某。
再过1年,王某将该表卖给了郑某。
郑某将该表交给不知情的朱某修理,因郑某不付修理费与朱某发生争吵,张某方知原委。
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张某可请求李某返还手表B.张某可请求王某返还手表C.张某可请求郑某返还手表D.张某可请求朱某返还手表【答案】D【解析】本题考核拾得遗失物、物权请求权。
《物权法》第107条规定,全部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
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
权利人向受让人支付所付费用后,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追偿。
据此可知,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遗失物无论辗转于何人之手,全部权人都可以请求返还原物,但理论上通说认为主见返还原物请求的对象是现实占有人。
本案中的现实占有人是朱某,李某、王某与郑某都不是遗失物的现实占人。
因此,张某只能请求朱某返还手表,请求李某、王某、郑某返还手表的话,将无法实现目的。
2.甲与乙订立房屋租赁合同,商定租期5年。
半年后,甲将该出租房屋出售给丙,但未通知乙。
不久,乙以其房屋优先购买权受侵害为由,请求法院判决甲丙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甲出售房屋无须通知乙B.丙有权依据善意取得规章取得房屋全部权C.甲侵害了乙的优先购买权,但甲丙之间的合同有效D.甲出售房屋应当征得乙的同意【答案】C【解析】本题考核房屋承租人的优先购买权问题。
选项A、D错误。
《合同法》第230条规定,出租人出卖租赁房屋的,应当在出卖之前的`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购买的权利。
据此可知,甲出售房屋之前应当在合理期限内通知承租人乙。
(2006年) 甲⼄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丙。
由于⼄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但未将此意告诉甲。
某⽇,甲、⼄⼆⼈共同去丙处。
为确保万⽆⼀失,甲、⼄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
进⼈丙的房间后,甲、⼄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
甲、⼄⼆⼈旋即逃离现场。
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拿⾛⼈民币5万元。
出门后,甲背着⼄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起潜逃。
潜逃期间,甲窃得⼀张信⽤卡,向⼄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让⼄到银⾏柜台出了信⽤卡中的3万元现⾦。
犯罪所得财物挥霍⼀空后,丁因⽣活⽆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致丙死亡的事实。
请回答96-100题。
96.就被害⼈丙的死亡⽽⾔,下列对甲、⼄所应成⽴犯罪的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A.甲、⼄均成⽴故意杀⼈(既遂)罪,属于共同犯罪 B.甲、⼄均成⽴故意伤害(致⼈死亡)罪,属于共同犯罪 C.甲成⽴故意伤害(致⼈死亡)罪,⼄成⽴故意杀⼈(既遂)罪,不属于共同犯罪 D.甲成⽴故意伤害(致⼈死亡)罪,⼄成⽴故意杀⼈(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共同犯罪 答案及解析:ABC 根据《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2⼈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因此成⽴共同犯罪要求共犯之间有犯罪的意思联络,⽽根据《刑法》第25条第2款的规定,2⼈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本案中甲、⼄⼆⼈共谋"教训"丙,甲只有伤害的故意,⽽⼄却暗藏杀⼼,根据主客观相统⼀的原则,甲成⽴故意伤害(致⼈死亡)罪,⼄成⽴故意杀⼈(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共同犯罪。
根据共犯理论中的实⾏过限也能得出相同的答案。
故选项ABC判断是错误的,为本题应选答案。
97.就被害⼈丙死亡这⼀情节,下列对与丁有关⾏为的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A.丁成⽴故意杀⼈罪的共犯 B.丁成⽴故意伤害罪的共犯 C.甲丁成⽴抢劫罪(致⼈死亡)的共犯 D.丁对丙的死亡不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及解析:ABC 丁主观上只有对丙实施盗窃的主观故意,没有伤害、杀害丙的故意或者过失。
2013年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真题答案及解析(3)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3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二刑法真题答案及解析,以下为刑法多项选择题部分。
51.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项是正确的?A.船工甲见乙落水,救其上船后发现其是仇人,又将其推到水中,致其溺亡。
甲的行为成立不作为犯罪B.甲为县公安局长,妻子乙为县税务局副局长。
乙在家收受贿赂时,甲知情却不予制止。
甲的行为不属于不作为的帮助,不成立受贿罪共犯C.甲意外将6岁幼童撞入河中。
甲欲施救,乙劝阻,甲便未救助,致幼童溺亡。
因只有甲有救助义务,乙的行为不成立犯罪D.甲将弃婴乙抱回家中,抚养多日后感觉麻烦,便于夜间将乙放到菜市场门口,期待次日晨被人抱走抚养,但乙被冻死。
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答案】BD【考点】不作为犯罪【解析】A项错误。
甲将乙救上船的行为不成立犯罪,但甲将乙推入水中致其溺亡的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属于作为,而非不作为。
B项正确。
夫妻之间对对方的犯罪行为并无阻止的义务,甲对其妻收受贿赂的行为并无阻止的义务,故甲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如果是父母发现未成年子女实施犯罪行为,能阻止而不阻止的,则成立不作为犯罪。
C项错误。
甲将幼童意外撞入河中,具有救助义务。
乙教唆甲故意不救助幼童,致使幼童溺亡,甲成立不作为犯罪的实行犯,乙成立不作为犯罪的教唆犯,二人成立共犯。
D项正确。
甲将弃婴乙抱回家,负有抚养、照顾的义务。
甲能抚养而不抚养,将乙弃置于菜市场门口的,成立不作为犯罪。
52.关于因果关系的认定,下列哪些项是正确的?A.甲、乙无意思联络,同时分别向丙开枪,均未击中要害,因两个伤口同时出血,丙失血过多死亡。
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B.甲等多人深夜追杀乙,乙被迫跑到高速公路上时被汽车撞死。
甲等多人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C.甲将妇女乙强拉上车,在高速公路上欲猥亵乙,乙在挣扎中被甩出车外,后车躲闪不及将乙轧死。
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D.甲对乙的住宅放火,乙为救出婴儿冲入住宅被烧死。
国家司法考试卷三试题带解析1、甲将一套房屋转让给乙,乙再转让给丙,相继办理了房屋过户登记。
丙翻建房屋时在地下挖出一瓷瓶,经查为甲的祖父埋藏,甲是其祖父唯一继承人。
丙将该瓷瓶以市价卖给不知情的丁,双方钱物交割完毕。
现甲、乙均向丙和丁主张权利。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有权向丙请求损害赔偿B.乙有权向丙请求损害赔偿C.甲、乙有权主张丙、丁买卖无效D.丁善意取得瓷瓶的所有权2、关于规章,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1年卷二单选第41题)A.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B.行政机关实施许可不得收取任何费用,但规章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C.规章可以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D.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但规章另有规定的除外A选项A正确。
《行政许可法》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规章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规章既包括部门规章,也包括地方政府规章,较大的市政府制定的规章属于地方政府规章的一种。
因此,其可以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选项B错误。
《行政许可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据此可知,可以另行规定收费的是法律、行政法规,而不包括规章。
选项C错误。
《行政处罚法》第十七条规定,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可以在法定授权范围内实施行政处罚。
据此可知,可以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组织实施行政处罚的是法律和法规,不包括规章。
选项D错误。
《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
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据此可知,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而非“规章”。
3、某市安监局向甲公司发放《烟花爆竹生产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发现甲公司所提交的申请材料系伪造。
司法考试历年试题解析:刑事法(三) 司法考试历年试题解析:刑事法(三)三、不定项选择题:(2002年)(一)A为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配备有公务用枪。
A在有配偶(B女,生活在外地)的情况下,长期与C女共同生活,井生有一子(周围群众均认为A与C为夫妻关系),为此借用了D的3万元现金。
D多次讨债,A无力偿还,于是A格公务用枪(无子弹)用作借债质押物交给D,约定A还款时;取将捡支归还A.3个j、后kA仍然未能归还借款,D便将枪支送给其外甥E玩耍。
E在一周后使用该枪支抢劫某银行储蓄所现金20余万元。
请根据案情回答81-83题。
81.关于A与C女共同生活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法律不承认事实婚姻,所以,A不成立重婚罪B.事实婚姻是无效的,所以,A不成立重婚罪C.A与C女属于同居而非事实婚姻,所以,A不成立重婚罪D.重婚罪侵犯的是配偶权,如果B女同意,则A不成立重婚罪答案及解析:ABCD 《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这条规定指明了构成重婚罪的客观方面,这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有配偶而重婚的;第二,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
在第一种情况中,重婚者的人有配偶的事实容易认定,如何认定重婚就成了认定重婚的关键。
有配偶的人隐瞒自己有配偶的事实,和第三者在民政机关登记结婚当然可以认定为重婚。
对于有配偶的人和第三者没有领取结婚证,而以夫妻关系共同生活,形成所谓事实婚姻,也可以认定构成重婚罪。
不能以事实婚姻没有得到婚姻法的承认为由,而否认这种情况下构成重婚。
事实婚姻是公开以夫妻关系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这种非法关系的存在事实上破坏了合法是婚姻关系,因此对事实重婚也要认定重婚罪定罪处罚。
本案中,A在有配偶的情况下,长期与C女共同生活,并生有一子,且周围群众均认为A与C夫妻关系,这显然已经构成了事实重婚,应认定构成重婚罪。
故认为不构成重婚罪的四项都是错误的,所以都应选。
国家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三)2018年国家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三)1.管制的期限为()。
A.半个月以上,三个月以下B.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C.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D.三个月以上,5年以下参考答案:B2.某甲与某乙有仇,遂寻机报复。
一天某甲得知某乙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乙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
某甲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B.犯罪预备C.犯意表示D.不构成犯罪参考答案:B3.犯罪的中止只能发生在()。
A.预备形态B.实行过程中C.预备形态和实行过程中D.预备形态和危害结果发生以前的实行过程中参考答案:D4.紧急避险成立的合法性条件之一是()。
A.必须是合法利益受到危害的威胁B.危险即将来临C.危险行为必须经过慎重的考虑而实施D.只要能避免危险不惜造成任何危害参考答案:A5.紧急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这里所说的“必要限度”,错误的说法是()。
A.必要限度指紧急避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必须比所避免的损害要小B.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C.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应当负刑事责任参考答案:D6.犯罪的目的和动机是指行为人()。
A.意图通过实施某种犯罪行为达到的某种危害结果B.通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所希望达到的结果C.实现其内心愿望的起因D.行为追求的最终结果参考答案:B7.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有关精神病人具有的刑事责任能力,错误的是()。
A.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不具有责任能力B.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负刑事责任C.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D.精神病人任何时候都不应负刑事责任参考答案:D8.我国刑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应理解为()。
A.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不构成犯罪D.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参考答案:C9.有关刑法的时间效力范围,错误的说法是()。
2018法考刑法历年真题答案及解析(三)2018法考已进入到了紧张的复习阶段,真题练习必不可少,小编整理了刑法历年真题供各位考生练习,帮助大家解析命题思路,了解命题的陷阱与障碍。
一、单项选择题1、国有A 公司总经理甲发现A 公司将从B 公司购进的货物转手卖给某公司时,公司购进的货物转手卖给某公司时,A A 公司即可赚取300万元。
甲便让其妻乙注册成立C 公司,并利用其特殊身份,让B 公司与A 公司解除合同后,再将货物卖给C 公司。
公司。
C C 公司由此获得300万元利润。
关于甲的行为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A.贪污罪贪污罪B.B.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C.C.诈骗罪诈骗罪D.D.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贪污罪。
选项A 正确。
A 公司已经与B 公司签订合同,履行该合同可赚取的300万元是A 公司必然获得的利益,然获得的利益,这与这与A 公司实有的财产本质上没有区别,公司实有的财产本质上没有区别,甲利用职务之便将其据为己有,甲利用职务之便将其据为己有,甲利用职务之便将其据为己有,符符合贪污罪的犯罪构成。
选项B 错误。
为亲友非法牟利罪,是指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职务便利,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1)将本单位的盈利业务交由自己的亲友进行经营的;(2)以明显高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商品或者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销售商品的;(3)向自己的亲友经营管理的单位采购不合格商品的。
甲的行为不符合本罪的成立要件。
选项C 错误。
贪污罪行为人是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并且非法获取的是本单位的财产,诈骗罪行为人不是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诈骗罪行为人不是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的,非法获取的是他人的财产,非法获取的是他人的财产,非法获取的是他人的财产,不是本单位的财产,不是本单位的财产,本题甲的行为符合贪污罪的成立要件,应当定贪污罪,不能定诈骗罪。
2020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三2018年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三1.关于犯罪集团首要分子承担刑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A.黑社会组织的成员乙得知记者张某要揭发该黑社会组织的罪行,便自作主张杀害了张某。
事后,黑社会组织首要分子甲极力夸奖乙的行为。
甲不应对乙杀害张某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B.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甲指示其成员实施盗窃行为。
该集团的三名成员在实施盗窃行为的过程中转化为抢劫。
甲不应对三名成员的罪行承担责任C.抢劫集团的首要分子甲,事先只是确定、指示其成员实施抢劫财物的行为。
一段时间后,其成员乙、丙为了勒索财物,实施了绑架行为。
事后,甲在集团内部“夸奖”乙、丙的行为。
时隔不久,其他集团成员因为甲“赞成”绑架也实施了绑架行为。
虽然首要分子甲对乙、丙的绑架罪不承担责任,但对于其他成员后来实施的绑架行为应当承担责任。
D.盗窃集团的首要分子指示成员实施盗窃行为,而没有限定盗窃的目标等内容,集团成员盗伐林木时,首要分子仍然对该盗伐林木的犯罪承担责任。
同样,集团成员盗窃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首要分子也应对盗窃危险物质罪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CD2.朱某、鹿某事先预谋杀人后勒索钱财。
朱某、鹿某将女大学生陈某骗至某镇大沙河边,杀害后掩埋。
后以陈女被绑架为由,向其家中索款5万元。
之后,朱某找到姐姐张某,谎称其和鹿某绑架了一人,为便于要钱,要求用张某的身份证办理一张银行信用卡。
张某便将本人的身份证交给了朱某。
因银行要求本人亲自办理,张某又亲自去银行办理了信用卡。
几天后,朱某再次找到张某,让其在信用卡里存一部分钱,以免索要来的钱数额太大存入空白卡上引起怀疑。
张某便将自己的6000元存入了此卡。
案发后三人被抓获。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朱某、鹿某、张某三人构成绑架罪共犯B.朱某、鹿某、张某三人构成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想象竞合犯C.朱某、鹿某二人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还构成诈骗罪与敲诈勒索罪的想象竞合犯,应当与故意杀人罪进行数罪并罚D.张某与朱某、鹿某二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共犯正确答案:CD3.刑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司法考试刑法试题及答案:侵犯财产罪(三)41.不属于“多次抢劫”的情形是:( )A.甲于3月8日抢劫张三1000元、4月5日抢劫李四手表1只、7月8日抢劫警察王五手枪1支B.乙于夜晚在一公路路口处守候,持刀拦截先后途径此处的张三、李四和王五3人C.甲、乙、丙、丁四人得知张三家有人赌博,便持刀进入,对正在赌博的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一一搜身。
抢去他们身上的财物。
D.甲、乙、丙、丁对一栋居民楼房中的几户居民连续实施入户抢劫42.属于“携带凶器抢夺”的情形是:( )A.行为人随身携带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进行抢夺B.为了实施犯罪而携带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行为C.行为人随身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抢夺,但有证据证明该器械确实不是为了实施犯罪准备的D.行为人将随身携带凶嚣有意加以显示、能为被害人察觉到的E.行为人携带凶器抢夺后,在逃跑过程中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43.行为人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未达到“数额较大”,为抗拒抓捕当场使用暴力,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的情形是:( )A.盗窃、诈骗、抢夺接近“数额较大”标准的B.入户或在公共交通工具上盗窃、诈骗、抢夺后在户外或交通工具外实施上述行为的C.使用暴力致人轻微伤以上后果的D.使用凶器或以凶器相威胁的44.关于抢劫犯罪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抢劫信用卡后使用、消费的,其实际使用、消费的数额为抢劫数额B.为抢劫其他财物,劫取机动车辆当做犯罪工具或者逃跑工具使用的,被劫取机动车辆的价值计入抢劫数额C.为实施抢劫以外的其他犯罪劫取机动车辆的,以抢劫罪和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D.以毒品、假币、淫秽物品等违禁品为对象,实施抢劫的,以抢劫罪定罪,抢劫的违禁品数量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45.下列哪些情形以抢劫罪定罪?( )A.抢劫违禁品B.抢劫赌资、犯罪所得的赃款赃物的C.仅以其所输赌资或所赢睹债为抢劫对象的D.为个人使用,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取得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E.教唆或者伙罔他人采取暴力、胁迫等手段劫取家庭成员或近亲属财产的46.关于抢劫罪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 .A.抢劫违禁品后又以违禁品实施其他犯罪的,应以抢劫罪与具体实施的其他犯罪实行数罪并罚B.实施伤害犯罪,在被害人未失去知觉,临时起意劫取他人财物的,应以伤害罪与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C.实施强奸犯罪,在被害人未失去知觉,临时起意劫取他人财物的,应以强奸罪与抢劫罪实行数罪并罚D.实施伤害犯罪,在被害人失去知觉或者没有发觉的情形。
2021年司法考试卷三试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项选择、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本局部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以下哪一情形下,乙的请求依法应得到支持?A.甲应允乙同看演出,但迟到半小时。
乙要求甲赔偿损失B.甲听说某公司股票可能大涨,便告诉乙,乙信以为真大量购进,事后该支股票大跌。
乙要求甲赔偿损失C.甲与其妻乙约定,如因甲**导致离婚,甲应补偿乙50万元,后二人果然因此离婚。
乙要求甲依约赔偿D.甲对乙承诺,如乙比赛夺冠,乙出国旅游时甲将陪同,后乙果然夺冠,甲失约。
乙要求甲承当赔偿责任【考点】民事法律关系【司法部答案】C【参考答案】 C【解析】乙的请求权要得到支持必须甲乙之间产生了民事法律关系,?民法通那么?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受法律调整的。
此题A项甲应允同看演出而爽约,D项承诺陪同旅游都是属于道德范畴,因此不能产生有法律意义的请求权。
B项转述听闻的消息产生的损失,乙作为成年人自己承当该风险,也不能产生相应的请求权,只有C项夫妻之间对**导致离婚的补偿,符合民法意思自治的要求,甲乙之间有协议存在,乙的请求权能得到支持,因此应选C。
2.甲十七岁,以个人积蓄1,000元在慈善拍卖会拍得明星乙表演用过的道具,市价约100元。
事后,甲觉得道具价值与其价格很不相称,颇为懊悔。
关于这一买卖,以下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买卖显失公平,甲有权要求撤销B.买卖存在重大误解,甲有权要求撤销C.买卖无效,甲为限制行为能力人D.买卖有效【考点】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司法部答案】D【参考答案】 D【解析】?民法通那么?第12条规定,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对“与其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是从行为与本人生活相关联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为,并预见相应的行为后果,以及行为标的数额等方面认定。
(2004年)81.下列情形中,告诉才处理的有:A.捏造事实,诽谤国家领导⼈,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B.虐待家庭成员,致使被害⼈重伤C.遗弃被抚养⼈,情节恶劣的D.暴⼒⼲涉他⼈婚姻⾃由的答案及解析:D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共有四种:即刑法分则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公然侮辱、诽谤案(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第257条第1款规定的暴⼒⼲涉婚姻⾃由案(被害⼈死亡的除外),第260条第1款规定的虐待案(被害⼈重伤、死亡的除外)和第270条规定的侵占他⼈财物案。
82.甲拐骗了5名⼉童,偷盗了2名婴⼉,并准备全部卖往A地。
在运送过程中甲因害怕他们哭闹,给他们注射了⿇醉药。
由于⿇醉药过量,致使2名婴⼉死亡,5名⼉童处于严重昏迷状态,后经救治康复。
对甲的⾏为应以何罪论处?A.拐卖⼉童罪B.拐骗⼉童罪C.过失致⼈死亡罪D.绑架罪答案及解析:A A对,拐卖妇⼥、⼉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童的⾏为。
B 错,拐骗⼉童是拐卖⼉童罪的6种⾏为之⼀种。
C错,造成被拐卖⼉童或其亲属重伤、死亡或其他严重后果是拐卖⼉童罪的加重情节。
D错,以勒索财物为⽬的偷盗婴幼⼉的,视为绑架的⼀种特殊形式,以绑架论处,⽽“以出卖为⽬的,偷盗婴⼉是拐卖⼉童罪的加重情节。
83.某法院开庭审理⼀起民事案件,参加旁听的原告之夫李某认为证⼈王某的证⾔不实,便当场⼤声指责,受到法庭警告。
李某不听劝阻,⼤喊“给我打”,在场旁听的⼗多个原告⽅的亲属⼀拥⽽上,对王某拳打脚踢,法庭秩序顿时⼤乱。
审判长予以制⽌,李某⼀伙⼜对审判长和审判员进⾏围攻、殴打,审判长只好匆匆宣布休庭。
李某的上述⾏为触犯了什么罪名?A.打击报复证⼈罪B.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C.扰乱法庭秩序罪D.妨害作证罪答案及解析:AC A对D错,妨害作证罪是指以暴⼒、威胁、贿买等⽅法阻⽌证⼈作证或者指使他⼈作伪证的⾏为。
打击报复证⼈罪,表现为对证⼈进⾏打击报复的⾏为,对象是已经在诉讼过程中依法作证的证⼈。
司法考试刑法历年真题答案解析(三)
1.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
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
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
D.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刑法解释。
A项中,盗窃罪的对象“公私财物”都属于他人占有的财物,“他人的财物”的解释,去除了“他人占有”的限制,扩大了盗窃的对象,属于扩张解释。
B项中,将“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扩张解释,并不是当然解释。
当然解释,即刑法规定虽未明示某一事项,但依形式逻辑、规范目的及事物属性的当然道理,将该事项解释为包括在该规定的适用范围之内。
故B项说法错误。
C项对抢劫罪的认定进行了扩张解释,说法正确。
D项中,对“信用卡”的功能进行了扩张解释,故D项说法错误。
2.关于犯罪主体,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女,43岁)吸毒后强制猥亵、侮辱孙某(智障女,19岁),因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只能是男性,故甲无罪
B.乙(15岁)携带自制火药枪夺取妇女张某的挎包,因乙未使用该火药枪,故应当构成抢夺罪
C.丙(15岁)在帮助李某扣押被害人王某索取债务时致王某死亡,丙不应当
负刑事责任
D.丁是司法工作人员,也可构成放纵走私罪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核犯罪主体。
A项中,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妇女或者侮辱妇女的行为。
该罪的犯罪主体同样可以是女性。
所以A项说法错误。
B项中,枪支、爆炸物、管制刀具等为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
携带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机械进行抢夺,这种携带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因而只要携带这些凶器进行抢夺,就应定为抢劫罪,所以B项说法错误。
C项中,非法拘禁致人重伤或者致人死亡都是在非法拘禁过程中过失致人重伤或者致人死亡,是非法拘禁的结果加重犯。
而15岁的人对过失致人死亡不负刑事责任,所以C项说法正确。
D项中,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
司法工作人员不能成为放纵走私罪的犯罪主体,所以D项说法错误。
3.关于正当防卫,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A.制服不法侵害人后,又对其实施加害行为,成立故意犯罪
B.抢劫犯使用暴力取得财物后,对抢劫犯立即进行追击的,由于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属于合法行为
C.动物被饲主唆使侵害他人的,其侵害属于不法侵害;但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不是不法侵害
D.基于过失而实施的侵害行为,不是不法侵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正当防卫。
A项中,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意味着不法侵害不可能继续侵害或威胁法益,
此时不法侵害已经结束,如果又对不法侵害人实施加害行为的,已经不存在防卫的时间条件,应成立故意犯罪。
A项说法正确。
B项中,在财产性违法犯罪的情况下,行为虽然已经既遂,但在现场还来得及挽回损失的,应当认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可以实行正当防卫。
B项说法正确。
C项中,不法侵害应是人实施的不法侵害。
在饲养人唆使其饲养的动物侵害他人的情况下,动物是饲养人进行不法侵害的工具,这种侵害属于不法侵害。
如果是动物对人的自发侵害,因为没有行为人实施,所以并不存在不法侵害的问题。
C项说法正确。
D项中,不法侵害不限于故意的不法侵害,也存在过失的不法侵害,此时也可以进行正当防卫。
D项说法错误。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
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
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属于正当防卫
B.属于紧急避险
C.构成抢夺罪
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紧急避险。
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的法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法益。
关于权衡权益的大小,一般来说,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人身权利中的生命权重于其他人身权利。
本题中,甲的生命
权重于丙的财产权以及身体权,甲为避免乙的追杀,不得已给丙造成损害,属于紧急避险。
故排除ACD,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5.甲因父仇欲重伤乙,将乙推倒在地举刀便砍,乙慌忙抵挡喊着说:“是丙逼我把你家老汉推下粪池的,不信去问丁。
”甲信以为真,遂松开乙,乙趁机逃走。
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不成立故意伤害罪
B.甲成立故意伤害罪中止
C.甲的行为具有正当性
D.甲成立故意伤害罪未遂(不能犯)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核犯罪中止
我国刑法并没有规定复仇行为是正当行为,甲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排除AC.
犯罪中止的本质是“能达目的而不欲”;犯罪未遂的本质是“欲达目的而不能”。
本题中,甲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虽然遇到意志以外的障碍,但该障碍并不足以将其行为停止下来,甲完全可以继续实施伤害行为,但甲松开了乙,这种行为应认定为甲出于自己内心的考虑放弃犯罪,故成立犯罪中止。
排除D项,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6.关于教唆犯,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唆使不满16周岁的乙强奸妇女丙,但乙只是抢夺了丙的财物一万元后即离开现场,甲应成立强奸罪、抢夺罪的教唆犯
B.教唆犯不可能是实行犯,但可能是帮助犯
C.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成立吸食、注射毒品罪的教唆犯
D.有的教唆犯是主犯,但所有的帮助犯都是从犯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核教唆犯。
A项中,被教唆的人在犯罪时超出了被教唆之罪的范围,教唆犯只对自己所教唆的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故A项说法错误,甲不构成抢夺罪的教唆犯,属于强奸罪的教唆未遂。
教唆犯也可以是实行犯。
例如:甲教唆乙抢劫,甲同样也实施了抢劫行为,此种情况下,甲既是教唆犯,也是实行犯。
因此,B项错误。
在刑法分则中,某些教唆行为直接按照犯罪实行行为处理,直接依据刑法分则的规定定罪,不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教唆犯的规定。
B项中的“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应该按照《刑法》第353条的规定直接定罪处罚,而不能再按照刑法总则关于教唆犯的规定来认定。
因此,C项错误。
D项中,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主次作用来处罚。
如果起主要作用,就按主犯处罚;如果起次要作用,就按从犯处罚。
所以“有的教唆犯是主犯”的说法正确。
根据刑法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其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通常就是指帮助犯,所以D项后半句也是正确的,故D项说法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