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9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对阶级斗争的理论认识之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的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无限发展变化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发展是通过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来实现的。
辩证唯物主义反对形而上学的片面观点,强调事物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
马克思主义坚信,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认识事物的基本工具,只有通过对事物的辩证的全面的认识,才能找到改造事物的途径和方法。
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历史的基本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一个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决定的过程,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同社会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驱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历史唯物主义指导我们深刻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从而指导我们正确的改造社会的方向和路径。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独特之处在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
辩证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方法论,而历史唯物主义则为我们揭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运动的动力。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和事物的矛盾运动,历史唯物主义则告诉我们如何理解和改造社会历史。
这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有机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方法。
只有深入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与方法论,我们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改造社会,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唯物史观和辩证法为基础的社会学理论,它不仅是一种政治经济学理论,更是一种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指用于研究社会现象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和理论原则。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关系以及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倡导用唯物史观来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认为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通过对社会历史变化的研究可以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强调社会矛盾的存在以及这些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因此,它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是要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实证分析,并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变化过程来理解社会现象。
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是其重要的理论指导。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包括实证研究、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等多种方法,而马克思主义为这些方法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和原则。
例如,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证分析和历史唯物主义,要求研究者通过对实际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来获取真实的社会规律,并以历史和现实为根据进行理论构建和验证。
此外,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还强调批判精神和实践导向,鼓励研究者通过批判思考和实践探索来推动社会科学的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主要特征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认为社会现象是历史的产物,要通过对社会历史变化的研究来了解其本质和规律。
唯物史观强调以客观实证的方式研究社会现象,反对主观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
2. 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倡导辩证思维,即通过对矛盾的认识和分析来揭示事物的内部运动规律。
辩证法强调对问题的全面分析和综合考虑,反对片面和机械的观点。
3. 实证分析: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要求研究者以实证分析的方式对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通过对实际情况的分析来获取真实的社会规律。
实证分析要求研究者基于真实数据和事实,进行客观、准确的研究。
4. 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对社会现象进行批判性思考和评价。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一部分,它为研究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指导。
它的基本思想是: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一方法论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首先,方法论启示我们要坚持实践出发的观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要求理论要具有实践指导性和实践创新性。
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
只有在实践中深入研究和总结实践经验,才能提高理论创新水平,更好地引导实践。
其次,方法论启示我们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必须紧密联系实际,逐步深化对实际矛盾、实际问题的认识,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只有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才能更好地回应时代的需求,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第三,方法论启示我们要开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独特贡献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类历史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所推动的,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
因此,我们在研究社会、政治、文化等问题时,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入分析阶级斗争的现实状况,具有较深的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
最后,方法论启示我们要推进创新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传承和创新并行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
因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和创新性,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本质内容的理解,使其与时俱进地反映现实,引领未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总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对于我们关心国家今天及未来的发展有重要启示意义。
通过努力深入掌握其核心思想,我们可以推进科学有序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意义总结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意义依然是无可替代的。
尽管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不断推动着人们对知识和思想的追求,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思想基础和方法仍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在认识世界、理论创新、实践指导等方面的意义进行总结。
首先,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在认识世界方面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强调对事物发展的观察和思考。
这一方法论要求我们不仅要看到事物的现象和表面,还要探究其中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引导,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认识社会现象、历史演变以及人类社会的规律性。
在2024年,我们处于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和解决面临的问题,提供科学的思维框架和方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应对和引导社会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在理论创新方面的意义依然重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从社会历史实践中提炼出科学原理和规律。
然而,社会不断变革,新问题不断出现,需要我们进行不断的理论创新和发展。
在2024年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面临着全球化、信息化和数字化等新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理论创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需要在新的社会实践和理论探索中,以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为指导,创造性地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以更好地回答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最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在实践指导方面的意义同样重要。
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和发展理论。
在2024年,世界正在加速发展,各种社会实践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能够帮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问题、总结经验和规律,并将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无论是经济发展、社会改革还是文化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都能够为我们的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帮助,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24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原理方法论总结范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哲学部分包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基本原则。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起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必然的历史规律。
为了探究这些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了辩证法这一方法论。
下面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部分的原理和方法论进行总结。
首先,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之一。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世界的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强调了物质的本质和作用,认为人类的思想是从物质世界中产生的,思想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唯物主义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认识到真理。
唯物主义对于解释现实世界和指导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另一个基本原则。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形态的变革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的作用,认为社会的发展是通过阶级之间的斗争而推动的。
历史唯物主义提供了对历史和社会现象的科学解释,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实践。
为了探究这些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采用了辩证法这一综合的方法论。
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矛盾统一的,事物的变化是由矛盾的斗争和统一推动的。
辩证法强调了相互作用的观点,认为事物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
辩证法还强调了发展的观点,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是从低级向高级、从简单向复杂的演化过程。
辩证法的基本原则包括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矛盾的斗争和统一原则、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则等。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原则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
矛盾的斗争和统一原则认为矛盾的存在和斗争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也要注意矛盾的统一。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则认为事物的变化既有渐进的量变,也有突变的质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会引起突变。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和方法论对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方法论和认识论是相辅相成的,方法是认识的手段和途径,认识是方法的目的和结果。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核心,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对立统一、矛盾运动、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
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前进的,是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
辩证法要求我们从现象看本质,从表面看深层次,从片面看全面,从静止看运动,从量变看质变。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还包括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实证主义的实践论、逻辑学的辨证法、材料主义的实证主义等。
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主观感性认识和客观实践相统一,只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实证主义的实践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源泉,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终点所在。
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认识是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认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历史唯物主义还包括认识论的主体、客体、内容和方法等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要求我们原汁原味地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观点,要善于辨明真假、虚实、善恶,要坚持对真理的追求,要追求真知灼见、批判精神、求是务实。
要善于分析和判断事物的本质和现象,要善于思辨和探索世界的规律和本质,要善于自我批判和辩证分析。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认识论是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的关系,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是我们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自觉的马克思主义者。
希望广大同志牢记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与认识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不息。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与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理解社会现象和指导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论进行探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1. 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是唯物史观,它认为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阐明了历史的必然性和规律性。
2. 辩证法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与矛盾运动,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3.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的重要内容,它强调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4. 阶级斗争和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阶级斗争和革命是历史的主要推动力,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它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唯一彻底的革命形式,为建立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1. 实践论实践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论,它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实践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它包含着对认识过程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强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从具体认识到抽象认识的转化。
3. 阶级分析法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用于对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阶级分析法强调通过揭示社会阶级关系和阶级矛盾,洞察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
4. 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用于研究历史现象和社会发展规律。
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和归纳,揭示历史发展的动力和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方法论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是20世纪以来世界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贡献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结合哲学思考得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理论支持,其方法论思想对于今日世界的发展具有重要提示作用。
一、实践是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认识世界的一种活动力和主体,但人的认识只能在人与自然及其周围社会活动的实践中开展,及其所进行的社会斗争中展示。
因此,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寻找真理,真理的道路必须经过长期而批判的实践。
实践不仅涉及到自然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还是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是进行科学研究和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建设、改造阶级斗争等实践活动的重要依据。
二、矛盾是发展的动力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实践中的各种矛盾问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特别是对于人类社会全面建设和发展来说,矛盾负面影响在于破坏人类社会正常发展过程,正面意义在于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即使是国家间的矛盾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毛泽东也曾提出“反对越南如果在一个很长时期内得势,则我国人民的环境也会发生变化。
越南人民将获得很大的胜利,而既苏修,又美帝国主义必将受到严重的打击”。
这说明了矛盾是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辩证唯物主义是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所有矛盾都有其自己的矛盾,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基础。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即是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的普遍性。
在实践中,所有问题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影响的,只有辩证的透视和分析,才能找到问题的矛盾之处。
而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果不能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不能充分地认识和发挥社会矛盾的积极作用,将会影响社会生产和文化的进步。
四、历史观是进化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历史是人类实践的追溯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而复杂的过程。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观基于进化论,即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之间的连接。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这可真是个超级厉害的东西呀!就好像是我们在生活海洋中航行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咱先来说说辩证唯物主义吧。
这就像是一副神奇的眼镜,让我们能全面、联系、发展地看待世界。
可不是嘛,世界哪是那么简单片面的呀!就好比说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的外表或者一时的表现,得综合各方面来考量。
事物之间也都是相互联系的呀,牵一发而动全身,就像生态系统里,一个环节出问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而发展更是硬道理,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不断变化发展着呢!再讲讲实践的观点。
这可太重要啦!光想不做那可不行,就像学游泳,你在岸上研究再多理论,不下水试试,永远也学不会呀!我们得在实践中去检验真理,去不断探索和发现。
想想看,我们的生活不就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嘛,从走路说话到学习工作,都是通过实践一点点积累经验的。
还有矛盾分析法呢,这可是个宝贝呀!生活中到处都是矛盾,有大矛盾有小矛盾。
就好比说我们既想玩得开心,又想把工作做好,这就是个矛盾呀。
但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我们进步呀!我们要学会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就像治病得先找到病根,才能对症下药。
社会历史观也不能小瞧呀!它让我们明白社会是怎么发展的,我们在其中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我们可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和社会紧密相连的。
我们的行为会影响社会,社会的发展也会影响我们。
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就像是一套万能工具,啥时候都能用得上。
在我们迷茫的时候给我们指引方向,在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给我们提供思路。
它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更加理性。
你想想看,要是没有这套方法论,我们得多迷茫呀!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有了它,我们就好像有了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路。
而且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可不是死板的教条,它是灵活的、生动的。
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运用它,不能生搬硬套。
就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情况要用不同的方法。
浅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论论文摘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而言,需要学习和摸索以及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性。
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以下的6个二级学科,都是很有必要的。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方法论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研究生存在的问题之一,是仍着力在对具体内容的认知及其梳理,这当然是需要的,但毫无疑问是不够的。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而言,需要学习和摸索以及拓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的方法性。
自觉的方法论意识对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其以下的6个二级学科,都是很有必要的。
一、背景底色和理论空间马克思主义在其产生之后,如同人类一切重大的思想形态或重大的理论学说,都有一个其创始者、原创理论与后继者、后来实践之间的互动。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有必要研究其概念、范畴和原理,因为它们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土壤底蕴”、“背景底色”和“理论空间”等。
例如,马克思主义发展论本身不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内容本身,即不同于理论认知,也不能等同于实践,而是根源于实践而对实践所作的能动的思维理论和逻辑把握。
其研究的基本对象主要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自身的基本概念、范畴和原理的生成和演变的历史逻辑;二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自身转化为其对象世界之中并从而认识、改造这一世界的实践进程;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自身所独有的逻辑规律;四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相统一,即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逻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发展论研究的概念范畴有:马克思主义的主旨及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与事实;马克思主义的取向与趋势;马克思主义的现有与应有;马克思主义的文本与阐释;马克思主义的文体与话语;马克思主义的“正统性”与“非正统性”;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性与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与民族性;马克思主义的“西方性”与“非西方性”;马克思主义的区域性与世界性;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性、学术性与理论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与逻辑等等。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之基本方法的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
辩证唯物主义是指从宇宙的发展和各种事物发展的矛盾运动中认识事物和现象的哲学方法。
它是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基本原理,以辩证发展的观点为基本态度而自负的哲学学说。
下面将从整体到个别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包括辩证法和唯物主义。
辩证法是指对事物矛盾的认识方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是从矛盾运动的观点出发来认识和理解事物和现象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是矛盾观。
矛盾观是辩证法的根本原则和核心概念,是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矛盾观是辩证法的理论的基础,是理解和认识矛盾运动的重要工具。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以矛盾观为基础,总结了发展的规律和方式。
例如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把矛盾运动分为对立统一和斗争性,这是辩证法对矛盾运动的分析和认识。
辩证法的基本方法是从矛盾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事物和现象。
辩证法的基本方法是把矛盾的观点作为认识和理解事物和现象的工具。
辨证法的基本方法是对事物和现象进行矛盾和矛盾抒写的分析和认识。
例如辩证法运用矛盾观来分析和认识事物的矛盾运动和矛盾的感性。
唯物主义是指对事物和现象的唯物分析和认识方法。
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是对事物和现象的唯物分析和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
唯物主义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哲学。
唯物主义是从宇宙和事物的物质运动和变化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事物和现象的哲学方法。
唯物主义把唯物的角度作为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和理解的思维工具。
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回溯和肯定事物和现象的物质的本质和发展。
例如唯物主义运用唯物观来认识和理解事物的物质运动和变化。
唯物主义以唯物主义为基础,总结了对事物和现象的物质和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的方法。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启示1. 引言1.1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性引言: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方法论是理论研究的基础和指导,是研究者在开展理论研究时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规范。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不仅是理论研究的工具,更是理论研究的灵魂和核心。
只有依据科学的方法论进行研究,才能获得科学的研究成果。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性还在于其指导研究者正确把握和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强调实事求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等原则,能够帮助研究者从科学的角度认识和分析社会现象,指导研究者正确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并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研究者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强调实践论证、综合分析和辩证推理等方法,要求研究者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开展创新性研究。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则1.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辩证唯物主义。
这意味着要从辩证的角度看待世界,认识和把握事物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避免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2. 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强调实事求是,要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依据进行研究,反对主观主义和片面性,注重从实践出发、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
4.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提倡全面发展,即要全面、系统地思考和研究问题,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和论证,避免局部化和片面性。
5.批判精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倡导批判精神,即要对传统观念和权威进行批判性反思,不断革除错误观念,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历史唯物主义、全面发展和批判精神。
这些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研究理论的基石,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肖红辉)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与改造的方法论,它就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
它的基本理论就是对自然界、社会与思维的本质与普遍规律的概括与反映,并经过实践反复证明的普遍真理。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基本内涵哲学既就是世界观又就是方法论。
人们用世界观的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认识与实践,去观察、分析与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世界观也就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关于自然、社会与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就是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把“改变世界”的问题放在首位的,它必然要求人们把每一个观点都自觉地变成指导实践与认识的方法。
马克思哲学对人类的社会实践作了科学的规定与解释,阐明了实践就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就是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分化统一的基础,离开了实践,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与发展。
马克思把实践观引入了自然观、历史与认识论,从而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彻底了唯物论与辩证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就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理论基础,就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就是人类以往科学与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
所谓世界观就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与瞧法。
世界观与方法论就是一致的。
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观与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就是唯物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就是自然界自身的辩证运动;唯物辩证法就就是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的辩证运动;人的实践辩证法同样就是客观的,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的基础作用、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实践与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辩证运动,都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唯物论与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
辩证法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
浅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摘要: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类的认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以下着眼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基本内容,做些浅显的归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含义;研究对象;基本原则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5-00-02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含义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所具有的方法论属性和功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的概念、范畴、观点和理论体系,作为主体理性所把握到的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知识,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凝结物,代表和体现着时代主体对客体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已有知识的最高成果。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的各种概念、范畴、观点,都可以体现、形成各种不同的哲学思维的具体方式和模式,由这些概念、范畴、观点的内在联系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又形成为有内在倾向性和规则性的实践思维方式。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们通常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又是唯一科学的方法论”。
[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不是指其属性和功能,而是指相对独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学科体系。
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是具体同一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对象在现在的研究成果中,我们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定义为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如何发挥其方法论功能的一般理论。
它的研究对象是如何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功能的内在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方法论意义,是具有转化为狭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内在要素组成部分的现实可能性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启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对于深刻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有正确的研究方法论。
以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的几点启示。
一、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理念。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必须紧紧把握实际问题,实事求是地开展研究工作。
要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积极倾听群众心声,经常深入了解社会实际情况,为理论研究提供有力的实践基础。
同时,也要避免主观臆断,不能因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而歪曲和扭曲问题的本质,更不能够将主观愿望强行加在社会实际上。
二、阶级斗争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最重要特点是它的阶级性。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必须有阶级立场,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努力发现和揭示阶级斗争的本质和规律。
同时,也要有辩证的思维方法,正确认识阶级斗争的现实和未来发展,深刻认识和把握阶级斗争的历史性、全局性和复杂性,提高理论研究水平。
三、实践检验的方法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才能真正明确理论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必须重视实践的检验作用,深入研究实践的经验、结论和教训,总结实践的经验和教训,将实践的成果与理论相结合,形成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成果。
同时,在实践中,也要注意改变犯错误、有缺陷的理论观点,不断完善和发展理论。
四、革命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必须坚持革命的方法论,以革命的精神去思考、研究问题。
要坚定理想信念,培养革命意识,树立崇高理想信念,在革命斗争中拥护真理,矢志不渝地推动社会正义事业向前发展。
同时,也要有创新思维,敢于发掘和探索新的理论、新的思路和新的方法,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要保证。
只有坚持实事求是、阶级斗争、实践检验、革命的方法论,才能更好地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科学方法论论文对马哲科学方法论的理解思索科学方法论是指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它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保障。
而马哲科学方法论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科学方法论进行讨论和探索的一种方法论。
本文旨在探讨科学方法论和马哲科学方法论的联系与发展,以及对马哲科学方法论的一些理解和思考。
科学方法论的重要性科学方法论是现代科学的重要基础之一。
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规范和标准,还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和精髓。
科学方法论的发展,是由科学实践和科技进步所推动的。
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包括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是客观性和系统性。
科学研究所探讨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这就需要科学研究者根据客观实际,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究。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演绎等等,这些方法相互协作,构成了科学研究的逻辑。
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经验主义、假说验证、理论先导和现象还原等等。
这些原则以及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法,共同构成了科学研究的基础。
马哲科学方法论的发展马哲科学方法论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对科学方法论进行研究和探索的一种方法论。
它的出现,是源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科学方法的重视和探究,以及对科学研究中哲学问题的思考。
马哲科学方法论的研究,主要包括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科学的创新、演化和体系、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实践、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等。
马哲科学方法论所强调的,是科学研究中哲学问题的讨论和解决。
马哲科学方法论的主要意义在于,它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哲学支持和保障。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立场、观点、方法上,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指导,引领科学研究不断发展和进步。
同时,马哲科学方法论对科学研究的社会意义、价值和影响等问题的讨论,也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对马哲科学方法论的理解和思考马哲科学方法论是一个相对抽象和理论化的概念,具体如何运用到科学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和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与科学研究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唯物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哲学体系,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方法论来指导科学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强调实证主义和辩证主义的结合,旨在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如何应用于科学研究,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意义和局限性。
一、唯物史观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认为社会和自然世界都是由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生产关系决定的。
唯物史观要求我们从物质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现象,揭示事物的基本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
在科学研究中,唯物史观使我们能够关注问题的本质和根源,避免片面和表面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例如,在生物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指导我们从物质的角度去研究生命现象。
我们认识到生物体内的各种生命现象都是受到遗传物质和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通过研究遗传物质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环境因素对生物体的影响,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二、辩证法的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还强调辩证法的运用,即对矛盾的观察和分析。
辩证法认为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既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事物变化的原因。
在科学研究中,辩证法使我们能够从矛盾的角度去分析问题,揭示矛盾的本质和演变过程。
以物理学为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要求我们研究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关注其中的矛盾和冲突。
在研究力学中,我们发现物体运动时存在着各种矛盾,如惯性与摩擦力的矛盾、重力与支撑力的矛盾等。
通过对这些矛盾的观察和分析,我们得出了牛顿力学的基本定律,进一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三、实践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强调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和发展理论,理论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指导改变现实和推动发展。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要求我们通过社会实践来验证和改进理论。
我们对社会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和调查,并从中总结规律和问题。
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总结2024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仍然是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指导思想。
在经历了多年改革发展和实践探索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中,也逐渐形成了更加科学、先进和具有时代特征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总结,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思想体系。
一、基本原理总结1.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强调事物的矛盾着、统一着和发展着的本质。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系统。
辩证唯物主义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和本质,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基本原理,强调历史的发展是一种客观规律,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历史唯物主义分析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揭示了社会变革的动力和方向,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3. 实践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第三个基本原理,强调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实践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来产生和发展的,真理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的。
对于马克思主义者来说,实践是认识真理和实现真理的具体行动,是实现社会主义理想和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方法论总结1. 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论,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和思考的方法。
辩证思维方法强调从整体和矛盾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必须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做到全面、具体、专门、相互联系和分析矛盾的思考。
2.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方法论,强调通过实证研究来验证和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实证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以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浅谈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肖红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的方法论,它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
它的基本理论是对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普遍规律的概括和反映,并经过实践反复证明的普遍真理。
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内涵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人们用世界观的观点去指导自己的认识和实践,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各种问题,从而世界观也就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把“改变世界”的问题放在首位的,它必然要求人们把每一个观点都自觉地变成指导实践和认识的方法。
马克思哲学对人类的社会实践作了科学的规定和解释,阐明了实践是人类世界的现实基础,是自然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统一的基础,离开了实践,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马克思把实践观引入了自然观、历史和认识论,从而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上彻底了唯物论和辩证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类以往科学和哲学思想发展的光辉结晶。
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世界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就是自然界自身的辩证运动;唯物辩证法就是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的辩证运动;人的实践辩证法同样是客观的,生产实践在人类社会的基础作用、实践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实践与认识的循环往复的辩证运动,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探究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只有转化为方法论,才能成为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的方法论体系,是科学的哲学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存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中的。
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际地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指导和行动指南,就必须依次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正确转化,并必须克服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转化中的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系统中,实事求是方法不再是一个抽象的、空洞的方法,而是作为根本方法始终贯穿于具体方法当中。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常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方法,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看清事物的本质,抓住问题的关键,加快解决问题的速度。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是最一般的方法论,是具有深远的理论、实践意义的。
它更全面、更真实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本性,因此更有助于人们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的科学抽象性和广泛的社会实践性可以有效地创建或改进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提供有价值的方法论启示更有利于人们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真正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本文主要论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向实践的转化。
我们在探讨、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目的就是通过实践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帮助,为推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保障。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世界观实践基本方法转化第一章研究目的及意义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马克思主义是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说是真理,是因为它总是反映客观现实,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着时代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
这一理论品质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性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这就决定了它必须遵循科学精神,反对思想僵化和教条主义,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批判性,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
马克思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内容是把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只有转化为方法论,才能成为人们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科学指南。
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深入分析,是为了能够提供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的系统理论,弥补马克思哲学理论研究的薄弱环节是为了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为了更直接地指导实践。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研究国内外学者都有一定的深度,但是更多的是着重某一方面进行研究,或者说是研究某一个或者两个具体方法,也有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它的相对独立性、辩证本性以及它的影响。
本文主要是力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进行探讨,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主题的转化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实现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特征之一就是要求从现实的、历史的、具体的实际出发来分析社会生活,回答现实问题,全面地审视历史发展,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精密地梳理历史逻辑、准确概括历史规律,形成新的理性认识。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概述一些学者认为,可以把相对独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定义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一般方法的规律性学说和理论体系”。
它的研究对象,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一般方法的内在规律性。
这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第一,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实践辩证运动中的研究、叙述、检验和应用等各个环节来把握。
相应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一般方法”,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法、叙述方法、检验方法以及应用方法一一包括理论应用和实践应用的方法。
第二,也可以侧重于它的某些环节,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环节、叙述环节、世界观理论向实践的转化环节等。
相应地,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的一般方法,也可以是它的某个或某几个环节的一般方法,而不必苛求那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研究的全面性。
所谓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一般方法的规律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首先,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一般方法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有机统一的规律性。
其次,揭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自身内在的方法论意义的规律性。
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考相关哲学问题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论域、理论意蕴、理论诉求等。
再次,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理论向实践转化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向实践转化的环节、向实践转化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等的规律性。
最后,深入揭示那些由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转化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如实事求是方法、矛盾分析方法等的内在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不是西方传统哲学意义上的关于自在世界的世界观,而是关于现实的人的活动世界即人类世界的世界观。
这种新世界观是立足于实践的本性和规律、从实践理解属人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理解、把握由实践存在的理论成果和表现的属人世界。
相对于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整个旧哲学世界观,可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称为实践的世界观,就是我们常说的实践世界观。
实践世界观通过实践把整个自然界、社会和人联系起来,认为实践是生成和发展对人来说的现实世界的内在规律性,也是中国古代哲学说的“道”或“理”。
这种现实世界的所谓“天道”,其实就是“人道”一一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活动即实践的规律性。
由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对传统哲学世界观实现了根本性变革,这就是哲学的世界观理论所应关注的世界,不是旧哲学世界观理论所关注的自在世界,而应是与自在世界相对的、与人处于实践的对立统一关系中的属人世界。
这种属人世界是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形成的,但与自在世界又完全不同,是现实的人通过实践活动创新和发展的现实世界,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中介过的属人世界。
马克思主义之前的旧哲学世界观的根本缺陷是脱离人的实践本性、规律,不从实践去思考和理解世界。
它们或否认主体的能动性,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看世界,把世界理解为自然世界或夸大主体意识的能动性,把世界理解为上帝的世界、绝对观念的世界。
马克思首次将实践引入世界观,从人类实践来认识和理解世界,把现实世界看成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在实践中生成和发展的属人世界,从而建构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即实践世界观。
实践世界观首先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就像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认为的那样,对世界首先应从客体的方面去理解,这样所理解的世界就是一个对人来说具有时间先在性和客观外在性的世界,即自在世界。
但是,马克思指出“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不是费尔巴哈生活其中的自然界这是除去在澳洲新出现的一些珊瑚岛以外今天在任何地方都不再存在的、因而对于费尔巴哈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
”①马克思主义新哲学所关注的世界,是与人有关的、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的属人世界。
对于现实的人来说,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卷人民出版社,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①现实世界始终是与实践紧密联系的,是受人的实践的规定和制约的。
整个世界,包括自然世界和属人世界两大组成部分。
自然世界,又称自在世界或自然界,是人类通过哲学思维对不属人的自在世界的抽象规定和指称。
它是没有被人的实践活动所实际进行地对象化的自然界,它对人来说只是具有抽象的时间、空间的无限性。
既没有时间的开端、空间的确定点,也没有自己过程的始终,是处于它自己的无限自在过程中的世界。
所以,它不是人的现实世界。
人类世界,包括人化自然、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三个组成部分。
由于人类世界虽然以自然物质世界为前提,但从自然物质世界的演变中产生出人类之后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却是实践。
萌芽形态的劳动为人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客观的需要和可能,在这种劳动中产生和发展了人类的语言,促使猿脑进化为人脑,于是从自然物质世界中产生了人类。
自从人类产生后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人把自己实践活动所指向的自然,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自然的存在发展满足人自身和社会存在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使自然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日益人化,成为发展变化着的人化自然。
人把自己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社会,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使社会的存在发展满足人自身和自然存在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使社会在自身的实践活动中,日益适宜于人对自己本质的占有和发挥、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的尊重和满足,成为发展着的人类社会。
人同时把自己的实践活动所指向的人的自身也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使人的存在发展满足人对自身本质的占有和发挥,满足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使人日益成为发展着的人,成为自然化和社会化的人类。
由此我们更可以得出,人类世界的产生和发展应归结为人的实践,人类世界是实践对象化的产物和结果,整个现实世界是由人并为了人自身创造出来的对象性世界。
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和统一的基础、根基和中介,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思维和存在等一系列属人矛盾对立统一的根源、基础和中介,是人类世界的生成、发展的根据和动力。
没有实践就没有人的现实世界一一属人世界或人类世界,也就没有所谓人对世界的观念把握,就不会有世界观的问题。
因此,在本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就由旧哲学的自然世界、原子世界、物质世界转变为了属人世界或人类世界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就不应是传统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从物质理解的物质世界观,而应是从实践理解的实践世界观。
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区别。
一是两者的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则是人们在世界观指导下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
二是两者的地位不同世界观处于主导、支配的地位,方法论处于从属、被支配的地位。
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决定了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方法,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三是两者相对于实践的地位不同世界观侧重于认识世界,再科学的世界观也只是揭示世界的本来面目和发展规律,只能“完成”对其某一阶段事物认识的任务方法论侧重于改造世界,即通过制定路线、方针、政策、计划、方法等,将人们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将科学世界观化为方法论,以改造世界,造福人类,从而“实现”认识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将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用于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就显得更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