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桩竖向抗压静荷载试验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6
摘要:本文通过对靖远县某工程预制桩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简要叙述预制桩的施工工艺对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预制桩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贯入度1工程概况1.1工程场地地质概况该工程位于白银市靖远县,地貌单元为黄河右岸Ⅱ级阶地。
根据地勘报告该场地地基土从上至下为杂填土、黄土状粉土、粉土、细砂、卵石和泥岩及砂岩。
具体情况如下:①杂填土,层厚为1.9~2.9m。
层底高程1399.70~1400.25m。
土黄色或杂色,松散,稍湿。
以粉土及卵石为主,含少量建筑垃圾及炉渣,该层遍布整个场地表面。
②粉土,层厚1.9~3.8m。
层底高程1396.34~1398.18m。
土黄色,稍密,稍湿~湿。
干强度中等,低韧性,摇振反应中等,无光泽,局部含钙质结核并夹粉质粘土。
③粉砂,层厚0.7~3.0m,层底高程1395.15~1395.64m。
黄褐色,稍密,很湿~饱和。
为均粒土,级配极不均匀,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局部含卵砾。
该层仅在局部钻孔中出露。
④粉质粘土,层厚1.8~2.2m,层底高程1394.5~1395.46m。
棕红色,软塑~硬塑,湿~很湿~饱和。
干强度中等,中等韧性,稍有光泽,约含10%的钙化物。
该层在局部钻孔中缺失。
⑤卵石,层厚0.6~1.5m,层底高程1393.96~1395.04m。
青灰色,中密~密实,饱和。
母岩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和石英岩,骨架颗粒约占70~80%,粒径以2~6cm 为主,最大13cm,磨圆度好,分选性较好,粉土及砂土充填,充填物约占10%。
⑥细砂,层厚0.2~1.1m,层底高程1393.26~1394.15m。
褐色,稍密,饱和。
级配不均匀,成分以石英和长石为主,局部含卵砾。
⑦卵石,钻入深度2.8~10.5m(该层未穿透),层顶埋深7.1~9.0m,相应高程1393.26~1395.18m。
青灰色,密实,饱和。
母岩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石灰岩和石英岩,骨架颗粒约占70%,圆砾20%,余为粉土及砂土充填。
2023至2023年度地基基础检测选择入围单位项目技术标目录1.检测技术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试验规定及目旳....................................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检测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或复合地基增强体单桩静载荷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复合地基载荷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低应变法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锚杆基本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锚杆验收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水安静载试验静载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高应变法试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质量目旳.......................................... 错误!未定义书签。
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一、适用范围及检测目的1.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2.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二、检测工程量1.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①.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②.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③.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2.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通过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①.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②.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③.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④.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检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检数在50根以内则不应少于2根。
三、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四、检测人员(拟)五、检测装置、仪器及设备1.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有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等,主要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种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②.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③.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2.荷载、沉降测试装置①.分级荷载的提供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
并使: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衡量桩基竖向承载力的关键试验之一,对于桩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个桩基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检测方案的详细说明,包括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装置、试验参数和试验数据处理等内容。
一、试验目的1.测定桩基的竖向静载荷性状曲线,确定桩的竖向承载力、刚度和变形特性。
2.观察桩基在加载过程中的变形特征和破坏机制,识别桩基的安全性能。
3.研究桩基与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提供桩土系统的力学特性参数。
二、试验方法1.分段加载法:根据预测的载荷-沉桩曲线,按照一定的加载步骤逐渐增加荷载,观测桩身沉桩量和变形情况,并记录荷载与沉桩量之间的关系。
2.恒定荷载法:在试验中持续施加恒定荷载水平,观测桩身的变形,并记录荷载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3.反应法:在桩顶布置反力传递装置,通过将荷载施加到桩底,测量桩顶的反力大小来确定桩基的承载性能。
三、试验装置1.试验桩:试验桩的选取应符合工程要求,通常为标准桩或模拟桩。
试验桩的长度和直径要足够满足试验需要,并且具备较好的刚度和承载能力。
2.荷载施加装置:荷载施加装置要能够精确控制施加荷载的大小和速度,通常采用液压试验机、液压缸或液压顶杆等装置。
3.变形观测装置:变形观测装置包括沉桩量测量仪、顶升测量仪、倾斜传感器、应变计和沉桩孔的测量设备等,用于实时观测和记录试验桩的变形情况。
4.数据采集系统:采用数据采集装置进行试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存储,便于后期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四、试验参数1.试验荷载:根据桩基的设计荷载水平和工程要求确定试验荷载的大小。
试验荷载一般按照逐步增加或恒定荷载两种方案进行。
2.试验步骤及加载速度:根据试验目的和桩土体力学特性确定试验的加载步骤和加载速度。
通常采用分段加载法,每段荷载持续时间应适当,以充分观察桩身在不同荷载水平下的变形特征。
3.变形观测点位置和观测时间:根据桩身的变形特点和实际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变形观测点位置,并在试验过程中连续观测和记录桩身的沉桩量、弯矩和应变等数据。
单桩竖向抗压静力荷载试验报告《岩土工程监测与检测》上机作业作业内容桩的静载试验数据处理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班级学号姓名南京工业大学二〇一四年目录一、工程概况二、单桩竖向抗压试验仪器、原理及方法三、试验数据、试验曲线及说明四、检测成果汇总、分析意见及结论五、小结扬中新世界花苑1#楼单桩竖向抗压静力荷载试验报告一、工程概况1. 工程项目概况1.1 委托单位:江苏新世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2 建设单位:江苏新世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3 工程名称:新世界花苑1.4 工程地点:扬中市开发区新扬村,明珠湾西侧,凯旋山庄南侧1.5 勘察单位:扬中市明珠勘察测绘工程有限公司1.6 设计单位:华美(福建)建筑设计院1.7 监理单位:扬中市明珠建设监理有限公司1.8 施工单位:扬中市基础工程有限公司1.9 单桩承载力设计极限值:1560kN1.10 桩端岩土层:⑦层含砾细砂1.11 检测单位:江苏省建苑岩土工程勘测有限公司检测目的:检验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值检测方法:慢速维持荷载法检测日期:2013.11.12 — 2013.11.17试验桩位选定:由建设方按设计要求选定2. 工程地质概况根据扬中市明珠勘察测绘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揭示,各岩土层名称如下2.1 层杂耕土:土质松软,孔隙发育,植物根密集,场区普遍分布,厚度0.50~1.50m,平均0.63m;2.2 层粉质粘土:土黄色,软塑,饱和,水平层理发育,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场区普遍分布,厚度1.10~2.90m,平均2.15m;2.3 层粉砂夹粉土:灰色,松散,饱和,粉砂以长石、石英砂质,局部夹稍密状粉土,摇震反应迅速,场地普遍分布,厚度0.90~9.90m,平均 2.54m;2.4 层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深灰色,流塑,饱和,钻进中有CH4气体溢出,含有机质成分,稍有光泽,摇震反应中等,中等干强度,中等韧性,局部为粉砂夹层,场区普遍分布,厚度2.60~18.50m,平均7.06m;④-1层粉砂:为④层夹层,部分地段缺失,层位不一。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1、试验方法(1)方法选择本次静载荷试验采用堆载反力法,加载采用快速试桩法。
(2)加何与量测荷载由油压千斤顶反力加压,量测系统使用压力传感器、电子秤及高精度大量程百分表。
(3)荷载分级依据规范及设计的要求,确定试验的最大荷载为设计单桩极限承载力。
加载时,每级维持1小时,测读时间为5′、15′、30′、45′、60′,加下一级。
卸载时,每级卸载测读15分钟,按5′、15′测读二次。
卸至零荷载时,测读两小时,测读时间为5′、15′、30′、60′、90′、120′。
(5)终止加载条件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荷:①在某级载荷作用下的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沉降量的5倍。
②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试验荷载量且沉降稳定。
③达到桩身材料的极限强度以及试桩桩顶出现明显的破损现象。
④按总沉降量控制:总沉降量宜按100mm控制。
2、试验设备(1)反力架装置:保证提供不小于最大试验荷载》1.2的反力;(2)千斤顶:200t分离式油压千斤顶;(3)量测系统:油压、或200t压力传感器,电子显示器;50mm量程高精度百分表或位移传感器。
3、现场准备(1)试验场地必须道路畅通平整;(2)场地需提供三相动力、220V照明电、堆载所需的黄砂;(3)临时住房一间。
4、试验要求(1)静载荷试验宜在龄期(休止期)28天后进行;(2)设备安装(见附图1)①反力系统能提供足够的反力;②千斤顶、反力架的重心应与试桩重心一致;③基准桩与试锚中心距离应满足规范要求;④量测系统的精度、量程满足规范要求,并定期校验。
低应变动力测试低应变动力测试采用应力波反射法。
即锤击桩顶,激发一瞬态应力波,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传至波阴抗界面(缺陷或桩底)而产生反射波。
通过安装在桩顶的高灵敏度传感器,来接收反射波,并结合应力波各种特征,综合判断桩身质量。
1、测试要求检测前要求开挖至桩顶标高,保证被检测桩桩身直立,桩头完整。
一、工程概况表1二、工程地质描述三、试验仪器、原理、方法(一)试验仪器表2 名称型号(规格)编号有效日期校验单位千斤顶压力表百分表静载荷试验是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最直接的方法,它直接模拟将来桩基受力状况,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试验时,利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采用油压千斤顶加载,用连于千斤顶的压力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方程换算荷载。
(三)试验方法1、采用2台规格型号为QW-500型5000kN油压千斤顶并联加载,并使千斤顶的合力中心与桩轴线重合,用油压表控制压力大小,根据千斤顶率定方程换算荷载。
油压表精度为0.4级,表面最大量程为100MPa,沉降采用4只50mm行程百分表观测。
2、试验前将配重物一次性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
3、加载时由平放于检测桩顶面中心的千斤顶将反力传递给主梁,再传给次梁及平台上的配重物。
4、试验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加载。
每级荷载达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达到设计要求极限荷载为止。
5、加载分级:试验加载分级情况见表5。
6、静载试验示意图如下:图1四、基桩施工情况检测桩为3根钻孔灌注桩, 由江苏东地建设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施工记录见表3。
表3根据试验现场实测数据,每根检测桩绘制Q-s曲线、s-lgt曲线各一幅。
78#桩检测时间为2013年9月9日22:00~9月10日23:00,历时1500分钟。
当试验加载至6400kN时,经120分钟沉降观测,桩顶本级沉降量4.74mm,累计沉降量21.69mm,卸载至零时的残余沉降为14.55mm。
98#桩检测时间为2013年9月8日17:00~9月9日18:00,历时1500分钟。
当试验加载至6400kN时,经120分钟沉降观测,桩顶本级沉降量5.50mm,累计沉降量24.24mm,卸载至零时的残余沉降为16.61mm。
150#桩检测时间为2013年9月6日17:00~9月7日18:00,历时1500分钟。
当试验加载至6400kN时,经120分钟沉降观测,桩顶本级沉降量5.41mm,累计沉降量23.66mm,卸载至零时的残余沉降为16.29mm。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4.1 适用范围4.1.1本方法适用于检测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
当桩身埋设有应变、位移传感器或位移杆时,本法也可同时测定桩的分层侧阻力和端阻力或桩身截面的位移量。
4.1.1【条文说明】静载试验是目前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的主要方法。
4.1.2为设计提供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依据的静载试验,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应加载至极限状态。
4.1.2【条文说明】静载试验为适应不同的试验目的存在多种具体的试验程序。
本章涉及到维持荷载标准程序和维持荷载收敛程序。
两者的共同点是试验中要严格控制荷载的变化幅度且荷载传递均匀、连续,以体现试验荷载的“静态”属性。
两者的区别仅在于前者每级荷载维持时间最少为2h 且测点变形相对稳定,后者则每级荷载维持时间最少为1h 且测点变形趋于收敛。
维持荷载标准程序与一些规范中的慢速维持荷载法基本相同,可作为其他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方法的比较基准。
静载试验的结果是承载力的设计依据之一。
本条明确规定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应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并加载到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应符合本规程4.4.2条1~4款)。
若桩的极限状态以桩身强度控制时,如以桩身强度控制承载力的端承型桩,可按设计的要求控制。
目前许多为设计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仅按预估的极限承载力配置试验反力,当试验未能出现极限状态时,受已配置的试验反力所限,难以继续试验,无法达到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目的。
从发挥静载试验对设计的指导作用出发,应规定加载量。
4.1.3为工程桩验收提供依据的静载试验,最大加载量应不小于设计要求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的2.0倍,可使用维持荷载收敛程序。
4.1.3【条文说明】工程桩验收检测时,规定最大加载量不应小于单桩承载力特征值Ra的2.0倍,以保证在建工程的安全储备。
4.1.4设计阶段应进行静载试验而未实施的工程,验收性检测时的静载试验,仍应使用维持荷载标准程序。
4.2 仪器设备4.2.1荷载测量采用串联于千斤顶作用力的荷载传感器,或采用并联于液压千斤顶油路的精密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量油压,根据千斤顶率定曲线换算荷载。
一.目的指导检测人员正确进行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确保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1.检测参数: 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统计值;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
2.执行标准: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第5.1.5条JGJ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程》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种类型的混凝土基础桩、钢桩。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操作,随时做好记录,编制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静载承载力检测抽样数量为1%,且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少于50根时,应不少于2根。
所抽样试桩应且有代表性,且便于操作,一般采用随机抽取,还应注意如下要求:1.施工质量有疑问的桩;2.设计方认为重要的桩;3.局部地质条件出现异常的桩;4.施工工艺不同的桩;5.承载力验收检测时适量选择完整性检测中判定的Ⅲ类桩;6.除上述规定外,同类型桩宜均匀随机分布。
六.仪器设备1.桩基静载系统(GC021)2.千斤顶(GC071或GC073)3.反力系统(GC591)七.环境条件常温,无雨、雪天气的现场环境。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注意事项:承载力检测时间:a.灌注桩应在砼达到设计强度后检测;b.预制桩在砂土中休止时间不少于7d;在粉土中休止时间不少于14d;在非饱合粘性土中休止时间不少于15d;在饱合粘性土中休止时间不少于25d。
2.检测准备工作:a.基准桩与试桩间距应大于4倍桩径,且不小于2米。
b. 试验前,应正确安装油路、电路。
试桩系统正常后,进行正式试验。
3.加(卸)载方法如下:a.加载应分级进行,采用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荷载宜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其中第一级可取分级荷载的2倍。
b.卸载应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取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倍,逐级等量卸载。
单桩及复合地基静载试验方案一、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案1、试验依照《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查收规范》(GB 50202-200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查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 号2、检测目的检测单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否知足设计要求。
3、主要试验设施①试验桩的加载量不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0 倍,依据加载要求选择油压千斤顶。
② 加载反力装置可依据现场条件选择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承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结合反力装置、地铆反力装置(一般设施安装表示图如图一、二,其余方案同),反力装置能供给的反力不小于最大加载量的 1.2 倍。
③ 沉降量丈量可用位移传感器或大批程百分表。
4、现场检测(1)、现场办理要求① 混凝土桩应先凿掉桩顶的破裂层和脆弱混凝土。
②桩顶部应高于试坑底面, 为保持承压板和基桩优秀接触, 桩顶可铺设10-20mm的中粗砂。
③ 基准梁应拥有必定的刚度,梁的一端固定在基准桩上,另一端简支于基准桩上。
固定位移计的夹具及基准梁防止振动或其余外界要素的影响。
设施安装表示图二:(2)、慢速保持荷载法试验步骤(也可用迅速保持荷载法)①试验加载量为单桩承载力特点值的 2 倍,加载分级进行,采纳逐级等量加载,分级载荷一般为最大加载量或预估极限承载力的1/10 ,第一级取可取分级载荷的 2 倍。
②每加一级荷载施加后,按第5、15、30、45、60min 测读桩顶沉降量,此后每隔 30min 测读一次。
⑶ 当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固标准时,施加下一级荷载。
相对稳固标准:从分级载荷施加后第30min 开始,每一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出,并连续出现两次。
⑷卸载按分级进行,每级卸载量为分级加载量的 2 倍,每卸一级,保持一小时,测读桩顶沉降量。
卸载至零后,测读桩顶剩余沉降量,保持 3 小时。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理论及曲线形态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用来研究单桩在暂时作用在其上的垂直荷载下的变形和承载性能的试验。
在土工程中,单桩的竖向抗压性能对于桩基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理论和试验结果两个方面介绍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相关内容,并重点讨论试验中得到的曲线形态及其特点。
一、理论部分1.1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目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目的是通过对单桩在受压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承载性能进行观测和测量,来了解单桩的变形规律、极限承载力和荷载变形特性,为桩基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依据。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是通过在实地或者模型中设置试验桩,在其上施加一定的竖向荷载,同时进行变形和荷载的监测和记录来完成的。
在试验中主要考虑桩身的竖向变形和承载力特性,通过试验数据可以得到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沉降曲线,并对其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
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时,需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确定试验桩的布设位置和试验方案;(2)根据试验桩的特性和试验要求选择相应的试验仪器和设备;(3)进行竖向荷载的施加和卸载;(4)进行桩身沉降和变形的监测和记录;(5)进行试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在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时,需要重点掌握桩身变形和承载性能的监测技术,包括测斜仪、应变片、静力水准仪等监测设备的使用和数据的处理技术。
二、试验曲线形态及其特点2.1 荷载-沉降曲线荷载-沉降曲线一般分为三段:弹性阶段、弹塑性过渡阶段和塑性阶段。
在弹性阶段,曲线呈现出线性增长的特点,荷载与沉降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而在弹塑性过渡阶段,曲线将出现非线性增长,荷载随着沉降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最后在塑性阶段,曲线呈现出急速下降的特点,说明桩的变形已经非常大,极限承载力已经接近。
荷载-变形曲线也是评价单桩抗压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单桩在受压荷载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和极限承载力,能够直观地反映出桩的沉降和变形情况。
2.3 曲线形态特点在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中,荷载-沉降曲线和荷载-变形曲线的形态特点是评价桩基性能的关键指标。
地基专业作业指导书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文件编号:版本号:编制:批准:生效日期: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实施细则1. 目的为了规范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的各个环节,特制定本细则。
2. 适用范围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含堆载法和锚桩法)的前期准备、现场实施和内业分析计算。
3. 引用文件对于湖北省境内的检测项目,以《建筑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规范(DB42/269-2003)》为最基本的技术依据,当该规范不明确时,参照下述规范执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对于湖北省境外的检测项目,依据后三种国标或行标执行。
对于每次发出的检测报告中,必须明确该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并严格按其标准执行。
4. 工作程序4.1 检测数量及预期最大加载量的确定静载荷试验的检测数量按规范的要求执行。
对于为设计提供依据的试桩静载荷试验,要求加载至破坏,预期最大加载量为设计采用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倍;对于以桩身承载力控制极限承载力的工程试桩试验加载至承载力设计值的1.5-2倍。
对于工程桩静载试验,当拟定的试验终止荷载小于设计采用特征值的2倍时,应由委托方明示或书面委托,并在合同书或报告中说明。
静载试验前,一定要告知委托方拟测各桩的预期最大加载值并得到委托方的认可。
4.2 现场准备4.2.1 安排组成静载试验小组,该小组由项目经理、现场检测工程师和测试工人组成。
4.2.2 由项目经理或现场检测工程师前往现场踏勘,了解下述现场及试验基本情况:拟测桩周围场地平整情况、道路是否通畅。
加载型式(堆载或锚桩)、预计最大加载值、桩型、桩长、桩端持力层、是否存在明显的负摩擦力因素(预压、大量抽排水);拟测桩桩身砼强度等级及龄期、委托方要求工期、检测数量、堆载所用堆重物准备情况或锚桩砼龄期等。
了解测试坑的开挖深度大小及试验桩桩顶标高。
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一、适用范围及检测目的1.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判定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验证高应变法的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检测结果。
2.对工程桩抽样检测时,加载量不应小于设计要求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2.0倍。
二、检测工程量1.当设计有要求或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施工前应采用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①.设计等级为甲级、乙级的桩基;②.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③.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
检测数量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3根,且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当工程桩总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
2.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通过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①.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②.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③.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④.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
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检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检数在50根以内则不应少于2根。
三、检测依据《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四、检测人员(拟)五、检测装置、仪器及设备1.反力装置加载反力装置根据现场条件可以有锚桩横梁反力装置、压重平台反力装置、锚桩压重联合反力装置等,主要为压重平台反力装置,该种装置应符合以下规定:①.能提供的反力不得小于最大加载量的1.2倍;②.压重宜在检测前一次加足,并均匀稳固地放置于平台上;③.压重施加于地基的压应力不宜大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1.5倍,有条件时宜利用工程桩作为堆载支点。
2.荷载、沉降测试装置①.分级荷载的提供采用油压千斤顶。
当采用两台及两台以上千斤顶加载时应并联同步工作。
并使:采用的千斤顶型号、规格相同;千斤顶的合力中心应与桩轴线重合。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极限值说到“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极限值”,一听这名字,谁不头大啊?好像每个字都在跟你挑战智商。
其实说白了,这个试验就是在检查一个桩基能承受多大的竖向压力,简单点说,就是看它能忍受多大的“重负”。
就像你去健身房,给你一根杠铃,你能举多重,桩基的任务也是一样,看看它能承受多少压强,直至它“崩溃”为止。
明白了吧?但你问我,为什么要做这种试验呢?其实不做这试验就像修房子不打地基,桩基可不只是“好看”就行,它必须有足够的力量来支撑上面的建筑物。
你想啊,要是没有经过这种试验,大家一不小心把一栋大楼给盖上去了,结果一阵风吹过来,楼就摇摇欲坠,那得多吓人!不过好在这个试验有一个“极限值”这个关键字,意思就是说,它最终会“崩溃”或“失败”的时候,才算彻底到达了极限。
你知道的,咱们不希望这东西“出事”,对吧?说到极限值,你可能会想,那桩基到底能顶多大?嘿嘿,这可不好说,得看情况。
桩基的极限值跟桩的材质、大小、施工方式都有关系。
打个比方吧,咱们有两个人,一个是练了五年健身的猛男,一个是每天坐着不动的书呆子,他们能举的重量肯定不一样,对吧?桩基也是这样,不同的桩,不同的条件,极限值自然就不同了。
所以呢,这个试验就像是在做一场体能测试,你得让桩基全力以赴,直到它完全支撑不住为止。
但你也别以为做这种试验就简单了,毕竟这不是在地上随便找个地方就能测的。
你得先选好试验地点,要保证土壤的条件、桩的类型、桩的埋深等等都合适。
然后,设备的精度也是一个关键,不能马虎。
毕竟这些数据可是用来设计和建造房子、桥梁、道路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啊。
要是误差太大,后果不堪设想。
就像你拿着尺子量菜市场的蔬菜一样,不能随便找个不准的工具,那样你买的青菜就可能不新鲜了,最后反而闹笑话。
测试的时候,先要给桩施加一个逐步加大的竖向荷载。
你想啊,这就像是给桩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看它什么时候崩溃,什么时候开始变形。
就像你在玩游戏的时候,开始是简单的关卡,慢慢地难度就加大了,最后你就会发现自己被打到“Game Over”了。
单桩竖向抗压静荷载试验实例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施工现场利用堆载荷重加载反力装置,按慢速维持荷载法确定试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试验方法、原理以及利用q—s曲线、s—lgt曲线分析实验数据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极限承载力、承载力特征值、慢速维持荷载法、沉降量、回弹量、q—s曲线、s—lgt曲线
abstract: combining with practical examples,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site of heavy load of loading counterforce device, according to slow maintain load method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piles of the ultimate bearing capacity of single pile test method, principle and the use of q-s curve, s-lgt curv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method experimental data. keywords: limit bearing capacity, characteristic value of bearing capacity, slow maintain load method, the settlement, the springback quantity, q-s curve, s-lgt curve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慈溪香格国际广场二期项目,建筑高度208.5m,地下3层,地上54层,该工程抗压试桩采用φ1000mm、长55.40-60.60m的钻孔灌注桩(桩底采用后注42.5级水泥浆4t),现对该工程中的一根试桩223#(设计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8600kn)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桩基施工情况见表1),试验采用堆载荷重,加载反力装置按
慢速维持荷载法确定试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为本工程下一步的设计与施工及桩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二、试验目的及场地力学指标参数
1、确定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及其在各级荷载(q)作用下的桩顶沉降变形情况(s)、场地地层物理力学指标及设计参数。
2、本场地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中各土层详细的物理力学指标详见下表2,各试桩桩周土情况见附图。
三、试验方法及原理
1、试验加载方式
试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每小时内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的沉降观测值计算)时加下一级荷载。
2、试验加载装置
采用压重平台反力装置,利用钢梁与立柱在试桩上方搭建伞型堆载平台(平台直径22.5m,高8.5m),在平台上方堆放足量的泥土,在桩顶表面中心设置柒只320t(f)油压千斤顶,用油压千斤顶进行加(卸)载,压力表控制加(卸)载量,同时在试桩顶上两侧对称设置四只百分表以观测桩顶的沉降变形情况。
3、基本要点:
3.1试验加载分级不少于九级,每级加(卸)载量详见每根桩的单桩
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
3.2沉降观测:
(1).加载时:
每级加载后按第5、15、30、45、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次,直至达到相对稳定(≤0.1mm/小时),并连续出现两次后加下一级荷载。
(2).卸载时:
卸载值为对应加载值的两倍,卸载时,每级荷载维持1h,按第5、15、30、6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后,即卸下一级荷载。
卸载至零后,再连续观测三小时,并测读桩顶残余沉降量。
4、试验的终止加载条件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1.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5倍(注:当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且总沉降量小于40mm时,宜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2.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3.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4.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在特殊情况下,可根据具体要求加载至桩顶累计沉降量超过80mm。
5.桩身破坏。
本次所做的三根试桩的试验终止条件皆满足条件3。
四、试验成果与分析
4.1承载力评定标准
1)根据沉降随荷载变化的特征确定:对于陡降型q-s曲线,取其发生明显陡降的起始点对应的荷载值。
2)根据沉降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确定:取s-lgt曲线尾部出现明显向下弯曲的前一级荷载值。
3)出现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2倍,且经24h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时,取前一级荷载值。
4)对于缓变型q-s曲线可根据沉降量确定,宜取s=40mm对应的荷载值;当桩长大于40m时,宜考虑桩身弹性压缩量;对直径大于或等于800mm的桩,可取s=0.05d(d为桩端直径)对应的荷载值。
注:当上述四款判定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未达到极限时,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应取最大试验荷载值。
4.2试桩在各级荷载作用下的桩顶沉降量(见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数据汇总表)及q—s曲线、s—lgt曲线(见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曲线图)。
4.3单桩竖向承载力试验汇总表
4.4具体情况是:
223#试桩(桩径ф1000mm,桩长60.60m):按规定荷载级别加载到第一级荷载3440kn时,桩顶累计沉降量为0.59mm;加到第四级荷载
8600kn时,桩顶累计沉降量为3.90mm;继续加载到第九级荷载17200kn时,桩顶累计沉降量为19.40mm。
卸载后测得桩顶回弹量为9.86mm,桩顶残余沉降量为9.54mm。
从试验过程及q—s曲线、s—lgt曲线分析,在荷载加至最大试验荷载(17200kn)时,桩顶沉降能相对稳定,其q—s曲线呈缓变形,相对的s—lgt曲线能趋于稳定。
五、试验结论
通过现场试验资料分析:223#桩的极限承载力为17200kn;本工程同一条件下ф1000抗压桩单桩抗压承载力特征值为8600kn。
参考文献:
1、《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j256-2003)、
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