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氮素营养与氮肥
- 格式:ppt
- 大小:9.95 MB
- 文档页数:66
《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9933制定单位:艺术学院制定人(执笔人):邹宽生审核人:周玉卿制定(或修订)时间:2017年2月18日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土壤肥料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本课程大纲是学校本科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编制的。
二、教学时数分配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第1章自然土壤的形成【目的要求】掌握主要造岩矿物和常见岩石识别及风化特点;掌握风化作用的概念、类型及其产物,土壤母质的含义及各种母质类型的成因、分布和特点;了解土壤成土因素的含义和内容,掌握土壤形成的实质;掌握自然土壤的剖面基本构型。
§1.1 自然土壤的形成基础§1.2 自然土壤的形成及土体构型第2章植物营养概述【目的要求】了解植物营养学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植物营养科学的发展前沿、动态和植物营养学发展历史等,掌握植物营养的基本概念、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其主要的研究方法【重点难点】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其主要研究方法§2.1 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2.2 植物营养学的发展概况§2.3 植物营养学的范畴及其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三章植物的营养元素和养分吸收【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概念、种类和作用,掌握营养元素失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及其有效性;元素的再吸收与利用【重点难点】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微量营养元素硼、钼、锌、铁;营养元素缺乏与缺素症状的相关性;植物吸收养分的机理§3.1 植物的组成成分§3.2 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3.3 植物的有益元素§3.4 植物根系的营养特性§3.5 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3.6 影响植物吸收养分的因素§3.7 植物叶部对养分的吸收§3.8 植物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方法第四章植物体内养分的运输和分配【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植物体内养分运输和分配的重要性、养分运输与体内的养分循环和再利用的关系,掌握养分运输的概念、方式、机理等【重点难点】养分的短距离运输和长距离运输的概念;养分运输的机理§4.1 养分的短距离运输§4.2 养分的长距离运输§4.3 植物体内养分的循环§4.4 养分的再利用第五章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概念、根系生长和根际状况与养分的生物有效性的关系【重点难点】土壤养分生物有效性的概念、根系和根际与养分的生物有效性;养分的强度因素和容量因素§5.1 土壤有效养分概述§5.2 土壤养分的化学有效性§5.3 土壤养分的空间有效性§5.4 根系生长与养分有效性§5.5 植物根际养分的有效性第六章矿质养分与植物产量、品质的关系【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养分效应曲线及其矿质营养对源-库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重点难点】养分效应曲线§6.1 矿质养分与植物生长§6.2 源-库关系与产量§6.3 矿质营养对源-库及其相互关系的影响§6.4 矿质营养与品质的关系第七章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逆境土壤的重要障碍因子;主要障碍因子对植物的危害;植物对逆境的适应性反应【重点难点】植物对逆境土壤的适应性机理§7.1 概述§7.2 酸性土壤中的毒害因子和植物的适应机理§7.3 石灰性土壤的障碍因子和植物的适应性机理§7.4 盐土中的毒害因子及植物的适应机理§7.5 淹水植物的营养特性及其适应机理§7.6 重金属污染土壤与植物的生长第八章植物营养的基因型差异【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植物营养遗传学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重点难点】植物营养遗传改良的基因工程技术§8.1 植物营养性状的基因型差异§8.2 植物养分效率差异的生理学和遗传学基础§8.3 植物营养遗传特性的改良途径第九章植物氮素营养与氮肥【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氮肥的生产和施用对国民经济和人类健康的重大影响,掌握常用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等【重点难点】氮肥利用率的概念及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途径;氮肥合理施用量的确定§9.1 植物的氮素营养§9.2 土壤中的氮素及其转化§9.3 氮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9.4 氮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9.5 氮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第10章植物磷素营养与磷肥【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磷肥生产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磷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等【重点难点】磷肥的种类、特性和施用;磷肥利用率的概念及提高磷肥利用率的途径§10.1 植物的磷素营养§10.2 土壤中的磷素及其转化§10.3 磷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10.4 磷肥施用对环境的影响§10.5 磷肥的合理分配与施用第11章植物钾素营养与钾肥【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合理施用钾肥的重要意义、钾素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掌握常用钾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等【重点难点】钾肥的种类、特性和施用;钾肥利用率的概念及提高钾肥利用率的途径§11.1 植物的钾素营养§11.2 土壤中钾的形态和转化§11.3 钾肥的种类、性质及施用§11.4 钾肥的合理分配和施用第12章钙镁硫营养与钙镁硫肥【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钙、镁、硫、硅肥和稀土农用制品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掌握钙、镁、硫、硅肥的种类、性质和施用技术等【重点难点】硫肥硅肥§12.1 植物的钙、镁、硫、硅营养§12.2 钙、镁、硫、硅肥种类及其施用技术第13章微量营养元素与微料【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土壤中微量元素的转化对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掌握微量元素肥料有效施用的基本原则、主要微肥料的种类、性质和施用等【重点难点】微量元素肥料在土壤中的转化;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施用§13.1 植物的微量元素营养§13.2 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形态和转化§13.3 微量元素肥料的种类、性质和合理施用第14章复混肥料【目的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同学们了解复混肥料的意义和发展方向、复混肥料配方的制订、复混肥料的生产工艺等,掌握合理施用复混肥料的基本原则和常用复混肥料的种类、性质和合理施用技术等【重点难点】复混肥料配方的制订;合理施用复混肥料的基本原则§14.1 复混肥料及其发展动向§14.2 复合肥料的主要品种和性质§14.3 混合肥料的剂型、品种和配制§14.4复混肥料的肥效与施用。
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笔记第三章植物的氮素营养与氮肥第⼀节植物的氮素营养⼀、植物体内氮的含量与分布1. 含量:占植物⼲重的0.3~5%影响因素:植物种类:⾖科植物>⾮⾖科植物品种:⾼产品种>低产品种器官:种⼦>叶>根>茎秆组织:幼嫩组织>成熟组织>衰⽼组织,⽣长点>⾮⽣长点⽣长时期:苗期>旺长期>成熟期>衰⽼期,营养⽣长期>⽣殖⽣长期2. 分布:幼嫩组织>成熟组织>衰⽼组织,⽣长点>⾮⽣长点原因:氮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强在作物⼀⽣中,氮素的分布是在变化的:营养⽣长期:⼤部分在营养器官中(叶、茎、根)⽣殖⽣长期:转移到贮藏器官(块茎、块根、果实、籽粒),约占植株体内全氮的70%注意:作物体内氮素的含量和分布,明显受施氮⽔平和施氮时期的影响。
通常是营养器官的含量变化⼤,⽣殖器官则变动⼩,但⽣长后期施⽤氮肥,则表现为⽣殖器官中的含氮量明显上升。
⼆、植物体内含氮化合物的种类(氮的⽣理功能)1. 氮是蛋⽩质的重要成分(蛋⽩质含氮16~18%)——⽣命物质2. 氮是核酸和核蛋⽩的成分(核酸中的氮约占植株全氮的10%)——合成蛋⽩质和决定⽣物遗传性的物质基础3. 氮是酶的成分——⽣物催化剂4.氮是叶绿素的成分(叶绿体含蛋⽩质45~60%)——光合作⽤的场所5. 氮是多种维⽣素的成分(如维⽣素B1、B2、B6等)--辅酶的成分6. 氮是⼀些植物激素的成分(如IAA、CK)--⽣理活性物质7. 氮也是⽣物碱的组分(如烟碱、茶碱、可可碱、咖啡碱、胆碱--卵磷脂--⽣物膜)氮素通常被称为⽣命元素三、植物对氮的吸收与同化吸收的形态⽆机态:NO3--N、NH4+-N (主要)有机态:NH2 -N、氨基酸、核酸等(少量)(⼀)植物对硝态氮的吸收与同化1. 吸收:旱地作物吸收NO3--N为主,属主动吸收吸收后:10%~30%在根还原;70%~90%运输到茎叶还原;⼩部分贮存在液胞内(硝酸根在液泡中积累对离⼦平衡和渗透调节作⽤具有重要意义。
《土壤肥料学》植物营养与肥料部分复习要点绪论1.植物营养学的概念植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对植物的营养作用,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以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科学。
2. 肥料的含义和作用直接或间接供给植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物质称为肥料。
肥料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
3.李比希三个学说的要点和意义(1)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要点:土壤中矿物质是一切绿色植物唯一的养料,厩肥及其它有机肥料对于植物生长所起的作用,并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机质,而是由于这些有机质在分解时所形成的矿物质。
意义:①理论上,否定了当时流行的“腐殖质学说”,说明了植物营养的本质;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的分界线和转折点,使维持土壤肥力的手段从施用有机肥料向施用无机肥料转变有了坚实的基础;②实践上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创立和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养分归还学说要点:①随着作物的每次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取走大量养分;②如果不正确地归还土壤的养分,地力就将逐渐下降;③要想恢复地力就必须归还从土壤中取走的全部养分。
意义:对恢复和维持土壤肥力有积极作用(3)最小养分律要点:①作物产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低的养分所制约。
也就是说,决定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
②最小养分会随条件变化而变化,如果增施不含最小养分的肥料,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施肥的效益。
意义:指出作物产量与养分供应上的矛盾,表明施肥要有针对性,应合理施肥。
李比希是植物营养学科杰出的奠基人!第八章植物营养与施肥原理1.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标准(定义)及种类标准:①这种元素对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的。
如果缺少该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②这种元素的功能不能由其它元素所代替。
缺乏这种元素时,植物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能减轻或消失--专一性;③这种元素必须直接参与植物的代谢作用,对植物起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直接性。
第一节氮素营养与氮肥一、植物氮元素的作用和特点氮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首要元素,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氮肥的肥效一直居于位。
而我国的土壤普遍缺氮,氮肥的用量远远超过磷肥和钾肥。
氮占植物体干重的0.3%~5%,平均含量约为1.5%,是除碳、氢、氧之外的含量最高的营养元素。
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主要元素。
蛋白质中含氮16%~18%,核酸中含氮15%~16%,没有氮元素,就没有蛋白质,植物就不能维持生命,故氮又称生命元素。
2、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
没有叶绿素,植物就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3、是植物体内许多酶的组成元素。
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是植物体内各种物质之间转化的催化剂。
植物缺氮,植株矮小,叶片薄,下部叶片先发黄并向上扩展。
植物氮过量,叶片肥大,颜色深绿,茎秆柔软,贪青晚熟,易倒伏。
除豆科植物能与根瘤菌共生,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满足豆科植物部分的氮素需求外,其它植物所需的氮素均来自土壤和外施化肥。
二、氮肥的种类和性质1、根据氮肥中氮素的形态,可将划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
铵态氮肥是指氮肥中的氮素是以氨(NH3)或铵离子(NH4+)存在,主要品种有:碳酸氢铵又叫碳铵,分子式为NH4HCO3,含氮17%,白色细小颗粒,生理碱性肥料,肥效快,宜做基肥和追肥。
氯化铵又叫氯铵,分子式为NH4Cl,含氮24%~26%,白色细小颗粒,生理酸性肥料,施肥后残留Cl-,在干旱的盐碱地和忌氯植物上要控制用量,主要是作为生产复合肥原料用。
硫酸铵又叫硫铵,分子式为(NH4)2SO4,含氮21%,白色结晶,生理酸性肥料,肥效快,一般用在旱地植物上,用在水稻上会产生H2S,对植物的根系有毒害作用。
2、硝态氮肥是指氮肥中的氮素是以硝酸根离子(NO3-)存在,主要品种是:硝酸铵又叫硝铵,分子式为NH4NO3,含氮33%~35%。
硝酸铵是一种肥效很好的氮肥,适合在旱地作物、烟草、果树和蔬菜上施用,但由于性能不稳定,易爆炸,在我国已经禁止作为肥料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