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 格式:docx
- 大小:98.39 KB
- 文档页数:5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第1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重点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题: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体验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运用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4.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
以活动元教学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5.教学准备:仪器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铁丝、铜丝、铝丝、酒精灯、火柴、砂纸、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6. 教学过程:7. 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金属的活动性:Mg>Al>Fe,Cu>Au2、金属与酸的反应Mg+2HCl==MgCl2+H2↑Zn+2HCl==ZnCl+H2↑Fe+2HCl==FeCl2+H2↑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金属的活动性:Mg>Zn>Fe>Cu置换反应:A+BC→AC+B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化合物+新金属2Al+3CuSO4=Al(SO4)3+3CuCu+2AgNO3=Cu(NO3)2+2Ag金属的活动性:Al>Cu>Ag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8、课后拓展——设计、观察与思考:铁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却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而生锈。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反应以及常见金属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会正确的书写常见金属与氧气、酸、某些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重点
常见金属与氧气、酸和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难点
有关常金属与氧气、酸和某些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示标设疑,布置自学】
预习教材9-12页,思考下列问题
1、所有的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吗?这说明了什么?
2、所有的金属都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吗?这说明了什么?
3、金属能与所有的盐溶液发生反应吗?这说明了什么?
【检查学情,问题归类】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① 有的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如:镁 铝 锌等
反应生成的氧化铝是一层致密的保护膜,可以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 (锌也如此)
② 有的金属在高温下才能与氧气反应 如: 铁 铜
③ 有的金属在高温下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如: 金
由此可见,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这是由金属的活泼性决定的,即以上金属的活泼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金属与酸的反应
观看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视频
① 镁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2234O Al O Al ==+43223O Fe O Fe =+点燃CuO O Cu 222∆
==+。
金属的化学性质
注:写教学反思的切入面
根据新课标理念,课堂教学规律、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着手:
1、教学内容方面:教材处理的合理性;导入、结课的激励性;深层意义的规律有否揭示与发掘。
2、教学过程方面:教学程序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媒体运用的适切性;反馈评价的准确性。
3、从课堂管理方面进行反思:班级成员涉及面的广泛性;全班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学法指导的经常性;处理偶发事件的应变性。
4、时间安排方面:时间分布的合理性;课内时间的可压缩性。
5、学生活动方面:学生活动的能动性;交往状态的合理性;学生心智活动的发展性。
6、目标达成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落实性;学生学会学习的水平性;教师课内教学监控的有效性。
撰写教后录的切入点
1、成功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
如课堂上一个恰当的比喻,教学难点的顺利突破,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
又如一些难忘的教学艺术镜头:新颖精彩的导语,成功的临场发挥,扭转僵局的策略措施
2、失败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砸锅点。
如教学目标定位不准,造成的“吃不了”或“吃不饱”之现象;教学引导的度把握不适,造成的“一问三不知”的僵局;教学方法选择不当,造成的低效等。
3、遗漏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设计中遗漏的一些环节或知识点。
如教学衔接必需的知识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背景材料,拓展延伸的内容等。
4、改进点:主要是指课堂教学中经过微调可以追求更高效益的那些点。
如更合理的分配讲与练的时间,更恰当的选择例题,更完美的板书设计,更科学的媒体选用等。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课题】:8.2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与氧气和酸的反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了解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 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反应的现象。
(3)初步认识置换反应的特点和规律。
2、过程和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化学语言表达和图表有关的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金属与酸的反应。
【教学难点】:对金属与酸反应的初步探究。
【教学工具】:教师用具:投影仪、镁条、铝片、铜片、被氧化了的镁条与铝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
学生用具:铝丝、铜丝、镁条、锌粒、铜片、铁片、砂纸、火柴、试管(若干)。
【教学方法】: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练习巩固→联系实际。
◆教学情景导入第一课时【创设情境引入】多媒体展示下列实物照片:黄金项链、银戒指、铁匠铺刚打制出的镰刀、镁条。
◆教学过程设计【问题】是否为各种金属的本质颜色?不是本质颜色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活动】①学生讨论并填写下列表格并交流:(任选两种)物质本色观察到的颜色是否变色原因(猜想)②猜想镁条、镰刀变色的原因。
③链接民间谚语:“真金不怕火炼”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引导学生讨论、小结】:有的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反应,有的不能。
如(化学方程式):3Fe+2O2Fe3O4。
【衔接生活小知识】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教师讲解】:铝制品表面可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
这个原因也就使得铝的抗腐蚀性能较好,因此铝才能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应用,除了因为改进了铝的冶炼方法,使其成本大大降低,以及铝的密度较小外,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掌握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3.,掌握常见金属与某些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能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学习重点:
金属的化学性质(与氧气、酸、某些化合物溶液的反应)
课前预习:
1、公元二世纪我国炼丹专家魏殃著有《周易参同契》是世界上现在的最早的一部炼丹专著,书中描写道“金入于猛火色不夺精光”。
这句话是指黄金的性质在强热条件下()
A.很稳定 B.很活泼 C.易氧化 D.易还原
2、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④液体的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出土的文物中,金器保存完好,铜器表面有锈迹,铁器则锈迹斑斑,这表明金、铜、铁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4、小华欲测定Cu—Zn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小华取出该合金的粉末65克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克气体,试计算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自学探究
写出镁、铝、铁、铜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互学探究
1.小组内检查化学方程式正误。
2.比较上述各反应的条件及反应的现象,按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将其排列。
小组展示
分小组展示,教师点评。
[精讲点拨]
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及反应的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铝在常温下就可以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使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使铝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其化学性质较活泼而非不活泼。
[实验探究]
1.学生分组完成课本中探究,填写下表。
2.思考与讨论
(1)上述实验过程中,为什么金属颗粒大小要基本相同?酸的量及酸的质量分数要相等?
(2)上述四种金属中能跟酸反应的有几种?反应剧烈程度如何?不跟酸反应的有几种?由此排列出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
3.小组展示:分小组展示,教师点评
[精讲点拨]
我们还可以根据金属与酸是否能发生反应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但在比较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条件,要保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
4、(1)比较能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找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共同特点,总结什么叫置换反应。
(2)试写出一个前面曾经学习过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学生完成课本中探究,填写下表。
讨论:
(1)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属于哪种反应类型?
(2)通过上述反应你认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如何排列?
(3)通过以上学习探究,你获得了哪些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课堂练习:
1.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液体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的质量减轻;
④液体的质量减轻。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关于锌、铁、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均可以导电
B.均可以和氧气反应
C.均可以和稀盐酸反应
D.铁能与硫酸铜溶液的溶质发生置换反应
3.下列化合物中,不能由金属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直接制得的是( )
A.AgCl
B.MgCl2
C.ZnSO4
D.FeSO4
4. 能与无色硝酸银溶液反应,使溶液变为蓝色的金属是( )
A.铝
B.铁
C.铜
D.银
5.已知甲、乙、丙三种不同的金属,甲在空气中缓慢氧化而腐蚀,乙在空气中加热后仍保持金属光泽,丙在空气
中会迅速氧化,需保存在煤油中,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关系为(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6.金属R与CuCl2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CuCl2====
RCl2+Cu,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金属R可能是铝
C.金属R活动性比Cu强
D.该反应前后R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7.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过量的稀硫酸中,如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是( )
A.消耗锌粉的质量
B.剩余稀硫酸的质量
C.生成氢气的质量
D.生成ZnSO4的质量
8.农业上配制波尔多液(CuSO4溶液)时,不用铁桶盛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比铜__________________(填“强”或“弱”);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各种黄金首饰易于保存,具有收藏价值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B、C、D是单质,C为钢铁的主要成分。
试回答:
(1)A、D的化学式是:A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C→B和C+D→E的化学方程式:
C→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D→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小林同学对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进行探究,他分别将A、B、C三种金属放入三支盛有相同溶质质量分数
的稀盐酸中,记录的实验现象为:A、C都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B放入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
根据小林同学的记录,你对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能作出的判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作出判断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对A、B、C的金属活动性的相对强弱作出准确判断还需要做的实验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从实验室收集到一桶含有FeSO4、CuSO4的废液,他们想从中回收金属铜和硫酸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金属X是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滤液中获得硫酸亚铁晶体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