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 逻辑判断篇组合摆列解题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17.20 KB
- 文档页数:7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排列组合题型解题技巧(优秀版)word资料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技巧之:排列组合题型解题技巧排列组合是组合学最基本的概念。
所谓排列,就是指从给定个数的元素中取出指定个数的元素进行排序。
排列组合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给定要求的排列和组合可能出现的情况总数。
排列组合问题是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必考题型,“16字方针”是解决排列组合问题的基本规律,即:分类相加,分步相乘,有序排列,无序组合。
一、试验:题中附加条件增多,直接解决困难时,用试验逐步寻找规律。
例、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方格中,每方格填1个,方格标号与所填数字均不相同的填法种数有( )解析:第一方格内可填2或3或4,如第一填2,则第二方格可填1或3或4,若第二方格内填1,则后两方格只有一种方法;若第二方格填3或4,后两方格也只有一种填法。
一共有9种填法,故选B二、不相邻问题用“插空法”:对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将其他元素排列好,然后再将不相邻接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的空隙之间插入。
三、合理分类与准确分步:含有约束条件的排列组合问题,按元素的性质进行分类,按事情发生的连续过程分步,做到分类标准明确,分步层次清楚,不重不漏。
四、消序例、4个男生和3个女生,高矮不相等,现在将他们排成一行,要求从左到右女生从矮到高排列,有多少种排法。
解析:先在7个位置中任取4个给男生,有种排法,余下的3个位置给女生,只有一种排法,故有种排法。
五、顺序固定用“除法”:对于某几个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问题,可先把这几个元素与其他元素一同进行全排列,然后用总的排列数除于这几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
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
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数学运算解题方法之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公务员考试当中必考题型,题量一般在一到两道,近年国考这部分题型的难度逐渐在加大,解题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原理的基础上,还要求我们熟悉主要解题思想。
那首先什么排列、组合呢?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种取出m个元素拼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有几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方法。
下面通过例题逐个掌握:一、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对于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不相邻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空隙中插入即可。
【例题1】一张节目表上原有3个节目,如果保持这3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再添进去2个新节目,有多少种安排方法?A.20B.12C.6D.4【答案】A。
【解析】首先,从题中之3个节目固定,固有四个空。
所以一、两个新节目相邻的的时候:把它们捆在一起,看成一个节目,此时注意:捆在一起的这两个节目本身也有顺序,所以有:C(4,1)×2=4×2=8种方法。
二、两个节目不相邻的时候:此时将两个节目直接插空有:A(4,2)=12种方法。
综上所述,共有12+8=20种。
二、插板法一般解决相同元素分配问题,而且对被分成的元素限制很弱(一般只要求不等于零),只对分成的份数有要求。
【例题2】把20台电脑分给18个村,要求每村至少分一台,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A.190B.171C.153D.19【答案】B。
公务员行测备考之逻辑判断解题方法纵观几年来公务员录用考试此部分试题的命题趋势,逻辑判断可能会体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①题目内容广泛;②题型以推断结论型为主,并兼顾其他题型;③突出能力考查(主要是分析和推理能力); ④更多的涉及或然性推理。
一、基本解题方法True True True 解答逻辑判断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
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质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试题中所给的陈述有的合乎常理,有的可能不太合乎常理。
但必须明确,这段陈述在此次考试中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不能自作聪明地以自己具备的这方面的知识进行推理,而完全忽视试题中所陈述的事实。
(2)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逻辑判断题中,前提与结论之间有必然性的联系,结论不能超出前提所界定的范围。
因此,在解答此种试题时,必须紧扣题干部分陈述的内容,正确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
(3)当某个选项的内容是正确的,但不能从短文陈述中直接推导出来时,就应排除。
(4)注意区别提问用语,如支持或反驳判断观点的正确与错误以哪项为真或为前提、依据等,只有弄清题干中这些用语的含义,才能选出合适的选项。
二、快速解题技巧1.排除法排除法在本质上就是要通过排除题干中已经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题干中未涉及的选项为答案,或者通过排除题干中没有涉及的选项进而找到与题干一致的选项作为答案,实际上解答每一道逻辑判断(演绎推理)试题时都可以试着运用排除法。
2.代入法代人法是指当错误选项不容易排除,而正确选项又难以选择时,就应该运用代人法试一试。
这种方法是说,先假设某一个备选项是成立的,然后代入题干,看是否导致矛盾,如果出现矛盾就说明该选项是不成立的。
3.计算法有些逻辑判断试题,需要应试者首先进行必要的数字计算,尤其是当题干或备选项中出现了数据或者与数据有关的文字的时候。
行测答题技巧:巧解排列组合题排列:排列的字母表示是A(m,n),表达的意思是从n个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进行全排列(对m个元素进行排序)。
组合:组合的字母表示是C(m,n),表达的意思是从n个元素中取m个元素,不进行排列(对m个元素不进行排序)。
排列与元素的顺序有关,组合与顺序无关。
如231与213是两个排列,2+3+1的和与2+1+3的和是一个组合。
一、捆绑法与插空法【例1】某人射击8枪,命中4枪,恰好有三枪连续命中,有多少种不同的情况?【分析】连续命中的三枪与单独命中的一枪不能相邻,因而这是一个插空问题。
另外没有命中的之间没有区别,不必计数。
即在四发空枪之间形成的5个空中选出2个的排列,即A(5,2)。
【例2】马路上有编号为l,2,3,……10 十个路灯,为节约用电又看清路面,可以把其中的三只灯关掉,但不能同时关掉相邻的两只或三只,在两端的灯也不能关掉的情况下,求满足条件的关灯方法共有多少种?【分析】即关掉的灯不能相邻,也不能在两端。
又因为灯与灯之间没有区别,因而问题为在7盏亮着的灯形成的不包含两端的6个空中选出3个空放置熄灭的灯。
共C(3,6)=20种方法。
二、特殊优先法特殊元素,优先处理;特殊位置,优先考虑。
【例】六人站成一排,求:(1)甲不在排头,乙不在排尾的排列数;(2)甲不在排头,乙不在排尾,且甲乙不相邻的排法数。
【分析】(1)先考虑排头,排尾,但这两个要求相互有影响,因而考虑分类。
第一类:乙在排头,有A(5,5)种站法;第二类:乙不在排头,当然他也不能在排尾,有44A(4,4)种站法;更多信息关注内蒙古人事考试信息网。
卓丽沙在《行政能力测验技巧系列之逻辑判断篇组合排列解题方法(一)》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逻辑判断中组合排列题型的首选解题方法,即排除法,对于这种题型,各位考生一定谨记这个解题思路:读完题干之后一定要观察选项,看看能否排除,不要读完题干之后盲目的进行信息的一一匹配,之前已经提到,有些题干当中给出的信息不足以让我们进行一一对应,因此,一定首选排除法。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组合排列型题目都能够用排除法的,在本篇中,我们给大家介绍当排除不了时,应该如何解题。
对于组合排列型题目,如果不能通过排除选项选择答案时,我们在解题时应该遵循几条优先原则:即最大信息优先、确定信息优先。
下面,我们用真题来给大家做说明:例1.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
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A.甲不是湖北人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C.湖北人年龄最小D.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组合排列型题目,经过对选项的观察,发现无法排除,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几点优先原则。
首先是最大信息优先,所谓最大信息,即指在题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找到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词,然后从那个词出发去进行推理。
在本题中,读到次数最多的是河南人,因此,我们推理就从河南人入手。
先找跟河南人有关的信息,即“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确定信息:河南人是丙,之后就从河南人是丙这个确定信息出发去推理,再找跟丙有关的信息,即“丙比湖北人年龄大”,则得出以下不等式:湖北人<丙(河南人)<乙则可得出,正确答案为C。
例2:在某高速公路的一段,一字相逢地搭列着五个小镇,已知:(1)落霞镇既不要临着古井镇,也不临着荷花镇;(2)浣溪镇既不临着紫微镇,也不临着荷花镇;(3)紫微镇既不要临着古井镇;也不临着荷花镇;(4)落霞镇没有木塔;(5)有木塔的是排在第一和第四由此可见,排在第二的小镇是()A.落霞镇B.荷花镇C.浣溪镇D.紫微镇[答案]A[解析]本题依然属于无法排除的组合排列型题目,那么,我们可以先找最大信息,即荷花镇,经整理,跟荷花镇有关信息有“荷花不临着浣溪、不临着紫薇、不临着落霞”,因此得到,荷花临着古井;接下来从古井这个确定信息出发,跟古井有关的信息有“古井不临着落霞、不临着紫薇”,由此得到古井临着浣溪;接下来跟浣溪有关的是“浣溪不临着紫薇”,所以,浣溪临着落霞;最后,五个镇依次相邻的顺序为:荷花、古井、浣溪、落霞、紫薇,排到这之后,谁在第一谁在最后无法确定,题中另外的信息是“排第一和第四的是有木他的小镇,落霞没有木塔”,因此,我们知道落霞不能排在第四位,最后,五个镇的先后顺序应该为:紫薇、落霞、浣溪、古井、荷花。
《行测判断推理——逻辑判断》解题技巧详解一、引言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科目中,判断推理部分一直是考察考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重要部分。
其中,逻辑判断作为判断推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考生根据给定的信息,通过逻辑分析和推理,找出正确答案。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逻辑判断的解题技巧,提高答题速度和正确率,本文将详细解析逻辑判断的解题技巧,并结合具体例子进行深入讲解。
二、逻辑判断概述逻辑判断是一种基于逻辑规则和推理方法的思维方式,它要求考生通过分析和推理,找出给定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中,逻辑判断题通常包括形式逻辑判断、论证逻辑判断等类型,考察考生对逻辑规则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三、解题技巧详解(一)明确题目类型和考点在解答逻辑判断题时,首先要明确题目类型和考点。
不同类型的逻辑判断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因此,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题目类型和考点,然后有针对性地运用相应的解题技巧进行解答。
(二)理解并分析题干信息理解并分析题干信息是解答逻辑判断题的关键步骤。
考生需要认真阅读题干,理解题目中的各个概念、关系、条件等,然后分析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分析过程中,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逻辑性,确保对题干信息的理解正确无误。
(三)运用逻辑规则进行推理在理解并分析题干信息后,考生需要运用逻辑规则进行推理。
逻辑规则包括直言命题推理、假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推理等,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类型和考点,选择合适的逻辑规则进行推理。
在推理过程中,要注意逻辑规则的正确性和适用性,避免因为逻辑错误导致答案错误。
(四)注意推理过程中的陷阱在解答逻辑判断题时,考生需要注意推理过程中的陷阱。
这些陷阱可能包括偷换概念、错误推理、过度推断等。
考生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题目中的信息,避免被陷阱所迷惑。
同时,也要学会运用反例法等方法来检验推理的正确性。
(五)加强练习和总结加强练习和总结是提高逻辑判断能力的有效方法。
行测数学运算解题方法之排列组合问题排列组合问题是公务员考试当中必考题型,题量一般在一到两道,近年国考这部分题型的难度逐渐在加大,解题方法也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原理的基础上,还要求我们熟悉主要解题思想。
那首先什么排列、组合呢?排列:从n个不同元素中,任取m个元素(这里的被取元素各不相同)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组合:从n个不同元素种取出m个元素拼成一组,称为从n个不同元素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是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或者属于排列与组合的混合问题,其次要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灵活运用基本原理和公式进行分析,同时还要注意讲究一些策略和方法技巧。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和策略。
解决排列组合问题有几种相对比较特殊的方法。
下面通过例题逐个掌握:一、相邻问题---捆绑法不邻问题---插空法对于某几个元素不相邻的排列问题,可先将其他元素排好,再将不相邻元素在已排好的元素之间及两端空隙中插入即可。
【例题1】一张节目表上原有3个节目,如果保持这3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再添进去2个新节目,有多少种安排方法?A.20B.12C.6D.4【答案】A。
【解析】首先,从题中之3个节目固定,固有四个空。
所以一、两个新节目相邻的的时候:把它们捆在一起,看成一个节目,此时注意:捆在一起的这两个节目本身也有顺序,所以有:C(4,1)×2=4×2=8种方法。
二、两个节目不相邻的时候:此时将两个节目直接插空有:A(4,2)=12种方法。
综上所述,共有12+8=20种。
来源:二、插板法一般解决相同元素分配问题,而且对被分成的元素限制很弱(一般只要求不等于零),只对分成的份数有要求。
【例题2】把20台电脑分给18个村,要求每村至少分一台,共有多少种分配方法?A.190B.171C.153D.19【答案】B。
【解析】此题的想法即是插板思想:在20电脑内部所形成的19个空中任意插入17个板,这样即把其分成18份,那么共有: C(19,17)=C(19,2)=171 种。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行测逻辑判断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以下是一些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行测逻辑判断题。
1. 理解问题: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确保完全理解题目的意思。
有时候题目设置比较复杂,可能会包含多个条件和前提,考生需要仔细分析题目的要求和条件,确保不会漏掉任何信息。
2. 提炼关键信息:在理解题目后,考生需要提取关键信息,这些信息是解题的依据。
关键信息可能包括条件、前提、目的等。
将这些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清思路。
3. 推理逻辑关系:行测逻辑判断题一般考查的是关系推理,考生需要分析各个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因果关系、充分必要关系、逆否关系等。
通过分析逻辑关系,可以得出结论或答案。
4. 注意排除法:在解题过程中,有时候可以通过排除错误选项来得出正确答案。
对于行测逻辑判断题来说,选项之间通常会存在逻辑矛盾或者违背题意的情况,考生需要有意识地将这些选项进行排除,缩小答案的范围。
5. 多练习:行测逻辑判断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这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
多做逻辑判断题,可以帮助考生熟悉题型,熟练运用解题技巧。
同时,通过做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
6. 注意时间管理:在考试过程中,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时间。
对于逻辑判断题来说,有些题目可能会耗费较长时间,考生可以按照题目的难易程度和分值来决定解答的顺序。
如果遇到困难的题目,可以先跳过,待其他题目解答完毕后再回过头来解答困难题目。
7. 查漏补缺:在解题过程中,考生可能会漏掉一些信息或者条件,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
因此,解题完毕后需要仔细检查答案,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信息。
如果发现错误,可以重新分析题目并寻找正确答案。
总的来说,行测逻辑判断题需要考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通过理解题目、提炼关键信息、分析逻辑关系、排除错误选项、多练习、注意时间管理和查漏补缺等解题技巧,考生可以在行测逻辑判断题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事业单位中的常见逻辑题解析逻辑题在事业单位的招聘考试中经常出现。
逻辑题是考察考生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的一种题型。
在解答逻辑题时,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思维方式,理清问题的关键点,从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事业单位中常见的逻辑题角度出发,为大家分析解题思路和技巧。
一、排列组合题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排列组合题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类型。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到对象的排列、组合以及可能的情况的计算。
解答这类问题时,我们需要理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并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在解答过程中,我们要将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进行分类,再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计算。
例如,一道典型的排列组合题目如下:某班有5位男生、4位女生,要从中选出3人组成一个考试小组,问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种组合方式?解答方法:首先,我们要确定考虑男生和女生的组合方式,因为男生和女生是分开考虑的。
对于男生,有5个可选的人选,选出3人,所以男生的组合方式总共有C(5,3) = 10种。
对于女生,有4个可选的人选,选出3人,所以女生的组合方式总共有C(4,3) = 4种。
因此,男生和女生各有10种与4种组合方式,所以男生和女生一起的组合方式总共有10 * 4 = 40种。
二、推理判断题推理判断题也是事业单位考试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
这类题目通过给出一系列的前提条件和结论,要求考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推理,判断结论的真假。
解答这类题目时,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每个条件,运用逻辑推理思维,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如,一道经典的推理判断题目如下: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话。
已知:甲说乙说的是真话,乙说丙说的是真话,丙说甲说的是假话。
问:究竟谁说了谎话?解答方法: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已知只有一个人说了谎话。
我们可以假设甲说谎,那么乙和丙的话都是真话。
但这与乙所说丙说的是真话相矛盾。
同理,假设乙说谎,那么甲和丙的话都是真话,但这与甲所说乙说的是真话相矛盾。
所以只能假设丙说谎,即甲和乙的话都是真话。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排序题技巧是什么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排序题技巧在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排序题是一种常见的题型,它要求考生根据一组语句的逻辑顺序重新排列。
以下中公教育为大家提供做题技巧和两个完整的题目解答示例。
技巧一:找准主线,确定首句在言语排序题中,通常会有一个主题或者中心思想,而这个主题或中心思想往往会出现在首句。
因此,在重新排列语句时,应该先找到这个主题或中心思想,并将其放在首句。
当然,也会通过排一些不适合做首局的句子,比如指代词开头的句子不适合做首局。
下面来看看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我们只看句子,不给大家选项,你看看能否通过分析进行排序。
【例1】下列句子中,排序最合理的是()。
①他一下子游到了对岸,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②于是,他脱下衣服,跳进了水里。
③虽然河水很深,但是他没有退缩。
④当他听到有人落水呼救时。
⑤他勇敢地向着对岸游去。
先一起来分析,在这组语句中,主题是关于一个人救人的故事。
因此,首句应该是描述这个事件的句子,即④当听到有人落水呼救时。
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这个人勇敢地向着对岸游去,尽管河水很深,但他没有退缩。
他脱下衣服,跳进了水里,一下子游到了对岸,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还要注意,指代词不能做首局哦。
所以,这个却的语序应该如下,一起来读读,感受整个故事。
当听到有人落水呼救时,他勇敢地向着对岸游去,尽管河水很深,但他没有退缩。
他脱下衣服,跳进了水里,一下子游到了对岸,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技巧二:找准逻辑关系,注意转折词在言语排序题中,语句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语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
因此,在重新排列语句时,需要注意这些逻辑关系,尤其是转折词。
下面来看看例子,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我们只看句子,不给大家选项,你看看能否通过分析进行排序。
【例2】下列句子中,排序最合理的是( )。
①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②我一定会成功的。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汇总一、逻辑判断a.翻译推理关键词形式表达逻辑含义推理规则如果P,那么Q 所有的P都是Q 为了P,一定Q P需要QP离不开Q P→Q P是Q的充分条件肯前必肯后:P→Q否后比否前:非Q→非PP→Q,Q→R 可得P→R非P和Q作为前提的时候,不能得到肯定的结论,能够得到的是可能的结论。
只有Q,才P不Q,不P除非Q,否则不P Q是P必不可少的Q是P的基础P→Q Q是P的必要条件且、和、既…又…A且B AB两者并存或,至少有一个A或B AB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否定肯定式:非A→B非B→A德摩根定律:并非(A且B)=非A或非B并非(A或B)=非A且非B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是P,某个S不是P;②所有S都是P,有的S不是P;③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S是P;④P→Q,P且非Q。
反对关系:⑤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至少有一假)。
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c.排列组合题型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排除法,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殊信息优先■削弱题型方法:1.否因削弱已知因果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削弱: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
2.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他因削弱:强调存在别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果,或者导致不了该结果。
3.反例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反例削弱:举出一个反例,即满足了“因”却没有得到所说的“果”。
4.因果倒置已知推理主线:A、B两个现象同时出现→A导致了B因果倒置:很有可能是B导致了A。
■假设、支持题型方法:1.排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排他因: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或排除其他可能性,使推理更可信。
2.否因否果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否果:非因→非果,会支持“因→果”3.建立联系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建立联系:因果之间有跳跃,唯有建立联系才可行。
公务员考试行测题库《逻辑判断(排列组合)》(2021年最新版)答题技巧1、单项选择题甲、乙、丙三个球,一个是红色,一个是蓝色,一个是黄色。
丙比黄色球大,甲和蓝色球不一样大,蓝色球比丙小。
据此,可以推出_____。
A:甲是红色,乙是蓝色,丙是黄色B:甲是蓝色,乙是黄色,丙是红色C:甲是黄色,乙是红色,丙是蓝色D:甲是黄色,乙是蓝色,丙是红色2、单项选择题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想。
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
〞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
〞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
〞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
〞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
〞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当是_____。
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3、单项选择题孔、庄、杨三人是某单位的处长、副处长和科长。
可以确定的是,庄至今尚未去过长江村调研,杨虽未去过长江村,但是他就调研这件事曾与处长商议过,科长曾去长江村调研多次,写过特地的调查报告。
据此,可以推断担任处长、副处长和科长职务的人依次分别是_____。
A:孔、杨、庄B:庄、杨、孔C:杨、庄、孔D:孔、庄、杨4、单项选择题老张、老王、老李、老赵四人的职业分别是司机、教授、医生、工人。
已知:(1)老张比教授个子高;(2)老李比老王个子矮;(3)工人比司机个子高;(4)医生比教授个子矮;(5)工人不是老赵就是老李。
依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知_____。
A:四个人的职业都可以确定B: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三个C: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两个D: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一个5、单项选择题夏燕,贾枢和郑薇三个同学一起去旅游,为了照相方便,每个人拿的是同学的相机,背的是另一个同学的包。
假如背着郑薇的包的人拿的是贾枢的相机,那么以下哪项为真?_____A:贾枢拿的是郑薇的相机B:郑薇拿的是贾枢的相机C:郑薇背的是夏燕的包D:贾枢背着郑薇的包1、单项选择题甲、乙、丙三个球,一个是红色,一个是蓝色,一个是黄色。
公务员中的数理逻辑解题技巧在公务员考试中,数理逻辑是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能力。
无论是行测还是申论,数理逻辑都是常见的考题类型。
因此,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对于提高得分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文将就公务员中的数理逻辑解题技巧进行探讨。
一、逻辑题的解题方法逻辑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见题型,它着重考察考生的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
对于逻辑题,最重要的是理清题目中的关系,确定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采用三步骤:辨析题型,理清关系,推断答案。
首先,辨析题型。
逻辑题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常见的选择题、判断题等。
在做题之前,要先弄清楚题目所属的逻辑类型,这样才能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
其次,理清关系。
在解题过程中,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
可以通过画图、写出公式等方式来辅助理清思路。
最后,推断答案。
根据前两步的分析,推断出正确的答案。
在选择题中,可以通过排除法来选择最佳答案;在判断题中,可以根据题目所述的关系,判断出答案的真假。
二、数学题的解题技巧数学题在公务员考试中也是常见的考题类型。
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数学题解题技巧。
1. 算术运算技巧:在做数学题时,熟练掌握常见的算术运算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加法运算中,可以从个位数开始逐位相加;乘法运算中,可以利用乘法分配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计算过程。
2. 比例题解题技巧:比例题是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解比例题时,可以运用比例的性质,通过交叉相乘、倍数关系等方法来求解未知数或比例关系。
3. 排列组合技巧:排列组合是一个在数学中常见的问题。
在解决排列组合题时,可以通过分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确定适合的排列组合公式,从而求解出答案。
三、逻辑数学题的解题思路逻辑数学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点题型,它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快速分析、推理、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解题思路供参考。
1. 去伪存真: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辨别信息的真伪。
行测排列组合技巧:逻辑关系水滴石穿、汇流城河,任何的事情都是非一日便成功的,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排列组合技巧:逻辑关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排列组合技巧:逻辑关系在行测考试当中,数学运算基本都会考到,这也是让很多考生头疼的问题,很多年不接触数学,突然面对这座大山,难于逾越。
在经过练习后发现还是有一些知识点难以消化理解。
这其中就包括我们老生常谈的排列组合问题。
排列组合问题的核心本质,我们往往都会搞错,认为排列组合就是A与C的关系,其实排列组合的核心是内在的逻辑关系,也就是今天要介绍到的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例1】从家到公司我们有4种出行方式,从家到换乘站有3种出行方式,从换乘站到公司有2种出行方式,问从家到公司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出行方式?A.9B.10C.14D.24【答案】B,解析:当题目中所求的事情是按照分类去进行思考的,那么这个事情所有的情况数就是各类情况的加和;当题目中所求的事情是按照分步去进行思考的,那么所有的情况是就是每一步情况的乘积。
分析题干当中的条件,所求为从家到公司的出行方式,那要完成这样一个事情,就需要我们去分类进行思考,我们选择的出行方式要么是直接到达,要么是经过换乘进行到达。
第一类中,直接从家到公司,题干当中所给为4种,第二类中我们不能通过选取出行方式直接到达公司,这就代表题目所求的事情是不能一步完成的,我们是需要先从家到换乘站(3种出行方式),再从换乘站到公司(2种出行方式)这两步完成的,通过乘法原理第二类即6种情况,两类情况进行相加共计10种情况,选择B选项。
【例2】将五个人进行排队,求五个人的排队顺序情况共有多少种?A.15B.20C.60D.120【答案】D,解析:开篇我们提到,排列组合问题的核心是内在的逻辑关系,当5个人进行排队时,我们不可能通过操作一下将5个人的顺序排下来,我们如果要去排队的话,首先需要先从5个人中先选1个人,这样就是有5种情况,其次再从剩余的4个人中选择1人排在第2个位置,这样就有4种情况,依次类推,我们通过这5步才将题目要求的事情做完。
行政能力测验技巧系列之逻辑判断篇组合排列解题方法卓丽沙在历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分为五大模块,判断推理作为五大模块之一,近年来一直稳定在图形推理、逻辑判断(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和定义判断这四种题型,共35道题。
其中,逻辑判断往往是很多考生认为比较难做的。
作为一名培训师,笔者将针在对历年真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之上,为考生提供一个行之有效的解题方法。
逻辑判断也叫演绎推理,共十题,其中,有一类型我们可称其为组合排列。
所谓组合排列,就是题中给出一组对象(如甲、乙、丙、丁),再给出两种以上信息(如年龄、性别、身高、职业、专业等),最后需要考生对各种信息进行一一匹配。
例1:有三个小孩分别叫蓝蓝(女),红红(女)和虎虎。
孩子妈妈是卫国珍、姜家英、申仁丽。
邻居李奶奶说:冯一中和姜家英的孩子都参加了少年女子舞蹈队,陈二国的女儿不是红红,楚三仁、申仁丽不是一家人。
因此可以推断出下列为一家人的是: A.陈二国姜家英和红红,楚三仁卫国珍和蓝蓝B.楚三仁卫国珍和虎虎,冯一中申仁丽和红红C.陈二国申仁丽和红红,楚三仁姜家英和虎虎D.楚三仁申仁丽和红红,冯一中卫国珍和虎虎上面试一道典型的组合排列题,对于这样的题目,很多考生都无从下手,笔者在授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考生只是将题中给出的信息一一罗列出来,之后完全没有一个正确的解题思路。
事实上,根据对真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对于做组合排列型题目,首选的方法应该是排除法,有一些组合排列型的题目只看题干是没有办法选出答案的,因为一些题干中给出的信息较少,无法完成一一对应。
下面我们具体解答一下这道题目:[答案]B[解析]本题采用的是排除法,题中说到“陈二国的女儿不是红红”,因此,可以排除选项A、C;又因为“楚三仁、申仁丽不是一家人”,可排除选项D,因此,正确答案为B。
例2:高中同学聚会,甲、乙、丙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成为了教授、作家和市长。
另外,(1)他们分别毕业于数学系、物理系和中文系•(2)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3)物理系毕业者请教授写了一个条幅•(4)作家和物理系毕业者在一个市内工作•(5)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过统计问题•(6)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下列陈述哪项是真的()A.丙是作家,甲毕业于物理系B.乙毕业于数学系C.甲毕业于数学系D.中文系毕业者是作家[答案]A[解析]本题采用的也是排除法,题中说到“作家称赞中文系毕业者身体健康”,说明中文系毕业者不是作家,排除选项D;“乙向数学系毕业者请教过统计问题”说明乙不是数学系毕业,排除选项B,最后,“毕业后,物理系毕业者、乙都没再和丙联系过”,说明物理系毕业者是甲,排除选项C,因此,正确答案为A。
以上两道均属于比较典型的组合排列型题目,第一道题目中题干给出的信息不足以完成匹配,只有排除才能选出正确答案;第二道题目中给出的信息过多,排列起来比较复杂,采用排除法是最快速有效的方法。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排列组合型题目都是可以采用排除法得到正确答案的。
因此,对于考生而言,做排列组合型题目时一定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即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用排除法。
在此,笔者也建议各位考生,在使用排除法时,最好读到一个条件之后马上看选项进行排除,不要把所有条件都读完之后再读选项,这样很有可能无法准确的记住全部条件,还要回头重看,造成时间上的浪费。
对于不能排除的题目,我们将在下一篇文章中给大家介绍有效的解题方法。
真题演练:1、甲、乙、丙、丁是四位天资极高的艺术家,他们分别是舞蹈家、画家、歌唱家和作家,尚不能确定其中每个人所从事的专业领域。
已知:(1)有一天晚上,甲和丙出席了歌唱家的首次演出。
(2)画家曾为乙和作家两个人画过肖像。
(3)作家正准备写一本甲的传记,他所写的丁传记是畅销书。
(4)甲从来没有见过丙。
下面哪一选项正确地描述了每个人的身份?A.甲是歌唱家,乙是作家,丙是画家,丁舞蹈家B.甲是舞蹈家,乙是歌唱家,丙是作家,丁是画家C.甲是画家,乙是作家,丙是歌唱家,丁是作家D.甲是作家,乙是画家,丙是舞蹈家,丁是歌唱家[答案]B[解析]本题可以用排除法。
根据(2)可以知道作家不是乙,根绝(3)可以知道,作家不是甲,不是丁。
因此,作家是丙。
2、某城市有5个公园,甲、乙、丙、丁、戊,它们由南至北基本在一条条直线上,同时:(1)乙与丁相邻并且在丁的北边;(2)戊和甲相邻;(3)丙在乙的北边根据以上线索,可以推断五个岛由北至南的顺序可以是:A.甲,丙,戊,乙,丁B.乙,丁,戊,甲,丙C.丙,甲,戊,乙,丁D.丙,丁,乙,甲,戊[答案]C[解析]本题也是用排除法。
根据(1)排除D,根据(2)排除A,根据(3)排除B。
3、在一个大学生宿舍有3个同学,他们的名字是:小梅、小红和小利。
一个学法语,一个学德语,一个学英语;一个来自北京,一个来自上海,一个来自重庆。
北京的不是学英语的。
小红不学法语。
小利来自上海。
来自重庆的学法语。
由此可知:A.小红来自北京,学英语B.小梅来自重庆,学法语C.小利来自上海,学德语D.小利来自上海,学法语[答案]B[解析]本题用排除法。
“北京的不学英语”排除A,再根据“重庆的学法语”可知,北京的不学法语,因此,北京的学德语,进而可知上海的学英语,排除C和D。
4、在同一侧的房号为1、2、3、4的四间房里,分别住着来自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四位专家。
有一位记者前来采访他们,1.韩国人说:“我的房号大于德国人,且我不会说外语,也无法和邻居交流”;2.法国人说:“我会说德语,但我却无法和我的邻居交流”;3.英国人说:“我会说韩语,但我只可以和一个邻居交流”;4.德国人说:“我会说我们这四个国家的语言”。
那么,按照房号从小到大排,房间里住的人的国籍依次是( C )A.英国德国韩国法国B.法国英国德国韩国C.德国英国法国韩国D.德国英国韩国法国[答案]C[解析]本题用排除法。
根据1和4可知,韩国人和德国人不挨着,排除A和B,根据3可知英国人和韩国人不挨着,排除D。
在《行政能力测验技巧系列之逻辑判断篇组合排列解题方法(一)》中,我们给大家介绍了逻辑判断中组合排列题型的首选解题方法,即排除法,对于这种题型,各位考生一定谨记这个解题思路:读完题干之后一定要观察选项,看看能否排除,不要读完题干之后盲目的进行信息的一一匹配,之前已经提到,有些题干当中给出的信息不足以让我们进行一一对应,因此,一定首选排除法。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组合排列型题目都能够用排除法的,在本篇中,我们给大家介绍当排除不了时,应该如何解题。
对于组合排列型题目,如果不能通过排除选项选择答案时,我们在解题时应该遵循几条优先原则:即最大信息优先、确定信息优先。
下面,我们用真题来给大家做说明:例1.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
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A.甲不是湖北人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C.湖北人年龄最小D.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答案]C[解析]本题属于组合排列型题目,经过对选项的观察,发现无法排除,这时,我们就要用到几点优先原则。
首先是最大信息优先,所谓最大信息,即指在题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找到出现频率最高的那个词,然后从那个词出发去进行推理。
在本题中,读到次数最多的是河南人,因此,我们推理就从河南人入手。
先找跟河南人有关的信息,即“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确定信息:河南人是丙,之后就从河南人是丙这个确定信息出发去推理,再找跟丙有关的信息,即“丙比湖北人年龄大”,则得出以下不等式:湖北人<丙(河南人)<乙则可得出,正确答案为C。
例2:在某高速公路的一段,一字相逢地搭列着五个小镇,已知:(1)落霞镇既不要临着古井镇,也不临着荷花镇;(2)浣溪镇既不临着紫微镇,也不临着荷花镇;(3)紫微镇既不要临着古井镇;也不临着荷花镇;(4)落霞镇没有木塔;(5)有木塔的是排在第一和第四的小镇。
由此可见,排在第二的小镇是()A.落霞镇B.荷花镇C.浣溪镇D.紫微镇[答案]A[解析]本题依然属于无法排除的组合排列型题目,那么,我们可以先找最大信息,即荷花镇,经整理,跟荷花镇有关信息有“荷花不临着浣溪、不临着紫薇、不临着落霞”,因此得到,荷花临着古井;接下来从古井这个确定信息出发,跟古井有关的信息有“古井不临着落霞、不临着紫薇”,由此得到古井临着浣溪;接下来跟浣溪有关的是“浣溪不临着紫薇”,所以,浣溪临着落霞;最后,五个镇依次相邻的顺序为:荷花、古井、浣溪、落霞、紫薇,排到这之后,谁在第一谁在最后无法确定,题中另外的信息是“排第一和第四的是有木他的小镇,落霞没有木塔”,因此,我们知道落霞不能排在第四位,最后,五个镇的先后顺序应该为:紫薇、落霞、浣溪、古井、荷花。
所以选在答案A。
通过这两道题目,我们再给大家整理一下当组合排列型题目不能排除时,我们的解题思路:首先找到最大信息(即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把跟最大信息有关的条件列出来,通过最大信息得到一个确定信息,再从每一步推理中得出的确定信息出发进行后续推理。
真题演练:1、在某城市,有一家银行被盗,警方通过侦查,拘捕了1 号、2号、3号、4号、5号、6号六个重大嫌疑人,经过审问,查明了以下事实:1 号、5 号、6 号三人中只有两个作案,1 号、2 号两人最少有一个作案,2 号和 3 号两人要么都作案,要么都没有作案,1 号和4号两人中只有一人作案,3号和4号两人中也只有一人作案,据此,可以推出全部案犯人数是A.3B.4C.5D.6[答案]B[解析]用信息量大的原则。
1号出现的次数最多,假定1号作案,可以知道4号不作案,则3号作案,因此,2号作案,1、5、6号有两个作案,那么,再需要一个就可以了。
所以,作案人数应该是4个。
2、1.乐队演练厅有四个乐手在排练。
他们分别是意大利人、法国人、奥地利人、俄罗斯人。
四人能熟练演奏的乐器分别是小号、小提琴、单簧管。
其中:Ⅰ. 俄罗斯人单独拉小提琴。
Ⅱ. 法国人不和意大利人演奏同一种乐器。
Ⅲ.意大利人和另外某人演奏同一种乐器。
Ⅳ.奥地利人不吹小号。
Ⅴ.每人只演奏一种乐器。
从以上条件可以断定意大利人演奏的乐器是:A.小号。
B.小提琴。
C.单簧管。
D.和奥地利人不演奏同一种乐器。
[答案]C[解析]条件中,意大利人被提到的次数最多,意大利人不和法国人演奏同一种乐器,而俄罗斯人单独演奏,因此,意大利人跟奥地利演奏同一种乐器。
俄罗斯人单独演奏小提琴,奥地利人不吹小号,因此奥地利人演奏单簧管。
3、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