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间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5.26 MB
- 文档页数:54
种间关系概述种间关系是生物学中研究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内容。
它涉及到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互利共生、捕食和被捕食等各种相互作用方式。
种间关系对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种间关系的分类、种间互助关系、竞争关系、捕食关系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意义。
种间关系的分类种间关系根据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方式,可分为互助关系、竞争关系、捕食关系和寄生关系等四种主要类型。
种间互助关系在种间互助关系中,不同物种之间通过相互合作获得共同利益。
互助关系包括共生和共存两种形式。
共生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以互惠的方式生活在一起,互相促进生存和繁殖。
共生关系的例子包括树木和藤本植物之间的关系、蜜蜂与花之间的关系等。
这种关系使两个物种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共同生存。
共存是指不同物种在同一地区共同生活,彼此之间无显著影响的关系。
各个物种的生存和繁殖不受其他物种的影响。
共存的例子包括在森林中看到的各种树木和植物共同存在的情况。
竞争关系竞争关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为了获取有限的资源(如食物、巢穴、土地等)而发生的相互作用。
竞争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直接竞争和间接竞争。
直接竞争是指不同物种直接争夺同一资源的情况。
例如,许多种鸟类在同一个地区争夺食物和巢穴。
间接竞争是指不同物种通过影响共同资源的可用性而间接竞争。
例如,植物之间的竞争取决于它们对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的需求。
捕食关系捕食关系是指一种物种捕食另一种物种来获取能量和营养。
捕食者被称为掠食者,被捕食者被称为猎物。
这种关系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非常常见。
掠食者通过捕食猎物来获得生存所需的能量和养分。
捕食关系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包括食草动物、食肉动物、食腐动物和食腐植动物等。
寄生关系寄生关系是指一种物种寄生在另一种物种上,从其宿主体内获得营养和生存所需的能量。
寄生关系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两种类型。
内寄生是指寄生者寄生在宿主体内,从宿主体内获取养分和生长。
常见的内寄生关系包括寄生虫寄生在动物体内、寄生植物寄生在其他植物上等。
种间关系的概念种间关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种之间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种间关系,这些关系可以是竞争、捕食、共生等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种间关系及其特点:1.竞争关系竞争是种间关系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类型,它指的是两个或多个物种在获取有限资源(如食物、生存地等)时的相互作用。
在竞争中,参与者各自都会尝试获取更多的资源,以提高自身的生存机会。
2. 捕食关系捕食关系是指一种动物通过吃另一种动物来获取营养物质的关系。
在食物链中,被吃的动物是食物,而吃它们的动物则是食肉者。
这种关系对于食肉者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必须得到足够的营养才能维持生命。
3. 共生关系共生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其中所有参与者都从中受益。
这种关系可以是互利共生的,其中每个物种都会受益;也可以是非对称型共生的,其中一个物种得到益处,而另一个则不受影响。
4. 寄生关系寄生关系是指一种生物通过消耗另一种生物来获取所需营养,而不给另一种生物带来任何益处的关系。
寄生生物常常会破坏宿主的身体健康,繁殖,生长,甚至是死亡。
5. 拟态关系拟态是指一种物种通过模仿另一种物种的特征来避免被捕食的关系。
这种现象在自然界中十分常见,常见的拟态有:蝴蝶的伪装、蜜蜂的假装成黄蜂等。
6. 互惠共生关系互惠共生关系是指两个或多个物种之间的关系,其中所有参与者都从中受益。
其中一种生物可以为另一种生物提供所需的营养和生存条件,并在这个过程中获得自身所需的能量和营养。
总结:种间关系是一种十分广泛和复杂的现象。
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竞争、捕食、共生等等,每种关系都对于生命的物种来说非常重要。
人类在研究种间关系时,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本质和生物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
举例说明生物种间关系1.共生,共生有互利共生和偏利共生,简单说一个是对俩个都有好处,一个只对一个有好处。
例子:(1)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根瘤菌会将空气里的氮,转化成植物可以吸收并且利用的含氮物质,而豆科植物便是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的,所以它们是共同生活,互惠互利的。
(2)鞭毛虫和白蚁:鞭毛虫的体内会形成一种消化纤维素酶,可以为白蚁提供所需要的养料。
(3)蚂蚁喜欢取食蚜虫腹部末端所分泌的含有糖分的蜜露,所以蚂蚁常常保护蚜虫,甚至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
2、寄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后者给前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这种生物的关系称为寄生。
主要的寄生物有细菌、病毒、真菌和原生动物。
例子:(1)内寄生:如血吸虫,线虫(2)外寄生:如水蛭(3)拟寄生:包含一大类昆虫大寄生物,它们在昆虫宿主身上或体内产卵,通常导致寄主死亡。
会导致寄主耗尽能量死亡,如冬虫夏草。
(4)噬菌体寄生于细菌中3.捕食:狭义指某种动物捕捉另一种动物而杀食之,广义是指某种生物吃另一种生物,如草食动物吃草;同种个体间的互食、食虫植物吃动物等也都包括在内。
例子:(1)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2)七星瓢虫和蚜虫:七星瓢虫平均每天能吃100只左右的蚜虫。
(3)狼和兔子:作为肉食动物的狼会捕食作为草食动物中的小型动物兔子。
4.竞争:不同物种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
在种间竞争中常常是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受抑制甚至被消灭。
例子:(1)同一片树林中的树木向上生长,争取阳光。
(2)两只雄狮争夺一只雌狮(3)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第六章种间关系1种间关系概论种间关系是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
理论上讲,任何物种对其他物种的影响只可能有三种形式,即促进效应(stimulation effects)、抑制效应(depression effects)和中性效应(neutral effects)。
促进效应表现为以正项加入增长方程,引起数量的增加(+);抑制效应表现为以负项加入增长方程,导致数量的减少(-);中性效应则不表现出增加或减少(0)——E.P Odum(1971)。
因此,全部种间关系就是这三种作用形式的6种可能组合。
即中性作用、竞争(损人又损己)、偏害(损人不利己)、寄生或捕食(损人利己)、偏利(利人不损己,如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中的地衣、苔藓等附生在树皮上)、互利共生或合作(互惠互利,如根瘤是固氮菌与豆科植物根的共生体、地衣是藻类与真菌的共生体、反刍动物与胃内的微生物、昆虫与植物传粉等)。
表6-1两物种相互作用分析举例:偏利作用:如一些植物种群为另一些物种(如小鸟、昆虫等)提供庇护所。
原始合作:蚁植物(myrmecophytes):某种蚂蚁与喜蚁植物(myrimecophilous plants)协同进化所形成的非专性共生体。
喜蚁植物在其茎或叶刺上具有特殊适合于蚁栖居的结构,供蚁取食的大型蜜腺和在叶尖分泌丰富蛋白质的功能,为终生栖居在这类植物上的小蚁提供安全住所和丰富的食物。
蚁群通过分泌对其它昆虫具有毒性的蚁酸,和对前来取食叶子的昆虫进行主动攻击,承担保卫的职能。
互惠共生:固氮菌与豆科植物根的共生体(根瘤)、藻类与真菌的共生体(地衣)、在满江红和苏铁的根中,发现有共生的具有固氮作用的蓝藻。
热带、亚热点一些植物具有共生固氮放线菌的“叶瘤”。
在生态系统中,一般遵循两条原理:(1)在生态系统的发育和进化中,负相互作用趋于减少,正相互作用趋于增加,从而加强两个作用种的存活;(2)不久前形成的或新的组合,发生严酷的负相互作用的可能性比老的联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