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种内和种间关系
种内和种间关系
格式:pptx
大小:1.08 MB
文档页数:71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71
下载本文档
合集下载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步赛(handicap)理论:拥有质量好的副性征 表明其拥有好基因,而弱小个体不可能忍受这种能 量消耗,去生产这些奢侈的副性征。
Fisher氏私奔模型:雄性的诱惑性特征开始被恣 意的雌性所选择,并继续进化,如果雌性基因对挑 选特征编码,雄性也会对该特征编码。
7.1.2.4 植物的性别系统(自学)
一般地,-α等于-3/2;C=3.5—4.3。
7.1.2 性别生态学
研究种群内性别关系的类型、动态及其决定因素。 7.1.2.1 有性繁殖 (1)无性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优势:可迅速增殖,占领暂时性新栖 息地;后代带有母本的整个基因组。
有性繁殖的优势:产生更多变异类型的后代,适 应多变的环境,适应稳定而异质的环境。
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不管一个种 群的密度如何,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Donald 研 究 不 同 密 度 三 叶 草 的 产 量 ( 植 株 干重),在发育过程中(62,131天),产量与 密度正相关,发育末期(181天)产量与密度无 关。
Y为总产量#,常数; 为平均每株重量; d密度。
决定动物婚配制度的主要生态因素是资源 (食物、营巢地)的质量和分布。
高质而分布均匀的资源有利于产生单配偶制, 雄性均匀地占有繁殖空间,雌性寻找没有配偶 的雄性,两性照顾后代也是其主要原因。
资源分布不均匀时,少数雄性占有资源,雌 性只与这些雄性婚配。条件极端严酷时,抚育 后代显得更加重要,一雌多雄可能更有成效。
如果某一性别的个体对母体要求的花费较多,另 一性别的后代数就会较多,以保证相等投入。哺乳 类一般出生时雄性略多,这与雄性早期死亡较多有 关,灵长类、大熊猫等成体雄性有迁出的习性,雌 性一般不离开家区。
7.1.2.3 性选择
性选择可通过同性成员间的配偶竞争(性内选择) 或(和)通过偏爱异性的某个独特特征(性间选择) 而产生。很多副性征都是性选择的产物。
植物与动物有明显的不同,植物的死亡率一般 都与密度有关。 同种植物的密度引起的死亡称为 自疏(self-thining),由其它伴生植物密度引起 的死亡称为他疏(alien-thinning)(种间关系)。 密度与产量表现为以下三个规律(经验公式)。
7.1.1.1 最后产量恒值法则
(law of constant final yield)
7.1.2.5 动物的婚配制度
繁殖期动物某一性别个体占有异性配偶的数目。
①多雌多雄制(混交制):如鱼类。性比多不稳定, 对后代照顾少。
②一雌一雄制(单配偶制):如晚成鸟。性比稳定, 亲体照顾较多。
③一雄多雌制:如鸡、马、盘羊等。性比不稳定, 较强壮的雄性拥有交配权,其基因易被保留,繁殖力 强。
④一雌多雄制:如螳螂、大鸨、距翅水雉、鮟鱇等, 少见。性比不稳定。
Population ecology
第二部分 种群生态学(四)
李云凯
第二部分 种群生态学
4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5 种群种及其变异与进化 6 生活史对策 7 种内与种间关系
7.1 种内关系 7.2 种间关系
第7章 种内与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种群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 种间关系:同一生境中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
7.1.3 领域性与社会等级
7.1.3.1 领域性
领域(territory):指个体、家庭或其他社群 单位所占据并积极保卫不让同种其他个体侵入 的空间。
领域性(territoriality 领域行为)指生物保护 领域的任何积极(主动)机制。
有关领域的概括性规律:
(1)领域面积随其占有者 的体重而扩大。
1. 社会等级的优越性:
(1)种群稳定、少争斗;生长快,生产率 高。
(2)优势个体在食物、栖所、配偶选择中 均有优先权,有利于种族的保存和延续。
2. 灵长类的社会组织
灵长类的社会组织与食性生态学有关。一 般地,在条件较差的环境中,灵长类的敌害 少、资源贫乏,只具一头雄性的小群体(独 霸式)。食物条件丰富时,敌害多,多呈大 群,雄性间有协作的社会行为,以保护雌性 和幼体(循环式等级为主)。
3. 昆虫的社会组织
昆虫的社会组织高度发达,重要特点是分工 与合作。分工表现在行为、生理和形态上, 使社会中的成员在职责、行为和形态上分为 各异的“等级”。
如蚂蚁,有专司繁殖的蚁后(膨大的生殖腺、 特异的性行为),专司保卫的兵蚁(性腺退 化的雌蚁,个体较工蚁大,具强大的口器), 专司采食、养育后代、修筑巢穴的工蚁 (雄)。蜂皇(雌)、工蜂(雌)、雄峰 (雄)。
7.1.1.2 倒数产量法则
(reciprocal yield law) 植物单株平均重量( )的倒数与密度 (d)呈线性关系。
A, B为系数,这一方程适合许多农作物。
7.1.1.2 -3/2幂定律
(-3/2 power law) 高密度导致种群“自疏”时,存活个体的平 均株干重( )与密度(d)的关系表达为:
(2)有性繁殖的类型
①雌雄同体:自体受精(密度过低、缺少 传粉媒介)和异体受精(优先)。
②雌雄异体。
(3)亲体投入
生产、抚育后代的能量、物质资源的花费。 稳定的环境中亲体投入主要用于抚育后代, 变化的环境主要用于配子的生产。
7.1.2.2 性比
Fisher氏性比理论:大多数生物种群的性比倾向于 1:1。雌雄两性应该有相等投入,稀少型有利,如 果母体偏向于生产性别较少的后代,母体的适合度 就比较高。
7.1 种内关系
动物和植物的种内关系有所不同,动物的种内 关系主要表现为领域性、集群、分散、婚配制度、 等级制、利他行为、通讯等。
植物的种内关系主要表现为密度效应、集群等。
7.1.1 密度效应
动物的死亡率有的与密度有关(K选择者多 见),有的与密度无关(如气候引起的死亡,r对 策者多见)。随着密度的增加,动物产量表现为 抛物线形变化,有一个最高产量密度。
(2)领域面积受食物品质 的影响,食,这种 差别也越大。
(3)领域面积和行为往 往随生活史,尤其是繁殖 节律而变化。例如鸟类一 般在营巢期领域行为表现 最强烈,面积也大。
7.1.3.2 社会等级
社会等级指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 有一定顺序的现象。
相关主题
第七章种内种间关系
种内和种间关系
种间和种内关系
7种内与种间关系
种内与种间关系
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
文档推荐
第五章种内与种间关系
页数:139
第7章种内和种间关系
页数:42
生物种内和种间关系
页数:94
种内与种间关系
页数:120
种内和种间关系
页数:79
群落种内与种间关系
页数:135
第七章种内和种间关系
页数:79
种内与种间关系
页数:100
第四章_种内与种间关系
页数:88
种内和种间关系
页数:71
最新文档
三年级写人作文250字:我的语文老师【小学三年级精品作文】
工程资料气压焊安全交底.doc
建筑工程总平面的布置方案
H5页面制作剖析
药物化学(6寄生虫病防治药物)(2016年)
上海牛津高一英语unit 4 more reading The-mystery-of-hibernation
九年级语文《出师表》苏教版必修学案
2018年秋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同步作业课件:Unit8单元同步作文指导(共13张PPT)
内规镜清洗消毒规范
GESE grade1t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