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种内和种间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1.22 MB
- 文档页数:42
七、种内与种间关系1.概述种内个体间或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可根据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来分类。
种内:竞争、自相残杀、性别关系、领域性、社会等级。
种间: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
表:种内个体间与物种间相互关系的分类关系特征种间相互作用种内相互关系利用同样有限资源,导致适合度降低竞争竞争摄食另一个体的全部或部分捕食自相残杀个体紧密关联生活,具有互惠利益互利共生利他主义;互利共生个体紧密关联生活,宿主付出代价寄生寄生**种内寄生相对罕见,可能与互利共生难以区别,特别在个体相互关联的情况下。
表:根据影响结果对种间相互作用进行的分类相互作用类型物种A的反应物种B的反应竞争- -捕食+ -寄生+ -中性/ /偏害共生/ -偏利共生/ +2.种内关系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称为种内关系。
对生物种内关系的研究,应重视个体水平、也重视群体水平的研究。
2.1.密度效应植物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个体间的密度效应,反映在个体产量和死亡率上。
植物不能像动物那样逃避密集和环境不良的情况,只是在良好情况下可能枝繁叶茂,而高密度下可能枝叶少、构件数少。
2.1.1.最后产量衡值法则Donald(1951) 研究三叶草密度和产量的关系后发现: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样的。
可用下式表示:单位面积产量=植物个体平均重量×密度=常数这是因为在高密度情况下,植株之间对光、水、营养物等的资源的竞争十分激烈。
在资源有限时,植株的生长率降低,个体变小。
2.1.2.-3/2自疏法则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种内竞争不仅影响到植株生长发育的速度,也影响到植株的存活率。
同样在年龄相等的固着性动物群体中,竞争个体不能逃避,竞争结果典型的也是使较少量的较大个体存活下来。
自疏导致密度与生物个体大小之间的关系,在双对数图上具有典型的-3/2斜率,故称作Yoda氏-3/2自疏法则。
2.2.性别生态学研究物种内部性别关系的类型、动态及环境因素对性别的影响是性别生态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