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的STEM高中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STEM在学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教育旨在通过综合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协调发展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能力。
在当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社会背景下,STEM教育的探索与实践成为了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STEM教育的理念STEM教育的理念是通过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融入到日常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M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倡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深入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
1.综合性:STEM教育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综合性。
它不仅注重知识的独立学习,还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整合。
通过将不同的学科知识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2.实践性:STEM教育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理论知识,还需要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合作性:STEM教育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课堂中,学生需要结成小组进行实践活动,通过互相探讨和合作解决问题。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并加强他们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STEM教育的实践中,学校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推进和探索:1.课程改革:学校可以通过重新设计课程来融入STEM元素。
课程可以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整合在一起,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
课程还可以引入更多的实践活动和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
2.教学模式创新:学校可以采用项目制学习、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
在项目制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
翻转课堂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探究,而课后通过自主学习来巩固知识。
3.资源整合:学校可以整合科研机构、企业和社区等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基于STEM理念实施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理念是国际上广泛推崇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强调多学科综合、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
在STEM教育中,学生不仅仅学习各种学科的知识,更要通过实际操作、实验和探究等方式来获得经验和技能,并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STEM理念在我国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实施STEM教育。
在此背景下,许多学校开始探索如何将STEM理念融入到校本课程中,以期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
本文结合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基于STEM理念实施校本课程的具体方法。
一、确定校本课程内容的STEM要素首先,在实施STEM理念的校本课程前,需要明确课程内容中应该包含哪些STEM要素。
这需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学科特点和教育目标来考虑。
比如,对于一门科学课,需要考虑如何将实验科学、科学观察和科学探究等STEM要素纳入课程设计中。
对于一门工程课,需要注重解决问题、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等要素。
二、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在实施STEM理念的校本课程中,教学形式也至关重要。
因为STEM教育强调实践操作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需要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包括工程制作、探究性实验、合作学习、项目研究等。
这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科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注重跨学科整合和综合性评价在实施STEM理念的校本课程中,跨学科整合和综合性评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因为STEM教育的核心在于多学科综合和实践操作,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尽量涵盖各个学科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在评价方式上也要尽可能综合多方面的考察,包括课程知识的掌握、实践操作的成果、创新思维的表现等方面。
四、实施教师团队的协同合作在实施STEM理念的校本课程中,教师团队的协同合作也至关重要。
因为STEM课程涉及到多个学科和各种实践操作,需要教师们共同协作、共同设计和共同实施。
在此过程中,需要各个教师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和配合机制,保证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和未来社会的要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STEAM教育理念备受教育界和社会的关注。
STEAM教育是将Science (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以及Mathematics(数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通过跨学科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育领域,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们缺乏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开发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成为当前物理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将STEAM元素引入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对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进行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旨在通过研究深化对于STEAM教育理念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具体研究目的包括:一是分析STEAM理念在物理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探讨如何将STEAM元素融入高中物理课程中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综合能力;二是探讨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通过对现有课程开发理论的分析和归纳,为创新课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三是设计并实施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并通过实践评价探讨其实施效果,为未来教学实践提供经验总结和借鉴;最后是探讨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为教育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和警示。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达成,本研究旨在为推动高中物理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基于Steam理念的校本课程实施案例研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校本课程已经逐渐成为了教学改革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学校的教学团队不断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尝试,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体验。
本文以一所学校为例,介绍了该学校通过借鉴Steam理念,设计并实施了一门校本课程的案例。
一、背景介绍该学校是一所综合性高中,坐落于城市的中心位置,是该地区的重点高中之一。
由于该校的学生多来自于有着较高文化程度的家庭,因此学校的教学任务相对较为繁重。
除了要求学生在各方面都要能够有所作为之外,该学校的教师们也在不断探索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教学体验。
二、借鉴Steam理念在该校,在借鉴Steam理念的基础上,教师们开始思考如何将Steam理念融入到校本课程的实施中。
他们希望通过实践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领会Steam理念的精髓,并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实施过程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教师们首先要围绕着Steam理念展开工作,侧重于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在设计课程内容时,教师们以跨学科的整合为主要出发点,统筹安排学生的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领域的学习。
根据课程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们在设计课程内容时,也不忘为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和任务分工,以组建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小组,共同完成课程任务。
当确定了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之后,教师们就开始了具体的实施工作。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们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探索中自由驰骋,寻找最佳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们也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让学生能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果。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们在不断地引导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STEM在学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STEM教育是综合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的一种教育模式,在当今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社会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学校教学中探索和实践STEM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跨学科合作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STEM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而STEM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STEM教育,学生可以学会提出问题、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做出推理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他们不仅可以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了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为他们将来面临的各种挑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和合作学习。
在STEM教育中,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知识被融合在一起,学生需要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要求学生们超越传统学科的边界,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
STEM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学生能够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领导才能和团队精神,提高了他们的交流、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M教育提供了实践和应用的机会。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更多地是通过听讲、做练习来获取知识,而很少有实践和应用的机会。
而在STEM教育中,学生可以亲自动手实践,采用实践的方式来学习和应用知识。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室实践、工程设计、科学展示等方式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这种基于实践的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STEM教育的探索和实践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
学校应该提供先进的实验设备、技术设施和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STEM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引导学生的学习。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一、引言STEAM教育是指在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领域注重跨学科整合和综合创新的教育理念,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高中物理教育领域,基于STEAM理念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基于STEAM理念开发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并进行实践研究,以期在教育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 课程目标的设定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目标需要与STEAM教育理念相契合。
在科学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规律和原理,并能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技术方面,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物理问题进行建模和仿真;在工程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参与物理实验和项目设计,并掌握基本的工程设计方法;在艺术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将物理知识与艺术创意相结合,设计出具有艺术品位的物理实验装置;在数学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物理问题并进行定量计算。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课程内容的设置3. 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1. 实践环节的设计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需要设计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实践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可以设计一些仿真实验和工程项目,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体会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意义;可以设计一些艺术实验和数学计算,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这些实践环节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成果的评价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需要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全面评价,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可以通过学术论文、设计作品、实践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STEM在学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STE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Mathematics)是一个拥有广泛应用的跨学科领域,它通过各种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在现代社会,STEM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学校也开始注重STEM教育的实践和探索。
STEM教育在学校中的探索和实践,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强化STEM综合实践能力
区别于传统课程,STEM的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实践。
学校应该尝试为学生提供STEM研究项目,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以此来引导他们掌握STEM综合实践能力。
比如,学生在课程中可以设计简单机器人,进行编程实践,这可以提高STEM综合实践能力。
2. 强化创新精神
STEM不仅仅是单纯地解决问题,更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校应该引导学生探寻课程之外的知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和STEM进行相关联。
比如,学生可以尝试通过自主学习去了解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进而提出新的想法与建议。
这种探索和实践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3. 强化STEM专业知识
在STEM领域,有效的掌握STEM专业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去积极参加STEM相关活动,以此来强化他们对STEM专业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比如,组织STEM专业人员的讲座,开展STEM主题竞赛等,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STEM相关的知识。
STEM教育中的实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掌握STEM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学校应该增加STEM实践的时间和机会,建立一些实验室或者工作室,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掌握和应用STEM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STEM在学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变革,STE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STEM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他们具备未来社会所需的技能和素养。
在这样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在教学中引入STEM教育,希望能够为学生打下更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
本文将探讨STEM在学校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一、STEM教育的理念及意义1. 课程改革在一些学校,教育部门开始尝试将STEM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之中。
他们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融合在一起,设计出一系列跨学科的课程,如机器人工程、3D打印、编程等。
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到相关知识,并且培养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校园实践活动一些学校在校园内设立了STEM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践和探索的场所。
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培养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学校还会组织一些STEM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3. 教师培训与支持为了推动STEM教育的发展,一些学校也加大了对教师的培训和支持力度。
他们鼓励教师参加各种STEM教育培训,提升他们的STEM教育能力。
学校还会为教师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将STEM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学中。
三、STEM教育的优势与挑战1. 优势(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STEM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中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STEM教育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STEM教育强调实践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挑战(1) 跨学科教学难度大。
STEM教育要求学生跨学科学习,而这种跨学科教学对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挑战。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STEM课程校本实践路径探析获奖科研报告项目式学习;STEM课程;校本实践一、STEM课程实践的背景STEM教育对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杰出人才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这是儿童思维发展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期[1]。
STEM教育关注的核心目标是儿童青少年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2]。
为此,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启动了《中国STEM教育2029创新行动计划》,以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创新人才和高水平技能人才[3]。
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d Learning,简称PBL)源自美国教育家杜威倡导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由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发展而来。
它主张围绕真实的问题或挑战设计一系列的体验和探究活动,学生需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知识与技能来解决问题,并将最终的学习成果予以表达、交流与展示,学习过程始终伴随反思、评价、修正和多方支持[4]。
STEM 教育倡导问题解决驱动的跨学科整合学习,项目式学习成为其重要教学方式之一。
促进STEM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建立资源整合和师资培养的平台、建设STEM教育相应的标准与评价体系[5]都离不开高质量的课程开发与校本实践案例作为研究支撑。
从需求来看,在对陕西省STEM种子教师培训的调研中发现,96%的一线教师希望有机会观摩STEM课程教学,92%的教师期待学习STEM校本实践案例,80%的教师关注STEM 课程校本开发。
因此,研究要考虑STEM教师的迫切需求,从实践探索的角度为想要开展STEM教育的学校提供可参考的校本实践路径,带动区域STEM教育发展。
为此,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项目式学习为突破口开展了STEM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二、STEM课程理念建构:以师生发展为目标STEM教育是一项战略国策,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韩国等都出台了支持STEM教育的国家政策。
STEM教育是一种育人理念,倡导跨学科的项目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基于STEM理念实施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理念是指在教育领域中通过自然、数学、工程、技术等领域的融合和整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
校本课程指的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求,设定课程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
本文介绍了基于STEM理念实施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一、实践背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不同学科之间的分割明显,学生很难学到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在STEM理念中,强调多学科的融合,以解决实际问题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了落实STEM理念,很多学校开始实施校本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二、实践内容本实践研究的课程是在初中物理和数学课程的基础上,加入STEM元素,通过设计简单的机械系统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设计机械系统: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简单的机械系统,如小车、电动摆臂等。
2. 分组训练: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训练。
每个小组负责一种机械系统的设计和制作。
3. 教学实施:在实践中,老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和解决问题。
老师创设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解决方案,如通过调整小车的重心来控制速度、通过改变制造轮子的材料来降低摩擦等。
在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发现。
4. 成果展示:学生在实践后将自己设计和制作的机械系统进行展示。
学生可以用PPT、口头报告、视频等形式展示,展示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5. 经验总结:实践结束后,老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
学生可以从自己的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提出建议。
老师则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发现不足之处,进一步优化教育方案。
三、实践效果实践结果表明,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了STEM理念的真正含义。
通过这种课程设计,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快速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
学生的兴趣和动力得到了提高,特别是他们在小组内合作、协作和沟通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能力的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STEAM教育强调跨学科的整合和实践性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高中物理教育领域,传统的教学方式普遍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学生passively接受知识等问题。
将STEAM理念引入到高中物理课程中,通过跨学科整合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物理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STEAM理念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和教育改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
关于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还相对缺乏。
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将STEAM理念与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有效融合,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为高中物理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旨在通过将STEAM理念融入物理教育中,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但不限于:1.设计出符合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程,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体验到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和应用;2.探讨STEAM理念与校本课程的有效融合方式,以促进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全面发展;3.通过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通过教学效果评估,验证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程对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影响,为高中物理教育改革提供实践经验和启示。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推动高中物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3 研究意义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将STEAM理念融入物理教育中,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跨学科思维和创新意识。
基于STEM教育的校本课程教学实践探究获奖科研报告STEM education; School-based curriculum; Inquiry into teaching practice一、STEM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念在探究STEM教育教学在校本课程教学的应用之前,首先教师应当了解何为STEM教育教学。
STEM分别是Scine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gineering (工程)、Mathematics(数学)这四门学科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科学强调学生认知自然界,通过间接合理的语言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客观规律;T与E也就是“技术”与“工程”则是指:“在尊重大自然的基本规律的同时改造世界和大自然,实现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解决人们在社会日常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数学作为一门工具学科,是技术与工程在运用时不可缺少的基础工具。
STEM教育课程的重点是加强针对学生的四个方面的教育计划。
第一,是科学素养,利用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和地理空间科学等学科知识来帮助学习者理解和参与影响自然的过程。
第二,是技术素养,就是使用、理解和评估技能的能力。
第三,是工程素养,换句话说,它是关于人们生活中技术工程的工程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理解与思考。
第四,是数学素养,即学生在多发情况下发现、表达、解释和解决不同数学问题的能力。
“校本课程”在这里是一个外来词语,就是学校以自己的学校为单位确定自己的课程,同时还要保持与国家课程以及地方课程相互对应。
随着目前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校本课程的改革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
二、目前STEM教学理念下实施校本课程的意义(一)积极改变教学模式STEM教育教学模式旨在利用多学科相互关联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整体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教师的教学模式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不可以采取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当将“教,学,做”三项融为一体,通过“项目引导,任務驱动,教学合一”的方式,以及课堂教学、实践操作、操作反思等多种模式的综合应用,打破不同学科之间的界限。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在分析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详细阐述了STEAM理念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高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STEAM 理念在实践中的运用、实践效果评估以及案例分析。
结论部分讨论了STEAM理念与高中物理教育融合的可行性、对高中物理教育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展望。
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将STEAM理念融入高中物理教育中,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跨学科能力,对于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STEAM理念, 高中物理, 校本课程, 开发与实践研究, 教育融合, 评估, 案例分析, 教育启示, 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探索采用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s, Mathematics)理念来改进高中物理教育。
STEAM理念强调跨学科的整合和实践性教学,通过将自然科学与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探索如何有效整合STEAM元素到高中物理教育中,将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期为未来高中物理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以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通过研究,希望可以深入了解STEAM理念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总结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与教训,探讨STEAM理念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方法,评估实践效果,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具体成果。
基于STEAM的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实践STEAM教育是综合应用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等学科知识进行跨学科综合性学习的一种教育模式。
在高中阶段,STEAM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素质。
通用技术项目是高中阶段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
通过STEAM教育的方式进行通用技术项目的教学实践,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项目中的技术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项目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具体的项目主题,如设计一个能够自动浇水的花盆系统。
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通过研究、设计和实施等步骤,完成整个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到的技术知识包括电子电路、编程语言等。
通过实际参与项目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术知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项目的创意发展。
在STEAM教育中,艺术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引入创意思维和艺术元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设计一个能够自动浇水的花盆系统时,学生可以通过考虑花盆的外形设计、颜色搭配等方面,增加项目的创意和艺术性。
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项目中,并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成果的展示和分享。
在STEAM教育中,学生不仅需要进行实际操作,还需要学会沟通、分享和展示项目成果。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成果的展示和分享,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并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基于STEAM教育的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项目探究、引入创意发展和组织项目成果的展示和分享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项目中的技术知识。
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一、STEAM理念在高中物理课程中的应用1、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STEAM教育模式中,科学与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实验和案例,引导学生探索物理现象背后的科学机理,并结合现代科技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的结合,激发他们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2、工程与艺术的融合物理学与工程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相互促进。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工程实践相关的项目,让学生从问题出发,进行设计与改进,从中领略到工程实践中的乐趣和挑战,激发他们对工程与技术的兴趣。
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些艺术元素,比如物理实验的装置设计,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与艺术的融合之美,启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数学与自然的结合数学是物理学的工具,而自然是物理学的研究对象。
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数学与自然的结合之美。
我们也可以引入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索,让学生发现数学在自然中的运用,激发他们对数学与自然之间的联系的兴趣。
1、确定课程目标在开发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时,首先要确定课程目标。
即要明确学生在本课程中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以及他们应该具备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
在基于STEAM理念的课程开发中,要充分考虑到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综合性,确定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的课程目标。
2、设计课程内容在确定课程目标之后,就可以开始设计课程内容。
在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中,可以结合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内容,设计一些有趣有意义的实验、案例和项目,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工程与艺术的融合、数学与自然的结合等美妙之处。
3、选择教学方法在课程内容设计好之后,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驱动学习、探究式学习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基于STEAM的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实践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教育在国际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高中通用技术项目也是一种全面贯穿STEAM教育概念的教育项目。
于是,本文将会深入探讨如何实践基于STEAM的高中通用技术项目。
首先,要实践基于STEAM的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师首先需要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应设置在STEAM教育的核心上,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同时开发学生的科学技术能力和艺术感觉。
为此,教师需要制定一个实际的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时间限制,组织项目的设计和实施。
其次,要实践基于STEAM的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师还需要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教学资源。
这包括提供适当的图书、视频、软件、模型等教具资源,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内容。
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构建各种活动场景,例如小组协作,以此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要实践基于STEAM的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这意味着教师可以设定一个自由阅读时间,以此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与项目相关的书籍、文章或实验室报告等文献资料,从而对所学的知识做到深度理解、创新思考。
因此,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和分享,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
最后,为更好地实践STEAM教育的理念,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
这意味着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学习期间不断尝试,追求进步,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创造力。
教师还应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保证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并为学生提供正确、及时的反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夯实基本知识,并增强自我认识和自我体验。
总之,基于STEAM的高中通用技术项目,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贯彻STEAM教育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灵感,并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修养。
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一、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程开发的理论依据高中物理是一门学科,其内容涉及到物质的本质、运动规律、能量转换等方面,在STEAM理念下,可以将物理学科与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相互融合,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不仅仅掌握物理规律,还能够跨学科地进行综合思考和实践操作。
这与传统的物理教育理念有很大不同,传统的物理课程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规律的讲解,而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操作的开展。
在教育理论上,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程开发,需要将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融合,设置综合性的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思维和实践探索。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素养。
高中物理课程开发还需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需求,设置符合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实践项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学习和实践探索。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程实践研究的实施途径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程实践研究,需要通过设置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实践探索等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施该途径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实践项目:确定基于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课程的实践项目,可以设置一些与物理学科有关的科技创新项目、实验设计项目、工程设计项目等,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思维和实践探索。
2.引导学生跨学科思维: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跨学科思维,设置一些与艺术、数学、科学、技术、工程相结合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思考和实践操作。
3.组织实践活动:在课程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跨学科思维和实践探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4.评价学生成果:评价学生的实践项目成果,包括评价学生的项目设计、实践操作、成果展示等环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基于STEAM的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实践STEAM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将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和数学(Mathematics)融合在一起,通过跨学科的学习和设计思维的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阶段,STEAM项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并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深度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在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实践中,基于STEAM的教育方法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STEAM 项目可以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
在机器人制作的项目中,学生需要了解机械原理、电子电路、编程等不同学科的知识,通过设计和制作机器人,来解决实际问题,如自动清洁器、自动辅助照明。
STEAM项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项目中,学生需要进行手工制作、搭建模型、调试程序等实际操作,通过亲身参与,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项目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电子产品设计的项目中,学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具有独特功能和创新设计的产品,如智能家居系统、智能手环等。
STEAM项目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在项目中,学生不仅仅是理论学习的被动受益者,还需要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将更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够独立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建筑设计的项目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建筑的理论知识,还需要进行实际的建模和搭建,通过动手实践来检验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基于STEAM的教育方法在高中通用技术项目教学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综合学科的学习和设计思维的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于Steam理念的校本课程实施案例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更加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在教育实践中,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s, Mathematics)理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认可。
STEAM教育强调跨学科、实践性强、创新性等特点,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随着实际教学的推进,一些学校在STEAM教育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如教师理念不统一、课程设计不足等问题。
如何在校本课程中充分融入STEAM理念,并进行有效的实施,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探讨基于Steam理念的校本课程实施案例,深入分析其设计与实施过程,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教育实践的创新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基于Steam理念的校本课程实施案例,旨在深入了解如何将跨学科、实践性、探究性和合作性融入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并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Steam理念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方面的作用;2. 探讨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策略,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运用Steam理念开展校本课程;3. 运用案例研究方法对具体校本课程实施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其设计、实施过程及效果评估;4. 通过实施效果评估,验证Steam理念在校本课程中的价值,为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对以上目的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教育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讨基于Steam理念的校本课程实施案例,提供了教育领域新的思路和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变革,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
而基于Steam理念的教育正是跨学科综合的教育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需求。
基于项目的STEM高中校本课程的实践探索
作者:耿秋萍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年第22期
【内容摘要】学校利用校本课程这个灵活的平台进行高中STEM教育的探索,可以将严肃的学术知识与项目化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结构模糊型问题获得问题解决的不同方案以及维持学习的持续自主性。
在课程的实践过程中,教师团队更多地需要协助和互学,统筹协调好课堂内外的相互关系,并且要借助主客观相结合的量化评价系统,共同做好课程的过程性评价,为学生学习并实践问题解决技能、沟通技能和管理技能搭建支撑平台。
【关键词】STEM教育校本课程项目式学习
STEM教育是一种将严肃的学术概念与现实生活中的课程相结合的跨学科教育方案,学生应用科学、技术学、工程学和数学于特定环境中,是学校、社会、工作和全球企业联系起来,发展STEM素养,最终提升新经济形势下的竞争力[1]。
我国教育部在2016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探索信息技术在“众创空间”、跨学科学习(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的教育模式中的应用,着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挥信息化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
”在基于项目的STEM课程实践中,校本课程逐渐成为STEM教育实践者们偏爱的阵地,这是由于校本课程的可灵活规划的特征决定的,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体系的一个补充,它不受国家课程体系标准的限制,教材具有即时性和可更新性,课程实施的时间和年级也灵活可调。
在规划实施校本课程《树莓派芯小车的操控》的过程中,课程的项目组在课程设计、团队建设、教学激励和课程评价这四方面做了与传统课程不同的规划。
一、设计跨学科整合的校本课程
STEM是一个非具象的名词缩写,它非特指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它传递的是一种跨学科、整合性的理念。
而STEM校本课程则是将严肃的学术知识与项目化的学习方式结合起来的一种课程。
从课程的设计理念、目标和结构上都要注重学科的跨度和融合。
在规划《树莓派芯片小车的操控》课程的初期,教师团队对这个项目制定的目标是完成一个可视化操控的小车组装与编程。
这个课程内容涉及了电工学和软件工程两方面知识。
这是对于高中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工程,这个校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老师指导、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会PVC板材的组装,掌握双直流减速电机的焊接、了解SG90舵机的转动角度控制、能够用C语言呈现相应的算法以及无线操控摄像头的开启。
不仅如此,课程中还糅合
了大量的科学和生活常识,例如:测电笔的使用、IP地址的设置、舵机润滑剂的选取等等。
根据知识和技能的需求,项目组安排了两门学科的老师相互配合着教学。
教学过程中既有学科的独立,又有项目式的融合。
舵机的运转原理是闭环控制,利用无线控制对伺服电机的充放电时间,即可以实现舵机的运转角度,从而实现机械臂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控制。
而这也正是工业自动化与数控的基本原理。
知识的整合在项目式的学习中释放了更具效用的实际意义。
二、建设协作与互学相结合的教师团队
项目式是一种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科的教师可以通过集体合作来开展各种各样的项目。
在STEM课程的教师团队中,文理科老师皆有,教研团队的组织管理较其他单学科的教师团队来说,更具特殊性。
教研组根据不同学期的课程安排作调整,每学期由项目负责人担任校验和备课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课程的规划、学生的管理、课堂的设计等环节进行研讨。
小组成员既是协作关系,也是相互学习的“师徒关系”。
课堂外共同制定教学方案,课堂内共同执导教学环节。
《树莓派芯片小车的操控》课程的前四节是PVC板材的组装、双直流减速电机的焊接、SG90舵机的运行原理以及电池电量的数字显示,在这四堂课中,物理老师负责执教,信息技术老师旁听学习,并协助指导学生的操作,记录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进度、独立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状况,总之,就是为学生除专业知识之外的其他学习目标进行打分,而专业知识部分由物理老师进行点评。
这样的分工缓解了单个授课老师的压力,方便建立学生的项目是学习档案,实现了课堂精细化管理,同时也是在逐步培养跨学科的SETM型教师。
三、利用结构模糊型问题维持学习的自主性
结构模糊型问题是项目式学习的组织中心,它们是复杂而混乱的,“没有简单的、固定的、公式化的解决方案”[Illinoi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ademy,2004]。
利用结构模糊型问题,可以让课堂逐步走向辩论,能够获得头脑风暴般的各种方案,这些方案将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有力的支撑。
STEM课堂,接近一种通用技术和创客的学习,团队协作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的——既要让团队发挥集体的力量、焕发更璀璨的集体创造性光芒,又要善于利用制度来约束个人的懈怠,保持并持续促进个人在团队中的活跃度,真正实现“众志成城”的学习效果。
唯具有批判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才能将持有不同意见的学生推到同一个“辩论”的平台上,进行思维的碰撞。
而自主性正是由这样活跃的氛围所激发的。
瑞安和德西(Ryan & Deci,2000)曾讨论过“无论有形的奖励,还是威胁、截止日期、指令、带有压力的评估和强制性的目标,这些因素都对教师的内在动机有负面的影响”。
当然,学生也是如此。
而他们的研究则发现,自主能提高内在动机[2]。
在《树莓派芯片小车的操控》课程中,结构明确的问题如“PVC板如何组装”、“双直流减速电机的焊接”、“SG90舵机的工作原理”等,它们的答案指向性明确,适合学生课前或课后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完成,而模糊型问题如“机械臂的几段操控比较好”、“小车控制的算法
如何设计”等则让学生展开讨论,以不同的见解形成不同的项目实施过程,在这样的学习中,辩论的双方既是行动上、思路方法上的竞争,又是思维成熟、知识成长道路上的合作。
四、建立多方位的课程评价体系
基于项目的STEM高中实践探索的课程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综合主客观评价。
主观评价的是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风格、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客观评价是项目的完成情况、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综合运用能力,主客观评价的量化依据评价表的反馈统计。
在《树莓派芯片的小车操控》课堂上,授课老师会在授课和指导之余,观察个学生的技能掌握和项目完成情况,并给出相应的主观分数,而协助老师则在协助指导学生的同时,为每个学生评价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独立完成情况、以及团队协作情况打分。
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内,由学生完成自评自测和对本节课教师团队的打分。
學生的反馈也为教师团队建设提出不同视角的意见和建议。
所有的评价量化依托电子问卷平台,不仅方便快捷,且利于数据库分析与留存。
跨学科的STEM项目学习,使单一学科的主题超越了传统课程的范畴,囊括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科学技术,既有莫大的潜力,也存在明显的挑战。
它倡导的是学生的动机和参与,在由明确结果相伴的情况下,能够减轻教师和学生就课堂管理方面的考虑。
学生能够借助模糊型问题的思考和讨论集中注意力,形成主动学习的状态。
学校利用校本课程这个平台将STEM的理念逐步进入到常规教学中,支持学生学习并实践问题解决技能、沟通技能和管理技能,并且能克服知识和思维的脱节,创造一种积极的学生与课程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阿尔帕斯兰·沙欣.基于事件的STEM教学模式[M].侯奕杰,朱玉冰,殷捷,季民卿,聂婷华,邢可,译.上海:上海科科技出版社,2016:9.
[2] 罗伯特·M·卡普拉罗,玛丽·玛格丽特·卡普拉罗,詹姆斯·R·摩根.基于项目的STEM学习[M].王雪华,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16:65.
(作者单位:江阴市山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