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4.10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废旧物的新生命》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品可以被重新利用,通过创意和设计赋予它们新的生命。
教材通过图片、案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废旧物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环境和物品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如何将废旧物品转化为艺术品缺乏具体的思路和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废旧物的可利用价值,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设计,将废旧物品转化为艺术品,提升他们的审美观念和创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废旧物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2.如何教授学生具体的设计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将废旧物品转化为艺术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废旧物转化的艺术品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废旧物的价值。
2.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将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3.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共同完成作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废旧物品,如瓶子、纸盒、布料等。
2.准备一些废旧物转化的艺术品案例,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
3.准备一些设计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废旧物转化的艺术品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废旧物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觉得这些艺术品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你们认为废旧物可以转化为艺术品吗?”等。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废旧物品,如瓶子、纸盒、布料等,让学生触摸和观察,引导他们发现这些物品的特点和潜在价值。
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觉得这些废旧物品可以用来做什么?”、“你们能想到一些创意,将这些废旧物品转化为艺术品吗?”等。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废旧物品,运用设计工具和材料,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5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的《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教材以废旧物创作手工作品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物材料,运用创意和设计的方法,变废为宝,从中体验设计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废旧物,对废旧物的再利用有一定的认识。
同时,他们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创作出有创意的废旧物手工作品。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培养环保意识。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物材料,学会运用创意和设计的方法,变废为宝。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发现生活中的废旧物材料,运用创意和设计的方法,创作出有创意的废旧物手工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废旧物材料,并运用创意和设计的方法进行创作。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展示废旧物手工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创作出有创意的废旧物手工作品。
3.讨论法:在创作过程中,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评价法:学生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各种废旧物材料,如废旧瓶子、纸盒、塑料袋等。
2.学生准备:自带一些废旧物材料,如废旧瓶子、纸盒、塑料袋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废旧物手工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生活中的废旧物材料,如废旧瓶子、纸盒、塑料袋等,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废旧物的潜在价值,并思考如何运用创意和设计的方法,变废为宝。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废旧物的新生命》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再利用的价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创作出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作品,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观念和动手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勇于尝试。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废旧物品再利用的认识不足,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再利用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创作。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掌握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将废旧物品创作出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实例教学法:以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废旧物再利用的价值。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4.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废旧物品,如废旧塑料瓶、纸杯、电线等。
2.准备创作工具,如剪刀、胶水、颜料等。
3.准备案例图片,展示废旧物再利用的作品。
4.准备评价标准,以便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废旧物再利用的作品,如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的花瓶、用纸杯制作的帽子等,引导学生关注废旧物的价值。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废旧物品,如废旧塑料瓶、纸杯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利用这些废旧物品进行创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思维,利用废旧物品创作出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并交流创作心得。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废旧物再利用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1 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废旧物的新生命》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可以转化为艺术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以生活中的废旧物品为载体,让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设计、制作等过程,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废旧物品转化成艺术品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将废旧物品创新使用存在困惑,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品可以转化为艺术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学生创作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将废旧物品创新使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废旧物品巧妙地设计成具有艺术感的物品。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废旧物品的新用途,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2.实践教学:让学生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相互学习。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废旧物品,如瓶子、纸盒、塑料袋等。
2.提供一些废旧物品创新使用的案例,供学生参考。
3.准备美术创作工具和材料,如彩笔、剪刀、胶水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废旧物品,如瓶子、纸盒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品在日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这些废旧物品还能有什么新的用途呢?”激发学生对废旧物品创新使用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废旧物品创新使用的案例,如用塑料袋制作的裙子、用纸盒制作的机器人等。
让学生欣赏这些作品,了解废旧物品可以转化为艺术品。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发一些废旧物品和创作工具。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设计废旧物品的新用途。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其他小组对其进行评价。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发现美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激发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废旧物的定义与分类:介绍废旧物的概念,引导学生对废旧物进行分类,如塑料、纸张、金属等。
2. 废旧物改造的意义:讨论废旧物改造的环保意义和社会价值,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废旧物改造的方法与技巧:教授学生如何利用废旧物进行创新设计和制作,如改造、重组、绘画等。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废旧物改造实践,鼓励创新和合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废旧物的潜在价值,并将其有效地转化为新的艺术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示范作品等。
2. 学具:废旧物(如塑料瓶、纸张、金属等)、剪刀、胶水、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废旧物改造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授:讲解废旧物的定义、分类和改造的意义,教授废旧物改造的方法和技巧。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废旧物改造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废旧物改造的环保意义和社会价值。
板书设计1. 《废旧物的新生命》2. 内容:废旧物的定义与分类、废旧物改造的意义、废旧物改造的方法与技巧、实践操作等。
作业设计1. 课后实践:学生利用家中的废旧物进行改造,创作一个新的艺术品。
2. 研究报告:学生选择一种废旧物,进行深入研究,写一篇关于其改造方法和用途的报告。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废旧物改造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了废旧物的潜在价值,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三篇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目标:1、认识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尝试废旧物品利用,用多种废旧物品进行有意义的制作,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与探究能力。
3、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根据废旧物用品的外形、材质等特点,展开联想。
教学难点: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看图片,了解我国险峻的环保状态,垃圾山,河面漂浮物、景点垃圾……严重破坏环境卫生,这里面有易拉罐,包装盒,饮料、矿泉水瓶,旧衣服,旧画报……想一想,这些东西真的毫无用处,只能走进垃圾场吗?2、欣赏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创作的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出示课题——《废旧物的“新生命”》二、新课教学1、出示课件,欣赏废弃物制作的简单工艺品。
学生一边欣赏一边说说它们是用哪些废旧材料创作出来的?欣赏时思考:这些废弃物变成艺术品用了哪些方法?2、小组讨论废弃物的加工方法及使用工具方法:剪,卷,贴……工具:剪刀,双面胶……3、废旧材料分类想一想,该如何给我们带来的废旧材料进行分类呢?学生归纳回答,说说各种废弃物自身的材质。
(1)纸质类:纸盒、纸板……色彩丰富易加工(2)金属类:铁丝、易拉罐件……规整光洁(3)塑料类:饮料瓶、光盘……透明美观4、出示制作要求以瓶、杯、盒为主要材料,充分利用材料自身的形体特征,通过联想,制作一件特征突出的工艺品。
5、各小组讨论制作方案。
6、领取材料,进行制作7、作品展示,学生自评和互评。
提供评价建议:(1)作品是否有创意(2)是否把废弃物的价值体现出来。
(3)色彩搭配是否和谐(4)做工是否细致(评出创意奖、搭档奖、色彩奖、细心奖各一名,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8、教师小结三、课后延伸1、同样的材料你还能创作什么?2、能用其他废弃物制作有特色的造型艺术。
我做的乐器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各种乐器的发生原理,了解乐器的基本组合和制作方法。
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教学导航【教材分析】《废旧物的“新生命”》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
类似的课程在前两个学段都出现过。
但是,这次出现可不是简单的重复。
请特别注意题目中的“新生命”三个字,而把握这三个字的关键则在“学习提示”的设计要点中:“1.以原造型为主,不宜过度修饰。
2.造型夸张,幽默有趣。
3.不要过度添画和滥用辅助材料。
”对比欣赏作品,是否如此呢?请注意,“学生作品”附带制作方法,但是并没有明确地标示出来,因为这只是为学生自主创作提供参考。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初步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废旧木料美化环境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废旧木头的材质、形状特点进行有意义的制作,激发学生废物利用的设计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与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多角度、多方面欣赏认识手工作品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环保意识,以及热爱家乡的意识,【教学重点】学会合理利用家废弃木材的纹理、形状、颜色的等特性进行想象与创作,制作立体造型或平面设计。
【教学难点】用废弃木材制作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生活废弃物并进行清洁处理,剪刀、胶水、钳子等制作工具。
教师:废弃物工艺作品,废弃物材料,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欣赏一段废旧物利用的小视频,引出课题《废旧物的“新生命”》。
二、新课递进1、创设情境:将小视频中的作品现场展示出来。
小结:可见,要想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关键在于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创意的去设计。
初步感知材料的特性,分析不同材料的特点。
请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材料观察他们都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小组之间小声讨论一下可以把它们做成什么?小结:师生共同发现材料的形状,颜色,质感各不相同。
(板书:形状、颜色、质感)3、欣赏探究,激发灵感欣赏一些变废为宝的作品。
《废旧物的“新生命” 》教案教学目标:1、懂得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重要性,了解废弃物造型艺术的神奇之处,体验创造的乐趣。
2、利用收集的废弃物,能根据不同形状、材质特征,制作一件艺术作品。
3、通过欣赏各种废弃物合成的有趣的艺术作品,感受不同的表现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生活情趣,享受美好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利用废弃物设计制作有一定情趣的造型作品。
难点:根据废弃物的不同材料,选择合理的设计、创作方法。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课最具挑战和创意的是开放式的学习活动。
美术课程应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的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因此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调动多种感官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乐此不疲的进行艺术体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生活废弃物并进行清洁处理,剪刀、胶水、钳子等制作工具。
(教师)废弃物工艺作品,废弃物材料,课件。
教学过程:1.欣赏生活中的废弃物创作的报导, 激趣导入。
我国的小朋友利用废弃物创作了有趣又美观的艺术品,我们来听几则新闻报导:1、利用废弃物亲手做乐器。
2、用生活废弃物制作环保科技模。
3、把科学灵感变成现实。
听了这些报导你有什么感想呢?(知道生活中原来我们认为的废弃物还可进行再加工,创作出那么完美的物品。
)出示课题——《废旧物的“新生命”》2.游戏激趣,初步感知废弃物的创作。
教出示一棉花、塑料等,运用包扎等法它迅速成一可的娃娃。
(以“ 魔”的形式行入,激学生学趣,初步感受弃物可以物利用成工品。
)3.探索,引启。
( 1)出示件,欣弃物制作的工品。
(猜一猜)教:同学欣屏幕上漂亮的品,猜猜它就是用我生活中的哪些材料作出来的?欣思考一个:你能猜出些弃物成品用了哪些方法?( 2)欣察其它作品用的什么材料?是怎合起来的?学生一些作品的看法。
(把作品行分解,多角度、多思路展示,以启学生的作思路。
)(3)学生作品的哪些方面吸引了自己?(不同材料、形状的合,等等⋯⋯)(4)教小:法国哲学家、著名大丹:“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案3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废旧物的再利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废物利用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废旧物再利用的案例,如废旧纸箱、塑料瓶、电线等,都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和装饰,变成精美的工艺品或实用的物品。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废旧物的再利用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如何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还是需要指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环保的认识和理解也各有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深化。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废旧物再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3.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废旧物的选择和利用方法。
2.创作中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废旧物再利用的方法和技巧。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和经验。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废旧物样品,如纸箱、塑料瓶、电线等。
2.准备相关的美术材料,如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制作课件,展示废旧物再利用的案例和创作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废旧物再利用的案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废旧物样品,让学生触摸和观察,了解废旧物的特点和潜力。
3.操练(15分钟)教师示范废旧物再利用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尝试将废旧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和借鉴。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废旧物转化为更有创意的物品,如装饰品、玩具等。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品可以通过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式焕发新的生命。
本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为主,通过废旧物的再利用,让学生体会到环保和资源节约的重要性。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废旧物的收集和分类、创意构思、手工制作等环节。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对于废旧物的再利用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手工制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技巧上的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培养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废旧物,学会发现美、创造美。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废旧物的再利用和创意构思。
2.难点:手工制作技巧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展示:通过展示废旧物再利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动手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动手能力。
4.评价反馈: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优秀创意和表现。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废旧物品,准备制作材料。
2.学生准备:自带废旧物品,提前了解废旧物再利用的相关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废旧物再利用的实例,如废旧报纸、塑料瓶等制作的手工艺品,引导学生关注废旧物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2.呈现(10分钟)学生分组展示自带的废旧物品,并简要介绍废旧物的来源和自己的想法。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废旧物的再利用方式。
3.操练(15分钟)学生根据之前的讨论,开始动手制作。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使用工具。
4.巩固(10分钟)学生完成制作后,教师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创作者简要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和制作过程。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1课
废旧物的“新生命”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技能目标:能利用废旧物制作玩偶;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制作玩偶的工具、废旧材料;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玩偶吗?我们如何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偶?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师:(板书)《废旧物的“新生命”》;
二、说一说:
师:课件出示课本第25页几幅玩偶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些玩偶有哪些特点?它们的创作步骤又是什么?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试一试:
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刚才观察的情景,制作一个自己的玩偶;
师:然后到讲台上进行作品展示;
生:认真进行制作。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上台进行作品展示;
师:对同学们的作品及时进行点评;。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废旧物改造的实例,如废旧纸盒、塑料瓶、废旧衣物等,同时也介绍了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技巧,如剪切、拼接、绘画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废旧物改造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一些废旧物改造的实例,如手工制作、环保活动等。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能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废旧物改造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设计和制作。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示范法:展示废旧物改造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废旧物改造,提高操作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废旧物品,如纸盒、塑料瓶、废旧衣物等。
2.准备剪刀、胶水、画笔等工具和材料。
3.准备废旧物改造的实例图片和视频。
4.准备展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废旧物改造的实例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废旧物的价值和潜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废旧物改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剪切、拼接、绘画等,并展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制作过程。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废旧物改造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废旧物品和工具,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创作。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共同欣赏和评价。
《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废旧物的“新生命”》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的内容。
本课属于新课程标准中“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课程。
类似的课程在前两个学段都出现过。
但是,这次出现可不是简单的重复。
请特别注意题目中的“新生命”三个字,而把握这三个字的关键则在“学习提示”的设计要点中:“1.以原造型为主,合宜过度修饰。
2.造型夸张,滑稽风趣。
3.不要过度添画和滥用辅助材料。
”对比欣赏作品,是否如此呢?请注意,“学生作品”附带制作方法,但是并没有明确地标示出来,因为这只是为学生自主创作提供参考。
二、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废旧物再利用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尝试废旧物再利用,用多种废旧物进行有创意的制作,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与研究能力。
3.利用废旧物进行有创意的制作,感受美、创造美。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根据废旧物的外形、材质等特点,展开联想。
2.教学难点:用各种装饰材料制作有创意的作品。
四、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1.播放音视频教师语言: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咱们来跟它打个招呼吧。
教师语言:这个动物有意思吧,你看出它是用什么制作的了吗?对,废旧材料中的易拉罐,其实我们家里的废弃物通过巧手改造都可以赋予新的生命。
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出示图片)课题:《废旧物的“新生命”》(二)讲授新课1.介绍环保知识教师语言:说起废弃物,我们都会想到环保一词,那什么是环保呢?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呢?一起来看看视频中的小朋友们是怎么理解的吧。
(播放环保视频)2.废弃物的分类教师语言:你看这是哪儿?对了,垃圾场,要想赋予它们新生命,就要了解它们的类别,根据材质进行改造,请你想想,废弃物可以分为哪些种类呢?教师语言:废旧物品的种类很多,它涵盖了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包括吃、穿、住、行等。
从材质上看有纸、玻璃、布、塑料以及金属材料,而形状更是多种多样的。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和创意改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废旧物品变成艺术品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和创意改造缺乏认识,不知道如何将废旧物品变成艺术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废旧物品的价值,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和创意改造,培养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创作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掌握废旧物品创意改造的方法和技巧。
2.培养学生将废旧物品变成艺术品的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品创意改造的过程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想法和经验。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将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改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废旧物品,如瓶子、纸盒、布料等。
2.准备相应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胶水、颜料等。
3.准备展示用的画板、展示架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废旧物品创意改造的图片,如瓶子变成的花瓶、纸盒变成的储物盒等,引导学生关注废旧物品的价值和美感。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废旧物品创意改造的方法和技巧,如剪、贴、画、组合等,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了解创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废旧物品,思考如何对其进行创意改造。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动手操作,将选定的废旧物品进行创意改造。
教师继续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美术-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废旧物的新生命》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废旧物品可以通过创意和手工制作的方式,变成有用的物品,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废旧物制作的手工艺品,如用废旧瓶子制作的花瓶、用废旧纸张制作的纸飞机等。
通过这些实例,学生可以了解到废旧物的再利用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高物品的使用价值。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手工制作能力和创新意识,他们对手工制作和绘画等艺术形式有浓厚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废旧物的再利用和创新思考方面有所欠缺,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激励来提高他们的环保和创新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提高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通过手工制作展现个性化的创意。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分享交流的能力,提高审美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学会利用废旧物制作有用的物品,培养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废旧物制作成具有美感和实用价值的物品。
五. 教学方法1.实例展示:通过展示废旧物制作的手工艺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共同完成废旧物的制作,培养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
3.教师引导:教师在制作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中的问题。
4.评价激励:通过评价学生的作品,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创作热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废旧物品,如瓶子、纸张、布料等。
2.准备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颜料等。
3.准备示例作品,用于展示和启发学生创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废旧物制作的手工艺品,引发学生对废旧物再利用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物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废旧物还可以变成哪些有用的物品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废旧物制作的手工艺品,如用废旧瓶子制作的花瓶、用废旧纸张制作的纸飞机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作品的特点和创意,让学生思考:“这些作品为什么要使用废旧物品来制作?使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意义在哪里?”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示例,开始动手制作废旧物。
《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每天都有各式各样大量的垃圾在产生,我们的地球已经越来越不堪承受,垃圾公害问题摆在我们每个人的面前。
《废旧物的新生命》是动手操作课,我安排了二个课时完成,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经过亲自动手、收集、计算等等,知道生活上的垃圾有哪些,从而使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地少制造垃圾。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互评互说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对环保意识有深刻的印象,而且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课堂的辅导作用。
我们还通过提倡用写倡议书的方式来呼吁全世界的人们共同保护环境,保护地球。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世界上本没有废物,只有放错地方的资源。
我们要充分发挥想象,把我们身边的废弃物品变为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变为一件件经济实用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既环保又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二、教材分析:在这一课中使用的造型材料是生活中常见的实物材质,在学生的眼中,这些材料平时很有可能归于“垃圾”或野外路边的无用之物的范畴,这节课中需要学生转换角度去看待它们,运用想象力赋予它们艺术的新生命,从而培养学生动手与探究能力。
让学生尝试用废旧物品进行有意义的制作,使学生真正树立起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验到保护环境的快乐。
针对学生好玩好动的年龄特点,教师设计课堂环节时注意动静结合,将体验、游戏、实践等环节融入教学过程,取代单纯的教师讲授。
让学生在思考和实践中主动的获取知识,收获快乐。
三、教学目标:认知与技能: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实物材料的美丽,展开联想,尝试有创意的设计与制作有趣的艺术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创作,培养学生的动手与探究能力,帮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提高欣赏艺术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尝试用废旧物品进行有意义的制作,使学生真正树立起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验到保护环境的快乐。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废旧物品的外形、材质等特点展开联想。
新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废旧物品再利用的意义,提高环保意识。
2.尝试废旧物品利用,以瓶、盒、杯为主材料,搭配其他废旧物品进行有意义的制作,让学生养成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与探究能力。
3.利用废旧物品进行有创意的制作,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教学重点】根据废旧物用品的外形、材质等特点,展开联想并制作作品,无需过度添画和滥用辅助材料。
【教学难点】用各种废旧物品制作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1.各种瓶子、易拉罐、纸杯、盒子、纸盘、彩纸、纸芯筒等2. 颜料、剪刀、酒精胶水、热熔胶枪等【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一)提问引入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
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美呢?有同学提到了行为美,品德美。
那大家看看,这美吗?(出示垃圾污染的图片)这些垃圾废弃物会影响我们的生活,甚至危害到地球母亲。
我想,如果我们能将这些废弃物利用起来,经过我们双手的加工和装饰,就会变成一件美美的艺术品,赋予它们新生命,这样就可以美化环境,变废为宝。
(二)示范揭题老师这里有一个用过的废旧纸杯,我如何把它变废为宝。
(演示过程)大家看,这个本应该被扔掉的纸杯是不是又有了新用途,赋予它新的生命了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十一课《废旧物的“新生命”》(板书课题)二、发展阶段(一)欣赏总结生活中的废旧物都有哪些种类?请同学们观察图片中的设计作品,总结一下。
(贴板书贴:纺织品、玻璃、塑料、纸、金属、木竹)大家再看一看,设计师们用这些废弃物当做原材料,都设计出了什么呢?(欣赏)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制作出漂亮的小工艺品的呢?(贴板书贴:包装、剪、编、拼贴、缠绕、切割、插接)(二)启发联想老师这有一个塑料瓶,你会把它联想成什么?(学生回答)(三)制作赏析下面你们看老师把这个瓶子变成了什么,用了哪种方法,如何制作的。
三、设计应用阶段我想现在同学们肯定也是蠢蠢欲动很想大显身手了。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本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学会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创意制作,从而提高审美观和动手能力。
教学内容1. 废旧物的认识与分类2. 废旧物创意制作的思路与方法3. 废旧物创意制作的作品欣赏与评价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废旧物创意制作的思路与方法,完成创意作品。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掘废旧物的潜在价值,进行创意制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教学视频等。
- 学具:废旧物品(如塑料瓶、纸盒、金属罐等)、剪刀、胶水、彩纸、颜料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废旧物的多样性和潜在价值,引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废旧物的分类、创意制作的思路与方法,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根据所选废旧物进行创意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优点与不足。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废旧物创意制作的环保意义和实用价值。
板书设计- 课题:《废旧物的新生命》- 1. 废旧物的认识与分类- 2. 废旧物创意制作的思路与方法- 3. 废旧物创意制作的作品欣赏与评价作业设计- 课后收集更多废旧物,尝试进行创意制作,下节课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心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掘废旧物的潜在价值,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和动手能力。
同时,教师也要关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
重点细节: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和培养情感态度。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1课《废旧物的新生命》一、教学目标1.了解废旧物可以被再利用,成为美好的艺术品。
2.学习利用各种材料创作工艺品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2.教学难点:如何用废旧物创作美术作品。
三、教学准备1.废旧物材料(如纸片、塑料瓶、碎布等)。
2.各种美术工具(如剪刀、胶水、颜料等)。
3.课件、PPT。
四、教学流程1. 热身•首先,教师可以用PPT呈现一些废旧物的照片,如报纸、纸板、塑料瓶、布料等。
•然后,会询问学生这些废旧物有什么用途?如何处理?可以被再利用吗?2. 讲授•在引出废旧物的价值后,教师可以介绍一些成功案例。
•展示一些废旧材料被再利用成为美好的艺术品,如用废旧布料制作成衣服、用塑料瓶做花盆、用纸来制作灯笼等。
•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用废旧物创作美术作品的方法,例如创作雕塑、画画、制作纸艺品、玩具以及其他的工艺品。
3. 演示•教师可以随意选择一些废旧物,将其制作成工艺品或者纸艺品。
•模仿制作即可,让同学们自己动手巩固。
4. 练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将自己收集到的废旧物应用于练习中。
•让他们动手创作工艺品或者纸艺品,以发挥他们的创造力。
5. 展示•最后,在课堂末尾,让每位同学展示一下他们所创作的作品。
•老师可以邀请家长到校观摩,鼓励孩子们继续创作。
五、教学反思本课教学采取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废旧物的价值。
同时,老师也要适当的介绍一些废旧物的再利用案例,帮助学生们了解废旧物品可以被再生使用。
与此同时,教学提供了许多材料和工具来鼓励学生创作。
通过演示教学和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能够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他们所创作的作品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也能让他们进一步认识废旧物的价值,并有利于环境保护。
总而言之,这一教案的实施,可以在多个方面带给教师和学生许多益处,我会继续使用创新的方法,为学生们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废旧物的新生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废品雕塑的造型特点和文化意义;能发现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的形状与特征,用各种立体造形的方法创作有趣的人像。
过程与方法:能从生活中发现各种废旧材料的形状与特征,以自主的或合作的方式进行尝试和研究,运用多种立体造型的手法进行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利用废旧物品制成雕塑的特殊艺术魅力和文化含义,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废旧物品制作人像的创作与表现
教学难点:
废旧物品制作人像的总体形象把握与表现,废品雕塑的审美特点
达标规程:
讨论——概念——分解分析——欣赏理解——合作表现——自评互评
教具准备:
学生作品及教师作品
学具准备:
废纸筒、方纸盒、木条、麻绳、绒线、串珠、纽扣、杂物
剪刀、胶水、透明胶、双面胶
教学过程:
废品雕塑艺术的艺术语言较为有趣生动,可以使得学生树立起废物利用和环保意识。
在教学设计中,以学生为主体,选择易于学生理解接受的废旧物品人像制作作为入手突破口,运用夸张变形等手法,运用切挖、镂刻、卷折、拼贴、接插或添加使之立体起来,并且图上绚丽的色彩。
从中激发起学生的联想,飞动想象。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共同策划完成学习任务。
课堂设计中加强课堂评价,评价中以学生互评为主,增进学生的了解与友谊,活跃课堂气氛,突出废品雕塑艺术的教育与审美功能。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2. 导入新课:
欣赏与讨论:毕加索的雕塑《牛头》的表现方法。
毕加索是“现成品”雕塑的先驱者他利用实物通过想象和重组,创造出有新意的作品。
《牛头》由一个废弃的自行车鞍座和把手放在一起做成的。
这是一个风趣而简单的游戏,但是要使他们具有意义就必须对要创造的物体形式各种微妙的含义有极好的理解力,而且对于一位西班牙的艺术家来说,牛还是西班牙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
雕塑的概念:
雕塑是通过塑造、雕刻、铸造等手段创造的具有三维空间的艺术形式。
雕塑的历史悠久,人类的祖先曾创造出无数令人惊叹的雕塑艺术珍品。
20世纪以来,雕塑在创作观念、内容、形式、材料与手法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和发展。
问题:艺术家为什么要用工业元件和废旧材料来创作艺术品呢?
讨论:人们对地球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使用过多的次性物品,对地球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
而艺术家充分利用这些废旧材料,变废为宝,成为一件件艺术品。
废品雕塑艺术:利用废旧材料来塑造、雕刻、铸造、拼贴组装雕塑艺术品。
认定目标:《废品与艺术品》趣味人像制作
3. 导学达标:
展示教师以及学生的部分优秀作品。
请同学分析制作趣味人像运用了那些表现手段,如何表现出三维立体效果?
先用切挖、镂刻、卷折等手法制作五官,也可以用其他材料拼贴、接插或添加,使之立体起来。
教师示范或展示制作:切挖法制作人像的眼睛,镂刻法拼贴法制作人像的鼻子等。
为头像加上头发、帽子和饰物。
教师示范或展示制作:用绒线编制制作头发,用色卡纸制作帽子等。
发现所带废品的形状、质感、颜色等它们可以被利用制作出人像的哪些部位,使作品丰富、奇特。
4. 作业要求:用废旧材料制作有趣的人像
小组讨论出作业的主题,交换交流所带的废弃物品,设计构思制作一件废品雕塑艺术有趣的人像。
在使用废弃物品及工具时注意安全使用。
5. 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师生互动,共同加工完成作品。
学生大胆想象及制作表现。
达标测试,教学反馈
6. 学生作品的自评互评
7. 教师总评小结:
“大家都非常心灵手巧,利用废旧物品能够制作出富有想象力的艺术人像,具有极强的艺术张力表现力,都变为了生活的美术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