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性颈动脉夹层致脑梗死1例-论文
- 格式:pdf
- 大小:360.30 KB
- 文档页数:1
主动脉夹层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相关性【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主动脉夹层与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面的相关性,提高对两者之间的认识,减少误诊概率。
方法收集2006年——2013年相关报道将急性主动脉夹层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3例,以回顾性的方法对这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还有预后进行分析。
结果 3例患者的起病均为胸痛。
2例患者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提升而另1例患者则表现为导联st段压低;1例患者心肌酶提升另2例患者心肌酶正常,对3例患者使用抗血小板方法进行治疗,其中2例患者进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3例患者全部死亡。
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会出现缺血或者损伤性的改变所以临床上面极为容易误诊为心肌梗死,并因此作出不恰当的治疗,有很高的病死率,需要对两者临床相关性严格进行鉴别诊断。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相关性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1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13-01急性主动脉夹层(aad)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其本身有着起病快、进展迅速以及临床表现多样性等特点,在临床上经常会有误诊或漏诊[1]。
其中以胸痛为主要症状的aad经常出现类似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或者是合并出现,对此极为容易出现误诊而引发严重的后果。
因此对两者进行正确的鉴别,在临床上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1 病例简介11 患者1 男性,76岁,到医院就诊主因为“突发胸痛、头晕4h”。
患者以往有腔隙性脑梗死病史以及进行膝关节结核术;无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病史。
查体结果:血压为85/55mmhg,1mmhg为0133kpa;患者面容痛苦且口唇发白,双下肺呼吸声音偏低且有湿啰音,心界向左方向扩大,心率1分钟为80次,心尖部位可以听到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没有出现心包摩擦音。
心电图显示结果如下:ⅱ、ⅲ、avf、v3、v4、v3r、v4r、v5rst段弓背提高02mv且呈现动态演变,肌酸激酶为359u/l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为54u/l。
不典型急性主动脉夹层1例的诊断及文献回顾
张秩;颉剑峰;高磊;史秀莉
【期刊名称】《临床医学进展》
【年(卷),期】2024(14)4
【摘要】急性主动脉夹层(Acute Aortic Dissection, AAD)是一种由于血液通过血管内膜破口进而撕裂内膜形成真假腔并延伸剥离的急性致死性疾病。
本文报告了1例73岁女性患者以急性心肌梗死为主要表现入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后患者反复出现胸痛。
影像检查结果均提示:1) 主动脉夹层(Debakey IIIa型),破口位于主动脉弓;2) 主动脉弓、降主动脉胸段壁内血肿(约T3~T9椎体水平)。
急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植入胸主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系统,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
【总页数】7页(P2825-2831)
【作者】张秩;颉剑峰;高磊;史秀莉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西安;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西安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不典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急诊早期诊断临床初探
2.不典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急诊早期诊断研究
3.不典型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延误诊断1例
4.急诊快速诊断不典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结果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例分析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危险且紧急的疾病,通常由于动脉壁发生撕裂或剥离而引起血液在动脉内层和外层之间形成夹层。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主动脉破裂、内出血甚至死亡。
下文将介绍一位患有主动脉夹层的病例,并对其进行分析。
患者是一位55岁的男性,以突发剧烈的胸痛就诊于急诊科。
他突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并出现了剧烈的疼痛。
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并曾经吸烟多年。
初步体格检查发现他面色苍白,心率加快,血压不稳定,右肺有哮鸣音,心脏听诊区未发现明显异常。
初步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已显著升高。
他的血红蛋白水平下降,血浆D-二聚体含量增加。
心电图显示有非特异性ST-T改变和QRS波增宽。
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主动脉夹层。
患者被紧急转入心血管外科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在心血管外科的检查中,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CTA)扫描。
CTA 显示了主动脉夹层的具体部位和范围,以及任何可能的主动脉破裂。
胸部X线片和超声心动图也提供了有关主动脉病变的信息。
CTA结果显示患者的夹层位于主动脉上升段的近分叉,从冠状动脉开口开始,并沿主动脉壁向下延伸到膜上动脉开口处。
夹层部分与血液流动相对平行,形成一条来回移动的“虚假腔”,且与真实的主动脉腔隔开。
没有观察到主动脉破裂的征象。
根据这些检查结果,外科团队决定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患者接受了主动脉瓣保存手术,其中夹层部分被完全切除。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并在术后几天内出现了胸痛和不适症状的明显缓解。
这个病例是一个典型的主动脉夹层病例。
患者以突发剧烈的胸痛就诊,并伴随其他典型的症状。
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心肌受损和炎症反应。
CTA提供了对夹层位置和范围的详细描述,而手术治疗是最终的治疗选择。
这个病例强调了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的重要性。
及早确诊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关键。
对于高血压和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定期体检和临床随访也很重要,以便早期发现并干预任何可能引发主动脉夹层的潜在病变。
205投稿邮箱:zuixinyixue@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32期·病例报告·一例颈内动脉近端夹层串联同侧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病人治疗策略选择的体会张斌升1,张伟华1,董丽丽1,韩红星2(通讯作者)(1.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71;2.临沂市人民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0 引言近些年来,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临床上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治疗的认识也在逐渐的加深,除了目前公认的静脉溶栓方法以外,随着MRCLEAN 等几项大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的相继发表及取栓装置的更新换代,急诊取栓越来越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急性期治疗的有效手段。
但是,这项新兴的诊疗技术还有很多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取证,例如远端栓塞合并近端大血管闭塞或狭窄的串联病变是逆向开通还是顺行性开通还有较大争议。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8岁,因“言语不清、左侧肢体无力6小时”入院。
患者入院时查体:嗜睡,呼吸急促,GCS 评分9分,NIHSS 评分12分。
言语不能,瞳孔直径3 mm ,等大等圆,鼻唇沟不浅,伸舌不合作,痛刺激四肢可见活动,肌张力正常,左侧巴氏征阳性,感觉、共济查体不合作。
入院时影像学检查:颅脑CT 未见明显异常,MRI+MRA 见右侧额颞叶、右侧脑室体旁急性脑梗死,右侧颈内动脉颅内段及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A1段未见显影。
初步诊断为大脑动脉闭塞或狭窄性脑梗死。
患者中午12:40左右发病,13:20来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后,于13:50左右急诊给予静脉应用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溶栓效果不佳,于14:45左右入导管室行局麻下桥接取栓治疗。
术中见右侧颈内动脉C1段串联狭窄,前向血流缓慢,眼动脉以远闭塞;左侧颈动脉造影可见右侧大脑前动脉显影,前交通动脉开放,但右侧大脑中动脉未见显影。
采用交换技术将8F 导引导管置于右侧颈总动脉。
送入XT27微导管配合Synchro 微导丝缓慢通过闭塞处,微导管造影可见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以远显影良好。
头臂干夹层致脑梗死1例敬佩凤ꎬ陈秋惠∗ꎬ张医芝ꎬ张㊀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ꎬ长春㊀130041ꎻ∗通讯作者ꎬE ̄mail:chen_qiuhui@126.com)关键词:㊀头臂干夹层ꎻ㊀脑梗死ꎻ㊀老年中图分类号:㊀R743 3㊀文献标志码:㊀B㊀文章编号:㊀1007-6611(2018)05-0581-03㊀DOI:10.13753/j.issn.1007-6611.2018.05.029㊀㊀脑动脉夹层(cerebralarterialdissectionꎬCAD)又称脑动脉剥离ꎬ是指由于血管内皮㊁内膜或内弹性膜撕裂ꎬ在强有力的血液冲击下ꎬ循环血液流入其间隙ꎬ可位于内膜或外膜下ꎬ前者可继发血管狭窄闭塞导致脑梗死ꎬ后者则易导致管腔扩张形成动脉瘤[1]ꎮ颅内及颅外动脉均可发生ꎬ而其中头臂干夹层引起的脑梗死比较少见ꎬ在此报道1例头臂干夹层引起的脑梗死ꎮ1㊀病例资料患者ꎬ男性ꎬ68岁ꎬ农民ꎬ于2017年5月10日因头晕㊁视物模糊㊁记忆力下降2d入院ꎮ患者于入院前2d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ꎬ昏沉感ꎬ伴有双眼视物模糊ꎬ并有记忆力下降㊁走路不稳ꎮ病程中无头痛㊁意识障碍㊁饮水呛咳㊁吞咽困难及肢体活动不灵ꎮ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5年余ꎬ否认糖尿病病史ꎮ有长期饮酒史ꎬ否认吸烟史ꎮ入院时查体:血压180/86mmHgꎬ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ꎮ神经系统查体:意识清楚ꎬ言语流利ꎬ少言ꎬ概测定向力㊁记忆力㊁计算力均减退ꎮ双眼视力指数/20cmꎬ四肢肌张力及肌力正常ꎮ右侧肢体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欠稳准ꎬ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ꎮ影像学检查:头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2017-6-5)示:脑干㊁右侧小脑㊁双侧颞叶㊁双侧枕叶㊁双侧基底节㊁双侧放射冠㊁双侧丘脑及半卵圆中心可见多发斑点状长T1长T2信号影ꎬDWI显示右侧小脑㊁双侧颞㊁枕叶㊁右侧丘脑多发斑片状高信号影ꎬADC呈低信号(见图1AꎬBꎬC)ꎮ头颈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mpu ̄tedtomographyangiographyꎬCTA)示:头臂干管壁见非钙化斑块形成ꎬ管腔狭窄ꎬ局部呈双腔改变(见图1DꎬE)ꎮ右侧椎动脉起始部及颅内段管壁见非钙化斑块形成ꎬ起始部管腔中度狭窄(见图1F)ꎬ左侧椎动脉开口于主动脉弓㊁未汇入基底动脉(见图1G)ꎮ双侧大脑前动脉A2段局部管腔中重度狭窄ꎬ右侧AꎬBꎬC.头颅MRI示右侧小脑㊁双侧颞㊁枕叶㊁右侧丘脑梗死(新发病灶)ꎻDꎬE.头颈CTA示头臂干狭窄ꎬ局部呈双腔改变ꎻF.头颈CTA示右侧椎动脉起始部中度狭窄ꎻG.头颈CTA示左侧椎动脉未汇入基底动脉图1㊀头臂干夹层致脑梗死患者头颅MRI与头颈CTA影像表现185㊀山西医科大学学报ꎬ2018年5月ꎬ第49卷第5期㊀㊀㊀作者简介:敬佩凤ꎬ女ꎬ1991-11生ꎬ在读硕士ꎬ住院医师ꎬE ̄mail:418796978@qq.com㊀㊀收稿日期:2018-01-03大脑后动脉局部P2段以及远端管腔未见造影剂充盈ꎬ左侧颈总㊁颈外㊁颈内动脉可见多发斑块形成ꎬ管腔轻度狭窄ꎮ颈部动脉血管彩超示:头臂干内径2 0cmꎬ头臂干起始部内膜增厚ꎬ可见厚约0 43cm的半环状斑块形成ꎬ近端可见厚0 29cmꎬ长约2 3cm的条带状回声ꎬ随血流飘动ꎬ其基底部似附着于前壁ꎮ右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30%-50%ꎮ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潜血(+++)ꎮ血脂示:甘油三酯2 75mmol/Lꎬ总胆固醇4 25mmol/L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 00mmo/Lꎮ血常规㊁凝血常规㊁血糖㊁肾功㊁肝功㊁离子㊁同型半胱氨酸㊁心肌酶学㊁心肌损伤标志物㊁BNP㊁尿常规㊁便常规㊁甲功三项等均未见异常ꎮ心电图:窦性心律㊁正常心电图ꎮ结合患者病史㊁体征㊁辅助检查ꎬ诊断为脑梗死(基底动脉尖综合征)㊁头臂干夹层㊁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险组)㊁高脂血症㊁动脉粥样硬化㊁大脑前动脉狭窄㊁椎动脉狭窄ꎮ治疗上予以减轻脑水肿㊁抗血小板聚集㊁改善循环㊁清除自由基㊁靶向扩血管及支持治疗ꎮ患者住院后病情逐渐好转ꎬ住院14d已无头晕症状ꎬ语言交流及定向力恢复正常㊁记忆力㊁计算力较入院时明显改善ꎬ视力左眼0 5㊁右眼0 8ꎬ共济运动检查正常ꎮ住院期间建议患者进一步行DSA以指导下一步治疗ꎬ但患者及家属表示拒绝ꎮ2 讨论脑梗死的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ꎬ其次包括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脑动脉阻塞血管ꎬ血管炎㊁血管发育异常㊁动脉夹层等等ꎮ其中动脉夹层引起的脑梗死罕见ꎮ而动脉夹层是中青年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2]ꎬ老年人尤其少见ꎮ根据发病部位可分为颅内动脉夹层及颅外动脉夹层ꎬ其中颅外段动脉更易发生夹层ꎬ颅外段血管中ꎬ颈内动脉较椎动脉发生夹层的可能性更大ꎮ根据假腔所在位置可分为内膜下夹层㊁外膜下夹层㊁混合型㊁单纯壁内血肿四种类型ꎮ根据病因可分为自发性与继发性(开放性)两大类ꎮ自发性夹层的病因有动脉粥样硬化㊁肌纤维发育不良㊁马方综合征㊁弹力纤维性假黄瘤㊁妊娠产后等ꎮ而继发性夹层的主要原因为外伤㊁外部机械损伤ꎮ国内外文献报道颈动脉夹层及椎动脉夹层绝大多数为自发性ꎬ少数为外伤㊁颈椎按摩或运动后诱发[3ꎬ4]ꎮCAD好发于颈内动脉颅外段ꎬ主要是因为该段血管在颈部活动度大ꎬ易受附近骨性结构或外力损伤[5]ꎮCA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ꎬ研究表明ꎬ高血压㊁糖尿病㊁动脉粥样硬化㊁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㊁偏头痛㊁感染㊁分娩㊁CAD家族史㊁口服避孕药等可能是CAD的危险因素[6-8]ꎬ而夹层动脉瘤的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高达50%ꎬ提示高血压病在夹层形成中起一定作用[3]ꎮ脑动脉夹层的常见临床表现为头痛㊁Horner征及局灶性脑缺血症状ꎬ其次可有耳鸣㊁颅神经麻痹等症状[2]ꎮ大部分患者在头痛症状后数天发生卒中ꎬ2周内症状呈反复性[9]ꎮCAD可通过两种机制致缺血性脑卒中:①血管内膜破裂局部形成血栓ꎬ脱落后造成动脉源性栓塞ꎻ②血管壁内血肿形成导致局部管腔重度狭窄甚至闭塞ꎬ造成远端低灌注性缺血事件[10]ꎮ其中以第一种机制最常见ꎮ该患者考虑为第二种机制导致脑梗死ꎮ本病例中ꎬ该患者并无动脉夹层造成的头痛表现ꎬ容易漏诊ꎬ在入院后查头颈部CTA意外发现患者有头臂干夹层伴血管狭窄ꎬ且对侧椎动脉发育异常未加入基底动脉ꎬ无基底动脉狭窄而出现基底动脉尖综合征ꎮCAD可引起蛛网膜下隙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ꎬSAH)㊁脑动脉缺血等致命症状ꎬ因此CAD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ꎮCAD的诊断有赖于血管超声及影像学检查ꎬ其中DSA在目前仍被公认为诊断动脉夹层的金标准ꎮ在DSA上的表现包括:①双腔征:是诊断动脉夹层分离最可靠的征象ꎻ②动脉膨大:纺锤形或玫瑰花样膨大ꎻ③串珠征:管腔膨大与狭窄并存ꎻ④鼠尾征或线样征:管腔狭窄或闭塞ꎻ⑤对比剂滞留ꎮDSA虽被认为是诊断夹层的金标准ꎬ但出现 双腔征(与原管腔平行的血流轨迹) 或 静脉期对比剂滞留 直接征象的概率较小ꎬ其中ꎬ双腔征在患者中出现此种改变的比例低于10%[11]ꎮ而以纺锤形膨大和串珠征最为多见ꎮ但DSA不能直观地显示动脉壁情况ꎬ看不到壁内血肿[12]ꎮ而且DSA价格高㊁耗时长ꎬ且为侵入性检查ꎬ存在一定风险ꎮ与DSA比较ꎬCTA有着操作简便ꎬ耗时短的优点ꎮCTA的轴位上可见 靶征 或 双腔征 ꎬ还可发现包括动脉狭窄㊁闭塞㊁夹层动脉瘤㊁管壁增厚ꎬ甚至破损掀起的内膜ꎮ而MRA也可看到 偏心性狭窄 或 双腔征 ꎬ但准确性较CTA低[13]ꎮMRI可以直接看到血管壁间血肿ꎬ也是诊断颈部血管夹层不错的方法ꎮ轴位脂肪抑制像可以看到夹层的血管壁间呈 新月形 的偏心高信号ꎮ但是可能会受颈部骨骼及血管弯曲程度的影响ꎬ产生假的新月体ꎮ另外ꎬ血肿不同时期在T1上出现的285 ㊀JShanxiMedUnivꎬMay2018ꎬVol49No5㊀信号强度也会变化ꎬ干扰对夹层的早期诊断[14]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具有无创㊁简洁的优点ꎬ可发现动脉夹层真假双腔样特征性改变ꎬ还可发现是否存在局限性狭窄及血流速度改变[15]ꎮ本病例是以急性脑梗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头臂干夹层ꎬ十分少见ꎮ结合该患者既往有长期高血压病史ꎬ以及头颈部CTA及血管彩超提示该患者的头臂干管壁见非钙化斑块形及内膜增厚ꎬ因此考虑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夹层ꎬ该头臂干夹层及右侧椎动脉起始部存在狭窄ꎬ且左侧椎动脉存在先天走行变异ꎬ未汇入基底动脉ꎬ从而导致了基底动脉尖发生缺血表现ꎬ从而引起了右侧小脑㊁双侧颞叶㊁枕叶㊁右侧丘脑的急性梗死ꎮ目前对于脑动脉夹层的治疗尚未达成共识ꎮ欧洲动脉夹层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试验推荐在以下情况首选抗凝[16]:包括血管闭塞㊁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仍病情反复㊁管腔内有活动性栓子ꎮ除以上情况下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17]ꎮ2010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的缺血性卒中防治指南推荐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均可应用于颈部动脉夹层[18]ꎮ目前ꎬ对于内科治疗效果不好ꎬ存在夹层动脉瘤逐渐扩大ꎬ伴有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情况ꎬ可考虑介入支架置入术[19]ꎮ该患者治疗上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后ꎬ临床症状稳定ꎬ并逐渐好转ꎬ因该患者及家属拒绝进一步行DSA检查及进一步介入治疗ꎬ并未给予血管内处理ꎮ另外对于血栓栓塞所致缺血症状可以选择溶栓ꎬ但存在腔内血肿扩大㊁动脉瘤形成㊁血管破裂㊁血栓移位的风险ꎬ因此ꎬ溶栓治疗夹层要慎重ꎮ动脉夹层是青年梗死的重要原因ꎬ但并不意味着老年患者中不存在ꎮ众所周知ꎬCAD存在出血的高危风险ꎬ可危及生命ꎬ其中颅内段血管夹层因多为动脉瘤样改变而出血率高ꎬ非创伤性颅内动脉夹层的分布为53.3%位于前循环ꎬ46.7%位于后循环ꎬ83.3%的患者罹患SAH[20]ꎮ因此治疗上与单纯动脉硬化血管闭塞有所不同ꎬ预后也有所不同ꎬ其中颅内段动脉夹层致死率及致残率较高ꎬ生存者中半数遗留较严重神经功能缺失症状[15]ꎮ因此应重视病史采集㊁全面详细的体格检查㊁完善相关检查ꎬ尽早发现CAD伴有缺血性脑卒中是十分重要的ꎬ有助于风险评估以及病情的告知ꎬ同时针对夹层的治疗ꎬ有利于预防脑梗死的复发㊁减少动脉夹层出血的发生ꎮ参考文献:[1]㊀SchievinkWI.Spontaneousdissectionofthecarotidandvertebralarteries[J].NEnglJMedꎬ2001ꎬ344:898-906. [2]㊀FuscoMRꎬHarriganMR.Cerebrovasculardissections ̄areviewpartIspontaneousdissections[J].Neurosurgeryꎬ2011ꎬ68:242-257.[3]㊀王志敏ꎬ王鹏.缺血性脑卒中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原发性颈内动脉夹层分离[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ꎬꎬ2009ꎬ26(1):104-105.[4]㊀雷蕾ꎬ杨觅ꎬ何俐.自发性椎动脉夹层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J].华西医学ꎬ2010ꎬ25(9):1611-1614.[5]㊀刘礼斌.颈动脉夹层致脑梗死1例报告[J].山东医药ꎬ2014ꎬ54(22):89-90.[6]㊀GuillonBꎬBerthetKꎬBenslamiaLꎬetal.Infectionandtheriskofspontaneouscervicalarterydissection:acase ̄controlstudy[J].Strokeꎬ2003ꎬ34(7):79-81.[7]㊀CasoVꎬCardaioliGꎬGallaiVꎬetal.Vertebralarterydissectionandhyperhomocysteinemia:acasereport[J].CerebrovascDisꎬ2000ꎬ10(4):9-11.[8]㊀PezziniAꎬGranellaFꎬGrassiMꎬetal.Historyofmigraineandtheriskofspontaneouscervicalarterydissection[J].Cephalalgiaꎬ2005ꎬ25(8):575-580.[9]㊀马廉亭.颅内动脉夹层与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ꎬ2008ꎬ13(10):577-578.[10]㊀RedekopGJ.Extracranialcarotidandvertebralarterydissection:areview[J].CanJNeurolSciꎬ2008ꎬ35(2):146-152. [11]㊀FlisCMꎬJagerHRꎬSidhuPS.Carotidandvertebralarterydis ̄sections:clinicalaspectsꎬimagingfeaturesandendovasculartreat ̄ment[J].EurRadiolꎬ2007ꎬ17:820-834.[12]㊀SikkemaTꎬUyttenboogaartMꎬEshghiOꎬetal.Intracranialarterydissection[J].EurJNeurolꎬ2014ꎬ21:820-826.[13]㊀石际俊.脑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研究[J].JClinNeurolꎬ2014ꎬ27(3):186-188.[14]㊀杨博文ꎬ许岗勤.椎基底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ꎬ2015ꎬ29(5):432-434. [15]㊀王学廷.脑动脉夹层近期研究概述[J].实用医药杂志ꎬ2013ꎬ30(9):855-856.[16]㊀欧洲卒中组织(ESO)执行委员会和ESO写作委员会ꎬ王玉洁ꎬ白璇.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处理指南2008[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ꎬ2008ꎬ2(6):401-440.[17]㊀KimYKꎬSchulmanS.Cervicalarterydissection:pathologyepide ̄miologyandmanagement[J].ThrombResꎬ2009ꎬ123:810-821.[18]㊀GeorgiadisDꎬArnoldMꎬvonBuedingenHCꎬetal.Aspirinvsanticoagulationincarotidarterydissection:astudyof298patients[J].Neurologyꎬ2009ꎬ72:1810-1815.[19]㊀JeonPꎬKimBMꎬKimDIꎬetal.Emergentselfexpandingstentplacementforacuteintracranialorextracranialinternalcarotidar ̄terydissectionwithsignificanthemodynamicinsufficiency[J].AmJNeuroradiolꎬ2010ꎬ31:1529-1532.[20]㊀王守春.脑动脉夹层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ꎬ2014ꎬ34(5):460-461.385㊀山西医科大学学报ꎬ2018年5月ꎬ第49卷第5期㊀。
椎动脉夹层致Wallenberg综合征1例周群;朱幼玲;朱双根;翟登月【期刊名称】《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2页(P77-78)【关键词】Wallenberg综合征;椎动脉夹层;个案报道【作者】周群;朱幼玲;朱双根;翟登月【作者单位】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合肥 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合肥 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合肥 230061;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合肥 23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R743**************患者,男性,39岁,公司职员。
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0 h余”入院。
患者发病前1周前曾有急刹车导致剧烈转头动作,后出现颈部疼痛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1年余,最高血压180/110mmHg(1mmHg=0.133 kPa),未曾口服药物治疗,曾有高血脂病史。
否认吸烟及饮酒史,无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无脑卒中家族史,近期无发热史。
查体:BP 165/105mmHg;神清,答题确切,言语清晰;左额纹变浅,左眼裂变小,左眼睑下垂,左瞳孔直径约2mm,右瞳孔直径约3mm,光反射灵敏,两眼水平眼震(+),活动自如,左鼻唇沟稍浅,口角稍右歪,咽反射存在,伸舌居中;颈软,颈静脉无怒张;右侧上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低,左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面部针刺觉减退,右侧肢体针刺觉减退,双侧巴氏征(-);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
入院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及C反应蛋白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免疫组合检查未见异常;自身抗体、同型半胱氨酸检查提示正常。
心电图、心脏彩超未见明显异常。
头颅MRI示:左侧延髓下端背外侧脑梗死,见图1A;颈部MRA提示:左侧椎动脉V4段血管显影不清。
后行DSA检查提示:LVA V3~V4段动脉管壁不规则,节段性血管狭窄,呈不规则的增粗和变细交替出现的“珠线样”改变,见图1B。
•病例板告•Chinese Journal o 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FVh. 2021, V〇l. 36. N〇.2主动脉夹层合并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治疗:1例报告张丽1钱瑶1苏彬1宋达'许忠梅1病例资料患者,男,55岁2019年4月21 H患者因A型主动脉夹层、肠系膜动脉夹层在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行肠系膜h动脉夹层术,左肾动脉造影,支架植人术术后发现对答不畅,左口角歪斜,左侧肢体活动不能,查头颅C T末见出血灶,右侧额颞顶枕叶低密度影患#病情稍稳定后于2019年5月15日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置换、全弓置换、术中主动脉支架置入,患者病情好转后为进一步康复治疗,于2019年5月29 H转人我院治疗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十余年,血压最高180/丨l O m m H g,平时不规律服药:人院查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梢神萎靡两肺叩诊呈浊音,双肺听诊呼吸/f粗,两肺可闻及少许湿罗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心前区无降起,心界向左下扩大心率85次/分,律齐.胸部可见一长约50c m手术瘢痕左腹股沟可见一长约10c m手术瘢痕_复查C T水:右侧颞顷枕叶皮层下白质密度减低.范围增大,主动脉夹层支架梢人术后改变,心影增大,冠状动脉壁钙化,心包积液较前增多,前纵隔内血肿,两侧胸腔少量积液伴邻近肺组织膨胀不全,两肺炎症,左肺下叶局部肺实变,两肺丨•.叶局限性肺气肿入院诊断:①主动脉夹层术后;②主动脉支架置入术后;③脑梗死;④高血压病丨•:级;⑤肺部感染2康复评定每阶段的评定结果见表1。
根据I C F模式初步提出该患荇存在的康复问题有:①舨体损伤:左侧卜.下肢无力,左肩关节活动受限,心包积液,肺部感染;②功能障碍:平衡功能差,+能坐、站、走,呼吸模式异常,咳嗽咳痰无效,谷咽功能差,H常生活活动(activities o f d a i l y l i v i n g.A D L>受限;③社会参与:回归生活、丁.作闲难3康复目标近期H标增强左侧肢体力M,维持关节活动,建立合理呼吸模式,改善肺功能,预防并发症远期H标争取A D L独、’/:,回归家庭:表1患者康复过程及评定情况时间肌力关节活动度(左)平衡功能坐位/站位Brunnstrom 分朗(左)上肢-手•下肢纽约心功能分级改良呼吸W难指数6min步行测试沌田饮水试验(profile)Bl0周右:5—级左:丨•.肢0级下肢2级被动肩前屈80°,外展90。
脑梗死- 论文关键字:脑梗死脑梗死(erebral infartin,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erebral ishei strke,IS),是指局部脑组织因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而发生的软化坏死。
主要是由于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导致局灶性急性脑供血不足而发病;也有因异常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沿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或供应脑血液循环的颈部动脉,造成血流阻断或血流量骤减而产生相应支配区域脑组织软化坏死者。
前者称为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脑梗死(atherthrbti brain infartin,ABI),占本病的40%~60%,后者称为脑栓塞(erebral eblis,E)占本病的15%~20%。
此外,尚有一种腔隙性脑梗死(launar infartin),系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部动脉深穿支闭塞形成的微梗死,也有人认为少数病例可由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崩解导致的微栓塞引起,由于T和RI的普及应用,有人统计其发病率相当高,约占脑梗死的20%~30%。
脑梗死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者,约占75%,病死率平均10%~15 %,致残率极高,且极易复发,复发性中风的死亡率大幅度增加。
本病属中医学卒中、中风、类中风、偏枯、半身不遂等范畴。
【脑梗死的病因病理】一、西医病因病理1.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其次是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黏血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高凝状态、高脂血症以及血管壁病变如结核性、化脓性、梅毒性病变及钩端螺旋体感染、结缔组织病、变态反应性动脉炎等。
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好发于大血管的分叉处及弯曲处,故脑梗死多发于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的主要分支以及颈内动脉的虹吸部及起始部、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下段等。
病理方面,脑动脉闭塞6小时以内脑组织改变尚不明显,8~48小时缺血的中心部位软化、组织肿胀、坏死。
灰白质界限不清,镜检见组织结构混浊,神经细胞及胶质细胞变性、坏死、毛细血管轻度扩张。
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自发性颈动脉夹层的疗效分析殷勤;张仁良;徐格林;朱武生;马敏敏;樊小兵;刘新峰【期刊名称】《中国脑血管病杂志》【年(卷),期】2012(9)4【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夹层(CAD)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提取2005年5月-2010年12月经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的31例经抗栓治疗无效后行支架置入术的症状性自发性CAD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数据. 结果①在31例CAD患者中,30例支架置入手术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即刻造影检查,29例CAD病变处狭窄完全消失,伴有夹层动脉瘤者动脉瘤明显缩小.2例患者于术后即刻出现术侧Horner征,其中1例伴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经抗栓治疗后完全缓解.②31例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0分的有6例(19.4%,均为TIA患者),1~3分的有12例(38.7%),≥4分的有13例(41.9%),最高者1例为13分;中位数评分为2分.术后出院时NIHSS评分0分的有8例(25.8%),此8例患者入院时评分均≤4分.与入院时比较,有16例NIHSS评分无变化,占51.6%,且入院时评分均≤3分;有15例的评分呈不同程度下降,有2例2分者降为0分;下降最多的1例由13分降至4分;治疗前后评分的自身比较,采用McNemar x2检验,xm2=14.062,P<0.01.③对29例手术成功的患者平均随访2.3年,无一例发生术侧血管缺血性事件.术后6~12个月对22例患者进行了DSA或CT血管成像的复查,CAD完全消失,无一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伴有夹层动脉瘤者动脉瘤完全消失. 结论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CAD是安全、有效的.%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endovascular sten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 ( CAD). Methods Thirty-one patientswith clearly diagnosed symptomatic spontaneous CAD whose antithrombotic therapy was invalid were extracted from Nanjing Stroke Registry Program from May 2005 to December 2010. The clinical and follow-up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collected. Results ①Of the 31 patients with CAD, 30 achieved technical success without any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at the CAD lesion disappeared completely immediately after stenting. The patients with dissecting aneurysm we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wo patients had Homer sign at the operated sides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One of them was accompanied by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but it completely relieved after antithrombotic therapy. ② At admission the INIHSS score was 0 in 6 (19.4% ) of the 31 patients (all TIA patients), the scores were 0 - 3 of 12 patients (38.7%), the scores were more than 4 in 13 patents (41.9% ), and the highest score of one patient was 13, the median score value was 2. At postoperative discharge,the score was 0 in 8 patients (25.8% ), all their scores were ≤4 at admission. Compared to the NIHSS scores at admissio n, the scores of did not have any change in 16 patients (51.6% ), and their scores at admission were ≤3. The scores of 15 patients decreased to varying degrees, and 2 patients with scores 2 decreased to 0; the largest decline of score in 1 patient was from 13 to 4. The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according to McNemar's χ2 test was χ2 =14.062, P<0. 01. ③29 patients with successful surgery were followed up for an average 2.3 years, and none of them had ischemic events on the operated sides. The DSA or CTA reexamination was conducted in 22 patients , TheirCAD were disappeared completely. None of them had in-stent restenosis. The aneurysms disappeared completely in patients with dissecting aneurysm. Conclusion Endovascular stenting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arotid artery dissection.【总页数】5页(P174-178)【作者】殷勤;张仁良;徐格林;朱武生;马敏敏;樊小兵;刘新峰【作者单位】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210002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同期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双侧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 [J], 叶子明;秦超;刘莹;邓晓;陈相任;林翠婷;王天保;胡新星2.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中重度狭窄78例 [J], 王永刚;郑刚;贺朝;尤金枝;刘亚民;马选鹏3.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与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疗效对比 [J], 毛振立; 王丽敏; 王国栋; 范广明4.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J], 周雪冰5.桃红四物汤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俊;吴云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