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2三味书屋》
- 格式:doc
- 大小:18.68 KB
- 文档页数:4
语文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_九年级语文教案1、卢沟桥的狮子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课文,感受卢沟桥的狮子数量很多、形态各异的特点,了解卢沟桥成为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具体描写事物的方法。
3.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建筑的原因;学习作者抓住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教具:挂图或投影;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在北京城西南十几公里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它因为桥上雕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狮子而中外驰名。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它更因为抗日战争由此开始,成为一处革命纪念地。
这座桥叫“卢沟桥”。
我们今天一起学习这篇看图学文着重写卢沟桥的狮子的看图学文。
板书课题:1卢沟桥的狮子二、出示表现卢沟桥全景或远景的挂图或投影,引导学生观察,使他们感受到卢沟桥十分壮美,桥上的石狮子多得数不清三、看看课文是怎样写这座桥的。
听录音朗读。
四、学习生字,书写生字词生字:歇雕厘甚至蹲概异侵衅驻具“甚”、“至”是翘舌音;“雕”是三拼音,读时不要丢掉介音“i”。
书写时“厘”上不要加点;“蹲”的右半部不要少横;“概”是木字旁,中间最后一笔是点;“异”上半部是巳”。
“侵”、“衅”是前鼻音,“驻”是翘舌音,“具”的ü上省略两点。
书写时,“侵”注意右半部的写法,“衅”左半部最后一笔是提,“具”的里边是三横。
生词:歇后语雕着厘米甚至大概形态各异淘气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大多在民间流传。
甚至:在课文中有进一层的意思,说小狮子小到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了。
形态各异:形状、姿态各不相同。
侵华挑衅驻守具有建筑五、初步理解课文。
1、齐读课文。
1、卢沟桥的狮子一、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生字新词,试着用“……有的……好象……”练习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卢沟桥的结构特点,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才能。
3、了解“七七事变”历史事件,认识卢沟桥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三、教学课时:(2课时)四、教学准备:(挂图、有关七·七事变的材料)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检查预习,揭题导入1、指名介绍卢沟桥及其故事、历史意义,读文,学习生字读音2、导入新课〈二〉、指导看图1、看全景图: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2、看分图:第二图:这些狮子栩栩如生,个个雄壮威武,非常可爱。
第三图: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多得数不清。
3、说说看完后的感受〈三〉、初读课文,了解各段大意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划出新词,说说自然段段意2、结合图画,自由读读课文,后同桌间说说卢沟桥的狮子是什么样的。
〈四〉、学习新字词1、读准字音。
(铺、雕、歇、概、侵、抗)2、记清字形。
(歇、概、侵)3、理解词义:(歇后语、联拱石桥、驻扎、望柱、偎依、大概、挑衅、甚至)〈五〉、看图,后想图读文〈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听写词语。
2、分段朗读课文。
〈二〉、读文分段1、课文中哪几段具体介绍卢沟桥的狮子的,用双竖线在其头尾处标出2、说明这种分段方法〈三〉、学习课文1、默读课文,用最快的速度记下第一段中卢沟桥的相关资料(长度、建筑年代)特点:狮子多得数不清。
2、学习第二段(1)图文对照说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有何特点。
(2)说说这段话在介绍石狮子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排比句式)1)读文,认识什么是排比(连续使用了3个以上的相同句式,集中表达一个意思)举文中例子说明。
2)读排比句,感受其句式起伏,领略其表达作用3)多媒体出示荷花图,说说荷花的形态及自己的想象4)练习用文中的“有的……好像”句式将同学们刚才的话连起来说说,其余同学作好记录。
百草园三味书屋教案精选(6篇)通过本文了解“百草园三味书屋教案”您会对它有更多深刻的认识,希望本文能为您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助力。
每个老师为了上好课需要写教案课件,不过教案课件里知识点要设计好。
教案的设计需要与教材相结合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百草园三味书屋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找出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词句并说出其表达作用。
2、能复述捕鸟的全过程,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3、能复述美女蛇的故事,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过程模块一:明确课时目标教学板块1:导入教师出镜同学们,大家好。
上节课,我们通过阅读,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梳理了课文结构。
今天我们要继续走进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去体会作者写景状物的妙处。
这节课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PPT1学习目标1、能找出文中写景状物的重要词句并说出其表达作用。
2、能复述捕鸟的全过程,体会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3、能复述美女蛇的故事,体会它在文中的作用。
模块二:品味写景状物教学板块2:品味特殊句式PPT2经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百草园尽管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在作者心目中却是他的“乐园”。
作者紧扣“乐园”依次描绘了关于百草园的三件事:泥墙根的趣味、美女蛇的故事和百草园的冬天。
百草园的乐园生活:泥墙根的趣味美女蛇的故事百草园的冬天也许同学们对老师的第一个小标题“泥墙根的趣味”产生了疑惑,上节课明明是用百草园有趣的景物概括的啊,怎么现在却只强调泥墙根的趣味呢。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课文第2段,想一想老师的改动有没有道理呢?(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齐读课文第2段,并思考问题。
时间3分钟)PPT3聪明的同学一定注意到了这样一组句式:品味写景状物: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请同学们用这个句式造句,说说它的作用。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造句,并交流作用,时间5分钟)PPT4大家一定能体会到这个句式,它的作用在于由整体概括到突出局部。
作者先用两个“不必说”宕开一笔,为的是突出下面“单是”的内容,既然“单是”就有无限趣味,那么百草园中的佳趣定然是比比皆是了。
2《三味书屋》人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一、教材分析1.背景知识(1)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
(2)上篇课文学习了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阅读方法,这篇课文进一步学习这一种阅读方法。
(3)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
2.教材特点课文共有3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
第2自然段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按方位顺序具体讲了三味书屋的样子。
第3自然段讲了鲁迅从小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
这一段从鲁迅书桌上的一个“早’字,引出鲁迅小时候一个学习的故事,具体写了“早”字的来历和它的激励作用。
通过教学,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
2.学会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能找出表示方位的词。
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
4.能说出第3自然段中两个句子的意思:“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
”能用“一面……一面……”和“默默地”造句。
5.了解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按方位顺序理清课文第2自然段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和“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3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二)教学过程1.简介鲁迅,引人课题。
(1)出示鲁迅头像,简介鲁迅。
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他是大文学家鲁迅。
鲁迅爷爷写过许多世界闻名的书,我们以后将会学到他的许多文章,他是我们浙江绍兴人,从小就在绍兴读书。
《三味书屋》教案6篇《三味书屋》教案篇1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儿时游戏与学习的一段经历;2学习写景状物的方法;3理解对比过渡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
1播放音乐《小小少年》,学生闭目欣赏。
“小小少年,没有烦恼,随着岁月,他的烦恼增加了……”这便是成长,成长过程中,有喜也有忧,有憧憬也有一丝丝担心。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将邀请一些大作家为我们讲述成长的故事,今天走进我们课堂的是文学大师鲁迅,他带来的故事叫《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板书课题和作者。
2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呢?3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二、范读课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生字新词。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及中间的过渡段。
试着把课文分成两部分。
四、学习“百草园”部分。
1、自读思考:(1)作者对百草园的描写,重点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百草园的景物描写、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雪地捕鸟)(2)作者在百草园中的生活感受是什么?(自由快乐)2、研读赏析。
(1)你认为描写最精彩的地方在哪里?(景物描写)问:“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2)美女蛇的故事和雪地捕鸟的情节,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3、完成课后习题第三题。
五、小结。
“童年是夜空中偶然闪烁的星星,虽不十分耀眼,却透漏着永恒的生命力。
”“童年是半空里的风筝,整天飞行在嬉笑中。
”……所以当鲁迅一天天的长大,他不得不同他的乐园告别上学去了。
我们可以想见一个小孩子被押解着,心不甘情不愿的去上学的情形。
他能适应得了学校生活吗?让我们拭目以待,下节课我们再学习。
《三味书屋》教案篇2【教学目标】1、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充沛激发同学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与互相切磋。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案——三味书屋一、教材分析1.背景知识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是浙江绍兴人。
上篇课文学习了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的阅读方法,这篇课文进一步学习这一种阅读方法。
本课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
2.教材特点课文共有3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
第2自然段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按方位顺序具体讲了三味书屋的样子。
第3自然段讲了鲁迅从小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
这一段从鲁迅书桌上的一个早字,引出鲁迅小时候一个学习的故事,具体写了早字的来历和它的激励作用。
通过教学,激励学生勤奋学习,严格要求自己。
二、教学目标1.学会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的意思。
2.学会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能找出表示方位的词。
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内部的样子。
4.能说出第3自然段中两个句子的意思: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
能用一面一面和默默地造句。
5.了解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事迹,初步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按方位顺序理清课文第2自然段三味书屋的内部陈设。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和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五、教学时间:3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教学过程1.简介鲁迅,引人课题。
出示鲁迅头像,简介鲁迅。
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位爷爷吗?他是大文学家鲁迅。
鲁迅爷爷写过许多世界闻名的书,我们以后将会学到他的许多文章,他是我们浙江绍兴人,从小就在绍兴读书。
引入课题。
鲁迅小时候读书的地方叫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现在是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组成部分。
它是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就跟随作者去看看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学案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味书屋》。
(2)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三味书屋的环境和活动,以及作者对三味书屋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热爱阅读、喜欢写作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3. 对三味书屋的环境和活动的描述和描绘。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到的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2. 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的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三味书屋》。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3. 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对三味书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对三味书屋的环境和活动进行简要回顾。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初步理解。
(2)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进行理解和翻译。
3. 合作学习:(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
(2)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三味书屋的环境和活动进行描绘和表达。
4. 探究学习:(1)引导学生对课文中所涉及的传统文化知识进行探究和学习。
(2)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研究,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分析和探讨。
5. 课堂小结:6.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和背诵。
(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三味书屋的作文。
7. 板书设计:三味书屋环境:xxx活动:xxx作者情感:xxx六、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语文教案-三味书屋一、教学目标1.理解《三味书屋》的内容,体会鲁迅先生童年生活的快乐与辛酸。
2.分析文中描绘的封建教育方式及其对儿童的影响。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描绘的封建教育方式,分析其对儿童的影响。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封建教育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知道鲁迅是谁吗?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怎样的地位?2.那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三味书屋》就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童年生活的一篇文章。
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鲁迅先生的童年时光。
二、课文阅读1.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2.在阅读过程中,可以做一些笔记,标记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句子或段落。
三、课堂讨论1.同学们,你们在阅读课文过程中有什么感受?觉得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2.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文中封建教育方式的理解,它对儿童有什么影响?3.大家认为,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中想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四、课堂小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感受到了封建教育对儿童的压迫和束缚。
2.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三味书屋》,深入探讨封建教育对儿童的危害。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味书屋》,同学们对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么,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封建教育对儿童的危害。
2.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分享一下自己的感悟。
二、课堂讨论1.同学们,你们认为封建教育方式有哪些危害?2.在《三味书屋》中,鲁迅先生是如何揭示封建教育对儿童的压迫和束缚的?3.大家觉得,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避免类似的教育方式,让儿童健康成长?三、小组活动a.如何评价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b.你认为封建教育方式对儿童的危害有哪些?c.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改进教育方式,让儿童更好地成长?2.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汇报。
三味书屋学案语文教案第一章:三味书屋的来历与意义1.1 教学目标了解三味书屋的来历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掌握三味书屋的基本构成和功能。
理解三味书屋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1.2 教学内容三味书屋的起源与发展。
三味书屋的结构与布局。
三味书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三味书屋的文化价值与传承。
1.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三味书屋的来历与意义。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三味书屋在现代教育中的作用与价值。
展示学生对三味书屋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二章:三味书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2.1 教学目标了解三味书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掌握三味书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理念。
理解三味书屋教学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2.2 教学内容三味书屋的教学内容: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书法绘画等。
三味书屋的教学方法:讲解、讨论、实践、观摩等。
三味书屋的教学理念:注重个体差异、培养综合素质、强调实践与创新。
2.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三味书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
小组合作,让学生设计一份三味书屋的教学计划。
展示学生对三味书屋教学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三章:三味书屋的文化价值与传承3.1 教学目标了解三味书屋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掌握三味书屋的传承与发展历程。
理解三味书屋对现代文化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3.2 教学内容三味书屋的文化价值:传承经典、培养人才、弘扬传统文化。
三味书屋的传承与发展:历史上的三味书屋、现代的三味书屋、国际交流与合作。
三味书屋对现代文化教育的意义和影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教育创新与发展、文化交流与互鉴。
3.3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三味书屋的文化价值与传承。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三味书屋对现代文化教育的意义和影响。
展示学生对三味书屋的理解和思考,进行分享和交流。
第四章:三味书屋的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的关系4.1 教学目标了解三味书屋的教育理念及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
掌握三味书屋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的关系。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2三味书屋2人教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图文对照,学习课文按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和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把握课文内容,学习鲁迅先生严格要求自己和勤奋学习的精神。
重点难点分析1.三味书屋内陈设。
2.“早”字的来历和意义,即鲁迅小时候勤奋学习的事迹。
课前准备1.放大的课文挂图,或有关三味书屋的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或请教别人,了解鲁迅的生平。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读题生疑,使学生产生新奇之感受1.学生自读课题,理解题意。
书屋,专指读书用的房子,“三味”是书屋的名称。
点评学贵有疑,通过释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新奇感。
2.学生再读课题,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点评由学生提问,关注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四个问题紧扣了课文重点,并为教学作了必要的导向,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重点质疑,使学生产生探究之欲望1.自读全文,了解课文重点。
(1)要求学生自由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了什么内容?点评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阅读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注重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学生交流。
2.围绕重点,自读质疑。
(1)自读自悟课文第3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2)师生共同梳理出主要问题:鲁迅为什么要在书桌上刻个“早”字?点评既体现了教师的引导,又体现了师生平等的民主理想。
教学的重难点被“梳理”出来,为合作研讨提供了主攻方向。
三、合作研讨,使学生体验探究之喜悦1.学生围绕“早”字自读探究,感悟鲁迅在书桌上刻个“早”字的原因。
(1)个体自动:学生自由读文,批画有关的词句。
(2)小组互动:小组合作研讨。
2.全班互动,师生共同探讨,相机指导朗读,深入领悟“早”字所蕴涵的鲁迅勤奋好学的精神。
点评在“自动”的基础上“互动”,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探究”。
通过自主学习,读懂自己所能读懂的内容,为合作交流准备条件。
四年级上语文教案-2三味书屋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从小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从中受到教育。
2、学会本课生字15个,读准多音字“兴”、“几”,能给多音字“兴”、“几”据词定音;理解“来历、勤奋、默默”等词语的意思。
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内的陈设。
4、能理解“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这句话的意思。
5、能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一个地方。
教学重点: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内的陈设。
围绕“早”学,让学生了解鲁迅小时侯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难点:理解第3自然段中第3、6、7三句话。
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
2、课前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参观三味书屋。
3、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鲁迅先生和三味书屋。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一、简介鲁迅、三味书屋,揭题1、简介鲁迅在已经过去了的十月,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在古城绍兴,共同追忆和颂扬着一位伟大的先生,一位让所有绍兴人乃至所有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伟大的先生。
他是谁?作为鲁迅故乡的后代谁能将自己对先生的了解简要告诉大家?2、简介三味书屋从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介绍中,自然地了解私塾,初步知道三味书屋是鲁迅小时侯读书的地方,先生叫寿镜吾。
“三味书屋”是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家祖传的书屋,原来叫“三余书屋”。
要想弄清“三味”的含义,先得看三味书屋的一副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最美有味是诗书。
由此可知:“味”是从“诗书”中来的。
“诗书”是儒家经典的代称。
而儒家经典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经”,第二类为“史”,第三类为“子”。
古人以“味”取譬,认为“经”是谷物,“史”为菜肴,“子”则是点心。
“经”“史”“子”,三“味”一体,配置出一道营养丰富的别致的中华文化大餐。
这就是“三味”之所指,故寿镜吾之子寿洙邻说“三味”为:“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xī)醢(haǐ)。
《三味书屋》教学教案一、教材分析我说的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七单元第二课《三味书屋》。
这篇课文具体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和鲁迅童年时期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的事迹。
全文共3段。
第1段指明三味书屋在浙江绍兴,是鲁迅小时候上学的地方。
第2段按方位顺序介绍了三味书屋内部的陈设。
第3段从鲁迅书桌上的“早”字引出他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这篇课文文字精炼、条理清楚,是本册教材中培养学生言之有序、连句成段能力的重要课文,目的是继续运用读课文、划方位、找事物的方法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逐步形成阅读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学到作者观察事物,连句成段的方法,为本单元习作打下扎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根据三年级教学要求、课文特点和课后思考练习,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词语,理解课后题3两个句于的含义。
2、学会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4、了解鲁迅小时候勤奋好学的事迹,初步培养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习惯。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是进一步落实单元训练项目,阅读按方位顺序写的一段话。
教学难点有两个:1、课后题3两个句子含义较深,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
2、课文第2段除了“正中墙上”、“画前面正中”、“周围”、“东北角上”四个大方位外,还具体写了“画上”、“桌上”两个小方位,与上一课介绍方法不同,学生不易区分。
四、教学过程1、课时安排:本课我打算上三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初读课文。
学习第1段。
第二课时学习第2段。
第三课时学习第3段,总结全文。
2,课前准备:课前老师准备好录像带,小黑板,《少年鲁迅的故事》一书,话筒一只,三角旗一面,旅游帽一顶。
每位学生准备一份拼贴三味书屋平面图的材料。
3、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解题,激兴趣。
板书课题后,老师出示《少年鲁迅的故事》一书,把有关“三味”的典故告诉学生。
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个是我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要尽量增加信息密度,丰富与课文有关的信息量,用教师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味书屋》优秀教案《三味书屋》优秀教案《三味书屋》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内容,特别是重点段落,积累重点词语句子;2、分析理解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内容的回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学习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手法;4、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教学重点1、分析理解作者最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内容的回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手法;3、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教学难点1、学习文中对景物的描写手法;2、引导学生多角度理解作者要表达的主题。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步骤一、成长的话题导入:同学们上小学之前在哪个地方待的时间最长?那个地方有没有值得你回味的生活细节?请大声地讲出来告诉大家,比一比看看,谁是生活的有心人,谁是最有生活情趣的人?二、解题:1、从题目中你们知道了哪些信息?2、单从题目上看,你们认为作者应该如何安排课文的内容?三、熟读课文,分析理解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内容的回忆,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请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你们认为作者应该如何来安排课文的回答是否与课文吻合?(或者作者是如何安排两部分的内容的?)2、抓住课文中两个成长历程中的重要段落,集体诵读,再次思考作者如何安排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两个成长阶段?“百草园时期”重要段落:2、7、“三味书屋时期”重要段落:11-12、16-18、20-213、学生回答作者写作中如何处理两个成长阶段的内容?(可以看作理清课文的写作思路)4、“百草园”“三味书屋”看似两个时间先后上的生活历程,作者写这两个部分究竟有没有关系?请同学们讨论并说说自己的看法。
(1)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
(2)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三味书屋教案教案标题:三味书屋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参观三味书屋,学生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书院文化。
2. 学生将学习到书院文化的特点、历史背景以及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3. 学生将通过参与互动活动和小组讨论,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三味书屋的背景和意义,并解释为什么学习书院文化是重要的。
2.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主体活动:3. 组织学生参观三味书屋。
在参观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书屋的建筑特点、布局以及书院文化的体现。
4. 在参观结束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书屋的观察和感受。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互相交流。
5. 引导学生了解书院文化的历史背景和发展。
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书院文化在中国古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6. 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活动,让他们分成小组,研究书院文化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并准备展示。
7.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互动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评价。
总结活动:8. 结合学生的观察、讨论和研究,总结书院文化的特点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9.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书院文化的精神融入到现代教育中,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教案评估:10. 设计一份简单的问卷,评估学生对于书院文化的理解和学习效果。
1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展示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案扩展:12. 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例如通过参观其他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遗址或博物馆。
13. 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例如写一篇关于书院文化的文章或设计一份书院文化展览。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你有所帮助,祝你教案撰写顺利!。
三味书屋教案中班教案标题:三味书屋教案(中班)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培养对书籍和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阅读活动。
2. 培养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三味书屋故事书籍及相关教具。
2. 多媒体设备。
3. 学生绘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创造一个温馨的阅读环境,将教室布置成一个小书屋的模样,摆放图书、绘本和舒适的阅读角落。
2. 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与书籍相关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体:1. 介绍三味书屋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分发绘本给学生,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并鼓励他们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喜爱的故事情节。
3.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成小组,共同阅读一本书,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分享。
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4.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展示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表演故事情节,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总结: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阅读体验和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重要性和对他们的成长的影响。
3. 鼓励学生继续保持阅读的习惯,并向他们推荐其他优秀的绘本和故事书籍。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图书馆或书店,让他们亲身体验阅读的乐趣和丰富的书籍资源。
2. 鼓励学生在家中和家长一起进行阅读活动,形成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
3. 组织学生参加阅读比赛或绘本分享会,展示他们的阅读成果和能力。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环境安全舒适,以便学生集中注意力。
2. 鼓励学生尊重他人的阅读选择和意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礼仪。
3.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2 三味书屋》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看图学文。
课文介绍了三味书屋是什么样子的以及鲁迅小时候勤奋学习的一段故事。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学习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
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来历、料理、几乎、奔走、严厉、默默、信念、毫不松弛等词语,并注意学习运用。
让学生了解鲁迅先生小时候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经历,激励学生学习鲁迅从小牢记教师的教诲,把决心变为行动的坚强意志。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培养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学习鲁迅把决心化为行为的坚强意志。
教学构想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学习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
学文时,可以先简单介绍鲁迅当时的家境,在学生有了一些感性认识后,结合课文前面的预习要求,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初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
的是什么。
讲读第二自然段时应与看图紧密结合。
第三自然段要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重点词句。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真正理解早字的含义。
教学准备
投影、录音机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看图学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由学生说说查找的资料)
二、观察图画,初读课文。
1、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顺序观察图画,并口述。
2、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怎样介绍三味书屋的。
三、学习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2、教师简介三味书屋,讲解书塾。
3、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思考:三味书屋给予你怎样的
印象?2、齐读第一、二句。
3、图文结合,指名描述三味书屋的布局。
说说鲁迅的书桌在哪儿,你从哪儿知道的?4、思考:从第二自然段你还能知道些什么,从哪儿知道的?5、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思考:鲁迅先生在三味书屋读书时是很用功的,在这里发生过许多故事。
这篇课文着重讲了一件事,是什么事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来概括吗?2、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早字的句子,划下来。
3、过渡:一个早字,为什么把它比做花骨朵,又比做火把,注意:花骨朵是会开放的:火把是会燃烧的。
我们读了下面的内容就能知道,为什么把鲁迅小时候在桌上刻的小小的早字,比做花骨朵,比做火把。
4、默读课文,思考:鲁迅为什么要在书桌上刻个早字?结合学生回答理解词语:几乎,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
5、读到这里,什么地方使你感动?读一读。
6、对于老师的指责,鲁迅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体会:学到这儿,你能说说为什么把这个早字比作花骨朵和火把吗?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课文。
说说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作业设计
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
板书设计
正中:一幅画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教案《2 三味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