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建华名老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27.32 KB
- 文档页数:2
中医辨证施治亚急性甲状腺炎良方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亦有称亚急性非化脓性甲状腺炎,但病程仍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形式。
多发于20~40岁的女性,发病前l~3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故多认为与病毒或细菌感染有关。
中医学没有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特点,应归于中医学“瘿瘤”、“肉瘿”范畴。
一、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其发病机制多为气滞血瘀、邪气停着和五脏失调。
本病的病因为风湿或风热,其基本病理变化为气滞血瘀痰凝。
风热或风湿外袭,客于脾胃或肝胆,循经上达,止于颈部,阻碍气血津液正常运行,肝经气滞化火,外热内火相合,可形成肝脏实热证。
若气滞化火或风热炼液为痰,则形成痰热之证。
气滞化火或热邪伤津,又可形成阴虚火旺之证。
气滞则血运不畅,又可形成气滞血瘀之证。
气滞则津液输布不畅,可形成气滞痰凝之证。
本病病因为风热或风湿之邪,病机为气滞血瘀痰凝,病变脏腑涉及肝胆脾胃。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1.临床表现(1)起病多急骤,病初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前驱症状。
(2)多在发热后1~7天内出现甲状腺肿大和疼痛,肿块质地坚硬,以单一结节为主,疼痛向颌下、耳后放射,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加剧。
部分病人局部出现癣样改变。
(3)腺体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可随吞咽上下活动。
局部淋巴结无肿大.(4)典型的病程可分为4期,即:急性期(甲亢期)、缓解早期(甲状腺功能“正常”期)、缓解期(甲状腺功能减退期)、恢复期(甲状腺体功能正常期)。
2.诊断亚甲炎的诊断较容易,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肿大和压痛,典型者伴甲亢症状。
血清蛋白结合碘升高或正常,而甲状腺摄131I率降低。
甲状腺扫描有冷结节和分布稀疏,甚至完全缺如。
临床上,亚甲炎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上呼吸道感染:其发热、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似亚甲炎,但缺乏甲状腺局部病症和体征,甲状腺功能检查及甲状腺核素扫描均正常。
(2)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其发热、甲状腺肿疼等症状似亚甲炎,但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全身症状重,白细胞计数升高。
【《名老中医陆德铭经验集经验方》亚急性甲状腺炎案】张某某,女,37岁。
初诊:1996年3月19日。
主诉:颈前疼痛1周,肿块1天。
现病史:近1周来患者自感咽痛,颈前不适,发热3天,今突然发现颈前有一肿块,头晕,曾服抗生素,症状不改善。
刻下:白细胞总数1050,B超提示右甲状腺有一结节,大小约20mm×25mm,甲状腺腺瘤可能。
肿块穿刺提示亚急性甲状腺炎。
体检:右颈前有一肿块约20mm×25mm,表面光滑,质地中等,随着吞咽而上下活动,触痛明显。
脉细数,苔薄黄,舌质红。
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证属:肝胃郁热,风热、风火夹痰蕴结,以致阴液亏损。
治法:养阴清热,疏气化痰。
处方:大生地30克、玄参15克、麦冬9克、天冬9克、黄芩9克、大青叶30克、银花12克、紫草12克、牛蒡子9克、夏枯草12克、柴胡9克。
二诊:1996年3月30日。
亚急性甲状腺炎服药3天,发热已除,咽痛、颈前疼痛明显好转,肿块同前,近2天心悸胸闷,易烦,多汗。
脉细数,苔薄黄,舌质红。
证属:表邪已去,气滞痰结,郁久伤阴耗气。
治法:益气养阴,疏气化痰。
处方:原方去黄芩、大青叶、银花、紫草、牛蒡子,加生黄芪60克、党参30克、制半夏9克。
三诊:1996年4月10日。
亚急性甲状腺炎,放射免疫检查提示T3、T4、FT3、FT4、TG、TM均高于正常。
颈前疼痛已除,肿块缩小至10mm×12mm,心悸胸闷,易烦,多汗明显好转,再以前法佐以活血。
原方加桃仁15克、三棱30克、莪术30克、丹参30克。
四诊:1996年5月2日。
亚急性甲状腺炎,放射免疫检查提示T3、T4、FT3、FT4、TG、TM均正常,B超提示甲状腺正常,动则易汗,再以前法进之。
患者再服药2月诸症均未出现。
[评析]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与病毒感染有关,西医多采用激素治疗,由于用药时间较长,往往带来不良副作用。
陆氏认为本病早期治以养阴清热,疏气化痰,方中大生地、玄参、麦冬、天冬养阴生津,具有免疫促进作用及抗菌作用;黄芩、大青叶、银花、紫草、牛蒡子疏风清热解毒,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夏枯草、柴胡有疏气化痰之功。
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
初期症状不典型,常易误诊露诊。
西医治疗以止痛缓解症状为主,严重者应用激素,但并不能改变病程,且容易引起副作用。
笔者发挥中医特色,根据亚甲炎的病程特点,将其分为三期,采用中药灵活辨证论治,取得良好效果。
标签: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药;分期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甲状腺疾病,约占就诊甲状腺疾病的5%,其发病多见于20-50岁成人,而以中年女性居多。
现一般认为其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1],本病患者可能有病毒易感性基因,而易患病。
亚甲炎的初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常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
亚甲炎的诊断一般根据患者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甲状腺肿痛症状,辅助检查血沉增快,血清T3、T4升高,而甲状腺摄131I率明显降低,呈“分离现象”,甲状腺显像稀疏或不显影,即可诊断。
在治疗上西医通常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缓解症状,对于症状明显者,则采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虽见效快,但却不能改变亚甲炎的病变过程,促进其好转或改善预后;且所需剂量较大,疗程较长时,患者可出现轻重不等的副作用,激素减量过快或停药过早还易引起复发,据统计复发率达11~49%[2]。
我们根据亚甲炎的病变过程,将其分为三期,采用中药分期辨证论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临床可不应用激素治疗(就诊时已用激素者逐渐减量),疗效显著,症状缓解迅速、明显,无副作用,复发率低。
(1)初期:患者起病急骤,以发热、甲状腺部位肿痛为主要症状,多伴有甲亢表现,如兴奋、怕热、心慌、多汗、颤抖等。
化验:血T3、T4可升高,TSH 降低。
此期为甲状腺滤泡受到破坏,滤泡内储存的T3、T4漏入血液循环,甲功升高所致。
中医认为本期为风热邪毒内侵,阻于瘿络,气血壅滞,破血伤络所致。
治法:疏散风热,和营止痛。
常用药物:苏藿梗、桑叶、菊花、连翘、蒲公英、丹参、赤芍、马齿苋等。
(2)中期:随着病程持续,滤泡内甲状腺激素消耗殆尽,新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血T3、T4开始下降,有时降至甲状腺功能减退水平,而TSH升高,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此期患者多表现为畏寒怕冷、食欲减退、倦怠乏力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亚急性甲状腺炎(简称亚甲炎)又称肉芽肿性甲状腺炎或巨细胞性甲状腺炎,一般认为与病毒感染有关,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部分患者起病急骤,早期表现为突发甲状腺肿大疼痛、头面放射痛、发热、心悸、多汗、心率增快、睡眠差等,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给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剂,但其副作用相对较大,且停药后易复发,而结合中医药治疗在增强疗效的同时又可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降低其复发率。
亚甲炎属于中医外科之“瘿痈”范畴,多属火郁热毒之证,治疗上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理气散结为主。
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1.1经方1.1.1 银翘散:孙俊波[1]等给予银翘散(金银花20g,连翘20g,薄荷10g,牛蒡子10g,淡豆豉10g,荆芥穗15g,桔梗6g,甘草6g)加减汤剂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每次10mg,每日3次)治疗疗效显示:治愈率达50%,有效率高达93.33%,明显高于单用西药组,且无复发病例。
1.1.2 丹栀逍遥丸:卢志刚[2]予以以丹栀逍遥丸加味(柴胡15g,郁金15g,夏枯草20g,牡丹皮12g,栀子12g,当归12g,白芍12g,茯苓12g,白术12g,甘草10g)为主随症加减,汤剂口服+强的松(30mg/d,分三次口服)治疗临床疗效显示:总有效率达90.63%,高于单用西药组,甲状腺疼痛、触痛消失时间、甲状腺肿大缩小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复发率均优于单用西药组。
1.1.3温胆汤合连翘败毒散:索莉[3]等予以中药温胆汤合连翘败毒汤加减(银花、连翘各30g,栀子、黄芩各15g,陈皮、半夏、竹茹、升麻各10g,柴胡、桔梗各9g)+清开灵(60 ml+5%GS 250ml,静滴)同时加服非甾体抗炎药,金诺匹林(1.0g,一次/d)治疗结果显示:有效率达100%,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有效地、迅速地控制病情,减少激素用药剂量和时间,而且能有效降低停药后的复发率。
1.2自拟方1.2.1 散瘿散:李军民[4]用自拟方散瘿散(柴胡10g,黄芩15g,银花20g,夏枯草20g,板蓝根20g,连翘30g,制乳香、没药各6g,贝母10g,赤芍、白芍各15g,酒大黄10g,香附10g,冬瓜皮、冬瓜子各30g,木香10g)+泼尼松(10mg/次,3次/d)口服;病毒唑片(0.2g/次,3次/d)口服治疗,临床疗效显示:总有效率达90%,高于单用西药组,且长期随诊,复发率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率均明显小于单用西药组。
瘿痛(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
(1)瘿肿质硬。
(2)瘿痛明显。
(3)发热、心悸、汗出。
(4)发病前多有感冒、咽痛病史。
2.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
(1)急性起病、发热等全身炎症症状。
(2)甲状腺肿大质硬、疼痛触痛明显。
(3)血沉增快、血清甲状腺激素浓度升高,与低吸碘率(早期)。
(4)发病前1~3周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
(二)证候诊断1.热毒壅盛证:起病急,瘿肿质韧、触痛明显、口干畏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气郁火旺证:瘿肿、疼痛减轻,心悸汗出,心烦少寐,头晕乏力,舌红,苔少,脉弦数。
3.气郁痰阻证:瘿肿、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胁肋不舒,纳差,体倦乏力,质淡红,薄白苔或薄腻苔,脉弦滑。
4.气阴两虚证:瘿肿、疼痛消失,肢体困重,眼睑、面颊虚肿,大便秘结,舌质嫩红,有齿痕,苔少,脉细弱或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热毒壅盛证治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推荐方药: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蒲公英、板兰根、射干、银花、连翘、牛蒡子、元胡、大青叶、地丁、桔梗、芍药、牛膝等。
药物加减:高热者,加石膏、山栀、黄芩,以加强清热;大便秘结者,加全瓜篓、玄明粉、大黄,以清热通腑。
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芩连胶囊(颗粒)、银黄含片、黄连上清丸等。
2.气郁火旺证治法:行气解郁,泻火消肿。
推荐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
丹皮、栀子、当归、白芍、柴胡、郁金、薄荷、延胡索、川楝子、茯苓、白术、青皮、香附、荔枝核等。
中成药:银黄含片、黄连上清丸、片仔癀等。
3.气郁痰阻证治法:理气解郁,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加减。
柴胡、芍药、枳壳、香附、佛手、贝母、生牡蛎、玄参、陈皮、薏苡仁、白术、茯苓、甘草等。
中成药:逍遥散合板蓝根冲剂、抗病毒颗粒、夏枯草口服液等。
4.气阴两虚证治法:健脾益气,养阴生津。
推荐方药:生脉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四海舒郁丸加减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用药75剂,治疗时间5个多月。
病案:邱某,女,46岁,2014年7月9日。
主诉:右颌下甲状腺处有肿痛,自诉颈项肿胀不适,呼吸吞咽均感困难,烦躁,心悸,食欲欠佳,二便调,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数。
病史:2014年6月5日,大庆油田总医院检查,甲状腺功能Ⅲ测定/次:促甲状腺素0.067mIU/L(参考值0.27-4.20mIU/L);彩超检查:甲状腺右叶低回声区,范围4.0cm×1.8cm,边界欠清。
初步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建议手术切除。
2014年7月1日北京解放军总医院B超示:右叶低回声区,范围约3.5cm×2.lcm;病理活检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
于2014年7月9日开始服用中药。
西医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诊断:瘿瘤辨证审机:肝郁气滞,痰瘀互结,郁久化火。
治法: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坚散结。
方药: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浮石12克双花25克连翘20克蒲公英30克地丁20克大贝20克三棱10克文术20克夏枯草15克炙没药5克蚤休15克生牡蛎40克当归20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桔梗10克党参30克麦芽30克白花蛇舌草50克。
三十剂水煎两次,一日两次温服。
二诊:2014年8月15日。
服上方三十剂,诸症缓解。
方药:同上方加甲珠10克。
四十五剂水煎两次,一日两次温服。
服上方四十五剂,右甲状腺肿块减小,其他症状消失。
以上方随证加减用药,2014年12月2日大庆油田总医院,彩超示:甲状腺右叶下部可见2个高回声区,大者大小约0.4cm×0.2cm,边界清。
2015年4月23日大庆油田总医院,彩超示:甲状腺右叶高回声结节2个,大者约0.5cm×0.4cm。
2015年7月16日,大庆油田总医院,甲状腺功能Ⅲ测定次:各项指标均正常;彩超示:甲状腺右叶见2个高回声结节,大小约0.3cm×0.2cm,继续用药月余,肿块消失。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1例总结
徐德颐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杂志》
【年(卷),期】2005(21)6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明显,且复发率低。
【总页数】2页(P12-13)
【关键词】甲状腺炎,亚急性/中西医结合疗法;辨证论治
【作者】徐德颐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中医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59.814
【相关文献】
1.左新河教授运用三联疗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总结 [J], 龚甜;赵勇;左新河
2.石建华名老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总结 [J], 权沛沛;石建华;王红
3.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辨证治疗的研究总结与体会 [J], 王淑英; 陈秋
4.中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33例总结 [J], 冯慧静;杨超;顾艳芳
5.郭俊杰运用清热化瘿止痛方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经验总结 [J], 刘玉楠;郭俊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辨治亚急状甲状腺炎的体会
程汉桥
【期刊名称】《光明中医》
【年(卷),期】2015(30)1
【摘要】亚急状甲状腺炎是一种与病毒感染有关的自限性甲状腺炎,近年逐渐增多,临床变化比较复杂,常有漏诊与误诊,女性多见,该病炎症可以自行缓解,进展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者并不多见。
以短暂疼痛的破坏性甲状腺组织损伤伴全身炎症反应为特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早期甲状腺疼痛、肿胀,体温不同程度升高。
目前现代医学多采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副作用较多,停药后易反复。
【总页数】2页(P145-146)
【作者】程汉桥
【作者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验案举隅
2.中医辨治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期验案举隅
3.运用中医"整体恒动观"辨治桥本甲状腺炎探析
4.试述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中医药辨治
5.中医辨治育龄女性桥本甲状腺炎体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观察蔡瑞玉【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年(卷),期】2015(000)030【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6例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33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
2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
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血常规,血沉,血清中TT3、TT4、FT3、FT4、sTSH,甲状腺摄131 I率,心电图,甲状腺B超检查,以及肝、肾功能等指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结果经过2个月的临床治疗后,2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中医症候总有效率97%;对照组分别为73%和76%。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疗效可靠,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3页(P3386-3387,3388)【作者】蔡瑞玉【作者单位】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湖北荆州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1.4【相关文献】1.夏银散膏局部外敷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观察2.解毒消瘿法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临床疗效观察3.地塞米松局部注射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4.糖皮质激素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5.地塞米松与泼尼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石建华名老中医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经验总结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00250
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又称病毒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等,临床主要表现为甲
状腺区明显疼痛,甚则放射至耳部,伴吞咽时疼痛加重,常可有全身相关不适等症状,体检
时甲状腺呈轻、中度肿大,触痛显著,中等硬度。
文献报道本病约占甲状腺疾患的
0.5%~6.2%,年发病率为 4.9/10 万[1]。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及压力增大,本病发病率
有所上升,好发于20-50岁中青年女性[2]。
石建华教授出生于医学世家,自幼耳濡目染,有深厚的中医功底,临证近40年,积累了丰
富的临床经验。
尤其对于甲状腺疾病的诊治,有独到的见解。
石老认为,中医临证,应当审
证而求因,辨证而论治。
1.病因病机
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病因病机,石老认为,亚甲炎患者多有情志不舒,忧思抑郁,肝气不舒,肝失条达,脾失健运,痰浊内蕴,此为本病发病之基础。
患者复感风热外邪,风为阳邪,易袭阳位,上先受之,故风热外邪易与内生痰浊结聚颈部,发为本病。
起病初期,症见颈部
肿块,疼痛明显,伴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头痛,咽干,口渴,伴急躁易怒或善太息,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辨证分析,风热犯表,卫气被郁,故发热恶寒。
肺气不宣,则有鼻塞、流涕。
热为阳邪,故发热重而恶寒轻,且伴口渴咽干。
热邪上扰则头痛。
风热外邪与痰浊相
搏结于颈部,故出现颈部之肿块,同时气机受阻,不通则痛,故出现颈部疼痛。
素有情志不调,肝气郁结,故多见易怒、善太息,咽部异物感。
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为风热外感之
征象。
亚甲炎患者素有肝气不疏,痰浊内蕴之本,而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性
质稠浊,痰性粘滞,留伏遏阻,故而痰邪致病,病情缠绵,不易速效。
亚甲炎为风热外邪与
痰浊搏结成病,故可见亚甲炎患者多病程绵长,不易速愈。
治疗不当,则易反复发作。
2.治法方药
石老认为,中医临证治疗必求于本,需谨守病机,潜方用药。
本病初起,病机为肝郁痰蕴为本,风热外邪侵袭为标,当先去外邪为要,兼顾治本。
确立治法为疏风解表,清热散结。
方
用牛蒡解肌汤加减。
牛蒡子10克,柴胡10克,薄荷10克,荆芥12克,连翘12克,山栀
子10克,丹皮10克,石斛10克,玄参15克,夏枯草10克。
方中牛蒂子、薄荷、荆芥、
柴胡疏风解表透邪,为君药,连翘、山栀、丹皮、夏枯草清热散结为臣药,辅以石斛、玄参
养阴护津,同时柴胡、薄荷兼有疏肝理气之功,诸药合用,共奏疏风解表、清热散结之功。
随病程进展,如外邪已去,热像渐清,症见恶寒消失,发热好转,仍有颈部肿痛,舌红,苔
黄腻或白腻,脉弦滑数。
此外表邪已解,然痰热搏结未去。
治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热重
者兼以清热。
方用柴胡舒肝散合二陈汤加减。
陈皮15克,柴胡15克,川芎10克,香附10克,枳壳10克,芍药10克,甘草(炙)6克,半夏10克,夏枯草10克,黄芩10克,天花粉10克。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疏肝理气,香附又为血中气药,能入血分而行气,陈皮理
气化痰,川芎行血活瘀,上药合用而具行肝之用。
甘草、芍药甘缓酸收以养肝之体,更防疏
肝理气伤阴。
全方具有疏肝养肝、理气化痰、行血活瘀之功。
加用黄芩,兼清余热,加用夏
枯草、天花粉,加强散结之功。
石老常教导我们,中医辨证论治无一成不变之方,需活学活用。
上述二方虽属验方,临证应
用之时,仍不应拘泥不变。
如后期热久伤阴,则应随证加减,顾护滋阴;亦可出现久病而脾
肾阳虚之像,则应温补脾肾。
3.小结
亚甲炎病程缠绵,易反复发作,中医药在亚甲炎治疗中有明显优势,其对于临床早期干预、
尽快控制病情、改善预后有较好作用。
石老对亚甲炎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有独到的见解,
临床辨证论治,每获良效。
目前,亚甲炎的中医证型、治法方药尚无规范,分享石老之诊疗
思路及诊疗经验,供同仁探讨。
参考文献:
[1]闵婕,李红.李红教授治疗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学术思想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17(12):2118-2120.
[2]刘艳娇,魏军平,杨洪军.甲状腺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2:223.
*石建华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编号:
ZJ0201WK005);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300250)
***通讯作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300250)
*石建华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编号:
ZJ0201WK005);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300250)
***通讯作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通外科(300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