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权制度的重构
- 格式:docx
- 大小:54.28 KB
- 文档页数:16
民法典:典权制度简介概述典权制度是指在民法典中对典权的规范和约束。
典权是指由典礼仪式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
典权制度的确立旨在维护家族制度的传承和延续,同时对典礼的进行提供了规范和指引。
典权制度在民法典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涉及到家族的继承、房产的转让、婚姻的成立和解散等多个方面。
通过典礼的形式,典权制度为这些事项提供了一种约束和指引,从而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典权制度的起源和发展典权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源远流长的历史。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重视家族的延续和传承,希望通过典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维护家族的尊严和权益。
典权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封建社会,这是一个以家族为基础的社会体系。
在这个社会体系中,典权制度被广泛运用于婚姻、继承和财产转让等方面。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典权制度逐渐趋向于规范和制度化。
在现代社会中,典权制度已经被纳入了法律体系中,并在民法典中得到了详细的规定。
典权制度的确立不仅有利于维护正当的权益,还有助于保护家族的稳定和社会的和谐。
典权制度的基本原则典权制度在民法典中遵循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旨在保障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
首先,典权制度强调典礼的正当性和合法性。
典权的形成必须经过合法的程序,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制度的要求。
典礼必须具备一定的规范和程序,确保其合法性和真实性。
其次,典权制度注重权利的继承和转让。
在典权制度中,权利的继承和转让是典礼的核心内容。
通过典权制度的规定,人们可以依法继承和转让家族的财产和权益。
第三,典权制度强调约束和责任。
典礼的形成不仅仅是权利的产生,还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的形成。
典权制度通过典礼约束人们的行为,保障权利的行使和义务的履行。
最后,典权制度注重公开和透明。
在典权的形成过程中,必须保证公开和透明的原则。
只有在公开的过程中形成的典权才能够被认可和生效。
典权制度的现代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典权制度也在不断变革和发展。
特别是在现代家族制度的改革中,典权制度的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和发挥。
当代经济中典权制度之重构摘要:虽然现在的物权制度并没有明确规定典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物利用形式的多元化,“典”有了新的发展空间,典当行的兴起便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尽管“典”在法律上的确定仍有争议,反对的观点多是集中在典权制度固有的缺陷上。
在此从典权制度的设计入手,浅析怎样进行典权的科学设计才能即适应了当代经济的发展,又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文化。
关键词:典权;科学设计;制度创新很多持“典权废除论”的观点认为,典权制度固有的缺陷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这正是典权没有必要再从立法上予以确认的原因。
所以,制度缺陷成为典权存在的一大硬伤。
在此,本文暂且不谈保留典权的其他种种因素,仅从制度设计入手,对典权进行重构,使之即适应当代经济的发展,又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一、典权制度弊端的消除机制1“. 风险负担”有失公平典权由于被认为是“救贫济弱”的制度,所以更多的体现了对出典人,通常被认为是经济上弱者的保护。
在风险负担上,典物因不可抗力灭失时,典权与回赎权一并消灭。
这就意味着,对于出典人而言丧失了回赎典权的可能性,但是不用返还典价;而对于典权人而言,丧失了所支出的典价,而没有典物可以继续利用收益。
如果典价接近卖价,那么对出典人来说如同出卖典物,当风险出现,只是丧失回赎权,这对于出典人没有现实的损害,因为出典人仍然获得了典价,并且在数额上相当于卖价;如果典权设定后,典物贬值,典物的实际价值低于典价,那么,出典人因不可抗力丧失回赎权,如同其在典物价值下降时抛弃回赎权,不会受到任何损失[1]。
即便是典物实际价值高于典价时,出典人的损失因可保留典价而不至于殆尽。
实际上,风险全部是由典权人承担。
这不仅有失公平,而且法理上与“风险所有主义”也是相矛盾的。
针对这一点,其实是对典权风险分担的误读。
在风险分担上除了“所有权主义”外,还有“实际控制主义”和险利相随原则。
在典期内,实际上是典权人对不动产进行了实际的控制和占有,同时不动产的收益也是属于典权人的。
典权制度的重构[摘要]典权制度在中国有千余年的历史, 而且已经具有一个完善的体系, 但于现实中却呈现日趋式微之势。
本文在分析了典权存在的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典权标的范围, 以此充分发挥它的价值赋予其第二次生命。
[关键词]典权标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飞机船舶汽车一体原则典权是指出典人支付典价, 而占有典物, 并对其使用, 收益的权利。
是中国固有法上的一项古老的制度, 已形成较完备的体系。
在解放前曾为人们广泛适用, 然时至今日却呈式微之势。
学术界对于在中国物权法中是否规定典权制度颇有争议。
笔者认为典权制度具有其它制度所不可取代之处, 具有融通资金, 提高整个社会资源利效率的作用, 应予保留。
但为了充分发挥典权制度的价值, 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构——典权之标的不但限于房屋还应包括其它一些不动产物权, 即建设用地使用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飞机, 船舶, 汽车三项动产。
一, 典权制度存在的价值典权废除者所持的理由主要有: 1, 典权的产生是因为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变卖祖产属败家, 受人耻笑。
而现在人们思想观念已变, 无需再保留。
2, 现代融资手段众多, 其融资功能完全可由抵押担保, 不动产质, 银行贷款取代; 其用益功能亦可由租赁, 买回合同取代。
3, 当前的现实生活中出典现象已十分稀少, 典权制度趋向式微, 保留典权已无意义。
对此, 笔者持不同观点:(一) , 心理因素于立法时是一个不应忽略的因素。
首先, 中华民族情感中历来就有(即使现在也不曾遗弃)故土难离, 落叶归根情结。
现在中国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 农民进城务工, 本市公民到外省市做生意及出国等现象越来越稀松平常。
倘若她们想保留自己的房屋待回乡养老时用, 出典不可不谓是一个好的选择。
其次, 对私有财产的重视和固守是一种普遍的心理。
虽然现在市场经济发达, 人民观2念有很大变化, 不再视出卖不动产为对不起祖宗的羞耻之事。
可是, 不动产毕竟价值很大, 是人们生存的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 对它的所有权的有无, 对人的心理影响有很大的不同。
对我国未来民法典重构典权制度必要性的思考[摘要]典权制度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物权制度却长期游离于成文法之外,这不仅不利于对现实典权纠纷的处理,而且不利于我国物权法体系的完善,因而急需将其纳入成文法系统。
本文拟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未来民法典重构典权制度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希望对未来民法典物权篇的制定有所裨益。
[关键词]典权典权制度用益物权典权是我国固有且特有的的财产法律制度。
说固有,是因为它是我国长期以来民间自发形成的一种物权制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说特有,是因为就典权的性质和特点来说,综观现在世界各国之法律,几乎没有与我国典权相类似者,实乃一种独一无二的制度。
“典之为言,转也。
囊中钱空,无以治事,则转而谋诸所有之物,以所有而匡其所无”。
此即谓之,典权就是支付典价,占有他人之不动产,而为使用收益之权。
即不动产所有人为受典价之融通,将其不动产交于受典人占有,而为使用收益。
一我国典权制度的固有性典权制度是我国民间自发形成的一种财产制度,流行全国各地,历史久远。
虽然其确切的起源年代无从可考,但根据有关的史料记载,有一点应该可以肯定:即典权肯定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才逐渐发展成为现今的模样的。
在此,笔者将从三个阶段对我国典权制度的发展流变作个简要回顾。
第一阶段,《大清律例》前的历史时期由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浅薄,对典的确实内涵尚未厘清,所以古人往往典卖不分、典当不分、典质不分。
例如,宋《刑统、卷十三户婚律》引略:“应典买依当物业,先问亲家,次问四邻,房亲若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
”此处即将典与卖并用,混淆了转移占有与转移所有权的区别。
又如陆游诗中“新寒换典衣”中所言的典则指的是动产营业质,而不是不动产典的意义。
典质不分的情形如《旧唐书、册140》中称:“节度使姚南仲先寓居郑州,典质良田数顷。
”以上可见,我国古代对典、卖、当、质的性质、含义还存在许多模糊不清的认识。
第二阶段,《大清律例》颁布后到新中国建立前的历史时期虽然清以前典权制度就已经形成,但用法律予以正式确认的则始于《大清律例》。
民法典典权制度(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典权制度的概念及内涵1.典权是一种物权,源于我国古代典当行制度,是典权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典价而使用他人财产的权利。
2.典权人有权对典当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但不得侵犯出典人的所有权。
3.典权具有融资、保管和利用功能,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二、典权制度的法律规定1.《民法典》规定,典权人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出典人享有返还请求权。
2.典权人有义务按照约定支付典价,出典人有义务按照约定交付典当物。
3.典权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利息,出典人有权收取利息。
三、典权制度的现实意义1.典权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为市场提供融资和保管服务。
2.典权制度有利于保护出典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其财产被滥用。
3.典权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正文(篇1)一、典权制度的概念及内涵典权是一种物权,源于我国古代典当行制度,是典权人在一定期限内支付典价而使用他人财产的权利。
在民法典中,典当行已经演变为一种融资和保管服务,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
二、典权制度的法律规定《民法典》规定,典权人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出典人享有返还请求权。
同时,典权人有义务按照约定支付典价,出典人有义务按照约定交付典当物。
此外,典权人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利息,出典人有权收取利息。
三、典权制度的现实意义1.典权制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为市场提供融资和保管服务。
典当行作为一种金融工具,可以为市场提供融资和保管服务,促进经济发展。
2.典权制度有利于保护出典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其财产被滥用。
通过规范典当行的行为,可以保障出典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其财产被滥用。
3.典权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目录(篇2)一、民法典典权制度的概念和特点1.民法典典权制度是指权利人在他人土地上为一定目的而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利的排他性权利。
2.民法典典权制度具有排他性、独立性、有限性和期限性等特点。
传统典权制度的法律分析以及重构作者:石诚来源:《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02期摘要典权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有着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物权制度之一,在中国民间有着深厚的底蕴基础。
虽然《物权法》对这一制度没有具体规定,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一制度没有生存意义。
本文从典权的历史传统以及特点入手,对典权制度进行新的历史分析,指出了典权制度虽经千年,但经过现代化的改造,仍然可以胜任时代发展的要求关键词典权典价用益物权中图分类号:D9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072-02典权制度是我国民事固有法上的一个重要制度,它是土地商品化的产物。
广义典权标的不限于不动产,动产也包括其中。
狭义典权标的,仅限于不动产。
从我国建国以来政府和司法部门颁发的有关政策、法规及司法解释来看,我国法律及政策所认可的典权仅指狭义典权。
我国民法理论上的通说认为,典权是指一方支付典价,占有他方不动产而享有的使用、收益的权利。
典权制度早在汉代时就在民间广泛使用,到了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土地商品化的加深,典权才正式写入法律。
我国先民之所以创设该项制度,一来可以避出卖祖产的败家之嫌,二来可以通过不动产融资以解决自己的资金短缺之急,是个一举二得的举措①。
因此典权制度始于古,用至今。
虽然在现今的《民法通则》,以及最新颁行的《物权法》中均未出现典权制度,但在民事实务与司法解释中却时有出镜。
典权这一历史悠久的民事制度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
传统之典权是一种用益物权,而非担保物权,更非兼具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双重性质的特种物权。
因为,典权不具有担保物权的法律性质。
典权的法律性质如下:1.典权不具有变价受偿性。
担保物权的变价受偿性是指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得将担保物变价,以优先清偿其债权。
变价受偿性是担保物权为价值权的集中表现。
在典权关系中,典权人在典期届满,出典人不回赎典物时,典权人并不是将典物变价,以使典价得到补偿,而是直接取得典物的所有权,因而,典权不体现为价值权。
我国典权制度的立法设想
我国典权制度的立法设想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典权知识宣传和宣传。
要普及和深入宣传典权制度法规和知识,增强公众对典权制度的认识和认同;
二是,制定典权制度政策及对照实施办法。
要依据我国宪法权利规定和当地实际,制定典权制度政策及对照实施办法,明确权利主体的权利及其法律责任;
三是,完善监督机制。
要组建典权权利监督机构,负责全国典权权利的监督检查,针对不同地区、不同领域问题,时时刻刻发挥典权权利监督机构的作用;
四是,建立服务体系。
要加强典权服务机构的建设,完善典权服务体系和服务管理模式,提升典权服务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五是,强化执法力度。
要强化典权执法,坚定执法力度,严明以法治原则,加强典权权利的执法实施,使其更加有效,确保公平正义。
典权制度的功能分析及立法选择xx年xx月xx日•典权制度的产生及发展历程•典权制度的功能分析•典权制度的立法选择目录•典权制度的实践应用•总结01典权制度的产生及发展历程起源于汉代,主要为了解决土地买卖和借贷问题。
当时,政府通过制定“典卖契约”来规范典权交易行为,保障交易双方的权益。
古代中国的典权制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典权制度逐渐演变为一种具有担保性质的融资手段。
在现代社会,典权制度已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工具,被广泛应用于企业融资、房地产融资等领域。
现代典权制度的形成典权制度的起源19世纪的典权制度在西方国家,典权制度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法律制度。
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相继颁布了有关典权制度的法律。
中国典权制度的演进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公有制。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开始逐步建立现代典权制度。
典权制度的发展历程典权制度的现状目前,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典权制度,以满足不同社会经济条件下的融资需求。
中国典权制度的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典权制度得到了快速发展。
目前,我国典权制度主要涉及房地产、企业资产等领域的融资活动,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
典权制度的现状02典权制度的功能分析拓展融资渠道典权制度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可以通过典当行等机构将动产或不动产进行典当,从而获得短期资金支持。
促进物尽其用典权制度有利于物的效用最大化,在典权人保留对典物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典物,避免浪费和冗余。
维护交易安全典权制度具有一定的风险分散功能,通过典当行等机构的评估和担保,可以降低交易中的风险,保障交易的安全。
容易产生高利贷01由于典权制度下,典当行等机构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往往会收取高额的利息,从而产生高利贷现象。
容易引发纠纷02由于典权制度下的交易往往涉及较大的金额和复杂的法律关系,因此容易引发纠纷和诉讼。
对我国未来民法典重构典权制度必要性的思考[摘要]典权制度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物权制度却长期游离于成文法之外,这不仅不利于对现实典权纠纷的处理,而且不利于我国物权法体系的完善,因而急需将其纳入成文法系统。
本文拟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未来民法典重构典权制度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希望对未来民法典物权篇的制定有所裨益。
[关键词]典权典权制度用益物权典权是我国固有且特有的的财产法律制度。
说固有,是因为它是我国长期以来民间自发形成的一种物权制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说特有,是因为就典权的性质和特点来说,综观现在世界各国之法律,几乎没有与我国典权相类似者,实乃一种独一无二的制度。
“典之为言,转也。
囊中钱空,无以治事,则转而谋诸所有之物,以所有而匡其所无”。
此即谓之,典权就是支付典价,占有他人之不动产,而为使用收益之权。
即不动产所有人为受典价之融通,将其不动产交于受典人占有,而为使用收益。
一我国典权制度的固有性典权制度是我国民间自发形成的一种财产制度,流行全国各地,历史久远。
虽然其确切的起源年代无从可考,但根据有关的史料记载,有一点应该可以肯定:即典权肯定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才逐渐发展成为现今的模样的。
在此,笔者将从三个阶段对我国典权制度的发展流变作个简要回顾。
第一阶段,《大清律例》前的历史时期由于中国古代法律思想的浅薄,对典的确实内涵尚未厘清,所以古人往往典卖不分、典当不分、典质不分。
例如,宋《刑统、卷十三户婚律》引略:“应典买依当物业,先问亲家,次问四邻,房亲若价不尽,亦任就得价高处交易。
”此处即将典与卖并用,混淆了转移占有与转移所有权的区别。
又如陆游诗中“新寒换典衣”中所言的典则指的是动产营业质,而不是不动产典的意义。
典质不分的情形如《旧唐书、册140》中称:“节度使姚南仲先寓居郑州,典质良田数顷。
”以上可见,我国古代对典、卖、当、质的性质、含义还存在许多模糊不清的认识。
第二阶段,《大清律例》颁布后到新中国建立前的历史时期虽然清以前典权制度就已经形成,但用法律予以正式确认的则始于《大清律例》。
典权制度的重构[关键词]典权标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飞机船舶汽车一体原则典权是指出典人支付典价,而占有典物,并对其使用,收益的权益。
是我国固有法上的一项古老的制度,已形成较完备的体系。
在解放前曾为人们广泛适用,然时至今日却呈式微之势。
学术界关于在我国物权法中是否规定典权制度颇有争议。
笔者认为典权制度具有其他制度所不可取代之处,具有融通资金,提高整个社会资源利效率的作用,应予保留。
但为了充分发挥典权制度的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构——典权之标的不仅限于房屋还应包括其它一些不动产物权,即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飞机,船舶,汽车三项动产。
一,典权制度存在的价值典权废止者所持的理由要紧有:1,典权的产生是因为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变卖祖产属败家,受人嘲笑。
而现在人们思想观念已变,无需再保留。
2,现代融资手段众多,其融资功能完全可由抵押担保,不动产质,银行贷款取代;其用益功能亦可由租赁,买回合同取代。
3,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出典现象已十分稀少,典权制度趋向式微,保留典权已无意义。
对此,笔者持不同观点:(一),心理因素于立法时是一个不应忽略的因素。
第一,中华民族情感中历来就有(即使现在也不曾抛弃)故土难离,落叶归根情结。
现在我国人口流淌性越来越大,农民进城务工,本市公民到外省市做生意及出国等现象越来越稀松平常。
假如他们想保留自己的房屋待回乡养老时用,出典不可不谓是一个好的选择。
其次,对私有财产的重视和固守是一种普遍的心理。
尽管现在市场经济发达,人民观念有专门大变化,不再视出卖不动产为对不起祖宗的羞耻之事。
然而,不动产如何说价值专门大,是人们生存的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它的所有权的有无,对人的心理阻碍有专门大的不同。
“出典”而非“卖掉”,出典人的心理上会多一些安慰,感情上更易同意[1].(二),典权具有融资及用益双重经济效用,同时于用益方面又表达着双重用益性价值,是最大限度发挥物的价值潜力的重要手段。
第一,在典权法律关系中,典权人可取得典物的使用收益,典价的担保和取得典物所有权的期待权;出典人可保有典物的所有权而同时获得相当与买价的资金运用,以此,发挥了典物的双重经济效用。
典权制度的功能分析及立法选择[关键词]典权制度,融资,弱者,有效利用,利益均衡一、典权制度的要紧内容典权制度的要紧内容为:关于出典人而言,典权设定后,出典人应将其占有的不动产将由典权人占有,自己不再对典物占有、使用、收益,但仍保留对典物的所有权。
由于出典不不丧失对典物的所有权,因此能够转让典物,并可就典物再设担保。
典期届满后,于回赎期内,出典人有权要求向典权人返还原典价,并取回典物。
回赎期内,若出典人不予回赎,则期满后丧失典物所有权,同时对原典价也不负返还义务。
在典权存续期间,出典人能够要求由典权人向出典人支付典物时价与典价之差额,而由典权人取得典物所有权,即找贴。
关于典权人而言,当典权设定后,有权占有典物,并为自己之利益使用、收益,能够转典、出租、修缮、设定抵押、让与典权等。
当出典人回赎时,典权人有返还典物之义务,但就典物修缮所支出的费用,有权在现存利益限度内要求返还。
典权人有保管典物的义务,并于回赎时复原原状。
典权存续期间,典物由于不可抗力发生灭失时,典权和回赎权均归于消灭。
二、典权制度的功能分析通过对典制具体内容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典制要紧具有以下一些功能:猎取资金的第二种方式是出租。
然而,出租多以按期支付,且法律对租赁期限作了限制。
因此出租是所有方式中,一次性筹资最少的。
关于急需资金的人来讲,出租明显不是理想的融资方式。
抵押和质押是现代社会融资最要紧的途径,专门是抵押。
由于抵押人不必转移对抵押物的占有,因此当其在抵押物上设定抵押后,仍可对其使用、收益。
如此一方面抵押权人的债权得到有效担保,另一方面,抵押人仍可对抵押物进行用益。
与质押相比,抵押物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都得到了充分利用,即一个抵押物同时满足多方需求。
在资源稀缺的状态下,这种制度安排无疑具有极大的生命力。
无怪乎有人称抵押为“担保之王”[8]然而,抵押确实到了舍我其谁的境域了吗?不!中国法上特有的典制恰恰打破了这种神圣。
就对物的充分利用而言,出典人在以典物的交换价值获得融资的同时,典权人又能够充分利用典物的使用价值。
典权制度的重构范文
中国传统字典权制度简介
中国传统字典权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以语言记录为基础,规定有关字典编纂与发行的权利,以及有关字典资源及其使用的权利。
因此,只有经授权或准许的出版者才能发行字典,而授权或准许发行字典的权利属于字典编纂者或字典出版者。
据史料记载,中国传统字典权制度始于汉代,中国传统字典权制度发展至清代达到了一定的完善和全盛状态。
可见,中国传统字典权制度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但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中国传统字典权制度的重构
鉴于近年来,我国社会发展的瞬息万变,中国传统字典权制度也随之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新需求,我们有必要对中国传统字典权制度进行一定的重构。
下面介绍几个重构方面。
首先,可以开放字典编纂方式,即允许字典的编纂不受政府授权或准许,由专业人士所编纂,并经过专家认定,最后统一出版发行。
这样的做法不仅有利于激发专家学者的编纂热情,也有助于维护字典资源的公平性与公正性。
其次,加强字典出版质量管理。
为此,可以完善字典编纂、出版及发行的相关规定,建立字典出版的质量审核机制,以保障字典的可信度。
2023典权制度发展研究•典权制度概述•典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典权制度的实践功能•典权制度的现状及挑战目•典权制度的重构与完善录01典权制度概述1典权制度的起源23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民间融资需求不断增加,典当行业逐渐兴起。
起源背景据历史记载,典权制度可追溯到汉代,最初以房屋质押为主。
历史渊源不同地域的典权制度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地域特点典权是指支付典价后,占有债务人或第三人用以担保债权实现的特定物,并享有用益的权利。
内涵典权具有担保性、用益性、占有性、价值权性、期限性等特点。
特点典权制度的内涵与特点典权制度的历史演进在宋代,典权制度逐渐形成,出现了专门的典当行和“当田地房屋”现象。
初步形成发展阶段法律规范现代发展明清时期,典权制度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制度。
民国时期,政府颁布了《典卖约法》,对典权制度进行了法律规范。
新中国成立后,典权制度一度被废除。
改革开放后,典权制度重新得到重视和发展。
02典权制度的理论基础概念与特征传统典权是指支付一定典价后获得对他人不动产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其特征包括专有性、用益性和期限性。
历史发展典权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逐渐完善。
传统典权理论强调典权的融资功能和保护典权人的利益。
传统典权理论概念与特征现代典权是指典权人通过支付典价获得对他人不动产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同时负担归还典物并支付典物利息的义务。
其特征包括流通性、灵活性和社会性。
历史发展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典权制度逐渐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现代典权理论更加注重典权的流通性和社会性,强调保护出典人的利益。
现代典权理论与租赁制度的比较典权和租赁都是以对不动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为目的的制度。
然而,典权是一种独立的用益物权,具有专有性和融资功能,而租赁则是一种债权关系,不具有专有性。
典权制度与相关制度的比较研究与抵押制度的比较典权和抵押都是以担保债权为目的的制度。
我国典权制度的立法设想首先,我国典权制度的立法应明确宪法地位。
典权制度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应当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权威性。
宪法可以规定典权制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确保其制度运作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其次,立法应设立一个典权委员会,负责对典权事宜进行研究和决策。
典权委员会由多个有资质和经验的成员组成,包括政府官员、法学家、历史学家和公众代表等,以确保决策的权威性和科学性。
典权委员会应制定程序和标准,对可能进行继任的候选人进行评估和鉴定,以保证典权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第三,立法应设立一个典权法院,负责审理与典权制度相关的争议和纠纷。
典权法院应由具备法律和宪法专业知识的专业法官组成,能够独立、公正地行使职权。
典权法院应设立上诉程序,以确保典权的法律程序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第四,立法应设立一套合适的继任程序,确保典权的平稳过渡。
继任程序应包括候选人的选拔、鉴定和争议解决等环节,以确保典权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继任程序还应明确典权的时机和方式,确保国家的政权传承不会引发政治动荡和社会动乱。
第五,立法应确保典权制度与其他国家制度的协调和衔接。
典权制度应与我国的政党制度、国家机构和法律体系等其他制度相互衔接,确保国家的决策和管理具有一致性和效率。
立法还应规定典权制度的监督和问责机制,以确保其合法性和权威性的同时,也能够防止滥用权力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总之,我国典权制度的立法设想需要确保典权的合法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通过明确宪法地位、设立典权委员会和典权法院、设立继任程序和与其他制度相协调,可以建立一个稳定且可持续的典权制度,有助于维护国家的长远利益和政治稳定。
一名词解释名词解释:1.宗法制:宗法制是以宗族的血缘作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统治的,它是周代分封制的根底,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西周的根本社会制度。
是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组织与国家制度相结合以保证贵族世袭统治的政治形式。
P24 2.群饮:即聚众饮酒,在?酒诰?中被定为犯罪行为。
但这一规定仅适用于周族人。
周公认为,商亡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统治者贪恋酒色,荒废政事。
承受商亡的教训,周公在?酒诰?中强调制止周人群饮。
其言:“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
〞意思说,如果有周人聚众饮酒,不要放纵他们,把他们都押送送到京城,我要处死他们。
P293.奴隶制五刑:所谓奴隶制五刑,是指我国奴隶时代长期存在的墨、劓、剕、宫、大辟等五种法定刑。
这五种法定刑由轻到重,构建了中国早期法律中完备的刑罚体系。
奴隶制五刑作为中国奴隶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刑法,始于夏,兴旺于商、周。
影响及至三国两晋南北朝,延续了数千年之久。
P214.三赦之法:即对耄、悼、愚三种人犯罪,一般情况下不施以刑罚。
耄,指80岁以上的老人;悼,指7岁以下的孩童;愚,指神志不清的人,即白痴。
“三赦之法〞表达了西周法律哀怜弱者的宗旨和“明德慎行〞的精神。
P265.三宥之法:即“一曰过失,二曰弗知,三曰遗忘〞,对此三者皆可宽宥原谅。
这说明当时对过失犯罪已有了很深的认识。
6.眚、非终,从轻;非眚、惟终,从重这是西周初期周公提出的量刑定罪原则,即对过失犯罪与偶然犯罪,在处分时应从轻;而对成心犯罪和经常犯罪的人,在处分时应从重。
眚,意为过失;非眚,则为成心;非终,意为不是一贯如此,即偶然;惟终,意为“一贯〞。
?尚书·康诰?记周公言:“敬明乃罚。
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适尔,有其罪小,乃不可不杀。
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其意为:一定要慎重地施用刑罚。
有人犯了小罪,但却是成心犯罪,并且是惯犯,自己毫无羞耻之心。
构建我国典权制度的探究--基于民法典制定背景下付子豪【摘要】分析了典权制度兴起的原因,论证了该项制度具备在我国实施的法理基础;从典权制度的构成要件入手,剖析了典权是否属于用益物权、担保物权、买卖契约亦或特别物权,并论述了其为特别物权的原因。
以我国现阶段制定民法典为契机,论述了典权制度保留或废止的必要性,强调典权制度应在民法典中加以规定。
根据我国现阶段情形,在借鉴韩国典权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我国物权法的相关条文,以期更注重私权保护、维护市场经济稳定运行和交易安全。
【期刊名称】《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9)003【总页数】4页(P80-83)【关键词】典权;物权法;物权法定【作者】付子豪【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法学院,济南 2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13典权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它是指典权人通过支付相关价格(又称典价),取得出典人之不动产,并可以占有、使用、收益该不动产,出典人可以在一定期限内将该不动产赎回。
典权制度在我国古代一直被作为习惯法而沿用,直到1929年才正式规定于民法物权编中,其后新中国废除民国之法,典权制度再次成为习惯法而被使用[1]。
我国在《物权法》制定时,对于典权制度的存废进行了研讨,最后并未纳入物权法的范围内。
当下,正值我国民法典编纂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典权制度自身的重要意义,发挥其在物权关系调整中的巨大功能,也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基于典权的出现及延续,有两个原因:一是源于我国古代文化的积淀,我国国民对于祖财非常重视,祖辈通过努力获取的不动产世代相传,出卖家产是对祖先的大不敬,被称为“败家”。
典权在我国长期存在,有着其独特的形成原因[2]。
古代处于农耕时代,市场经济尚未出现,当人们急需大量资金时,可以通过三种方法取得:第一,出卖财产。
这种方式虽然能够于短时间内取得相应货币资金,但是与中国人传统观念里“拥有土地和房屋是安家立业的根本”相左。
遇到物权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典权制度的重构:典权是指出典人支付典价,而占有典物,并对其使用,收益的权利。
是我国固有法上的一项古老的制度,已形成较完备的体系。
在解放前曾为人们广泛适用,然时至今日却呈式微之势。
学术界对于在我国物权法中是否规定典权制度颇有争议。
笔者认为典权制度具有其他制度所不可取代之处,具有融通资金,提高整个社会资源利效率的作用,应予保留。
但为了充分发挥典权制度的价值,有必要对其进行重构——典权之标的不仅限于房屋还应包括其它一些不动产物权,即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飞机,船舶,汽车三项动产。
一,典权制度存在的价值典权废除者所持的理由主要有:1,典权的产生是因为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变卖祖产属败家,受人耻笑。
而现在人们思想观念已变,无需再保留。
2,现代融资手段众多,其融资功能完全可由抵押担保,不动产质,银行贷款取代;其用益功能亦可由租赁,买回合同取代。
3,目前的现实生活中出典现象已十分稀少,典权制度趋向式微,保留典权已无意义。
对此,笔者持不同观点:(一),心理因素于立法时是一个不应忽略的因素。
首先,中华民族情感中历来就有(即使现在也不曾遗弃)故土难离,落叶归根情结。
现在我国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农民进城务工,本市公民到外省市做生意及出国等现象越来越稀松平常。
倘若他们想保留自己的房屋待回乡养老时用,出典不可不谓是一个好的选择。
其次,对私有财产的重视和固守是一种普遍的心理。
虽然现在市场经济发达,人民观念有很大变化,不再视出卖不动产为对不起祖宗的羞耻之事。
但是,不动产毕竟价值很大,是人们生存的十分重要的物质基础,对它的所有权的有无,对人的心理影响有很大的不同。
“出典”而非“卖掉”,出典人的心理上会多一些安慰,感情上更易接受.(二),典权具有融资及用益双重经济效用,同时于用益方面又体现着双重用益性价值,是最大限度发挥物的价值潜力的重要手段。
首先,在典权法律关系中,典权人可取得典物的使用收益,典价的担保和取得典物所有权的期待权;出典人可保有典物的所有权而同时获得相当与买价的资金运用,以此,发挥了典物的双重经济效用。
其次,典权人处于近乎所有人的地位,可依其意思以任何方式对典物使用收益,亦可出租典物,转让典权,于典权上设定抵押担保;出典人因仍为典物的所有人,可转让典物,于典物上设定抵押担保,以此,典物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的利用。
最后,典权制度具有担保抵押,不动产质,银行贷款,租赁,买回合同,买卖等制度所不可取代之处.由此可见,典权制度是促进资金融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的一项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三),典权制度在目前的现实社会中日趋式微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究其原因有三:第一,在大陆的民事基本法中未规定典权制度。
一项制度只有由法律正式确认后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点是不能由司法解释或批复取代的。
因为后者不利于人们对制度产生内心确信和安全感,也不利于人们对制度的普遍了解,防碍了制度在现实社会中的适用。
第二,新中国成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我国实行福利分房和计划经济,典权失去了其存在的社会制度基础和现实基础。
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市场经济,但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典权制度却是陌生的。
第三,一个制度最初产生必有一定的社会因素,但随着社会变迁,原本的这种因素必将渐渐消亡,因而在典权传统因素失去作用而其潜在的新的价值却未被发现或利用时,其呈现式微之趋势也是可想而知的。
但在现实社会中典权制度呈现式微之势是否就意味着其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呢?笔者持否定态度。
一种制度的产生是与其所处的社会背景密切联系的,而笔者认为制度的发展规律似乎可以作这样的描述:在社会需要的刺激与推动之下,制度的外在价值不断内化为其自身性质再产生新的外在价值——这样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因此设立某项制度的初衷并不一定与该制度显示的性质及表现出来的外在价值相一致,但一种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的每一次这样的循环都将对其后来的性质发展打下深刻的烙印,也将对后世对制度的理解产生重大的影响.已如上述,典权制度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其他相关制度不可取代之处。
而评价一个制度是否具有存在价值时,应着眼于其是否具有实际生命力和社会经济意义。
典权在我国已有千余年历史,已形成了一个较完善的制度体系,利用此完善的制度赋予其新的内涵,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形成新的价值,获得完全超越以往的第二次生命。
于此,笔者不揣冒昧,认为扩大典权标的范围,使其融资及双重用益功能得以充分发挥,不失为重建典权制度任务之一。
二,典权标的的历史状况典权制度究竟起源于何时,并无定论,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典权制度的历史发展来看,其长期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中。
在古代,不论动产,不动产或人身,如让给他方占有,以作担保,均称为质。
例如周礼地官,质人掌稽市之书契,长曰质,短曰剂,及春秋战国时,有周郑交质,秦昭王之子质与赵,燕太子质于秦。
两汉以来,则往往以典代质,例如唐杜甫诗,“朝回日日典春衣”。
宋戴复古诗,“丝未落车图赎典”,宋陆游诗,“新寒换典衣”,此均指动产质而言。
旧唐书卷一四O列传“节度使姚南仲先寓居郑州,典质良田数顷”。
唐书列传七十二卷一四七载“卢群化节度,尝客于郾,质良田以耕”。
此即指不动产之典而言,或典质并用或单称质,或有称典为当亦有典当并称,例如后汉书刘虞传,有虞所赉赏典当胡夷之说.可见,在典权历史上长期存在着典,当,质三个概念模糊不清,混用的状况。
究竟何物可为典权之标的,法无明文规定,完全依民间习惯由当事人自由决定。
不动产,动产,产生收益的不动产物权,甚至妻子儿女亦可出典。
直至1930年《民国民法典》颁布,方将上述法律关系明确区分开来,规定质为移转动产占有的担保制度,而典权的标的仅限于不动产。
三,扩大典权之标的范围的可行性(一) 建设用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得为典权之标的1,从比较法角度看。
国外无典权制度,但有与其相近的不动产质制度。
日本的不动产质,地上权,永佃权均可为标的。
在法国的不动产质,用益权及永佃权亦然。
2,从历史传统角度看。
解放前,民国民法实施前,依民间习惯,能发生收益的不动产物权是均可出典的,永佃权亦然。
北京及广东商习惯,铺底权(地上权)得为典权之标的。
3,从现行法律及草案规定看。
首先,社科院建议稿主张土地为国家或农村集体组织所有,不能出典。
但全国人大常委会最新的物权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及我国现行的法律中均有规定建设用地使用权人有权将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互换,出资,赠与,出租或抵押。
既然可以转让,出租和抵押等,便应当准许将其出典。
土地承包经营权道理亦同。
只是其作为抵押权标的时,草案(此处及以下所称“草案”均指全国人大常委会最新的物权法草案二次审议稿)第二百二十八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为“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担保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抵押人依法承包并经发包方同意抵押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荒地的土地使用权可以抵押。
此种限制合理吗?既然转让无此种限制,为何独抵押时有此限制?转让必然导致承包经营权在不同主体间移转,而抵押或出典还不一定导致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移转。
因此,我认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作为典权之标的,在种类上无任何限制。
∙帮人指路,也要当心 /l/wq/687675.html ∙市民提供4种短信骗术预订机票短信有时也骗钱/l/wq/687674.html∙神医 /l/wq/687673.html∙“鸳鸯存折”骗房产中介/l/wq/687672.html∙再三警惕还是被“找零”骗了/l/wq/687671.html∙民工“收礼”后钱被抢/l/wq/687670.html∙诱人VIP,贵宾卡也骗人/l/wq/687669.html∙“碰瓷族”忽悠违章驾驶人/l/wq/687668.html∙遇“大学生”救助时,需提高警惕/l/wq/687667.html∙慎防“抢救费” /l/wq/687666.html∙针对学生家长手机新骗术/l/wq/687665.html∙深情女子“幸福”身陷网恋骗局/l/wq/687664.html∙月薪68元的那些日子/l/wq/687663.html∙短信诈骗借国庆节之名出新招/l/wq/687662.html∙男友系女扮男装,女子痛失巨款/l/wq/687661.html∙彩票预测网骗钱后消失/l/wq/687660.html∙婚介所老板娘也装淑女约会——忏悔者自曝部分婚介黑幕/l/wq/687659.html∙情人节又将到,防范黄色短信/l/wq/687658.html∙刚买的手机马上有失主来认/l/wq/687657.html∙摄影师招模特 /l/wq/687656.html∙帅哥骗人后还不忘点歌“致谢”/l/wq/687655.html∙新出的情况,女性朋友要特别注意啦/l/wq/687654.html∙骗子帮老汉存钱,存到自己帐上/l/wq/687653.html∙“导师”神通广大设计陷阱骗钱65万/l/wq/687652.html∙免费拔牙,老太太被骗400元/l/wq/687651.html∙免费就是“先收钱后还钱”/l/wq/687650.html∙骗子有新招“稀有矿石”来骗钱/l/wq/687649.html∙我是这样一步步被套牢的/l/wq/687648.html∙大学生求职受骗黑幕/l/wq/687647.html∙银行卡是如何被盗取的(图解分析)/l/wq/687646.html∙我1985年出差广州被骗的小故事/l/wq/687645.html∙骗子“集资出书”引家长上钩/l/wq/687644.html∙骗子承包湘潭市第六人民医院科室/l/wq/687643.html∙“爱情环游世界”离异女造遇新型跨国骗局/l/wq/687642.html∙“王母娘娘”来信 /l/wq/687641.html ∙冒充婚庆公司人员诈骗/l/wq/687640.html∙骗子当街兜售假手机,“以牙还牙”买家用假币/l/wq/687639.html∙网购半价体检卡贪便宜被骗/l/wq/687638.html∙女市民破解“丢钱捡钱”骗局/l/wq/687637.html∙腹中留镊子,“病人”诈医院/l/wq/687636.html∙我与九位征婚者的离奇遭遇/l/wq/687635.html∙捐款“献爱心”也能骗财/l/wq/687634.html∙骗子就这样骗倒女博士/l/wq/687633.html∙骗子公司搞“性测试”,女大学生应聘被骗财骗色/l/wq/687632.html∙常见骗术种种 /l/wq/687631.html∙农民成立“空壳公司”网上骗财200万/l/wq/687630.html∙这个女骗子演技不错/l/wq/687629.html∙乞丐假装断腿行乞,拿到钱后当众长脚离开/l/wq/687628.html∙冒充老同学骗子来电骗钱/l/wq/687627.html∙老人排成长龙抢购“神药”称戒指能治病/l/wq/687626.html∙“代孕”其实是骗财陷阱/l/wq/687625.html∙专家教你辨识刷卡消费骗局/l/wq/687624.html∙“好心”提醒,借机骗你/l/wq/687623.html∙揭示14种街头骗术 /l/wq/687622.html ∙短信诈骗手段大揭秘/l/wq/687621.html∙医托热情过头,病人被吓哭/l/wq/687620.html∙“纪委书记”忽悠17人骗财又骗色/l/wq/687619.html∙狡猾的短信骗术生出变种/l/wq/687618.html∙“医托”与假教授合伙骗外地人/l/wq/687617.html∙街头撞球干投不中的骗术/l/wq/687616.html∙网络连环陷阱学子被骗四千/l/wq/687615.html∙离异美女被骗财骗色/l/wq/687614.html∙打个电话花了300 /l/wq/687613.html ∙暖手宝频频伤人,取暖用品勿一味求新/l/wq/687612.html∙假法官从银行划走王先生40多万存款/l/wq/687611.html∙学生打工心切,骗子屡得手/l/wq/687610.html∙民警火眼识破假孕妇骗局/l/wq/687609.html∙跨国网恋女孩被骗10万美元/l/wq/687608.html∙王老汉花 1.5万相亲11次/l/wq/687607.html∙“新浪”骗了他4350元/l/wq/687606.html∙ 5.5万元买张假彩票,巨额奖金成黄粱梦/l/wq/687605.html∙双语乞丐编故事行骗良心发现自曝骗术/l/wq/687604.html∙女生设下鸿门宴智取骗子/l/wq/687603.html∙女老板遭无业男子骗色骗财/l/wq/687602.html∙网购质量问题可要求网站先行赔付/l/wq/687601.html∙短信群发跨省招工诈骗/l/wq/687600.html∙电话里冒充“熟人”自称家人有病骗钱/l/wq/687599.html∙五分钟复制一张卡,银行卡骗局死灰复燃/l/wq/687598.html∙又见“珍奥核酸”上3_15晚会/l/wq/687597.html∙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几种骗术/l/wq/687596.html∙一公司免费开讲座,诱骗老人买保健品/l/wq/687595.html∙五十万元保证让你上北大/l/wq/687594.html∙5个农民照着“剧本”演骗局/l/wq/687593.html∙农妇冒充印尼富婆借种全国数十男子受骗/l/wq/687592.html∙自助银行出现假刷卡器,谨防骗子盗卡新招/l/wq/687591.html∙“钻石王老五”自称作家标榜门路多,骗财骗色/l/wq/687590.html∙“丢炸弹”骗局骗了外地打工女/l/wq/687589.html∙先盗人QQ号码再让汇款/l/wq/687588.html∙无德医生专骗“绝症”钱/l/wq/687587.html∙小护士网上诈骗大学生/l/wq/687586.html∙打工仔请人帮找工作却被骗/l/wq/687585.html∙对付笔记本销售三大骗术/l/wq/687584.html∙“蜗居”一族,租房须防四大陷阱/l/wq/687583.html∙别让假专利“忽悠”你/l/wq/687582.html∙办个“警察证”骗钱骗色,被“女友”举报落网/l/wq/687581.html∙老彩民神人相助“中大奖”/l/wq/687580.html∙红蓝铅笔“勾勒”连环骗局/l/wq/687579.html∙冒充银行打电话骗15万警方称类似案件近期连发/l/wq/687578.html∙“免费美容”让你过足瘾/l/wq/687577.html上网查证中奖“属实”女大学生受骗/l/wq/68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