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线地理课程标准-航空服务专业

  • 格式:pdf
  • 大小:603.92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线地理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航线地理

【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空中乘务方向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其功能是其功能是使学生掌握主要国内及国际航空运输的地理和旅游知识,为学习其他相关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原则,根据航空服务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空中乘务工作领域中所需航空运输地理知识为依据,以学习任务为结构组织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选取紧紧围绕空中乘务岗位飞行各个阶段的工作中所需的相关航线地理知识,并融入民航乘务员职业资格考试的相关要求。

课程内容组织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设计有自然地理常识、时差与飞行知识、飞行高度与影响飞行的天气、中国航空运输地理知识、世界航空运输地理知识共计五个学习主题。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36学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悉民航乘务员岗位所需的相关航线地理知识,初步具备使用航线地理知识来准备航班和解答旅客问询的能力,达到民航乘务员岗位初级(五级)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并在此基础上达成以下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目标。

职业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富有爱心、责任心和合作的品质,并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养成“安全第一,旅客至上”的职业精神。

职业能力目标:

●能进行时间换算和有关飞行时间的计算

●能准确分析影响飞机起降与飞行的天气状况,准确回答旅客关于飞行天气的问题

●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国内城市/机场及国际主要通航城市

●能在地图上指出北美、欧洲、亚太、非洲、中东、拉美六大地区重要空港城市

●能准确回答旅客关于航线沿途和到达城市地理及人文特征的问题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 教学活动设计参考

5.实施建议

5.1教材编写

(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或选用教材。

(2)根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的需要组织教材内容,以岗位需求即“必需、够用”为原则,引入必需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操作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内容要注重能力培养,并体现任务驱动,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设计灵活多样的任务,创设真实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收集资料、合作交流以及体验和反思等活动,使学生在各种任务活动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

(4)本课程标准为最低标准,教材内容应有所拓展,以满足学生拓展知识视野空间的需要;教材编写应考虑中职学生的认知能力,要注意学生的参与面和教学的可操作性。

(5)教材内容应跟上实践中民航运输业务的发展,将行业内涉及本课程新的技术和理念及时地引入教材,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要注意同时兼顾到普遍性和先进性;可适当参考国内外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争取形成更完善和独立的理论框架,提升学科层次。

(6)可以引入企业现场的典型案例,以活页形式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有可操作性、启发性和指导性,并应为教师留下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创新的余地。

(7)教材编写过程中要注意本门课程和其他专门化课程中各种概念和提法的衔接,保证整体上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8)教材的练习设计应包括案例分析练习、操作练习,以此作为课堂活动设计的拓展、深化与完善。

5.2教学建议

教学实施应确立和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所有教学活动都应围绕培养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和国家的相关考核标准而设计,真正实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做学一体”的目标,具体教学建议如下:

(1)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学生对知识的理性认识向感性认识转变,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采用整体和模块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模拟现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互动,使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熟悉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为毕业实践打好基础。

(3)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创设工作情景,同时应加大模拟训练和现场或多媒体观摩所占的比例,加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在教学过程中,要应用多媒体课件、投影、实物样品、仿真软件等教学资源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对空中乘务岗位有更直观的认识。

(5)结合学校学分制的实施,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分层教学,利用课堂或课余时间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教材拓展部分的教学辅导工作。

(6)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理念、新设备的发展趋势,贴近工作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7)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所需的人文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5.3评价建议

(1)注重过程性评价,结合学习的每一阶段,对各阶段完成的任务与要求进行评价;以某一模块为内容,通过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职业技能的程度进行的评价。

(2)强调目标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即从注重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转变为注重掌握空中乘务岗位的流程和要求,以便为完成本岗位的工作任务打好基础。

(3)加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应注重学生职业道德、实际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关注评价的多元性

⚫实施主体多元化,可采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和相关机构评价等模式。

⚫评价形式多元化,可选择笔试(开卷或闭卷)、口试、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现场演讲等个人或团队考试形式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从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评价目标多元化,对不同层次、不同发展要求的学生可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

5.4资源利用

(1)为保证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应配备航空服务专业课程教学活动必备的、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仪器、工具、设施及资料等教辅材料。

(2)充分依托行业资源,邀请国内外行业专家不定期开设专题讲座,指导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