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学院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命不常

周公旦辅政后,有鉴于殷亡的教训,多次强调“惟命不于常”认为上天所授予的大命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转移的,天命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而是根据君主的道德修养高低和社会政治、人事的好坏进行转移。

2.儒家

儒家思想的源头主要是周文化,儒原本是官学教师或者礼官,孔子把官学通过私人教学传播到民间,学习的内容(六艺)基本是原来儒的专业,所以逐渐把这一学派称为儒家。

3.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

4.“法后王”

荀子反对孟子那样言必称“三代”(夏、商、周),盲目崇拜“先王”的倒退的历史观,而提出了“法后王”的思想。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在他看来,三代以前的历史非常渺茫,已没有什么可资借鉴,有历史记载和文字可考的还是三代以后。所以,他更注重当前的现实。荀子并不反对学习“先王”有益的东西,但不应抱残守缺。他提倡应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先王”的东西加以改造。

5.道

从本体论的认识角度,混沌,自然的独立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天地之母,万物之根,社会人生观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从宇宙自然观到社会人生观再到政治观,是逐层递进的。

6.小国寡民

老子认为按照无为而治的办法就可以造就一个理想的社会,即“小国寡民”。老子所描述的这个理想社会,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国小民少,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互不交往;生产力落后,没有分工,没有交换,没有赋税,没有剥削;没有文化教育,没有文字,人们无知无欲;虽有国家,但没有战争,没有暴力镇压,没有纷争欺诈,人们之间自由平等,民风纯朴自然,人人都过着“甘食、美服、安居、乐俗”的闲适生活。老子的这些美好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贪暴统治者的压榨下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下层人民对暴政的抗议,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无比向往,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

7.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8.君利中心论

君主之利高于国家之利,但并不取消臣民的私利,应采用利导的方法,将臣民的自为之心用来为君主服务。

9.人性好利论

关于人性,韩非发挥了他的老师荀子“性恶论”的观点,也延续了杨朱、商鞅的利己思想,

认为人事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人与人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利害的关系。他告诫人们不要相信儒家关于君臣之间以礼义忠信相待的说法,有时他又说君臣之间甚至是一种虎狼关系。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自私的,政治就应从这个实际出发,所以他主张远仁义,去智能,把全部政策都自觉的建立在“利”的基础上。

10.皇帝

皇帝,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是政教合一的领袖。皇帝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皇帝这个名称,在中国,是秦始皇最先确定,也是他最先使用的。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

1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的专制政策,这一政策是由董仲舒提出的,被汉武帝采纳而施行。从此,儒学取得了唯我独尊的地位,并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2.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杀,而后高祖让位,他即位为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13.贞观之治

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凭借打天下时建立的功勋和形成的势力,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夺得帝位,年号贞观。在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唐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开创了政治文明,社会安定的新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14.黄老之学

“黄老”作为一个学术名称被提出,其时间是在西汉末年,在秦及两汉间,黄老并称便十分流行,几乎成为老子这个道家学派的代称。因此,“黄老”其实是汉初人们开始对言及黄帝、老子的思想的道家学派的习惯称谓,并沿用至今。

15.《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著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16.玄学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

17.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命题。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18.性三品

韩愈的人性论,是对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的直接继承。按照地主阶级的道德标准,他认为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仁、礼、信、义、智”五德。根据人性中是否具有和具有多少五德的情况,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以此为基础并与之相应对的,还有三品的情。情的具体内容有七,即“喜、怒、哀、惧、爱、恶、欲”。它们包含在人性之中,“接于物而生”,是因性的

差异而“有所甚,有所亡”的。

19.道统论

韩愈为排佛倡如而提出道统论。认为佛教是“夷狄之一法”,“不知君臣之义”,有害于维护君权。认为儒家之道起于尧舜,止于孟子,立意接道而传。恢复和发扬儒家“道统”。“道统论”对仁义道德的新解:仁为博爱;义为遵纲常;道为循仁义;德为求仁义不倦。

20.二程

程颢(1032-1085)、程颐(1033-1107)兄弟是北宋两位著名理学家、教育学家。哲学上,把"道"看做第一性,把"气"看做第二性的思想为南宋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政治上激烈反对王安石变法革新主张,主张治理国家以德治为主,与法治兼顾。二程将学做圣人当做教育的目的,要求养心寡欲,加强自我修养,以理性感受来认识掌握知识,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注重读书方法。二程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后世学者将其论述统收在《二程全书》。

21.格物致知

儒家所倡导的认识方法及道德修养方法,指穷究事物的道理而求得知识. 最早见于《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汉郑玄注:“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此致或至。”程朱学派论述较详。南宋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这种“即物穷理”的说法,把与事物的接触看成是认识事物的条件,因而有其合理之处。与此不同,陆王学派认为格物致知纯然是内心的事。明王守仁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22.王守仁

王守仁(1472-1529)汉族。浙江余姚人。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故又称王阳明。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后行”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23.知行合一

明代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与伦理学范畴。这一范畴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程朱理学末流带来的知行脱节流弊而发,力图从意念、动机入手,破除人的“妄思”,把人的思想和行为统一到封建纲常伦理上来。“知行合一”的知,主要指对封建伦理的认识,行则是对忠孝等的践履实行。王阳明把两者看成是一体的,互相包容的,没有知的行是“冥行妄作”,没有行的知是“悬空思索”,都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知行。他认为行需知的指导,知需行来完成和深化。“知行并进”,道德才能不断提高。王守仁批评那些道学家,只把纲常名教讲给别人,自己却不作,这样的人就不是真知。

24.洪秀全

洪秀全(1814.1.11—1864.6.1),原名洪仁坤、洪火秀,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1814年1月11日)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对动员群众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起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领导了这场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历时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占600多座城市,给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太平天国运动,之所以能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与他的巨大贡献分不开的。乃至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愿作洪秀全第二,即可见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25.《劝学篇》

张之洞著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并于同年发表。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劝学篇》全书共24篇,分内篇和外篇两大部分。内篇包括同心、教忠、明纲、知类、宗

经、正权、循序、守约、去毒九篇:外篇包括益智,游学、设学、学制、广译、阅报、变法、变科举,农工商学、兵学、矿学、铁路、会通、非弭兵、非攻教十五篇。24篇之义括之为“五知,”即知耻、知惧、知变、知要、知本。所谓知耻知惧,是要以明晓中国所处的恶劣的国际环境为忧惧,发愤自励,卧薪尝胆,以防止中国亡国灭种丧教。

26.李鸿章

李鸿章(1823.2.15-1901.11.7),本名章桐,字渐甫(一字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安徽合肥东乡磨店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有《李文忠公全集》。

27.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是指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康有为率梁启超等数千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事件。公车上书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二、简答

1.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术宗旨

1.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树立中华民族文化形象。

3.确立中华民族文化价值。

4.参与世界多元文化融和。

2.“敬德保民”的内容。

1、重民。即重视“民事”,体察民情,以民心向背作为制订政策的指针。

2、“无逸”。这是周公旦对大小当权者的训诫,要求他们吸取夏、商两代灭亡的教训,不要好逸恶劳,声色犬马,荒于政事。

3、“慎罚”。周公旦针对殷商重刑乱罚招致民怨民叛的经验教训,提出慎罚的主张。基于这种认识,周公旦主张除了对杀人抢劫和“不孝不友”的人施以重刑外,对其他犯罪情况要区别对待。

3.儒家政治思想的基本特点

1、崇先王之道(尧舜禹);

2、以六艺为法(代表了传统文化的承载体);

3、崇尚礼仪(以礼治国,以礼来区分君臣、等级等);

4、有基本范畴(仁、义、礼、智、忠、孝、信、爱);

5、宗师孔子。

4.道的特点

(1)融合了哲学、伦理、政治为一体的概念;

(2)把混沌作为宇宙的原初,追求政治历史发展的虚无

(3)把政治与自然一体化。

5.德治的内容。

实际治国主张方面,孔丘提倡“德治”。他的“德治”主张是其“仁”学思想在治国方略上的推广和具体作用。其具体内容有下列几个方面:

1、齐之以礼,宽猛相济

2、克已修身,率先垂范

3、举贤任能,御下以宽

4、厚施薄敛,养民也惠

6.老子无为而治的内容。

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具体内容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为政若水,少私寡欲

2、不尚贤,使民不争

3、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盗

4、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无欲

5、顺乎民情,反对滥施淫威

6、主张以道佐人主,反对穷兵黩武

7.法家的政治思想的特点。

1、以法治国,以法裁断,强调法的作用,是治国的不二法门;

2、倡导耕战;

3、强化君主专制、独裁;

4、历史进化论与人性好利说;

5、基本范畴:法、术、势、刑、罚、利、公、私、战等。

8.秦始皇政治思想的内容。

1、尊君。法治的特点之一是强化君主的权威,加强专制统治。

2、中央集权思想。国家结构上实行皇权之下的郡县制,废除分封制。

3、重刑主义的法治思想。下令统一全国的法律制度。

4、“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文化专制思想

9.贾宜尊仁义与强化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

(1)中心:民无不为本;提出了“以民为命”、“以民为功”、“以民为力”等命题。

(2)重民:仁爱民众的原则;

(3)措施:经济上,重农轻商,使民安于农业生产;用刑上,宁失之于轻,勿失之于严;思想上,以六义作为对民众教化的主要内容;倡四维,仁义廉耻;行礼法,定名号,主张礼治与罚恶;加强皇权为中心的治安之策。强化君权,削弱诸侯力量,削藩;崇本抑末;垄断铸币权;轻徭赋;解除匈奴威胁。以德附远的仁义感化匈奴政策。

10.王通政治思想的构成。

1.“三教可一论”

魏晋时期,佛学开始与儒学合流,产生了玄学。三教可一的政治哲学:以儒为主,援引佛道。如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是性之本;仁义是政教之本;礼是“道之旨”,守礼则“道在其中矣”。以周孔之道为主干,兼容佛道,形成变通、无弊的统治思想,是王通政治理论的主旨。2.王道论

王通称王道为“周孔之道”。主张做新时代的周公和孔子。君子得时为政,应学周公,不得时在野,应学孔子著述与讲学。

3.仁政论

周公从仁政和德治出发,做到了大公无私,安天下厚苍生,是古代仁政榜样。仁政主张:爱民厚生;轻摇薄赋(多敛之国,其财必削);宽刑狱。

11.简述韩愈的道统论。

为排佛倡如而提出道统论。认为佛教是“夷狄之一法”,“不知君臣之义”,有害于维护君权。认为儒家之道起于尧舜,止于孟子,立意接道而传。恢复和发扬儒家“道统”。“道统论”对仁义道德的新解:仁为博爱;义为遵纲常;道为循仁义;德为求仁义不倦。“道统论”剖析儒与释老的区别:儒家之道是心行合一:仁存于内,义见乎行。心行统一是为道。在修平齐治中得到充分体现。释老之道“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无补于社稷。儒家之道是道德与政治一体化的最高原则。

12.柳宗元政治思想的内容。

1.天人不相干预论

批判天人感应论,发展了天道自然论。

2.国家起源及本体论

国家起源于人类社会自身矛盾激化。

3.礼刑论

4.政治革新论

早年以“致大康于民”为理想,后来参加了永贞革新,提出了许多政治革新主张,包括政治制度、用人制度和税赋制度等。

13.张载的政治思想

1.“仁道及人”的民本思想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是张载的一句名言。

将修身的伦理推广到他人,就是仁政的施行方法。

2.“井地治天下”的均平思想

以井田方法解决天地兼并所造成的贫富不均问题。

14.朱熹的政治思想

1、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

2、“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3“仁义为先”的义利之辨

4、“足食为先”的民本思想

5、改良积弊的政治主张

15.黄宗羲的政治思想

1.论天下为公

它所要求的是关心他人、扶危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追求平等、公正,视公共利益高于一切。

2.民本思想

黄宗羲和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是明代中国民本与民主思想萌芽的代表人物。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官员应当“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3.论变法救世

黄宗羲批判了儒家的法先王和“有治人、无治法”思想。提出了新的救世思想。

16.顾炎武的政治思想

1、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

强烈批判君主个人独裁和专断,认为专制君主集权于一身,无法胜任治天下的重任。

2、分权众治的政治主张

分权的必要性:“人君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矣”。分权的基本内容:“辟官、莅政、理财、治军”。分权的基本构想:“寓封建于郡县之中”。“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17.林则徐的政治思想

1、民本思想:“民心可用”、“民力可恃”。民富而安。

2、爱国思想:提倡禁烟,抵抗侵略。

18.龚自珍的政治思想

1、倡导“通经致用”:学术与政治一体,学术研究政治,为政治服务。

2、倡导议政,提倡变法。

3、倡导改革:政治上主张改变君主专制,实行君臣合力共治天下;整顿吏治,杜绝贪污和营私舞弊。经济上主张限制土地兼并,防止贫富差距拉大等。

19.洪秀全的政治思想

1.皇上帝思想

“独一真神唯上帝”。

2.平等思想

经济平等、政治平等、男女平等、民族平等。

3.天国思想

4.变革思想

“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除妖反清。

5.治国思想

实行公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分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20.洪仁玕的政治思想

1、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建议天王多与众人商量:“恳自今而后,可断则断,不宜断者付小弟掌率六部等议定再献,不致自负其咎。”

2、反对人治,讲求法治。“有法制而后有国家,此千秋不易之大经”。要求官员带头执法。

3、学习西方经济和福利政策。

21.李鸿章的政治思想

1.“外须和戎,内须变法”

面对清廷内部封建顽固派的重重阻挠,李鸿章曾雄辩地提出“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他认为在追求自强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外须和戎,内须变法”的洋务总纲,也就是在列强环伺,外侮日甚的环境中,尽最大可能利用“以夷制夷”的外交手段,为中国的洋务——自强建设赢得尽可能多的和平时间。

2.“求强求富”的变法思想

22.梁启超的政治思想

1、维新变法思想

梁启超的变法思想也和其他维新派一样,以救亡图存为急务。梁启超倡导的变法维新思想归纳起来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全面促进经济发展,兴交通,清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不利大素;第二 ,废科举,兴学堂,改变官制;第三,建立法制,借鉴西方各国法律以完善中国法制;第四,兴民智、实行君民共主;第五,设报馆,译西书,宣传维新变法。他的维新思想侧重于通民智,认为只有开通民智,废除科举,人们获得民主权利,国家才能真正得到发展。

2、民权思想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期先后发表了《变法通议》、《古议院考》等多篇文章,这些文章集中反映了他的民权思想:其内容大体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认为变专制制度为议院制是变法的本原;_二是宣传民权代替君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三是提出地方自立的主张。

三、论述

1.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

政治思想是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政治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各个阶级对待国家政权的态度和主张,即关于国家的产生、性质和作用,以及如何维

持国家政权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中国政治思想史主要阐述中国古代和近代历史上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思想,以及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关于政治哲学问题

2.关于社会模式的理论(又可称之为理想国的理论)

3.治国的方略和政策

4.伦理道德问题

2.论述道家弱用之术的构成内容。

弱是道德的根本属性,“弱者,道之用”。

1、静观。动、变化只是暂时的现象,静是事物的本质,动是变态,应该以平静的心态面对,“临事不惧,镇静自若”。

2、守弱用柔。“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

3、知盈外虚。指哲学上量的问题。

4、居上谦下。居上示尊,以下安上。

5、不争之争。并非绝对不争,以不争达到争的境界,具体形式有:(1)争众人之不争;(2)曲线之争;(3)设法使对方不争。

6、知微,治于未乱。

7、创造条件使对方失败。“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8、以曲求全。

9、深藏不露。以虚掩实,“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以上举措在实际生活中会导致进取的丢失。

3.试论述“仁政”的内容。

1、“取民于有制”(《滕文公上》即反对统治者对人民的巧取豪夺和竭泽而渔,认为取之于民应有限度和定制。具体措施有:“省刑罚,薄税敛”(《梁惠王上》),以减轻人民的负担。对农民“耕者助而不税”(《公孙丑上》)意思是说,农民种公田的给予帮助,而不征私田之税。这对于农民开垦荒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制民之产”即主要是给民以“恒产”。他说:“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心,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梁惠王上》)要使人民的生活能达到养活父母妻子儿女,好年成过得去,凶年不至于饿死,就要给民一定的“恒产”。主要是指足够的土地和宅院。人民安心生产,安居乐业,就不会犯上作乱,“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梁惠王上》)。给民以“恒产”,是对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方“双赢”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3、“关市讥而不征”(《梁惠王下》)“关”即道路上的关卡;“市”城镇中的市场;“讥即审察、稽查之意。就是说对“坐商”和“行商”只进行管理,而不征收各种名目繁多的税费。这种主张显然对工商业的繁荣和发展市非常有利的。

4、“泽梁无禁”(同上)即开放一切水域和山林,使民致富。但“泽梁无禁”,并不是滥捕、滥伐《他说:“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梁惠王上》)“数罟”即细密的鱼网。既要利用自然,又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这对今天来说都搞得很糟糕,而两千多年前的孟子都认识到了,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对全人类的巨大贡献。

“仁政”的内容很丰富,还有不违农时、勤耕农事、体恤孤寡、罪人不孥、整顿吏治、尊贤用贤、勤政爱民等方面内容。

4.论述墨家兼相爱、交相利说的内容与特点。

尧舜禹与三代是大治小乱的时代,而墨子所处的时代为大乱的时代,“国之与国之相改,家之与家之相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善”。

1、提出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不相爱,其根源于人的自爱,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自利。

2、解决的办法

兼相爱、交相利,前者是精神需求,后者是实际生活中的内容。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国身若视其身,……”

缺乏实现的客观条件,具有空想性;

积极的一面是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

3、交相利的内容

(1)起点是保证每个人“生利”,即衣食有保障;

(2)基础是珍惜财物,保证财尽其用;

(3)从实际效用看,是财物发挥其作用,即注重实际效用;

(4)表现为一种精神活动,敬事鬼神,“事鬼神和亲,和亲则生利”。

4、兼相爱、交相利是可行的

(1)在古代就实行过;

(2)从君臣关系看,君主提倡,天下响应;

(3)人与人之间存在投桃报李的心理。

5.论述玄学的基本特点。

1、以“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以《老子》、《庄子》注解《易经》。

2、以辩证“有无”问题为中心。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贵无派把“无”作为世界的根本和世界统一性的基础;崇有论者裴頠则认为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

3、以探究世界本体为其哲学的基本内容。贵无派把“无”当作“有”的存在根据,提出了“以无为本”的本体论思想;郭象则主张独化说,认为“有”是独自存在的,不需要“无”作为自己的本体。

4、以解决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其哲学目的。王弼用以老解儒的方法注《易经》和《论语》,把儒道调和起来,认为名教是“末”,自然是“本”,名教是自然的必然表现,两者是本末体用的关系。郭象提出了名教即自然的理论,认为道家的自然与儒家的名教是一致的。阮籍、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表现出反儒的倾向。

5、以“得意忘言”为方法。针对汉儒支离繁琐的解释方法,王弼、郭象等强调在论证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义理,反对执著言、象,提出“得意忘言”、“寄言出意”的方法。

6、以“辨名析理”为其哲学的思维形式。玄学家重名理之辨,善作概念的分析与推理,辨析名理是其思维形式的基本特征之一。

6.论述贞观集团的治国策略。

1.求谏纳谏

重谏观:“明主思短而益善,暗主护短而永愚”。

崇谏观:“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纳谏观:纳谏如流。“恐人不言,导之使谏”。尽管他有时也听不进过分直率的谏言,但他一般能克制自己。

2.重农

3.轻摇薄赋

唐太宗十分注意安定社会和发展经济,他说过:“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贞观政要.君道》)从“存百姓”出发,贞观之政务从“简静”。具体做法包括四个方面:“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4.重贤

重才:“为正之要,惟在得人”。“政治之术,在于得贤”。

选才:“贤能”为选才标准。

用才:“用人如器,各取所长”。“驭驾英才,推心待士”。

5.依法治国:治民必严格治吏。

6.民族政策

太宗对边疆少数民族并不是一味征伐,而是注重和平交往。对少数民族首领频频推行和亲政策。唐太宗晚年总结自己的民族政策时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7.论述李觏的义利观。

李觏的义利观主要体现在他的利欲论中。李觏的义利思想前后经历两个阶段,其早期的利欲观主要论证了求利的合理性和利与义的统一性。关于言利的合理性问题,首先,李觏认为“夫礼之初,顺人之性欲,而为之节文者也”,这就是说李觏认为人们追求物质财富的欲望是自然的,为了满足这种欲望而进行的社会经济活动而求利,是礼仪产生的基础。而且“食不足,心不常,虽有礼义,民不可得而教也”,也就是说失去了物质利益这个前提,礼仪也就不能够存在了。李觏不仅把礼义从抽象的理论说教中,还原为实在的经济生活,而且明确地指出:没有利欲这个前提条件,就没有礼义的起源,伦理纲常也就不能赖以生存了,从而有力地论证了利欲的合理性。该种认识中和了传统的义利思想“义重于利”的极端认识。而关于义利统一性的认识上,为了论证利与义的统一性,李觏在理论上提出了自己的新的解释。李觏突破了历史上将礼、乐、刑、政、仁、义、理、智、信并列的传统说法,而是把礼抬高到首位,认为礼是其余七者之本,这七者实际上就是礼的体现。更重要的还在于,他把经济生活纳入到了礼的内涵,认为物质财富本身也是礼义的组成部分。

8.试论述朱熹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1)理气论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太极”。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位的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

动静观

朱熹主张理依气而生物,并从气展开了一分为二、动静不息的生物运动,这便是一气分做二气,动的是阳,静的是阴,又分做五气(金、木、水、火、土),散为万物。一分为二是从气分化为物过程中的重要运动形态。朱熹认为由对立统一,而使事物变化无穷。他探讨了事物的成因,把运动和静止看成是一个无限连续的过程。时空的无限性又说明了动静的无限性,动静又是不可分的。这表现了朱熹思想的辩证法观点。

格物致知论

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知轻行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心性理欲论

在人性论上,朱熹发挥了张载和程颐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观点,认为“天地之性”或“天命之性”是专指理言,有至善的、完美无缺的;“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有善

有不善,两者统一在人身上,缺一则“做人不得”。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

9.谭嗣同的政治思想

1、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谭嗣同是中国近代最富有哲学气质的思想家之一,他写《仁学》是企图提供一个比较完整的世界观,作为维新变法运动的理论基础,谭嗣同的社会政治思想就是从他的哲学思想直接演绎而来的。他把维新变法的变化发展思想通过“器道观”和“仁一通”学说上升到宇宙总规律的高度,从而也把当时资产阶级所倡导的商品生产和自由流通与民权平等的政治要求说成是永恒的客观准则,同时他的学说中包含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直接引出了他的激进的社会批判的逻辑结论。

2、对封建道德和社会制度的批判

在《仁学》中,谭嗣同提出冲决一切网罗,“冲决君主制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大胆地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的纲常礼教和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他政治思想最深刻,最重要的特色,其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康有为等人。

江苏开放大学中国政治思想史2020考试复习题答案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单项选择 1、在商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C ),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商王统治的观念。 A.神 B.鬼 C.天 D.地 2、在(B)代后期,已经产生了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天,君主是民众的主宰,民众必须服从君王统治的观念。 A.夏 B.商 C.周 D.秦 3、“明德慎罚”、“敬天保民”是(A)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A.周公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4、(C)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智B义C仁D信 5、仁与(A)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礼B.义C.智D.信 6、以人性善为出发点,(C)在政治上主张施仁政。 A.墨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7、儒家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是(D)。 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荀子 8、荀子是儒家中首先引入(D)的观念的人。 A.仁 B.义 C.道 D.法 9、在(C)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此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0、庄子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B),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A.绝对主义B相对主义C现实主义D虚无主义 11、(A)政治思想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2、在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中,只有(B )的商鞅变法是最成功的。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韩国 13、(C)是战国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前期法家的思想成果,创立了法术势兼用的君主专制理论。 A.李斯 B.董仲舒 C.韩非 D.荀况 14、仁与礼是(D )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5、荀子是(B)学派中首先引入法的观念的人。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16、(B)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相对主义,认为物无贵贱,无是无非。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孔子 17、(A)崇尚的“法治”很有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强化君主权威加强专制统治。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曹操 18、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B)”、“深罚”。 A.重罚 B.督责 C.惩罚 D.刑罚 19、汉武帝采纳的董仲舒的建议,终于举起了“独尊(B)”的旗帜,初步实行了指导思想的转换。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学院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命不常 周公旦辅政后,有鉴于殷亡的教训,多次强调“惟命不于常”认为上天所授予的大命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转移的,天命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而是根据君主的道德修养高低和社会政治、人事的好坏进行转移。 2.儒家 儒家思想的源头主要是周文化,儒原本是官学教师或者礼官,孔子把官学通过私人教学传播到民间,学习的内容(六艺)基本是原来儒的专业,所以逐渐把这一学派称为儒家。 3.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 4.“法后王” 荀子反对孟子那样言必称“三代”(夏、商、周),盲目崇拜“先王”的倒退的历史观,而提出了“法后王”的思想。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在他看来,三代以前的历史非常渺茫,已没有什么可资借鉴,有历史记载和文字可考的还是三代以后。所以,他更注重当前的现实。荀子并不反对学习“先王”有益的东西,但不应抱残守缺。他提倡应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先王”的东西加以改造。 5.道 从本体论的认识角度,混沌,自然的独立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天地之母,万物之根,社会人生观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从宇宙自然观到社会人生观再到政治观,是逐层递进的。 6.小国寡民 老子认为按照无为而治的办法就可以造就一个理想的社会,即“小国寡民”。老子所描述的这个理想社会,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国小民少,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互不交往;生产力落后,没有分工,没有交换,没有赋税,没有剥削;没有文化教育,没有文字,人们无知无欲;虽有国家,但没有战争,没有暴力镇压,没有纷争欺诈,人们之间自由平等,民风纯朴自然,人人都过着“甘食、美服、安居、乐俗”的闲适生活。老子的这些美好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贪暴统治者的压榨下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下层人民对暴政的抗议,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无比向往,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 7.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8.君利中心论 君主之利高于国家之利,但并不取消臣民的私利,应采用利导的方法,将臣民的自为之心用来为君主服务。 9.人性好利论 关于人性,韩非发挥了他的老师荀子“性恶论”的观点,也延续了杨朱、商鞅的利己思想,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程论文 关于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 二零一三年四月

关于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 摘要: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儒家以其独特的思想,凸显了其对中国政治的独特价值。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学说“仁政”,以及以德治国的方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原则,对中国古代的社稷安稳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体系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政治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本文通过对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了解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儒家政治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探索儒家政治思想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发,以求得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关键词:儒家政治思想、发展历程、现实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 1.1、儒家政治思想的产生 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提出“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为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在百家争鸣的大社会背景下,儒家思想成为当时影响力较大的一派,儒家政治思想产生于儒家思想之中。孔子奠定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 1.2初步发展 1.2.1孟子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 战国中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各国为争霸竞相改革,政治变革大为得势,思想阵地极为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方兴未艾,以捍卫孔学的孟子,著书立说,批判各家,参与争鸣。孟子对孔子的政治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继承了孔子的仁政与德治理论,进一步发展成为仁政说、民为贵、性善论。义利观。在仁政说方面上孟子主张“制民之产“,使民有恒产,要订立制度,使百姓有固定资产。主张均平赋税,减轻百姓负担。孟子还主张保护工商业。孟子提出民为贵思想,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体现了国家可变,君可变,而百姓不可变的思想,这是时代的卓见,也是继承和发扬了民本思想。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仁政是以性善论为基础的。在义利观方面,孟子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孟子要求百姓应该具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这样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成为当时的显学。 1.2.2荀子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 战国时期儒学的另外一位重要代表荀子将儒学发展到了另一种高度,是战国时期百家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考试整理复习

国家起源的传说 ①契约说 ②冲突说 ③贸易说 ④水利灌溉说 ⑤战争说 ⑥圣人造福说 封建制度的含义 1.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君封臣 关系; 2.形成了与封君封臣相适应的封土制 度; 3.中央势力衰落,各封君在其领地有 独立的政治权力 东方专制主义(魏特夫) 1,这种社会是一种“水利社会” ; 2,政治权力的集中和专制;3,一切完全归皇帝所有; 4,东方社会只有皇帝控制下的贵族;5,东方社会的政府对国家的经济实行垄断; 6,东方社会没有法律; 7,东方社会的专制特点具有十分强烈的稳固性。 夏朝的政治过程 政治决策:以占卜决定,建立专门的卜筮之官,也可以“乃召六卿” 政治执行: ①是召集大臣发表誓词,如和有扈氏作战的《甘誓》“行天之罚” ; ②是诸侯会盟“夏启有钧台之享”; ③是征伐不服从者。 夏朝的官员制度 1、中央朝廷官吏外廷:政务官;宗教官 内廷:宫内事务 2、地方侯、伯:同姓以国为姓,分布在王朝中心区以外地区;异姓贵族成为方国、候伯。大国首领为伯。 3,方国对夏朝天子的义务: 1)听命;2)任职;3)提供部队征伐;4)保卫王族;5)纳贡 商朝的行政制度——内外服 1)内服: 第一类是政务性职官:牧正,多工 第二类是军事性职官:师长、马亚、多马、戍、卫、射 第三类是宗教文化类职官:卜巫史 第四类是宫廷内职官:寝宰臣 2)外服:诸侯或方国 义务:戍边、出征、纳贡、服役 商王国时期的国家是一种方国与方国的联合体,有的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方国联盟”,也有学者把这种联合体称为“部族国家”或“早期国家” 。

西周宗法制度 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度 分封制是西周王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是周人对被征服土地和人民实行统治的一种措施,也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分封的原则与对象是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辅佐与同盟)分封,其前提是承认周王的统治。在分封中,授民授土是分封的核心内容。 诸侯国的分封有四种情况 一是周王室的亲属,如鲁、卫; 二是周的功臣,如齐; 三是商遗民,属这类的只有宋; 四是所谓上古圣王的后代,如陈、杞。 西周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五级以下还有第六级“附庸” 国野制 “国”,亦称“乡”,即当时的都邑或较大的居民点。一般来说,国是奴隶主贵族的政治中心和军事据点,住在国中的人称“国人”。“野”亦即国以外的广大地区,其地域比国大。居住在野的人叫做“野人”。国人与野人的地位大不相同,前者是统治者,后者是被统治者,政治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国与野的对立,是西周时期阶级矛盾的具体体现,也是西周奴隶制度的一个特点。 西周宗法制度: 周朝是严格依照宗法制度建构起来的,西周的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体制 严格控制诸侯。 “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四方诸侯对中央王朝承担一定的义务:定期朝觐、缴付贡赋、保卫王室 刑罚制度 夏有《禹刑》,商有《汤刑》,周有《九刑。以《周礼》为根本法,“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成王制《九刑》,穆王制《吕刑》。主要有“墨、劓(yi)、宫、刖、杀”五刑 春秋五霸”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 另一说“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中国政治思想史试题整理全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 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 .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重民思想,并结合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1、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解为主,充分体现了重民思想。他提出了“惟命不于常”、提出天根据德行“求民主”、主张以民情见天命的思想。周公施政的指导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2、春秋时期,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仁和仁政,主张德治和教化;道家的老子反对严刑峻法,认为民众生活贫困是因为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人民生活困苦,统治者却奢侈腐化,大力提倡无为政治;在社会治理政策上,墨家的墨子主张实行富民政策; 3、西汉时期的贾谊,他的重民思想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强调了民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民是国家之本、政治之本,民心向北会直接影响统治者的成败行失,提出与民为敌,民必胜之的思想。这是传统重民思想的认识顶点。 4、唐朝时期李世民的民本思想主要有三点:一、立君为民。二、民养君。三、民择君。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就人才问题:他认为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民众之中有大量人才,因此他一生也培养和推荐了不少人才。 6、柳宗元的民本思想有:君民关系上,以民为国本、君本。所以民是国之根本,在官民关系上,提出“吏为民役”的观点。 7、王安石的政治改革思想表现在王安石变法注重对农民问题的解决上。

8、明清时期的朱元璋,在明初,社会残破,经济凋敝,生产争需恢复,他采取了恤民、安民政策。这些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推动了明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 评价和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通知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钟敏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钟敏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 用非常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重大的知道作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告诉我们要缩小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安定因素,维护社会稳定繁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和谐社会建设,吸收重民思想的利民爱民,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关注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简要概括一下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兴衰发展情况 1.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受冷落。原因:孟子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提倡放宽刑罚,减轻赋税。这些主张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无助于实现国家统一,必然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中国政治思想史》考试资料

《中国政治思想史》考试复习资料 愚者自娱 周公敬天崇德保民思想: 1.1.周公敬天崇德保民思想: ①敬天和尊王的思想:惟命不于常、依德求民生、依民事天命。 ②敬德(根本)、保民(治理民众的态度)、慎罚的思想 2.天子独尊的王权专制思想 ①王是上帝和天的人格的体现 ②强化尊祖敬宗观念 ③宣扬天子至德 3.孔子的思想: ①主张德治:礼治与正名;举贤才;实施平均主义政策侧;愚民政策。 ②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③在伦理思想方面,孔子主张仁。 ④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⑤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 ⑥在品德方面,他主张“仁义礼智信忠孝爱和中”等。 ⑦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4.孟子的思想

①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人同类”(人在自然界成一类别于其他动物,有内在统一的善)。人心分化为等级(君子与小人的等级之分;劳心与劳力分工说) ②君主与臣民的关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③王道、霸道与统一:实行王道得天下,实行霸道亡其身。 5.荀子的思想 ①人性恶说。反对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要进行改造。(圣人、靠教育、环境和习俗、自我修身) ②礼治思想。圣人制定礼法是为了解决人的欲望与自然和社会间的矛盾;人的生存除了自然条件外必须依靠“群”和“分”来保证。有法必依,不能以法乱法,有治人无治法。 ③君主的个性与他所维护的制度之间有很大的差异,有时甚至相背离。 ④富国和强民。君主的职权在于养人、治人、育人和用人;重视道义;君舟民水论。 5.法家的基本政治倾向是一致的,但每个法家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他们都讲法(商鞅)、术(申不害)、势(慎道),但三者在他们思想中的地位又不尽相同。 6.法家中的不同流派 (1)李悝

中国政治思想史

一、名词解释: 1.正名:正名也就是要使每一个等级的行为与其在专制国家的等级结构中 的位置相符,确切的说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2.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 非之心的总和。 3.化性起伪:人的本性应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矫正,矫正的结果就是“化 性起伪”“化性”即教化,改变人的恶的本性,“起伪”即礼义是人为的,主张通过后天休养,用人为的礼义道德去教化、改变人性之恶。 4.明分使群:人群聚而组成社会,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在于人能够 组成群体,分享自己的群体生活,这成为人之所以能够统治自然界万物 的一个重要前提。 5. 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是春秋战国时期最为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儒家学 派主要以下几个特点:a.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b.儒家重视伦理道 德的作用,崇尚仁义。c.以孔子为师 6. 法家思想:法家作为一个学派的概念,最早见于司马炎《论六家之要旨》。 法家思想的特点有:a.重视法律的作用b.主张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c.主张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 d.用进化的观点解释历史。 7. 道家学派: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的思想学派, 道家思想学说的核心概念是“道”,把道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绝圣弃 智,绝仁弃义是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 8 墨家学派:墨家创始人是墨子,墨子的学说在战国初期影响很大,墨子 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兼爱,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注重实用。 9. 淮南子:刘安招致门客集体编写而成,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又融合儒、 法、阴阳诸家,形成一个庞大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为统一的封建帝国提 供全面的治理方案。作为汉初黄老派理论的集大成之作,对后世不少思 想家和政治家们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无能子:以老庄自然无为思想是主旨,抨击等级名分,伦理纲常和君主 政治,斥之为祸乱本源,主张人类社会返璞归真,废礼教,弃人伦,无 贵无贱,无君无臣;从批判和否定纲常礼教,君主制度,进而走向否定 人类一切社会关系和文化。 二、简述题 1.简述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发展历程 中国政治思想史从中国古代社会到近代社会,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六个时期,即思想形成期、思想发展期、思想完善期、思想反思期、思想转型期、思想变革期、这就是六期发展说。 1)思想形成期: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的先秦时期,出现百家争鸣。 2)思想发展期:秦安隋唐时期,秦时,法家思想发展,而汉朝以后,儒 家思想备受尊崇。 3)思想完善期:宋明时期,出现宋明理学。 4)思想反思期:明末清初,一是封建政权逐渐衰落,二是资本主义萌芽 出现,随着时代发展而反思自身,是思想进步的表现。 5)思想转型期:近代社会,出现了改革派、洋务派、戊戌变法政治思想, 是转型期。 6)思想变革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发动辛亥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重点整理

小国寡民:指国家的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人们在及其原始的状态下生活,没有一切可以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器具,文化极不发达,人们依然停留在结绳记事的水平上,人们没有知识,没有欲望,对于原始质朴的生活十分满足,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过着十分封闭的生活 兼爱:实际上是抽象的爱,是爱无差等,无论血缘关系远近,人与人之间的爱应该是均等的。试图把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仁爱推广到整个社会,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爱”,解决全部社会问题 仁、礼学说:在孔子的思想学说中,仁与礼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仁是优良的道德品质,而遵守礼的规范则是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人的社会行动方面的表现,所以仁的品质是遵守礼的前提,如果没有仁的品质,也就不可能使自己的视听言动都符合礼的规范。 独尊儒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导,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 道统论:儒家的道统论可以说有三个面向:一是广义的判教,此在孟子那里为辟杨、墨,在韩愈、宋儒那里则为排佛、老;二是要在现实的政治权威之外标立一超越的尺度,此是相对于“政统”(或“治统”)而言道统;三是就儒家学术思想自身而言,道统亦区别于“学派”而有其特定的涵义。 天命不常:所谓天命,既上天受命之意。商代的统治者认为自己的权力来自天帝,并且认为商网朝的统治是受上天保佑的,当人类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才希冀获得人类社会以外某种事物的保佑,商王朝的统治者崇信天帝,实际上是商代思想文化不很发达的表现。周人对于天命的认识,却较之商代后期的天帝观念前进了一大步。这主要表现为周公的“天命不常”的思想。 性善论: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性恶论:中国古代的一种人性论。与“性善论”相对。由荀子提出。认为人的本性为恶,其善是由于人为。由此作为其礼法兼治政治主张的理论根据。但又强调环境和教育对改变习性的作用。 庄子至德之世:庄子所说的“至德”,实际上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的体现,至德的根本特征就是“自然”,“泰初有无,无有无名”。庄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实际上也是以自然为原则的。在庄子看来,整个世界原初的混沌状态是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境界。 居安思危: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法术势:法术势是中国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术语。“法”指公开颂布的成文法律以及实施封建法治的刑罚制度术”是君主驾驭臣民、使之服从于统治的政治权术。“势”即权势,主要指君主的统治权力。韩非则主张抱法处势而用术,三者是互相联系的整体。“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是韩非政治思想的主旨。“势” 在“法、术、势”三者中处于核心地位。法、术、势”的基本精神却为封建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述题

论述题 1、概述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重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重民思想是中国传统重要的政治思想。治理国家要注重民心问题,民心的向背关系到社稷安危。如“以民为本”“仁政”等都是重民思想。探究这些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周朝周公旦“敬天保民”是古代重民思想的萌芽。周公认为敬天的关键在于保民,统治者要体察民情,慎用刑法。了解民众疾苦,体察民众心理。才能顺应天命维护周朝统治。 (二)1、春秋战国时期管仲、子产提出“视民如子”的观点。运用经济手段“相地而衰征”使民仓禀实而知礼节,把重民思想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度。 2、孔子的以“仁”为核心思想体系在重民思想上表现为“养民”。经济上惠民使民足食,政治上宽民就是反对苛政的德政,重视民意。 3、孟子发展了孔子的“仁”建立“仁政”为核心重民思想体系。 (1)经济和社会政策上:具体有制民之产;平均赋税,保护工商业,轻刑罚等。 (2)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人民是政权转移的最后决定力量。民心的向背是政治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以民为本的前提下提出了依据民意选贤举能。 4、荀子继承了以民为本思想,提出君舟民水论。民本就是爱民恤民,富民利民; 第一次把国家的赋税制度与社会生产和富国富民结合,站在国家经济利益的立场上去解释国家的经济政策。他的思想和政策使广大民众大大受益。 5、墨子的“兼爱”“非爱”“尚贤”重民思想。 “兼爱”:他主张爱他人,爱国家,使社会达到一个和睦理想的社会。 “交相利”: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共谋福利。 “非攻”战争都是不义的,反对战争带来的灾难。 从爱惜民力出发,他还提出了“节用”、“节葬”的要求。 6、老子:反对战争,反对封建专制的暴政。主张不贵难得之货、慎征伐等。核心体现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小国寡民社会理想中。老子既反映民众的愿望,又兼顾统治者的利益和要求,起到上下调和的作用。 (三)唐代贞观统治集团是民本思想发展的高潮。李世民继承了儒家的传统思想。特别注重君民、民国的关系,提出“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命题。李世民认识到民众的力量,而且将儒家传统的重民思想运用到治国实践中去。 (四)1、宋代朱熹“足食为先”的民本思想。要维护封建统治,就要获得民心,而民众的根本在足食,足食的首要问题务农。朱熹以重农,满足人们需要维护封建专制的统治秩序。 2、宋明王守仁的“明德亲民”政治思想:发扬内心光明仁德,亲爱于民,从而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明德为体,亲民为用,体用兼备,从而达到大治;体现了重民思想。 3黄宗羲提出的“君为民害”论、“民主君客”论和“万民忧乐”论对儒家传统民本思想是继承也是超越,因而可称之为“新民本”思想。黄宗羲提出“公天下”的政治理想。法治上反对一家之法,反对天下之法。在经济上提出了“工商皆本”“均田”“齐税”等主张。 (五)评价及意义。 古代重民思想史载承认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治阶级利益提出的。其本质是“名为重民,实为治民”,是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当前我国正致力于“以人为本”的政治文明建设,针对中国古代重民思想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今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政治上:吸收重民思想的合理成分,以民为本。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兴衰、民族复兴作用重要。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方面发挥民众的作用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使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消除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公民思想意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引导人民群众确定正确的公民意识,抛弃“清官意识”、“官本思想”。 (3)经济:吸收重民思想的“轻徭薄赋”“置民之产”等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又重大的指导作用。

中国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商代王权至上思想 一、祖先崇拜 大致出现在父系氏族公社初期,商代的表现为对先王先公的崇拜。说明自己的权力来自于先王,商代那些与祖先崇拜有关的仪式,实际上已经成为政治统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由祖先崇拜发展的王权至上观念 只有君主才是国家的真正代表,君主的利益与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而民众则只能是君主专制政治的统治对象。这种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基本发展道路。 周公民德慎罚、敬天保民的政治思想 一、天命不常 天命:上天授命之意。意思是上天所授予的大命是不固定的,并不是永远的保佑某一个人或一个王朝。周公以天命不常的思想强化周王朝的的政治统治,一方面从天命的角度论证了周灭商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如何顺应天命,巩固周王朝统治的问题。 二、天命与人事相统一,从民情中知天命 周公强调天命与人事的统一,主张从民情中体察天命,实际上是虚与天命,重在人事。 三、由于天命不常,上天只保佑那些有德的人,天的意志又只能从民情中反映出来,因此, 敬天从命,怀保小民便成为周公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周公有几点表现:1、牢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能贪图安逸,荒怠政事。2、要体察民情。3、要慎用刑罚。 这一思想实际上开了后代重民思想的先河。 儒家的政治思想 一、儒家学派的若干特点 1、儒家创始人是孔子 2、得名原因:六艺之教与孔子职业有关;懂得古代利益,以相礼为职业的人为儒。“六艺”或“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3、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和荀子 4、儒家特点:崇尚西周以来的传统文化;重视伦理道德的作用,儒家政治思想本质上是伦理政治、道德哲学;以孔子为师。 二、孔子的政治思想 1、身世:孔子名丘,字仲尼。伟大的教育家,开创私人办学之风,提出“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编写删定了“六经”连同《论语》集中反映其政治思想;思想家,并且赋予社会批判精神。 2、仁、礼学说 仁与礼是孔子全部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 仁,包含下列含义: (1)爱人为仁,孔子认为爱人是仁的基本内容,社会的各个等级之间都应该相互仁爱,说平孔子是从伦理学层面上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的。 (2)克己复礼为仁,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使个人的行为完全符合礼的规范。“仁”是指一个人的内在道德品质,主要取决于其个人的道德修养。 (3)仁的特征是厚重敦朴;仁的根本是孝悌。在家庭内部优良品质体现为孝悌,在家庭外部体现为忠恕,即诚实待人和宽容。 礼,是指人们必须遵循行为规范 (1)礼是约束人的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是约束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统治者应遵循礼的规范治理国家 (2)孔子所说的礼主要指周代的社会制度,很多时候孔子主张恢复周代的礼制。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期末作业)“论儒家政治思想能够成为官方政治思想的原因”

论儒家政治思想能够成为官方政治思想的原因论休养生息,凝聚国力,它不如道家。 论富国强兵,驭民行政,它不如法家。 论阵前拼杀,庙堂运筹,它不如兵家。 论内政外交,谋国划策,它不如纵横家。 所谓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可是为什么儒家思想会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一)汉代始儒家成为正统思想 董仲舒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黩百家,独尊儒术”,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杜绝其他思想体系。汉武帝采纳了他的主张。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此时,孔子过世百余年。董仲舒在具体的政策上将道家,阴阳家和儒家中有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部分加以发展,行成了新儒家思想。 (二)统治者选择儒家思想的原因 纵观两千多年来儒家之所以能独领风骚,一方面是因其思想内核即哲学上的天人观念、伦理上以“仁”为核心的“三纲五常、政治上的大一统主张,在根本上都有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需要的因素。儒家思想讲究礼仪廉耻,提倡“礼治” “德治”“人治”,宣传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主流思想,再加上切合统治者的统治需要,同时有满足了人民的精神慰藉,更方便人民归顺统治者,

早在汉武帝时期就有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是奠定儒家思想为中国古代正统思想的开端和基础。 此后儒家思想逐步发展成为封建等级尊卑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更是为封建社会统治者所推崇,长期沿用深化。 另一方面是因为儒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够随时代需要的变化而不断改变面目。先秦儒家没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所接受甚至还遭到了秦始皇毁灭性的打击,这是由先秦儒家初创时自身的理论缺陷导致的。先秦儒学的内容体系充满着浓重的、温柔淳朴的伦理亲情色彩,显得“迂远而阔于事情”。例如,孔子的“仁学”,目的在于通过“正名”恢复“周礼”所代表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所以孔子的思想不会为新兴地主势力所青睐。 (三)谈谈我对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几千年官方思想的看法一方面来说,儒家思想之所以能成为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在中国社会流传几千年而不衰,汉武帝只所以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根本的原因是儒家思想最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最能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儒家思想强调人是不平等的,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天赐的、是应该的,是要维护的,人们都得遵守这种等级制度,要忠于君主,要以忠君为美德。另外一点儒家强调亲亲之爱,人首先得爱自己的家人,那理所当然,皇帝的位子得传给他的儿子,这就为世袭制提供了理论基础,这些都是统治阶级长久维护自己统治所需要

江开大中国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江苏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 学号 姓名 课程代码110056 课程名称中国政治思想史评阅教师 第二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江苏开放大学

平时作业二( 第六至第八章) 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李斯为强化君权而出谋划策,他的强化君权思想具体体现为(BC )。 A.尊君 B.督责 C.深罚 D.尚武 2、汉武帝政治思想的特点有(ABCD )。 A.求变 B.求治之本 C.德刑兼用 D.任贤 3、唐太宗以善于求谏纳谏著称,而能直言极谏的著名文臣武将有(ABCD )等。 A.魏征 B.房玄龄 C.杜如晦 D.长孙无忌 4、李世民君臣从多方面对隋朝灭亡的原因进行了反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ABC )。 A.奢侈无度 B.杜绝言路 C.用人不贤 D.严刑峻法 5、刘邦即位不久,相继颁布了(ABCD )等诏令,充实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恢复与发展农业经济。 A.复故爵田宅令 B.以有功劳行田宅令 C.释放奴婢令 D.驱民而归之农 6、鲍敬言认为,伴随着国家与君主而来的是庶民的苦难,主要表现在(ABC )。 A.君主穷奢极欲,对人民极尽盘剥压榨之能事 B.辅以繁重,小民不堪负担 C.滥用刑罚,百姓困苦不堪 D.穷兵黩武,百姓不得安生 7、《无能子》对圣人持批判态度,认为圣人有以下(ABC )种种罪过。 A.圣人开启了人的贪欲和争心 B.圣人对人们进行仁义道德的说教 C.圣人采取刑法军队等国家机器对人们进行迫害 D.圣人信奉纲常伦理 8、贾谊主张法治的主导思想是“慎刑”,包括以下(AB )要点。 A.约法省刑 B.“疑罪从去,疑赏从予” C.赏罚分明 D.罪必重罚 9、如何振兴儒学,傅玄提出了(ABC )。 A.尊其道 B.贵其业 C.重其选 D.恒其志 10、王通向往的“仁政”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BC )。 A.轻徭薄赋 B.爱民厚生 C.宽刑狱 D.不扰民

中国政治思想史课外阅读书目

课外阅读书目 林茂生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 王金鋙等,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 关海庭主编:《中国近现代政治发展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严怀儒、高军、刘家宾主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简编》,北京出版社,1985年。 高军等人主编:《现代中国政治思想评要》,华夏出版社,1991年。 彭明,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十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陈旭麓主编:《五四以来政派及其思想》,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丁守和、殷叙彝,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联书店,1979年。 彭明、程歗主编:《近代中国的思想历程(1840——184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林戴昭、潘国华:《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王继平,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纲,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彭明主编,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蒋俊、李兴芝:《中国近代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 徐善广、柳剑平,中国无政府主义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 路哲,中国无政府主义史稿,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 杨奎松:《中间地带的革命——中国革命策略在国际背景下的演变》,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高军、李慎兆、严怀德、王桧林等编:《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资料选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姜义华编:《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 葛懋春、蒋俊、李兴芝编:《无政府主义思想资料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4年。 蔡尚思主编:《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年。 彭明:《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刘健清等:《中国国民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编:《五四运动与中国文化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年。 唐宝林主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100年》,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年。 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张光宇主编:《新民主主义政权理论的演进》,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

中国政治思想史期末复习

孔子的“礼”功用的表述及其政治意义 孔子很重视礼,他认为礼的实施会使各种关系达到和的境界,会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稳定。他呼吁人们呼吁人们约束自己严格按照礼来规范自己,以便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呈现协调状态,使整个社会呈现稳定和谐的局面。“礼”功用及其政治意义在于 一、在道德修养方面。孔子认为,一个人要真正成为有学问、有道德修养的人,学习和运用“礼”都是一个根本条件。只有在这些“礼”的方面取得了独立,才能在更高层次上体现“仁”的境界,个体人格的塑造与升华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二、在社会交往方面。孔子强调人们应该以“礼”来对待他人。上下级应该互相体谅,营造一种宽松的社会人文环境,这样才能达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目的。孔子认为“礼”作为社会交往的原则十分重要。;“礼”的精神是调整和规范人们之间的矛盾分歧,加强外在约束,使社会生活能够有序地进行。这种以“和为贵”为准则的“礼”正是孔子所梦寐以求的。 三、在治理人民、处理国家大事方面。自周公创设“周礼”以来,“礼”的主要目的之一便是为政治统治服务。“周礼”的作用就是划分人们的上下尊卑贵贱,严格规范人们的等级制度。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认为以“礼”来教化引导民众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用刑法等法治手段来惩罚不道德的人或事,人们虽犯法而受到惩罚,可心里却没有悔改之意;如果施行德政,以"礼"的精神来教化引导民众,那么人人都不敢做坏事、错事,心里时时有危惧觳觫之感,要是这样,社会也就可以达到稳定了。孔子在这里以对比的方法指出了“法治”与“礼治”的不同,“法治”并不能完全消除人们心理上思想上道德上的邪恶,而"礼治"却能以柔和缓进、以理服人的方式使人们懂得何者当为,何者不当为,道德的力量促使他们走上正道而耻于做坏事,这种精神在孔子思想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孔子还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一论述表明“礼乐”在孔子心目中一直是君主权威的象征,是统治工具的体现,也表明了孔子对“礼乐”在政治生活中作用的重视程度。 四、以"礼"治天下还体现为"孝悌"原则。 董仲舒的完整思想体系 董仲舒提倡儒学独尊,将孔子学说宗教化,把封建专制制度的理论系统化,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 提出“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学说,为两汉谶纬迷信思想提供理论依据。也提出了对皇帝的过分残暴加以限制的理论,但主要是论证“君权神授”和封建专制的合理性。②董仲舒从天人感应出发,建立起一套神学化的伦理道德观念。其核心是“三纲五常”,所谓“三纲”,就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指仁、义、札、智、信、这些伦理道德观念是天的意志,是永恒不变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他把神权、皇权、族权、夫权和由此决定人的行为说成是永恒的准则,制约着人们的思想和行街、③董仲舒在政治上主张大一统,反对诸侯割据,提出“诸侯不得专封”,全国政权应“一统乎天下”,这对二升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巩固中央集权和维护大一统的局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体系 1、董仲舒对“天”“、人”的阐述 “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已,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在董仲舒的思想当中“天”的意义和本质其实是“仁”;并且在董仲舒看来“天”不仅具有“仁”的涵义而且它还是万物的创造者,具有主宰者的意味。对于“人”的认识董仲舒指出,“人”是天地之精所生的最尊贵者,是受命于天。 2.天人相副 董仲舒《人副天数》篇中记载:“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

中国政治思想史 先秦

下编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一章先秦时代政治思想的萌生与勃 兴(重点章) 一、考核内容 殷商、西周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的一般状况;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发展与特征;殷 商帝王、周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先秦诸子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 1.商周到春秋战国,是我国政治思想从产生到繁荣的时期。2.殷商时期,王权专制思想的基础是上帝 崇拜和祖先崇拜。 3.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政治本质是王权至上和绝对权威。4.西周时期周公的政治思想以注重调节为特色。5.在周公的诸多施政思想中,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是保民与慎刑罚。 6.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分封制、世卿世禄制。春秋时代,郡县制和官僚制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是李悝制定的《法经》。 8.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儒、道、墨、法的思想对于当时和后世影响最大。 9.儒家学派的政治思想以重道德、讲礼仁为特色。孟子基于性善而提出了仁政主张,荀子基于性恶而提出 礼治为主,法治为辅的治国方针。人性说为儒学宗师的政治思想建构了理论基础。 10.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全面继承和发展了前期法家的理论,形成了法术势兼用的政治思想体系。法家思想是秦国改革和谋求统一的指导思想。 (二)理解周公zp73 儒家学派zp74 道家学派zp74 墨家学派zp74 法家学派zp74 孔子zp75 孟子zp75 荀子zp75 老子zp75 庄子zp76 墨子zp76 慎到zp76 申不害zp76 商鞅zp76 韩 非zp76 (三)掌握 1.如何理解周公的政治思想特点是重在调节?zp77 2.儒家学派政治思想有哪些基本特征?zp78 3.礼治理论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zp794.什么是无为政治?老子和庄子提出无为政治的依据和实质 是什么?zp80 5.墨子是如何论述尚同整体的起源及其运作方式的?zp81-82 6.如何评价道家社会政治批判思想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的地位?zp82 7.简述墨家的尚贤思想。Zp83-84 8.法家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质是什么?zp86 9.法家权势思想内容和和政治实质是什么?zp86-8710.法家术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政治实质是什么?zp87-89 第二章秦汉时代统治思想模式的确立与发展 一、考核内容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秦代、汉代以及汉末时期政治思想的一般状况;理解秦汉时代 政治思想发展与特征;掌握秦代李斯、汉初贾谊、董仲舒、东汉名教以及鲍敬言无君论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二、考核要求(一)识记 1.秦之前,王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自秦始,皇帝是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皇帝一词的出现不只是 一个称谓问题,而是政治领域内君权加强的表现。秦始皇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2.秦始皇决定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三十六郡。郡县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加强对 地方的控制,基本为后世王朝所遵循。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的官僚制度。 3.作为秦帝国政治制度和统治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李斯积极实践了法家思想,同时也推动了法家思想向着 极端化方向的发展。秦朝时发生的“焚书坑儒”是一场巨大的文化劫难,是文化专制主义的体现。 4.汉武帝时,董仲舒以儒为主,吸收阴阳五行、法、墨等家的观点,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论,为君主专制、政治大一统、等级尊卑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论证。 5.汉武帝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儒学和儒生的政治社会地位,儒学成为官方学说。到汉元帝时,儒学的地位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