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11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学院
中国政治思想史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天命不常
周公旦辅政后,有鉴于殷亡的教训,多次强调“惟命不于常”认为上天所授予的大命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转移的,天命并不是永远地保佑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王朝,而是根据君主的道德修养高低和社会政治、人事的好坏进行转移。
2.儒家
儒家思想的源头主要是周文化,儒原本是官学教师或者礼官,孔子把官学通过私人教学传播到民间,学习的内容(六艺)基本是原来儒的专业,所以逐渐把这一学派称为儒家。
3.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的总和。不忍之心决定了人善的本性,这种善的本性又经常地支配人的行为。
4.“法后王”
荀子反对孟子那样言必称“三代”(夏、商、周),盲目崇拜“先王”的倒退的历史观,而提出了“法后王”的思想。他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在他看来,三代以前的历史非常渺茫,已没有什么可资借鉴,有历史记载和文字可考的还是三代以后。所以,他更注重当前的现实。荀子并不反对学习“先王”有益的东西,但不应抱残守缺。他提倡应根据现实的需要,对“先王”的东西加以改造。
5.道
从本体论的认识角度,混沌,自然的独立的不可名状的存在,天地之母,万物之根,社会人生观对社会规律的认识。从宇宙自然观到社会人生观再到政治观,是逐层递进的。
6.小国寡民
老子认为按照无为而治的办法就可以造就一个理想的社会,即“小国寡民”。老子所描述的这个理想社会,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国小民少,国与国之间,民与民之间互不交往;生产力落后,没有分工,没有交换,没有赋税,没有剥削;没有文化教育,没有文字,人们无知无欲;虽有国家,但没有战争,没有暴力镇压,没有纷争欺诈,人们之间自由平等,民风纯朴自然,人人都过着“甘食、美服、安居、乐俗”的闲适生活。老子的这些美好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在贪暴统治者的压榨下所遭受的苦难,表达了下层人民对暴政的抗议,展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美好自由生活的无比向往,因而具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和进步性。
7.法家
法家是先秦诸子中对法律最为重视的一派,主张“以法治国”,而且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这为后来建立的中央集权的秦朝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后来的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集权体制以及法律体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与法制主体。
8.君利中心论
君主之利高于国家之利,但并不取消臣民的私利,应采用利导的方法,将臣民的自为之心用来为君主服务。
9.人性好利论
关于人性,韩非发挥了他的老师荀子“性恶论”的观点,也延续了杨朱、商鞅的利己思想,
认为人事绝对的利己主义者,人与人的关系完全是一种利害的关系。他告诫人们不要相信儒家关于君臣之间以礼义忠信相待的说法,有时他又说君臣之间甚至是一种虎狼关系。既然人的本性是好利自私的,政治就应从这个实际出发,所以他主张远仁义,去智能,把全部政策都自觉的建立在“利”的基础上。
10.皇帝
皇帝,是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是政教合一的领袖。皇帝拥有法律制定权,行政决策权和军事指挥权,皇帝这个名称,在中国,是秦始皇最先确定,也是他最先使用的。皇帝,取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之意。
1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为了加强封建中央集权制而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实行的专制政策,这一政策是由董仲舒提出的,被汉武帝采纳而施行。从此,儒学取得了唯我独尊的地位,并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12.玄武门之变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玄武门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李元吉被杀,而后高祖让位,他即位为帝,次年改年号为贞观。
13.贞观之治
唐朝建立后,高祖李渊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凭借打天下时建立的功勋和形成的势力,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夺得帝位,年号贞观。在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唐灭亡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缓解社会矛盾的措施,开创了政治文明,社会安定的新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14.黄老之学
“黄老”作为一个学术名称被提出,其时间是在西汉末年,在秦及两汉间,黄老并称便十分流行,几乎成为老子这个道家学派的代称。因此,“黄老”其实是汉初人们开始对言及黄帝、老子的思想的道家学派的习惯称谓,并沿用至今。
15.《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宗室刘安招致宾客,在他主持下编著的。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16.玄学
玄学即“玄远之学”,它以“祖述老庄”、综合儒道立论,把《周易》、《老子》、《庄子》称作“三玄”。玄学之“玄”,出自老子的思想,《老子·一章》中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家们用他们改造过了的老、庄思想来注解儒家的《论语》、《周易》,对已经失去维系人心作用的两汉经学作了改造,建立起了“以无为本”的哲学本体论。
17.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特色,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命题。所谓“天”并非指神灵主宰,而是“自然”的代表。“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18.性三品
韩愈的人性论,是对董仲舒的性三品说的直接继承。按照地主阶级的道德标准,他认为人性的具体内容是“仁、礼、信、义、智”五德。根据人性中是否具有和具有多少五德的情况,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以此为基础并与之相应对的,还有三品的情。情的具体内容有七,即“喜、怒、哀、惧、爱、恶、欲”。它们包含在人性之中,“接于物而生”,是因性的